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新药业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论文文献综述)
徐子轩[1](2020)在《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关联交易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本身具有中立性质。但是由于关联方的存在,再加上我国经济法律允许交易双方对自身关联交易定价,关联交易可能被上市公司高管滥用。同时,上市公司中,控制性股东将资产和利润转移到自己手中的"隧道行为"屡屡出现。关联交易的隐蔽性让其成为隧道行为的主要表现手法,研究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较大研究意义。本文选取PD集团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主要在于PD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国有公司股改后上市的公司。由于早期的国有公司的特点,而遗留有较多关系密切的关联方。同时PD集团存在一股独大、关联交易频发等现象,以PD集团为案例对象可以更好地分析PD集团的股权结构特点、公司治理决策等对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的影响与关联。对PD集团的分析还可以更好地找到公司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的具体表现与背后风险,为中小股东的投资保驾护航。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相关理论及规章制度,总结出本文对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展示PD集团的公司背景、业务表现的同时阐述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的具体案例。结合案例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进一步讨论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的具体方式和影响。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指出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与PD集团的自身的特点,给出合理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集中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隧道行为的产生,而公司关联方多、关联交易频繁且公司的业务链条复杂等情况有可能促使关联交易成为隧道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通常较为隐蔽,对于复杂的披露信息,中小股东往往难以区分或给与足够的关注。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给PD集团的公司价值、股价带来不利影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因此,上市公司应积极结合自身存在问题寻求对策,防范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应该加强公司披露制度建设,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黄馨仪[2](2020)在《“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为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企业都会对自身的资本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进行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是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但是,随着学者的深入研究发现,过度的多元化与规模化将产生价值损耗。不但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作为一种资本收缩的重组方法,分拆上市能够分离企业拥有的部分资源,使企业专注于核心发展,从而弱化价值损耗。面对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当代企业迫切需要成长革新。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变得日益重要,而分拆上市恰恰为企业革新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分拆上市能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企业通过分拆上市将内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有国家政策扶持的业务剥离出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最终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司治理机制得到改善。分拆上市是指子公司的经营被母公司从法律和组织两个层面上分离出去,并进行资本运作,最终达到上市目的的过程。分拆上市最早出现于欧美资本市场,在流行了十几年后方广泛应用于香港资本市场,而国内资本市场则于2000年才正式接触到这一概念。本文选择“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该案例采用的分拆上市模式是PE孵化器模式,该模式是创投孵化器中的一种。其中,PE是Private Equity的缩写,即私募股权投资,代表该模式因母公司在子公司的孵化过程中类似于私募股权投资者而得名。在此模式下,母公司将其在长期发展中获得的资金注入到具有发展潜力的研发项目中,为高新技术的诞生提供资金保障,由此孵化出以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子公司。之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子公司进行分拆上市以收回投资资金,构成资本回流闭环,并对下一个有潜力的项目进行研发。运用该模式的企业多为综合型企业,其业务呈多元化且母子公司业务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归纳法与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其次,对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文献综述,即对分拆上市的动因与效果分别进行综述。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和框架。第二章是对分拆上市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首先,介绍分拆上市的定义与模式,并特别介绍了本文所选案例中涉及的VIE架构(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以下简称VIE)。其次,提出了分拆上市在理论上常见的三大动因,包括母公司核心化战略的需要,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的需要和子公司融资渠道拓宽的需要。接着,在三大动因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得出分拆上市能够产生的三大效果,包括提升母子公司的管理效率,子公司有效提升融资能力和母公司实现股权二次溢价。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第三章是对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案例进行详细介绍。首先,介绍了中国平安与平安好医生的相关信息以及分拆外部环境。其次,从中国平安的角度对分拆上市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完善生态圈的构建,触发企业价值重估和满足医疗科技业务的融资需求。接着,梳理了分拆的全过程,包括:境外上市主体的搭建、融资与重组;境内经营主体的建立、VIE架构与重组;最终的上市方案。最后,对此次分拆上市导致的后果进行阐述,包括中国平安丧失平安好医生控制权,中国平安核心员工因隐形股权激励获取财富和中国平安继续剥离医疗科技业务使内部资源得到整合。第四部分是对分拆上市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首先,从中国平安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拆上市对其产生的效果包括:对平安好医生的控制权下降;公告日后股价上涨;集团整体估值升高;医疗科技业务板块竞争力提升。其次,从平安好医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拆上市对其产生的效果包括:股价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融资能力增强;委托代理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第五部分是案例的结论与启示。本文认为中国平安通过分拆上市完善了“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构建,同时也提升了集团的整体估值,还满足了医疗科技业务板块的融资需求。但是,分拆上市可能带来原母公司股权被稀释的风险。除此之外,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取适用自己的分拆上市方式,并且在分拆后保持对被分拆企业的发展情况保持关注。
程圳[3](2020)在《宜华生活存贷双高原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康得新和康美药业的双双落马,一场关于“存贷双高”的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极大关注。2018年以来,诸如比亚迪、怡亚通、宜华生活、高德红外、东旭光电、泛海控股、恒逸石化、科迪乳业、中公教育等公司都相继卷入了“存贷双高”。事实证明,存贷双高对这些公司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什么样的企业会出现存贷双高?如何识别存贷双高?哪些原因导致的存贷双高?存贷双高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这些无疑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出现的“存贷双高”现象,解决存贷双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现金持有理论、融资理论,以家居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对其存贷双高原因及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现实针对性,具有一定创新意义。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企业现金持有、资金管理以及融资结构优化方案,让更多人了解宜华生活的存贷双高现象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加强对存贷双高的认知与识别、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以及推进融资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本文深入分析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将全文结构共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做出说明,然后从企业现金持有、融资顺序偏好及存贷双高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最后对研究内容和方法做了说明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存贷双高的基本内涵、衡量指标、识别以及存贷双高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三部分,展开对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的案例分析,首先对宜华生活案例进行介绍,包括公司的简介、发展情况、存贷双高情况;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财务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探索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的原因,根据宜华生活的投融资环境、财务状况、战略布局、人事变动、薪酬待遇、内部治理与股权激励等方面资料,据以总结存贷双高的几点原因并分析论证;最后,对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的经济后果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第四部分,针对宜华生活存贷双高案例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相应提出本文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得出结论,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宜华生活案例的研究,本文得出宜华生活的存贷双高不是单个原因造成的,而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外部投融资环境较恶劣,造成公司外销贸易风险加大,国内外业务成本加大,公司资金链受影响,负债增多;公司资金管理能力较差,造成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公司货币资金占比过高;公司债务管理水平较低,高额负债融资,引发公司货币资金及有息负债双高更加明显;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许多缺陷对公司存贷双高造成影响,特别是大股东掏空行为让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占据公司大量资金,对宜华生活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引发公司对外大额举债经营,进一步加剧公司存贷双高。经过全文分析,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的经济后果是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融资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公司其他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杨婷[4](2019)在《现金收购背后的利益输送动机研究 ——基于智慧能源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趋严,2016年9月发布了新修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重设了公司重组资产所占的比例、股权转让比例等一系列条件,被称为“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在这一新规发布后,2017年现金收购方案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89.29%,如德奥通航收购珍爱网、三爱富收购奥威压、维格娜丝收购衣念香港等都是现金收购,虽然有不少媒体关注到这一现象,却少有人深挖这一背后的逻辑。本文便以新规颁布后增多的现金收购现象为关注点,探讨研究背后的逻辑所在。本文发现,现金收购的增多是资产重组新规使得股票收购难度增加情况下的选择。比如,金马股份便因触发了新规借壳上市的多项指标而不得不改变原有收购永康众泰汽车的定增方案。此时,想要快速完成收购的投资者便会倾向于选择现金收购。因为对于未构成借壳的现金重大资产收购无需提交证监会审核而只需向交易所报备,这便使得上市公司收购的重重审批程序大大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意图从收购中获取超额利益的大股东也瞄准了这一点,可能会利用监管漏洞输送利益最终造成上市公司的利益流失。本文便深入探讨在现金收购中大股东是否有利益输送的动机。本文所选取的智慧能源二度收购京航安案例正是在2016年监管加严背景下发生的,具有一定特殊性和代表性。第一次智慧能源和大股东远东控股集团一起以现金收购京航安时,智慧能源作价约7.3亿元收购京航安51%股权,大股东作价约7亿元收购京航安49%股权。而第二次智慧能源拟从大股东手中收购京航安剩余的49%股权时,作价约为9.11亿。如此一来,大股东将能从这两次收购中净获益2亿多,这其中是否有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动机便值得思考,而更令人值得探讨的是:在并购重组监管日益完善的今天,大股东是通过什么收购方式来规避监管实施净获益2亿多的计划?其中的动机和手段又如何?而大股东的动机最终对收购方式的选择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便就这些问题对智慧能源二度收购京航安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收购方式和利益输送的相关文献,发现收购方式的选择同控制权和财务状况相关,而利益输送多发生在股权集中且外部监管的约束较弱的情况下。第三章为制度约束分析与理论分析,分析了并购重组的监管制度,整理总结了有关收购方式和利益输送的理论,并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发现当股权高度集中且外部监管对现金收购的监管较松时,大股东有利用自己绝对控制权和信息优势通过现金收购规避监管输送利益的动机。第四章为本文的案例分析部分,本文在详细阐述了智慧能源两次收购过程后,着重对其第二次收购中是否存在大股东利益输送动机展开了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它选择现金收购的动机,发现其财务状况和控制权状况均不适合采用现金收购,选择现金收购有规避监管的动机;然后,本文又分析了是否有使得大股东产生利益输送动机的原因,本文发现智慧能源是股权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且公司治理薄弱,而大股东目前正处于资金紧缺的状态,此时,大股东可能会为了获取现金而利用手中绝对的控制权在公司治理薄弱的情况下实施利益输送行为;最后,本文分析了二度收购中是否表现出了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动机,即存在利益输送动机的可能性分析。本文发现:京航安两次的溢价率都是远高于同行业水平的,第二次收购的估值更是在第一次高溢价的基础上增长了28%。同时,智慧能源自第一次收购京航安后并未获得明显的协同效应,且第二次收购京航安的市场表现也不佳,因此,智慧能源很有可能高估了京航安的收购价格,换言之,第二次收购时京航安2亿多的增值是不合理的。第五章为结论和建议:结合智慧能源高估京航安评估价值的现实情况、智慧能源有利用现金收购规避监管的动机以及存在使得大股东产生输送利益动机的原因这三点,本文得出如下案例研究结论:智慧能源二度收购京航安事件中,大股东因目前处于资金紧缺的状态,为了快速套现获取资金,意图通过抬高标的资产收购价格从第二次收购中获取2亿多资金的暴利,并且为了实现这一意图,大股东利用现金收购不用提交证监会审核这一点特意选择了现金收购方式来规避监管。这同第三章理论分析中的结论相吻合:当外部监管对现金收购的约束较少时,在股权集中的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容易产生凭借自身绝对控制权和信息优势利用现金收购规避监管输送利益的动机。本文研究证实了现金收购热潮背后存在大股东意图利用现金收购规避监管输送利益的现象。由此,本文提出了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等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现金收购视角研究利益输送动机问题,为对并购重组的进一步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在于因京航安为非上市企业,相关资料较少,这可能会使得本文在分析大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过程中仍有未达之处。
袁小露[5](2017)在《多元化角度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基于上实集团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中期,美国掀起了一场并购重组和多元化经营的巨浪,自此提出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ICM)的概念,企业集团内部各分部之间围绕资金进行的竞争态势叫做“内部资本市场”。但有趣的是,自从1980s以来,美国出现了多元化集团解体,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过度多元化不能带来企业集团价值增值。而21世纪以来,市场中出现了那么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为什么它们仍然能够以多元化细分市场开展业务而做大做强呢?原因就在于,研究影响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因素,从而最大化有利因素,削弱不利因素。但更加重要的是,必须以适度的多元化程度为前提。因此,本文特别从多元化的角度解释如何发展多元化,才能更加有利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从而提升企业集团的价值。我国企业集团融资渠道有限、企业和外部资本市场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显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通过多元化经营而建立起来的内部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首先概括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及其效率和多元化的概念,又以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多元化为理论基础,为下文研究多元化角度下的内部资本市场进行铺垫。然后,通过对我国企业集团现状的描述,解释了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原因。之后,本文以上海实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为案例,介绍了上实集团的研究背景,并且分析了上实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过程和运营模式,随后运用经营绩效和现金流敏感性分析法,对多元化战略修正前后上实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评价,指出多元化角度下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变化的原因。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上实集团过度多元化导致其内部资本市场基本无效,资源配置不合理,而有限多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由此可以得出多元化战略的改变影响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另外,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整体上是有效的,但是效率有待提高。目前阶段我国集团的多元化能力来讲,专业化经营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要低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在一段时间内,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多元化程度是同向关系。根据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应该适度,程度较低的可以发展多元化经营,以体现其在内部资本市场中的正面作用。当然还要进行相应的外部监督、强化管理层激励和完善相关机制等措施来增加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本文从现金流敏感法、经营业绩评价法和多元化角度下的影响因素分析三个方面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了分析,完善了内部资本市场分析角度。第二,将案例从多元化角度进行剖析,并分析了多元化战略修正前后效率由负转正的原因,这对提高上实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有很大的作用。第三,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现状,然后针对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意见,包括健全企业分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外部监管环境和建立集团内部金融中介等。同时,本文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一是本文案例选择单调,没有进行多案例研究,片面的代表了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算结果。二是上实集团案例分析只根据旗下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上实集团整体资本市场效率敏感系数值,此过程中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可能有误差。
袁嵩迪[6](2016)在《我国上市公司担保圈形成的动因分析 ——以河南担保圈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这都对我国的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让公司企业通过合法合理的对外担保方式获取更多资金满足自身的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十分迫切。但是同时也看到,担保贷款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带来了不小的危害。究竟担保圈是如何形成的,都有哪些力量参与其中,对于我们研究担保贷款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抓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克服化解不良的担保行为以保证市场的健康与稳定。文章共分为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章的背景、意义以及思路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进行了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分别从担保圈的理论、行为、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建议等角度进行了综述,而后按照目前对我国担保的研究,给出了担保的定义。通过对全国数据的分析,绘制出了全国历年的担保结构图,并据此对我国的担保类型和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第三部分,根据担保结构图,对我国担保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指出了我国担保圈发展的特点,并与河南担保圈建立了联系,指出了选取河南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原因,由此引出河南担保圈的案例。根据河南担保圈的特征,以时间为节点,将河南担保圈以2009年为中轴,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讲述了河南担保圈的形成与衰落,为下文分析担保圈的动因做铺垫。第四部分,分别从实际控制人的利益侵占、所有制形式、金融生态环境三大角度,通过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多层面地对河南担保圈前后两阶段形成的动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第五部分,给出研究结论。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和原因,从企业自身、银行、政府以及其他角度等提出具体的一些政策建议,以期可以从点到面,为我国的良性担保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为参与担保的各个主体提供风控的预警,也可以将担保圈的危机和风险防患于未然。最后,附录部分是全国和河南的担保结构图,能够连贯的呈现出我国以及河南的担保结构和趋势,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便利。本文通过宏观上对全国担保结构,微观上对河南担保圈的案例研究,深入挖掘出河南担保圈形成的动因。经过研究发现,复杂的蛛网结构担保圈不断减少,链条式担保结构不断增多。第一,从实际控制人侵占角度,临近的地理区位及类似的行业这两个因素会促使低成本担保关系的形成;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以及管理层通过资金占用、收并购以及费用项目侵占上市公司,进而向自身输送利益;其他类型投资者持股比例少,制衡能力差,也不能对公司的对外担保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第二,所有制形式角度,国有企业之间更容易构成多中心的担保圈。国有银行更倾向为国企贷款,因而一旦担保圈出现危机,参与其中的民营企业势单力薄,同时还要遭受银行的抽贷。而且不论何种所有制的企业,都存在信息造假、披露不透明、不及时等因素。以上各个方面加速了不良担保的形成与解散。第三,金融生态环境方面,企业所在地资信水平差、债务水平高、行政办公的效率和透明度低、司法公正性及独立性差、企业逃废债可能性高、股票融资渠道狭窄、债券融资占比高等因素,也会暗中推动担保圈,尤其是恶性担保的形成。恶性担保圈内风险不断积聚,最终导致担保圈的崩塌。
李洁[7](2016)在《基于关联方交易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依然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外部监管也较薄弱,因此,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着大量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方式中,又以关联方交易最突出。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会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和上市公司的发展,近年来的相关案例,如“康芝药业”、“亚星化学”等等也都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关联方交易侵占上市公司的资产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减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推动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理论和现实背景之下产生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这是全文的出发点,其次通过一系列的理论铺垫详细介绍了控股股东隧道挖掘和关联方交易之间的关系,本文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界定,作为后文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然后在对国内外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确定了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总体概括我国控股股东隧道挖掘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运用实证分析探讨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治理特征对控股股东隧道挖掘的影响、运用案例分析去详尽解析控股股东运用关联方交易隧道挖掘的各种具体手段,在一系列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数额巨大,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仍然大量存在;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隧道挖掘行为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随着股权集中而加剧;公司“三会”无法对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具有很大的损害,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法规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全之处。在一系列的研究结论之后,本文对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石吉龙[8](2014)在《掏空行为与信息披露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资本市场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为迈向市场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现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到达了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上市公司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直接占款、操纵股价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件,不但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上市公司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如何避免最终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有着重大影响。对内,信息披露的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管理层的治理水平;对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提高筹资效率、保护中小股东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信息披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有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上市公司自身、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监管机构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既能够帮助投资者甄别掏空行为,也可以遏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所以本文选择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2010年紫鑫药业以人参贸易为托,借助吉林人参产业规划的政策东风,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推动股价节节飙升。但是在2011年8月,紫鑫药业却被曝涉嫌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利用非正常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最终控制人借此大肆掏空上市公司,被人们冠上了“银广夏第二”的称号。在我国资本市场稳步发展、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日趋严格的今天,紫鑫药业掏空案的发生不由得引人深思。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和信息披露的问题。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将对国内外关于掏空行为、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第三章为基础理论分析,主要是介绍与掏空行为、信息披露相关的基础理论。第四章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动机、手段、信息披露特征以及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存在的缺陷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第五部分则是对吉林紫鑫药业掏空案进行介绍,并结合前文的理论论述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第六部分是针对遏制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提出的相关建议。
董克清[9](2014)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浙江担保圈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群体中,对外担保问题由来已久。由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之间通过保证担保形成复杂的担保结构——担保圈频频出现。以浙江为例,2012年下半年浙江民营企业担保圈导致上百家民营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以相互担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等担保方式构成结构复杂的担保链,多个担保链交织形成区域担保圈后,担保圈内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受到巨大影响。担保链上的一家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后,担保风险将通过保证担保关系蔓延到整个担保圈,甚至导致区域经济危机,影响区域金融安全和稳定。本文以当前浙江地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形成复杂的担保圈这一事实为背景,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论述了浙江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统计特征。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浙江对外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数量多,且逐年增加;二是浙江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金额与净资产比率较高,担保风险较大;三是浙江上市公司违规担保情况严重,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次,分析了担保圈的构成单元及表现形式。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保证担保导致相互担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关系的形成,接着构成多种形式的担保链,而不同形态的担保链组合在一起,即形成结构复杂的担保圈。在担保关系的复杂化过程中,保证担保是构成各种担保关系结构的最基本单元,而担保圈的表现形式即是相互担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这三种最基本的担保模式。最后,从浙江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复杂这一事实出发,根据浙江省2009-2012年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对外担保情况,勾画出所有担保链结构图,描述了当前浙江担保圈的现状和特征。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一是浙江担保圈现状呈现出涉及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行为的上市公司数量多,占比大;二是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关系既涉及上市公司,又涉及非上市公司,覆盖面广。表现特征:一是担保链的形式和担保关系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关联担保和互保、连环担保交织成担保网络。二是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关系较为隐蔽。三是互保公司经营情况相似,并且互保关系较为稳定,持续时间长。另外,由于担保圈风险具有隐蔽性、积累性、传染性和不确定性,担保圈风险对经营绩效的作用途径主要表现为:担保圈内公司之间通过担保关系和股权关系联接在一起,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使得或有负债转变成真实负债,盈利能力减弱,现金流流入减少,流出增加。同时,由于羊群效应,市场上该公司的不良信息扩散开来,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实证分析方面,选取衡量经营绩效的综合指标F值,并对浙江上市公司担保情况进行划分,分为担保圈内上市公司和担保圈外上市公司。分析得出结论:一是在发生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中,对外担保指标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二是担保圈内上市公司和担保圈外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存在显着性差异,前者的经营绩效更差;三是担保圈内上市公司和担保圈外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相比较,担保圈内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指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显着。
柳畅[10](2012)在《基于关联交易的掏空行为识别与分析 ——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文中指出2011年,曾经一度凭借人参概念业绩飘红的紫鑫药业被曝光导演自买自卖,被股民戏称为银广夏第二,然而,当银广夏事件已经过去十年有余,我国证券行业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的今天,紫鑫药业的掏空行为不由的引人深思。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上市公司为了规避风险,所有权更倾向于集中而不是分散。尤其在新兴市场,股权集中度更高。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国有控股企业占据了股票市场的核心位置,一直占据上市公司中的很大比例,而家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一直被排除在主流上市公司之外,长期扮演边缘化的配角。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其中由家族企业演变而来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在股票市场上表现的更为突出。相比于其他的上市公司,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形势更多样化,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更大,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更容易通过构建复杂的金字塔结构这种方法实施。更进一步的则采取非公允的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和对外抵押担保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为最终控制人谋取私利,从中小股东处掠夺利益。关联交易作为一种中性的经济活动,在国内外都广泛存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广泛存在,家族系的最终控制人通过亲属控制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孙公司,实际上得到了与控股权不相符的现金流量权,继而反复进行关联交易来攫取财富的行为严重的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导致掏空行为的机会成本为分析工具展开研究。分析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动机,考虑掏空行为的机会成本是对LLSV(2002)模型的扩展, LLSV只给出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可能导致掏空的动机,但是没有分析掏空行为发生后对上市公司的经济影响,即对转移资源收益与机会成本的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掏空行为才会发生。因此,在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的背景下,本文借助掏空机会成本模型分析最终控制人的经济行为。本文选用吉林紫鑫药业为案例,通过对其公开公告的分析,揭示最终控制人实施掏空行为的手段。本文通过对吉林紫鑫药业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总结出一套方法能够判别最终控制人是否有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行为的动机,并且在公开的公告及定期财务报表中寻找出蛛丝马迹,将掏空的证据以数据的形式展示出来,为今后投资者判别最终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的掏空行为提供一套完整的程序方法,为规范股票市场秩序,完善投资环境贡献力量。
二、中新药业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新药业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论文提纲范文)
(1)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表现形式研究 |
1.2.2 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原因研究 |
1.2.3 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经济后果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关联交易相关概念 |
2.1.1 关联交易的概念 |
2.1.2 关联方的概念 |
2.1.3 关联交易的具体分类 |
2.2 隧道行为相关概念 |
2.2.1 隧道行为的概念 |
2.2.2 隧道行为的表现形式 |
2.2.3 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的概念 |
2.3 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影响 |
2.3.1 影响公司价值 |
2.3.2 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
2.3.3 不利于市场资源配置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传递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控制权理论 |
第三章 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案例介绍 |
3.1 汽车销售行业介绍 |
3.2 PD集团简介 |
3.2.1 PD集团发展历程 |
3.2.2 PD集团的业务介绍 |
3.2.3 PD集团股权结构介绍 |
3.3 PD集团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 |
3.3.1 PD集团关联方介绍 |
3.3.2 PD集团关联交易介绍 |
3.4 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违规案例介绍 |
3.4.1 违规权益变动案例介绍 |
3.4.2 违规关联交易披露案例介绍 |
第四章 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案例分析 |
4.1 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原因分析 |
4.1.1 内部原因分析 |
4.1.2 外部原因分析 |
4.2 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具体行为分析 |
4.2.1 关联质押中隧道行为分析 |
4.2.2 关联担保中隧道行为分析 |
4.3 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影响分析 |
4.3.1 带来公司价值损失 |
4.3.2 影响公司股价 |
4.3.3 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
4.3.4 破坏证券市场稳定性 |
第五章 防范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的建议 |
5.1 强化公司内部治理 |
5.1.1 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
5.1.2 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
5.1.3 加强公司内部信息管理制度建设 |
5.2 提高外部治理水平 |
5.2.1 细化相关概念与披露制度 |
5.2.2 加强法律保护力度 |
5.2.3 贯彻问询函监管机制 |
5.3 中小投资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5.3.1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储备 |
5.3.2 加强维权与防范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分拆上市的动因综述 |
1.2.2 分拆上市的效果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框架 |
2 分拆上市的理论概述 |
2.1 分拆上市的定义与模式 |
2.1.1 分拆上市的定义 |
2.1.2 分拆上市的模式 |
2.1.3 VIE架构介绍 |
2.2 分拆上市的动因 |
2.2.1 母公司核心化战略的需要 |
2.2.2 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的需要 |
2.2.3 子公司融资渠道拓宽的需要 |
2.3 分拆上市的效果 |
2.3.1 提升母子公司的管理效率 |
2.3.2 子公司有效提升融资能力 |
2.3.3 母公司实现股权二次溢价 |
2.4 关于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核心能力理论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3 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案例介绍 |
3.1 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背景概述 |
3.1.1 中国平安简介 |
3.1.2 平安好医生简介 |
3.1.3 分拆外部环境介绍 |
3.2 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动因 |
3.2.1 完善中国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构建 |
3.2.2 提升中国平安的整体估值 |
3.2.3 满足中国平安医疗科技业务的融资需求 |
3.3 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过程 |
3.3.1 境外上市主体的搭建、融资与重组 |
3.3.2 境内经营主体的设立、VIE架构与重组 |
3.3.3 分拆上市最终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3.4 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后果 |
3.4.1 中国平安丧失平安好医生控制权 |
3.4.2 中国平安核心员工因隐性股权激励获取财富 |
3.4.3 中国平安继续剥离医疗科技业务以整合内部资源 |
4 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上市的效果分析 |
4.1 基于中国平安进行效果分析 |
4.1.1 对平安好医生的控制类型发生变化 |
4.1.2 公告日后股价上涨 |
4.1.3 集团整体估值升高 |
4.1.4 医疗科技业务板块竞争力提升 |
4.2 基于平安好医生进行效果分析 |
4.2.1 股价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
4.2.2 融资能力增强 |
4.2.3 委托代理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1.1 中国平安通过分拆上市完善了“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构建 |
5.1.2 中国平安通过分拆上市提升了集团的整体估值 |
5.1.3 中国平安通过分拆上市满足了医疗科技业务的融资需求 |
5.2 启示 |
5.2.1 分拆上市可能带来股权被稀释的风险 |
5.2.2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分拆上市方式 |
5.2.3 原母公司应对被分拆企业的后续发展情况保持关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宜华生活存贷双高原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企业持有现金的原因及其经济后果 |
1.2.2 企业融资顺序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
1.2.3 企业存贷双高的内涵、原因及其经济后果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2 存贷双高的内涵及其原因 |
2.1 存贷双高的基本内涵 |
2.2 存贷双高的衡量指标 |
2.3 存贷双高的识别 |
2.4 存贷双高的形成原因 |
3 宜华生活存贷双高案例分析 |
3.1 宜华生活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发展情况 |
3.1.3 公司存贷双高情况 |
3.2 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的原因分析 |
3.2.1 外部投融资环境较恶劣 |
3.2.2 公司资金管理能力较差 |
3.2.3 公司债务管理水平较低 |
3.2.4 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 |
3.3 宜华生活存贷双高的经济后果分析 |
3.3.1 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
3.3.2 公司资金管理压力加大 |
3.3.3 公司偿债能力受损 |
3.3.4 公司融资能力下降 |
3.3.5 公司发展能力减弱 |
4 解决宜华生活存贷双高问题的建议 |
4.1 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创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
4.2 保持合理现金持有量,加强公司内部资金管理 |
4.3 防止盲目负债融资,优化融资结构,加强公司债务管理 |
4.4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严防大股东掏空行为 |
4.5 立足国内发展核心业务,面向海外主打品牌形象优势 |
5 结论 |
5.1 本文的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4)现金收购背后的利益输送动机研究 ——基于智慧能源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收购方式研究综述 |
2.2 利益输送研究综述 |
2.3 文献述评 |
3.制度约束分析与理论分析 |
3.1 制度约束分析 |
3.2 理论分析 |
3.2.1 收购动因与方式 |
3.2.2 委托代理理论 |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4 投资者保护理论 |
3.3 理论分析框架 |
4.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案例背景 |
4.1.2 交易双方 |
4.1.3 第一次收购 |
4.1.4 第二次收购 |
4.1.5 两次收购中的利益输送动机 |
4.2 现金收购的动机分析:是合理选择还是规避监管? |
4.2.1 财务状况分析 |
4.2.2 控制权状况分析 |
4.2.3 小结 |
4.3 利益输送动机的形成原因分析 |
4.3.1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
4.3.2 存在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 |
4.3.3 大股东的“资金饥渴症” |
4.4 存在利益输送动机的可能性分析 |
4.4.1 不合理的高溢价率 |
4.4.2 收购后的业绩表现 |
4.4.3 收购事件的市场表现 |
4.4.4 其他异常表现 |
4.5 案例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5)多元化角度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基于上实集团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与发展 |
1.2.2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
1.2.3 企业集团多元化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内部资本市场及多元化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2 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2.3.1 多元化资源利用理论 |
2.3.2 多元化市场势力理论 |
2.3.3 多元化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3章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企业集团概况及其内部资本市场运行问题 |
3.1.1 我国企业集团概况 |
3.1.2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问题 |
3.2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原因 |
3.2.1 外部环境不健全 |
3.2.2 内部资本市场运行不规范 |
3.2.3 政府参与度过高 |
3.3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 |
3.3.1 管理层激励 |
3.3.2 多元化程度与类型 |
3.3.3 其他影响因素 |
3.4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度方法 |
第4章 上海实业集团案例分析 |
4.1 上实集团简介及内部资本市场构建过程 |
4.1.1 集团简介 |
4.1.2 内部资本市场构建过程 |
4.2 上实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模式 |
4.2.1 集团内部担保 |
4.2.2 集团内部资本置换 |
4.2.3 参股金融机构 |
4.3 多元化战略修正前后上实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分析 |
4.3.1 分析思路 |
4.3.2 上实集团经营绩效分析 |
4.3.3 现金流敏感法分析 |
4.4 多元化角度下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
4.4.1 上实集团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4.4.2 上实集团多元化方式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4.5 案例总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我国上市公司担保圈形成的动因分析 ——以河南担保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际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文章构架 |
1.4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担保分类 |
2.1 文献综述 |
2.1.1 对担保圈的理论分析 |
2.1.2 对担保圈行为的分析 |
2.1.3 对担保圈影响因素的分析 |
2.1.4 对担保圈的政策建议 |
2.1.5 已有文献评述 |
2.2 担保圈的分类 |
2.2.1 担保圈的定义 |
2.2.2 担保类型的划分 |
第3章 担保圈概况及案例介绍 |
3.1 我国整体担保结构分析 |
3.1.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1.2 我国企业的类型分析 |
3.1.3 我国担保圈结构分析 |
3.2 河南担保圈的案例介绍 |
3.2.1 时间节点划分 |
3.2.2 公司简介 |
3.2.3 河南多中心担保圈解体 |
第4章 河南担保圈形成的动因分析 |
4.1 实际控制人侵占角度 |
4.1.1 行业区位相近 |
4.1.2 母公司对资金的占用 |
4.1.3 定向增发与收购 |
4.1.4 异常性费用 |
4.1.5 其他投资者制衡 |
4.2 所有制结构角度 |
4.2.1 企业所有制形式 |
4.2.2 银行所有制形式 |
4.2.3 法律法规与信息披露 |
4.3 金融生态环境角度 |
4.3.1 资信水平及金融发展 |
4.3.2 债务水平 |
4.3.3 行政办公效率 |
4.3.4 司法角度 |
4.3.5 融资角度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企业自身角度 |
5.2.2 银行角度 |
5.2.3 政府角度 |
5.2.4 其他角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关联方交易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隧道挖掘行为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安排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分析 |
2.1 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控股股东隧道挖掘 |
2.2.2 关联方与关联方交易 |
2.2.3 控股股东隧道挖掘与关联方交易的关系 |
3 我国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分析 |
3.1 基于关联方交易的隧道挖掘现状 |
3.1.1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金额分析 |
3.1.2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行业分析 |
3.1.3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类型分析 |
3.1.4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对象分析 |
3.2 我国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隧道挖掘具体形式 |
3.2.1 产品关联购销 |
3.2.2 资产关联交易 |
3.2.3 资金占用 |
3.2.4 关联担保 |
3.2.5 股权收购 |
3.2.6 共同投资 |
3.3 控股股东运用关联方交易隧道挖掘的原因分析 |
3.3.1 大股东的强势地位 |
3.3.2 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
3.3.3 薄弱的外部监管机制 |
4 基于关联方交易的隧道挖掘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股权特征假设 |
4.1.2 公司治理特征假设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 研究变量与计量模型 |
4.4 实证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回归分析 |
5 控股股东运用关联交易隧道挖掘的案例分析 |
5.1 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5.2 阳煤化工案例介绍 |
5.3 阳煤化工隧道挖掘的手段分析 |
5.3.1 利用关联购销虚增利润 |
5.3.2 大股东资产减持套现 |
5.3.3 关联担保信息披露不正确 |
5.3.4 股权转让利益输送 |
5.4 阳煤化工隧道挖掘的原因分析 |
5.4.1 股权集中特征明显 |
5.4.2 三会运作不规范 |
5.4.3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不完善 |
5.4.4 外部法律环境宽松 |
5.5 阳煤化工隧道挖掘的后果分析 |
5.5.1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
5.5.2 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6.2.2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
6.2.3 强化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 |
6.2.4 全面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掏空行为与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局限性 |
1.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5.2 本文的局限性 |
2. 文献综述 |
2.1 掏空行为的相关文献 |
2.2 关联交易的相关文献 |
2.3 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 |
3. 掏空行为及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3.1 委托代理理论 |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 信息传递理论 |
4. 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及信息披露分析 |
4.1 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分析 |
4.1.1 造成掏空行为的原因 |
4.1.2 我国掏空行为的主要方式 |
4.2 掏空行为的信息披露特征 |
4.2.1 信息披露不真实 |
4.2.2 信息披露不及时 |
4.2.3 信息披露不完整 |
4.2.4 信息披露不明晰 |
4.3 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制度缺陷 |
4.3.1 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 |
4.3.2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缺陷形成的原因 |
5. 紫鑫药业关联交易案例分析 |
5.1 紫鑫药业简介 |
5.2 紫鑫药业关联交易案例介绍 |
5.3 紫鑫药业掏空行为分析 |
5.3.1 紫鑫药业掏空动机 |
5.3.2 利用关联交易掏空 |
5.3.3 利用资金占用掏空 |
6. 解决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建议 |
6.1 对于上市公司的建议 |
6.1.1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6.1.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6.1.3 提高中小股东行使权利的便利程度 |
6.1.4 加强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
6.2 对于监管机构的建议 |
6.2.1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6.2.2 建立完善的法律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
6.2.3 健全证监会监管职能 |
6.2.4 加强对二级市场的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浙江担保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 |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对外担保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担保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经营绩效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对外担保原因及对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第四章 担保圈风险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分析——以浙江为例 |
第一节 浙江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担保圈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浙江担保圈的现状和特征 |
第四节 担保圈风险对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对外担保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本文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浙江上市公司担保链汇总 |
附录-2 样本企业名称、证券代码及各财务指标变量值 |
附录-3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基于关联交易的掏空行为识别与分析 ——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要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本文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对掏空行为的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对关联交易的研究概述 |
第3章 吉林紫鑫药业关联交易案例介绍 |
第4章 吉林紫鑫药业关联交易案例分析 |
4.1 案例分析方法 |
4.2 吉林紫鑫药业公司特质 |
4.3 吉林紫鑫药业掏空行为证据 |
第5章 结论 |
5.1 吉林紫鑫药业掏空行为的经济后果 |
5.2 对资本市场的启示 |
5.3 监管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新药业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论文参考文献)
- [1]PD集团关联交易型隧道行为研究[D]. 徐子轩.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案例研究[D]. 黄馨仪.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宜华生活存贷双高原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 程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现金收购背后的利益输送动机研究 ——基于智慧能源的案例分析[D]. 杨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多元化角度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基于上实集团的案例分析[D]. 袁小露. 江苏大学, 2017(01)
- [6]我国上市公司担保圈形成的动因分析 ——以河南担保圈为例[D]. 袁嵩迪. 山东大学, 2016(02)
- [7]基于关联方交易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研究[D]. 李洁.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3)
- [8]掏空行为与信息披露研究[D]. 石吉龙.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9]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浙江担保圈为例[D]. 董克清. 浙江财经大学, 2014(02)
- [10]基于关联交易的掏空行为识别与分析 ——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D]. 柳畅. 吉林大学, 2012(10)
标签:关联交易论文; 分拆上市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论文; 股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