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Linux的用户公平分享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陆笛[1](2021)在《Jailhouse对Linux动态执行路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嵌入式虚拟化是近年来虚拟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嵌入式虚拟化是指在嵌入式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添加一层称为Hypervisor的软件。Hypervisor可以构造并管理能够运行多种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嵌入式虚拟化不同于PC虚拟化。嵌入式虚拟化往往以低延迟、保持实时特性等为目标。Jailhouse作为一款新型的、基于Linux的Hypervisor,专注于分区和隔离,适用于嵌入式虚拟化领域。此前的研究从中断延迟等角度评估了Jailhouse的性能。但是目前对Jailhouse的评估仍然是不全面的。Linux内核具有动态执行路径非确定性的特点而且Linux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其在实时和安全领域的应用,考虑到Jailhouse与Linux关系密切,本文从Linux内核动态执行路径的角度来评估Jailhouse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并搭建了有/无Jailhouse运行的两种Linux环境并基于Linux内核追踪思想收集两种实验场景下多个系统调用的动态执行路径;(2)为了确定两个实验场景下执行路径表现出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两种场景下系统调用执行路径所体现的统计特征;(3)为了确定Jailhouse是否会对Linux内核函数调用关系产生影响,将每个实验场景下所有的执行路径转化为内核执行网络,然后对比两个网络的度量指标和分布。通过将两个实验场景下的Linux动态执行路径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单个系统调用在两个场景下表现出的特点是相近的,且Jailhouse没有对Linux内核函数的调用关系造成显着影响。综上,Jailhouse对Linux动态执行路径没有产生显着影响。
李佳伟[2](2020)在《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互联网经过50多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网络规模的膨胀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现有互联网逐渐难以满足未来网络场景的通信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为满足我国在未来信息网络领域的战略需求,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架构(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力求解决未来网络在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绿色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网络在路由、转发、流量感知、缓存等方面的潜在特性,对SINET中的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四种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算法。上述算法利用SINET网络接收者驱动的通信模式,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实现域间入流量控制。四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概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区别在于四种算法更新选路概率的决策信息不同。算法一不使用任何信息,算法二利用流量信息,算法三利用服务大小信息,算法四同时利用流量信息和服务大小信息。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调度域间入流量。与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机制可以提升56%的入流量调度准确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域间链路故障和突发流量。2.针对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中的服务注册消息交互服务对于域间路径的喜好度,并利用纳什议价博弈模型与邻居自治系统协商服务请求包的域间转发决策,实现域间出流量控制。仿真中将降低服务域内传输开销作为出流量控制收益。结果表明,该机制无需自治系统交互敏感信息,在无缓存场景中,相较于自私的请求包转发策略,可使60%的自治系统提高10%的出流量控制收益。在有缓存场景中,该机制为自治系统带来的出流量控制收益随缓存空间增加而减少。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服务注册频率为8000个每秒时,资源管理器带宽开销为1303KBytes每秒,CPU利用率为16%,证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部署性。3.针对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网络内部缓存的特性,使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合作地决定缓存服务,降低了服务缓存在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中的冗余度。该机制使相邻接入网共享服务缓存以降低获取服务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仿真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的自私缓存策略相比,该机制可以多降低3.77倍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与集中式的缓存分配方案相比,该机制以少降低9.7%的域间流量为代价,可获得29.6%流量降低收益公平性的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隐私性。该机制以增加少量通信开销为代价,分布式地运行在各自治系统中,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好的可部署性。例如,当该机制运行在42个缓存容量为5GBytes的自治系统中时,只造成2.337MBytes的通信开销。
靳鑫[3](2020)在《面向数据中心的SMT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数据中心内处理器(CPU)资源利用率,在同一处理器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的同步多线程技术(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SMT)得到广泛采用。但是,在同一处理器中,SMT技术会引起各硬件线程对共享流水线资源的竞争,产生不可预测的性能波动,导致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除此以外,同一物理资源由多应用共享的运行环境容易引发安全问题。SMT处理器内细粒度的共享资源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多潜在的攻击目标。因此,在数据中心应用场景中,如何为SMT处理器提供性能保障和安全保障,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是工业界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针对SMT处理器在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SMT处理器服务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的需求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1.得到引起SMT处理器性能波动、难以预测的根本原因。本文分别采用真机实测与基于处理器模拟器仿真的方法,选择标准测试集SPEC CPU2006作为测试负载,重点对处理器性能与流水线资源的关系进行实验分析。首先,基于多种现有资源分配策略,评估其对减小性能波动的效果,发现现代SMT处理器性能波动来源于资源隔离的不彻底;其次,通过分析应用性能对各类流水线资源数目的敏感程度,发现流水线资源与性能表现的非线性关系决定静态资源划分策略无法提供可预期的性能保障;最后,通过对流水线资源、测试负载、性能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发现每种资源都可能潜在成为性能瓶颈,并且一对SMT工作负载会对多个资源同时产生竞争。以上发现为本次服务质量保障设计提供扎实的基础依据。2.为了精确量化由共享资源竞争引起的性能下降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影子队列的影子时钟计数机制。影子队列能够在一个需要性能保障的目标线程与其他干扰线程同时执行过程中,通过模拟目标线程独自执行时的资源使用情况,识别由其他线程对共享资源竞争而引起的流水线阻塞事件。基于识别结果,影子时钟计数机制通过对执行周期的分类计数,能够实时预测目标线程理想的、不受其他线程干扰的执行时间。基于GEM5模拟器完成设计实现,并对24组测试负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对性能预测精准,对目标线程IPC进行预测的平均误差为0.069。3.为了向目标线程提供精确的、可预期的性能保障,提出了一种软硬件结合的资源分配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软件接口,通过该接口,管理员或者用户可以将目标线程的性能期望目标直接传递至底层硬件单元。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回环反馈控制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在目标线程执行中的各个相位阶段,其会根据设置的性能期望目标、资源竞争程度、运行时性能以及理想性能预测值等参数,动态、实时地调整流水线资源的分配,满足目标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变化的资源需求,从而保障目标线程的性能满足预期目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本策略对性能保障的能力明显优于现有相关策略,当目标预期设定为85%,90%时,性能控制精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4%,0.5%。4.为了防御攻击者利用共享缓存资源实施瞬态执行攻击,提出了一套基于安全影子标签的防御机制。首先,参考用于性能保障的影子标签,为安全线程的访存请求加入安全识别标签,使得共享缓存可以区分来自不同线程的缓存请求。其次,基于安全标签,实现对安全线程缓存“命中”和“替换”操作的安全隔离,可以让安全线程预测执行的访存指令直接修改缓存状态,降低性能开销。最后,为现有处理器缓存通路设计了新的瞬态执行缓存,用于恢复预测错误路径下被安全线程踢出的原缓存块。通过将这两种防御设计相互结合,保障安全线程对共享缓存的修改不对攻击者可见。安全分析及实验表明,该结构可以防止机密数据的泄露。相对于其他现有安全设计,该机制性能开销最小,平均执行时间只增加3.9%。本文针对数据中心SMT处理器面对的服务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问题,从根本上揭示了引起SMT处理器性能波动原因,提出一种新型的面向数据中心的SMT处理器资源分配机制,能够为对服务质量有需求的线程提供稳定的、可预测的性能保障。同时,创新地提出一套基于安全标签的硬件安全保障机制,成功地消除针对SMT处理器的瞬态执行攻击,为目标线程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郭梓良[4](2020)在《一种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产业的日渐成熟,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军事方面,无人机能够非常好的代替飞机驾驶员,执行枯燥乏味、危险性高、环境恶劣、深入地方的任务。在航天、航空测控等方面,无人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无人机测控业务由单站单机向着多站多机的组网工作模式的演进,传统的点对点测控数据传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分别对机载终端和地面终端的协议软件进行设计和实现,主要工作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分析目前主流的无人机通信控制技术,研究其主流通信控制技术在无人机群通信中的适用性,给出适用于无人机群通信组网的控制技术。第二,在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的设计中,首先结合软件功能需求进行难点分析,针对各难点给出多线程划分、减少中断和信号量、零拷贝和硬件高精度定时器的设计思路,然后对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架构和接口进行设计,其中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的各模块间通过环形缓冲队列交互数据,MAC层与物理层通过RapidIO(高速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包括MUX(Multiplexer,多路复用)模块、无线资源管理模块、操作维护模块、随机接入模块、数据处理中心模块和数据适配模块,分别用于实现复用/解复用、资源调度、初始配置和随机接入,最后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设计。第三,在基于PowerPC硬件平台的Linux系统中实现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并对其功能进行测试。包括随机接入功能、资源分配算法的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无人机群各模块的基本功能运行正常。论文结合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相关技术提出了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实现方案,完成了协议软件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陈晓[5](2020)在《基于资源管理与调度的仿真一体化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高性能计算以及云计算的蓬勃发展,高性能集群资源支撑着制造业、航天、教育、石油等科研领域的越来越复杂的产品设计,为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高性能计算受到仿真设计科研人员的青睐。在教育领域,高校学生和老师做仿真设计实验时,以传统方式使用集群资源是非常耗时的,运维人员管理集群也很不方便。现今将集群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方便管理员管理,简化学生和老师使用集群资源的步骤,在用户无需关心集群资源的底层细节以及调度的策略去使用计算资源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个Web平台去访问计算资源。不仅提高了用户仿真设计效率,而且提高了集群资源的利用率。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实际开发,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对仿真一体化平台进行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分析。本文通过研究仿真设计用户对集群资源使用以及集群资源管理员对集群资源管理的具体需求,结合某高校现有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分析了仿真设计一体化平台的功能需求以及非功能需求,同时通过用例图对用户的功能需求按功能模块进行建模。(2)对仿真一体化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将系统的功能需求按模块划分,包括桌面管理、仿真设计、作业管理、用户数据管理、集群监控和审计管理模块,根据实际需求研究具体实现时所需的技术方案和系统的整体架构。由于是B/S架构的Web系统,采用Spring Boot框架快速构建系统,数据库使用Postgre SQL,针对高校对仿真设计软件的需求,系统内置了几种默认的仿真软件,也支持管理员通过平台动态配置,并为用户提供每一次仿真作业的相关数据存档、管理和共享功能。在作业调度和集群运行数据实时监控方面,由于LSF软件的全局资源共享、多个节点可以并行执行作业、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扩展集群能力强等优势,系统选用LSF软件作为集群的调度。为集群中每个节点安装LSF软件,配置集群主节点、从节点、集群管理员等相关信息,调用LSF相关命令将作业信息和集群监控数据返回展示在前端,方便管理员和运维人员查看和管理作业及节点。其次考虑到作业执行相关数据和集群监控数据比较多,作业数据和集群监控数据采用按月分表存储。然后给出系统功能模块图,分别对系统的每个模块通过类图和时序图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3)对仿真一体化平台进行测试。首先测试桌面管理、仿真设计、用户数据管理、作业管理、集群监控和审计管理模块的功能,其次测试了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根据测试结果,系统符合用户预期的需求。
黄燕婷[6](2019)在《面向移动平台用户体验和低功耗的大小核架构调度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用户对移动设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手机是使用最广泛的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与传统的PC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移动性,不可能无时无刻连接着电源使用,而电池的容量又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在满足最低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延长移动设备的续航时间成为了行业和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异构多核移动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性能。而电池技术却迟迟没有取得显着的发展,导致有限的电池容量限制了移动设备的能耗。因此异构多核移动平台的性能和能耗形成冲突。国内外研究者们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来解决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big.LITTLE架构是ARM公司提出的一种节能的异构计算架构。很多应用了big.LITTLE架构的移动设备,在做到一定程度上高效又节能。除了性能和能耗,用户体验更是现代移动平台设计中尤为重要的关注点,这一点却往往在平衡性能和能耗的解决方案中被忽略,以至于给移动用户带来糟糕的用户体验。本文在big.LITTLE处理器上基于原始全局任务调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局任务调度,称为用户重要性和低功耗全局任务调度(UCEE-GTS)。在UCEE-GTS中,引入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的概念以增强用户体验。应用的响应速度是用户体验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与本文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的响应时间来量化了用户体验。本文基于原始的全局任务调度进行了一些改进,例如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的分区和非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当一个任务处于交互状态或前台时属于用户中心任务,否则属于非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为了增强用户体验,通过适当减少松弛时间,缩短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的响应时间。对于交互式任务,UCEE-GTS将它们分配给大核心,因为大核心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因此交互式任务可以缩短响应时间。此外,适当延长后台任务的最后期限,以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然后,提出一种算法来计算适当的频率,并将计算周期分配给每个任务。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与GTS和集群交换调度模型相比,UCEE-GTS可以实现能耗与性能之间的权衡,同时获得出色的用户体验。
冯景华[7](2019)在《超级计算机计算资源调度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前,超级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气候气象、海洋模拟、新能源新材料和基础科学等众多应用领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超级计算机的资源使用有免费模式和付费用使用两种模式,在免费模式中,用户可在资源申请通过审核后,免费模式计算机资源;在付费模式中,用户需要签订商务合同,付费模式。在付费模式下,用户的作业提交行为、作业运行特征和服务公平性要求等均与免费模式有显着的不同,无法直接采用针对免费模式的已有资源调度研究成果,这大幅降低了付费模式下超级计算机资源的使用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超级计算机资源调度策略的实际效果严重依赖于对用户行为和负载特征的精确分析。由于当前缺乏对付费模式下超级计算机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收集了两台典型付费模式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七年和曙光5000A近两年的作业数据,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用户行为的周期性规律,与作业相关变量、服务类型的关系,首次提出了配额约束等待时间的概念,研究了其与作业运行时间、计算规模、响应时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付费模式下超级计算机的典型用户行为与负载特征,发现了一系列与之前相关研究不同的结论,具体包括:(1)用户行为并不受作业运行时间、等待时间影响;(2)用户思考时间与作业的核数、消耗的机时正相关;(3)用户行为与服务类型相关;(4)在作业等待时间中,配额约束等待时间占主要成分;(5)传统的资源调度策略无法有效降低作业等待时间,等。以上研究成果可为付费模式下研究超级计算机资源调度策略优化提供依据。在付费模式下,超级计算机为保证服务公平性广泛采用了配额约束机制,该机制限制单一用户过多使用计算资源,但是,这也导致空闲资源无法及时分配给排队的配额约束作业,影响资源利用率。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公平性和效率的资源调度优化策略,通过所提出的条件触发机制,确保了配额内作业的资源使用优先性,同时利用灵活的自适应空闲资源上限策略和长周期公平性策略,在保证服务公平性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升了整体资源利用率。基于天河一号真实作业数据的模拟分析显示,资源利用率由85%提升至96%,接近没有配额约束限制条件下的理想值97%,同时公平因子仅从原来的0.57降低至0.51,远高于没有配约束机制的0.26。为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率,超级计算机广泛采用了回填调度策略。该策略基于作业的预期运行时间,在长作业等待资源时调度短作业优先运行。然而,在付费模式下,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多样化,运行程序种类繁多,并且安全性和隐私性的要求导致无法获取作业运行的具体参数,因而对作业运行时间的预测难度更大,导致回填调度的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时监控的作业运行时间分类预测方法,通过结合作业的历史运行日志与当前运行时的监控信息,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和回归预测,在新作业开始运行5分钟内,即可以预测其运行总时间分类,预测准确率达84.4%。特别是针对8小时以上的作业,F1 Score均超过了72%,高于相似性作业Last2预测的48%。
张晗[8](2018)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吞吐率和延迟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还出现了比如Ama-zon,微软和谷歌这类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在数据中心如何使用廉价、常见的网络设备来给应用提供低延迟、高带宽服务是十分重要的问题。TCP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多的传输协议。尽管TCP被广泛的应用在数据中心,但是在数据中心使用TCP存在以下问题:(1)TCP使用基于丢包的拥塞检测方法,当网络中出现拥塞时,数据包被丢弃,导致发送端速率震荡大,网络利用率低。(2)交换机的队列长,排队延迟高。(3)不同应用的流优先级相同,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对带宽和延迟的需求。(4)TCP是数据流级别的传输,难以满足数据中心传输任务对时延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数据中心应用传输同时进行流级别和任务级别的传输优化,并兼顾网络拥塞和应用特征。基于此,本文从流和任务级别对数据中心中的传输和调度方法做出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数据中心传输模型,具体包括了基于ECN的流传输模型和任务级别传输优化模型。通过基于ECN的流传输模型,可以推导出基于ECN流传输协议的参数设置区间。针对数据中心任务传输,本文提出理想化权重流组完成时间优化(Idealized Weighted Coflow Completion Time Minimization,简称 IWCCTM)问题,并提出2-近似离线算法解决此问题。(2)针对流级别的优化,本文提出了期限自适应的流传输算法-LPD和基于流传输时间的速率控制机制-FDRC。其中,LPD针对基于期限的拥塞控制机制在网络负载严重时失效的问题,提出数据中心基于期限的控制策略应该遵循“越拥塞,越区分”的设计原则,使得网络拥塞严重时,依然可以根据期限进行速率控制。FDRC针对数据中心的流是有期限的流和短流的混合,而当前机制并不能同时满足这两种流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流持续时间的拥塞控制机制,使得错失期限的流和流平均完成时间都大幅减少。(3)针对任务级别的优化,本文提出基于流信息的调度策略D-Target及基于任务重要性和网络拥塞的调度策略Yosemite。其中D-Target针对网络中使用随机选源和流级别传输导致文件访问延迟较大的问题,提出在预先得知流信息的前提下,结合纠删码存储系统的源选择,优化文件平均存取时间。Yosemite针对未考虑应用重要性,导致重要任务传输性能低下的问题,提出可以无需得知流信息,即可优化平均权重任务传输时间的策略。(4)设计并且实现了传输优化系统FlyTransfer,并在OpenStack等真实环境下进行了部署和测试。实验发现,FlyTransfer可以同时进行流级别和任务级别的优化。本文还对FlyTransfer进行了性能评估。
李斐飞[9](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王宾[10](2016)在《云环境中的虚拟机可靠性和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云计算供应商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云资源提供给客户,原因是云的体系架构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通信能力和存储能力。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体系架构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它是在有限的物理资源的基础上,抽象地虚拟出多个相似特性的实体给更多的服务对象。传统的虚拟化指的是硬件的虚拟化。即在已经有的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模拟硬件的功能,提供虚拟的硬件资源给服务的实体。近几年,虚拟化技术已经扩展到软件虚拟化领域。这些都为云的用户和租客获取充足的虚拟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了一定的保证。近几年,随着云计算虚拟机的系统架构和网络架构复杂性的增加,以及云计算服务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如何更好地确保虚拟机个体在云计算中的服务质量成为目前云计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研究该课题的过程中,本论文发现了以下问题:1.随着虚拟机内部运行很多的任务密集型和关键型的应用,它们会产生频繁的访存操作。因此虚拟机的内存必须有内存高可靠技术来保证其正常工作,否则一旦内存崩溃,与内存相关的所有访存操作都将终止。目前的虚拟机内存高可靠方案大多为通用性差,造价高的硬件方案。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通用的,性价比高的虚拟机内存高可靠方案成为本论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2.在云计算中,单个虚拟机既有可能运行CPU密集型应用,又有可能运行GPU密集型应用。不同的应用必须及时地获取相应的CPU和GPU的资源,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多核资源进行有效的调度。目前的大多数调度策略都是针对单一种类处理器的调度方法。从而导致了调度同种一处理器的过程中过度占用另一种处理器的计算资源。本论文将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3.云计算的网络架构确保带宽按照客户虚拟机的付费情况进行分配。但是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恶意虚拟机可以利用带宽分配策略在线路上随意增加连接数来增加自己所获取的带宽。因此,在分配过程中解决虚拟机带宽的恶意操纵问题是本文的第三个研究点。基于以上3个研究问题,本论文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本文实现了内存高可靠的体系架构kMemvisor。kMemvisor是基于Xen虚拟化中的直接页表和影子页表技术实现的软件定义的高可靠内存保障方案。kMemvisor可以提供系统层以及数据层的内存镜像,保证虚拟机监控器同步写镜像内存。2.本文提出了一个在GPU/CPU混合的多虚拟机环境下多核资源分配的架构vHybrid。它可以在云环境下有效地分配CPU资源和GPU资源给不同的密集型应用并且不需要修改客户机操作系统内核。vHybrid的调度器集成了开环控制算法和自适应控制算法用来调度CPU密集型资源;以及SLA感知算法用来调度GPU密集型资源。3.本文使用权点图来建模多虚拟机环境下的带宽的比例分配问题。并且提出了多虚拟机的网络带宽比例分配策略NetLoft。NetLoft包含2个策略:NetLoft-R用于虚拟机粒度的带宽的比例分配;NetLoft-G用于租客粒度的带宽比例分配。本文将这两种策略都模拟实现在传输控制协议的协议栈中。
二、基于Linux的用户公平分享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Linux的用户公平分享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1)Jailhouse对Linux动态执行路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虚拟化Hypervisor研究现状 |
1.2.2 Linux内核内在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1.2.3 基于网络研究复杂系统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介绍 |
2.1 Jailhouse |
2.2 Linux内核追踪思想和Ftrace |
2.3 复杂网络 |
2.3.1 聚类系数 |
2.3.2 平均最短路径 |
2.3.3 度的相关概念 |
2.3.4 介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场景与流程 |
3.1 实验环境 |
3.2 实验场景设置 |
3.3 实验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4.1 执行路径统计特征 |
4.2 执行网络构建与分析 |
4.2.1 网络属性定义与描述 |
4.2.2 单个执行路径有向图建立 |
4.2.3 单个系统调用网络的建立 |
4.2.4 单个场景执行网络的构建 |
4.3 特定系统调用的详细分析 |
4.3.1 sys_nanosleep |
4.3.2 sys_fcntl |
4.3.3 sys_clone |
4.3.4 sys_mkdirat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2.1 流量工程概述 |
1.2.2 智慧标识网络概述 |
1.2.3 智慧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2.4 未来网络流量工程研究概述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智慧标识网络及其流量工程概述 |
2.1 引言 |
2.2 SINET体系结构 |
2.2.1 基本模型 |
2.2.2 服务注册与解注册 |
2.2.3 服务查找、缓存与转发 |
2.3 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域内场景 |
2.3.3 域间场景 |
2.4 SINET架构实现域间流量工程方面的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
3.1 引言 |
3.2 域间入流量控制研究现状 |
3.2.1 BGP协议在域间入流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 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 |
3.2.3 相关研究概述 |
3.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
3.3.1 系统模型设计 |
3.3.2 入流量控制算法 |
3.4 原型系统测试 |
3.4.1 实现方式 |
3.5 测试结果分析 |
3.5.1 性能指标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概述 |
4.2.1 现有Internet中的域间出流量控制 |
4.2.2 域间流量管理的自私性问题 |
4.2.3 纳什议价模型及其在网络领域的应用 |
4.3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
4.3.1 设计目标 |
4.3.2 系统模型与机制 |
4.3.3 模型复杂度分析 |
4.3.4 域间路径个数对协商收益的影响 |
4.4 原型系统与仿真测试 |
4.4.1 原型系统 |
4.4.2 仿真平台 |
4.5 实验结果 |
4.5.1 无缓存场景 |
4.5.2 有缓存场景 |
4.5.3 协商收益与谈判破裂点的关系 |
4.5.4 系统开销评估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与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概述 |
5.3 基于拉格朗日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
5.3.1 设计目标 |
5.3.2 网络模型 |
5.3.3 LOC策略、GOC策略和FC策略的定性对比 |
5.4 仿真测试 |
5.4.1 实验方法 |
5.4.2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智慧标识网络原型系统与仿真平台 |
6.1 引言 |
6.1.1 未来网络原型系统研究现状 |
6.1.2 SINET原型系统的演进 |
6.2 SINET原型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配置信息 |
6.3 网络组件功能设计 |
6.3.1 资源管理器 |
6.3.2 边界路由器 |
6.3.3 域内路由器 |
6.3.4 服务器和客户端 |
6.4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
6.5 SINET仿真平台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面向数据中心的SMT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数据中心应用部署发展 |
1.2.2 服务质量保障技术 |
1.2.3 安全保障技术 |
1.2.4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挑战 |
1.4 论文结构 |
2 同步多线程处理器概述 |
2.1 同步多线程技术背景 |
2.1.1 流水线资源浪费 |
2.1.2 多线程执行模式 |
2.2 同步多线程处理器基本结构 |
2.3 SMT处理器吞吐率提高技术 |
2.3.1 基于单一流水线资源分配 |
2.3.2 基于多种资源分配的吞吐率提高方法 |
2.3.3 基于软件调度的吞吐率提高方法 |
2.4 SMT处理器单线程性能质量保障技术 |
2.4.1 基于单一流水线资源分配的性能质量保证方法 |
2.4.2 基于多种资源分配的性能质量保证方法 |
2.4.3 基于软件调度的性能质量保证方法 |
2.5 SMT处理器硬件安全保障技术 |
2.5.1 基于利用处理器硬件状态信息的攻击 |
2.5.2 瞬态执行攻击 |
2.5.3 SMT对安全保障的影响 |
2.5.4 安全保障技术 |
2.6 本章小节 |
3 SMT处理器性能波动分析与研究 |
3.1 现代SMT处理器设计目标分析 |
3.1.1 基于吞吐率的性能指标 |
3.1.2 基于公平性的性能指标 |
3.1.3 吞吐率与公平性 |
3.1.4 现有SMT性能指标总结 |
3.2 可预测性评估指标 |
3.3 SMT处理器流水线资源竞争分析 |
3.3.1 SMT处理器共享资源类别 |
3.3.2 商业处理器资源分配策略 |
3.3.3 实验评估环境 |
3.3.4 静态划分效果 |
3.3.5 资源动态划分的必要性 |
3.3.6 操作系统调度对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节 |
4 面向性能保障的影子时钟计数机制 |
4.1 现有性能计数器的限制 |
4.1.1 性能计数器的作用 |
4.1.2 针对SMT应用场景的限制 |
4.2 影子时钟计数机制 |
4.2.1 CPI Stack模型 |
4.2.2 影子时钟计数原理 |
4.3 单线程性能预测 |
4.4 本章小节 |
5 提供性能保障的多线程处理器QoSMT |
5.1 QoSMT整体总览 |
5.2 基于影子队列的干扰识别机制 |
5.2.1 流水线停滞事件依赖关系分析 |
5.2.2 影子队列抽象设计 |
5.3 QoSMT处理器设计实现 |
5.3.1 关键资源监测机制 |
5.3.2 缓存干扰监测 |
5.3.3 后端干扰监测 |
5.3.4 前端干扰监测 |
5.4 性能预测实现 |
5.4.1 获取竞争干扰信息 |
5.4.2 单线程性能预测实现 |
5.5 动态资源分配机制 |
5.5.1 性能预期目标寄存器 |
5.5.2 动态资源调整策略 |
5.6 实验评估 |
5.6.1 实验运行环境 |
5.6.2 多种性能保障目标评估 |
5.6.3 针对各个负载的性能保障评估 |
5.6.4 通用选项V.S特定选项 |
5.6.5 预测精度影响评估 |
5.6.6 前后端资源动态分配的必要性评估 |
5.6.7 响应延迟评估 |
5.6.8 资源分配窗口评估 |
5.6.9 开销评估 |
5.7 本章小节 |
6 基于安全影子标签的瞬态执行攻击防御机制 |
6.1 瞬态执行攻击特征分析 |
6.1.1 预测执行简述 |
6.1.2 Spectre攻击 |
6.1.3 机密数据获取 |
6.1.4 瞬态执行攻击总结 |
6.2 现有消除方案原理 |
6.2.1 消除原理 |
6.2.2 现有方案的不足 |
6.3 SecSMT设计原理 |
6.3.1 适用场景 |
6.3.2 设计挑战 |
6.3.3 设计思路 |
6.4 安全影子标签 |
6.4.1 安全影子标签结构 |
6.4.2 安全隔离实现 |
6.5 瞬态执行缓存 |
6.5.1 标注瞬时访存指令 |
6.5.2 缓存结构修改 |
6.6 评估分析 |
6.6.1 安全分析 |
6.6.2 安全评估 |
6.6.3 性能评估 |
6.6.4 硬件开销评估 |
6.7 本章小节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完成工作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一种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无人机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现状 |
1.2.1 无人机通信控制技术 |
1.2.2 无人机组网技术 |
1.2.3 空口协议栈 |
1.2.4 随机接入 |
1.2.5 资源调度算法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结构与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应用场景 |
2.3 功能需求与分析 |
2.3.1 地面终端和机载终端功能需求 |
2.4 性能需求 |
2.4.1 无线信道资源 |
2.4.2 随机接入建链时延 |
2.5 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实现目标 |
2.6 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实现思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协议软件总体设计 |
3.2.1 机载终端和地面终端协议软件架构 |
3.2.2 线程设计与划分 |
3.3 接口设计 |
3.3.1 MAC层与RLC层接口 |
3.3.2 MAC层与物理层接口 |
3.3.3 MUX模块与管理中心接口 |
3.4 关键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数据处理中心模块 |
3.4.2 操作维护管理模块 |
3.4.3 随机接入模块 |
3.4.4 无线资源管理模块 |
3.4.5 MUX模块 |
3.4.6 数据适配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关键模块验证 |
4.1 引言 |
4.2 硬件运行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 |
4.3 随机接入功能测试 |
4.4 资源分配功能测试 |
4.5 遥控遥测业务传输测试 |
4.6 遥控遥测业务传输性能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主要贡献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资源管理与调度的仿真一体化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仿真一体化平台研究现状 |
1.2.2 集群监控与作业调度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1.4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Spring Boot框架 |
2.1.1 Spring Boot框架发展历程 |
2.1.2 Spring Boot自动配置原理及框架优点 |
2.2 LSF |
2.2.1 LSF功能简介 |
2.2.2 LSF相关术语介绍 |
2.2.3 LSF作业调度策略 |
2.3 Kendo组件 |
2.4 CEngine |
2.5 仿真设计一体化平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设计一体化平台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概述 |
3.1.1 桌面管理需求分析 |
3.1.2 仿真设计需求分析 |
3.1.3 作业管理需求分析 |
3.1.4 用户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
3.1.5 集群监控需求分析 |
3.1.6 审计管理需求分析 |
3.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设计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4 仿真设计一体化平台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桌面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2 仿真设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3 作业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4 用户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5 集群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6 审计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设计一体化平台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桌面管理模块测试 |
5.2.2 仿真设计模块测试 |
5.2.3 作业管理模块测试 |
5.2.4 用户数据管理模块测试 |
5.2.5 集群监控模块测试 |
5.2.6 审计管理模块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5.3.1 安全性测试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5.3.3 可靠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面向移动平台用户体验和低功耗的大小核架构调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实时操作系统 |
2.2 移动多核处理器概述 |
2.3 big.LITTLE架构 |
2.3.1 big.LITTLE架构概述 |
2.3.2 软件调度模型 |
2.3.4 软件转换器 |
2.4 完全公平调度(CFS) |
2.4.1 完全公平调度的特点 |
2.4.2 完全公平调度的基本原理 |
2.4.3 完全公平调度里的时间计算 |
3 基于低功耗的调度技术研究 |
3.1 Linux中 big.LITTLE MP的任务调度器 |
3.2 DVFS节能技术 |
3.3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以用户为中心的调度技术研究 |
4.1 公平调度的潜在缺陷 |
4.2 任务分类 |
5 用户重要性和低功耗的全局任务调度模型设计 |
5.1 big.LITTLE的全局任务调度技术 |
5.1.1 全局任务调度技术 |
5.1.2 全局任务调度的实现 |
5.2 用户重要性和低功耗全局任务调度模型 |
5.2.1 移动处理器模型 |
5.2.2 功耗和能耗模型 |
5.2.3 任务模型定义 |
5.2.4 任务分配 |
5.2.5 频率计算 |
5.2.6 计算周期分配 |
5.2.7 调度算法 |
6 实验评估 |
6.1 模拟实验环境 |
6.2 任务生成器 |
6.3 实验评估标准 |
6.3.1 能耗 |
6.3.2 响应时间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UCEE-GTS VS.GTS实验结果比较 |
6.4.2 UCEE-GTS VS.CS实验结果比较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超级计算机计算资源调度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2 超级计算服务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上资源调度优化现状和挑战 |
1.2.1 超级计算机资源调度优化的关键因素和指标 |
1.2.2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资源使用的特点 |
1.2.3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上资源调度优化的挑战 |
1.3 本文工作和主要贡献 |
1.3.1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用户行为研究 |
1.3.2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负载特征研究 |
1.3.3 配额约束超级计算上公平性和效率权衡的资源调度优化策略 |
1.3.4 基于运行时监控的作业运行时间分类预测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超级计算机用户行为和负载特征分析 |
2.1.1 超级计算机日志集和数据采集方式 |
2.1.2 超级计算计算机用户行为分析 |
2.1.3 超级计算计算机负载特征分析 |
2.2 超级计算机资源调度和优化技术 |
2.2.1 一般调度方法 |
2.2.2 公平性调度和分配 |
2.3 超级计算应用运行时间预测 |
2.3.1 机器学习算法简介 |
2.3.2 用户对作业的普遍高估问题 |
2.3.3 基于历史信息和特征的分析和预测 |
2.3.4 其他作业运行时间预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的用户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量定义和基础数据 |
3.2.1 变量定义 |
3.2.2 基础数据 |
3.3 用户行为与作业相关变量的关系分析 |
3.3.1 用户行为与作业时间因素的关系 |
3.3.2 用户行为与作业特征因素的关系 |
3.4 用户行为与服务类型的关系分析 |
3.4.1 用户行为与服务类型的关系 |
3.4.2 用户行为与配额大小的关系 |
3.5 用户行为的周期性规律 |
3.5.1 用户总体行为的周期性规律 |
3.5.2 典型用户行为的周期性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付费模式超级计算机的负载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变量定义和基础数据 |
4.2.1 变量定义 |
4.2.2 基础数据 |
4.3 不同因素和等待时间的关联分析 |
4.3.1 不同用户服务类型的负载特征分析 |
4.3.2 不同计算分区的负载特征分析 |
4.4 计算规模和运行时间的关联分析 |
4.4.1 负载特征统计分析 |
4.4.2 负载特征聚类分析 |
4.5 超级计算机服务周期负载趋势分析 |
4.5.1 演化趋势分析 |
4.5.2 负载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额约束超级计算上公平性和效率权衡的资源调度优化策略 |
5.1 引言 |
5.2 研究动机 |
5.2.1 配额约束机制的优点 |
5.2.2 配额约束机制带来的新问题 |
5.2.3 研究动机和挑战 |
5.3 公平性和效率权衡的资源调度方法 |
5.3.1 条件触发机制 |
5.3.2 自适应空闲资源上限 |
5.3.3 公平性分配策略 |
5.4 实验和分析 |
5.4.1 Slurm模拟器和算法实现 |
5.4.2 模拟实验 |
5.4.3 真实系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运行时监控的作业运行时间分类预测方法 |
6.1 引言 |
6.2 预测流程与数据收集处理 |
6.2.1 整体预测流程 |
6.2.2 数据收集 |
6.2.3 数据处理 |
6.3 分类和回归预测流程 |
6.3.1 分类训练 |
6.3.2 回归预测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实验环境 |
6.4.2 参数设定 |
6.4.3 VASP和 WRF简介 |
6.4.4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8)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吞吐率和延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本章引言 |
2.2 数据中心应用传输概述 |
2.2.1 分布式应用的编程模型 |
2.2.2 网络流量特征分析 |
2.2.3 TCP传输存在的问题 |
2.3 新型数据中心网络应用传输方案 |
2.3.1 数据中心传输优化方法分类 |
2.3.2 流级别传输优化方案 |
2.3.3 任务级别传输优化方案 |
2.3.4 新型数据中心传输方案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负载自适应原则的传输优化方案 |
3.1 概述 |
3.2 研究动机 |
3.3 “越拥塞,越区分”的设计原则 |
3.3.1 D~2TCP分析 |
3.3.2 基于截止期限的速率控制策略设计原则 |
3.4 正比负载差分策略(LPD)以及分析 |
3.4.1 正比负载差分策略(LPD) |
3.4.2 LPD简单分析 |
3.4.3 LPD拓展 |
3.5 基于ECN标记的流传输模型 |
3.5.1 场景描述 |
3.5.2 基于ECN标记流模型 |
3.5.3 LPD流模型 |
3.6 实验验证 |
3.6.1 LPD重度负载下性能验证 |
3.6.2 参数选择 |
3.6.3 仿真测试 |
3.6.4 真实环境下测试 |
3.7 对“越拥塞,越区分”原则的讨论 |
3.7.1 不同的惩罚函数 |
3.7.2 使用其他属性 |
3.8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流持续时间的传输优化方案 |
4.1 概述 |
4.2 研究动机 |
4.3 基于流持续时间的速率控制(FDRC)策略 |
4.3.1 基于流持续时间的速率控制(FDRC) |
4.3.2 FDRC分析 |
4.4 实验验证 |
4.4.1 FDRC对混合场景优化 |
4.4.2 仿真仿真 |
4.4.3 真实环境下的测试床测试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流信息的任务级传输优化方案 |
5.1 概述 |
5.2 研究动机 |
5.3 问题分析和任务级传输优化模型 |
5.3.1 网络模型和传输任务定义 |
5.3.2 流组调度和开放并行商店问题 |
5.3.3 离线算法和近似度证明 |
5.4 纠删码存储系统传输优化算法和分析 |
5.4.1 问题定义 |
5.4.2 源选择问题 |
5.4.3 D-Target的设计 |
5.5 实验验证 |
5.5.1 仿真测试 |
5.5.2 真实流量仿真 |
5.5.3 不同设置下性能 |
5.5.4 离线算法和在线算法之间的差异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基于重要性和网络拥塞的任务传输调度方案 |
6.1 概述 |
6.2 研究动机和相关工作 |
6.3 Yosemite算法设计 |
6.3.1 简单离线算法 |
6.3.2 Yosemite算法 |
6.4 实验验证 |
6.4.1 仿真方法介绍 |
6.4.2 数据中心真实流量仿真测试 |
6.4.3 Yosemite特性讨论 |
6.4.4 在线策略和离线策略的差距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中心传输系统和性能评估 |
7.1 概述 |
7.2 FlyTransfer系统 |
7.2.1 FlyTransfer架构 |
7.2.2 FlyTransfer组件 |
7.2.3 backup组件 |
7.3 性能评估 |
7.3.1 任务级优化对比 |
7.3.2 流级优化对比 |
7.3.3 系统开销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
6.1 研究方案 |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
6.1.2 案例的选择 |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8 结论与展望 |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
(10)云环境中的虚拟机可靠性和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云计算 |
1.2 虚拟化技术 |
1.3 虚拟机的可靠性和性能优化问题 |
1.3.1 云计算中的常见资源 |
1.3.2 虚拟机内存的高可靠问题 |
1.3.3 GPU/CPU混合的多虚拟机环境下的资源分配问题 |
1.3.4 云计算数据中心多虚拟机的带宽比例分配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机的内存高可靠架构kMemvisor |
2.1 Xen虚拟化内存管理技术 |
2.1.1 X86机器的页表结构 |
2.1.2 VMM的内存管理 |
2.2 二进制翻译技术 |
2.2.1 静态二进制翻译 |
2.2.2 动态二进制翻译 |
2.3 现阶段内存高可靠的方案 |
2.3.1 内存硬件的高可靠保障机制 |
2.3.2 内存软件的高可靠保障机制 |
2.4 基于Xen虚拟化技术的内存高可靠问题研究 |
2.5 基于Xen虚拟化的内存高可靠kMemvisor架构的设计 |
2.5.1 内存管理单元设计 |
2.5.2 代码翻译单元的设计 |
2.5.3 kMemvisor架构中高可靠虚拟机内存的备份和恢复 |
2.6 基于Xen虚拟化的内存高可靠kMemvisor架构的实现 |
2.6.1 DPT方式实现镜像内存 |
2.6.2 SPT方式实现镜像内存 |
2.6.3 kMemvisor对地址空间布局的变化 |
2.7 系统层镜像指令的处理 |
2.7.1 用户态的镜像写指令 |
2.7.2 内核态的镜像写指令 |
2.8 数据层镜像内存写的处理 |
2.9 实验评估 |
2.9.1 实验环境 |
2.9.2 原内存和镜像内存的正确性测试 |
2.9.3 内存错误恢复的用例 |
2.9.4 内存申请malloc测试 |
2.9.5 内存访问测试 |
2.9.6 XV6用例测试 |
2.9.7 Web服务器测试 |
2.9.8 数据库测试 |
2.9.9 数据层镜像写测试 |
2.9.10 编译时间测试 |
2.10 问题讨论 |
2.10.1 特殊内存区域 |
2.10.2 某些硬件设备的访存操作 |
2.10.3 二进制翻译机制 |
2.10.4 多核和多线程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PU/CPU混合的多虚拟机资源调度架构vHybrid |
3.1 GPU/CPU混合的多虚拟机资源调度涉及的相关技术 |
3.1.1 GPU虚拟化技术 |
3.1.2 Hook拦截技术 |
3.2 现阶段虚拟化环境下的GPU/CPU资源调度方案 |
3.2.1 CPU资源调度 |
3.2.2 GPU资源调度 |
3.2.3 GPU/CPU混合资源的调度 |
3.3 GPU/CPU混合的多虚拟机资源调度问题研究 |
3.3.1 GPU/CPU混合多虚拟机应用场景 |
3.3.2 混合虚拟机应用环境下的GPU性能问题 |
3.3.3 混合虚拟机应用环境下的CPU性能问题 |
3.4 GPU/CPU混合的多虚拟机资源调度系统架构vHybrid的设计 |
3.4.1 vHybrid核心思想 |
3.4.2 vHybrid的系统架构 |
3.5 vHybrid所使用的资源调度算法 |
3.5.1 开环控制算法 |
3.5.2 自适应控制算泫 |
3.5.3 SLA感知算法 |
3.6 vHybrid的实现 |
3.6.1 vHybrid监控器的实现 |
3.6.2 vHybrid调度器的实现 |
3.7 实验评估 |
3.7.1 实验环境 |
3.7.2 对CPU密集型应用的调度性能测试 |
3.7.3 对GPU密集型应用的调度性测试 |
3.7.4 总体性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虚拟机的网络带宽资源比例分配管理 |
4.1 云计算对于虚拟机带宽资源的分配管理 |
4.1.1 云计算虚拟机的最小带宽 |
4.1.2 虚拟数据中心 |
4.2 多虚拟机、多租客带宽的比例分配问题的研究 |
4.2.1 网络带宽比例分配问题 |
4.2.2 两种改进的网络带宽的比例分配策略 |
4.2.3 两种策略的网络带宽恶意操纵测试 |
4.2.4 问题总结 |
4.3 比例分配的权点图 |
4.3.1 基本模型 |
4.3.2 带时间戳的WNG |
4.3.3 防策略性建模 |
4.4 带宽资源比例分配管理策略NetLoft的设计 |
4.4.1 NetLoft-R策略的设计 |
4.4.2 NetLoft-G策略的设计 |
4.5 带宽资源比例分配管理策略NetLoft的仿真实现 |
4.5.1 NetLoft-R算法的仿真实现 |
4.5.2 NetLoft-G算法的仿真实现 |
4.6 仿真实验测试 |
4.6.1 虚拟机欺骗性测试 |
4.6.2 租客欺骗性测试 |
4.6.3 传输通信协议的延迟测试 |
4.6.4 传输通信协议的吞吐量测试 |
4.6.5 第3方应用测试 |
4.7 问题讨论 |
4.7.1 正常的1对多连接 |
4.7.2 利用NetLoft-R算法的联合欺骗现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基于Linux的用户公平分享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 [1]Jailhouse对Linux动态执行路径的影响研究[D]. 陆笛. 兰州大学, 2021(09)
-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D]. 李佳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面向数据中心的SMT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D]. 靳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一种无人机群测控协议软件设计与验证[D]. 郭梓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资源管理与调度的仿真一体化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陈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面向移动平台用户体验和低功耗的大小核架构调度技术研究[D]. 黄燕婷. 重庆大学, 2019(01)
- [7]超级计算机计算资源调度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冯景华.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8]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吞吐率和延迟优化[D]. 张晗. 清华大学, 2018(04)
- [9]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云环境中的虚拟机可靠性和性能优化研究[D]. 王宾.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