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汉语中能颠倒使用的双音虚词用法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冯卓[1](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易佳妮[2](2020)在《《汉书》复音词研究》文中提出汉代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复音词发展的重要阶段。《汉书》以其成书年代确定且词汇面貌趋于一致,词汇量丰富,兼具书面语与口语等特点,成为反映汉代语言面貌和特点的重要语料。选取几个角度对《汉书》中复音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学术界提供1份研究《汉书》语言的参考,对汉代词汇乃至汉语史研究贡献1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建立汉语复音词研究理论和历时词汇学理论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还可为完善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本文共分为5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汉书》及其语料价值,并对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情况和《汉书》词汇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其次我们从理论和实用两方面论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在充分吸取前人专书词汇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最后确定以意义为中心,兼顾语法、修辞、频次等因素作为《汉书》复音词判定和切分的标准。第2章为《汉书》复音词的结构。采用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汉书》中的复音词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大类,对每1类复音词从语义构成和词性等方面进行静态描写。在对《汉书》中各类复音词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选取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论语》和《孟子》进行历时的动态比较,总结出《汉书》复音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第3章以《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双音词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发展演变的轨迹。首先从使用频次、词义和语法功能方面对《汉书》中常用双音词进行静态描写。其次大体描述构成常用双音词的先秦常用单音词使用情况,尽可能考定每个常用双音词常用义出现的最早时间。对于先秦时期出现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主要进行探源。将它们先秦两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对于两汉时期出现,或先秦时期出现,使用频次较低且用法单一,在两汉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将它们两汉魏晋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最后在静态描写与动态探源溯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的规律。第4章在对《汉书》复音词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以《汉语大词典》、《辞源》、《汉书辞典》等辞书所收词条为基础,并运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等多种检索方式对《汉书》以前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整理出其中的新词新义,在此基础上探究新词词义以及新义产生的途径,并揭示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第5章为全文结语,总结全文各部分研究所得结论,以及全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张佳[3](2020)在《《楞伽经》虚词研究》文中指出《楞伽经》是一部对唯识宗、禅宗以及整个中国佛教都有着重要意义的大乘经典。《楞伽经》之汉译本,共四种,现存三种,本文以现存最早的四卷本《楞伽经》为研究对象。四卷本《楞伽经》是南北朝刘宋时期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所译,该译本出现最早,且贴近该经的原始形态,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同时,该译本在佛教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性相二宗均将其奉为修行经典,该译本《楞伽经》的译出,为中国禅宗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楞伽经》是中古时期的佛教翻译文献,既具有中古汉语发展的特点,反映了中古时期汉语语法的发展趋势,又受到梵文原典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呈现出汉语与外来语交融的独特语言面貌,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楞伽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版本等方面,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极少。本文对《楞伽经》中的虚词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呈现中古时期汉译佛经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发掘《楞伽经》在语言学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楞伽经》中的虚词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虚词进行分类和统计,以系统地描写出该经的虚词系统,进而总结出该经虚词使用的特点和规律。全文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楞伽经》及其译者,《楞伽经》的版本和注疏,相关的研究现状、论文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论文将《楞伽经》中出现的虚词按照类别划分为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大类型,对于能继续划分小类的再划分出小类。在统计各虚词使用次数的基础上,采取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个虚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最后分别归纳每一类虚词在该经中的使用特点。第三部分是结语,概括总结了《楞伽经》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和总体特点:一方面是主要沿袭上古虚词系统,以单音节虚词为主,但有向双音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受梵文原典影响,出现一些新用法和新词汇,这些新用法和新词汇有些在汉语中得到保留,有些仅在汉译佛经中有所应用。
张欢[4](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认为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何鸣飞[5](2020)在《出土文献与训诂、词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土文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字形、语言材料,对训诂、词义研究意义重大。学者凭藉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问题已做了不少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选取、汇集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对它们进行分类、梳理、评价,以展示学者通过出土文献研究训诂、词义问题的途径及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的作用。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推求表意字本义》介绍凭藉出土文献推求表意字本义的研究实例,兼及确定表意字本义後对引申义、同源词、派生词的系联;第二章《通过形声字形旁认识词义》介绍形声字形旁对词义的提示作用,展示凭藉形声字形旁研究词义的实例;第三章《辨析词义》介绍凭藉出土文献辨析词义区别的研究实例;第四章《发明新义》介绍凭藉出土文献揭示新词义、用法的研究实例;第五章《印证、阐明故训》介绍出土文献中的辞例、用法印证、阐明故训的研究实例。本文旨在展示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原因,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的作用,以及凭藉出土文献研究训诂、词义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结语部分对这些问题做了总结。
张芙蓉[6](2020)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先秦时期是汉语连词史上的萌生阶段,也是假设连词系统的初建时代,对该时期的假设连词作专题研究有益于构建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揭示假设连词的历史演变规律,深化汉语连词的功能和特点研究。本文以先秦汉语假设连词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语料,考察了假设连词在这些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试描述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分析该时期假设连词的来源与形成动因,进而探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的特点及原因。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在部分虚词研究专着、先秦传世文献专书研究、先秦出土文献语法研究、先秦假设连词个案研究以及与假设连词和假设复句相关的语法专题研究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选择的语料范围。第一章根据文献特点和研究需要,将所选语料分为先秦早期(殷商至西周)、先秦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先秦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三个阶段,统计出了各阶段假设连词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使用分布情况,发现整个先秦时期共有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乃、厥、有、若、如、苟、使、所、假”,14个复音假设连词“若使、若苟、若乃、意若、苟使、籍而、籍设、得令、今使、苟为、如使、假而、当使、既使”。同时,从句法和语义角度综合考察了上述假设连词在句法位置、后接成分、固定搭配、所属句类、语义假设程度以及句末语气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各个假设连词在具体阶段的使用差异,发现早期假设连词“乃”、中期假设连词“若、苟、若使”、晚期假设连词“若、苟、使、若使”在各阶段分布较广,使用灵活度较高。第二章根据假设连词的来源词词性将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语义关系将14个复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同义连用和异义组合两大类,并简要探讨了上述假设连词用法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发现单音节假设连词多源于实词虚化,复音节假设连词多由邻词粘合产生,假设连词的形成动因主要涉及词义虚化、句法变化、假设语境、语用功能、词汇化、高频单音节假设连词构词能力等方面。第三章通过对先秦早中晚三阶段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先秦假设连词在数量、形式、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历时演变特点,发现在数量上先秦假设连词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单音节假设连词发展较稳定,一直得以沿用的是“若、苟、如”,复音节假设连词发展不稳定,新旧词汇更替明显,只有“若使”得以沿用。形式上,假设连词呈现复音化发展趋势,但因先秦时期为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的前期,所以复音节假设连词的生命周期较短。句法位置上,假设连词总体上位于假设复句句首,处在主语前的比例逐渐提高,但各假设连词的变化情况有一定差异。后接成分上,假设连词用法发展复杂化,早期后接成分主要以词和小句为主,到了中晚期短语结构和小句用例增加。搭配使用上,固定搭配用例增多,部分句式的发展逐渐稳定,句式中常用的关联词有“则、必、将、虽”等。所属句类上,假设连词所属的假设句句型愈加丰富,一重假设复句为主要句型。从假设程度来看,先秦传世文献假设连词的语义假设程度逐渐提高,假设事件虚拟性增强,不可实现性假设前提用例增多;但出土文献中的假设连词假设程度较低,未见不可实现性假设用例。从假设连词引出的结果句语气来看,其不确定性特征正逐步增强,假设连词隐含的虚拟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另外,本章依据先秦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特点,从词语竞争、使用需求复杂化和使用环境复杂化三方面举例说明了先秦假设连词的演变原因。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论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为论文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
吕晓雪[7](2020)在《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医学词汇包括医籍中的医学词汇与非医籍中的医学词汇。非医学典籍主要包括辞书及文史杂书。其中辞书中收录的医学词汇数量占非医籍医学词汇数量的绝大多数。本文将我国古代重要的、影响力大且具有代表性的11部辞书中的医学词汇作为研究语料,旨在揭示我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的面貌与特点,描述词义的演变发展轨迹,探讨辞书对医学词汇的处理方式与传承创新。意义第一,研究辞书医学词汇,可与医籍中的医学词汇互补互证;第二,为医学词汇史提供素材;第三,为编纂医学词汇词典提供借鉴;第四,为中医词汇的训诂和研究提供语料。方法本文将古代辞书中的医学词汇作为封闭材料,将词汇进行分类,统计出每一类别中医词的数目,用静态描写法描绘医学词汇的发展概貌;利用历时与共时的比较方法探究词汇的历史演变轨迹及释义的传承、演变;将词义间有关联的词汇类聚,探究名源,互相比堪,发现其异同,发掘内部系统,沟通词际关系。医学词汇兼涉医学与语言学两个领域,具有普通汉语词汇的特点,又具备医学专业词汇的特殊性,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文史界的研究方法对医学词汇进行考证。结论医学词汇数目逐渐增多,新词、新义的不断涌现是医学词汇的总体特点。在音节层面上,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特点由以单音节词爲主逐步发展到以双音节词为主;在复合词中以联合式复合词为主;在词汇义类层面上,以名物词为主,性状词与动词数目较少;在词义层面上,医学词汇的义项逐渐增多,词义变化丰富,并与普通词汇有交叉点,部分医学词汇词义扩大到普通词汇范畴;文字方面,异体字增多是医学词汇最大的特点。同时,伴随医学的发展,同形字大量产生,同一个字形常常用来表示不同的医学概念。在辞书的释义方面,对被释词的训释逐步精细、明晰,在继承前代辞书释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人们对医学词汇新的认识。由两汉时期对医学词汇的单一释义形式发展到後世的综合性释义。
曹雨杨[8](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吴祺[9](2019)在《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文中研究说明战国竹书训诂研究是竹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困难却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训诂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竹书的进一步研究。而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训诂方法,则是开展竹书训诂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结合中国传统训诂学中的训诂方法,并根据战国竹书自身的特殊情况,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战国竹书训诂研究的方法,以期爲战国竹书的训诂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分爲五章:第一章爲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应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据古训,举例论述了正确利用古训对於战国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爲破通假,分别从古音上的沟通、文献对读对通假的提示作用、传世古书中的词汇例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爲据境求义,举例论述战国竹书上下文文义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四节爲据古书文例,举例论述正确辨析同义连文、反义连文、同义对文、反义对文、类义对文、俪偶等古书文例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五节爲分析语法,指出在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应注意辨析词性、句法结构以及虚词。第六节爲考异文,分别从通假关系的异文、同义替换的异文以及)字三方面举例论述战国竹书训诂研究应注意辨析异文。第七节爲明句读,指出正确的句读在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战国竹书的句读方法。第八节爲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具体分爲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词语的同义替换、排比归纳法、词义的“同步引申”、利用方言材料、利用古代典章制度、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等六种方法。根据各类训诂方法的不同情况,部分方法的论述会有进一步的细分。第二章主要论述战国竹书的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详细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文字的考释方法,以及字形正确考释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通假研究中应注重吸收上古音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节讨论战国竹书通假释读中应注意寻找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第四节论述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的关系,举例论述战国竹书拼合与编联成果在竹书训诂中的具体运用。第五节爲战国竹书)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指出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要注意辨析)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等文字现象。第六节爲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主要讨论正确辨析战国竹书重文符号及合文符号对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七节讨论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举例论述在战国竹书通假释读时应考虑竹书用字习惯。第八节论述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句读中的运用,以及正确句读对於竹书训诂的作用。第三章主要讨论在利用传统训诂方法进行战国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与古训有关的问题、与通假有关的问题、词语搭配的问题、误解上下文义、不识古书文例、误解虚词、误解异文、错误句读以及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等九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则是讨论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进行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竹书拼合与编联错误、不识)字及以不)爲)、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是我们学习以及研读战国竹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别对上博竹书以及清华竹书中部分字词的训诂提出自己的意见,尽量做到训诂论证的有理有据。
侯倩[10](2019)在《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否定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现实世界中否定无处不在,在语言里也同样如此,否定存在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素到篇章,语言都有自己表达否定的系统,与肯定范畴相比,否定范畴的表达在形式上更为复杂。本文立足于词汇学的研究范式,以具有形式标记的“否定语素+X”词汇为研究对象,探讨否定语素构词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形式和意义的对应性、否定语素作为词内成分对词义表达的影响、否定语素构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不同否定语素构词的特点及其对比等问题。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六章是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梳理了否定语素构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否定语素构词个类研究与综合研究,汉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和英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结语部分总结文章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其有待于继续研究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不+X”构词,本章以否定语素构词中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不”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不”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不”在“不+X”中的意义表现相比较其他否定语素来说,呈现出更为多义性的特点,这与“不”的普遍性、常用性以及主观性都有关系。“不+X”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偏正式,“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表现出倾向性,“不”作为副词性成分与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最为常规和典型,其中与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数量最多,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更透明,而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要求进入此结构的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意义上也是提取这部分语义特征,从而出现形容词化的倾向,以构式的视角阐释,是受到构式压制作用而出现的语义调整。“不+X”与“X”的语义关系,从实词和虚词、双音节和三音节、单义和多义等不同维度展开讨论,试图探究形式和意义对应性以及不对应性的规律及内在因素。“不+X”在褒贬色彩义上表现出“不+褒义或中性成分”构成带贬义色彩的词占优势的现象,并且具有语言学上的普遍性,这可以从功能语言学中的委婉机制和礼貌原则上寻求解释。“不+X”的词汇化类型主要是“粘合”类,在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中,“不”的语义和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在功能由独立变为黏着,表达否定的语义弱化。第三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无+X”和“没+X”构词。“没”是汉语否定系统中与“不”对比讨论最多的否定性成分,“不”和“没”的分合对否定系统的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无”和“没”具有历时替换关系,本章通过“无”和“没”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无”和“没”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单义词“无+X”除了意义有所虚化的副词以及虚词无法分析“无”和“X”的语素义外,其余的大部分实词“无+X”中的“无”都是“没有”的意思,在多义的“无+X”中,有的“无+X”表现出“不”和“没有”两种否定意义,“没”作为词内成分,意义是“没有”,“没”在复合词中没有显示出“不”的意义,这与“没”产生时代较晚,与“不”分工明确有关。“没”产生于白话文兴起的语境下,且与“无”具有替换关系,在语体色彩上,“没+X”表现得较为口语,而“无+X”则一般比较文雅,属于书面语。“无+X”和“不+X”的主要不同表现在“无+X”中的“X”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不+X”中的“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由于“不”和“没”作为否定语素构词,否定的概念域完全不同,所以“不+X”和“没+X”没有同素构词,即不存在“X”为同一形式的“不+X”和“没+X”。“没|无+X”与肯定系统里的“有”所构成的“有+X”之间一般存着语义对应性,但是有些“有+中性名词”会出现语义偏移,偏向“正面、积极”义,这种情况下,“没、无+X”与“有+X”不能形成语义对应。第四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非+X”和“未+X”构词。“非”是否定词系统里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词,“非”作为构词语素参与构词,语义是“不、不合于、不属于某种范围”,“非”的典型功能是否定属性词,“非+X”一般表示的是不具备X属性特征的。如果X是属性词,那么这个“非+X”结构是符合常规的结构,如果“X”不是属性词,那么在“非+X”的构式压制下,“非”会激活“X”的某些属性,表现出对属性的否定。“非”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类前缀结合范围很广,可以与不同的词结合构成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结构,组合能力非常强大,出现了一些“非+X”形式短语。“不+X”与“非+X”对应对较少,但少数的对应对的意义相似性高。“未+X”与其他否定语素构词相比,更具有委婉性。这与“未”本身语义的时制信息有关,“未”不关涉将来的特点使得表达更有委婉表现的空间,“未”是文言词,表达更为典雅,这也是“未+X”委婉性的因素。第五章考察含有否定语素的成语,成语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关注具有形式特性的汉语否定语素类成语,以否定语素作为切入角度探讨成语的构造机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否定语素在成语中的意义表现及其对成语化的贡献。
二、古汉语中能颠倒使用的双音虚词用法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汉语中能颠倒使用的双音虚词用法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汉书》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汉书》及其语料价值 |
1.1.1 《汉书》简介 |
1.1.2 《汉书》语料价值 |
1.2 研究概述 |
1.2.1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
1.2.2 《汉书》词汇研究综述 |
1.3 研究价值与方法 |
1.3.1 《汉书》复音词研究价值 |
1.3.2 《汉书》复音词研究方法 |
1.4 《汉书》复音词的判定和切分 |
1.4.1 意义标准 |
1.4.2 语法标准 |
1.4.3 修辞标准 |
1.4.4 频次标准 |
1.4.5 词缀标准 |
1.4.6 语音标准 |
第2章 《汉书》复音词的结构 |
2.1 语音构词 |
2.1.1 单纯词 |
2.1.2 合成词中的重叠式 |
2.2 语法构词 |
2.2.1 运用词序方式构词 |
2.2.2 运用虚词方式构词 |
2.3 《汉书》中9种结构复音词发展特点和趋势 |
第3章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 |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语料范围 |
3.1.1 常用词的定义 |
3.1.2 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界定 |
3.1.3 语料范围 |
3.2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况 |
3.2.1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述和特点 |
3.2.2 选择《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原因 |
3.3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方法 |
3.3.1 统计词频,确立分组 |
3.3.2 静态描写,对比分析 |
3.3.3 探源溯流,动态比较 |
3.3.4 解剖麻雀,以点窥面 |
3.4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的基本内容 |
3.5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举例 |
3.5.1 先秦至两汉时期演变举例 |
3.5.2 两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举例 |
3.6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特点和规律 |
3.6.1 稳定性 |
3.6.2 渐变性 |
3.6.3 并存性 |
3.6.4 择一性 |
第4章 《汉书》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
4.1 新词 |
4.1.1 单义词 |
4.1.2 多义词 |
4.2 《汉书》新词词义生成的途径 |
4.2.1 联合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2.2 偏正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2.3 支配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3 新义 |
4.4 新义产生的途径 |
4.4.1 隐喻 |
4.4.2 转喻 |
4.5 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
4.5.1 社会发展外部因素 |
4.5.2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4.5.3 人类认知的发展 |
第5章 结语 |
5.1 本文结论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书》复音词总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楞伽经》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于《楞伽经》 |
(二)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代词 |
(一)代词的分类 |
(二)代词的特点 |
二、副词 |
(一)副词的分类 |
(二)副词的特点 |
三、介词 |
(一)介词的分类 |
(二)介词的特点 |
四、连词 |
(一)连词的分类 |
(二)连词的特点 |
五、助词 |
(一)助词的分类 |
(二)助词的特点 |
六、语气词 |
(一)语气词的分类 |
(二)语气词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5)出土文献与训诂、词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推求表意字本义 |
第一节 凭藉字形推求表意字本义 |
例1.保 |
例2.堕 |
例3.虣 |
第二节 辞例印证表意字本义、凭藉辞例推求表意字本义 |
例1.自 |
例2.隹 |
例3.尊 |
第三节 凭藉字形、辞例推求表意字本义 |
例1.耤 |
例2.函 |
例3.(?) |
例4.(?) |
例5.叔 |
第二章 通过形声字形旁认识词义 |
例1.(?) |
例2.中(?) |
例3.馘 |
第三章 辨析词义 |
例1.追、逐 |
例2.骖、騑 |
例3.贶、赐 |
第四章 发明新义 |
例1.(?)(敦) |
例2.屯 |
例3.伐 |
例4.锱、锤 |
例5.捉 |
第五章 印证、阐明故训 |
例1.疋(胥) |
例2.虞 |
例3.(?)/勴 |
例4.毋繜 |
例5.于 |
结语 |
一、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原因 |
二、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的作用 |
三、凭藉出土文献研究训诂、词义需要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引书简称表 |
致谢 |
(6)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范围 |
第一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 |
第一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分布 |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
第二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第二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来源及生成动因 |
第一节 先秦单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
一、源于动词的假设连词 |
二、源于代词的假设连词 |
三、源于副词的假设连词 |
四、单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
第二节 先秦复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
一、同义连用 |
二、异义组合 |
三、复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
第三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特点 |
一、数量特征 |
二、形式特征 |
三、句法特征 |
四、语义特征 |
第二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原因 |
一、词语竞争 |
二、使用需求复杂化 |
三、使用环境复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古代辞书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医学词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辞书医学词汇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论 |
1 选题理由 |
2 研究意羲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4 研究目标 |
5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概况 |
第一节 单音节词 |
1 概况 |
2 单音节造词法分析 |
3 辞书医学词汇单音节词的特点 |
第二节 复音节词 |
1 概况 |
2 双音节词 |
3 多音节词 |
第三章 辞书医学词汇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名物词 |
1 分类 |
2 名实关系 |
3 名羲考察 |
第二节 性状词 |
第三节 动词 |
第四章 辞书医学词汇词际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同义词 |
1 同训、互训、递训 |
2 统言、析言 |
第二节 反义词 |
第三节 同音词 |
第四节 同形词 |
第五节 同源词 |
第五章 辞书医学词义内部系统研究 |
第一节 本义---引申义 |
第二节 义项逐渐增多 |
第六章 医学词汇语义分析 |
第一节 义素分析法 |
第二节 语义场 |
1 人体语义场 |
2 疾病语义场 |
3 药名语义场 |
第三节 语义演变 |
1 扩大 |
2 缩小 |
3 转移 |
4 义位增加 |
第七章 辞书医学词汇字形研究 |
第一节 辞书医学词汇字形发展趋势 |
1 早期人体名中象形字、会意字居多 |
2 後期多发展为形声字 |
第二节 异体字 |
1 改变义符 |
2 改变声符 |
第三节 通假字 |
第四节 字形类聚 |
第五节 医学词汇字形的选用 |
1 误字行而正字废 |
2 借字行而本字废 |
第六节 本原字---区别字 |
第七节 古今字 |
第八章 辞书医学词汇音韵研究 |
第一节 反切中反映出的语音流变 |
第二节 音训 |
第三节 音转 |
第九章 辞书医学词汇词绦与释义研究 |
第一节 辞书释义特点(以《说文》《释名》为例) |
1 《说文》训释特点 |
2 《释名》训释特点 |
第二节 历代辞书对医学词条的传承与改造 |
1 後代辞书传承前代辞书内容 |
2 後代辞书补充前代辞书医词训释 |
第三节 释义越来越细化、明晰 |
第四节 音项 |
第十章 辞书医学词汇考释举例 |
[嗌、噎、喝、(?)] |
[疥、痎、痟、(?)] |
[芎劳、蘪芜、江蓠、蓠] |
[疛、殟、(?)、(?)、痫] |
[痿、痹] |
小结 |
1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历史分期特点 |
1.1 两汉 |
1.2 魏晋南北朝 |
1.3 唐宋 |
1.4 明清 |
2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历时层面特点 |
2.1 两汉时期的医学词汇奠定俊世医学词汇的基础 |
2.2 单音节向复音节转换 |
2.3 词的历时替换 |
3 二次注家释义特点 |
3.1 《尔雅》郭璞注 |
3.2 邢昺《尔雅疏》 |
3.3 《尔雅正义》《尔雅义疏》 |
3.4 《尔雅补注》 |
3.5 《陆锦燧日记》 |
3.6 《方言笺疏》 |
3.7 《段注》 |
3.8 《义证》《句读》 |
3.9 《通训定声》 |
3.10 《广雅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9)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战国竹书的发现与公布 |
第二节 战国竹书训诂方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据古训 |
第二节 破通假 |
第三节 据境求义 |
第四节 据古书文例 |
第五节 分析语法 |
第六节 考异文 |
第七节 明句读 |
第八节 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 |
一、词语的同义替换 |
二、排比归纳法 |
三、词义的“同步引申” |
四、利用方言材料 |
五、利用古代典章制度 |
六、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 |
第二章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 |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成果的吸收 |
第三节 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 |
第四节 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 |
第五节 战国竹书讹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 |
第六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 |
第七节 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 |
第八节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句读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利用传统训诂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与古训有关的问题 |
第二节 与通假有关的问题 |
第三节 词语搭配的问题 |
第四节 误解上下文义 |
第五节 不识古书文例 |
第六节 误解虚词爲实词 |
第七节 误解或不识异文 |
第八节 错误句读 |
第九节 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 |
第四章 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竹简拼合编联错误 |
第三节 不识讹字及以不讹爲讹 |
第四节 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 |
第五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 |
第五章 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
第一节上博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
第二节 清华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否定语素和否定词的研究 |
1.3.2 关于“否定语素+X”复合词的研究 |
1.3.3 现有的研究局限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不+X”复合词研究 |
2.1 “不”的语义功能 |
2.1.1 “不”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
2.1.2 “不+X”构词中“不”的性质问题 |
2.1.3 “不+X”构词中“不”的多义性 |
2.2 “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情况 |
2.2.1“不+X”的结构类型 |
2.2.2 “不”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 |
2.2.3 “不+X”的形容词化 |
2.3 “不+X”与“X”的语义关系 |
2.3.1 双音实词“不+X”与“X”的关系 |
2.3.2 双音虚词“不+X”与“X”的关系 |
2.3.3 三音节“不+X”与“X”的关系 |
2.4 “不+X”的色彩意义 |
2.4.1 “不+X”与“X”的书面语色彩 |
2.4.2 “不+X”的感情色彩 |
2.4.3 “不X不Y”与“不A而B”构式的感情色彩 |
2.5 “不+X”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1 关于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2 “不+X”的成词途径 |
2.5.3 “不+X”的语法化——-以“不但”类词为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无|没+X”复合词研究 |
3.1 “无”和“没”及其关系 |
3.1.1 “无”的语义功能 |
3.1.2 “没”的语义功能 |
3.1.3 “无、没”的历时替换过程及“没”的演化 |
3.2 “无、没+X”的语义 |
3.2.1 “无+X”的语义 |
3.2.2 “没+X”的语义 |
3.3 “无+X”与“没+X”的对比及二者与“不+X”的对比 |
3.3.1 “无+X”与“没+X”的对比 |
3.3.2 “无+X”与“不+X”的对比 |
3.3.3 “没+X”与“不+X”的对比 |
3.4 “无|没+X”与“有+X”的关系 |
3.4.1 “无有”和“没有”的产生 |
3.4.2 “无+X”和“有+X”的关系 |
3.4.3 “没+X”和“有+X”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汉语“非|未+X”复合词研究 |
4.1 “非”的语义功能 |
4.2 “非+X”的语义 |
4.2.1 “非+X”中“非”的语义表现 |
4.2.2 “非+X”的流行性 |
4.3 “非+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4 “未”的语义功能 |
4.5 “未+X”的语义 |
4.5.1 “未+X”中“未”的语义表现 |
4.5.2 “未+X”表委婉的语义特点 |
4.5.3 “未+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汉语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研究 |
5.1 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的并列形式及构造机制 |
5.1.1 并列式的两种基本结构 |
5.1.2 并列结构成语的特征与功能 |
5.1.3 作为成语孳生形式标记的否定成分 |
5.1.4 以丰富性为追求原则的成语微变 |
5.2 四字否定成语的几种特殊形式 |
5.2.1 冗余否定 |
5.2.2 作为“否定小句”的成语 |
5.2.3 委婉态四字否定成语 |
5.2.4 相近功能成语的同构性 |
5.3 “不X”作为构词成分对成语化的贡献 |
5.3.1 “自强不息”型 |
5.3.2 “不胫而走”型 |
5.3.3 从双音节词到四音节成语孳生过程中对否定成分的筛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否定语素+X”中否定语素的语义功能 |
6.2 本研究的认识与创新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古汉语中能颠倒使用的双音虚词用法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书》复音词研究[D]. 易佳妮. 吉林大学, 2020(03)
- [3]《楞伽经》虚词研究[D]. 张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5]出土文献与训诂、词义研究[D]. 何鸣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6]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D]. 张芙蓉. 扬州大学, 2020(02)
- [7]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D]. 吕晓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9]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D]. 吴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D]. 侯倩. 山东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