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00年民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1993-2000年民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一、1993年-2000年民政事业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林[1](2020)在《1993-2018年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深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我国1993-2018年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统计数据,以1993年、1998年、2005年、2012年以及2018年5个重要年份为节点,重点从投入来源结构和生均支出结构两个维度对我国普通高校经费投入的历史变化和区域分布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特征,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改革发展的建议,以期为保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制定参考。

刘锦怡[2](2020)在《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由统收统支的高度集权模式逐步转向分级管理的分权模式,尤其1994年分税制改革标志着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正式确立。与西方财政联邦主义不同,中国式分权的鲜明特色是经济适度分权与政治高度集权并存,其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争议,尤其缺乏从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机制。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无论是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看,还是从中国农业弱质性特征看,或是从农业的准公共品属性看,研究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涉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责权清晰、财力匹配、区域均衡的“央地关系”,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要素禀赋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而技术进步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研究围绕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这一核心问题,按照财政分权如何改变农业要素禀赋,进而如何引致技术变迁,最终如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逻辑脉络,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财政分权与农业要素禀赋演变、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因果关联,揭示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首先,对财政分权、农业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的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程度不断提高,农业要素禀赋呈现出明显的资本深化趋势、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向节约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演进。其次,以要素禀赋为逻辑起点,对财政分权与要素禀赋演变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是推动我国农业要素禀赋演变,促进农业资本深化的一个重要制度动因。一方面,财政分权通过促进财政支农支出和工业化,推动农业资本积累;另一方面,财政分权通过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用地非农转化,从而驱使要素禀赋呈现明显的资本深化趋势。从时间维度看,随着分权化改革的推进,其对农业要素禀赋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从空间维度看,对中、西部的影响作用强于东部地区。然后,根据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要素禀赋变化会诱导技术变迁,本研究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资本-劳动力要素相比,还是资本-土地要素相比,财政分权显着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向节约土地和劳动力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演进,且对中、西部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影响作用有所减弱。最后,将财政分权、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偏向纳入到农业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通过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偏向两条路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一方面,在“分税制改革”阶段,由于资本要素相对稀缺,资本深化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但在“税费改革”阶段,随着资本深化程度提升,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要素约束趋紧,受资本-劳动(土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影响,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通过技术进步资本偏向路径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强于资本深化路径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为正,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建议:第一,细化中央与地方涉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以“共担”为主将粮食安全等体现国家战略的事务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适度提高中央财政支出责任;加快省以下涉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深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实行涉农资金省对县的直接管理,提高县级政府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构建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农效率。在资金规模上按照“以事定支”与“以支定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动态调整投入机制;在支出结构上重点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在资金使用上推进预算编制环节的整合,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相关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提高支农效率。第三,提高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适配性,依据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发展方向,推动政策导向下的强制性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升级的诱致性技术进步同向发展,畅通劳动力转移与双创人才返乡下乡双向流动渠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费睿[3](2020)在《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绩效评价是对未来的投资。2012年至今,我国已连续八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随着内外环境变化及社会经济转型,单纯依据财政投入规模扩大来推动教育的发展难以为继,提高教育经费绩效,兑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诺势在必行。同时,在我国行政层级及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中,县级政府承上启下,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以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及顶层规划,探讨县本级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的关系是绕不开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必然性和迫切性。依据区域发展与教育发展、财政分权及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梳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现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三个代表性县(区)进行预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目标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作为层次分析法特例,构建包括财政能力、投入规模、投入结构等三项一级指标的县本级财政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决策论证、过程监管、目标实现、满意度等四项一级指标的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年广东全121个县(市、区,当年行政区域数)教育经费绩效进行实证评价,并对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整体教育经费绩效水平以及教育公众满意度不高;财政教育投入综合指数与教育经费绩效评分呈正相关,即一般而言,财政教育投入愈丰富的县(市、区)教育经费绩效也愈高,但公众教育满意度偏低且与财政教育投入水平不匹配,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和财政教育投入规模与教育经费绩效正向相关,高中教育阶段财政投入占比越高教育经费绩效越高。上述结果的成因复杂,引发思考。从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视域分析,主要在于:目前的财政体制要求县级政府承担重要的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但不同区域县级政府财力差异悬殊,虽然标尺式竞争及行政约束下能确保县级财政完成“任务目标”,但实际上不可持续,并衍生新的问题与矛盾。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不合理、不完善造成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失衡,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县级政府财政效率制约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县级财政投入分化,优质基础教育供给不足与公众对教育产品的高期待形成落差,降低了公众教育满意度。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改善,将影响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公众对基础教育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针对广东省教育发展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距,公众教育满意度偏低,各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追求教育经费绩效最大化,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应深化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以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关注欠发达县区及低收入阶层、城市外来人口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据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财政支出责任上移,推动基础教育供给全国性均等化,等等。本文构建县本级财政投入指数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财政绩效评价及县本级财政的视域审视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量化关系,并取得广东全省两万多样本的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库,力图在理念和数源上有所创新,同时提出驱动教育经费绩效最大化应改革投入体制,促使基础教育供给及财政支出责任上移。但基于抽样调查数源获取及统计数源不完整等限制,研究未能进行历史性比较,对实证结果诠释亦欠缺更系统的理论高度,这也是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梅璐璐[4](2020)在《基于DEA的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民政部门贯彻“以人民为本,为人民解困,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解决民生问题,落实公民权利,维护人民利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民生工作、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民政资金投入。多年来,国家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等工作出台了大量的民政政策法规和标准,设定了优待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各类具有专门用途的民政专项资金。近年来,国家在财政预算中不断增加民政专项资金支出,但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尚有提升空间。因此,本文研究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对提高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织密筑牢民生兜底保障网,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相关概念,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基础理论;从支出规模和结构、支出层级、管理现状三方面对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运用DEA模型,对2011—201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进行测度,从静态效率、动态效率和分经济区域效率三方面对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相关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对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从政府、财政部门、民政部门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强我国民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民政专项资金效率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且科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证检验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影响因素。

杨婷婷[5](2020)在《教育投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既包括促进经济增长,也要求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这是宏观经济学长期探寻的目标,也是我国经济向高质量阶段转型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已有的经济学文献研究表明,在越过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后,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来自它的人力资本,而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路径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立足现实紧迫需要,基于已有研究的启示,本文以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研究对象,兼顾效率和公平视角,重点探讨教育投入通过怎样的路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对收入分配格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研究路径上,首先致力于构建教育投入-人力资本增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教育投入与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同时,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教育投入对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不同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对发达国家及“赶超”国家教育投入经验及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和建议。在理论分析中,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投入的决定因素。尽管教育的投入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教育投资重视的程度不同,本文分析认为,教育投入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教育投入的能力以及教育投入制度安排等密切相关。其次,依据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据,本文认为,教育投入-人力资本增加-强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理论逻辑。但同时,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也可能反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这是通过教育投入来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首先以我国“十二五”时期的教育投入为例,分析了我国教育投入规模和结构,总结了我国教育投入的特征化事实。为弥补已有文献对家庭教育投入估计的不足,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投入统计抽样调查,就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进行了估算。其次,针对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特点,借助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模型研究发现,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加大,在各种要素投入中的重要性提高。但作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我国教育投入并没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而是扩大了初次分配收入差距。最后,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教育投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既概括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也阐述了日本和韩国等赶超国家的经验,力争为我国教育投入的宏观决策提供更全面的有益借鉴。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兼顾效率与公平视角,提出了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逻辑进行了检验。二是运用官方统计数据和微观抽样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较全面地估算了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其占GDP的比重,初步推算,如果加上居民家庭教育投入,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以上。三是紧密结合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分阶段对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后期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别进行考察,并分东中西部地区,就教育投入对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泽鑫[6](2020)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其占农业总投入比例不断上升,而其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却在波动中下滑,财政支农支出位重而量平。由此,厘清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对确保农业健康发展与粮食增产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农的历史变迁及其现状,基于农业总产值与粮食总产量双重视角,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探究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的长期影响及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财政支农各项费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在长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其效应相对农户私人资本投入较弱,若农户私人资本投入和财政支农每增加1%,则中国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0.315%和0.094%,农业总产值将分别增加0.636%和0.277%。财政支农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农业总产值视角下的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空间巨大,高达45.91%;粮食总产量视角下的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空间相对较小,为22.55%,且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在财政支农各细项费用中,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粮食保产增产,且行政层级越高效用越大,但其占财政支农比例较低;水利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显着。因此,提出持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合理规划农村综合改革费用、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徐纯[7](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张文东[8](2016)在《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位与研究教育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革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建设到质量建设的转型,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的时间为经,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为纬,主要运用宏观阐述与微观考究结合、制度与实态并重及比较、统计和定量分析、高校考察等方法,对三十余年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演绎规律、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进行系统与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第一,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福建省学位教育经历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稳步发展(1992-2000年)、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三个阶段;从培养单位和授权点看,福建省1981年开始就有培养单位和授权点,但发展较慢,三十年间仅有硕士培养单位13个,博士培养单位8个,且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培养单位。这反映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专业型学位教育虽得到大力发展,但教育体系不够成熟,整体教育水平不高。(2)从培养规模和经费保障看,福建省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经历了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三个阶段;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也相应经历了由国家财政完全拨款到逐步呈现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承担或补偿研究生培养费用的格局。(3)从师资结构看,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也在增大;研究生导师呈现高职称、年轻化,并且女性研究生导师比例在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二,通过对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发现:(1)研究生教育规模在扩大,但与全国比仍然偏小;工科类学位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发展相对滞后,与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研究生教育布局不断完善,但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进,但培养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学科建设水平与特色、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第三,在剖析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征、对培养高校做了实地考察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提出了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的五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第四,PEST分析表明,当前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协同发展、国际化、质量保障的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总之,本文以时间为主轴,以教育史为视角,基于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两个层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学位制度建立30年(1981-2011年)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演绎特征,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特点,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了 PEST分析法,分析了今后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战略前瞻和对策思考。

苗慧[9](2013)在《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方政府也结合当地实际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然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使用分散和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本文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的理论和对策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在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进行界定和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主体和客体的功能定位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从规模效率、结构效率和使用效率三个维度建立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理论框架,并以此为依据,分别建立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结构效率和使用效率的评价模型,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第二,基于巴罗(1990)政府规模的内生决定理论框架建立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的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并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观念因素对影响辽宁省财政投入规模效率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以各项财政科技投入为解释变量、以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的回归模型,然后分别按照预算科目分类、执行机构分类和研究性质分类对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影响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的观念意识、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第四,在借助TOPSIS法建立剔出环境因素影响的改进DEA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最后基于制度安排、委托代理和寻租行为的视角对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赵颖[10](2013)在《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文中提出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精神的支撑,文化便是它的内核。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变化,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大幅增加。我国人均GDP早已超过3000美元,目前已经超过5000美元大关,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动力已经开始显现,发展文化事业是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历史选择。本文研究的文化事业,是指通过政府的财政资金兴办的文化活动的全部,非营利性的、从事文化研究创作、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文化活动。居民的文化需求中,一部分被确认为基本的公共性的文化需求,这些文化需求的满足通常由文化事业来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事业具有民生意义。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下,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当下我国文化事业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即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的文化权益,由政府文化事业提供的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事业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术语。建国伊始,中国的制度设计秉持的是苏联模式,理论指针是阶级斗争思想,文化被当做意识形态斗争工具,完全由国家办、国家管。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有了文化事业,并且也只有文化事业,根本不存在营利性的、遵循市场规律的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市场逐渐成长壮大,中国才有了文化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总体来源于两股源流,一是新生于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二是脱胎于文化事业的文化产业。当下的我国,文化事业在将大部分文化职能让位于文化产业,财政不再需要大包大揽,这个过程目前还远没有结束。同时,政府重新进行职能定位,明确其新的职能范围为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保证这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成为一个极为有意义的课题。从国际视角考察,一国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征服世界的重要途径。“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指一国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他指出,一个国家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前者包括诸如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等)、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后者则体现为国家的“吸引力”和“效仿力”,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认为,美国在几十年中利用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影响力反倒日趋式微。奈的观点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理论界和民间共同认可的战略决策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国家战略意义,因为,文化事业对打造一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非常必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事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贡献,主要从其间接效益中体现出来。间接效益来自于依托文化事业的相关产业,如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动漫产业、音像产业、影视产业、其他版权产业、艺术品市场等。上述产业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事业的兴办有赖于公共资金,在当下的我国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使我国的文化事业适应上述社会需要,研究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成为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全文布局具有一定的逻辑递进关系:首先,对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进行基本的理论分析与界定,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础。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介入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二是我国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基本分析。其次,进行现实分析,分析角度有两个:一是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状况,二是其他若干典型国家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经验与做法。本部分以实证分析为下文的构想与建议奠定基础。最后,展开构想,提出建议。本文的构想包括三个方面,为实现此构想,本文又提出了众多具体建议。全文的基本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国内外关于政府介入文化事业方面的相关理论及观点,说明文章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第2章,政府介入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本章首先对文化事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具体包括:文化、文化产品、文化事业、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继而分析文化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文化事业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文化事业的政府失灵问题,从而阐释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定位与政府责任边界。第3章,我国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基本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对我国的文化事业的重新认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一是采用广义文化视角归纳总结我国文化事业的体系构成;二是阐释选择文化事业广义视角的合理性。其次,本章针对当下我国文化事业的特殊性,阐释了文化事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理论界说。最后,将本章的分析落脚于对财政投入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辨析,包括多种投入方式的介绍和基本投入项目的内容梳理。第4章,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考察。本章是本文的一个重墨之处,从全景角度和分类角度对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首先,进行总体分析,从制度、政策、投入总量分析等方面综合论述考察对象的成就与不足。然后,本章将文化事业分别以文化文物事业和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两大具体考察对象,每一对象以单独一节,进行财政投入的具体深入的剖析,努力探寻深层次的经验与缺失。第5章,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与借鉴。本章首先以欧美和亚洲多个较为先进的国家为样本国家,考察这些国家在文化事业与政府投入方面的做法,进行深入分析,对其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将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实践实现有益的对接,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第6章,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构想与建议。本章是本文的又一个重墨之处,在前述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进一步良性发展的财政投入的建设性意见,主要从总体构想与具体建议两个方面来阐述。总体构想的着力点在于三大方面:一是确立公共财政框架下文化事业的“广义视角”原则,将财政投入的规划原则拓展至涵盖文化演艺、文化遗产、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的广义视角;二是提出构建与完善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三是提出建立与健全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在总体构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具体建议,以支撑上述的总体构想。本文可能存在如下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在基础理论分析中,充实了大量对文化产品的公共性特征的分析与市场失灵情况的分析。第二,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原创性地选取了有分有合的“广义文化”视角,对财政作用于我国文化事业领域的基本情况做了全方位的梳理、分析与解读,个人认为这是对今后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研究非常有裨益的一次总结和梳理。第三,在研究分析财政投入的过程中,将文化事业体制和文化事业的财政制度与政策纳入研究视野,从制度与政策层面阐释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的缘由和演变过程,使得论述部分内容饱满。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新闻出版广电事业的财政投入相关数据非常有限,限制了分析的深度。在对我国政府文化支出作定量分析时,未能深入地运用计量经济学中更多的方法进行建模和检验。

二、1993年-2000年民政事业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3年-2000年民政事业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论文提纲范文)

(1)1993-2018年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深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及结构分析
    (一)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分析
        1.高等教育总经费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3.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经费
        4.捐赠收入
        5.学费收入
        6.其他收入
    (二)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比例分析
        1.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重的变化
        2.普通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的变化
        3.普通高校经费来源内部结构的变化
    (三)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央与地方投入结构
        1.中央和地方全国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及占比
        2.地方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及占比
    (四)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国际比较
        1.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
        2.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3.高等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二、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变化
    (一)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1.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数量变化
        2.生均一般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变化
    (二)中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1.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
        (1)分年度分地区数据比较
        (2)分年度分省份数据比较
        2.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
        (1)分年度分地区数据比较
        (2)分年度分省份数据比较
        3.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公用经费支出
        (1)分年度分地区数据比较
        (2)分年度分省份数据比较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特征
        1.普通高校投入总量逐年增加、增幅较大,但占国家教育投入比重近年有所下降
        2.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提高,但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波动较大
        3.普通高校多渠道筹资格局基本形成,但非财政投入作用仍然偏小
        4.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加,但各地区各省份生均投入极不均衡
        5.历史纵向比较成绩十分突出,但横向国际比较差距依然明显
    (二)主要建议
        1.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生均投入水平
        2.强化政府财政投入主导作用,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
        3.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建立学费动态调整机制
        4.完善社会投入高等教育机制,提升多渠道筹措经费能力
        5.通过转移支付平衡资源分布,促进地区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6.增强高等学校经费管理水平,提高高校资源使用效率

(2)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财政分权、政财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
        1.2.2 关于制度变迁、要素禀赋与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
        1.2.3 关于要素禀赋、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
        1.2.4 关于财政分权、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的测度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与贡献
    1.6 概念与研究界定
        1.6.1 核心概念界定
        1.6.2 研究范畴界定
第二章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财政分权理论
        2.1.2 要素禀赋理论
        2.1.3 技术进步理论
        2.1.4 经济增长理论
    2.2 要素禀赋与技术变迁的驱动机理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2.1 农业要素禀赋演变的驱动机理分析
        2.2.2 农业技术变迁的驱动机理分析
        2.2.3 农业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偏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3 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财政分权改变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农业要素禀赋
        2.3.2 财政分权改变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技术进步偏向
        2.3.3 财政分权改变农业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偏向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
    2.4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财政分权、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趋势
    3.1 财政体制的改革历程
        3.1.1 统收统支阶段(1949-1977 年)
        3.1.2 分灶吃饭阶段(1978-1993 年)
        3.1.3 分税制改革阶段(1994—2002 年)
        3.1.4 新一轮税改阶段(2003—至今)
    3.2 财政分权的演变趋势
        3.2.1 财政分权的测度方法
        3.2.2 财政分权的整体演变
        3.2.3 财政分权的区域差异
        3.2.4 财政分权的敛散性检验
    3.3 农业要素禀赋的演变趋势
        3.3.1 要素禀赋测度方法
        3.3.2 数据处理
        3.3.3 单项要素的增长趋势
        3.3.4 基于资本深化系数的要素禀赋演变趋势
        3.3.5 基于资源禀赋系数的要素禀赋演变趋势
        3.3.6 基于要素结构指数的要素禀赋演变趋势
        3.3.7 三大区域之间的要素禀赋演变趋势比较
    3.4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趋势
        3.4.1 技术进步偏向测度方法
        3.4.2 数据处理
        3.4.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分析
        3.4.4 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分权对农业要素禀赋的影响效应
    4.1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要素禀赋的实证设计
        4.1.1 实证分析框架
        4.1.2 计量模型构建
        4.1.3 变量定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2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实证检验
        4.2.1 财政分权影响资本要素结构指数的实证检验
        4.2.2 财政分权影响劳动要素结构指数的实证检验
        4.2.3 财政分权影响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实证检验
        4.2.4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稳健性检验
    4.3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作用机制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财政分权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效应
    5.1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实证设计
        5.1.1 实证分析框架
        5.1.2 计量模型构建
        5.1.3 变量定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2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实证检验
        5.2.1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劳动偏向实证检验
        5.2.2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土地偏向实证检验
        5.2.3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稳健性检验
    5.3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进一步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6.1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趋势的基本特征
        6.1.1 整体增长趋势
        6.1.2 区域增长趋势
        6.1.3 增长趋势敛散性
    6.2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设计
        6.2.1 计量模型构建
        6.2.2 估计方法与内生性问题
        6.2.3 变量定义、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6.3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6.4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7.1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实证设计
        7.1.1 实证分析框架
        7.1.2 计量模型构建
        7.1.3 变量定义与估计方法
    7.2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
        7.2.1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资本深化路径检验
        7.2.2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偏向路径检验
        7.2.3 资本深化路径与技术进步偏向路径的比较分析
    7.3 财政分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解释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完善涉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8.2.2 整合涉农资金与优化支农支出结构
        8.2.3 提高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适配性
    8.3 研究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县级政府教育履职与县本级财政教育投入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教育经费绩效
        三、基础教育与义务教育
        四、公众绩效满意度与公众教育满意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研究
        二、关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研究
        三、关于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关系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基础
    第一节 理论基础:财政教育投入与支出绩效评价
        一、财政教育投入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公共产品特征
        (三)政府教育供给的必要性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第二节 体制嬗变:财政分权与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一、财政分权理论与我国财政体制
        (一)财政分权理论发展
        (二)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变迁
        二、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进程
        (二)政府间教育支出分担体制改革
        (三)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现状审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县域教育发展困境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国际比较
        三、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困境
        (一)区域发展失衡
        (二)县级政府角色定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预研究:代表性县域案例及比较分析
        一、案例选择及简介
        二、案例比较分析
    第二节 政策逻辑模型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
        一、政策逻辑模型视角下教育经费绩效生成逻辑
        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实践探索
        (一)评价意义
        (二)实践历程
    第三节 变量设定与指标体系建构
        一、财政教育投入综合指数构建
        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价值定位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论证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一、假设提出
        二、模型与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结果
    第一节 实证对象及数源说明
        一、实证对象选择
        二、数源说明
        (一)客观指标数源
        (二)主观指标数源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
        一、自变量: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
        (一)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指数及特点
        (二)按经济水平分类结果
        二、因变量:教育经费绩效
        (一)绩效评价结果及特点
        (二)按地理区域分类结果
        (三)按经济水平分类结果
        (四)按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分类结果
        (五)按指标层级分类结果
    第三节 回归分析结果
        一、总体回归结果
        (一)变量描述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二、具体指标回归结果
        三、分样本回归结果
        (一)按财政投入指数高低分组
        (二)按县级行政区划类型分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诠释与影响
    第一节 实证检验结论梳理
        一、教育经费绩效总体水平及满意度偏低
        二、财政投入多项指标与教育经费绩效正相关
        (一)财政能力各项指标对教育经费绩效均呈正向影响
        (二)财政投入规模指标对教育经费绩效均呈正向影响
        (三)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对教育经费绩效的影响各异
        三、教育发展满意度受财政投入各项指标影响较少
        四、教育经费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
    第二节 成因诠释
        一、财政教育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正向效应诠释
        二、教育发展和投入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偏位
        (一)教育发展水平和投入不均衡
        (二)教育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偏离及成因
        三、标尺竞争下教育投入意愿差异化
        (一)政绩导向的“标尺竞争”
        (二)财政教育投入意愿差异化
        四、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导致搭便车与责任转嫁并存
        五、公众教育满意度受主客观因素复合影响
        六、其他多重因素影响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第三节 实证结果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对教育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对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影响
        三、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
        五、对基础教育全过程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议与讨论
    第一节 国外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及启示
        一、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一)巴西:基于税收三级政府共同投入
        (二)印度:中央与各邦政府共同分担
        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一)日本: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
        (二)美国:地方政府投入为主
        三、对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二节 提高财政教育经费绩效的思路建议
        一、保障财政教育经费稳定和持续增长
        (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领域的财权事权关系
        (二)节流与开源并举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二、以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教育经费配置
        (一)以财政改革提升教育经费配置科学性
        (二)教育经费分配力求兼顾公平和质量
        (三)与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凸现教育经费公共价值
        三、完善及改进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
        (一)构建满意度导向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二)强化教育经费绩效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度
        (三)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单位的内部管理
        四、探索优化教育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和使用绩效
        五、整合优化县级各类教育专项资金
        六、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逐步推广普及基础教育
    第三节 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衡量县级教育财政投入合理性的标准
        二、关于县级财政教育投入与教育公平性
        三、关于贫困县教育财政精准扶贫与农村教育发展
        四、关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权责划分
        五、关于家庭教育支出负重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抽样调查问卷
    附录2:代表性县域深度访问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DEA的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关于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研究
        1.2.3 关于民政专项资金监管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民政专项资金的内容及特点
        2.1.1 民政专项资金的内容
        2.1.2 民政专项资金的特点
    2.2 财政支出效率的概念及测度方法
        2.2.1 财政支出效率的概念
        2.2.2 财政支出效率的测度方法
    2.3 理论基础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公共委托代理理论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现状分析
    3.1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规模和结构
        3.1.1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规模
        3.1.2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3.2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层级状况
    3.3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第4章 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测度
    4.1 DEA模型
        4.1.1 DEA模型的基本思路
        4.1.2 DEA-BCC模型
        4.1.3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4.2 DEA指标选取
        4.2.1 DEA指标选取原则
        4.2.2 DEA指标体系构建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样本数据预处理
    4.4 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测度评价
        4.4.1 静态效率分析
        4.4.2 动态效率分析
        4.4.3 分经济区域效率分析
第5章 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
    5.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5.1.1 经济因素
        5.1.2 社会文化因素
        5.1.3 制度因素
        5.1.4 监管因素
    5.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2.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5.2.3 实证分析结果
    5.3 提升我国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的对策
        5.3.1 推进城镇化改革
        5.3.2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
        5.3.3 加大对人口密集区域市县的民政资源投入
        5.3.4 合理平衡地区间民政资源差异
        5.3.5 推进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
        5.3.6 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
        5.3.7 提高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信息的透明度
第6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5)教育投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
        (二)国内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
        (三)对文献的简要述评及本文研究重点
    三、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及基本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支撑作用
        (一)人力资本概念界定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资本决定论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索罗模型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性增长模型”
        (四)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述
        (五)“内生性增长”理论对本论文的理论支撑
    三、“外部性”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基础支撑作用
第三章 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一、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
        (一)教育投入的决定因素
        (二)教育投入促进人力资本增加的路径和机制
        (三)人力资本提升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
        (四)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二、教育投入与收入分配格局的理论逻辑
        (一)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正相关,人力资本差异是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逻辑起点
        (三)教育投入对改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不确定性
    三、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总结与回顾
        (一)教育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
第四章 我国教育投入的特征化事实:以“十二五”期间教育投入为例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基本特征
        (一)以“十二五”时期为研究时间对象的缘由
        (二)“十二五”时期教育投入的经济基础及主要特点
    二、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概况及特征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投入处于“黄金期”
        (二)国家财政投入加大,民间投入仍显不足
        (三)职业教育投入增速偏慢,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有限
        (四)教育经费支出中工资和助学金支出保持最快增速
    三、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概况与特征
        (一)教育资源地区间配置不平衡矛盾突出
        (二)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增速相对较快
    四、民办教育投入概况与特征
        (一)民办教育投入在整体教育投入中占比较低
        (二)民办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
    五、居民家庭教育投入概况与特征
        (一)居民家庭教育投入是考察国家教育投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对我国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的考察——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第五章 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二)实证分析模型、变量及其定义
    二、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人均受教育水平与人均初次分配收入的面板回归分析
        (二)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与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的面板回归分析
    三、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结论梳理与总结
        (一)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预期
        (二)教育投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教育投入在不同区域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
第六章 其他国家教育投入的借鉴
    一、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经验及对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美国教育投入政策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德国教育投入政策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赶超”国家的教育投入经验及对经济发展的成效
    三、国外教育投入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一)教育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和持久动力,但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增加教育投入以及提升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不断增加
        (三)考虑居民教育投入,我国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政策建议
        (一)坚持“教育优先”的既定国策
        (二)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
        (三)优化教育投入的区域布局
        (四)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六)完善教育投入回报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必要性分析
    2.1 财政支农概念界定
    2.2 财政支农的必要性
        2.2.1 农业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2.2.2 农业的产业特征
        2.2.3 中国的基本国情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财政支农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3.1 财政支农的发展历程
        3.1.1 中国财政支农的初始阶段
        3.1.2 中国财政支农重视不足的阶段
        3.1.3 改革开放以后第一轮对农业问题的集中关注
        3.1.4 财政支农强化阶段
        3.1.5 财政支农崭新阶段——第二轮对农业问题的集中关注
    3.2 财政支农规模及增长
        3.2.1 财政支农绝对规模
        3.2.2 财政支农相对规模
        3.2.3 财政支农强度
    3.3 财政支农结构及其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支农对农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置
        4.1.1 变量选择
        4.1.2 模型设置
        4.1.3 数据来源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1 财政支农对农业的长期影响
        4.2.2 省际财政支农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4.2.3 财政支农各项费用对农业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创新与不足
        5.3.1 创新
        5.3.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免疫系统理论
        三、国家良治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五、理论评述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三、理论评述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二、国家审计功能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一、审计组织方式
        二、审计实施方式
        三、审计评价方式
        四、审计结论作出
        五、审计报告方式
        六、审计成果运用
        七、审计人员管理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一、效度检验
        二、信度检验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一、词频分析
        二、关键词分析
        三、语义网分析
        四、聚类分析
        五、情感分析
        六、主题分析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三、国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第三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位教育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福建学位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福建学位教育的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
        二、福建学位教育的稳步发展(1992-2000年)
        三、福建学位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
    第二节 学位授予单位与授权点的发展历程
        一、学位授予单位发展过程
        二、学位授权点发展历程
    第三节 福建学位授予规模与结构的历史变迁
        一、学位授予规模
        二、学位授予结构
    第四节 福建不同门类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一、不同门类硕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二、不同门类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第三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研究生教育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
        二、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
        三、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
    第二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
        二、在校研究生规模和结构
    第三节 福建研究生导师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过程
        一、研究生导师规模
        二、研究生导师的结构
        三、生师比情况
    第四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一、福建省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的演化
        二、不同阶段研究生资助保障制度对比
第四章 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问题与趋势(2012年以来)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情况
        二、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与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问题
        二、学科建设水平和特色问题
        三、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四、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问题
        五、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第三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
        二、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
        三、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
        四、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
        五、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
    第四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一、政治、政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二、经济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三、社会、文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四、技术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第五章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前瞻与对策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前瞻
        一、差异化问题
        二、协同发展问题
        三、国际化问题
        四、质量保障问题
    第二节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和支撑保障,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夯实研究生教育发展基础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
        四、突出对台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五、重构教育治理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第六章 结语
附录1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大事记
附录2 论文相关图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
        1.2.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
        1.2.3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的基本理论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共财政理论
        2.1.2 制度经济学理论
        2.1.3 公共选择理论
        2.1.4 激励机制理论
    2.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内涵
        2.2.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概念
        2.2.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模式演进
        2.2.3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作用分析
    2.3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的内涵
        2.3.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概念
        2.3.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的概念
        2.3.3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作用分析
    2.4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的理论框架
        2.4.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层次划分
        2.4.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三个层次的功能分析
    2.5 小结
3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评价
    3.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评价的分析框架
        3.1.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3.1.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3.2 宁省财政科技投入规模的统计描述分析
        3.2.1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绝对规模分析
        3.2.2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相对规模分析
    3.3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评价分析
        3.3.1 数据说明
        3.3.2 估计方法和估计过程
        3.3.3 结果解释与分析
        3.3.4 规模效率的判断
    3.4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成因分析
        3.4.1 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3.4.2 制度因素的影响分析
        3.4.3 观念因素的影响分析
    3.5 小结与政策建议
        3.5.1 小结
        3.5.2 政策建议
4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
    4.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的分析框架
        4.1.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4.2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统计描述分析
        4.2.1 按预算科目分类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变动及特点
        4.2.2 按执行机构性质分类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变动及特点
        4.2.3 按研究性质分类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变动及特点
    4.3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
        4.3.1 预算科目分类的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
        4.3.2 执行机构分类的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
        4.3.3 研究性质分类的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评价
        4.3.4 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的判断
    4.4 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效率成因分析
        4.4.1 观念意识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 管理制度因素的影响分析
        4.4.3 监督约束因素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与政策建议
        4.5.1 小结
        4.5.2 政策建议
5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评价
    5.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评价的分析框架
        5.1.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2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2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的计量分析
        5.2.1 基于差别系数的改进DEA模型构建
        5.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准备
        5.2.3 使用效率的测算
        5.2.4 测算结果分析
    5.3 宁省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成因分析
        5.3.1 制度安排因素的影响分析
        5.3.2 委托代理因素的影响分析
        5.3.3 寻租行为因素的影响分析
    5.4 小结与政策建议
        5.4.1 小结
        5.4.2 政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计算数据附表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10)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逻辑安排与框架结构
        1.3.1 逻辑安排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
2 政府介入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
    2.1 文化事业的理论阐释
        2.1.1 文化事业相关术语的界定
        2.1.2 文化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
        2.1.3 文化事业中的市场失灵分析
        2.1.4 文化事业中的政府失灵辨析
    2.2 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界说
        2.2.1 政府责任定位的理论归纳
        2.2.2 政府责任边界的提出
3 我国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基本分析
    3.1 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再认识
        3.1.1 我国文化事业体系构成——广义文化视角的架构
        3.1.2 广义文化事业的视角选择合理性
    3.2 我国文化事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3.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3.2.2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
        3.2.3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
    3.3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基本范畴阐析
        3.3.1 投入方式分析
        3.3.2 基本投入项目分析
4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考察
    4.1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总体分析
        4.1.1 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制度与政策
        4.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综述
        4.1.3 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全景量化分析
    4.2 我国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分析
        4.2.1 文化文物事业体制变革和财政投入范围再认识
        4.2.2 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剖析
        4.2.3 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
    4.3 我国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分析
        4.3.1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体制变革和财政投入范围重新归纳
        4.3.2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财政投入剖析
        4.3.3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
5 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5.1 典型国家的经验与做法
        5.1.1 欧美典型国家的经验分析
        5.1.2 亚洲典型国家的经验分析
    5.2 对我国的启示与镜鉴
        5.2.1 明确划分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
        5.2.2 充分尊重文化事业的自身规律
        5.2.3 文化事业主体的广纳与互动
        5.2.4 文化事业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5.2.5 各级政府的分权与合作
        5.2.6 公共广播电视的体制共性与个性选择
        5.2.7 发挥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5.2.8 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文化事业的制度保障
6 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构想与建议
    6.1 确立公共财政框架下文化事业的“广义视角”原则
        6.1.1 纵向与横向视角的统一
        6.1.2 适应广义视角的财政投入创新要求
    6.2 构建与完善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
        6.2.1 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范围
        6.2.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6.2.3 科学设置资金投入方式
        6.2.4 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用途
        6.2.5 促进文化事业资源配置主体的多元化
        6.2.6 构建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6.3 建立与健全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
        6.3.1 完善持续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
        6.3.2 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
        6.3.3 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6.3.4 设立并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6.3.5 持续与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财政支持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1993年-2000年民政事业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论文参考文献)

  • [1]1993-2018年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深度分析[J]. 黄永林. 教育财会研究, 2020(06)
  • [2]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D]. 刘锦怡.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3]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费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DEA的民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研究[D]. 梅璐璐.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教育投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D]. 杨婷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泽鑫. 上海交通大学, 2020(10)
  • [7]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8]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张文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评价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苗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10]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D]. 赵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1993-2000年民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