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七一号嫩枝扦插试验

宁七一号嫩枝扦插试验

一、宁杞1号嫩枝扦插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1](2021)在《紫薇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和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大色艳,色彩繁多,开花在少花的夏季,是重要的观赏树种。目前有多种紫薇扦插繁育的研究,但有关紫薇扦插一次性成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组织培养方面,已经建立多种紫薇茎段快繁体系,但紫薇再生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从扦插、再生两方面入手,探究紫薇扦插生根、移栽成活成花、移栽苗质量评价和紫薇再生,旨在探索扦插一次性成花技术和建立紫薇再生体系,为紫薇的推广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持,为紫薇品种改良和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1)矮紫薇、成都紫薇均属于皮部生根型。矮紫薇当年生穗条长度8 cm-10 cm+剪叶1/2+泥炭土1∶蛭石1组合的嫩枝扦插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11.3条成都紫薇当年生穗条长度13 cm-15 cm+剪叶1/2+泥炭土1∶蛭石1组合的生根率52.4%,平均根数4.5条。KIBA8∶NAA2处理的根数、根长极显着高于IBA的,且根长、根粗显着高于KIBA的;粗穗条(0.8 cm-1.0 cm)根数显着高于细穗条(0.5 cm-0.8cm);上部穗条生根率和生根数根数均显着高于下部穗条的;长枝(13 cm-15 cm)根数、根粗显着高于短枝(8 cm-10 cm)。(2)天鹅绒紫薇(Whit III)属于皮部生根型。带二年生枝条在泥炭土1∶蛭石1中,生根率达91.2%,平均根数14.0条;当年生枝条在泥炭土3∶珍珠岩1中,KIBA 1000 mg/L处理10s,生根率60.0%,平均根数11.0条。(3)扦插一次性成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矮紫薇穗条长度13 cm-15 cm+留2片叶+泥炭土3∶蛭石1组合的生根率达95%,扦插后17d带无纺布袋移栽,在二级枝萌发前(约移栽10 d)开始每7 d施0.1%花多多二号肥料一次,移栽22 d后初花,盛花期从9月25持续到10月17,开花率达72.5%。成都紫薇、天鹅绒紫薇9月10日移栽后当年未开花。(4)矮紫薇移栽70 d,平均苗高22.9 cm,平均冠幅25.4 cm。以苗高、冠幅主要指标,分枝数、开花率为参考指标,移栽苗质量评价结果为Ⅰ级苗:苗高≥25 cm,冠幅≥25 cm,分枝数≥3个;Ⅱ级苗:苗高≥20 cm,冠幅≥20 cm,分枝数≥3个;Ⅲ级苗:苗高≥15 cm,冠幅≥15 cm,分枝数≥2个。2.组织培养的优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1)当年生茎段用升汞0.1%消毒8 min,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继代4-5次获得大量无菌苗,多次继代生长不正常的组培苗,在1/2MS+6-BA1.0 mg/L+NAA0.1 mg/L优化培养基中培养后,获得的组培苗叶色绿,叶片舒展,生长健壮。NAA的生根处理效果优于IBA的,组培苗接种于1/2MS+NAA0.5 mg/L生根率达94.4%,平均根数6.3条。(2)组培苗叶片接种于MS+6-BA 1.0 mg/L+IBA 0.5 mg/L愈伤率83%,愈伤淡黄绿,颗粒状,质地水润。叶片以20 g/L蔗糖为碳源,愈伤率78%,愈伤淡黄绿,颗粒状,湿润,状态最佳。胚接种于MS+2,4-D 1.0 mg/L+6-BA 0.5 mg/L+NAA0.5 mg/L,愈伤率100%,愈伤淡黄绿色、颗粒状、湿润。子叶接种于MS+6-BA1.0mg/L+2,4-D 0.5 mg/L+NAA 0.5 mg/L,愈伤率100%,愈伤黄绿色、浅黄色,团状,湿润。叶片愈伤接种于1/2 MS+6-BA 1.0 mg/L+NAA 0.2 mg/L,分化率达75%,平均芽数1.8个。茎段基部绿色颗粒状愈伤接种于1/2MS+6-BA 1.5 mg/L+NAA0.75 mg/L,分化率达100%,平均芽数5.6个。

闫亚美,米佳,禄璐,罗青,李晓莺,何军,安巍,秦垦,曹有龙[2](2020)在《不同枸杞叶茶中黄酮、多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9个不同生产厂家、品种枸杞叶及其叶/芽茶样本,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黄酮和多酚的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芽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73%和8.23%,显着高于其它各样本,并含有相对较高的氨基酸含量(25.33%)。除个别样品外,样本间黄酮和多酚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多酚含量均高于黄酮含量。因此,不同生产厂家、品种、栽培条件下的枸杞叶及其叶/芽茶的黄酮、多酚、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差异较大。黑果枸杞芽茶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可以作为优质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此外,宁杞1号和宁杞7号的嫩枝扦插苗也可作为良好的富含酚类物质的资源。

梁晓婕,王亚军,安巍[3](2017)在《黄果枸杞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黄果枸杞资源的收集、主要功效成分的研究及苗木繁育方面综述了黄果枸杞的研究成果和现状,针对研究中的薄弱点和研究热点提出建议和思考。

王占林,徐生旺,樊光辉,王成[4](2017)在《青海省枸杞产业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青海省柴达木枸杞产业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柴达木枸杞在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功能研究与精深产品开发、论着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枸杞今后的8个重点研究方向,为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宋学云,俞建中,孔祥,陈学宁,张继云,杨武[5](2017)在《影响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成活及成苗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探讨枸杞嫩枝扦插成活与成苗的关键技术。[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圃地选择、扦插时间、品种选择、插穗处理、温湿度控制、扦插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影响枸杞嫩枝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措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温棚应搭建在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壤肥沃、多年未培育过枸杞苗木或两茬苗间隔34年以上的微碱性沙壤土地块;育苗时间最好选择在5月20日至7月5日期间;品种选择以当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为宜;一般采用株行距为7 cm×10 cm或8 cm×10 cm较好,扦插125142根/m2;插穗采用200300 mg/kg萘乙酸速蘸处理,有利于提高育苗成活率;采用透光率为80%左右的遮阳网(双层效果更好)遮光控制棚温在2030℃且控制棚内湿度在80%90%为宜。[结论]研究结果为枸杞繁育提供了技术借鉴。

王孝,马金平,马波,王佳,吴龙军,王亚军,陈彦珍,张占权[6](2017)在《枸杞良种提纯过程及种苗新型培育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枸杞种植过程中出现的苗木问题进行了良种提纯及新型培育技术分析,对枸杞良种的品种特性、提纯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试验对枸杞良种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枸杞良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病虫害少。同时提出了枸杞良种提纯的新型培育技术,可为我国枸杞育苗基础及枸杞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以及技术参考。

陈有婷,张玉华,张荣荣[7](2016)在《灌溉盐碱地枸杞栽培优良品种筛选》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研究引进9个枸杞(Lycium barbarum L.)品种,分别在景泰县灌溉盐碱地(pH值8.28.9)进行栽培种植试验,经过3a时间对枸杞营养生长量、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进行了观测检测及数据分析,得出"宁杞1号"为甘肃省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最佳栽植品种,"宁杞5号"、"宁杞7号"、CK(生产用"宁杞1号")为较适宜栽植品种。以期为灌溉盐碱地及枸杞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郭喜平,王建平,王建民,钟延平,赵胜利[8](2015)在《蒙杞1号枸杞丰产性及抗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蒙杞1号枸杞的抗逆性和丰产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得出,蒙杞1号枸杞与当地主栽品种宁杞1号相比,其抗寒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病虫、耐盐碱性均相当,在盐碱土、砂壤土、壤土上都能良好生长,枸杞果实产量相当,差异不显着。

樊光辉[9](2014)在《“宁杞1号”枸杞辐射诱变育种初报》文中指出以"宁杞1号"种子为试材,通过对其进行钴源辐射处理培育实生苗,以大果高产型为选育目标,结合单株选优和同工酶谱分析,最终成功选育出优良新品系‘1036’。

魏国良,倪媛,张慧娟[10](2013)在《宁杞一号嫩枝扦插繁育技术》文中提出枸杞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但这种育苗方法培育的后代变异性大、分离严重、不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其中宁杞一号种子繁殖变异率高达80%,不能用于栽培定植。因此,推广宁杞一号必须采用无性系苗木,而培育无性系苗木只能通过根蘖、扦插和组培的方式进行。由于宁杞一号杞园较少,且多数未经专业去杂,根蘖苗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而组培繁育技术要求较高、成本大,在生产中难以广泛应用;再者,宁杞一号近年需苗量大,因此只能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

二、宁杞1号嫩枝扦插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杞1号嫩枝扦插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紫薇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和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扦插繁育的研究
        1.2.2 木本植物再生的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试验地
        2.1.1 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2 方法
        2.2.1 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
        2.2.2 组织培养的研究
    2.3 数据观测统计
        2.3.1 扦插繁育主要统计指标
        2.3.2 组织培养主要统计指标
    2.4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期扦插繁育结果与分析
        3.1.1 矮紫薇、成都紫薇扦插结果与分析
        3.1.2 天鹅绒紫薇扦插结果与分析
        3.1.3 扦插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开花的结果与分析
    3.2 组织培养的结果与分析
        3.2.1 茎段快繁体系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3.2.2 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结论
        4.1.1 生长期扦插繁育的方法
        4.1.2 组织培养
    4.2 讨论
        4.2.1 影响扦插生根的因素
        4.2.2 组织培养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2)不同枸杞叶茶中黄酮、多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茶叶及枸杞叶/芽样品提取
        1.3.2 叶茶及枸杞叶/芽中黄酮测定
        1.3.3 叶茶及枸杞叶/芽中多酚测定
        1.3.4 氨基酸的测定
        1.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不同来源的枸杞叶及其叶/芽茶黄酮含量分析
    2.2不同来源枸杞叶及其叶/芽茶多酚含量分析
    2.3不同来源枸杞叶及其叶/芽茶氨基酸含量分析
        2.3.1不同来源枸杞叶及其叶/芽茶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2.3.2不同来源枸杞叶及其叶/芽茶氨基酸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3 结论

(3)黄果枸杞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果枸杞的主要功效成分研究
2 黄果枸杞苗木繁育
    2.1 种子育苗
    2.2 硬枝扦插
    2.3 嫩枝扦插
    2.4 组织培养
3 建议与思考
    3.1 重视黄果枸杞种质资源研究
    3.2 黄果枸杞特异性成分的研究还需加强
    3.3 控制黄果枸杞果色基因的挖掘
    3.4 黄果枸杞深加工产品的研发迫在眉睫

(4)青海省枸杞产业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枸杞科学技术研究进展
    2.1 青海枸杞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培育
        2.1.1 青海枸杞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2.1.2 青海枸杞育种平台建设
        2.1.3 枸杞新品种培育
        2.1.4 柴达木枸杞主产区适宜栽培品种选择
        2.1.5 枸杞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2.1.6 示范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
    2.2 枸杞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2.2.1 枸杞栽培生理研究
        2.2.2 枸杞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2.2.3 篱架栽培技术研究
        2.2.4 节水灌溉与水肥耦合技术研究
        2.2.5 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技术
        2.2.6 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和技术推广
    2.3 枸杞功能研究与精深产品开发
        2.3.1 柴达木枸杞成分分析与评价
        2.3.2 高原环境影响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形成的基因表达研究
        2.3.3 枸杞内含物提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2.3.4 枸杞鲜果汁等枸杞饮品研发
        2.3.5 枸杞保鲜技术研究
        2.3.6 枸杞芽茶开发
        2.3.7 黑果枸杞产品研发
    2.4 主要论着
3 未来枸杞研究的重点方向
    3.1 青海枸杞资源评价与种质资源创新
    3.2 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
    3.3 枸杞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集成
    3.4 有机种植体系创建与国家有机认证
    3.5 枸杞系列高端产品研发
    3.6 柴达木枸杞品牌打造与行业高级标准制订
    3.7 枸杞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体系
    3.8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和引进

(5)影响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成活及成苗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2.1 育苗地选择
        1.2.2 育苗时间选择
        1.2.3 育苗品种选择
        1.2.4 密度选择
        1.2.5 生根剂浓度选择
        1.2.6 温度选择
        1.2.7 湿度选择
    1.3 田间管理及测定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育苗地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2.2 不同育苗时间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2.3 不同品种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2.4 不同扦插密度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2.5 不同生根剂浓度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2.6 不同温度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2.7 不同湿度对苗木成活的影响
3 结论

(6)枸杞良种提纯过程及种苗新型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性
2 提纯过程
    2.1 形态学特征比较确定其具有特异性
    2.2 对母树进行经济性状观察确定其具良种特性
    2.3 高度自交亲和规律的发现与建园技术的确定
    2.4 成花差异规律的发现与整形修剪技术确定
    2.5 区域试验与示范
    2.6 种苗扩繁
3 试验效果
    3.1 区域试验
    3.2 适生条件及适宜种植区域
4 种苗培育技术
    4.1 圃地准备
    4.2 扦插育苗
        4.2.1 硬枝扦插。
        4.2.2 嫩枝扦插。
    4.3 苗期管理
    4.4 苗木出圃

(7)灌溉盐碱地枸杞栽培优良品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2 统计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3 品种评价方法
        2.3.2 计算合理-满意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枸杞营养生长量对比分析
    3.2 不同枸杞品种营养生长综合评价
    3.3 不同品种枸杞产量及百粒质量的对比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8)蒙杞1号枸杞丰产性及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特性
    2.2 病虫害抗性
    2.3 抗寒、耐盐碱性
3 结论与讨论

(9)“宁杞1号”枸杞辐射诱变育种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辐射剂量对“宁杞1号”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2.2不同辐射剂量对“宁杞1号”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2.3不辐射剂量率同对幼苗抵抗力的影响
    2.4辐射育种选优
    2.5同工酶酶谱分析
3结论

(10)宁杞一号嫩枝扦插繁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
    1、母树
    2、插条
    3、搭遮荫棚
    4、做床
    5、建小拱棚
    6、配制生根剂
二、方法
    1、取条、剪穗
    2、扦插
    3、管理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不同药剂生根粉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2、不同扦插时间对生根率的影响
    3、不同部位枝条对生根率的影响
    4、带花、带果枝条对成活率的影响
    5、不同沙床厚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6、高温对成活率的影响
    7、相对湿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8、光照强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9、叶片量对成活率的影响
    1 0、不同品种扦插成活率的对比
四、结论

四、宁杞1号嫩枝扦插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薇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和再生体系的建立[D]. 刘美.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不同枸杞叶茶中黄酮、多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J]. 闫亚美,米佳,禄璐,罗青,李晓莺,何军,安巍,秦垦,曹有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23)
  • [3]黄果枸杞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J]. 梁晓婕,王亚军,安巍.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8)
  • [4]青海省枸杞产业技术研究进展[J]. 王占林,徐生旺,樊光辉,王成. 青海科技, 2017(01)
  • [5]影响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成活及成苗的关键技术研究[J]. 宋学云,俞建中,孔祥,陈学宁,张继云,杨武. 宁夏农林科技, 2017(02)
  • [6]枸杞良种提纯过程及种苗新型培育技术[J]. 王孝,马金平,马波,王佳,吴龙军,王亚军,陈彦珍,张占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1)
  • [7]灌溉盐碱地枸杞栽培优良品种筛选[J]. 陈有婷,张玉华,张荣荣. 林业科技通讯, 2016(03)
  • [8]蒙杞1号枸杞丰产性及抗性研究[J]. 郭喜平,王建平,王建民,钟延平,赵胜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9)
  • [9]“宁杞1号”枸杞辐射诱变育种初报[J]. 樊光辉. 北方园艺, 2014(02)
  • [10]宁杞一号嫩枝扦插繁育技术[J]. 魏国良,倪媛,张慧娟. 内蒙古林业, 2013(12)

标签:;  ;  ;  ;  ;  

宁七一号嫩枝扦插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