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分析(一)(论文文献综述)
冯华炜[1](2021)在《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文中提出水产养殖在确保我国粮食、营养和金融的安全中扮演着“中坚角色”。然而,集约化养殖下,病害发生给辽宁省大菱鲆、海参和鲤鱼等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类药物是防治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但是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问题,不符合当前无抗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控要求。在此背景下,为加强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防控,本文从“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原菌表征”、“计算机辅助中草药药物毒性预测”、“复方中草药的免疫防控应用”这三个角度出发,开展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基于微生物组表征养殖大菱鲆突眼病眼部病原菌特征和养殖海参腐皮综合症皮肤病原菌特征,并基于集成学习策略构建有机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对中草药毒性进行初步预测,为后期基于这些特征病原菌筛选安全有效的中草药进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第二部分,以海参和鲤鱼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和鲤鱼的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在辽宁省进行了应用推广,为指导辽宁省海参和鲤鱼的实际生产提供更实用的技术支撑和实践依据。论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针对人类的研究表明,定居在宿主眼部的共生菌群可以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眼部菌群的变化与眼部疾病的发生也有关系。但是尚未有研究针对鱼类疾病与眼部微生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首次采用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大菱鲆突眼病感染与其眼部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大菱鲆和患病大菱鲆之间的眼部微生物群存在显着差异,且患病大菱鲆比健康大菱鲆具有更低的微生物多样性。作为特征属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存在于健康大菱鲆的眼部,其丰富度的增加可能与患病大菱鲆眼部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KEGG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同眼部与肠道微生物群一样,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维持也很重要,其菌群平衡的破坏往往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皮肤微生物与海参腐皮综合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首次通过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海参腐皮综合症感染与其皮肤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结果表明,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低于健康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且这种变化可能与细菌组成的变化有关。对两组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通路的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海参和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Sulfitobacter、Roseovarius、Ruegeria、Vibrio、Tropicibacter和Leisingera等6个属为患病海参皮肤的特征属,其丰度的增加与微生物群落KEGG代谢通路的变化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可能具有一些潜在毒性。计算模型可以通过减少动物试验来准确预测这些药物的毒性。目前,本课题组已开发了3个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性集成预测模型,尚未开发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以文献中收集的1823个化合物作为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梯度提等机器学习算法结合9种分子指纹,构建27个预测化合物生殖毒性的集成模型。其中最佳的集成模型为Ensembl-Top12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6.33%±0.08%和0.937±0.001,在外部验证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4.38%和0.920。与已有模型相比,EensemblTop12模型具更高的预测性能。采用最佳集成模型Eensembl-Top12,以及本课题组已有的3个毒性预测模型,对前期已筛选好的6个单味中草药的生殖毒性、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进行预测,结果显示4个模型均可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本人前期采用四株海参腐皮综合症特征病原菌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海参的免疫防控应用。因此,本研究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在辽宁省大连市、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绥中县等6个市县的24个海参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应用推广。应用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抗病力、改善养殖水质、改善海参体壁氨基酸含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等功能。目前,复方中草药配方I共推广应用无药残海参苗种繁育规模14.19万立方米,平均增产24.53%,总体经济效益提高了1.1亿元。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前期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复方中草药配方II对基于大菱鲆突眼病和其它鱼类常见疾病的四株特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显示,该配方对这四株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将该复方中草药配方II初步投喂50亩鲤鱼池塘的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提高了鲤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将鲤鱼的存活率提高了7.59%,增重率提高了22.94%,饵料系数降低了1.59%。此外,复方中草药配方II还显着提高了鲤鱼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进一步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I在鲤鱼中地应用面积扩大至300亩后,结果显示应用期间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降低了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和病害发生率,平均增产15.3%,经济效益增加了35万元。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大菱鲆突眼病与眼部微生物之间的关系;(2)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海参腐皮综合症与皮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3)开发了具有更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4)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工厂化育苗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和适用于淡水鱼养殖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首次在辽宁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李席席[2](2020)在《非O1霍乱弧菌对青虾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拮抗菌的益生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sis)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因其具有高繁殖力,强适应性,杂食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常年上市等优点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之一。但是,随着青虾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致病性微生物对青虾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病害的发生已经严重制约了青虾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7年至2019年期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青虾养殖场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发病青虾表现为体表及肝胰腺发红,活力减弱,食欲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继而引起大批死亡。目前,有关这一疾病的爆发病因尚未有报道,针对这一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鉴定了引起青虾发病的病原菌XL1,探究了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并筛选出一株对病原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芽孢杆菌CPA1-1,从而为该疾病的防治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1.从发病濒死的青虾肝胰腺中分离出优势菌株XL1,并对该菌的分类地位、致病性、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胞外酶的分泌以及感染青虾后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青虾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09×104CFU/mL。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细菌16S rRNA和gyrB序列研究确定该分离菌株XL1为病原非O1霍乱弧菌(Non-O1 Vibrio cholerae)。PCR扩增结果表明该菌携带金属蛋白酶(Mp)、溶血素(HlyA)、粘附因子(RtxA)、外膜蛋白(OmpU)、辅助霍乱肠毒素(Ace)、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和Ⅵ分泌系统(T6SS)等毒力基因。分离菌XL1胞外酶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淀粉酶、卵磷脂酶、明胶酶和溶血素活性,但不具有脂肪酶和脲酶活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病青虾肝胰腺中的肝小管腔及肝小管间间隙增大,刷状边界消失,青虾肝胰腺组织的损害可能是导致青虾死亡的主要原因。2.为研究青虾感染病原非O1霍乱弧菌后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对致病菌XL1感染青虾6 h和12 h后的肝胰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6 h时共有18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104上调基因和85个下调基因。在12h时总共有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9个上调基因和17个下调基因,且在6h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的数量较12 h时多。此外,发现通过转录组分析得到的数据与荧光定量PCR试验得到的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了我们转录组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病原非O1霍乱弧菌感染青虾后,与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胞吞作用、Hippo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吞噬体相关的基因都表现出明显变化,表明这些信号通路均被激活。本研究获得的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免疫应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资源。为进一步研究非O1霍乱弧菌感染后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青虾感染致病菌XL1后13个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青虾血淋巴中的dorsal,relish,p38,crustin1,crustin2,crustin3,hemocyanin,i-lysozyme,anti-lipopolysaccharidefac-tors 1,anti-lipopolysaccharide factors 2,prophenoloxidase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这些结果揭示了免疫相关基因在青虾血淋巴中的表达谱的变化和转录激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原非O1型霍乱弧菌入侵的发病机制和宿主防御系统。3.为研究芽孢杆菌对青虾的益生机理,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健康的青虾体内分离出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CPA1-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RNA和gyrB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并对该菌株的生长特性、抑菌效果及携带抗生素相关基因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PA1-1对非O1霍乱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7×105CFU/mL,且该菌株携带srfAA、ituA、fenA、dhbA、bmyA、beaS、dfnA等脂肽类、聚酮类化合物以及抗菌蛋白的合成相关基因。此外,研究了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对青虾肝胰腺和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和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益生菌能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免疫相关酶活活性,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攻毒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贝莱斯芽孢杆菌CPA1-1可以增强青虾抗病原非O1霍乱弧菌感染的能力,提高青虾成活率。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在青虾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桑松文[3](2020)在《虾类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及其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包括病毒性偷死病(Viral covert mortality disease,VCMD)在内的多种新发疫病的大范围流行对中国对虾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CMNV)是引起对虾VCMD的病原,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养殖对虾中除了广泛流行的CMNV外,最近还出现了一种新型野田村病毒,这种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 Rp)基因序列与CMNV Rd RP基因片段的相似性为78%,是一种不同于CMNV的新病毒。感染这种新型野田村病毒的养殖凡纳滨对虾多表现出游泳能力下降的症状,因此被暂命名为“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ovement disorder nodavirus,MDNV)”。本研究拟在前期建立MDNV逆转录巢式PCR(RT-n PCR)和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的基础上,研发MDNV的一步法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方法,以期为MDNV的快速以及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对MDNV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采用已建立的分子生物学、组织学等方法对近年我国养殖虾类中MDNV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首先,本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从山东寿光某一凡纳滨对虾养殖场采集了患病凡纳滨对虾样品,对该批次样品进行了RT-n PCR检测、组织原位杂交和组织病理分析。RT-n PCR结果显示,该批次样品呈现MDNV阳性,样品中未检测到CMNV和其他常见虾类病原;组织病理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患病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组织中部分肝胰腺小管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病变肝胰腺小管的上皮细胞出现坏死,坏死部位均可观测到MDNV RNA探针的阳性杂交信号。将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进行匀浆、密度梯度离心,对纯化后的病毒进行电镜观测,可观察到大量直径约30纳米的MDNV样病毒颗粒。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寿光此养殖场的养殖凡纳滨对虾感染了MDNV。其次,利用上述纯化的MDNV病毒对健康凡纳滨对虾进行了体内注射感染实验。MDNV注射组对虾个体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胰腺颜色变浅,腹节体色不透亮,甲壳变软。患病个体的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肝胰腺组织中部分小管坏死,坏死主要表现为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的崩解和溃散。利用MDNV探针对肝胰腺组织切片进行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肝胰腺中坏死的上皮细胞细胞质中出现了明显的MDNV探针杂交信号;MDNV感染所致的肝胰腺小管局部性坏死与CMNV感染所致的肝胰腺全局性坏死的情况不同,反映出MDNV致病力相较于CMNV可能有所减弱;不过由于感染实验中未得到可靠的累计死亡率数据,MDNV的致病力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第三,基于MDNV的Rd Rp基因设计了寡核苷酸引物和探针,以含有MDNV靶基因的p MD18-MDNV质粒和RNA标准品为模板,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优化,建立了MDNV的一步法Taq Man RT-PCR检测方法。优化后的一步法反应液主要组份为:11μL一步法RT-PCR缓冲液,0.8μL酶混合物,0.3μM正向、0.3μM反向引物,0.4μM探针,1μL模板、5.2μL RNA-free H20(共计20μL);优化后的一步法反应程序为:54.5℃15 min,95℃1 min;95℃10 s,60.3℃30 s(45cycles)。特异性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新建立的方法能实现对MDNV的特异性检测,在1.4×1010~1.4×101拷贝数/μL标准质粒浓度范围内起始模板浓度与反应循环数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5.5×101拷贝的RNA标准品或者1.4×101拷贝的p MD18-MDNV标准质粒;分析还显示该检测方法批内和批间Ct值的CV分别小于1.27%和1.83%,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稳定性。本研究针对MDNV建立的Taq Man RT-PCR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和灵敏等特点,可为对虾养殖过程中MDNV的定性、定量检测与监测提供技术支持。第四,采用RT-n PCR、Taq Man 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三种检测方法对2018年和2019年取自我国部分内陆和沿海省市多种养殖虾类中CMNV和MDNV的检测和流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中均存在CMNV和MDNV阳性检出;其中我国山东、湖南、广西以及海南等省市养殖对虾中均存在MDNV的流行且呈现出从南到北流行率逐渐递减的趋势,而采集自山东、广西、江苏、浙江等省市的样品中有CMNV阳性检测;从总体上看,2018年上述省市养殖虾类中CMNV的检出率为20.7%。2019年上述省市养殖虾类中CMNV和MDN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6%、21.6%。上述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CMNV在我国多地养殖对虾中普遍存在,VCMD的传播和危害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养殖虾类中MDNV患病率也较高,其危害值得进一步调查和高度关注。
王腾[4](2020)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水养殖病害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庞大,养殖生物病害泛滥的问题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往病害发生时主要依靠人工现场诊断,养殖户仅凭个人经验和盲目用药容易延误病情,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现状也使得养殖生物病害不能得到及时诊治。众多的权威机构、科研院所和涉渔单位各自收录了大量海水养殖病害数据,其中蕴含的许多有价值信息可以借助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可以根据症状快速确定病害并提供科学的诊治方法,从而降低养殖风险,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提出基于Hadoop技术的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并以HDFS、MapReduce、HBase等核心组件为基础,梳理了大数据平台框架下的病害数据处理流程,广泛收集病害数据并深入挖掘海量病害数据内部蕴含的信息。鉴于传统图像识别技术难以设计出精确完备的图像分类特征的问题,本文以GoogLeNet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研发出一套病害诊断模型,使用卷积分解、归一化方法、h-Swish激活函数对其中的Inception结构进行改良,在节省网络参数、提升识别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训练速度。为优化模型拟合过程,本文采用批归一化防止梯度爆炸,运用Dropout和数据增强防止过拟合,使用迁移学习进行预训练以减少低级特征的提取时间,最终实现快速准确诊断海水养殖病害的目标。根据病害诊断的业务需求,本文对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总体规划,并基于先进软件开发技术对平台的具体功能进行建设,实现大数据技术在海水养殖病害诊断方面的应用。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能够充分利用海量病害数据资源,深入分析并有效发挥病害数据的潜在价值,为海水养殖业提供科学周到的病害诊断服务,推动海水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
何力,喻亚丽,甘金华,董立学,彭婕,陈建武,韩刚[5](2020)在《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文中指出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作为中国加工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备受消费者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克氏原鳌虾的质量安全总体概况,围绕苗种、渔药、养殖环境、饲料、非规范用药、重金属残留、寄生虫和水产品流通等环节,针对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的现状和隐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保证苗种质量,加强饲料和非药品管理,完善行业标准、溯源体系等建议。本研究旨在促进克氏原螯虾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安全食用提供技术保障。[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01-12]
张洪玉[6](2019)在《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1984年从美国引入我国,由于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各省市迅速推广,养殖产量和养殖面积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种类。然而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病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斑点叉尾鮰养殖主产区四川、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均出现暴发性的传染病,并且病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抗生素仅有11种20个剂型,并且种类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未来斑点叉尾鮰养殖将会面陷入到病害肆虐而无有效防控药物的困境。益生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友好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病害防治以及水环境改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乳酸菌是最为常用的一类益生菌,主要在饲料中添加用于改善动物健康。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乳酸菌在鱼体内的定植性和对其肠道菌群的研究一直都不清楚。本文利用在体实验研究干酪乳杆菌YYL3(Lactobacillus casei,Lc-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YYL5)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定植性,然后在饲料中添加两种乳杆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分析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功能预测,对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乳杆菌的益生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从市售水产益生菌制剂、糖蜜、红糖、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筛选出21株乳酸菌,经16S r DNA测序确定分属于10种乳酸菌,分别为屎肠球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棒状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发酵乳杆菌、鸟肠球菌和海氏肠球菌。分别对10种21株乳酸菌进行病原菌体外拮抗、耐胆盐及肠道上皮细胞黏附性实验。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YYL3、植物乳杆菌YYL5、植物乳杆菌YYL6、乳酸乳球菌TM3和发酵乳杆菌HT3等5株对斑点叉尾鮰三种主要致病菌(鮰鱼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鲁氏耶尔森氏菌)有较好拮抗作用。植物乳杆菌YYL5和YYL6、干酪乳杆菌YYL3和乳酸乳球菌TM3可以耐受0.2%的胆盐,在0.2%胆盐浓度下仍然可以生长。干酪乳杆菌YYL3、植物乳杆菌YYL5和发酵乳杆菌HT3这3株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作用相对较强,黏附率在5%以上。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最终获得两种能拮抗斑点叉尾鮰病原菌、耐胆盐并对Caco-2细胞具有一定黏附性的乳杆菌-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2)使用已证的在斑点叉尾鮰肠道具有定植能力的地衣芽孢杆菌A1(Bacillus licheniformis,Bli-A1)作为阳性对照,使用惰性对照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Gs)作为阴性对照,研究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定植性。通过每周换水100%和饲料Co60辐照灭菌减少水体和饲料微生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改良MRS平板(p H5.0)方法,提高MRS平板检测两种乳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52℃高温选择性培养肠道Bli-A1,使用Gs的芽孢作为惰性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两种乳杆菌在肠道内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每周100%换水使水体Lc、Lp、Bli含量<1cfu/ml。MRS改良平板检出限可以达到1cfu/肠。辐照灭菌使饲料中的乳酸菌和芽孢菌降至检出限以下。停止补充外源Lc、Lp、Bli、Gs后,Day21之后便再无Gs的检出,Day14之后便再无乳酸菌检出了,而Bli-A1在肠内容物中的含量直至观察期结束时(Day28)仍有1.3×102cfu/g。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不能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有效定植。(3)为研究两种乳杆菌对斑点叉尾鮰的益生性,在饲料中添加3.0×108 cfu/g的干酪乳杆菌YYL3(Lc-YYL3)或植物乳杆菌YYL5(Lp-YYL5),养殖4周后,测定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分析血清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并测定人工感染后叉尾鮰的累积存活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投喂Lc和Lp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肠道菌群功能进行了预测,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c能够显着提高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终末平均体重(114.67±10.75)g、体重平均增重(47.49±1.62)g以及特定生长率(1.90±0.05)%均显着高于对照组(Conrtol group,CG),饵料系数显着低于CG组(P<0.05)。Lp对生长性能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Lc能够显着提高溶菌酶活性(P<0.05),对替代补体通路活性(ACH50)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显着影响,Lp对溶菌酶活性、ACH50以及SOD均无显着影响(P>0.05)。Lc能够显着提高斑点叉尾鮰抗爱德华氏菌感染能力,15天后,Lc组(31.25±6.25%)累积存活率显着高于CG组(8.33±9.55%)和Lp组(16.67±9.55%)(P<0.05),而Lp组同CG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Lc、Lp降低了肠道菌群的丰度分布和多样性。在停止投喂乳杆菌两周后,Lc-2wk组肠道丰度仍然显着低于CG-2wk(P<0.05),但肠道菌群多样性逐渐恢复。Lp-2wk组菌群丰度逐渐恢复,但多样性仍然显着低于CG-2wk(P<0.05)。投喂乳杆菌期间,乳杆菌属是Lc、Lp两组的肠道菌群绝对优势菌属,分别为:85.39%、84.58%。停止投喂两种乳杆菌两周后,肠道中两种乳杆菌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0.05%)。假单胞菌属是Lc肠道菌群的第二优势菌群。Lp组中Pseudoclavibacter(2.99%)、假单胞菌属(2.19%)、军团菌属(1.29%)和短波单胞菌属(1.15%)所占比例也均超过1%。停止投喂乳杆菌2周后,两种乳杆菌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c-2wk菌群属水平分布较为均匀,假单胞菌属(19.75%)、杆菌属(13.41%)和新根瘤菌属(10.47%)所占比例超过10%。Lp-2wk组,鲸杆菌属是绝对优势菌,为84.72%,阿克曼菌属(12.23%)是第二优势菌属,同对照组肠道菌群亲缘关系较近。两种乳杆菌极大的改变了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结构,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 Se)显示,在LDA分值大于3.6,CG同Lc组之间39个分类单元有差异,CG同Lp组相比较,一共有51个分类单元有明显差异。投喂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机会致病菌气单胞菌的比例。对肠道菌群功能基因进行分析,Lc-YYL3组新陈代谢途径丰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在脂质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其他氨基酸的代谢、外源生物的生物降解和代谢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丰度比例上均高于对照组,这些功能基因的富集,更好的利用碳水化合物、脂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发酵碳水化合物形成短链脂肪酸,最终表现在促进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以及免疫水平上。综上所述,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不能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有效定植。干酪乳杆菌YYL3能够促进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提高免疫,提高抗爱德华氏菌的感染能力。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而两种乳杆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很大的差异性。干酪乳杆菌YYL3通过肠道中代谢功能基因富集,促进斑点叉尾鮰的生长和免疫水平。
莽琦[7](2019)在《典型流域主要淡水养殖模式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产养殖是全球食品生产增长最快的部分,在过去30年中以年均8%的速度持续增长。水产品已成为继谷类、牛奶之后食物蛋白的第三大来源,全球70亿人口的动物蛋白摄入,15%以上来源于水产品。淡水产品是我国国民膳食中的重要蛋白质来源,在国民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淡水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占中国养殖鱼类的96%,为城乡居民提供了 30%的动物蛋白。淡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效与高质量发展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本文针对主要淡水养殖模式,通过监测黑龙江、长江、珠江、黄河等四大流域养殖模式的环境要素、结构要素和生产要素的不同指标,积累养殖环境因子和养殖模式变化的基础数据。通过同一养殖模式在不同流域的比较分析,阐明环境因子、模式变化与区域养殖结构改变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以池塘养殖为重点,兼顾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在黑龙江、长江、珠江、黄河四大流域水产养殖主产区域,设立48个监测站点。遴选养殖结构、养殖环境和养殖生产等3大类要素51个监测指标,其中,养殖环境要素监测指标28个,养殖结构要素监测指标12个,养殖生产要素监测指标1 1个。2、细化了水质样品、底质样品、浮游生物样品、底栖动物样品和调查数据等方面的采集程序和方法,有效保证监测数据质量。依据数据监测要求,制定了监测描述规范的数据标准,提出了监测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3、结合监测点数据信息与研究需求,制定了典型流域主要养殖模式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录入规范。基于采集需求设置了相应的数据集,包括物种监测点基本信息数据表和养殖监测数据表。4、设计了典型流域主要养殖模式监测数据汇交体系,提出了监测数据汇交流程,按照流程的设计和管理权限设定,将数据获取和信息系统的角色划分为四个基本层级。基于其层级定位、数据填报范围和审核权限的设定,为每一层级操作人员进行科学设计和制定用户手册。5、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共计39个站点的完成监测,获得监测指标6050个,其中,养殖环境要素指标2085个,养殖结构要素指标481个,养殖生产要素指标402个。选择养殖环境、养殖结构和养殖生产等3大类要素的代表性监测指标,开展同一养殖模式在不同流域的对比分析。6、对比分析黑龙江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养殖区域中,在同一养殖模式条件下,各流域代表性监测指标出现一定的差异,具体差异依据自然环境、养殖技术和各种生产投入而有所不同。不论是流域内部还是流域之间,养殖环境要素、养殖结构要素、养殖生产要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研究表明,基于系统设计和信息化手段的基础性、长期性淡水养殖监测数据获取和分析是渔业科学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淡水养殖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和大数据预测分析来讲,需要更多监测数据的有效积累才能够推进淡水养殖模式的科学分析和合理预测。
段青玲,刘怡然,张璐,李道亮[8](2018)在《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产养殖对象特殊、环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精准地监测、检测和优化控制极其困难。大数据技术结合数学模型,把水产养殖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并将有用的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生产者与决策者,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水产养殖业大数据技术的总体架构;分析了水产养殖大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手段,重点总结了几种水产养殖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有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及其提供的应用服务;最后针对水产养殖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过程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实现全面感知、全产业链数据智能分析与自动决策、水产养殖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是根本,分析是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综合生产力和效益是最终目的,应深度挖掘现实需求,整合水产养殖全产业链数据,加强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推进大数据技术与水产养殖产业的深度融合,支撑我国水产养殖业彻底转型升级。
刘洪军,王晓璐,叶海斌,王颖[9](2017)在《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概述了山东省主要海淡水虾蟹类养殖品种的资源及其分布;从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两方面总结了主要经济虾蟹类的养殖现状;结合产业链的技术需求、市场前景和产业经济预期,系统归纳了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阐明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途径;从加强科技投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对于新形势下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山东"海上粮仓"建设的顺利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金石[10](2016)在《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概况及展望》文中提出水产养殖病害是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准确的病害测报对疫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从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开展历程、测报依据、测报工作内容、测报体系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述,对病害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作了病害测报的前景展望。
二、2003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分析(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分析(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2.1 研究思路 |
0.2.2 主要内容 |
0.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
0.3.1 主要创新点 |
0.3.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二篇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大菱鲆和海参的病原菌特征及用于中草药生殖毒性初步预测的集成模型构建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 |
1.1.1 微生物组学概述 |
1.1.2 微生物组学分析策略 |
1.1.3 微生物组学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
1.1.4 微生物组学在水产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
1.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
1.2.1 机器学习方法概况 |
1.2.2 机器学习在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应用 |
1.2.3 机器学习在化合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 |
第2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突眼病感染大菱鲆眼部的病原菌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2.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
2.2.3 序列数据处理 |
2.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
2.3.2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
2.3.3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
2.3.4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
2.4 讨论 |
2.4.1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多样性的影响 |
2.4.2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
2.4.3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腐皮综合症感染海参的皮肤病原菌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3.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
3.2.3 序列数据处理 |
3.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
3.3.2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
3.3.3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
3.3.4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
3.4 讨论 |
3.4.1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的影响 |
3.4.2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3.4.3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4章 化合物生殖毒性集成预测模型开发及其在中草药毒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数据集 |
4.2.2 分子指纹计算 |
4.2.3 特征选择 |
4.2.4 模型构建 |
4.2.5 模型评估 |
4.2.6 模型应用域分析 |
4.2.7 模型对中草药毒性的预测评估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特征选择结果 |
4.3.2 模型的预测性能 |
4.3.3 最佳模型的应用域 |
4.3.4 最佳模型与已有模型的比较 |
4.3.5 最佳模型对化合物分类的结果分析 |
4.3.6 化合物指纹特征相关的生殖毒性 |
4.3.7 模型对中草药多个毒性的预测结果 |
4.4 结论 |
本篇小结 |
第三篇 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对水产经济动物海参和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研究 |
第5章 文献综述 |
5.1 水产经济动物养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2 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种类及活性成分 |
5.3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5.4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4.1 评估水产动物非特异性能力的免疫因子 |
5.4.2 单味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4.3 复方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5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5.6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问题 |
第6章 海参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及推广应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试验 |
6.2.2 实验和应用推广地点 |
6.2.3 投饲管理与实验设计 |
6.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
6.2.5 生长性能测定 |
6.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
6.2.7 养殖水质的监测 |
6.2.8 抗病力测定 |
6.2.9 体壁氨基酸含量测定 |
6.2.10 抗生素残留量测定 |
6.2.11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效果 |
6.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最佳投喂比例的探索 |
6.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
6.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6.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养殖水质的影响 |
6.3.6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抗病力的影响 |
6.3.7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辽宁省海参养殖场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
6.3.8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养殖海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6.3.9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应用后养殖海参的抗生素残留情况 |
6.4 讨论 |
6.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海参养殖中的作用 |
6.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辽宁省海参养殖中的应用意义 |
6.5 结论 |
第7章 淡水鱼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池塘养殖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应用初探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试验 |
7.2.2 应用地点与实验设计 |
7.2.3 投饲管理 |
7.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
7.2.5 生长性能测定 |
7.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
7.2.7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效果 |
7.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
7.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7.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投喂后鲤鱼生长性能与免疫性能的关系 |
7.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养殖场的应用 |
7.4 讨论 |
7.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鲤鱼养殖中的作用 |
7.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沈阳市初步应用的意义 |
7.5 结论 |
本篇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非O1霍乱弧菌对青虾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拮抗菌的益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青虾产业概况 |
1.1.1 青虾的特征 |
1.1.2 我国青虾发展历史 |
1.1.3 我国青虾产业现状 |
1.1.4 我国青虾养殖模式 |
1.2 青虾常见疾病 |
1.2.1 黑鳃病 |
1.2.2 红体病 |
1.2.3 蜕皮障碍症 |
1.2.4 固着类纤毛虫病 |
1.2.5 霉菌病 |
1.3 霍乱弧菌 |
1.3.1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
1.3.2 霍乱弧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
1.4 水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
1.4.1 抗菌药物防治 |
1.4.2 微生态制剂防治 |
1.4.3 中草药防治 |
1.4.4 免疫防治 |
1.5 青虾免疫系统 |
1.6 转录组测序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思路 |
1.7.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虾病原非O1霍乱弧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病原菌的分离 |
2.1.5 分离菌的致病性 |
2.1.6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 |
2.1.7 病原菌的鉴定 |
2.1.8 病原菌胞外酶与溶血活性检测 |
2.1.9 病原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
2.1.10 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疾病发生情况 |
2.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2.2.3 组织病理变化 |
2.2.4 病原菌对青虾的致病性 |
2.2.5 病原菌的鉴定 |
2.2.6 胞外酶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2.2.7 药敏试验 |
2.3 讨论 |
第3章 青虾感染病原非O1霍乱弧菌的免疫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菌株及动物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3 样品采集 |
3.1.4 转录组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3.1.5 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3.1.6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3.1.7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qRT-PCR验证 |
3.1.8 细菌刺激后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2 结果 |
3.2.1 转录组序列组装拼接 |
3.2.2 转录组功能注释 |
3.2.3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
3.2.4 转录组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功能注释 |
3.2.5 转录组差异基因荧光定量验证 |
3.2.6 细菌刺激后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3.3 讨论 |
第4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青虾病原非O1霍乱弧菌的拮抗及益生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4.1.2 拮抗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4.1.3 拮抗菌株CPA1-1的鉴定 |
4.1.4 拮抗菌株CPA1-1的生长特性 |
4.1.5 拮抗菌CPA1-1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
4.1.6 拮抗菌CPA1-1抗生素相关基因检测分析 |
4.1.7 拮抗菌CPA1-1药敏实验 |
4.1.8 养殖实验分组与管理 |
4.1.9 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的测定 |
4.1.10 菌株CPA1-1对青虾保护率的研究 |
4.1.11 样品收集 |
4.1.12 实验期间免疫相关酶活测定 |
4.1.13 实验期间免疫相关基因测定 |
4.1.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拮抗菌CPA1-1的筛选 |
4.2.2 拮抗菌CPA1-1的形态特征 |
4.2.3 拮抗菌CPA1-1的鉴定 |
4.2.4 拮抗菌CPA1-1的生长特性 |
4.2.5 拮抗菌CPA1-1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 |
4.2.6 菌株CPA1-1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
4.2.7 拮抗菌株CPA1-1的药敏实验结果 |
4.2.8 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期间养殖水体的水质测定结果 |
4.2.9 菌株CPA1-1对青虾的保护率 |
4.2.10 青虾养殖期间免疫相关酶活测定结果 |
4.2.11 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12 青虾肝胰腺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虾类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及其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虾类病毒性偷死病(VCMD)概述 |
1.1.1 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的发现与鉴定 |
1.1.2 VCMD在国内外的流行 |
1.1.3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ovement disorder nodavirus, MDNV)的发现与鉴定 |
1.2 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概况 |
1.2.1 聚合酶链式反应 |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1.2.3 原位杂交技术 |
1.2.4 病毒电镜观测技术 |
第二章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典型病例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对虾样品的采集 |
2.1.2 基于RT-nPCR检测方法检测患病样品病原 |
2.1.3 基于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患病样品 |
2.1.4 发病样品病毒粒子纯化与观测 |
2.2 实验结果 |
2.2.1 患病凡纳滨对虾RT-nPCR分析结果 |
2.2.2 基于MDNV RdRp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2.2.3 患病凡纳滨对虾组织病理学及组织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
2.2.4 病毒纯化和透射电镜观察 |
2.3 本章讨论 |
第三章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致病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病毒粒子的提取 |
3.1.3 养殖实验的安排 |
3.1.4 逆转录巢式PCR(RT-nPCR)检测 |
3.1.5 组织病理学分析 |
3.1.6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感染对虾症状观察 |
3.2.2 人工感染凡纳滨对虾RT-PCR检测结果 |
3.2.3 人工感染凡纳滨对虾组织病理学及组织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
3.3 本章讨论 |
第四章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对虾及核酸样品 |
4.1.2 样品RNA的提取 |
4.1.3 组织总RNA的反转录和PCR扩增 |
4.1.4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 |
4.1.5 RNA标准品与pMD18-MDNV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4.1.6 TaqMan RT-PCR的优化 |
4.1.7 TaqMan RT-qPCR的分析特异性 |
4.1.8 TaqMan RT-qPCR分析的标准曲线和分析灵敏度 |
4.1.9 TaqMan RT-qPCR测定的可重复性 |
4.1.10 TaqMan RT-qPCR的应用 |
4.2 结果 |
4.2.1 TaqMan RT-qPCR检测的条件优化 |
4.2.2 TaqMan RT-q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
4.2.3 TaqMan RT-qPCR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 |
4.2.4 TaqMan RT-qPCR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 |
4.2.5 利用TaqMan RT-qPCR分析养殖虾类中MDNV的流行情况 |
4.3 小结 |
第五章 2018年和2019年对虾样品中MDNV的流行病学调查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来源 |
5.1.2 样品RNA的提取 |
5.1.3 通过RT-nPCR检测 CMNV 和 MDNV |
5.1.4 通过TaqMan qRT-PCR检测 CMNV 和 MDNV |
5.1.5 通过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CMNV 和 MDNV |
5.2 结果 |
5.2.1 MDNV的宿主范围及阳性检出率 |
5.2.2 MDNV的流行区域 |
5.2.3 CMNV的宿主种类及阳性检出率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水养殖病害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海水养殖病害诊断背景 |
1.1.2. 大数据技术背景 |
1.1.3. 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背景 |
1.1.4.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海水养殖病害诊断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大数据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2.海水养殖病害诊断技术原理综述 |
2.1 Hadoop分布式平台 |
2.1.1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 |
2.1.2 HBas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2.1.3 MapReduce分布式编程模型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2.2.2 卷积神经网络执行流程 |
2.2.3 几种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2.2.4 模型选择 |
2.3 模型优化算法 |
2.3.1 批归一化 |
2.3.2 DropOut |
2.3.3 迁移学习 |
2.3.4 数据增强 |
2.3.5 损失函数优化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海水养殖病害诊断模型研究 |
3.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水养殖病害诊断模型 |
3.1.1. 网络结构设计 |
3.1.2. 实验与分析 |
3.2 分布式并行化的海水养殖病害诊断模型 |
3.2.1. 模型并行化策略 |
3.2.2. 分布式并行化在海水养殖病害诊断的应用 |
3.2.3. 分布式并行实验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需求分析与框架设计 |
4.1 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需求分析 |
4.1.1. 用户需求分析 |
4.1.2. 功能需求分析 |
4.1.3. 数据需求分析 |
4.1.4. 性能需求分析 |
4.2 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框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海水养殖病害诊断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 |
5.1 平台设计目标 |
5.2 平台设计思路 |
5.3 平台基础环境 |
5.4 平台技术架构 |
5.5 平台数据库设计 |
5.6 大数据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5.6.1. 病害诊断 |
5.6.2. 行业培训 |
5.6.3. 数据展示 |
5.6.4. 系统管理 |
5.7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
1.1 产业总体概况 |
1.1.1 养殖产量 |
1.1.2 产业产值 |
1.1.3 养殖规模 |
1.1.4 养殖模式 |
1.1.4.1 稻虾模式 |
1.1.4.2 池塘主养模式 |
1.1.4.3 虾蟹池塘混养模式 |
1.2 产品质量概况 |
1.3 近十年该种类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 |
2 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
2.1 苗种 |
2.2 渔药 |
2.3 养殖环境 |
2.4 饲料 |
2.5 非规范用药 |
2.6 重金属残留 |
2.7 生物危害-寄生虫 |
2.8 水产品流通 |
3 对策和建议 |
3.1 管理政策措施建议 |
3.2 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 |
3.3 应急预案储备 |
3.4 前瞻性建议 |
(6)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斑点叉尾鮰养殖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
1.2.2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2.3 乳酸菌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
2.2.2 牛津杯法体外细菌拮抗试验 |
2.2.3 乳酸菌耐胆盐实验 |
2.2.4 细胞黏附能力试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定植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体中乳杆菌和对照菌含量的监测 |
3.2.2 饲料Co60 辐照灭菌和含菌量检测 |
3.2.3 乳杆菌和对照菌的选择性培养 |
3.2.4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不能在斑点叉尾鮰肠道有效定植 |
3.3 讨论 |
3.3.1 每周完全换水可有效控制水体中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含量 |
3.3.2 Co60 辐照灭菌能够消除饲料中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对实验的干扰 |
3.3.3 乳杆菌和对照芽孢杆菌的选择性培养 |
3.3.4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不能定植于斑点叉尾鮰肠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生长性能 |
4.2.2 免疫指标 |
4.2.3 人工感染试验 |
4.2.4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质量评估 |
4.2.5 各样品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6 两种乳杆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7 基于LEfSe(LDA Effect Size)对比分析组间物种差异 |
4.2.8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 |
4.2.9 肠道菌群功能比较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Lc和 Lp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Lc和 Lp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及抗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
4.3.3 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3.4 肠道功能预测 |
4.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表及附图 |
附表1 缩略词表 |
附图1 LDA值分布柱状图及进化分支图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 |
致谢 |
(7)典型流域主要淡水养殖模式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淡水养殖概述 |
1.2 淡水养殖主要模式 |
1.3 不同流域淡水养殖分布特征 |
1.4 淡水养殖监测研究现状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典型流域主要淡水养殖模式监测体系 |
1 监测站点布设 |
2 监测指标选取 |
2.1 养殖环境要素 |
2.2 养殖结构要素 |
2.3 养殖生产要素 |
3 监测数据采集 |
4 监测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
4.1 监测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
4.2 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
4.3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
5 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流域主要淡水养殖模式监测数据汇交 |
1 数据采集和录入规范 |
1.1 数据采集规范 |
1.2 数据录入规范 |
2 监测数据汇交体系设计 |
2.1 监测数据汇交流程 |
2.2 监测数据分类标准体系 |
3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流域主要淡水养殖模式监测数据变化分析 |
1 三种养殖模式监测数据获取 |
2 同一养殖模式不同流域对比分析 |
2.1 池塘养殖不同流域监测指标对比分析 |
2.2 网箱养殖不同流域监测指标对比分析 |
2.3 工厂化养殖不同流域监测指标对比分析 |
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 |
1.1 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架构 |
1.2 水产养殖大数据来源 |
1.3 水产养殖大数据存储与计算 |
1.3.1 多源水产养殖大数据融合 |
1.3.2 水产养殖大数据存储技术 |
1.3.3 水产养殖大数据处理框架 |
1.4 水产养殖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
1.4.1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现状 |
1.4.2 基于预测分析的水产养殖大数据挖掘 |
1.4.3 基于分类分析的水产养殖大数据挖掘 |
1.4.4 基于聚类分析的水产养殖大数据挖掘 |
1.4.5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水产养殖大数据挖掘 |
1.4.6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产养殖大数据挖掘 |
1.5 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 |
2 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面临的挑战 |
3 发展趋势展望与建议 |
4 结束语 |
(9)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凡纳滨对虾设施化 (工厂化、集约化) 养殖模式 |
(二) 凡纳滨对虾淡水精养模式 |
(三) 海水粗放式养殖模式 |
(四) 虾蟹池塘生态化混养模式 |
(五) 渔、盐、化工一体的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 |
(六) 凡纳滨对虾生态工业化养殖模式 |
(七)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八) 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滞后 |
1. 引进优良种质资源, 实施种质强省战略 |
2. 加大养殖设施研究, 提升养殖容纳量 |
3. 示范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 规范养殖技术 |
4. 提高虾蟹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
5. 拓展水产品销售模式 |
6. 加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
(10)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概况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测报工作开展历程 |
2 病害测报工作依据 |
2.1 病害测报服务机构 |
2.2 病害测报工作方案与规范 |
2.2.1 病害测报工作方案 |
2.2.2 病害测报工作规范 |
2.3 病害测报方法 |
2.4 病害测报内容 |
2.4.1 水温 |
2.4.2 水质监测指标 |
1)溶解氧(DO) |
2)p H值 |
3)氨氮(NH4+-N) |
4)亚硝酸盐(NO2-) |
5)硫化氢(H2S) |
2.4.3 病原体 |
1)病毒细菌感染 |
2)寄生虫侵袭 |
2.4.4 养殖水生动物抗病力下降 |
2.4.5 养殖密度过大引发的养殖病害 |
2.4.6 极端气候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
1)寒潮暴雪强冷天气 |
2)暴雨、山洪暴发对山区库区水域、池塘养殖的危害 |
3)台风、暴雨对库区网箱养殖的危害 |
4)台风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危害 |
2.5 疾病诊断 |
3 病害测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
3.1 病害测报人员与测报、咨询机构职责 |
3.2 病害测报(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 |
3.3 病害测报信息化建设 |
3.4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种类 |
3.5 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特点 |
1)发病品种多 |
2)疾病种类多 |
3)综合发病多 |
4)病因不明多 |
5)发病季节变化 |
6)疾病感染对象发生变化 |
3.6 水产养殖动物发病流行特征 |
1)季节性 |
2)地域分布 |
3)易感动物 |
3.7 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
4 病害测报工作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
4.1 病害测报规范 |
4.2 县级病害测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4.3 县级站病害测报技术人员及工作经费不足 |
4.4 县级病害测报实验室诊断技术人员缺乏 |
5 展望 |
四、2003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分析(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D]. 冯华炜. 辽宁大学, 2021
- [2]非O1霍乱弧菌对青虾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拮抗菌的益生效果研究[D]. 李席席. 扬州大学, 2020
- [3]虾类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及其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D]. 桑松文.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水养殖病害诊断研究[D]. 王腾.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J]. 何力,喻亚丽,甘金华,董立学,彭婕,陈建武,韩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1)
- [6]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张洪玉.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典型流域主要淡水养殖模式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分析[D]. 莽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 段青玲,刘怡然,张璐,李道亮.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6)
- [9]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刘洪军,王晓璐,叶海斌,王颖. 中国海洋经济, 2017(02)
- [10]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概况及展望[J]. 吴金石. 渔业研究,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