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一、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王哲,吴文亮,林智,戴伟东[1](2021)在《茶叶贮藏化学与贮藏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贮藏对于茶叶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时间贮藏的茶叶(年份茶)也是当前茶叶市场的热点和争议点。目前茶叶贮藏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文章对茶叶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贮藏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常用的茶叶贮藏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茶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保持、提升和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胡蝶,陈维,马成英,吕恩利,苗爱清,乔小燕[2](2021)在《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茶青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对采后茶鲜叶进行低温(5~8℃,10~13℃,15~18℃)和常温(21~23℃)处理,通过理化检测分析了茶青品质成分含量在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0 h,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温和常温处理36 h中均未发生显着性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0~13℃组中维持着与对照相当的水平;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在不同保鲜处理组中均出现了显着下降(p<0.05);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在5~8℃或10~13℃处理组中无显着性变化。此外,通过基于可溶糖、游离氨基酸、C、EC、ECG、GC、EGC和EGCG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在处理36 h后4组低温样品均能与常温样品进行区分,且较常温样品更接近0 h对照样品。综上所述,10~13℃处理能对茶青起到较好的保鲜作用。

虞昕磊[3](2020)在《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春茶旺季,大量的鲜叶尚未被加工成绿茶便因过度摊放而变质,既能延长采后鲜叶摊放期,又能保证甚至提升绿茶的感官品质,即是理想的茶鲜叶采后管理方式。本研究以常规自然摊放(CK)为对照,设置了低温黑暗(LTD)、低温黄光(LTY)、低温CO2气调(LTCD)3种摊放方式,对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的生理特性、色素组分、滋味成分以及芳香物质的变化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茶叶关键品质成分的代谢机制做了深入探索,最后结合绿茶制品的感官品质,来评判将低温摊放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 不同摊放处理对茶鲜叶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自然摊放处理鲜叶摊放期是7 h,而低温环境下鲜叶的失水速度明显减慢,摊放期分别延长至14 h(LTD)、18 h(LTY)和48 h(LTCD)。随着摊放进行,鲜叶色泽明亮度(L*)下降,绿色度(-a*)和黄色度(b*)先升后降,低温摊放能有效延缓叶片色差值的下降,以LTCD处理效果最明显(P<0.05)。新采茶鲜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最剧烈,随着摊放进行,二者逐渐降至较低水平并趋于平稳,叶背面的气孔开放率也随之下降,说明茶树不是采后呼吸跃变型作物。LTCD处理下采后鲜叶的气孔多数关闭,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也均被显着(P<0.05)抑制。随着采后叶失水程度加重,活性氧(H2O2和O2·-)的产生量递增,并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使得叶片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膜透性也随之升高。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尤其是CO2气调处理)下采后茶鲜叶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力保持度更高,进而能有效避免采后叶遭受活性氧损伤。2. 不同摊放处理对叶绿素代谢和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茶鲜叶中脂溶性色素测得10种组分:叶绿素a/b、脱镁叶绿素a/b、脱镁叶绿酸a/b、脱植基叶绿素a/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摊放过程叶绿素a,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前期显着(P<0.05)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LTD和LTCD处理前期叶绿素含量的增幅较大。摊放结束,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比值(Chl+Cd)/(Po+Py),从5.35(0 h)分别降至1.28(CK-7 h)、2.71(LTD-14 h)、1.62(LTY-18h)和4.70(LTCD-48 h),说明茶鲜叶从离体到摊放结束,绿色度都是主要的,而低温摊放环境(尤其是LTCD处理)能有效抑制叶绿素衍生物的产生,进而延缓采后叶因叶绿素降解引起的色泽变暗。转录组分析显示,叶绿素合成基因(Cs ERS1、Cs HEMC、Cs HEMD、Cs HEME2、Cs LIN2)在摊放期出现了显着(P<0.05)上调表达的情况,同时L-谷氨酸作为叶绿素合成前体,摊放结束含量下降,说明摊放初期叶绿素含量激增的来源是叶绿素的合成反应。叶绿素酶(Cs CLH1)和脱镁螯合酶(Cs NYE1)是茶鲜叶摊放过程催化叶绿素降解产生有色衍生物的2个关键酶。随着鲜叶失水萎焉,二者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酶活性都显着(P<0.05)上升。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能有效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同时黑暗条件(LTD和LTCD)对叶绿素的脱镁降解也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果。比较4个绿茶制品的干茶、茶汤以及叶底色泽品质得出,LTD和LTCD处理绿茶色泽品质较优。3. 不同摊放处理对非挥发性成分的代谢以及绿茶滋味品质的影响利用UHPLC-Q-TOF/MS非靶标液质分析了不同摊放处理前后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共定性了66种差异代谢物,包含13种氨基酸、10种儿茶素单体和二聚体、3种生物碱、4种茶黄素、4种酚酸、25种黄酮(醇)苷、以及7种挥发性香气糖苷。摊放结束,氨基酸总量上升,茶氨酸含量下降;儿茶素总量下降,茶黄素和酚酸含量上升,黄酮苷总量略有下降;咖啡碱含量上升,可可碱含量下降。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能通过抑制黄烷醇合成基因(Cs PAL、Cs4CL、Cs F3H、Cs F3’H、Cs FLS1、Cs LDOX等)的下调表达以及PPO的活性,以达到延缓多酚类物质氧化降解的目的。低温摊放后氨基酸总量增幅更大,主要是通过促进缬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苯丙胺酸和脯氨酸等合成基因的上调表达,以及肽酶的活性来提高蛋白源氨基酸的含量。LTCD处理对γ-氨基丁酸的合成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促进,LTY处理则对“苯丙氨酸-水杨酸甲酯”和“色氨酸-吲哚”的代谢产生了明显(p<0.05)的促进效果。另外,低温摊放环境下可可碱向咖啡碱的合成转化更剧烈。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滋味品质得分依次为LTY(86.2)>LTCD(82.1)>CK(81.1)≥LTD(80.5),黄光处理的绿茶制品滋味醇和尚鲜,得分最高,其他三个绿茶制品滋味均略苦涩,得分偏低。4. 不同摊放处理对挥发性成分的合成以及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利用HS-SPME/GC-MS分析了不同摊放处理前后香气挥发物的含量变化。摊放结束,萜烯挥发物(VTs)、脂肪酸衍生物(FADVs)、氨基酸代谢挥发物(AADVs)的相对总量均大幅上升。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下VTs和AADVs的相对总量增幅更大,以黄光处理最为明显(p<0.01),然而FADVs的总量增幅在自然摊放处理下最大。摊放前期,多数萜烯前体合成基因,部分芳樟醇合成酶基因(Cs LIS2、Cs LIS3、Cs LIS4)和法尼烯合成酶基因(Cs FS5、Cs FS10)都呈显着(p<0.05)上调表达的趋势,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能进一步增强萜烯合成基因的上调表达,这一现象在黄光处理下最明显(p<0.01)。摊放过程α-亚麻酸的氧化降解显着(p<0.05)增强,相较于低温摊放,自然摊放环境能进一步增强脂肪酸降解基因的上调表达。黄光处理除了对茉莉酸甲酯的合成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外,对“苯丙氨酸-苯乙醇”的代谢也产生了显着(p<0.05)的促进作用。摊放过程β-葡萄糖苷酶基因家族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多数呈下调表达的趋势,但摊放前期二者的酶活性均略有上升,而摊放后GBVs的相对总量是明显(p<0.05)增多的,推测摊放过程香气糖苷的水解对绿茶香气的形成作用有限。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香气品质得分依次为LTY(89.6)>LTCD(86.6)>CK(85.1)>LTD(83.9),黄光处理的绿茶制品清香高,带花果香,得分最高,气调处理的绿茶制品清香较高,得分又略高于其他两个样本。

唐家振[4](2020)在《抹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抹茶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变质,目前抹茶加工工艺的相关文献较多,有关抹茶贮藏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寿命预测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先研究抹茶在不同环境因子和温度下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品质影响的多变量分析,后通过加速破坏性试验测定抹茶品质指标的变化,将反应动力学方程、Arrhenius方程与Q10模型相结合,构建合适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来探讨温度的改变对抹茶品质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将抹茶放置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研究单个环境因子对抹茶贮藏感官品质及理化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高温、高湿条件下抹茶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b值、EGC、EC、EGCG、ECG、儿茶素总量及感官评分均有所下降,a值不断升高;在光照条件下,b值有所下降,而L值和a值均有所上升,对比分析研究三种不同的环境因子,光照对于抹茶贮藏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最小。在高温、高湿对抹茶品质影响的多变量分析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官评分与茶多酚、酚氨比、CAF、EGCG、EGC、ECG、EC、儿茶素总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a值、b/a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达到显着性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各自的前2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97.955%、98.129%,可用各自的前2个主成分较好地代替上述15个指标来评价与判断抹茶品质;品质得分的最终回归方程分别为:Y=5.276X1+44.674(Y为感官评分,X1为叶绿素总量)、Y=-2.728 X1+7.426X2+42.394(Y为感官评分,X1为a值,X2为酚氨比)。(2)在不同贮藏温度对抹茶品质影响的试验中,研究了抹茶在常温、30℃、40℃不同贮藏温度下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抹茶的a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伴随着抗坏血酸、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b值、b/a值及感官评分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官评分与CAF、EGCG、EGC、ECG、EC、儿茶素总量、抗坏血酸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b值、b/a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达到显着水平,而与a值之间的相关性为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常温和30℃而言,各自的前3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96.606%、94.742%,而40℃的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92.921%。同时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抹茶感官审评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常温、30℃、40℃下品质得分的最终回归方程分别为:Y=-5.846X1+8.226X2+23.174(Y为感官评分,X1为a值,X2为叶绿素b)、Y=9.205X1+33.813(Y为感官评分,X1为叶绿素a)、Y=20.629X1+33.878(Y为感官评分,X1为叶绿素b)。(3)对抹茶在加速破坏性试验中获得的理化数据和感官评分进行分析,Person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且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因此把叶绿素作为抹茶品质变化和货架期动力学预测模型的关键因素。将叶绿素在30℃、40℃条件下与零级、一级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抹茶叶绿素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由此,运用Arrhenius方程结合Q10模型,获得叶绿素在温度段303-313 K(开氏度)下EA=54656.37 KJ/mol、k0=exp(14.788)、Q10值为1.99。根据抹茶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得到货架期分析值与抹茶的叶绿素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所获得的Q10货架期预测模型为:SL=150*1.99(313-T)/10,其中:T为(303-313K)温度段内的贮藏温度,K。将抹茶贮藏在310K条件下,用货架期实测值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模型可靠。

李铁汉,方仕茂,王玉洁,苏欢,宁井铭,武卫权,曾雪鸿[5](2019)在《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水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文章分析了贮藏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并对叶绿素、氨基酸和茶多酚等理化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阐述。介绍了茶叶从箬叶和陶瓷罐等传统贮藏方法,演变到现代低温冷藏、抽气充氮、生物保鲜等贮藏技术的发展过程。比较分析当前不同贮藏保鲜技术的优缺点,总结绿茶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为绿茶科学贮藏,延长保质期提供参考。

苏欢[6](2019)在《六安瓜片核心产地溯源及低温保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六安瓜片标准中关于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含了整个六安市,而实际生产中六安瓜片产地分为内山与外山,不同产地之间价格相距甚远;同时,六安瓜片作为一种完全由叶片制成的烘青绿茶,储存不当极易发生氧化变质。产地判别和仓储保鲜是六安瓜片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实验收集同一时间加工生产的金寨县、霍山县和裕安区三个县区(11个村镇)的六安瓜片成品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主要儿茶素类、氨基酸类和咖啡碱,比较不同产地六安瓜片三大代谢物含量差异,并结合模式识别方法筛选出特征因子、建立判别模型。同时,收集同一批鲜叶将之分别加工成低、中、高(3%、5%、10%)水分含量的六安瓜片毛茶,储存在室温、冷藏(4℃)、冷冻(-10℃、-20℃)冷库中,定期取样加工成成品茶。通过内含成分与干茶色泽变化找出最佳储存水分含量和储存温度,并比较储存条件下代谢产物变化,找出六安瓜片低温储存保鲜差异代谢产物。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不同产地的六安瓜片部分内含成分存在差异,内山与外山瓜片差异显着,主要表现在Ile,Phe,Val,Leu和Ser等氨基酸含量上;Met与GA在县区之间含量差异显着。基于茶叶中内含成分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实现了对六安瓜片内山、外山产区以及不同县区之间的量化判别,两个判别模型预测集判别率均达到了 95.83%。(2)六安瓜片在12个月的储存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3%水量冷冻储存不利于水浸出物的保留;儿茶素含量在储存过程中也处于下降趋势,相同水分含量条件下,储存温度越低儿茶素含量下降速率越慢,5%水分含量冷冻储存可有效地减缓儿茶素降解;咖啡碱在储存过程中变化较小;氨基酸含量在储存过程中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低水分含量不利于鲜甜味氨基酸的保留;水分含量相对储存温度对六安瓜片储存样干茶色泽影响更大。实验认为5%水分含量冷冻储存最有利于六安瓜片的保鲜储存。(3)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发现,5%水分含量的室温与低温(4℃C、-20℃)储存样在儿茶素及其二聚体、黄酮醇/苷以及酚酸、有机酸含量上有差异。其中,墨沙酮葡萄糖苷、杨梅酮半乳糖苷以及没食子酸、没食子酰葡萄糖等物质含量室温储存样明显高于低温储存样,原花青素、酚酸及异柠檬酸、异牡荆素、奎宁酸等物质含量低温储存样则明显高于室温储存样。

罗佳琛[7](2019)在《绿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龙井茶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龙井茶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茶叶翠绿,茶汤清亮,滋味醇厚,香气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龙井茶季节性强,贮藏期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陈化和品质劣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龙井茶保鲜技术应运而生。目前,采用保鲜剂对龙井茶进行保鲜是较为有效的保鲜方式之一,其中生物保鲜剂因其安全、无毒、高效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因此,筛选适宜生物保鲜剂对龙井茶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β-环糊精为壁材,绿茶精油为芯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一种具有缓释作用的绿茶精油微胶囊,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并将其作为一种生物保鲜剂应用于龙井茶的贮藏保鲜中,以期为龙井茶贮藏品质的保持和货架期的延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以β-环糊精和绿茶精油为原料,制备得到具有绿茶清香的干燥白色粉末,即绿茶精油微胶囊。试验考虑了包埋时间、包埋温度和壁芯比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以微胶囊产率和精油包埋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绿茶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绿茶精油微胶囊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壁芯比6:1,包埋时间1h,包埋温度60℃,在此条件下,微胶囊产率达到78.12%,精油包埋率达到90.75%,微胶囊包埋效果最佳。2.绿茶精油微胶囊的性质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对微胶囊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测定绿茶精油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电镜观察得微胶囊化后的晶体较β-环糊精表面光滑,结构规整,确定绿茶精油微胶囊已形成;通过对比绿茶精油和微胶囊的挥发率得出,100℃加热36h后绿茶精油挥发率高达91.49%,而绿茶精油微胶囊挥发率仅为17.40%,微胶囊化可明显降低绿茶精油的挥发速度,使其达到长效缓释的效果。3.绿茶精油微胶囊对龙井茶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不同绿茶精油微胶囊添加量(3%、6%、9%、12%)对龙井茶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均有一定影响。感官评审结果表明:6%的绿茶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可保持龙井茶茶汤色泽和滋味,对茶叶香气的保留有一定作用。营养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微胶囊添加量为6%时,维生素C的保留程度较高;添加量为9%时,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下降缓慢。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9%的微胶囊添加量对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显着保持效果,6%添加量对羟自由基的抑制有明显作用,可提高茶叶的整体抗氧化活性。挥发性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绿茶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如芳樟醇、香叶醇、β-紫罗兰酮和壬醛)的保留和提高有一定作用。综合考虑微胶囊成本和龙井茶保鲜效果,可选择6%的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进行保鲜。

王祺[8](2019)在《EGCG-明胶复合膜物化性质及其对冷藏罗非鱼片品质的保持机制》文中认为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凝胶性、增稠性和成膜性。目前主要用哺乳动物的皮肤和骨骼来提取明胶。近年来,鱼皮和鱼骨成为新型的明胶提取原料,受到广泛的关注。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茶多酚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活性。本研究将EGCG和明胶交联成为一种新型的EGCG-明胶复合膜(以下简称复合膜)用于罗非鱼片的低温保鲜,探究其提高罗非鱼品质、改变菌群结构和延长货架期的效果及机制。1.EGCG对明胶膜力学特性、生物活性、键合作用和缓释EGCG能力的影响将明胶溶液与不同浓度(1%~5%)EGCG均匀混合后,于4℃下静置交联12h,测定复合膜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EGCG含量高于3%时,抗菌效果较为明显。随着EGCG含量的增加(1%~5%),复合膜变性温度升高(66.5~84.6℃),凝胶强度升高(609.3~1114.7 g),微观结构变得更加致密,这说明复合膜中存在交联作用。红外光谱图和蛋白质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氢键是EGCG分子和明胶分子之间相互结合的主要作用力。另外,EGCG在复合膜体系中的释放的过程显示,第13小时的释放速率最大,持续释放时间可达300小时。因此,明胶与EGCG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氢键,加入EGCG可以改善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并缓慢释放EGCG。2.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品质变化的影响新鲜罗非鱼片经明胶、EGCG和复合膜处理处理后并经真空包装后于4℃冷藏,每3天测定一次鱼片的新鲜度指标。结果表明,复合膜处理(EGT)延缓了鱼片弹性、硬度和颜色的变化,降低了鱼片中TBARS和TVB-N值。与对照(CON)组相比,复合膜样品的K值(在18天时为74%)和生物胺含量(21天腐胺为39mg/kg,尸胺为50mg/kg)均较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鱼片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并且EGT抑制了肌纤维间隙的增大。经电子鼻分析可知,EGT改变了鱼片的气味组成。感官评价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EGT罗非鱼片的保质期延长了 6天。因此,EGT改善了低温保存的罗非鱼片的质量并延长了货架期。3.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微生物结构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法和高通量测序法相结合探究EGT鱼片在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变化的情况。平板计数结果显示,EGT组的嗜冷菌、嗜温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产H2S菌的菌落数值均低于CON组,这说明复合膜抑制了细菌的繁殖与生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罗非鱼片的微生物种类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EGT组的微生物数量和相对丰度比空白组低,EGT样品中每个分类水平的微生物群数量在第0天(门:13;类目:25;目:40;科:53;属:75,种:39)时较小,并且EGT降低了最终样品中气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等优势腐败菌的相对丰度(21天)。因此,EGT改变了冷藏鱼片的菌群结构,抑制了鱼片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邵乐乐[9](2018)在《含肟醚基团羟基吡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及对虾保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虾类因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在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腐败和黑变。虾类的黑变主要是由于体内的多酚氧化酶(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及其衍生物所致。曲酸,即5-羟基-2-羟甲基-1,4-吡喃酮,具有抗菌、抗氧化和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因此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本文以曲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肟醚基团的羟基吡啶酮衍生物。在研究它们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基础上,探讨了5-羟基-1-辛基-4-氧-1,4-二氢吡啶-2-甲醛-O-乙基肟(6f)体外抗氧化活性、虾体细菌抑制活性和对虾体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最后对化合物6f进行了虾保鲜效果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曲酸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含肟醚基团的羟基吡啶酮衍生物6a6f,其结构用1H NMR,13C NMR,MS和HRMS进行了确定。2、测定了化合物6a6f对蘑菇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能力,发现化合物6f具有最强的单酚酶抑制能力(IC50为1.60μM)。化合物6f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抑制的IC50为7.99μM。抑制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6f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剂;6f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常数Ki和K’i分别为18.07μM和21.34μM。3、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6f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均显着强于曲酸(P<0.05)。4、从冷藏南美白对虾中分离出六种细菌,分别是Shewanella amazonensis、Shewanella haliotis、Microbacterium oxydans、Photobacterium damselae、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和Bacillus cereus。抑菌圈、MIC和MBC实验结果表明6f对上述六株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曲酸(P<0.05)。5、南美白对虾头胸部多酚氧化酶(PPO)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PPO在50℃,pH 6.0时活性最大。此外,SDS-PAGE和活性染色实验表明PPO分子量在200220 kDa,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6f对PPO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由动力学实验测得PPO的Km为3.02 mM,6f对PPO的抑制常数Ki和K’i分别为74.61μM和146.43μM。6、以4℃冷藏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以细菌总数、化学变化(TVB-N、pH、TBARS)和感官评价为鲜度指标,测定抑制剂6f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6f(0.1%)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要优于同浓度曲酸,而6f(0.1%)结合0.1%柠檬酸可进一步延长南美白对虾货架期至12天。

滑金杰,袁海波,江用文,董春旺,俸春红,邓余良[10](2017)在《温度补偿处理和低温贮藏对绿茶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西湖龙井为原料,设定温度补偿处理及3种不同的贮藏温度(-20、-5和4℃)共6个组合,分别在贮藏3、6、12个月取样,测定样品含水率、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和维生素C等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研究温度补偿处理、贮藏温度和时间对绿茶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叶含水率逐渐上升,温度补偿处理组合显着低于无温度补偿处理,不同贮藏温度间差异不显着;茶多酚、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Vc等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b较稳定,不同贮藏温度间差异不显着,温度补偿处理可显着减少上述品质物质的损失;绿茶感官总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下降,温度补偿处理组合可显着保留绿茶原有的品质,储藏12个月感官总分均在83.00分以上,3个低温对绿茶保鲜影响不显着,故4℃储藏并进行温度补偿处理最有利于绿茶保鲜。

二、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贮藏化学与贮藏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叶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1. 茶多酚类成分
    2. 氨基酸类成分
    3. 生物碱类成分
    4. 茶色素类成分
    5. 香气成分
二、贮藏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水分
    2. 温度
    3. 氧气
    4. 光照条件
    5. 包装材料
三、茶叶贮藏技术
    1. 适时贮藏提升部分茶类品质
    2. 贮藏保鲜技术
四、展望

(2)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茶青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保鲜处理及样品固定
        1.3.2 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1.3.3 茶多酚总量和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保鲜处理下茶青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2.2 不同保鲜处理下茶青中茶多酚的含量变化
    2.3 不同保鲜处理下茶青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2.4 主成分分析
3 结论

(3)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课题提出和前人研究进展
    1.1 课题提出
    1.2 前人研究进展
        1.2.1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的生理特性变化
        1.2.2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内色素含量和组成上的变化
        1.2.3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内香气挥发物含量和组成上的变化
        1.2.4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内滋味化合物含量和组成上的变化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不同摊放处理对茶鲜叶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 样本处理
        2.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2.2.4 生化指标的测定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外观,含水量以及色差的变化
        2.3.2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2.3.3 不同摊放处理下采后茶鲜叶气孔状态的变化
        2.3.4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叶片活性氧、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2.3.5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4 讨论
        2.4.1 低温摊放对维持采后茶鲜叶水分和色泽的作用机理
        2.4.2 低温摊放对缓解采后茶鲜叶遭受活性氧损伤的作用机理
3 不同摊放处理对叶绿素的代谢以及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样本处理
        3.2.3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3.2.4 转录组学分析
        3.2.5 叶绿素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测定
        3.2.6 干茶感官审评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色素组分标准曲线
        3.3.2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内色素组分含量的变化
        3.3.3 转录组分析结果
        3.3.4 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验证
        3.3.5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3.3.6 不同摊放处理后采后茶鲜叶内L-谷氨酸含量的变化
        3.3.7 不同摊放处理后采后茶鲜叶内叶绿醇含量的变化
        3.3.8 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脂溶性色素含量分析
        3.3.9 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感官审评结果
    3.4 讨论
4 不同摊放处理对非挥发性成分的代谢和绿茶滋味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4.2.2 样本处理
        4.2.3 鲜叶及绿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KEGG通路以及DEGs的荧光定量验证
        4.2.5 与差异非挥发性代谢物密切相关的酶活性测定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摊放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轮廓分析
        4.3.2 不同摊放处理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4.3.3 不同摊放处理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4.3.4 不同摊放处理对生物碱合成的影响
        4.3.5 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轮廓分析
        4.3.6 不同摊放处理对绿茶滋味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氨基酸代谢的调控
        4.4.2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多酚类物质代谢的调控
        4.4.3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生物碱代谢的调控
5 不同摊放处理对挥发性成分的合成和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5.2.2 样本处理
        5.2.3 摊放叶及绿茶样本中香气挥发物的测定
        5.2.4 香气挥发物定性与相对定量方法
        5.2.5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KEGG通路和DEGs的荧光定量验证
        5.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摊放处理后采后茶鲜叶中香气挥发物的含量变化
        5.3.2 不同摊放处理对采后茶鲜叶内芳香物质合成的影响
        5.3.3 不同摊放处理的绿茶制品香气挥发物含量分析
        5.3.4 不同摊放处理对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低温摊放环境下采后茶鲜叶内芳香物质的含量增幅更大
        5.4.2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萜烯挥发物合成的正向调控
        5.4.3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α-亚麻酸代谢的调控
        5.4.4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苯丙氨酸降解合成苯乙醛/醇的影响
        5.4.5 挥发性糖苷的水解反应对摊放叶香气增进的贡献评价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抹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抹茶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2 抹茶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品质关键控制点
        1.2.1 抹茶生产的工艺流程
        1.2.2 抹茶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1.3 抹茶贮存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
        1.3.1 多酚类的变化
        1.3.2 氨基酸的变化
        1.3.3 咖啡碱的变化
        1.3.4 叶绿素的变化
        1.3.5 维生素C的变化
    1.4 抹茶的营养保健功效
        1.4.1 对情绪认知和减压抗焦虑的作用
        1.4.2 降脂减肥作用
        1.4.3 抗癌和抗病毒作用
        1.4.4 抗炎及抗菌作用
        1.4.5 抗逆转录病毒活性
    1.5 货架期加速试验
    1.6 货架期预测模型简介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7.1 选题依据
        1.7.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8.1 研究内容
        1.8.2 主要创新点
2 环境因子对抹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和分析
        2.3.1 环境因子对抹茶主要品质成分特性的影响
        2.3.2 环境因子对抹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
        2.3.3 相关性分析
        2.3.4 主成分分析
        2.3.5 感官评分与理化指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抹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试与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度对抹茶主要品质成分特性的影响
        3.3.2 不同贮藏温度对抹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
        3.3.3 相关性分析
        3.3.4 主成分分析
        3.3.5 感官评分与理化指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贮藏温度下抹茶品质动力学分析及货架期预测模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食品反应基本动力学模型
        4.2.5 Arrhenius方程
        4.2.6 Q10模型
        4.2.7 抹茶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4.2.8 抹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抹茶在贮藏期间关键性指标
        4.3.2 基于温度因素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3.3 抹茶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4.3.4 抹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5)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因子对绿茶贮藏保鲜的影响
    1.1 水分
    1.2 氧气
    1.3 温度
    1.4 光照
2 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2.1 叶绿素
    2.2 氨基酸
    2.3 茶多酚
    2.4 维生素C
    2.5 脂肪酸
3 绿茶贮藏保鲜技术分析
    3.1 干燥贮藏保鲜技术
    3.2 低温冷藏技术
    3.3 除氧充氮保鲜技术
    3.4 生物保鲜剂保鲜技术
    3.5 利用包装材料的保鲜技术
    3.6 其他促进贮藏保鲜工艺或技术
4 问题与展望

(6)六安瓜片核心产地溯源及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文献综述
    1.1 六安瓜片研究现状
    1.2 茶叶产地溯源技术概述
        1.2.1 传统茶叶品质评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2.2 现代检测及分析技术在茶叶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1.2.3 当前茶叶产地溯源中存在的问题
    1.3 茶叶陈变研究及保鲜技术概述
        1.3.1 环境因子对茶叶品质因子的影响
        1.3.2 茶叶储存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试剂与药品
    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4 理化成分检测方法
    3.5 模式识别方法
    3.6 干茶颜色获取
    3.7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基于理化成分的六安瓜片产地分析
        4.1.1 不同产地六安瓜片品质分析
        4.1.2 不同产地六安瓜片特征因子提取
        4.1.3 不同产地六安瓜片判别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4.2 储存过程中茶叶品质的变化
        4.2.1 储存过程中水浸出物的变化
        4.2.2 储存过程中儿茶素与咖啡碱的变化
        4.2.3 储存过程中氨基酸类的变化
        4.2.4 储存过程中茶样颜色变化
        4.2.5 室温与低温储存样代谢物差异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绿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龙井茶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龙井茶概述
        1.1 龙井茶生产现状
        1.2 龙井茶品质特征
        1.3 龙井茶营养价值
    2 绿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1 低温保鲜技术
        2.2 除氧保鲜技术
        2.3 包装技术
        2.4 生物保鲜技术
    3 绿茶精油概述
        3.1 绿茶精油成分
        3.2 绿茶精油作用
        3.3 绿茶精油应用
    4 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
        4.1 微胶囊技术概念
        4.2 微胶囊结构与功能
        4.3 微胶囊技术应用
    5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5.1 立题背景
        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绿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茶精油微胶囊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2.2 绿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正交优化及验证
        2.3 绿茶精油微胶囊的性质测定
    3 讨论
        3.1 绿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3.2 绿茶精油微胶囊的结构及性质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茶精油微胶囊对龙井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试剂与仪器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营养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营养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 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对龙井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致谢

(8)EGCG-明胶复合膜物化性质及其对冷藏罗非鱼片品质的保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明胶研究现状
        1.1.1 明胶概述
        1.1.2 明胶的结构与性质
        1.1.3 明胶改性研究进展
        1.1.4 明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1.2 EGCG研究现状
        1.2.1 EGCG概述
        1.2.2 EGCG的结构与性质
        1.2.3 EGCG的应用
    1.3 低温水产品涂膜保鲜材料研究进展
        1.3.1 以壳聚糖为基质的涂膜保鲜材料
        1.3.2 以海藻酸钠为基质的涂膜保鲜材料
        1.3.3 以明胶为基质的涂膜保鲜材料
        1.3.4 其它基质的涂膜保鲜材料
    1.4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和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5 小结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复合膜性质研究
        2.2.1 复合膜样品制备
        2.2.2 复合膜的凝胶强度测量
        2.2.3 复合膜的颜色变化
        2.2.4 复合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5 复合膜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2.2.6 复合膜变性温度的测定
        2.2.7 复合膜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2.2.8 复合膜的抑菌性能测定
        2.2.9 复合膜的抗氧化活性
        2.2.10 复合膜的EGCG缓释性能分析
    2.3 复合膜对低温冷藏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研究
        2.3.1 样品制备
        2.3.2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感官分析
        2.3.3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pH值变化
        2.3.4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重量损失
        2.3.5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颜色变化测量
        2.3.6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硬度和弹性测定
        2.3.7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微观结构观察
        2.3.8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测定
        2.3.9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测定
        2.3.10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K值的测定
        2.3.11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生物胺含量的测定
        2.3.12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2.4 罗非鱼片冷藏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的变化分析
        2.4.1 微生物计数分析
        2.4.2 微生物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分析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膜性质研究
        3.1.1 复合膜的凝胶强度分析
        3.1.2 复合膜的颜色分析
        3.1.3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观察
        3.1.4 复合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1.5 复合膜的热力学分析
        3.1.6 复合膜的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3.1.7 复合膜的抑菌性能
        3.1.8 复合膜抗氧化能力
        3.1.9 复合膜中释放EGCG能力
        3.1.10 小结
    3.2 复合膜对低温冷藏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研究
        3.2.1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pH值变化
        3.2.2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重量损失
        3.2.3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颜色变化
        3.2.4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硬度和弹性分析
        3.2.5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3.2.6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脂质氧化情况
        3.2.7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变化
        3.2.8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ATP相关化合物及K值的变化
        3.2.9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生物胺含量的变化
        3.2.10 冷藏期间罗非鱼片的感官评价
        3.2.11 复合膜保鲜罗非鱼片新鲜度变化和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3.2.12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气味分析
        3.2.13 小结
    3.3 复合膜对鱼片冷藏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3.3.1 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不同微生物计数的影响
        3.3.2 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微生物结构影响的序列信息
        3.3.3 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微生物结构影响的分类地位鉴定
        3.3.4 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微生物结构影响的α-多样性分析
        3.3.5 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微生物结构影响的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3.3.6 复合膜对冷藏罗非鱼片微生物结构影响热图分析
        3.3.7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含肟醚基团羟基吡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及对虾保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南美白对虾简述
    1.2 虾的变质机理
        1.2.1 对虾死后生理生化变化
        1.2.2 虾的腐败
        1.2.3 虾的黑变
    1.3 虾类及其制品保鲜方法概述
        1.3.1 物理保鲜
        1.3.2 化学保鲜
        1.3.3 生物保鲜
    1.4 酪氨酸酶研究简述
        1.4.1 酪氨酸酶的结构与性质
        1.4.2 酪氨酸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1.5 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概况
        1.5.1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来源
        1.5.2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分类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1.6.3 研究意义
第2章 含肟醚基团羟基吡啶酮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设计思路
        2.2.2 设计路线
        2.2.3 合成方法
    2.3 结构表征
        2.3.1 结构解析
        2.3.2 表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抑制剂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抑制剂对蘑菇酪氨酸酶单酚酶抑制作用的测定
        3.2.2 抑制剂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抑制作用测定
        3.2.3 抑制剂对铜离子还原及螯合能力的测定
        3.2.4 分子对接模拟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抑制剂对蘑菇酪氨酸酶单酚酶活力的影响
        3.3.2 抑制剂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抑制作用
        3.3.3 抑制剂6f对铜离子的还原及螯合能力
        3.3.4 分子对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抑制剂抗氧化及抑菌活性评价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体外抗氧化实验
        4.2.2 虾体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4.2.3 抑菌试验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4.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4.3.3 南美白对虾中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4.3.4 抑菌圈
        4.3.5 最小抑菌浓度
        4.3.6 最低杀菌浓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抑制剂对虾体内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5.1 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虾体PPO的提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5.2.2 抑制剂6f对 PPO的影响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PO在虾体内的分布
        5.3.2 南美白对虾头胸部PPO酶学性质
        5.3.3 6f对南美白对虾PPO的抑制作用
        5.3.4 6f对南美白对虾PPO的抑制动力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抑制剂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研究
    6.1 材料与仪器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南美白对虾的样品预处理
        6.2.2 感官评价
        6.2.3 化学变化测定
        6.2.4 细菌总数的测定
        6.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细菌总数变化
        6.3.2 化学变化
        6.3.3 感官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附录二 细菌16S rDNA测序结果
附录三 论文中缩略词一览表
附录四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温度补偿处理和低温贮藏对绿茶保鲜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设计
        1.2.2 检测及评审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补偿处理对绿茶含水率的影响
    2.2 温度补偿处理对绿茶品质生化成分的影响
        2.2.1 温度补偿处理对绿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2.2.2 温度补偿处理对绿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3 温度补偿对绿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4 温度补偿处理对绿茶Vc含量的影响
    2.3 温度补偿处理对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四、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贮藏化学与贮藏技术研究进展[J].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王哲,吴文亮,林智,戴伟东. 中国茶叶, 2021(12)
  • [2]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茶青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J]. 胡蝶,陈维,马成英,吕恩利,苗爱清,乔小燕. 现代食品科技, 2021(04)
  • [3]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D]. 虞昕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4]抹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D]. 唐家振. 浙江大学, 2020(01)
  • [5]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李铁汉,方仕茂,王玉洁,苏欢,宁井铭,武卫权,曾雪鸿. 中国茶叶加工, 2019(02)
  • [6]六安瓜片核心产地溯源及低温保鲜技术研究[D]. 苏欢.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绿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龙井茶贮藏品质的影响[D]. 罗佳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EGCG-明胶复合膜物化性质及其对冷藏罗非鱼片品质的保持机制[D]. 王祺. 海南大学, 2019(06)
  • [9]含肟醚基团羟基吡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及对虾保鲜研究[D]. 邵乐乐.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2)
  • [10]温度补偿处理和低温贮藏对绿茶保鲜效果的影响[J]. 滑金杰,袁海波,江用文,董春旺,俸春红,邓余良.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8)

标签:;  ;  ;  ;  ;  

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