一、试论新疆奶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魏艳骄[1](2018)在《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文中认为乳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的产业,是协调一国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乳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营养健康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乳业产业链长,以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的终端产品为乳制品。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分别为供给生鲜乳与加工乳制品的主体,是乳业的核心环节。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乳制品关税大幅降低,中国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乳制品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乳制品进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进口的乳制品以干乳制品为主,奶粉和乳清进口量占乳制品进口总量的70%以上,近几年,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炼乳等乳制品进口量也表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显示,从长期看,中国乳制品进口量总体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乳制品进口折合成原料奶数量将达到1603万吨,比2016年增长59.25%。随着乳制品进口增加的势头愈加强劲,中国作为乳制品净进口国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形势下,诸多学者与相关舆论担忧制品进口增加对乳制品加工环节与供给生鲜乳的奶牛养殖环节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认为乳制品进口的增加对国内乳制品市场产生冲击,使众多乳制品加工企业(以下简称乳企)出现生存危机,导致乳企业绩亏损;另一方面,认为乳制品进口增加使奶牛养殖业发展受到重创,减少奶农获利空间,动摇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业的信心,相关舆论根据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发生的“倒奶杀牛”事件,推断认为乳制品进口的增加冲击了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然而,事实真得如此吗?上述推断更多地基于乳企出现亏损及“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可能忽略了以下事实。近年来,中国乳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乳业发展水平显着提升,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改善:1)乳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95.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361.1亿元,增加11倍。2)乳制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乳制品产量快速增加。2000-2015年,乳制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从193亿元增加到3328.5亿元,增长近16.2倍,资产总额由186亿元增加到2565亿元,扩大12.8倍。2016年,全球乳制品制造业20强中,中国伊利和蒙牛分别位列第8位和第10名。3)从总体看奶牛养殖业整体态势也呈现出向上的趋势,奶牛存栏、原奶产量及奶牛单产水平都有显着提升。2001-2015年,奶牛存栏数量从566.2万头增加至1507.2万头,牛奶产量从1025.5万吨增至3754.7万吨,分别增加1.7倍和2.7倍;奶牛单产水平从2786千克/头/年提高到6000千克/头/年,提升了 1.2倍;2016年,奶牛种畜全部实现了荷斯坦奶牛良种覆盖,平均单产达到6.4吨。4)奶牛养殖规模程度逐步提高,结构性特征显着,2016年,100头以上的较大规模养殖场比例达到53%,尽管确实存在有些散养户“倒奶杀牛”的现象,但也有规模牧场呈现盈利较高的经营状况。实际上,从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看,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场)发展形势良好,产能水平较高,养殖效益较好;5)生鲜乳在质量上也有显着改善,2016年实现荷斯坦良种奶牛全部覆盖,生鲜乳质量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并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上事实和分析表明,仅从乳制品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及在某些时点上国内出现乳企业绩亏损和发生的“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着眼,推断认为乳制品进口对中国乳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并不全面,需要从更多角度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实证测度和分析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及其对中国奶牛养殖主体和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影响。通常而言,产品价格、营业额、利润额、利润率等指标可以直观反映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从长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价格加成水平是影响经营主体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生产效率水平与经济主体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是体现每一经济主体市场地位的主要标志。产业组织理论指出,价格加成率是表征产业或企业经营绩效与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提高生产率水平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新贸易理论最早从宏观层面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对行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促使行业价格加成降低;另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与“进口中学”效应对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从微观企业层面深入研究贸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一,中间品及投入品进口通过增加中间品种类带来的“水平效应”以及较高的进口中间品质量带来的“垂直效应”与企业生产率水平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其二,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使面临进口竞争的国内厂商市场份额减少,进而使成本加成下降,但另外一些学者分别基于印度与中国的研究表明,企业中间品进口对企业价格加成产生显着提升效应。此外,异质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得出,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对经济主体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经济主体的生产效率水平:生产效率水平低的经济主体市场份额被挤压,被迫退出市场,对其产生负向影响;对于效率水平高且在竞争中维持生产的主体,进口竞争的持续增加会激励其改善效率水平,降低综合成本,从而推动产业在更高水平上良性发展。根据USDA公布的历年中国乳业发展报告可知,中国进口的乳制品中,全脂奶粉、乳清等产品作为国内乳企加工婴幼儿配方乳粉、复原乳等产品的原料;另一部分乳制品,如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等乳制品则作为国内产成品的替代品进入乳制品消费市场。奶粉、乳清等乳制品进口的增加通过为国内乳企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可能会促进国内乳企绩效的提升。液奶、酸奶、奶酪、黄油、奶油等乳制品进口对国产乳制品具有一定替代作用,加剧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程度,可能通过竞争效应激励国内乳企改进生产率,但也迫使价格加成减小。进口乳制品最终折合为原料奶,必然对国内原奶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从而加剧国内原奶供给市场的竞争,引致国内乳企对国产原奶需求减少的同时,提升国产原奶品质和安全的要求。在国内奶牛养殖主体规模结构特征愈加显着,多种奶牛养殖模式并存,且不同规模养殖主体效率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的形势下,竞争程度的提升可能迫使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卫生安全水平相对落后的奶牛散养户无处售奶,加速其退出养殖;持续的竞争可能激励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较大规模养殖主体改进效率,推动奶牛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主体转变,提高原奶生产水平,带动奶牛养殖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那么,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增加究竟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分别产生何种影响?不同种类乳制品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对国内奶牛养殖主体产生何种影响?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影响有何差异?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有何影响?本研究基于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构建实证模型从企业层面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乳企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影响,并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水平与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明晰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和乳业发展总体格局,促进中国乳业在国际化竞争大潮中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一: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与国内乳业发展形势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乳制品进口数量及趋势、乳制品进口产品结构、进口来源地结构等方面分析乳制品进口贸易总体形势,从奶牛养殖量化特征、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特征、乳制品加工企业业绩指标、乳制品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对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格局进行分析,从总体阐述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中国乳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内容二: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影响的分析框架从“担忧乳制品进口增加导致乳企绩效亏损”与由“倒奶杀牛”推断乳制品进口增加冲击奶牛养殖业的观点入手,分析乳制品进口对乳业的核心供给主体——乳企与奶牛养殖主体的影响机制:1)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是表征企业经营绩效的两个重要指标。理论上,乳制品进口增加通过竞争效应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也使得面临进口竞争的乳企价格加成水平降低。但进口的不同种类乳制品产品用途存在差异,进口奶粉和乳清主要作为乳企原料,通过为乳企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有利于带动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的提升;进口液奶、酸奶、奶油、奶酪等作为国产乳制品的替代品,加剧乳制品市场竞争,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水平,但可能导致价格加成率降低;2)进口乳制品折合成原奶意味着对国产原奶的替代,导致国内乳企对国内原奶需求减少,品质要求提升,原奶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不同奶牛养殖主体规模结构特征显着,多种养殖模式并存,进口竞争的扩大可能迫使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卫生安全水平相对落后的奶牛散养户无处售奶,市场份额被挤压,出现亏损,加速其退出养殖;竞争的持续可能激励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较大规模养殖主体改进效率,提高原奶生产效率水平,推动养殖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主体转变,带动养殖效率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三: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影响: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提取的乳企数据,采用O-P法与L-P法分别测度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估计乳制品进口及进口的不同种类乳制品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乳制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2)其中,主要作为进口原料的进口奶粉和乳清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与之相比,进口奶酪、黄油、液奶、酸奶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着。研究内容四: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影响:基于价格加成率视角价格加成率是指产品价格与产品边际成本的比值,其变动刻画了企业盈利状况与经营绩效。借鉴De Loeckerand Warzynski(2012)的研究方法,估计乳企价格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分析国内乳企的乳制品进口行为及不同种类的进口乳制品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分别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有利于乳企提升价格加成率,促进乳企绩效改善;2)从进口乳制品的不同种类看,进口奶粉对提高乳企价格加成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3)进口乳清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正向影响不显着,主要由于进口乳清大部分用于饲料企业加工生产饲料;4)进口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等进口规模很小,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并未产生显着影响。研究内容五: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影响:基于养殖效率视角在采用SFA模型测度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散养户、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主体养殖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乳制品进口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带动奶牛养殖效率水平向更高水平上发展,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效率水平产生差异化影响;2)具体来讲,乳制品进口贸易对散养户养殖效率水平产生了负向冲击;3)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主体效率水平都产生了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对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中规模养殖主体其次,大规模养殖主体最小。研究内容六: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不同类型养殖主体影响:基于养殖模式视角运用以奶牛存栏为主要界定标准的不同养殖模式主体在养殖主体总量中占比刻画不同类型养殖模式的转变,构建模型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乳制品进口增加总体上有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的进程;2)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迫使存栏100头以下的养殖模式主体份额减少,特别是加速存栏在1-20头的散养户退出奶牛养殖;3)推进养殖模式向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主体转移,对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扩张的正向作用尤为显着。根据上述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褚林然[2](2014)在《河北省奶业产业链及其整合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奶业是公认的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体质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奶业产业一体化程度要求高,奶业发展涉及饲草种植、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市场流通和乳制品消费等多个环节,奶业产业的竞争不是单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奶业产业链的竞争,论文把河北省奶业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社会调查法对奶业产业链中原料奶供应、乳制品加工和乳制品消费三个主要环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适合河北省奶业发展情况的两种奶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并提出实现河北省奶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对策建议。论文的框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引言和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产业链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河北省奶业产业链中原料奶供应、乳制品加工和乳制品消费三个主要环节生产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河北省原料奶生产环节现状是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规模化养殖程度提高,原料奶和乳制品价格一路走高,奶牛养殖效益好于往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奶牛养殖小区饲养管理水平低、奶农在奶业产业链中处于不利地位、生产养殖环节监管薄弱、环境污染较严重。河北省乳制品加工环节现状是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经营效益自2008年后稳步增长但是运营成本比重相对偏高,产品主要是中低档液态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乳品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少品牌竞争优势,对奶业产业链上游一体化程度低。河北省乳制品消费情况是乳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消费品种单一、城乡差异明显、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居民乳制品消费的因素包括居民传统饮食结构和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水平、乳制品的零售价格、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乳制品质量的认知、乳制品的可替代品价格、乳制品的可获得性。通过分析,得出河北省奶业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是一个环节的因素所致,而是一个产业链系统性问题,需要整合和优化奶业产业链。第三部分(第六章)构建了两种河北省奶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分别是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奶业链模式和以乳品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混合纵向一体化模式。第四部分(第七章)为对策建议,为了实现奶业产业链整合模式,论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设现代奶业;规范奶牛养殖小区,加强奶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积极推进奶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创新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关注生态环境,建立循环经济下的奶业产业链;壮大乳品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研究结论,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是原料奶生产环节是影响河北省奶业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奶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河北省奶业产业一体化程度低,不利于奶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河北省奶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创新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
李栋[3](2013)在《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是奶业发展的“第一车间”,生鲜乳的安全优质是奶业立足的基础。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呈现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共存的局面。面对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了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奶牛养殖模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全面剖析了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化规律,探索了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的不同特点和典型作法,揭示了奶牛养殖重点地区的养殖模式特征和问题,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提出了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五年里,居民对乳制品的强烈需求推动了国营奶牛场(牧场)的大发展,国营奶牛场的规模养殖模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推动了奶牛养殖模式由国营规模养殖为主向个体散养、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新世纪以来,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崛起对高质量生鲜乳的需求,推动了奶牛养殖由散养模式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模式转变。2.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都是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模式。美国是以土地、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新西兰是以土地投入为主的草地放牧模式;荷兰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家庭牧场模式。日本是以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专业化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印度是以劳动力密集,以小规模合作社为主的散养模式。3.通过对河南省不同养殖模式的实地调研。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在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方面科学合理,养殖环境较好,优于散养模式;规模奶牛场饲养管理科学,饲料供给和配比合理,挤奶和给水等环节较为规范,养殖小区及散养模式存在优质粗饲料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挤奶操作和给水不规范问题;规模奶牛场奶牛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小区和散养户,牛奶质量也好于养殖小区和散养户;规模奶牛场单产水平和生鲜乳价格高于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4.在对河北省等7个定点监测省615户养殖场(户)的连续监测基础上,对2011-2012年23个月共计14144个观测值的定量分析得出,中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散养模式技术效率最小。两年平均来看,中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效率为49%,小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效率为38%,散养模式为20%。养殖模式对产出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要显着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养殖模式对产出效率的稳定性有积极影响,相比散养模式来说,同等条件下,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5.中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建议:一是要推动散养和小区饲养模式向规模养殖转变;二是要开发利用优质饲草,推进种草养牛模式;三是要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奶畜品种多元化。
鲍萍[4](2011)在《江苏省徐州地区奶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州市是江苏省确定的徐连奶业经济带的核心,奶牛养殖基础和乳品加工水平较好,奶业已成为徐州市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是徐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徐州地区奶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奶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研究资料等形式,摸清了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成就和优势,剖析了徐州地区奶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发展对策。本论文以寻求实现奶业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研究目标,着力探索把奶业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奶业发展模式,实现徐州地区奶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研究认为,徐州地区生鲜乳生产方面目前主要存在着养殖模式单一落后、饲养管理亟需加强、饲料结构不尽合理、疫病防治力量薄弱、原奶质量问题凸出、环境污染治理缺失、养殖效益有待提高、配套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乳制品加工方面,则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有限、乳制品产品结构单调、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滞后等;而生鲜乳定价机制不合理、乳制品销售市场不规范等则是本地区奶业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徐州地区奶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采取基础建设项目化、饲养管理标准化、疫病防治综合化、污染处理系列化、饲料配给优质化等多种措施,实现本地区奶牛养殖业的科学发展。为了促进徐州地区奶业的整体发展,建议政府加大宏观指导、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市场规范和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加速奶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强化质量监控、保证产品安全,实现徐州地区奶业的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刘鑫渝[5](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蒲佐毅,龚新蜀[6](2011)在《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文中提出在论证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乌昌地区优势奶业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为新疆乳业产业集群良性发展提供了借鉴。
聂迎利[7](2009)在《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奶类营养丰富,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奶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奶类由特供专供品过渡到凭票供应,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进入广大城乡居民的家庭,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2004年之后,作为我国奶类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的奶类消费增长趋缓,甚至出现徘徊;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不力,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需求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历程和现阶段消费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以这些因素为基础变量,对城乡居民奶类消费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整体提高,并成为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物,但平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城镇居民奶类消费量增长趋缓,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从消费品种来看,城镇居民偏重于液态奶,而农村居民偏重于奶粉。②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与人均收入呈显着的正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其奶类消费支出也相对较高;奶类是城乡居民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的动物性食物。③在现有消费情况下,奶类价格对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人群主要为婴幼儿,产品主要为奶粉,因此奶类价格对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影响不大。④人均GDP的持续增长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会拉动奶类消费的增长。⑤市场条件、饮食习惯等也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⑥聚类分析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服从四类格局,农村居民服从三类格局。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奶类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奶类消费行为调查以及“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消费者对质量安全事件认知的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消费者对牛奶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乳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对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信任度更高;城镇居民奶类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更加趋向平衡,奶类已经成为普惠性食品;消费者对牛奶的营养价值已有了较多的认识,并已形成初步的科学饮奶知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08~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需求和原奶供给进行了预测,通过供需平衡分析,得出了2020年前,我国原奶供给将大于需求的结论。因此,从政府层面、乳品加工企业层面和奶牛养殖业层面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对策建议。
杨伟民[8](2009)在《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从乳业发展的中国历史和国际经验分析,乳业发展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的直接结果,也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奶牛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居民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乳业10年来年均综合递增长率为20%以上,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出现了一系列奶农增收缓慢、加工企业利润不断摊薄,甚至像2008年“三聚氰胺”这样质量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产业链研究乳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而研究乳业发展规律、增长桎梏、未来前景以及政策投放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作为一体化程度要求高的产业,乳业发展涉及到原奶生产、收集运输、加工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奶业产业结构的竞争也不只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本文把奶业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运用产业组织的SCP分析范式、博弈论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案例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乳业纵向产业链的五个主要环节及其协作链接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的逻辑顺序是:前言对文献进行综述,阐述文章的科学意义,然后用四章内容对乳业产业链的原奶生产、收集运输、包装加工、销售与消费主要环节的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在每一章内容中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讨论了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历史演进、产业结构、主体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绩效和质量绩效,都隐含地给出了政策建议。第六章综述性地归纳产业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实现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我国奶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水平、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奶业产业链纵向协作的现状;沿着产业历史的路径依赖导致的产业之间的组织力量不对称,导致了利益链接机制的不均衡,这就成为整个产业经济和质量绩效都较低的原因。如果解决现有问题,单纯的加强政策监管或者扶持加工企业并不能实现目的,必须改变现有的产业链格局,扶持谈判能力较低的原奶生产者成立合作社,均衡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促使乳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1)把乳业的经济研究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乳业产业链五个主要环节严格按照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探求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决定因素。(2)第一次将奶站纳入产业链分析,作为原奶的收集和运输阶段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备受关注的这个产业链主体选择行为的动因和趋势。(3)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提出了乳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原奶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孙耀强[9](2009)在《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国内外奶业发展现状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发展奶业的意义,对世界奶业、国内奶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本研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农八师地区部分奶牛场和乳品厂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畜牧业经营管理、养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层层深入,重点分析了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存在的问题,提出农八师奶业的竞争发展策略。从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着手,重点对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原料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乳制品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农八师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生产原料奶质量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影响原料奶质量和数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对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类生产成本及奶类供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八师石河子地区乳品公司目前生产的基本情况,石河子地区乳品消费的主要因素以及奶业竞争优势,最终提出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本研究内容对农八师奶业竞争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对兵团农八师地区奶业带有共性的主要经济矛盾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整体发展思路,为农八师奶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魏燕[10](2008)在《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资源配置优化、空间创新系统建立和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战略手段。如何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借鉴,实现新疆乳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增长中关系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世界乳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国乳业产业发展态势,对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探讨了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第三,分析了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特征、竞争优势及其发展障碍,诸如奶牛养殖业经营粗放,生产力水平低;奶农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企业规模小,对产业集群拉动作用不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少,关联程度差,同业无序竞争;相关、支持性产业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政府的政策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再次,从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布局规划、发展模式等;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对策,包括奶源基地建设、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龙头企业扶持、乳业品牌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集群文化建设、竞争合作机制建设、奶业合作组织建设以及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等。
二、试论新疆奶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疆奶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乳及制品相关概念 |
2.1.2 乳业 |
2.1.3 市场绩效 |
2.1.4 进口渗透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 |
2.2.4 新-新贸易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关于进口贸易对进口国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
2.3.2 关于进口贸易对进口国价格加成影响的研究 |
2.3.3 关于中国乳业产业发展的研究 |
2.3.4 关于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及其影响的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3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与国内乳业发展总体形势分析 |
3.1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分析 |
3.1.1 乳制品进口数量快速增长 |
3.1.2 进口乳制品种类结构趋向多元化 |
3.1.3 进口乳制品来源地市场集中 |
3.2 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形势分析 |
3.3 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业影响分析框架 |
4.1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奶牛养殖主体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1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基于竞争效应 |
4.2.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的影响: 基于异质性理论 |
4.3 本章小结 |
5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绩效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 |
5.1 乳制品进口与乳企全要素生产率 |
5.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2.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
5.2.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3 数据说明 |
5.3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2 不同种类进口乳制品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 内生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绩效的影响:价格加成率视角的分析 |
6.1 乳制品进口与乳企价格加成率 |
6.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6.2.1 企业价格加成率估计方法 |
6.2.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影响的实证模型 |
6.2.3 数据说明 |
6.3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2 不同种类进口乳制品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的影响: 养殖效率视角的分析 |
7.1 乳制品进口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 |
7.1.1 乳制品进口与奶牛养殖效率 |
7.1.2 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水平分析 |
7.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主体奶牛养殖效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数据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养殖主体的影响: 养殖模式视角的分析 |
8.1 乳制品进口与不同类型奶牛养殖模式 |
8.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8.2.1 模型构建 |
8.2.2 数据说明 |
8.3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9.1 主要结论 |
9.1.1 乳制品进口总体上有利于促进乳企改善经营绩效水平 |
9.1.2 乳制品进口有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效率向更高水平发展 |
9.1.3 乳制品进口有利于推进奶牛养殖主体向规模化、标准化模式转变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河北省奶业产业链及其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河北省奶业产业链原料奶供应环节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的现状 |
3.1.1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分布 |
3.1.2 河北省奶牛存栏情况分析 |
3.1.3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情况分析 |
3.1.4 河北省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分析 |
3.1.5 河北省原料奶价格情况分析 |
3.1.6 河北省奶牛单产情况分析 |
3.1.7 河北省原料奶质量情况分析 |
3.1.8 河北省奶牛养殖效益情况分析 |
3.2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河北省奶牛养殖的品种 |
3.2.2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的主要饲料 |
3.2.3 奶牛疫病及防治 |
3.2.4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的人力资源 |
3.3 河北省奶业产业链原料奶供应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河北省大多数奶牛养殖小区“重形式轻实质” |
3.3.2 奶农在奶业产业链中处于不利地位 |
3.3.3 生产养殖环节监管薄弱,存在生鲜乳质量安全隐患 |
3.3.4 环境污染较严重,缺乏生态可持续性 |
4 河北省奶业产业链乳制品加工环节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河北省乳制品加工环节生产现状 |
4.1.1 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区域分布及规模情况分析 |
4.1.2 乳品加工企业经营效益情况 |
4.1.3 乳品企业产品结构情况 |
4.2 河北省奶业产业链乳制品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乳品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
4.2.2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缺少品牌竞争优势 |
4.2.3 乳品企业对奶业产业链上游一体化程度低 |
5 河北省奶业产业链乳制品消费环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河北省乳制品消费现状 |
5.1.1 河北省乳制品消费总体特征 |
5.1.2 河北省乳制品消费数量分析 |
5.1.3 河北省乳制品消费结构分析 |
5.2 河北省乳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5.2.1 传统饮食结构和消费者的偏好 |
5.2.2 居民的收入水平 |
5.2.3 乳制品的零售价格 |
5.2.4 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 |
5.2.5 乳制品质量的认知 |
5.2.6 乳制品的可替代品价格 |
5.2.7 乳制品的可获得性 |
6 河北省奶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
6.1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奶业链模式 |
6.1.1 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 |
6.1.2 合理选址,加快土地流转,实施最佳规模化 |
6.1.3 需要政府强化服务职能,加强奶业扶持力度 |
6.2 乳品企业建立产业链混合纵向一体化模式 |
6.2.1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设计专业高效产业链 |
6.2.2 鼓励乳品企业投资兴建自有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 |
7 实现河北省奶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结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7.2 规范奶牛养殖小区,加强奶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
7.3 积极推进奶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创新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 |
7.4 注重生态环境,建立循环经济下的奶业产业链 |
7.5 壮大乳品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奶业是长盛不衰的产业 |
1.1.2 奶牛养殖业是奶业发展的基础 |
1.1.3 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今后奶业发展的关键 |
1.2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
1.2.1 中国奶业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对中国奶牛养殖业及生鲜乳生产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研究 |
1.2.4 关于生鲜乳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奶牛养殖模式及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奶业经济理论 |
2.2.2 农业发展模式理论 |
2.2.3 技术效率理论 |
2.3 中国目前奶牛养殖模式的分类 |
2.3.1 散养模式 |
2.3.2 养殖小区模式 |
2.3.3 规模养殖模式 |
第三章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迁 |
3.1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发展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私人散养奶牛迅速发展(1949-1957 年) |
3.1.2 实行奶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国营奶牛场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24(1958-1978 年) |
3.1.3 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多种奶牛养殖模式全面发展(1978-1999 年)27 |
3.1.4 新世纪以来,个体散养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转变(2000 以后) |
3.1.5 不同时期奶牛养殖模式特点比较分析 |
3.2 乳制品加工和消费的发展变化对奶牛养殖模式的影响 |
3.2.1 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变化特点 |
3.2.2 乳品消费趋势变化特点 |
3.2.3 乳品加工及消费的发展变化对奶牛养殖模式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及分类 |
4.1.1 美国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2 新西兰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3 荷兰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4 日本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5 印度模式及特点分析 |
4.2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业模式的共同特点和启示 |
4.2.1 因地制宜发展本国奶牛养殖业 |
4.2.2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发达的奶业合作组织实现了行业效益的最大化 |
4.2.3 培育和扩大乳制品消费人群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源动力 |
4.2.4 政府对奶牛养殖业发展高度重视,采取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 |
4.2.5 健全的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
第五章 河南省奶牛养殖模式案例分析 |
5.1 河南省奶牛养殖模式研究分析 |
5.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5.1.2 三种不同模式饲养管理比较分析 |
5.1.3 不同养殖模式牛奶综合效益分析 |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2.1 散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小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3 规模养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六章 中国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
6.1 概念的界定 |
6.2 研究假说 |
6.3 研究方法 |
6.3.1 SFA 模型简介 |
6.3.2 SFA 实际应用 |
6.4 数据来源及说明 |
6.5 实证模型设定 |
6.5.1 技术效率 |
6.5.2 估计方法 |
6.6 不同模式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 |
6.7 不同模式技术效率的计量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
7.1 推动散养和小区饲养模式向规模养殖转变 |
7.2 开发利用优质饲草,推进种草养牛模式 |
7.3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奶畜品种多元化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发展变化特点 |
8.1.2 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及特征 |
8.1.3 中国规模养殖、养殖小区、散户 3 种养殖模式案例分析结论 |
8.1.4 我国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效率分析主要结论 |
8.1.5 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建议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江苏省徐州地区奶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奶业发展现状述评 |
1.2.1 国外奶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奶业发展现状 |
1.3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
2.1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现状 |
2.1.1 徐州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
2.1.2 奶业在地区畜牧业中的地位 |
2.1.3 徐州市奶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
2.2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优势 |
2.2.1 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 |
2.2.2 经济条件优越,消费市场广阔 |
2.2.3 科技实力支撑,龙头企业担纲 |
第三章 制约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问题 |
3.1 生鲜乳生产 |
3.1.1 养殖模式单一落后 |
3.1.2 饲养管理亟需加强 |
3.1.3 饲料结构不尽合理 |
3.1.4 疫病发病率高 |
3.1.5 原奶质量问题凸出 |
3.1.6 环境污染治理缺失 |
3.1.7 养殖效益有待提高 |
3.1.8 配套政策难以落实 |
3.2 乳制品加工 |
3.2.1 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有限 |
3.2.2 乳制品产品结构单调 |
3.2.3 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滞后 |
3.3 奶业市场营销 |
3.3.1 生鲜乳定价机制不合理 |
3.3.2 乳制品销售市场不规范 |
第四章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4.1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
4.2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2.1 基础建设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
4.2.2 乳品加工与市场营销的发展对策 |
4.3 徐州地区奶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4.3.1 加强宏观管理,为奶业发展增加推力 |
4.3.2 落实政策扶持,为奶业发展提供引力 |
4.3.3 培育行业龙头,为奶业发展注入动力 |
4.3.4 强化质量监管,为奶业发展增添后力 |
4.3.5 实施品牌战略,为奶业发展凝聚实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1 个案简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
2.2 相关理论资源 |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土地制度 |
2.3.2 土地制度变迁 |
2.3.3 牧区社会 |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2.5 论文结构 |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6)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现状 |
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
2.1 生产要素优势 |
2.2 需求优势 |
2.3 企业战略优势 |
2.4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发展优势 |
3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
3.1 奶牛养殖业经营粗放,生产力水平低 |
3.2 奶农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 |
3.3 企业规模小,对产业集群拉动作用不强 |
3.4 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少,同业存在无序竞争 |
3.5 草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制约 |
3.6 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
(7)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
1.2.1 有关中国奶类消费状况的研究 |
1.2.2 影响奶类消费因素的研究 |
1.2.3 有关奶类供求预测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奶类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 |
2.1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奶类的消费 |
2.2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奶类的消费 |
2.2.1 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供品和凭票供应阶段 |
2.2.2 市场经济初期放开供应阶段 |
2.2.3 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量快速增长阶段 |
2.3 现阶段我国奶类消费的总体特征 |
2.3.1 奶类消费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
2.3.2 城乡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2.3.3 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奶类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 |
2.3.4 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在动物性食物中所占比重偏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奶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经济因素 |
3.1.1 人口 |
3.1.2 人均GDP |
3.1.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3.1.4 膳食结构 |
3.1.5 城镇化率 |
3.2 市场因素 |
3.2.1 价格 |
3.2.2 市场条件 |
3.2.3 乳制品进口 |
3.3 饮食传统和习惯 |
3.3.1 以谷类为基础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提升 |
3.3.2 传统饮奶习惯使牧区居民奶类消费水平较高 |
3.3.3 饮食习惯的区域性使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具有有不同的奶类消费偏好 |
3.4 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
3.4.1 聚类分析 |
3.4.2 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
3.4.3 农村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奶类消费行为典型调查分析 |
4.1 背景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奶类消费习惯和行为分析 |
4.3 主要发现及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乳品质量安全事件认知的典型调查分析 |
5.1 背景 |
5.2 调查结果分析 |
5.2.1 对“有问题的液态奶”的认知 |
5.2.2 对政府处理措施的态度 |
5.2.3 消费者品类转换分析 |
5.2.4 消费者品牌转换分析 |
5.3 主要发现及结论 |
5.3.1 消费者对奶类质量安全事件越来越关注 |
5.3.2 政府处理奶类质量安全事件的态度和措施对消费者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
5.3.3 消费者不断转换品类和品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奶类消费需求与供给预测分析 |
6.1 奶类总需求预测 |
6.1.1 人均消费量预测 |
6.1.2 总需求量预测 |
6.2 奶类供给预测 |
6.2.1 方案一:灰色预测模型 |
6.2.2 方案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6.2.3 确定的原奶总产量预测值 |
6.3 奶类供需平衡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水平的对策分析 |
7.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增加奶类消费的基础 |
7.2 加大科学饮奶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科学消费 |
7.3 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和推广力度 |
7.4 加强监管,建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保证乳品的质量安全 |
7.5 乳品加工企业要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
7.6 规模化实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
8.1.2 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重要因素 |
8.1.3 膳食结构的改善将促进奶类消费的增长 |
8.1.4 价格对城乡居民奶类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 |
8.1.5 人口数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 |
8.1.6 人均GDP 的持续增长将拉动奶类消费的增长 |
8.1.7 市场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 |
8.1.8 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服从四类格局,农村居民奶类消费服从三类格局 |
8.1.9 消费者科学饮奶知识普遍增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饮奶习惯 |
8.1.10 消费者对奶类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质量安全事件会对奶类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
8.1.11 我国奶类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大于需求 |
8.1.12 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必须采取全方位、切实有效的措施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供应链综述 |
1.3.2 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农业供应链文献综述 |
1.3.4 关于乳业的研究 |
1.3.5 关于乳业供应链的研究 |
1.3.6 关于乳业产业组织的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及获取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1.6.1 创新点 |
1.6.2 局限性 |
第二章 乳业产业链的原奶生产阶段 |
2.1 中国乳业产业链生产阶段的分析框架 |
2.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2.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2.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2.2 原奶的性质描述 |
2.2.1 原奶的自然特性 |
2.2.2 原奶生产的经济属性 |
2.3 原奶生产总体情况 |
2.4 原奶生产的组织结构分析 |
2.4.1 奶牛饲养规模结构 |
2.4.2 小规模奶户分析 |
2.5 原奶生产环节的行为分析 |
2.5.1 分散饲养、流动散收模式 |
2.5.2 分散饲养、集中挤奶模式 |
2.5.3 饲养小区模式 |
2.5.4 牧场园区模式 |
2.5.5 奶农合作社模式 |
2.5.6 专业奶牛饲养公司 |
2.6 原奶生产环节的绩效分析 |
2.6.1 经济绩效 |
2.6.2 质量绩效 |
2.7 小规模奶户的调研分析 |
2.7.1 调查设计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2.7.2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 |
2.7.3 调查样本情况 |
2.7.4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2.7.5 样本农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
2.7.6 奶户决策模型 |
2.7.7 饲养奶牛的收入和成本 |
第三章 原奶收集与运输阶段 |
3.1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的分析框架 |
3.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3.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3.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3.2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结构分析 |
3.2.1 基于技术装备的奶站结构 |
3.2.2 基于所有权的奶站结构 |
3.3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行为 |
3.3.1 合约理论和架设 |
3.3.2 对假说的经验验证:奶站的演进过程 |
3.4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绩效分析 |
3.4.1 经济绩效 |
3.4.2 质量绩效 |
3.4.3 奶站与奶农的链接 |
3.5 经济学的一个解释与探讨 |
3.5.1 企业与奶站的关系——准一体化 |
3.5.2 道德风险与契约风险 |
3.5.3 交易成本的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乳制品加工阶段 |
4.1 研究方法与结构 |
4.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4.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4.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4.2 乳制品加工阶段的发展概况 |
4.2.1 初创期(1949-1978 年) |
4.2.2 快速增长期(1979-1992 年) |
4.2.3 调整期(1993-1998 年) |
4.2.4 产业整合期(1999-2006 年) |
4.2.5 产业重塑期(2007-现在) |
4.3 乳制品加工阶段的产业结构 |
4.3.1 规模结构分析 |
4.3.2 地域结构分析 |
4.3.3 产品结构分析 |
4.4 乳制品产业加工企业的行为分析 |
4.4.1 企业外部竞争行为 |
4.4.2 产业链链接行为分析 |
4.5 乳制品产业的加工环节的绩效分析 |
4.5.1 经济绩效 |
4.5.2 质量绩效 |
4.6 小结 |
第五章 乳制品行业的流通和消费环节 |
5.1 本章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5.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5.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5.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5.2 流通环节的SCP 分析 |
5.2.1 销售渠道的历史分析 |
5.2.2 销售渠道的现实分析 |
5.2.3 流通环节的结构分析 |
5.2.4 流通环节的行为分析 |
5.2.5 流通环节的绩效分析 |
5.3 乳制品的消费 |
5.3.1 牛奶消费演进 |
5.3.2 中国乳制品消费的城乡差距 |
5.3.3 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产业价值链的分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产业链组织模式创新 |
6.1 本章的分析框架 |
6.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6.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6.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6.2 政府对奶业政策演进与重点 |
6.2.1 扶持恢复生产(1949-1979 年) |
6.2.2 鼓励发展阶段(1979-1990 年) |
6.2.3 政府加快发展(1990-2000 年) |
6.2.4 深入扶持发展(2001 年-2008 年) |
6.2.5 全面监管(2008 年-) |
6.3 国际奶业政策比较 |
6.3.1 产业组织模式“一体化” |
6.3.2 原奶生产环节合作化 |
6.3.3 服务体系社会化 |
6.3.4 治理市场过度竞争 |
6.4 本章结论 |
6.5 提高组织化程度探讨 |
6.5.1 组织化的涵义 |
6.5.2 奶业合作的需求分析 |
6.5.3 中国奶农合作组织制约因素 |
6.5.4 提高组织化程度的结论性评述 |
6.6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6.6.1 研究的范围扩展 |
6.6.2 研究中出现的新对象 |
6.6.3 数据的获取范围有待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奶业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奶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中国奶业的发展状况 |
一、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消费同步增长 |
二、奶业的市场竞争造就了一批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 |
三、奶业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加强 |
四、我国奶业供需关系预测 |
五、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新疆奶业的发展状况 |
一、新疆奶业发展状况 |
二.新疆奶业存在的问题 |
三、新疆奶业发展前景预测 |
第三章 兵团农八师奶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农八师奶源基地建设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
一、农八师奶源基地建设状况分析 |
(一) 奶业的发展现状 |
(二) 历史上奶源基地建设得失 |
(三) 奶源基地建设的成功做法 |
二、农八师在构建奶源销售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做法 |
(一) 构建销售服务体系的思路 |
(二) 构建销售服务体系的做法 |
第二节 农八师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养殖效益下滑,养牛积极性下降 |
(一) 体制问题 |
(二) 成本增高 |
二、原料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低 |
(二) 奶牛繁育率水平低 |
(三) 人才缺乏,技术培训不到位 |
(四) 缺乏牛奶生产配额制度 |
三、缺少牛奶定价机制 |
第四章 兵团农八师奶类生产与供需分析 |
第一节 农八师原料奶的生产情况分析 |
一、农八师地区奶类生产成本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
二、农八师地区原料奶的市场差价 |
(一) 季节差价 |
(二) 质量差价 |
三、农八师奶牛场生产的生鲜乳质量情况 |
(一) 2004-2007年各月乳脂肪率和乳蛋白率情况 |
(二) 2004-2007年各月乳脂肪率变化趋势 |
(三) 2004至2007年农八师地区奶牛乳蛋白率变化规律 |
(四) 不同年度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情况 |
(五) 不同年度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 |
(六) 不同季节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影响 |
(七) 不同季节对乳脂率变化的影响规律 |
(八) 不同季节对乳蛋白率变化的影响规律 |
(九) 季节对生鲜乳质量的影响 |
(十) 鲜奶销售价格波动分析 |
第二节 农八师地区奶类供需分析 |
一、农八师地区原料奶的供给弹性分析 |
(一) 即期供给 |
(二) 短期供给与长期供给 |
二.农八师地区奶类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分析 |
(一) 消费者行为理论 |
(二) 影响消费者奶类需求的因素 |
三.农八师地区奶类供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农八师奶业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
一、区位优势 |
二、投资服务环境的优势 |
三、原料奶收购价格竞争优势 |
四、兵团特殊性体制优势 |
第二节 农八师奶业竞争力的劣势分析 |
一、原料奶生产能力不足 |
(一) 奶牛单产水平低 |
(二) 高质量原料奶生产不足 |
二、奶业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 |
三、技术培训滞后,技术人员缺乏 |
四、缺乏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
第三节 农八师奶业竞争力的潜势分析 |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 |
二、政府对奶业发展的重视,为发展奶业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
三、地缘优势明显 |
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奶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 场潜力 |
第六章 兵团农八师奶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农八师提升原料奶生产潜力的对策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对策 |
(一) 利用优惠政策,争取资金扶持 |
(二) 实施人才战略 |
(三)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科技含量 |
(四) 推广"测奶养牛",促进奶业发展 |
(五) 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作用对奶业进行合理布局 |
(六) 建立奶牛养殖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 |
(七) 充分发挥奶业协会的作用 |
第二节 提升乳制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二、农八师地区乳品生产加工概况 |
三、提升农八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
(一) 制定部署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
(二) 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
(三) 加强技术创新 |
(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
(五) 构筑物流体系,提高流通效率 |
(六) 加快制度创新,为我区乳制品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
第三节 加大开发奶类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 |
一、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优质牧草比重 |
二、发展饲料工业 |
三、发展乳制品包装业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2.1 产业集群概述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1.3 产业集群的层次与结构 |
2.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2.2.1 生产力优势 |
2.2.2 创新优势 |
2.2.3 扩张优势 |
2.2.4 成本优势 |
2.2.5 市场优势 |
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2.3.1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2.3.2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
2.3.3 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 |
2.4 乳业产业集群的特征 |
2.4.1 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
2.4.2 乳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
2.4.3 乳业产业集群的典型特征 |
3. 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3.1 国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
3.1.1 国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3.1.2 国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
3.2 国内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
3.2.1 国内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3.2.2 国内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
3.3 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4.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障碍分析 |
4.1 新疆乳业发展现状 |
4.1.1 奶牛存栏及品种分布 |
4.1.2 牛奶总产量及单产水平 |
4.1.3 奶牛饲养区域 |
4.1.4 奶源基地建设 |
4.1.5 乳品加工业 |
4.1.6 市场消费 |
4.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特征 |
4.2.1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
4.2.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 |
4.3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乳业产业集群优势分析 |
4.3.1 “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 |
4.3.2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乳业产业集群优势分析 |
4.4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分析 |
4.4.1 奶牛养殖业经营粗放,生产力水平低 |
4.4.2 奶农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 |
4.4.3 企业规模小,对产业集群拉动作用不强 |
4.4.4 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少,关联程度差,同业存在无序竞争 |
4.4.5 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水平低,配套支持力度不够 |
4.4.6 政府的政策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5.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
5.1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 |
5.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原则 |
5.2.1 市场导向原则 |
5.2.2 相对集中原则 |
5.2.3 健康和谐原则 |
5.2.4 自主创新原则 |
5.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布局规划 |
5.3.1 奶源生产基地区域布局 |
5.3.2 乳品加工企业布局 |
5.3.3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布局 |
5.4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4.1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4.2 合作组织带动型 |
6.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策略 |
6.1 微观层面策略 |
6.1.1 加强奶源基地规模化建设 |
6.1.2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
6.1.3 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6.1.4 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新疆特色乳业品牌 |
6.2 中观层面策略 |
6.2.1 加强和完善科学的乳业产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 |
6.2.2 培育乳业集群文化,建立竞争与合作机制,避免恶性竞争 |
6.2.3 加强奶业协会和奶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 |
6.3 宏观层面策略 |
6.3.1 高度重视乳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
6.3.2 完善并落实乳业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和规划,避免盲目发展 |
6.3.3 加大对奶牛养殖的补贴力度,推进奶牛风险基金和保险制度建设 |
6.3.4 加强畜牧兽医站建设,积极进行公益性的科技推广、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 |
6.3.5 与国际乳业发展接轨,不断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推进奶业质量标准的改进 |
7. 总结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试论新疆奶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D]. 魏艳骄.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河北省奶业产业链及其整合模式研究[D]. 褚林然.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3]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D]. 李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4]江苏省徐州地区奶业发展对策研究[D]. 鲍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6]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分析[J]. 蒲佐毅,龚新蜀.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 [7]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D]. 聂迎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1)
- [8]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D]. 杨伟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9]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战略研究[D]. 孙耀强. 石河子大学, 2009(02)
- [10]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魏燕. 石河子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