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

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

一、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逸凡[1](2020)在《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机数广泛应用于信息加密、统计抽样等领域。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视线转向了量子随机源的研究,包括自发辐射噪声,真空涨落和相位噪声等,从量子随机源中提取随机数的方案被称为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其中,基于真空涨落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方案相较于其他方案而言,真空态易制备,系统结构简单,利于集成,并且可以满足高速的应用场景需求,因此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视。数据采集技术作为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中的关键技术,用于将探测所得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为了实现安全、稳定、高速的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需要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其中主要参数有采样速率和采样位数以及动态范围,这三个参数将直接影响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和产生速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高速数据采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采样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实际系统中最坏情况下的最小熵,确定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速率和采样位数以及动态范围。数据采集系统由采样子卡和基于FPGA开发平台的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其中采样子卡以型号为ADS5400的ADC芯片为核心。2.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在输入测试信号频率为50 MHz并且采样速率为800 MHz的情况下,系统的有效位数达到9.20 bits。同时搭建基于真空涨落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实验系统,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随机变量进行采样,最后对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进行整体性能测试。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高速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的原始随机序列产生速率能够达到9.60Gbps,通过随机提取率为0.533的算法后处理,最终输出随机序列产生速率高达 5.12 Gbps。

朱剑飞[2](2020)在《基于无线传感的矿井顶板监测及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本课题是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物联网的煤矿重大生产装备状态监测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开发”(20131101029)的重要子课题之一,是针对矿井顶板的安全监测与灾害预警问题而提出的。本文结合煤矿井下顶板监测的现场实际需要,以及中国2025智慧煤矿的发展要求,开发了一套基于无线传输的矿井顶板监测以及预警系统,实现对顶板的离层信号和应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存储、上传,以及对顶板灾害的预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调研矿井顶板现场监测现状,分析了无线传输技术在矿井顶板监测与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井下实际安装和操作需求,制定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基于无线传感的矿井顶板监测与预警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整个系统由一台上位机、一台CAN转以太网模块、多台中继装置,以及数十台矿井低功耗无线顶板监测装置组成。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基于现场无线网络的实时顶板状态监测与预警系统。上位机与CAN转以太网模块之间、模块与中继装置之间采用有线传输,中继装置与顶板监测装置之间采用无线传输。在充分考虑煤矿井下仪器仪表设备防爆要求以及无线设备低功耗要求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11为主控制器的低功耗无线顶板状态监测装置硬件电路和顶板中继器装置硬件电路。除主控制器以外,装置中主要还包含电源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多参量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蓝牙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等硬件电路。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编写了具有低功耗和无线传感特性的矿井顶板监测装置程序。它主要包括主程序、功耗管理程序、OLED屏幕显示程序、多通道信号采集程序、外部FLASH存储程序、时钟读写与参数掉电存储程序、光触发与物理按键识别程序、蓝牙通讯程序等。此外,根据数据转换和传输的要求编写了中继器程序,其主要包括OLED屏幕显示程序、外部物理按键程序、蓝牙数据收发程序以及基于CAN通信的数据收发程序等。硬件与软件功能实现矿井顶板多监测传感器的低功耗运行和无线数据传输,不仅延长了意外停电后对顶板连续监测的时间,而且减少了矿井应对突发事故的盲目性。通过分析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与数学模型在矿井顶板预测预警中的优缺点,结合本文所开发监测系统可获得的顶板特征信息,建立了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矿井顶板预警模型,开发了集监测和预警于一体的上位机软件。基于山西晋煤集团某矿井的顶板监测历史数据,验证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实现矿井顶板动态预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矿井顶板的动态评估和预警。在实验室以及晋煤研究院车间对各部分装置单项功能以及整体系统功能进行联合调试,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要求,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地完成对顶板信号的采集、存储、上传与预警,实现了数据在无线网络下的有序传输,有效提高通信线路意外切断后,顶板监测的连续性,既提高了矿井顶板监测的可靠性,也为进一步分析预测顶板动态提供了依据。

朱黄超[3](2019)在《基于MEMS传感阵列的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同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给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的环境评价和海底极端地质现象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研制水合物开发环境原位监测与探测系统。论文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现有国内外水合物开采环境监测技术、海底地形形变监测技术、海底观测网等技术和时间同步等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设计一套可原位、长期进行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的需求。论文将对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同步技术展开详细介绍,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包括:首先给出了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传感阵列的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同步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总结了现有相关技术研究的局限性。其次根据水合物试采区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的功能需求,确定了利用MEMS姿态传感器组成阵列进行地形原位、长期监测的方案;对数据同步采集系统中的关键元器件的选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相关硬件和系统结构的设计。然后分析了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的任务需求;确定了采用主从站结构,提出了基于 Ⅱ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和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两级数据采集的系统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中从站数据采集程序、ⅡC总线接收程序、CAN总线发送和接收程序以及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多节点、长距离数据的快速采集。接着阐述和分析了多节点数据采集同步理论;针对在深海进行时间同步的特殊性和难点,提出了适合本系统的相对时间同步技术,并进行了相关设计,保证系统内各从站的时间相对同步。最后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的联调和系统实验,证实了系统能够正常、准确地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显示功能,为长期布放提供了可行性验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系统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邵璞[4](2016)在《低压配电网广域同步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我国的低压配电网结构复杂多变,运行时状态变化迅速,而目前我国对电网的监测主要分布在电厂和发输电侧,因此难以对配电网整体形成有效的实时监测。在复杂电力系统运行状况下,不能及时得到配电网的实时信息,发生突发状况时难以对配电网实施最优的控制策略,导致对用户用电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针对我国配网自动化研制程度不高的现状,亟待开发一种基于配电网的同步测量装置,用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增加电网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电网状态变化对用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大量配电网实时运行的状态信息,为电网的调度运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说明了目前我国低压配电网运行情况复杂多变,监控难以大面积覆盖的现状,指出研制低压侧同步测量装置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同步测量装置的研发历史以及国内在同步测量技术方面的进展。(2)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基本原理;阐述了电力系统测量的主要算法,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解释了广域同步测量系统的整体构成,提出同步测量装置的整体构成思路,并详细描述了装置不同硬件模块所实现的功能。(3)在同步测量装置中引入了全相位FFT算法,从算法的原理、特性以及算法在同步测量装置中的实现方法几个方面对全相位FFT算法进行介绍。将全相位FFT算法应用在同步测量装置中,提高了同步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4)对同步测量装置的硬件进行了设计,装置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负责电压采集部分的信号调理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ADS8364模数转换模块、负责进行程序整体控制以及数据处理的TMS320F2812最小系统、负责进行人机交互的GPU22C液晶显示及按键模块、负责和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的CAN转以太网模块以及负责为装置提供统一采样时间与秒脉冲的同步时钟模块。(5)详细阐述了同步测量装置的软件设计流程,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同步时钟模块的时间解析程序、秒脉冲生成程序、模数转换程序、全相位FFT计算程序、CMD空间分配程序以及人机界面的控制程序。(6)通过装置的整体校准,来提高装置测量的精确性;对装置进行分模块的调试和试运行,验证装置的稳定性;在完成装置的整体调试以及试运行之后,将装置安装到电压变化复杂的监测节点进行持续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CAN转以太网模块传输至上位机数据中心,对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综合解析,并将处理结果进行显示。测量结果说明了低压侧同步测量装置能够准确反映监测点的电压频率波动情况。

李富颖[5](2010)在《关于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直流系统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本文主要是研究在生产现场强噪声干扰环境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采用大规模SoC技术和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结合现代电路设计方法,开发设计了一种高性价比的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系统及直流系统绝缘监测的发展现状。之后,结合直流系统漏电信号的特点和工业现场的强噪声干扰,讨论了相应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并对器件和参数选择作了具体说明;同时对整个系统的软件框架和各个子系统的软件流程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对系统的定标和现场调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冀本豪[6](2009)在《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研制及其数据处理方法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陆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而海洋环境监测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程度和效果。为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海洋环境监测的特点,根据现场的应用需求,对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同时设计了海洋环境监测中关键参数的有关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分析海洋监测中各个环节的结构和关键问题,确定了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以双单片机为核心,具有多种接口和大容量存储器的数据采集器的整体设计方案。在设计中主要开发了数据存储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提高数据采集器抗干扰性的复位监测模块的软、硬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等功能。根据数据采集器和上位机软件对数据处理的不同需求,对海洋环境监测中关键参数的相关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设计。在对几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复合滤波的方法实现了数据采集器中的数字滤波;根据风速、风向的特点提取了极大值点和最大值点;使用数据插值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潮位值进行了数据补遗;结合潮汐的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完成了高低潮位值的提取。实验室模拟调试实验和现场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设计的数据采集器能够完成主要水文、气象参数的采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在上位机中对关键参数数据的处理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海洋环境数据处理其它环节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基础。

杜亚尊[7](2008)在《检测水质中污染油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对于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人口的高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己成为人类生活中的显着问题,加上大量废弃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废水的任意排放,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油类物质(石油类物质和动植物油)是水和土壤中的一项重要的污染源,它不仅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使水质恶化,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检测水中油含量是控制油污染,掌握水质变化,保护水资源的必不可缺的手段。关于水中油含量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单一的分光光度计法来测量,测量结果再经换算才可得到被测物质的浓度,这种方法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引入误差,且不能现场作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质油污染现场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它能方便地检测水中含油量,且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本仪器以非分散红外光度法为测定依据,其测油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中的朗伯—比尔定律。本文从测油仪的光源系统、样品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等五大系统全面介绍了仪器的设计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通过软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打印和通讯等功能。该仪器中自然光的干扰是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了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中的信号和噪声特点后,采用切光的办法来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可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使信号变得容易处理,而通过采用相敏检测的方法又可大大提高信噪比。文章系统的介绍了弱信号的提取方法,解决了信号提取困难的问题,并给出了实际可行的电路。另外,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计算机系统中是该仪器的核心部分,将由检测系统转换来的电信号换算成油类物质的浓度,并显示、打印出来。特有的数据存储功能,使仪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系统中设计了看门狗电路,防止由于程序跑飞和电源故障引起的工作不正常。本仪器既可以与PC机联用也可以脱离PC机单独使用。操作软件功能强大,具有仪器性能自检及在线帮助功能,可实现网上服务。本课题是针对我国水体的油污染,利用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技术,设计出适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测油仪。利用此仪器,可以检测出水中矿物油和动植物油的污染物含量,还可用于有机试剂纯度检测及含各种不同C-H键有机物总量和分量的测量。本测油仪采用了调节方便、频率精确的光源调制系统和相关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体积小适于野外现场使用。

潘海军[8](2007)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保证建筑内部的安全性,满足用户当时的各种需求,门禁系统应运而生。门禁系统集电脑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磁电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于一体,使卡与锁之间实现完整“对话”功能,以智能卡来控制门锁的开启,开创了门禁管理的新概念,它不仅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更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而且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此,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e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门禁系统。(1)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总体设计,设计了射频IC读卡器的电路原理图,给出了PCB板。读卡器主要由射频天线、读卡模块、RS485通信接口及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能读写Philips公司的Mifare非接触式智能射频卡,读卡距离约10cm。当没有卡进入读卡能量范围时,系统显示时钟,当有卡进入时则读卡内数据并将卡号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2)深入研究RFID天线的EMC过滤器、接收电路以及天线匹配电路等构成,结合本设计采用了线圈天线,并从品质因素Q和调谐频率两方面设计读写器天线,设计优化了天线耦合电路。(3)针对设备组网应用要求,门禁终端通信采用RS485总线,同时结合门禁读卡器研究了RS485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RS485接口与PC机组成通信网络系统。读卡器平时可独立工作,PC机会每隔一定时间访问读卡器,用PC机上的时钟统一校准读卡器上的时钟,并读取存储器内的读卡数据,以便读卡器中的数据得到及时处理。(4)设计单片机的包看门狗、液晶显示、数据存储和实时时钟等在内的外围模块电路,采用串口设计如SPI、I2C等,从而节约了单片机的I/O接口。同时结合门禁系统设计门禁控制电路,完成设备的选材。(5)根据射频识别门禁系统总体设计要求,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法,根据MF RC500的特性,系统地对MF RC500芯片的操作流程进行研究,设计主程序的流程图和各个模块子程序,使用C51语言开发了读写器的底层控制软件,并完成程序的调试,证明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射频识别以其方便快捷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而中国正在成为射频识别标签生产最被看好的生产基地。将射频识别应用到门禁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这一思想设计了小型门禁系统的底层模块,同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扩展,比如利用Internet接入取代RS485联网方式,扩大系统的规模。

陈莉[9](2007)在《基于单片机的地下水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水量也在日益增长,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但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导致水体的污染,水质恶化,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因此,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地下水监测是必要的。本文详细阐述了多参数地下水监测系统的研究方案、组成结构及其特点。整个采集系统完成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电导率等参数的测量,而且在需要时,可适当扩充被测量的地下水参数。系统使用相应的传感器,将地下水参数由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各自的前置放大电路进行一级放大,信号变为合适的幅度。然后经前置放大电路处理过的信号经过滤波电路以消除其它频率的干扰信号,并进行二级放大处理,送入A/D转换器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送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采用AT89C52单片机,使系统智能化。特有的数据存储功能使仪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并且可以查询历史数据。测量电路的一级放大采用AD623测量放大器,AD623是具有低温漂、低价格、低功耗、高精度的仪器仪表用放大器,尺寸小、功耗低特别适合于电池供电、便携式应用场合。使用多路模拟开关MAX308,使系统对前置放大后的多路信号进行分时处理。A/D转换器选用美国AD公司生产的∑-Δ型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器AD7705,它直接从二级放大器接收电平信号并输出串行数字信号。为记录测量的时间,需要实时时钟,本系统采用DS1302芯片。在单片机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中,断电数据保存功能、看门狗功能、上电掉电复位功能、电源电压监控功能等对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Xicro公司生产的X25045芯片集上述功能于一身,这种组合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对印制电路板的空间要求,降低了成本和系统功耗。本系统在AT89C52的控制下,进行报警、显示、打印等各种数据处理。下位机是在单片微型机控制下的智能仪器,具有省电、体积小、造价低、工作可靠的优点。本仪器是一套适合野外现场使用的、携带方便的地下水监测系统。

陈晶[10](2007)在《基于单片机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教室灯光的控制方法,尤其是教室灯光的智能控制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装置和相应软件。该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装置的智能部件,采用热释红外人体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存在,采用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电路检测环境光的强度;根据教室合理开灯的条件,系统通过对人体的存在信号和环境光信号的识别和智能判断,完成对教室照明回路的智能控制,避免了教室用电的大量浪费。系统还具有多种报警功能;同时还采用了软/硬件的“看门狗”技术等抗干扰措施。单片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条理清晰、通用性好,便于改进和扩充。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控制方便,可靠性高,专用性强,性价比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类大、中专院校教室灯光控制的要求,很大程度的达到节能目的。

二、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及其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设计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及数据采集理论基础
    2.1 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系统模块
    2.2 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2.3 最小熵
    2.4 经典采样理论基础
        2.4.1 采样过程分析
        2.4.2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2.4.3 过采样和欠采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采样子卡电路设计及实现
    3.1 高速电路设计规则
    3.2 ADC芯片及外围电路设计
        3.2.1 ADC芯片的选型
        3.2.2 ADC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2.3 ADC芯片工作模式控制
        3.2.4 前级差分放大芯片的选型
        3.2.5 前级放大芯片模块电路设计
    3.3 时钟发生模块电路设计
        3.3.1 时钟芯片的选型
        3.3.2 时钟发生模块电路设计
    3.4 子卡与FPGA接口模块电路设计
    3.5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6 采样子卡PCB图及实物图
    3.7 采样子卡测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时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高速实现
    4.1 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数据采集系统参数分析
        4.1.1 采样速率对真空态量子随机数的影响
        4.1.2 动态范围对真空态量子随机数的影响
        4.1.3 采样位数对真空态量子随机数的影响
    4.2 实时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系统搭建
    4.3 实时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系统性能测试
        4.3.1 原始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分析
        4.3.2 实际系统的最小熵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无线传感的矿井顶板监测及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矿井顶板监测及诊断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2.1 国外顶板监测技术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顶板监测技术发展与现状
        1.2.3 国内外矿井顶板灾害预警技术发展与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顶板动态监测参数的选择
        2.1.1 顶板离层参数
        2.1.2 顶板应力参数
    2.2 无线传输方式的选择
    2.3 系统总体方案
        2.3.1 总体结构
        2.3.2 基于蓝牙的无线通信网络
        2.3.3 低功耗无线顶板状态监测装置结构与功能
        2.3.4 顶板中继器结构与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顶板监测系统硬件开发
    3.1 矿用仪表仪器本安设计基本原则
        3.1.1 本安电路设计基本原则
        3.1.2 本安型电路设计方法
    3.2 低功耗无线顶板状态监测装置硬件
        3.2.1 最小系统与电源转换电路
        3.2.2 JTAG与实时时钟电路
        3.2.3 光敏触发、外部按键与外部FLASH电路
        3.2.4 蓝牙通信与OLED电路
        3.2.5 六路信号采集电路
    3.3 中继器硬件
        3.3.1 电源转换电路
        3.3.2 串口转CAN电路
    3.4 CAN转以太网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顶板监测系统程序设计
    4.1 低功耗无线顶板状态监测装置程序设计
        4.1.1 主程序
        4.1.2 低功耗程序
        4.1.3 数据采集程序
        4.1.4 蓝牙通信程序
        4.1.5 屏幕显示程序
        4.1.6 数据存储与设备参数掉电存储
        4.1.7 时钟读写程序
        4.1.8 光触发、外部物理按键程序
    4.2 中继程序设计
        4.2.1 主程序
        4.2.2 蓝牙数据收发程序
        4.2.3 基于CAN通信的数据收发程序
    4.3 监测上位机程序设计
        4.3.1 数据显示程序
        4.3.2 数据存储与调用
        4.3.3 系统参数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参数融合的矿井顶板预警上位机软件开发
    5.1 预警机理与模型选择
        5.1.1 基于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的动态预测
        5.1.2 基于数学模型的动态预测
        5.1.3 基于智能算法的数学预测模型
        5.1.4 模型选择
    5.2 矿井顶板多参数融合预警模型建立
        5.2.1 建立融合参数
        5.2.2 建立ARMA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5.3 预警程序设计
        5.3.1 Matlab预警程序
        5.3.2 预警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5.3.3 上位机预警程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运行
    6.1 单项功能测试
        6.1.1 顶板监测装置数据采集与显示功能
        6.1.2 顶板状态监测装置蓝牙通信
        6.1.3 中继器CAN通信功能
        6.1.4 上位机通过以太网接收数据
        6.1.5 顶板状态监测装置低功耗
    6.2 系统实验与运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MEMS传感阵列的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现状
        1.3.3 海底地形形变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5 时间同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2 基于MEMS传感阵列的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
    2.1 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2.1.1 任务分析
        2.1.2 方案设计
    2.2 关键元器件选型和相关硬件设计
        2.2.1 MEMS姿态传感器
        2.2.2 单片微控制器
        2.2.3 数据存储模块
        2.2.4 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
        2.2.5 供电设计和电源选择
    2.3 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2.3.1 MEMS传感阵列设计
        2.3.2 耐压舱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
    3.1 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的原理及系统方案设计
        3.1.1 数据采集与存储的原理
        3.1.2 任务分析
        3.1.3 方案确定
    3.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2.1 基于ⅡC总线的一级数据采集系统
        3.2.2 基于CAN总线的二级数据采集系统
    3.3 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相对时间同步系统研究
    4.1 相对时间同步系统方案
        4.1.1 多节点数据采集系统时间同步原理
        4.1.2 任务分析
        4.1.3 方案确定
    4.2 相对时间同步系统设计
        4.2.1 时间戳程序设计
        4.2.2 相对时间同步系统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联调和实验
    5.1 系统各模块功能测试
        5.1.1 基于ⅡC总线的一级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5.1.2 基于CAN总线的二级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5.1.3 相对时间同步系统测试
    5.2 系统实验
        5.2.1 水槽地形形变模拟实验
        5.2.2 同步性测试实验
        5.2.3 系统压力环境下测试试验
        5.2.4 实验室地形模拟平台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附录

(4)低压配电网广域同步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同步相量测量基本原理及监测装置总体方案
    2.1 同步相量测量原理
    2.2 相量测量算法简介
        2.2.1 过零检测法
        2.2.2 离散傅里叶算法
        2.2.3 小波变换
        2.2.4 S变换
    2.3 广域同步测量系统的简介与总体方案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全相位FFT计算方法
    3.1 全相位FFT算法的原理
    3.2 全相位FFT的数据预处理
    3.3 全相位FFT和传统FFT的对比
        3.3.1 单频复指数信号的对比
        3.3.2 多信号对比
    3.4 全相位FFT在DSP中的实现
    3.5 结果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步测量装置的硬件设计
    4.1 监测装置的总体框架
    4.2 信号调理模块的设计
        4.2.1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4.2.2 抗混叠滤波电路
        4.2.3 交流-直流转换电路
    4.3 ADS8364在监测装置中的应用
        4.3.1 ADS8364的基本特性
        4.3.2 ADS8364与DSP的接口设计
        4.3.3 ADS8364的使用要点
    4.4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4.4.1 TMS320F2812的基本特性
        4.4.2 时钟电路
        4.4.3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4.4.4 复位电路设计
        4.4.5 JTAG电路设计
    4.5 基于UM220和X1226的同步时钟模块的设计
        4.5.1 授时模块选型
        4.5.2 X1226时钟模块
        4.5.3 授时模块的构成
    4.6 人机交互模块的设计
        4.6.1 人机接口模块的选型
        4.6.2 液晶显示屏的指令解析
    4.7 通讯模块的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同步测量装置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的整体框架
    5.2 时钟同步模块的软件设计
        5.2.1 NMEA-0183协议解析
        5.2.2 时钟同步模块程序设计
    5.3 模数转换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5.3.1 复位ADS8364
        5.3.2 时钟脉冲
        5.3.3 采样脉冲
        5.3.4 读取模数转换芯片数据
    5.4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5.4.1 快速傅里叶变换
        5.4.2 数字量和模拟量之间的转换
    5.5 人机接口程序设计
        5.5.1 显示输出子程序
        5.5.2 按键判断程序
        5.5.3 液晶显示子程序
    5.6 通信服务程序设计
    5.7 程序的存储运行以及FLASH程序设计
        5.7.1 程序的存储模块设计
        5.7.2 程序的运行模块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同步测量装置的调试运行
    6.1 实验室调试
        6.1.1 北斗模块接收调试
        6.1.2 同步时钟模块的调试
        6.1.3 人机界面的调试
        6.1.4 装置的整体校准
        6.1.5 整机联调
    6.2 实际电网中运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关于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直流系统运行简介
    1.2 直流接地的危害性
        1.2.1 造成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和断路器的误动作
        1.2.2 两点接地可以引起断路器拒绝动作
        1.2.3 两点接地引起熔断器熔断
    1.3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现状
        1.3.1 检测原理的研究现状
        1.3.1.1 平衡电阻法原理
        1.3.1.2 低频探测法原理
        1.3.1.3 变频探测法原理
        1.3.1.4 霍尔磁式平衡法原理
        1.3.1.5 振荡频率探测法原理
        1.3.1.6 相位差磁调制检测法原理
        1.3.2 国内绝缘监测装置的开发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 系统检测原理及技术参数
第二章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2.1 概述
    2.2 相干检测的基本思想
    2.3 相敏检波的原理
    2.4 正交矢量 LIA
第三章 信号检测电路
    3.1 概述
    3.2 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3.2.1 DAC 转换系统
        3.2.2 DAC 输出信号分析
        3.2.2.1 DAC 输出信号放大滤波
        3.2.2.2 探测信号注入电路
        3.2.3 DAC 输出信号的编程实现
    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3.1 直流母线漏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3.3.1.1 信号前级放大电路
        3.3.1.2 抑制工频干扰电路
        3.3.1.3 带通滤波电路
        3.3.1.4 中级放大电路
        3.3.1.5 相敏检波电路
        3.3.1.6 低通滤波电路
        3.3.1.7 电平转换电路
        3.3.2 直流母线电压监测电路
第四章 测量控制系统
    4.1 主机系统电路设计
        4.1.1 液晶显示电路
        4.1.1.1 TM240128A 内部结构和 T6963C 特点
        4.1.1.2 主单片机与 TM240128A 的电路接口
        4.1.2 指示灯和报警输出电路
        4.1.2.1 指示灯和继电器报警输出的功能定义
        4.1.2.2 指示灯、继电器控制电路
        4.1.3 按键输入电路
    4.2 从机系统电路设计
    4.3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4.3.1 时钟芯片及接口电路
        4.3.2 从单片机与时钟芯片接口操作时序
    4.4 并行通讯电路设计
        4.4.1 并行接口电路
        4.4.2 并行通信协议和校验机制
    4.5 串行通讯电路设计
        4.5.1 RS—485 总线
        4.5.2 通信电平转换电路
        4.5.2.1 TTL/RS—485 转换器设计
        4.5.2.2 RS—485/RS232 转换器设计
        4.5.3 增强 RS-485 通信可靠性的措施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概述
    5.2 主机软件设计
    5.3 从机软件设计
        5.3.1 从单片机软件流程
        5.3.2 母线电压计算流程
        5.3.3 母线绝缘电阻计算流程
    5.4 上位机串行通讯软件设计
        5.4.1 主单片机通信模式设定
        5.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3 串行通信软件流程图
    5.5 主从机并行通信软件设计
        5.5.1 并行通信协议
        5.5.1.1 通信协议的信息格式
        5.5.1.2 通信协议的执行过程
        5.5.2 并行通讯校验机制
        5.5.3 并行通信软件流程图
第六章 系统定标及现场调试
    6.1 概述
    6.2 直流母线电压定标
        6.2.1 直流母线电压调试定标
        6.2.2 直流母线电压现场定标
    6.3 直流母线绝缘电阻定标
        6.3.1 直流母线绝缘电阻调试定标
        6.3.1.1 电流传感器
        6.3.1.2 信号前级放大电路
        6.3.1.3 抑制工频干扰电路
        6.3.1.4 带通滤波电路
        6.3.1.5 中级放大电路
        6.3.1.6 相敏检波电路
        6.3.1.7 低通滤波电路
        6.3.2 直流母线绝缘电阻现场定标
    6.4 系统现场调试
        6.4.1 直流系统单一支路接地测试
        6.4.2 正、负母线同时接地测试
        6.4.3 多个支路同时接地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6)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研制及其数据处理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海洋环境监测的背景
        1.1.2 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2.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3 各子系统功能分析
        2.3.1 数据采集子系统
        2.3.2 数据管理子系统
        2.3.3 数据产品子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的设计与开发
    3.1 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构成
        3.1.1 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种类
        3.1.2 通信方式的选取
        3.1.3 数据采集器的设计要求
    3.2 数据采集器的硬件设计
        3.2.1 数据采集器核心部件选型
        3.2.2 数据采集器的硬件总体架构
        3.2.3 数据采集器各功能模块硬件设计
    3.3 数据采集器的软件设计
        3.3.1 数据采集器的软件总体设计
        3.3.2 数据存储模块的软件设计
        3.3.3 模数转换模块的软件设计
        3.3.4 实时时钟模块的软件设计
    3.4 数据采集器抗干扰设计
        3.4.1 硬件抗干扰设计
        3.4.2 软件抗干扰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参数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
    4.1 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设计
        4.1.1 数据采集器中的数字滤波
        4.1.2 风速、风向特征值的提取
    4.2 数据管理子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4.2.1 潮位值数据的补遗
        4.2.2 潮位特征值的提取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检测水质中污染油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对测油仪的研究现状
        1.2.1 石油类测定方法现状
        1.2.2 国内外测油仪的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1 系统的光学原理
    2.2 系统测量的基本原理
    2.3 系统总体结构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光源系统
        3.1.1 光源的选择
        3.1.2 切光器的设计
        3.1.3 滤光片的选择
    3.2 样品系统
        3.2.1 萃取剂的选择
        3.2.2 液体池的选择
    3.3 分光系统
        3.3.1 分光系统的设计
        3.3.2 狭缝宽度的确定
        3.3.3 准直和聚焦装置
        3.3.4 分光系统的机械结构
    3.4 检测系统
        3.4.1 红外传感器类型
        3.4.2 红外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
        3.4.3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选择
    3.5 检测电路设计
        3.5.1 前置放大电路
        3.5.2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3.5.3 相敏检测电路设计
    3.6 计算机系统
        3.6.1 单片机设计
        3.6.2 A/D转换电路设计
        3.6.3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3.6.4 看门狗、存储器电路设计
        3.6.5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3.6.6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7 电源电路设计
4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4.2 单片机程序设计
        4.2.1 主程序
        4.2.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2.3 时钟读取程序设计
        4.2.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4.2.5 显示和打印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4.3.1 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及事件
        4.3.2 用MSComm控件进行串口通信一般步骤
        4.3.3 MSComm控件通信方式的选择
        4.3.4 通信协议
        4.3.5 通信程序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8)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门禁系统的技术基础
    2.1 射频识别技术
        2.1.1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
        2.1.2 RFID 天线
        2.1.3 射频识别系统的典型结构
        2.1.4 RFID 同其它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2.2 门禁系统结构原理
    2.3 密码技术
第3章 基于射频识别的门禁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1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3.1.2 系统方案
    3.2 系统硬件模块分析
        3.2.1 射频读写模块分析
        3.2.2 其他部分硬件分析
    3.3 射频读写模块设计
    3.4 直接匹配天线
        3.4.1 EMC 电路
        3.4.2 接收电路
        3.4.3 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3.5 RS485 通讯模块
        3.5.1 RS485 接口
        3.5.2 RS485 网络拓扑结构
    3.6 外围接口电路
        3.6.1 看门狗电路
        3.6.2 液晶模块
    3.7 数据存储的硬件设计
        3.7.1 数据存储器的接口
        3.7.2 I~2C 总线协议
    3.8 实时时钟的硬件设计
        3.8.1 实时时钟的接口
        3.8.2 时钟数据传输的控制
        3.8.3 时钟数据传送方式
    3.9 非接触式IC 卡的选择
    3.10 门禁控制电路
第4章 基于射频识别的门禁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分析与设计
        4.1.1 软件设计方法与设计语言选择
        4.1.2 系统总体程序流程设计
    4.2 系统软件模块化设计
        4.2.1 射频控制模块
        4.2.2 看门狗模块
        4.2.3 数据存储模块
        4.2.4 通讯模块
    4.3 模块子程序编译调试
    4.4 实验样机与测试情况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C 部分电路图
附录D 模块程序
致谢

(9)基于单片机的地下水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研究的现状
2 硬件设计
    2.1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2.2 传感器选择
        2.2.1 水位传感器
        2.2.2 水温传感器
        2.2.3 电导率传感器
        2.2.4 PH值传感器
        2.2.5 溶解氧传感器
    2.3 测量电路设计
        2.3.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2.3.2 多路模拟开关
        2.3.3 滤波电路设计
        2.3.4 二级放大
    2.4 单片机系统设计
        2.4.1 总体设计
        2.4.2 单片机选型
        2.4.3 A/D转换电路设计
        2.4.4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2.4.5 看门狗电路设计
        2.4.6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2.4.7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2.5 电源电路设计
3 软件的设计
    3.1 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3.2 主程序设计
    3.3 子程序设计
        3.3.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3.3.2 时钟读取程序设计
        3.3.3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3.3.4 显示和打印程序设计
    3.4 上位机通信程序
        3.4.1 MSComm控件
        3.4.2 通信协议
        3.4.3 通信程序
4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10)基于单片机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教室灯光控制器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教室灯光控制器简介及控制方案的分析
    2.1 教室灯光控制器简介
    2.2 系统控制方案的分析
3. 系统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
    3.1 控制模块的硬件构成
    3.2 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电路
        3.2.1 系统主控电路
        3.2.2 在线编程模块电路
        3.2.3 系统供电电路
        3.2.4 数据采集电路
        3.2.4.1 环境光采集电路
        3.2.4.2 人体存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4.3 人体存在信号采集电路
        3.2.5 系统时钟电路
        3.2.5.1 硬件时钟芯片的选取及其接口电路
        3.2.5.2 硬件时钟芯片的引脚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3.2.6 系统看门狗电路
        3.2.7 继电器驱动接口电路
        3.2.8 遥控键盘管理模块电路
        3.2.8.1 红外遥控数据流的编码结构
        3.2.8.2 红外遥控数据流的识别
        3.2.9 超时报警电路
4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与开发
    4.1 系统监控主程序模块
        4.1.1 系统自检初始化
        4.1.2 定时中断处理
        4.1.3 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构建
    4.2 数据采集模块
        4.2.1 人体存在传感器的优缺点
        4.2.2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的实现
        4.2.3 人体存在传感器的抗干扰措施
        4.2.4 人体存在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4.3 时钟模块
        4.3.1 数据输入输出
        4.3.2 时钟内部寄存器的使用
        4.3.3 时钟自检初始化
        4.3.4 时钟程序设计
    4.4 显示驱动模块
        4.4.1 ULN2803驱动器的应用
        4.4.2 显示程序设计
    4.5 系统键功能
        4.5.1 遥控键盘分析及其采集
        4.5.2 键功能处理程序
5 系统调试运行及问题分析
    5.1 单片机系统调试
        5.1.1 调试方法及步骤
        5.1.2 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解决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A
附图B
附录C
附录I
致谢

四、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空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 徐逸凡.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基于无线传感的矿井顶板监测及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D]. 朱剑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MEMS传感阵列的海底地形形变监测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同步技术研究[D]. 朱黄超. 浙江大学, 2019(01)
  • [4]低压配电网广域同步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邵璞.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5]关于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D]. 李富颖.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10(05)
  • [6]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研制及其数据处理方法设计[D]. 冀本豪.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7]检测水质中污染油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D]. 杜亚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设计[D]. 潘海军. 湖南大学, 2007(05)
  • [9]基于单片机的地下水监测系统研究[D]. 陈莉.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10]基于单片机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D]. 陈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串行实时时钟芯片X1203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