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危文瀚[1](2021)在《新中国教育影像史料考古——以影像史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视听技术和现代传播的发展打开了史学研究的新视野。20世纪以来,以图像或影像为基础的视听材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丰富的历史影像承载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其史料价值不断引起学界关注。梳理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影像资料具有史学理论探索和现实应用价值。文章主要从纪录影像(片)的视角以影像史学的角度发掘、整理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的教育影像,以拓展新中国教育问题的史料来源和认识视野。
卞祥彬,荆营营[2](2020)在《“新影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与现实症候》文中研究说明新闻纪录电影作为前电视时代观众接收信息的重要媒介,在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式微的转型。媒介融合的后电视时代,"新影微记录"作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文本赓续,成为当代数字影像空间的建构性力量。"新影微记录"以其独特的历史影像记忆跨越媒介、政治、文化的时代语境差异,彰显着文本叙述时代的现实症候。
武琼[3](2020)在《《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电影传入中国,去影戏院看电影逐渐成为大众新的文化消费方式,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电影杂志也逐渐流行开来。《影戏生活》杂志创刊于1930年,共出刊52期,其秉承“讨论电影艺术,提倡国产影片”的宗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客观地记录了这个时间段的中外电影界的大小事件,杂志坚持宣传优秀国产影片,抵制劣质舶来片,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学界关于民国电影杂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发行时间长或创刊时间较早的电影杂志上,研究角度是从新闻学、社会学出发。以致于至今仍对具有电影专业性的《影戏生活》杂志不甚了了,对其社会地位和对当时电影界的影响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影戏生活》杂志所发行的52期杂志中各类文章通篇加以细读,重点考究了其中电影批评文章、电影明星资讯、各地影戏院放映情况的原文,总结了杂志中对国产电影创作的指导和对电影界各类事件的关注,一一列表加以说明。同时全面参考了《民国时期电影杂汇编》,将其中与《影戏生活》杂志同时期发行的杂志进行整理,依据上述史料,对杂志中折射出的电影文化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本文认为,《影戏生活》杂志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指导电影制作、宣传国产电影、痛斥影界乱象,杂志反映了当时的电影文化,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电影艺术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时代和自身的限制,《影戏生活》杂志在刊文的深度、广度以及文字的精炼、专业程度上都无法同现代专业的电影期刊相比较,但作为当时一份相对成功的电影杂志,其成功的地方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陈凤[4](2019)在《十八大以来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创新与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央视电视节目官网的纪录片为研究样本,尤其于2017年7月至10月中央电视台密集播出的《辉煌中国》等九部政论新闻纪录片为研究重点,分析其创新与变革的动力及其存在的特征,这些政论新闻纪录片全面反映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及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这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宣传理论指导下,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抓住机遇,推陈出新,自我革新,给广大受众带来新的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喜闻乐见的政论新闻纪录片,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等效果。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进行梳理,根据政论片的主题进行阶段划分,发现十八大以来的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主要围绕“四个全面”等内容展开;第二部分重点聚焦在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创新与变革,分析了其创新与变革的背景、条件等动力因素,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大背景下,在习近平党媒理论、技术的发展带以及互联网思维运营策略的综合影响下促成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具备某些与新时代耦合的新特征,主题突出以及创新制作手段的同时配以院线运作成就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此阶段的创新与变革;第三部分着重点在于对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创新与变革特征的探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重大主题宣传;二是院线商业运作方面;三是制作表现手段,通过运用宏大叙事与平民的视角、纪实性与故事性相统一的叙事方式以及刻画主要人物,彰显领袖魅力的同时刻画相关人物突出家国情怀;第四部分从生产-传播-营销这三个维度聚焦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市场化变革可能性的分析。
王鑫[5](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王馨莹[6](2019)在《“百花时代”大陆电影及其文化生产(1954-1958)》文中研究指明从海内外电影史研究现状来看,如何评判新中国电影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文化生产仍是一大挑战。其中,文艺政策波动频繁的“十七年”阶段是“人民电影”生发、“进步电影”蜕变的时期,它横跨于当代中国史开端和“文革”激进主义文艺实验的进程之间。而在“十七年”电影自身的波浪式迂回中,电影业历经《武训传》批判、社会主义改造等“一元化”调整后,在1956年迎来“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对此不仅需要向后看,追溯其深层动因,也需要向前看,思考其长远影响。同时,由于冷战气候的影响,“双百”方针等诸多政策转向下的电影事件不仅构成中国(大陆)电影的断代史,也是联结各类冷战国际史、文化冷战议题的桥梁,例如抗美援朝运动、中苏意识形态论争、东南亚区域主义的生成均在“百花时代”大陆电影的历史进程中留下印记。综上所述,本文聚焦1954—1958年间的电影政策、电影事件与电影思潮,以新中国从“一边倒”重返“中间地带”,以及随后到来的“百花时代”为思考的起幅;以“大跃进”运动伊始,“百花时代”落幕为思考的落幅,意在重绘这一时期大陆电影的文化生产图景。文中论题以“双百”方针系列改革、亚非会议后“万隆精神”的主导性为轴心,依次讨论1956年10月舍饭寺会议后短暂的独立制片浪潮;1957年8月“亚洲电影周”对亚非文化合作决议的实施;自1957年底“反右派”运动至1958年“大跃进”伊始,大陆官方对三十年代电影的历史书写。“百花时代”究竟是新中国“革命”历史的“断裂”,抑或是冷战气候下应运而生的文化景观?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冷战国际史与文化冷战议题介入“十七年”电影,认为“百花时代”大陆电影游弋于不同的政治分野,并试图探寻此阶段电影政治背后的域外影响。
周安琪[7](2019)在《大后方纪录片《民族万岁》及对郑君里战后电影创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纪录片是官营电影体制下最为主流的电影形态,其目的是为了展示中国抗战时期所发生的各类事件,呈现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作的巨大贡献。在抗战时期诸多大后方纪录片中,郑君里导演的《民族万岁》独树一帜,其“民族团结、抗战建国”的主题,超越新闻播报式的纪录片形式,作为民族学纪录片的先驱,乃至成为大后方时期重庆纪录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也是标志郑君里电影艺术生涯的转折之作:从表演到导演的转身,正是始于这部纪录片的实践。这无疑为郑君里战后投入新电影运动,掀起中国电影史上现实主义创作高潮做好了准备。郑君里作为一位电影理论家,在他的一生中翻译和发表了非常多的理论作品;作为表演艺术家,有着大量的表演作品;而作为一名导演他也非常的出色。本研究聚焦于《民族万岁》这部历经艰辛却充满创造精神的鸿篇巨制,进一步确认其在中国纪录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原创贡献,并探讨《民族万岁》在郑君里的导演生涯中对他战后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本研究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大后方纪录电影崛起的特殊历史语境,总结重庆纪录学派的总体特征,以描绘和定位《民族万岁》所处的历史坐标。第二部分,大型综合性记录片《民族万岁》的“破”与“立”:通过对导演郑君里电影创作历程的研究,说明其对传统纪录片的突破,以及在《民族万岁》中展现的全新理念。第三部分,描绘战后新电影的创作背景和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基本状况,然后以郑君里战后的两部电影:《乌鸦与麻雀》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为案例,分析《民族万岁》对郑君里战后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手法等方面带来的直接影响,以此加深对郑君里在中国电影史上的贡献的认识。通过以上三大部分的阐述,以期从郑君里的导演作品《民族万岁》中找到把大后方纪录片的实践与他战后电影《乌鸦与麻雀》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实主义书写勾连在一起的依据,通过回溯到上世纪前半叶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探索确立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的独特地位和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
覃亚林[8](2019)在《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纪录片可以一种特有的、还原现实的影像方式记录某一地社会、历史文化景象。外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即从他者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的模本。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国涉华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历史变迁,并从国际关系、权力博弈、媒介传播等视角分析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背景和成因。自1949年以来,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1年的中美对抗阶段、1972-2000年的中美关系正常化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化形象呈现阶段。美国涉华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认知中国,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他者”来实现自我认知。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明了选题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国家形象及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样本来源做了说明;第一章说明涉华纪录片内容分析的研究框架和类目设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中美对抗阶段(1949-1971)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这一阶段中国以“主体缺席”的情形存在于纪录片中,主要呈现为“红色中国”的政治形象;第三章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1972-2000)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一阶段涉华纪录片的视角转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观照,塑造较为多面的中国国民形象,但对中国的批判仍在继续;第四章分析新世纪以来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这一阶段的纪录片数量上激增,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中国国家形象,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第五章从综合国力、中美关系、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变迁的背景和成因;其中,既有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追踪,也与中国国家实力变化和中美关系发展紧密相连,还有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美国对异域中国的想象。
周楠[9](2018)在《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世界电影诞生以来,纪录电影始终是电影市场保持有序体系和资源均衡的调和剂,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电影市场规模的极速扩张,中国纪录电影进入了转折发展的新格局。首先,中国电影市场活力持续,截至2017年底,全国电影总票房已创造559亿元新纪录,为纪录电影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一系列电视纪录片的口碑火爆,为纪录片屏幕跨越实现了良好助推;再者,《二十二》《我们诞生在中国》等作品频获好评,电影品质化形象不断升级,为中国纪录电影发展提振了信心。但是,初级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纪录电影仍处于忧思之中,如何进行创新生产与有效的媒介传播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近年来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与营销现状为依托,探讨其在市场冷遇中的根本原因以及在“互联网+”语境下发展的未来机遇。研究成果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纪录电影的概念理论、历史沿革、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纪录电影的概念界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笔者在对国内外概念延伸的思辨中结合当下纪录电影的发展特征对其进行了新的解读,依据“电影眼睛”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4C营销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中外纪录电影的发展历史,按照不同时代下的集体创作特征将中国纪录电影的沿革划分为“新闻简报”时期、“全面改革”时期和“创新发展”时期,长达90年的新闻纪录电影形成了人民大众的美学风格,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时代印证。外国纪录电影的历史发展以世界纪录电影先驱代表的理论主张为载体,探索不同实践运动对电影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以2012—2017年上映的中国纪录电影为依托,从作品的题材类型、叙事模式、视听语言、创作主体以及纪实美学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现状。题材类型上,综艺、IP等纪录电影类型的出现有利于进行资源创新、优质共享;叙事模式上,立足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关注个体、以小见大是媒介融合视角下叙事策略和结构创新的发展潮流。视听语言上,画面造型、音乐音响、纪实奇观的电影化能够构建视听刺激的上层建筑,提高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美学特征上,戏剧美学和技术美学是审美表达的主流,纪实美学的回归是实现影片真实性与艺术性平衡的重要元素。创作主体上,以民营公司为主导,多种主体并存的市场格局打破了政府出品的局限性,为电影的创作和传播营造出积极的发展环境。第四部分,探究我国纪录电影处于困境的根本原因。从制作方来说,由于受传统政论类电影“刻板印象”的影响,纪录电影的市场融资是制作的首要难题,内容缺乏创新与排片情况影响着电影的市场收益,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从传播方来说,与剧情片相比,纪录电影宣传和营销环节从意识到策略的缺位,严重制约着纪录电影的院线传播之路;从受众方来说,国民未形成集体观影意识导致了营销链末端发生断裂。第五部分,针对中国纪录电影在生产、发行、市场三个环节逐一探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长久有效的发展策略。首先,国家统筹协调资金扶持与市场宏观调控,在“互联网+”语境下引导社会资本的加入。其次,根据受众心理诉求实施产业化转型策略,发展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不断升级受众的观影体验功能。宣传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口碑营销提升舆论宣传效果,以众筹观影、点映、路演合力突围院线发行。最后,于生产端与受众端搭建双向互动的培养通道,协调受众“品牌”心理,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在“多屏”时代的契机下进行版权分销建立网络院线,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
吴琼,危文瀚[10](2017)在《影像史学视野下的城市形象——以北京(1949~1966)纪实影像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影像史学的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实践内涵。发现、记录、整理、研究区域历史影像是值得历史学关注的领域。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影像有其自身的语词构成和表现方式;作为史料的北京影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内涵;北京的城市影像具有鲜明的区域历史特征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是形成今天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历史元素。从影像史学的视角审视北京影像遗产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纪实影像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教育影像史料考古——以影像史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纪录影像与历史研究 |
二纪录影像与中国教育 |
(一)纪录片与中国教育影像 |
(二)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影像的发展 |
三1949~1966年教育的影像表达 |
(一)政府主导的国民教育影像 |
(二)教育的影像表达 |
四中外视角下的新中国教育影像 |
(一)伊文思镜头下的教育影像 |
(三)国产影像的教育功能 |
五影像与历史解释 |
(一)影像真实与历史真实 |
(二)影像真实与历史建构 |
结语 |
(2)“新影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与现实症候(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 |
(一)媒介形态变迁演续 |
(二)政治叙述基因庚续 |
(三)时代价值诉求更替 |
二、微传播:新闻纪录电影的现实症候 |
(一)自我增值与相互耗散的话语互动 |
(二)数字版权与叙事主权的权力关照 |
(三)圈层传播与数字鸿沟的“内卷”加剧 |
结语 |
(3)《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 近代报刊总体研究 |
2 新闻学角度的对近代报刊研究 |
3 电影报刊研究 |
第一章 创办《影戏生活》杂志 |
第一节 早期电影杂志的创办 |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创刊 |
一、《影戏生活》杂志发刊辞 |
二、《影戏生活》杂志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
第三节 《影戏生活》杂志内容研究 |
一、中外明星介绍与趣闻秘史 |
1 图片宣传:对明星真实直观的写照 |
2 文字宣传:个人介绍以及表演批评 |
3 提供学习经验的外国明星——卓别林 |
二、国内外影坛动态 |
1 国内影片公司的动态 |
2 内容丰富的海外影讯 |
3 全国影戏院影放映情况收集 |
三、国产影片制作的全方位关注 |
1 国产影片及电影市场问题 |
2 对有声电影的不同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30年至1932年间电影期杂志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种类丰富的电影杂志与报刊 |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全面性、综合性 |
第三节 秉持客观评价的《影戏生活》杂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戏生活》杂志中的民国电影文化 |
第一节 国产电影商业气息浓重 |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中指出古装片、武侠片和神怪片的乱象 |
一、古装片:剧情与服饰严重不符 |
二、武侠片:侠义叙事中的不伦不类 |
三、神怪片:迎合大众追求官能刺激 |
第三节 《影戏生活》制作中伦理批评与新文化批评的结合 |
一、批评的对象:电影的剧情内容 |
二、批评的目的: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
三、批评的价值:指导影片创作方向 |
第四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现代性表现 |
一、电影批评家 |
二、电影与教育的关系 |
三、电影审查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戏生活》杂志在30年代初期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电影刊物是电影影响力的延伸 |
第二节 电影刺激大众文化容纳新思想 |
第三节 电影刊物同大众文化互相影响 |
第四节 电影、电影刊物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并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影戏生活》中影戏院与电影放映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十八大以来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创新与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央视政论片 |
1.2.2 新闻纪录片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1章 十八大以来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概述 |
1.1 新闻纪录片的溯源与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定义 |
1.1.1 新闻纪录片溯源 |
1.1.2 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定义 |
1.2 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
第2章 十八大以来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创新与变革的动力分析 |
2.1 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创新与变革的背景 |
2.2 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创新与变革的条件 |
2.2.1 习近平党媒理论的指导 |
2.2.2 技术上的演进带来新动能 |
2.2.3 互联网思维下运营方式的改变 |
第3章 十八大以来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创新与变革的特征分析 |
3.1 重大主题宣传 |
3.1.1 新时代的重大主题宣传 |
3.1.2 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重大主题宣传 |
3.2 院线商业运作 |
3.2.1 纪录片的院线商业运作 |
3.2.2 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院线商业运作 |
3.3 制作表现手段 |
3.3.1 视角选择:宏大与小叙事 |
3.3.2 叙事手段:纪实与故事 |
3.3.3 人物刻画:彰显领袖魅力及相关人物的家国情怀 |
第4章 政论新闻纪录片市场化变革可能性分析 |
4.1 生产:建立工业生产模式 |
4.1.1 专业化的分工和团队合作 |
4.1.2 系列化、类型化制作 |
4.2 传播:跨屏发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相结合 |
4.2.1 跨屏发展增强IP传播力 |
4.2.2 精准定位目标受众 |
4.3 营销:借助全媒体实现跨界营销 |
4.3.1 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维护 |
4.3.2 实现精准化营销 |
4.3.3 开发衍生品延申产业链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百花时代”大陆电影及其文化生产(195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缘政治转向谱写“百花时代”序曲 |
第一节 同盟与分歧:后斯大林时代 |
一、冷战气候下“人民电影”的形构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错位 |
第二节 转向:日内瓦会议之后 |
一、重启新中国电影外事工作 |
二、世界“民族电影”联合一致 |
第二章 大陆电影“百花齐放”的讯号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 |
一、《春节大联欢》喜迎1956 |
二、写天南地北,写新人新事 |
第二节 “双百”方针引领电影变革 |
一、《文汇报》带动电影界“百家争鸣” |
二、舍饭寺会议借势改革电影体制 |
第三章 长春和上海两地国营制片新气象 |
第一节 突破体制的独立制片探索 |
一、“春天喜剧社”与曲艺界联动 |
二、上影厂创作组筹拍计划外故事片 |
第二节 美术片实现“中国制造” |
第四章 影像中的国家形象变迁 |
第一节 借“五四”文化祭推进香港统战 |
一、夏衍执笔,桑弧执导《祝福》 |
二、既失南洋,又别戛纳 |
第二节 “万隆精神”重塑“人民电影”范式 |
一、“亚洲电影周”接力亚非会议外交使命 |
二、《女篮5号》重构新中国“国家形象” |
第三节 电影“大跃进”中的纪录性艺术片 |
第五章 “百花时代”的落幕及其历史遗产 |
第一节 “电影传统”问题的提出与回应 |
一、“国产片”大讨论:反对割裂“电影传统” |
二、“电影传统”座谈会:明确党领导“进步电影” |
第二节 “传统”/“原罪”:三十年代电影评说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大后方纪录片《民族万岁》及对郑君里战后电影创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大后方纪录片研究现状 |
1.3.2 郑君里及《民族万岁》研究现状 |
2 大后方纪录电影的崛起 |
2.1 大后方电影的特殊历史语境 |
2.1.1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
2.1.2 国民政府的转移策略 |
2.1.3 大后方的新历史环境 |
2.2 大后方纪录电影概貌 |
2.2.1 大后方纪录电影主要类型 |
2.2.2 主题宣传片的功能 |
2.2.3 “新闻纪录片”基本形式的确立 |
2.2.4 重庆纪录学派的创作高峰 |
2.2.5 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录片的诞生 |
3 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的历史成就 |
3.1 一部纪录片和一个导演的诞生 |
3.1.1 郑君里的电影艺术创作生涯 |
3.1.2 独特的表导实践路径 |
3.1.3 洗礼:《民族万岁》的创作历程 |
3.2 践行抗战建国:民族学纪录片的先驱 |
3.3 “戏剧化”的纪实创作 |
3.3.1 集会等戏剧性场景的设计 |
3.3.2 纪录片中的表演 |
3.3.3 戏剧化的剪辑手法 |
3.4 讲白设计上的诗性表达 |
3.4.1 生动细腻的人物与情景描绘语态 |
3.4.2 讲白与画面的灵活配合 |
3.4.3 讲白内容表达的思想性 |
3.5 综合纪录片的表达手法 |
3.5.1 镜头的造型与主观表达功能 |
3.5.2 非传统叙事结构 |
3.5.3 戏剧化的适度应用 |
3.5.4 非新闻式的丰富语态 |
3.5.5 民族与家国情怀的主旨 |
4 郑君里战后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 |
4.1 战后新电影现实主义潮流的兴起 |
4.2 郑君里战时纪录片与战后故事片的创作理念 |
4.3 郑君里战后电影的现实主义书写 |
4.3.1 现实题材及其伦理叙事的设置 |
4.3.2 现实人物的戏剧化塑造 |
4.3.3 新闻纪实镜头的穿插 |
5 郑君里《民族万岁》对其战后电影的影响 |
5.1 “戏剧化”纪实性创作理念的运用 |
5.2 纪录片通俗性表达手法上的延续 |
5.3 纪录片现实主义主题思想上的深化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B.郑君里作品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文本来源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文本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美国涉华纪录片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对抗阶段的中国形象(1949-1971) |
第一节 中美对抗时期的涉华纪录片概况 |
第二节 主体的缺席:美国的中国“幻像” |
一、国家形象塑造的传媒路径依赖 |
二、现实中国的主体缺席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化的“红色中国”形象 |
一、政治合法性与国家形象 |
二、纪录片中的新中国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关系正常化阶段的中国形象(1972-2000) |
第一节 美国涉华纪录片的文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化与国民:重回“迷恋”的影像呈现 |
一、国家形象的独特民族性 |
二、国民形象的多面呈现 |
第三节 现实中国的影像呈现与“批判” |
一、纪录片观照与凸显中国变化 |
二、西藏的双重媒介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中国形象(2001-2018) |
第一节 美国涉华纪录片的现实观照 |
第二节 符号表征聚合下的中国 |
一、国家形象的符号建构 |
二、文化符号与文化中国 |
第三节 中国形象的一体两面 |
一、“专制”与民主:矛盾的政治中国 |
二、发展与问题并存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
第四节 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
一、涉华纪录片对“刻板印象”的解构 |
二、“印象中国”到“具象中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变迁的成因 |
第一节 异域地理文化景观的吸引 |
第二节 现实境况:中美关系与中国崛起 |
一、国家实力与中国形象的改变 |
二、中国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发展与对外传播 |
三、全球政治景观下的中美关系 |
第三节 媒体对话性话语空间的生成 |
一、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 |
二、涉华媒介事件传播 |
三、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的互动 |
四、民间话语参与共谋中国形象 |
第四节 全球化与文化殖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西方对华认知的本质 |
二、中国崛起的形象困境 |
三、他者形象与自我认同危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二:美国涉华纪录片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意见 |
(9)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纪录电影的定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 |
二、E.卡兹“使用与满足”理论 |
三、罗伯特·劳特朋4C营销理论 |
第二章 中外纪录电影历史发展沿革 |
第一节 中国纪录电影的历史发展 |
一、“新闻简报”时期(1905—1993) |
二、“全面改革”时期(1993—2012) |
三、“创新发展”时期(2012—至今) |
第二节 外国纪录电影的历史发展 |
一、先驱者:罗伯特·弗拉哈迪 |
二、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 |
三、先锋派的电影实践:“都市交响曲” |
四、约翰·格里尔逊:“我视电影为讲坛” |
五、“真理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分歧 |
第三章 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现状 |
第一节 题材类型的创新化探索 |
一、综艺纪录电影 |
二、IP纪录电影 |
三、演唱会纪录电影 |
四、电影套拍纪录片 |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叙事化探究 |
一、叙事表达 |
二、叙事技巧 |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电影化分析 |
一、画面造型 |
二、音乐音响 |
三、纪实奇观 |
第四节 美学特征与审美表达 |
一、戏剧美学 |
二、技术美学 |
三、纪实美学 |
第五节 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
一、民营公司出品 |
二、中外合拍 |
三、与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 |
四、众筹 |
五、国外引进 |
第四章 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制片投资与收益之困 |
第二节 统筹创作与生产之困 |
第三节 营销发行与院线之冷 |
一、营销发行之冷 |
二、院线排片之冷 |
第四节 受众意识与定位之薄 |
一、观影意识之薄 |
二、受众定位之薄 |
三、电影定位之薄 |
第五章 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政策扶持与多元融资 |
一、资金扶持宏观调控 |
二、多元融资 |
第二节 创新生产与虚拟现实 |
一、创新生产 |
二、虚拟现实技术 |
第三节 市场营销与发行破局 |
一、“互联网+”语境下的纪录电影营销 |
二、院线发行的新突围 |
第四节 受众培养与网络观影 |
一、受众培养模式 |
二、网络院线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影像史学视野下的城市形象——以北京(1949~1966)纪实影像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北京影像史料分布 |
1. 新闻纪录中的北京 |
2. 画报照片中的北京 |
3. 档案文献中的北京 |
(二) 北京城市影像分类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影像 |
2. 建国初期的纪实影像 |
3. 主旋律“图像证史”的宣教特征明显 |
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教育影像史料考古——以影像史学为中心的考察[J]. 吴琼,危文瀚.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1(01)
- [2]“新影微记录”:新闻纪录电影的时代语境与现实症候[J]. 卞祥彬,荆营营. 电影新作, 2020(05)
- [3]《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D]. 武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十八大以来央视政论新闻纪录片的创新与变革研究[D]. 陈凤. 广西大学, 2019(01)
-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百花时代”大陆电影及其文化生产(1954-1958)[D]. 王馨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7]大后方纪录片《民族万岁》及对郑君里战后电影创作的影响研究[D]. 周安琪. 重庆大学, 2019(01)
- [8]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D]. 覃亚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 周楠.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影像史学视野下的城市形象——以北京(1949~1966)纪实影像为中心的考察[J]. 吴琼,危文瀚.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