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对话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丛丛[1](2020)在《矿山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研究 ——以灵宝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体雕塑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楷模,其发展历程几乎同步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展现了中华儿女绵绵不断的人文情怀。从一个个伟岸的雕塑形象中,人们不但了解了国家历史、民族文化,更得到了精神的喜悦与满足。新时代,国家强调生态创作理念的重要性。山体雕塑艺术作为环境的一员,便应首当其冲。对山体雕塑艺术创作进行全面升级,取得艺术与文化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无可厚非的意义。本文紧紧围绕山体雕塑与环境、文化进行研究,致力于挖掘三者之间的突破点。以基础性理论研究出发,对传统山体雕塑艺术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性进行探讨,结合艺术创作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手段,分析山体雕塑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因素,掌握有效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以古鉴今,扬长避短。在尊重历史发展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融入科学减排的生态理念,探讨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原则及方法。同时结合灵宝矿区山体雕塑创作实例,以实践验证理论,从设计构思到制作完成,对山体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及艺术功能进行拓展,最终总结出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全新模式,即打造雕塑与山体环境、人文文化融汇贯通的艺术形式。将生态环境、科技文化融入山体雕塑艺术创作,以艺术带动绿色经济发展,为今后山体雕塑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雷亚伦[2](2019)在《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开发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部门却普遍把这一特殊文化资源视为创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手段。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动之下,他们一方面打着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佛法精神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做着“不如法”设计。一些景区为了应对相同性质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满足游客追新猎奇的想法,不惜斥巨资去建造巨型露天佛像、过于豪华的室内外装饰、佛俗迥异的景观小品、泥古的佛教建筑等途径去吸引游客和信众。这种“不如法”设计不仅有损原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佛教教义、国家宗教法规,同时也不符合当代佛教景区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种“不如法”趋势,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条例,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法律越严佛像越高的窘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佛教景区设计诉求存在差异,且利益主体各方制衡力有强弱之分。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者和佛教景区景观设计实践者,本文以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心性”思想为核心论点,针对当前佛教景区“不如法”设计的流行,提出在“心性”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语境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佛教景区的现实诉求,有效阻止“不如法”设计的盛行,并予以案例和实践证实本文观点。第一章为禅宗美学“心性”史论梳理,从社会文化宏观背景和禅宗美学发展史的理解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在“心性”思想影响下“宗教禅”到“美学禅”的演变过程,挖掘围绕禅宗思想本源“心性”而产生的审美基本特征。第二章为汉传佛教寺院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梳理,解读禅宗美学“心性”对古代佛教寺院彻底汉化的影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针对佛教景区发展现状、设计问题、原因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受禅宗美学“心性”思想启示的设计语境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景区各方利益的诉求,提供“如法”设计形式,并结合案例给予证明。第四章为理论实证,以参与和调研的南京栖霞三论宗佛教文化园、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实证本章提出的论点。最后,本文认为,佛教景区与旅游开发实际不存在本质矛盾,依据“心性”的审美设计原则,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当代佛教景区既是僧人诵经礼佛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社会大众旅游观光、体验佛教文化、学习佛法精神的“人间净土”,而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净化内心、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功能。这一点与禅宗“心性”审美思想相当契合。
游红霞[3](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邵靖[4](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金莎[5](2013)在《南京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现状研究》文中提出粱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曾说过:“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是人的精神、知识与艺术的一种体现方式,同时也是劳动的产物之一。城市景观雕塑是装饰和美化城市,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代表了城市精神风貌,代表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发展文脉,是最能体现公共艺术特点的环境艺术。城市景观雕塑空间的塑造,既美化了环境、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又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起到审美教育的影响。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品质、城市定位、城市气质的象征,是城市景观画龙点睛、浓墨重彩之笔。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极为厚重的人文积淀与文化传统,赋予了这座城市一种古都所特有的傲然气质。而其南北交融的地理位置,则为南京在傲然之外增添了一丝柔媚。刚与柔,相存相济。这是南京与其他古都城市相比最大的特色与亮点。与此同时,也为南京的城市文化添加了更多的内容,使其蕴含更为丰富。进入新时期,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京较早地接触外来文化,是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影响与波动较大的城市之一。而这种文化艺术间的接触、冲击、碰撞,为城市人文精神、艺术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增添新的内涵意义的同时,对原有文化传统、历史文脉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课题归纳总结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手法、雕塑形式、雕塑定义,结合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找到适合在现在形势下的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起来的新的形式。新型材料的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新的内涵意义给予了当代城市景观雕塑在当今社会赋予新的艺术定义和角色定位。我们应当以传承和发扬的方式去看待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的不断壮大。
邓明艳[6](2012)在《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研究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为例》文中指出以旅游空间塑造为导向的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全球化趋势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特征,以及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展示存在的大量问题,迫切需要从目的地层次进行文化展示研究,以指导目的地文化展示实践。本文应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指导,针对文化展示和形象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文化展示系统基础理论的阐述,对文化展示系统特征和结构的分析,对旅游者感知的研究和形象演化机制的探讨,建立了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的模式,作为目的地调控文化展示进行形象管理的工具,从而实现目的地文化整体展示,形成独特的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发展。最后,运用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的模式,通过分析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当前形象和未来形象,提出了乐山世界遗产地当前文化展示优化途径和未来文化展示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和梳理目的地文化展示研究和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互动的研究命题。(2)分析作为展示对象的“文化”本身具有的特点,更好地认识文化展示的规律,为探讨目的地文化展示的途径打下坚实基础;阐释作为目的地文化展示感知主体的旅游者的文化行为,作为文化展示的依据,以提高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水平,实现目的地文化展示目标。(3)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目的地文化展示的生态空间架构——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作为文化展示的空间载体;按照景观生态原理,解构与分析目的地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规律,探讨文化展示内在规律和途径;分析和评价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的特点,作为目的地文化展示调控的依据。(4)研究旅游者的感知行为规律,建立目的地文化展示与目的地形象之间的关联,作为构建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的依据。(5)引入生态位理论,探讨文化展示影响下的目的地形象演化机制,建立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塑造的动态关联模型,作为调控目的地文化展示和形象管理的理论依据。(6)分析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的当前形象及形象变化趋势,提出遗产地文化展示调控措施和未来文化展示策略,指导遗产地将文化展示、形象管理和城市发展整合起来,进行科学的整体的文化展示,塑造遗产地靓丽的整体形象,以及具有魅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独特形象,引领城市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地文化展示始终要以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为目标。(2)文化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是构建目的地文化展示整体性和独特性的主要理论依据。(3)目的地形象研究要从静态研究扩展到动态管理研究。(4)构建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是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基础。(5)目的地旅游文化的演替引起目的地形象演化。(6)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是指导目的地形象管理的理论依据。(7)用目的地形象定位“四维”分析要素指导形象定位和评价形象,是形象管理的重要内容。(8)构建目的地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是塑造目的地独特形象的重要途径。(9)根植于当地居民文化和生活的目的地新景观建设是构建地方性景观的重要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将目的地形象的静态研究拓展到动态研究。(2)探讨了基于目的地旅游文化演替的形象演化规律。(3)构建了目的地旅游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4)提出了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构建的“三个要素”和“三个”维度方法。(5)提出了目的地旅游形象定位的“四维”分析要素。
李雪峰[7](2010)在《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指的是1992-1995年间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它们是: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苏州太湖、无锡太湖、上海佘山、杭州之江、福建武夷山、福建湄洲岛、广州南湖、昆明滇池、三亚亚龙湾以及北海银滩。此后至今,未有新的国家旅游度假区获批。作为旅游度假区建设在中国的第一次实践,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在过去18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战略理论、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对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其未来发展之路指明方向。本文首先全面回顾了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墨西哥旅游度假区开发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继而提出了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概念、定位到愿景,从战略、策略到保障的发展战略构想,并以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旅游度假区”和“国家”两个角度关注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文中明确界定了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拥有一流资源、代表中国水平、体现中国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应以“世界新兴的度假旅游中心”(总体)和“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区”(个体)为愿景,成为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排头兵、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最佳示范区及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此,必须明确并提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国家”地位,实施国家主体、精品示范、融合共生、跨越发展四大战略,并通过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国布局、竞争合作及整合营销五大策略予以落实,同时,通过构建“国家-地方-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宏观管理体制、优化微观治理结构、出台相关法规、制定扶持和优惠政策、成立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基金会以及多渠道、高起点培训和引进人才等,保障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蔺宝钢[8](2009)在《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的高速度引发了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愈来愈成为体现城市精神的重要元素。随着城市雕塑的大量兴建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城市雕塑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为此,本论文就当前我国城市雕塑建设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尝试总结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在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力争为当代城市雕塑的系统化建设机制进行框架建构。为开启当代城市雕塑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当代及今后城市雕塑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文中针对城市雕塑学科的理论系统研究与建构分以下几部分进行充分阐述:第一、探讨了城市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核心价值作用。从理论层面探求城市雕塑创作在城市视觉文化领域建设中应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第二、提出了当代城市雕塑建设机制系统化的建构方法,为城市雕塑从管理、设计、制作完成各主要环节理出了系统化建设运行机制的清晰思路与方案,从而为改善当前城市雕塑建设过程中不够科学和规范的局面提供一个研究思路,更符合城市雕塑建设的现状并具备可应用性,对城市雕塑建设的行业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面对当前我国城市雕塑只重建设不重质量与学术评价的不利因素,首次提出了建立城市雕塑建设评价理论的重要意义及定性的主观分析评价到定量的客观评价的科学方法,使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标准更加科学与规范。第四,针对城市雕塑建设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六个典型的实践工程案例进行详细的剖析,从而验证城市雕塑建设与评价机制系统化建构的科学研究价值所在。
李红强[9](2008)在《灵山景区价值创新的实践与理论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景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景区是展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景区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旅游业的总体形象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实现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跨越,离不开国内旅游景区的发展和进步。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景区在数量上迅速增长、规模上不断扩大。然而有很多的景区正在面临亏损的状态。面对相同的机遇和挑战,灵山景区在一片荒芜的基础上,经过几个阶段的价值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逐渐成为展示无锡旅游乃至江苏旅游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比较两种结果,为什么灵山景区会取得成功?灵山景区成功的模式是否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灵山景区成功的经验对其他景区是否具有借鉴意义?这就是文章在写作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本文在对灵山景区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景区价值创新成功的经验。作者尝试从理论上搭建旅游景区价值创新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景区价值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价值创新的机制与实施、价值创新的原则、以及价值创新的评估。从实践和理论两种角度对价值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了思考总结。文章还针对灵山景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试图完成几个目标:倡导景区价值创新的理念、搭建景区价值创新分析体系、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吴仲银[10](2008)在《吴国平:灵山传情》文中指出这是一个精确的经纬坐标:北纬31.431900、东经120.091250。如果你是个有心人,把这两组数据输入搜索引擎,那么,在电脑屏幕上第一时间就会显出这样四个字——灵山大佛。10多年前,这里是一块荒芜的土地,寺庙废瓦残墙,杂草丛生。历史对它的记载也仅有只言片语,有
二、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对话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对话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矿山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研究 ——以灵宝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山体雕塑艺术浪潮 |
1.1.2 新时代绿色矿山发展理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点 |
1.6 小结 |
2.山体雕塑相关概念综述 |
2.1 何为山体雕塑 |
2.1.1 雕塑之源流 |
2.1.2 山体雕塑之缘起 |
2.1.3 山体艺术之对比分析 |
2.2 山体雕塑艺术创作 |
2.2.1 艺术创作总论 |
2.2.2 山体雕塑艺术创作发展演变 |
2.2.3 山体雕塑艺术创作条件 |
2.3 山体雕塑与矿山关系分析 |
2.3.1 共生与相互影响 |
2.3.2 利用与创新 |
2.4 小结 |
3.山体雕塑艺术特性分析 |
3.1 石窟艺术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 |
3.1.1 空灵简约,以形传神 |
3.1.2 气韵生动,情景交融 |
3.1.3 情理合一,至善至美 |
3.1.4 圆融综合,协调和合 |
3.2 山体雕塑艺术特性分析 |
3.2.1 象征性 |
3.2.2 人文性 |
3.2.3 技术性 |
3.3 山体雕塑设计之优越性与现存问题 |
3.3.1 山体雕塑设计手法的优越性 |
3.3.2 山体雕塑设计现存问题 |
3.4 小结 |
4.山体雕塑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
4.1 山体雕塑设计基本理念 |
4.1.1 山体雕塑与时代发展相吻合 |
4.1.2 山体雕塑与传统美学相呼应 |
4.2 传统山体雕塑艺术技法分析 |
4.2.1 以线传情的东方神韵 |
4.2.2 主体性与装饰性结合 |
4.2.3 强烈的对比特征 |
4.2.4 艺术与环境融合 |
4.3 山体雕塑艺术创作原则 |
4.3.1 资源科学性原则 |
4.3.2 人文性原则 |
4.3.3 功能性原则 |
4.4 小结 |
5.灵宝矿产示范区山体雕塑设计案例 |
5.1 项目背景分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矿产示范区现状分析 |
5.1.3 矿区规划目标 |
5.2 灵宝矿区山体雕塑设计构思 |
5.2.1 整体创作构思 |
5.2.2 设计内容选取 |
5.2.3 设计内涵分析 |
5.3 灵宝矿区山体雕塑创作要素分析 |
5.3.1 文化要素 |
5.3.2 尺度要素 |
5.3.3 视觉要素 |
5.3.4 环境要素 |
5.4 灵宝矿区山体雕塑设计 |
5.4.1 山体雕塑细节修改历程 |
5.4.2 山体雕塑整体造型设计演变 |
5.4.3 最终效果图 |
5.5 灵宝矿区山体雕塑造型语言分析 |
5.5.1 气韵能量 |
5.5.2 空间架构 |
5.5.3 材质功能 |
5.6 灵宝矿区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的实践意义 |
5.6.1 时代发展需求 |
5.6.2 民族文化需求 |
5.6.3 社会功能需求 |
5.7 对矿区山体雕塑设计的自我探索 |
5.7.1 思路创新 |
5.7.2 以人为本 |
5.8 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标索引) |
一、图录 |
二、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在校期间参与课题项目 |
三、研究生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
(2)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思路框架与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禅宗“心性”的美学思想发生与历史演进 |
1.1 禅宗思想的创立与“心性”美学的雏形 |
1.1.1 拈花微笑的美学史价值 |
1.1.2 达摩禅法的美学解读 |
1.1.3 “东山法门”的美学意味 |
1.2 “心性”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1.2.1 南顿北渐之争及美学影响 |
1.2.2 马祖道一对于“心性”美学彻底本土化的构建 |
1.2.3 从宗教禅到美学禅 |
1.3 “心性”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1.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摆脱羁绊的自由精神 |
1.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 |
1.3.3 “空观”审美思想与物我同一的审美意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心性”对历代汉传佛教寺院设计的影响 |
2.1 两晋—南北朝:“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初创 |
2.1.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
2.1.2 “世间即涅盘”美学思想与寺院选址 |
2.1.3 “清静无为”美学思想与凿窟修禅的盛行 |
2.1.4 历史经验:“心性”影响下的禅寺“佛向自然寻” |
2.2 隋唐:“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起 |
2.2.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
2.2.2 隋唐寺院建筑空间的基本格局 |
2.2.3 “空无”美学思想与禅林的兴起 |
2.2.4 历史经验:“心性”启示下的禅寺“农禅双修制” |
2.3 唐中叶以降:“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盛与演变 |
2.3.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
2.3.2 百丈禅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向心之象 |
2.3.3 百丈禅寺的变异 |
2.3.4 历史经验:基于“心性”的禅寺“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性”对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
3.1 当代佛教景区调研现状 |
3.1.1 汉族地区重点佛教景区的整体情况 |
3.1.2 佛寺类型分析 |
3.1.3 景观空间设计特征 |
3.2 当代佛教景区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
3.2.1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特征 |
3.2.2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原因 |
3.2.3 案例分析 |
3.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
3.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完善的游憩活动体系 |
3.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环保教化功能 |
3.3.3 “空观”审美思想与超越景观的“禅境” |
3.3.4 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性”理论实践及案例分析 |
4.1 “心性”美学思想下的三论宗佛教文化园艺术规划设计 |
4.1.1 三论宗佛教文化园概况 |
4.1.2 三论宗“祖庭”文化景观空间序列的构建 |
4.1.3 塑造象征、比拟性的佛教文化景观符号 |
4.2 传承与“创新”——法门寺文化景区景观空间设计 |
4.2.1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
4.2.2 基于“心性”影响下的古法门寺“圣地” |
4.2.3 缺乏“心性”禅境下的新法门寺“胜地” |
4.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实践经验的总结 |
4.3.1 明确佛教景区设计理念和目标 |
4.3.2 塑造与当地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空间格局 |
4.3.3 营造具有“禅境”的景观空间氛围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旅游信息需求访谈调查表 |
三、作者参与的实践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
小结 |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
小结 |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
小结 |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
小结 |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图片选录 |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
后记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南京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现状研究综述 |
1.2.2 城市景观雕塑个性化发展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论文缩影 |
第二章 城市景观雕塑与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 |
2.1 城市景观雕塑理论研究 |
2.1.1 雕塑 |
2.1.2 城市雕塑 |
2.1.3 城市景观雕塑 |
2.2 城市景观雕塑类型 |
2.3 城市景观雕塑特征 |
2.3.1 空间特征 |
2.3.2 文化特征 |
2.3.3 功能形式 |
2.4 城市景观雕塑的艺术性 |
论文缩影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景观雕塑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 |
3.1 国外城市景观雕塑发展历程 |
3.2 国内城市景观雕塑 |
3.2.1 国内城市景观雕塑发展历程 |
3.2.2 我国城市景观雕塑现状 |
3.3 国内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的不足 |
论文缩影 |
第四章 南京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现状 |
4.1 审美意趣 |
4.1.1 视觉张力 |
4.1.2 精神张力 |
4.1.3 环境张力 |
4.2 生态观念 |
4.2.1 物质空间的生态观念 |
4.2.2 心理空间的生态观念 |
4.2.3 和谐统一 |
4.2.4 艺术生态系统 |
4.3 内涵塑造 |
4.3.1 景观雕塑内涵 |
4.3.2 主题发展 |
第五章 南京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的个性化发展 |
5.1 传承 |
5.1.1 传承、借鉴与叛逆 |
5.1.2 传承与创新 |
5.2 材料与色彩 |
5.2.1 材料 |
5.2.2 色彩 |
5.2.2.1 中西方传统雕塑中的色彩美 |
5.2.2.2 当代城市景观雕塑中的色彩美 |
5.2.2.3 塑造城市景观雕塑中的色彩美 |
5.3 表现手法(艺术语言) |
5.3.1 概括 |
5.3.2 夸张 |
5.3.3 变形 |
5.4 风格定位 |
5.4.1 城市景观雕塑风格的演变 |
5.4.2 个性化的城市景观雕塑的塑造 |
论文缩影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研究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文化展示没有形成独特的、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 |
1.1.2 理论背景:缺乏目的地整体视角的文化展示研究 |
1.1.3 政策背景:改变文化与旅游业互动融合不足的发展现状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旅游文化 |
1.2.2 目的地文化展示 |
1.2.3 文化景观 |
1.2.4 景观文化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评述 |
1.4 研究目标、意义、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概况 |
1.6.1 乐山市自然和人文概况 |
1.6.2 乐山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
1.6.3 研究区域范围 |
2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旅游者文化行为 |
2.1 目的地文化概述 |
2.1.1 文化、旅游文化与目的地文化 |
2.1.2 目的地文化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
2.1.3 目的地的文化生态 |
2.2 目的地文化展示 |
2.2.1 文化展示的发展 |
2.2.2 文化展示的类型和层次 |
2.2.3 文化展示的影响和作用 |
2.3 旅游者文化行为 |
2.3.1 文化动机 |
2.3.2 文化体验 |
2.3.3 文化符号价值消费 |
2.4 本章小结 |
3 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演化 |
3.1 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 |
3.1.1 景观生态学与目的地文化展示 |
3.1.2 概念框架 |
3.1.3 系统结构 |
3.1.4 功能和效应 |
3.2 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整合与系统演化 |
3.2.1 景观生态单元的整合 |
3.2.2 系统的演化 |
3.3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景观格局 |
3.3.1 类型结构和格局 |
3.3.2 功能和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4 旅游者目的地感知行为规律 |
4.1 旅游感知、旅游意象和旅游形象 |
4.1.1 概念及其关系 |
4.1.2 旅游意象要素及其特性 |
4.1.3 旅游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
4.2 旅游者空间感知 |
4.2.1 旅游空间感知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
4.2.2 目的地空间感知 |
4.3 旅游景观感知 |
4.3.1 景区景点感知 |
4.3.2 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感知 |
4.4 本章小结 |
5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机制 |
5.1 文化展示与目的地形象 |
5.1.1 目的地形象的文化影响因素 |
5.1.2 目的地形象的建构 |
5.2 基于文化影响因子的目的地形象演化 |
5.2.1 生态位理论及其运用 |
5.2.2 目的地旅游文化生态位及形象演化 |
5.2.3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 |
5.3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形象演化 |
5.3.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
5.3.2 研究方法 |
5.3.3 目的地发展战略转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当前形象的目的地文化展示调控 |
6.1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当前形象分析 |
6.1.1 形象主体认知 |
6.1.2 当前形象评价 |
6.1.3 当前文化展示评价 |
6.2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优化 |
6.2.1 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优化 |
6.2.2 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网络优化 |
6.3 本章小结 |
7 基于未来形象的目的地文化展示策略 |
7.1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未来形象分析 |
7.1.1 未来形象构建基础 |
7.1.2 未来形象定位 |
7.1.3 未来形象定位支撑要素分析 |
7.2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未来文化展示策略 |
7.2.1 城市文化动态展示: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 |
7.2.2 主题文化展示策略:旅游文化斑块构建 |
7.2.3 文化与生态结合策略:高级旅游廊道网络构建 |
7.2.4 标志性形象区构建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和不足 |
8.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面临问题 |
二、迎来机遇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实地勘察方法 |
三、社会调查方法 |
四、实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度假旅游 |
(一) 已有概念阐述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三) 本文概念界定 |
二、旅游度假区 |
(一) 已有概念阐述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三) 本文概念界定 |
三、国家旅游度假区 |
(一) 已有概念阐述 |
(二) 相关概念比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战略及其相关理论 |
(一) 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
(二) 战略理论的核心观点 |
二、旅游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理论 |
(一) 旅游发展战略的概念 |
(二)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
(二)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国外旅游度假区研究热点 |
(一)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 |
(二) 旅游度假区的生命周期 |
(三) 旅游度假区的影响效应 |
(四) 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
二、国内旅游度假区研究热点 |
(一) 国外旅游度假区的经验介绍 |
(二) 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 |
(三)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 |
三、国家旅游度假区研究综述 |
(一) 文献统计 |
(二) 研究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回顾 |
第一节 设立背景 |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 |
二、旅游业利用外资的背景 |
三、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背景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孕育起步阶段(1992-1995年) |
二、探索发展阶段(1996-2008年) |
三、全面转型阶段(2009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现状解读与问题诊断 |
第一节 发展现状 |
一、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
二、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 |
三、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
四、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
五、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
六、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
七、福建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
八、福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
九、广州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
十、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
十一、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
十二、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
第二节 主要成就 |
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的内涵 |
(一) 建成了一批丰富多样的康体休闲项目 |
(二) 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观光游览项目 |
(三) 建成了一批量多质优的高星级度假酒店 |
(四) 塑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节赛活动品牌 |
二、初步探索了中国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道路 |
(一) 积极多元筹措资金 |
(二) 法规建设先行开展 |
(三) 规划设计循序渐进 |
(四) 充分展现地方文化 |
(五) 严格控制开发品质 |
三、推动了中国度假旅游产品的蓬勃发展 |
(一) 示范带动了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和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建设 |
(二) 初步形成了中国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
四、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
(一) 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
(二) 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社会进步 |
(三) 积极地优化了地区生态环境 |
第三节 问题诊断 |
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
(一) 区位相近 |
(二) 资源类型单 |
(三) 功能布局雷同 |
(四) 观光产品占据主导 |
(五) 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二、个体间发展不平衡 |
(一) 水平参差不齐 |
(二) 主题异化明显 |
三、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一) 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逐渐丧失 |
(二) 资源、环境、土地等条件面临瓶颈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墨西哥经验 |
一、墨西哥旅游发展战略概况 |
(一) 战略背景 |
(二) 战略实施 |
二、墨西哥经验的启示 |
(一) 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
(二) 旅游度假区发展需要中央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 |
(三) 旅游度假区需要权威的开发管理机构以确保其顺利开发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公园模式 |
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概况 |
(一) 形成与发展 |
(二) 现状与效益 |
二、美国国家公园模式的启示 |
(一)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 |
(二)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全面完善的法律制度 |
(三)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严格规范的准入机制 |
(四)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社会各方的全力参与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重构 |
第一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战略重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需要战略重构以明确发展方向 |
二、需要战略重构以明晰发展路径 |
三、需要战略重构以重塑发展动力 |
第二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面临的战略层面的矛盾 |
一、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
二、国家品牌与地方运作的矛盾 |
三、长远目标与短期利益的矛盾 |
四、统一标准与地方特色的矛盾 |
五、大众消费与精英独享的矛盾 |
第三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过往及当前战略反思 |
一、过往战略:国家级开发区战略 |
二、当前战略:A级旅游度假区战略 |
第四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战略契机 |
一、休闲时代来临 |
二、旅游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
三、旅游度假区建设进入快车道 |
四、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进入全面提升阶段 |
第五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战略设计 |
一、总体思路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已有概念评析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三、战略定位 |
(一) 中国旅游业接轨国际的排头兵 |
(二) 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最佳示范区 |
(三)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
四、战略愿景 |
(一) 总体愿景:世界新兴的度假旅游中心 |
(二) 个体愿景: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区 |
五、战略核心 |
(一) “国家”目标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根本宗旨 |
(二) “国家”地位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实现途径 |
(三) “国家”政策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不竭动力 |
(四) “国家”背景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坚实后盾 |
第六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 |
一、国家主体战略 |
二、精品示范战略 |
三、融合共生战略 |
四、跨越发展战略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加快发展策略 |
一、确立以旅游度假区为主体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 |
二、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扩容进程 |
第二节 转型升级策略 |
一、模式上从观光旅游区向度假综合体转变 |
二、产业上从单一旅游业向多元复合产业转变 |
三、产品上从观光主导向“度假+观光”转变 |
第三节 全国布局策略 |
一、滨海一线 |
二、海岛并立 |
三、都市环绕 |
四、西部延展 |
第四节 竞争合作策略 |
一、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联合体 |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 |
三、探讨多样切实的竞合模式 |
第五节 整合营销策略 |
一、塑造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整体形象 |
二、深化中国“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 |
三、开展全方位、多样化、针对性的宣传推广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保障研究 |
第一节 管理体制保障 |
一、构建"中央-地方-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宏观管理体制 |
二、优化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微观治理结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保障 |
一、尽快出台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法规 |
二、制定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扶持和激励政策 |
第三节 资金和人才保障 |
一、成立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基金会 |
二、多渠道、高起点培训和引进人才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的个案研究:上海佘山 |
第一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递嬗演化 |
一、定位的演变 |
二、规划的推进 |
三、产品的更新 |
第二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成就 |
一、保持并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二、核心区基本建成,旅游发展初见规模 |
第三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存在问题 |
一、地位与作用不够显着和突出 |
二、开发仍处于观光水平 |
三、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高 |
第四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大上海"发展战略设想 |
一、确立佘山度假区在上海旅游业中的主体地位 |
二、提高佘山度假区管委会层级 |
三、加大佘山度假区政策扶持力度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后续思考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家旅游度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 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评定标准 |
后记 |
(8)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1.2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 论文研究目的 |
1.3 时间与空间的限定 |
1.4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课题的研究思路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城市雕塑解析 |
2 城市建设与城市雕塑 |
2.1 城市建设的目的 |
2.1.1 城市的定义 |
2.1.2 城市建设的目的与作用 |
2.1.3 城市建设的文化核心 |
2.2 城市雕塑的定位 |
2.2.1 城市雕塑的基本概念 |
2.2.2 城市雕塑的历史沿革 |
2.2.3 城市雕塑建设的当代定义 |
2.3 小结 |
3 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体现 |
3.1 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3.1.1 城市雕塑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作用 |
3.1.2 城市雕塑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景观作用 |
3.1.3 城市雕塑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精神作用 |
3.1.4 城市雕塑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形象作用 |
3.1.5 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价值体现 |
3.1.6 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价值体现 |
3.2 城市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核心作用的典型案例 |
3.2.1 欧洲典型城市—巴黎、罗马、纽约、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 |
3.2.2 国内典型城市—三亚、青岛、上海、无锡 |
3.3 小结 |
第二部分 城市雕塑建设与评价机制建构 |
4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机制 |
4.1 行政部门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体制 |
4.1.1 目前国内管理体制现状 |
4.1.2 城市雕塑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实施 |
4.2 城市雕塑规划体系的建立 |
4.3 城市雕塑规划的分级制 |
4.4 城市雕塑规划后的分步实施 |
4.5 城市雕塑建设资金的运作 |
4.6 小结 |
5 城市雕塑的设计机制 |
5.1 城市雕塑设计要素 |
5.1.1 城市雕塑的景观特征 |
5.1.2 大型城市雕塑的标志性作用 |
5.1.3 城市雕塑的公共环境性特征 |
5.1.4 城市雕塑的工程特征 |
5.1.5 城市雕塑的文化性特征 |
5.1.6 城市雕塑的设计特征 |
5.2 城市雕塑设计观念 |
5.3 城市雕塑设计成果 |
5.3.1 城市雕塑设计深度 |
5.3.2 城市雕塑设计文本 |
5.3.3 城市雕塑价格体系 |
5.4 城市雕塑的设计群体 |
5.4.1 城市雕塑的人才培养 |
5.4.2 城市雕塑人才的职业特点 |
5.4.3 城市雕塑创作队伍的人员组成 |
5.5 小结 |
6 城市雕塑加工机制 |
6.1 科学性工程性的加工体系建立 |
6.2 城市雕塑加工材质的基本类型 |
6.3 加工材料的分类研究 |
6.3.1 石材类 |
6.3.2 金属类 |
6.4 城市雕塑的材料美学价值取向 |
6.4.1 非金属材料 |
6.4.2 金属材料 |
6.4.3 综合材料 |
6.4.4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
6.4.5 城市雕塑加工尺度的分块 |
6.5 城市雕塑的验收体系建立 |
6.6 城市雕塑加工周期 |
6.7 城市雕塑加工企业的队伍组成 |
6.8 城市雕塑建成后的管理维护体系 |
6.9 小结 |
7 城市雕塑评价机制 |
7.1 城市雕塑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
7.1.1 城市雕塑评价的范围 |
7.1.2 城市雕塑建设的激励机制 |
7.1.3 建成城市雕塑评价的原则 |
7.1.4 公众的参与性及媒体宣传 |
7.2 城市雕塑建设法定规范体制 |
7.3 城市雕塑建设客观评价标准的方法建构 |
7.3.1 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评分标准 |
7.3.2 城市雕塑评价指标权值计算 |
7.3.3 城市雕塑典型案例分析依据及判断矩阵 |
7.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城市雕塑工程实践 |
8 西部地区典型城市雕塑案例分析及工程实践 |
8.1 西北地区文化现象特征概要 |
8.1.1 丝路文化 |
8.1.2 宗教文化 |
8.1.3 都市文化 |
8.1.4 民族文化 |
8.1.5 地域文化 |
8.2 城市雕塑的实施 |
8.2.1 古都城市文化创作的实践 |
8.2.2 丝路文化创作的实践—嘉峪关雄关广场《千秋雄关》雕塑建设 |
8.2.3 地域文化创作的实践——陕北系列城市雕塑建设 |
8.2.4 典型工程特征研究案例——宝鸡市政广场牌楼设计 |
8.2.5 文化符号的传承性实践研究—黄帝陵祭祀大殿《黄帝雕像》建设 |
8.3 西部地区典型案例分析依据标准及综合评价分值计算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城市雕塑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观 |
9.1.1 城市雕塑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
9.1.2 有效竞争机制的建立 |
9.2 我国城市雕塑发展之路 |
9.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当代城市雕塑发展大事记 |
附录二:中国雕塑家公约 |
附录三:城市雕塑加工的报价办法及费用表 |
附录四: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9)灵山景区价值创新的实践与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景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1.1.2 旅游景区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
1.1.3 旅游景区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旅游景区资源 |
1.2.2 旅游景区 |
1.2.3 价值理论 |
1.2.4 旅游产品 |
1.2.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3 论文结构以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灵山景区价值创新实践 |
2.1 灵山景区简介 |
2.2 研究灵山景区的原因 |
2.3 灵山景区价值创新过程 |
2.3.1 价值创新第一阶段 |
2.3.2 价值创新第二阶段 |
2.3.3 价值创新第三阶段 |
2.3.4 灵山景区价值创新实践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价值创新的理论思考 |
3.1 旅游景区价值创新 |
3.1.1 旅游景区价值 |
3.1.2 旅游景区价值创新 |
3.2 旅游景区价值创新的必要性 |
3.3 旅游景区价值创新的可能性 |
3.4 景区价值创新的机制与实施 |
3.4.1 价值创新点的发掘 |
3.4.2 产品设计形式 |
3.4.3 旅游景区产品创新的途径 |
3.5 景区价值创新的原则 |
3.6 价值创新效果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议与展望 |
4.1 对灵山景区发展的建议 |
4.2 展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对话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山山体雕塑艺术创作研究 ——以灵宝矿区为例[D]. 马丛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D]. 雷亚伦. 上海大学, 2019(02)
- [3]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5]南京当代城市景观雕塑现状研究[D]. 金莎.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6]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研究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为例[D]. 邓明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7]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D]. 李雪峰. 复旦大学, 2010(11)
- [8]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 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02)
- [9]灵山景区价值创新的实践与理论思考[D]. 李红强. 江南大学, 2008(03)
- [10]吴国平:灵山传情[N]. 吴仲银. 华东旅游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