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同级监管及其有效性

中国人民银行同级监管及其有效性

一、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及其有效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兴[1](2021)在《新阶段基层央行同级审计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人民银行在实施、维护金融稳定、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金融服务等多方面肩负了更加重要的职责,也对人民银行基层机构提高履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成果运用"等重要功能,对于促进基层央行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履职质效意义重大。

胡国正,钟升,王磊,卜醉瑶,陈栎树,张为一[2](2021)在《新发展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估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新形势下,外汇管理内部审计既要支持高水平开放发展,也要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等风险,迫切需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统筹防风险与便利化。本文以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价值增值为切入点,对新发展阶段外汇管理内部审计进行重新审视,探索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估三级指标体系,明确新形势下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统筹发展与安全需要关注的重点,并提出在新发展阶段持续完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推动审计监督价值增值的相关建议。

穆希琳[3](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徐丽红[4](2021)在《关于“两统筹”在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的运用及思考——基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政策落实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统筹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即"两统筹",是国家审计管理模式的最新创新实践。人民银行充分借鉴国家审计经验,将"两统筹"理念运用于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提高了审计成效。本文结合实践,对如何加强"两统筹",进一步提高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效能进行了思考。

何德旭,苗文龙[5](2021)在《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治理》文中认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经济问题的关键举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治理的主要手段,其协调程度和经济调控效果受到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制度安排的影响。分析表明: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支出分权的不匹配,金融显性集权隐性分权以及政府层级间金融分权和政府市场间金融分权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性。因此,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比例的同时降低地方支出比例,廓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位与救助边界,推进适度的金融分权,更加充分地发挥地方政府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控制重大风险的作用,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霍圣录[6](2021)在《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行体育彩票是我国基于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1994至今,中国体育彩票已历经了27年。据统计,我国体育彩票销售量总计达到了2.15万亿元,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超过5600亿元,为公益事业、养老事业、民政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效地促进了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随着体育彩票公益金募集大幅增长、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提升、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以及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存在乱象等新形势,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迫在眉睫。因此,进行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开展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可以促进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体育彩票公益金更好地规范管理,促进体育事业更好地健康发展。相关研究有利于丰富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建立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理论意义,有利于强化绩效的理念,有利于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率等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梳理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体系、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成效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一一分析。自1994年体育彩票发行以来,主要贡献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育事业发展、助推公益事业发展等三个方面。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范围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全民健身全面化、公共服务体系化、赛事活动多元化、体育扶贫常态化。(2)规划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围绕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构建的指导原则、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及其结果应用分析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遵循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目标的含义、重要性、目标管理的意义进行目标的设置,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分为四个层级,界定了主客体、工作范围及工作程序,通过建立标准体系,选择了德尔菲法、文本分析法、系统综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机器学习法进行本文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3)构建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政策、报告和文献的分析,归纳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预评价指标表。在此框架基础上,根据指标相关绩效评价理论、评估目的与原则,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评议,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层次模型并计算了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影响指标);17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4)确定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研究发现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四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较为均衡,其中,产出指标的权重系数最高(0.2611),过程指标和投入指标次之,分别为0.2512和0.2497,影响指标最低,为0.2380。为此,在针对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的实际评估中,需更加重视产出方面的几个因素及相应的评估结果。(5)评估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建立的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全国和江浙沪皖的体育事业年鉴的公开统计数据,对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进行的实证评价研究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可行的,指标数据采集方式是合理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推广性。首先,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14-2017年四年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绩效评价。其次,对数据较为全面的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四个省市2018年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进行了全指标体系的绩效评价,排名依次为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6)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科学评价延展性。运用机器学习中的经典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探索分析。首先,使用了非监督学习情形下的k均值聚类算法模型,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14-2017四年使用情况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分类结果。其次,监督学习下的经典回归分析模型运用了线性岭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决策树回归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各模型的20018年预测结果。其中,随机森林算法回归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该模型预测的结果与2018年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全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研究提出了五个对策与建议:一是政策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法制体系。在国家层面立法:健全宏观层面顶层法律法规。在部级层面立规:订立中观层面部局管理规定。在省级层面立制:建立微观层面省级实操制度。二是意识认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认识。在社会层面:建立社会公益的意识。在管理层面:树立绩效管理的意识。三是资金管理层面:明确责权分工、形成科学机制。工作机制上: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预算管理上:实施预算管理制度。过程管理上: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审计管理上:开展事后经费审计。四是资金分配层面:合理使用资金、科学分配方式。在领域分配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项目分配要优化分配、引入竞争。平衡分配要注重绩效、奖罚分明。五是绩效评价层面: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指标体系。系统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公益金绩效评价报告、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寻求智力支持数据支撑。

杨帆[7](2021)在《Q市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王瑞祥[8](2021)在《基层央行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以中国人民银行DX中心支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黄琼[9](2021)在《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研究》文中指出反洗钱作为金融机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早已贯穿每一项业务环节,证券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有效开展反洗钱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只有不断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加大投入,使其有效运行,才能有效预防打击洗钱活动。本文主要深度剖析证券公司在保证合规有效经营的情况下有效开展反洗钱工作,分析证券公司自身反洗钱内控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并就问题寻找解决对策。通过对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的研究,特别是基层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对于遏制以及打击洗钱活动,提高反洗钱工作效率以及应对新危险的应变处理能力。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证券公司反洗钱理论基础为切入点,并从内外部监管分析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工作所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内部监管主要包括证券公司洗钱风险自评估、反洗钱绩效考核以及反洗钱专项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运用权重法计算洗钱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措施有效性,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计算风险、评估等级,对证券公司全部业务进行洗钱风险评估;外部监管主要受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证监会监管。进而发现我国证券业反洗钱工作正面临着制度不完善、后续控制措施有效性不足、客户身份识别不到位、无法合理有效识别高风险业务/产品以及反洗钱宣传培训力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反洗钱监管工作优秀经验,对比国内银行业、保险业、支付机构等其他金融行业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一系列改进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的对策。

刘斌[10](2021)在《B银行L网点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员工绩效考核是组织将个人发展和企业目标相结合,对决定员工绩效考核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和总结,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过程。其与培训、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相互联系,在实现组织价值追求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发展,最终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论文以B银行L网点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MBO的员工绩效考核问题。开篇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采用文献研究法回顾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绩效考核研究现状,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正文首先陈述B银行L网点的基本情况、员工的特点,实地走访调研B银行从总行到支行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落实到该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然后以B银行L网点员工的绩效考核为实体研究对象,展开对本网点和B银行辖内各类网点的实地访谈,深入了解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现状,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肯定其合理的部分,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B银行L网点的实际情况,依据B银行指标系数权重,借鉴同类网点经验做法,提出基于MBO相关理论优化该网点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使其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本文研究B银行L网点的员工绩效考核,其主要贡献在于银行网点作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阵地,员工作为主要的业绩创造者,员工的积极性反映网点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网点员工特点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构建出网点员工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及其实施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优化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方案,更好地激励员工,留住人才,提升网点的综合竞争实力,对L网点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及其有效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及其有效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阶段基层央行同级审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级审计工作实践
    1. 加强组织领导,为同级审计提供有力支持。
    2. 积极举措,优化同级审计工作环境。
    3. 提高协调能力,提升内审工作效率。
    4. 有的放矢,突出审计重点。
    5. 规范审计开展,增强建议针对性。
二、存在问题
    1. 内控环境仍不理想。
    2. 同级审计开展深度不够。
    3. 基层行内审资源配置不足。
三、工作建议
    1. 加强领导,对同级审计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2. 加强后续审计和处罚工作力度,保障实效。
    3. 重视推动同级审计工作创新,提高审计质效。
    4. 加强基层央行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2)新发展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新发展阶段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的审视
二、新发展阶段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的形势、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新发展阶段外汇管理内部审计面临的新形势
        1.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
        2.对有效政策供给的需求更加凸显。
        3.涉外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4.外部冲击频发、影响加大。
    (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对外汇管理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1.统筹关注管理与服务。
        2.统筹关注整体与局部。
        3.统筹关注内部与外部。
        4.统筹关注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
        5.统筹关注当前与长远。
        6.统筹关注审计与咨询。
    (三)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评估的主要内容
        1.外汇管理重大决策审计监督。
        2.外汇管理履职行为内部控制。
        3.外汇市场风险识别与管理。
        4.审计咨询服务与绩效评估。
        5.审计监督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发展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估体系构建
    (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估体系指标设置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测算
    (三)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分析
        1.整体层面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
        2.指标性质和评价方式分类分析。
四、新发展阶段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关注点
    (一)重大决策审计监督价值增值应关注情况
        1.支持开放发展审计监督问题。
        2.改革创新政策审计监督问题。
        3.审计监督的延伸性问题。
    (二)履职行为内部控制价值增值应关注情况
        1.内控制度建立情况。
        2.内部控制运行情况。
    (三)风险识别与管理价值增值应关注情况
        1.服务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2.服务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问题。
        3.服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问题。
    (四)咨询服务与绩效评估价值增值应关注情况
    (五)审计监督可持续发展应关注情况
        1.审计监督协同配合问题。
        2.审计监督能力建设问题。
五、相关建议
    (一)持续跟踪审计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成效
    (二)加强内部控制促进组织治理提质增效
    (三)点面结合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保安全
    (四)转变审计理念提升咨询服务和评估绩效
    (五)夯实基础保障促进审计监督可持续发展

(3)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关于“两统筹”在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的运用及思考——基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政策落实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二)审计成果
二、启示与思考
    (一)强化审计项目统筹,精心“选题”,增强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科学性
    (二)强化审计实施方式统筹,用心“破题”,提高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协调性
    (三)强化审计方式方法统筹,尽心“解题”,提升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效率性
    (四)强化审计成果运用统筹,悉心“结题”,提升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效果性

(5)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演进、测算及协同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历史演进
        1.财政分权及其演变
        2.金融分权及其演变
    (二)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测算指标
        1.财政分权测算指标
        2.金融分权测算指标
        (1)地方性商业银行比例
        (2)各地方的银行贷款比例
        (3)地方政府债务比例
    (三)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协同变化
二、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治理:一个理论解释
    (一)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治理的关系
        1.中央经济政策函数
        (1)目标函数
        (2)政策工具及约束方程
        (3)中央经济政策的决策
        2.地方经济政策函数
        (1)目标函数
        (2)政策工具与约束方程
        (3)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决策
    (二)财政分权下金融分权与金融风险的内在逻辑
        1.金融分权与市场化
        2.金融过度分权与市场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三、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规则安排是影响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作用关系的基础因素
    (二)财政和金融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相互转化是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作用关系的具体体现
    (三)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传染是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作用关系的直接结果
        1.地方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传染
        2.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的传染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程度是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作用关系的宏观体现
四、构建基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一)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定位与协调的准确程度,从顶层设计层面提高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进而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实际效果
    (二)明确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和行为边界,在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比例的同时,降低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从执行层面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而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性
        1.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
        2.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边界。
    (三)在明确地方政府主要职责的基础上推进适度金融分权,从传导机制层面提高宏观经济治理及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1.金融资源配置适度分权与金融治理。
        2.金融公司治理适度分权与金融治理。
        3.金融监管适度分权与金融治理。
        4.金融稳定适度分权与金融治理。

(6)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研究
        2.1.1 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
        2.1.2 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2.2 关于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2.2.1 关于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2.2.2 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2.3 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3.1 关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研究
        2.3.2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研究
    2.4 关于彩票公益金的研究
        2.4.1 关于彩票公益金管理的研究
        2.4.2 关于彩票公益金制度的研究
        2.4.3 关于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研究
        2.4.4 关于彩票公益金审计的研究
        2.4.5 关于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般分析
        3.1.2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一般分析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2 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理论
        3.2.3 “5E”理论
        3.2.4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3.2.5 程序理论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4.1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体系
        4.1.1 管理政策
        4.1.2 管理体制
    4.2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情况
        4.2.1 销售情况
        4.2.2 筹集情况
    4.3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
        4.3.1 分配政策
        4.3.2 中央分配
        4.3.3 地方分配
    4.4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
        4.4.1 中央集中使用
        4.4.2 体育总局使用
        4.4.3 地方部门使用
    4.5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成效评析
        4.5.1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贡献
        4.5.2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特点
        4.5.3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
    5.1 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5.1.1 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5.1.2 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5.2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5.3 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
        5.3.1 目标的含义
        5.3.2 目标的重要性
        5.3.3 目标管理的意义
    5.4 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5.5 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体系
        5.5.1 绩效评价的法律规范
        5.5.2 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5.6 绩效评价体系的组织体系
        5.6.1 绩效评价的主客体界定
        5.6.2 绩效评价的工作范围
        5.6.3 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5.7 绩效评价体系的标准体系
        5.7.1 评价标准分类
        5.7.2 评价等级划分
    5.8 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体系
        5.8.1 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5.8.2 德尔菲法
        5.8.3 文本分析法
        5.8.4 系统综述法
        5.8.5 模糊综合评价法
        5.8.6 机器学习法
    5.9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5.10 本章小结
6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 预选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6.1.1 文本的纳入
        6.1.2 文本分析步骤
        6.1.3 结果分析
    6.2 第一轮专家调研
        6.2.1 调查问卷形成
        6.2.2 专家团队选择
        6.2.3 专家咨询结果
        6.2.4 专家意见汇总
    6.3 第二轮专家调研
        6.3.1 调查问卷修改
        6.3.2 专家咨询结果
        6.3.3 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
    6.4 指标权重确认
    6.5 本章小结
7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7.1 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7.2 长三角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7.3 本章小结
8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分析
    8.1 机器学习概述及使用意义
    8.2 实证数据概览
    8.3 非监督学习下的聚类算法及实证分析
    8.4 监督学习下相关回归模型与实证分析
        8.4.1 线性岭回归模型
        8.4.2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8.4.3 决策树回归及树相关的模型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论文主要结论
        9.1.1 梳理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9.1.2 规划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
        9.1.3 构建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9.1.4 确定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
        9.1.5 评估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
        9.1.6 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科学评价延展性
    9.2 对策与建议
        9.2.1 政策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法制体系
        9.2.2 意识认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认识
        9.2.3 资金管理层面:明确责权分工、形成科学机制
        9.2.4 资金分配层面:合理使用资金、科学分配方式
        9.2.5 绩效评价层面: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指标体系
10 创新、局限与展望
    10.1 创新之处
        10.1.1 研究选题与视角的创新
        10.1.2 框架系统和指标体系的创新
        10.1.3 发展预测的创新
    10.2 研究的局限性
        10.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性
        10.2.2 绩效评价数据获取的全面性
    10.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一轮)
附件2: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附件3: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4:机器学习与建模相关代码
附件5:学习经历与科研经历

(9)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 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理论分析
    2.1 反洗钱相关概念
        2.1.1 洗钱和反洗钱
        2.1.2 洗钱罪
        2.1.3 归类洗钱途径
    2.2 反洗钱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2.2.2 有利于推动反洗钱国际合作
        2.2.3 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加强风险内控
    2.3 洗钱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3 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现状与问题
    3.1 外部监管分析
        3.1.1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工作分析
        3.1.2 证监会反洗钱监管工作分析
    3.2 内部监管分析
        3.2.1 洗钱风险自评估工作
        3.2.2 反洗钱绩效考核工作
    3.3 反洗钱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3.1 反洗钱监管制度不完善
        3.3.2 后续控制措施有效性不足
        3.3.3 客户身份识别不到位
        3.3.4 未能有效识别高风险业务、产品
        3.3.5 反洗钱宣传培训力度不足
4 反洗钱监管经验借鉴
    4.1 美国反洗钱监管经验借鉴
        4.1.1 反洗钱立法借鉴
        4.1.2 反洗钱监管组织架构借鉴
        4.1.3 反洗钱协调机制与信息共享借鉴
    4.2 银行业反洗钱监管工作借鉴
        4.2.1 人脸识别验证功能借鉴
        4.2.2 大数据技术下的穿透识别能力借鉴
    4.3 保险业反洗钱监管工作借鉴
    4.4 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工作借鉴
5 改进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的对策
    5.1 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
        5.1.1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5.1.2 制定信息共享制度
    5.2 强化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落实后续控制措施
        5.2.1 遵循“风险为本”原则,审慎评估可疑交易
        5.2.2 建立健全可疑交易报告后续控制操作流程
    5.3 加强客户身份识别有效性工作
        5.3.1 采取穿透式投资者身份识别工作
        5.3.2 完善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
    5.4 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5.4.1 准确识别高风险业务
        5.4.2 针对高风险业务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5.4.3 针对新产品业务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5.5 加大反洗钱宣传培训力度,扩大反洗钱影响力
        5.5.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民对反洗钱的认识
        5.5.2 加大员工培训,增强履行“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B银行L网点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1.2.2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理论
    2.1 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
        2.1.1 绩效考核的内涵及外延
        2.1.2 员工绩效考核的关键环节
    2.2 目标管理法MBO的基本理论
        2.2.1 目标管理法MBO的理论依据
        2.2.2 目标管理法MBO的实施步骤
    2.3 基于MBO的员工绩效考核基本框架
        2.3.1 目标管理法MBO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2.3.2 基于MBO的绩效考核特点
第三章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现状
    3.1 B银行L网点基本情况
        3.1.1 B银行L网点发展历程及隶属关系
        3.1.2 B银行L网点组织架构及业务简介
        3.1.3 B银行L网点人员特点分析
    3.2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纵向分析
        3.2.1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3.2.2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设置
        3.2.3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实施
    3.3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现状横向比较
        3.3.1 横向比较实地访谈安排
        3.3.2 B银行各类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现状
        3.3.3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3.4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4.1 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设置未结合战略目标
        3.4.2 员工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3.4.3 员工绩效考核过程形式化
        3.4.4 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单一化
        3.4.5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及时沟通与反馈
    3.5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体制问题
        3.5.2 B银行L网点管理层对考核目的认识不清晰
        3.5.3 绩效考核主体对考核重视不足
        3.5.4 员工绩效考核岗位职责不明确
        3.5.5 没有认识到持续绩效沟通的重要性
第四章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
    4.1 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的适应性分析
        4.1.1 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4.1.2 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的可行性
        4.1.3 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的局限性
    4.2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的总体思路
        4.2.1 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的目标
        4.2.2 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的路径
    4.3 B银行L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的基本原则
        4.3.1 与战略目标一致性原则
        4.3.2 全程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4.3.3 实用性与可持续性原则
        4.3.4 基于MBO的基本原则
    4.4 B银行L网点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优化内容
        4.4.1 明确员工绩效考核岗位职责
        4.4.2 建立与战略目标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
        4.4.3 分解员工绩效考核目标任务
        4.4.4 加强绩效考核沟通与辅导
        4.4.5 落实员工绩效考核及过程监督
        4.4.6 反馈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及应用
第五章 员工绩效考核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观念转变
        5.1.1 网点负责人和员工树立基于MBO绩效考核理念
        5.1.2 塑造以基于MBO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文化
    5.2 实施保障
        5.2.1 成立员工绩效考核小组
        5.2.2 进行员工绩效考核专项培训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四、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及其有效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阶段基层央行同级审计的实践与思考[J]. 陈俊兴. 审计与理财, 2021(10)
  • [2]新发展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估体系研究[J]. 胡国正,钟升,王磊,卜醉瑶,陈栎树,张为一. 当代金融研究, 2021(Z4)
  • [3]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4]关于“两统筹”在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的运用及思考——基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政策落实视角[J]. 徐丽红. 中国内部审计, 2021(08)
  • [5]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治理[J]. 何德旭,苗文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21(07)
  • [6]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D]. 霍圣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7]Q市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帆. 燕山大学, 2021
  • [8]基层央行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以中国人民银行DX中心支行为例[D]. 王瑞祥.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9]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研究[D]. 黄琼.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10]B银行L网点基于MBO员工绩效考核问题研究[D]. 刘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中国人民银行同级监管及其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