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药业“十五”提速

抚顺药业“十五”提速

一、抚顺药业“十五”提速(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浩[1](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周程程[2](2017)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 ——以通化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工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举足轻重,没有城市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城市空间的扩展。经济是城市的命脉,工业是经济的基础,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重大工业项目,而工业产业空间的扩展,又助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因此,研究这类依托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城市,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通化市是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研究总结通化市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对其它类似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转型发展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以通化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用纵向比较法将通化市空间演变历程及工业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发展时期,并对每个时期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观层面用横向比较法从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生态环境、人口结构、交通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对通化市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从微观层面运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对其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交通地图进行轴线的提取,通过对其整合度和空间协同度的分析,揭示出工业用地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以及通化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最后,总结城市形态演变模式,分析城市形态未来发展趋势,对通化市未来城市形态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组织及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问题进行了延伸性的探讨,进而提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通化市城市形态的演变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量化分析,对老工业基地城市形态演变趋势进行挖掘和整理。同时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面对通化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提出适宜通化市未来发展的策略,同时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未来空间形态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

张宏志[3](2017)在《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自然资源,水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来说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水资源中的淡水资源尤为重要,当今,全世界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大致是每年3.45万亿立方米,整个人类每年淡水使用需求总量大致是2.6万亿立方米到3.5万亿立方米,可见淡水资源面对人类的高需求量来说,将要显现出水资源的稀缺性。初步估算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将有近50个国家和35亿人口将会出现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另外,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对于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情况也日益严重,又出现了水资源质量问题。这些足以说明了人类以往“资源无限,环境无价”想法已经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了,那种总是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也必须予以改变。人类在向大自然大量索取水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回报于大自然,需要正确有效地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针对于保护与建设水源地生态环境,我国政府虽说也制定了一些应对政策,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不过还是没有能彻底解决水源地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水源地地区为了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经济上依然付出了沉重地代价与牺牲,这主要表现为水源地当地财政负担过重、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被限制而造成机会成本损失、居民经济收入减少。与之相比的受水区获得所需水资源,经济较为发达,受益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祉。水源地和受水区两地之间难免会因为水资源而出现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对于水质保护和水安全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2)当今非常有必要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水源地生态补偿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妥善协调相关的各个利益有关方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保证受水区给予水源地相应的生态补偿,当然这种生态补偿既可以是经济形式,也可以是非经济形式。如果水资源利益有关各方能够认真贯彻与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那么就会促进水源地与受水区两者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因水资源造成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出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资源提供民用生活用水的对象主要是受水区抚顺市、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盘锦市、营口市和大连市七城市市辖区居民,文中所提居民如不做特殊说明都是指市辖区居民。论文着重研究了以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和抚顺市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测算了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年人均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及其修正值、年生态补偿金总额,提出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参考依据的水源地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经过对调查数据采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四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与家庭月水费支出影响显着。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和抚顺市四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年人均支付水平(修正值)分别为139.15元(修正值为99.07元)、153.13元(修正值为113.76元)、139.08元(修正值为88.01元/)和109.98元(修正值为80.61元);各城市居民年支付总额分别为1.936亿元、1.312亿元、0.490亿元和0.471亿元,合计总额为4.209亿元/年;推算受水区七城市居民补偿意愿年人均生态补偿金支付水平为132.15元(修正值为95.05元),年生态补偿金总额为4.942亿元。通过水资源价值法、成本法与水质水量法三种方法测算辽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年生态补偿金额,测算结果分别为28.887亿元,4.778亿元与3.929亿元。将这三种方法测得的年生态补偿金额与本文采取的支付意愿法测得的年生态补偿金总额4.942亿元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受水区城市居民合理支付生态补偿水平应该是介于支付意愿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与水量水质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两者之间,建议取两者之间的中点值4.436亿元做为合理年生态补偿金总额;85.32元作为合理年人均生态补偿金额度,这一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与可行性。提出了以单位水量的生态补偿金与水价决定的承担系数确定受水区各城市居民应该支付生态补偿金额度;以流域面积和入库水量决定的贡献系数来确定水源地各地区间生态补偿金分配额度。具体来说,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是绪论。阐明论文选题背景与论文研究意义,并且列举出了大量的国内和国外的有关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评价,说明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是水源地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与资源环境学三大领域理论。各个基础理论错综复杂地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由此提供了测算水源地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水源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从自然、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情况后阐述辽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进而提出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与支付水平分析。首先介绍了CVM法,其次较为详细地说明对四城市进行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样本的选择、调查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调查数据描述;再次就市辖区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状况调查进行分析;最后通过CVM法调查分析了四个受水城市整体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不同城市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与不同因素影响的城市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第五章是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做了一些假设,结合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变量检验并且构建了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单个城市居民与四城市整体居民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显着影响因素。第六章是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通过水资源价值、成本法、水量水质法三种方法来比较CVM法测算的生态补偿金,提出CVM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具有一定合理性与可行性,确定七城市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合理生态补偿金额度是年4.436亿元,年人均合理支付水平85.32元。提出受水区各城市居民按照以承担系数确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支付,水源地各地区间按照贡献系数确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分配。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水源地居民受偿标准有待提高、在水费里增加生态补偿金现实可行、居民支付意愿受不同因素影响有显着差异、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额度必须具有合意性。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居民对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和参与意识、建立水价与生态补偿金联动机制、提高居民文化程度和水资源使用效率、制定合理的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等政策建议。

章建[4](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曾万平[5](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王细荣[6](2012)在《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 ——以虞和钦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虞和钦系清末民初游走科学、教育、军政界、实业界的新型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的三个历史阶段中,传教士学术传教和洋务运动技术引进两个时段,“科学的中国化”实践仅局限于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中日甲午战争后,面对日渐式微的国势,一批脱胎于中国传统士人的先知先觉者,开始将眼光转向西方科学,西学东渐遂进入科学启蒙时期。这一时期,这批先知先觉的新型知识分子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内容亦逐渐从科学知识,扩展到科学知识与科学传统、科学思想等并举,即他们通过科学研习、科学翻译、科学教育和科学实业等策略或路径,实现“科学的中国化”。在这类新型知识分子中,除人们所熟知的戊戌改良派人士外,还有一批被历史烟尘湮没的士人,他们自觉地放弃科举,改业科学,为实现“科学的中国化”而筚路蓝缕,惨淡经营,虞和钦便是其中的最具代表者。“历史是由个人活动构成的,所以人们研究历史总是离不开人物的研究。”科学史研究,自不例外。就国内而言,科学人物的专门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外主流的科学家群体,而对清末民初时期这批脱胎于传统士人,敢于弄潮,且致力于科学中国化实践的先进知识分子,除杜亚泉等少数人着力较多外,而其它的则少有关注。就虞和钦而言,要么是一般性的史料搜集,要么是其它研究中略有述及,而系统的专题研究则是阙如。本文围绕虞和钦科学中国化实践的中心论题,总体上遵循先西方科学知识传播、后西方科学传统移植,先科学实践、后科学思想等写作思路,采用文献解读、文献统计、史料考证与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档案文献等零次文献,以及着作、文章等一次文献为研究的基本依据,在考查虞和钦的生平与着述、科学中国化实践的背景与同道的基础上,从其科学知识传播、科学传统移植、科学思想阐释等方面入手,分析他在“科学的中国化”实践中的贡献及特征,明确他在中国近代“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大潮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应有历史地位,在为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为这一时期脱胎于传统士人的“非主流”科学人物研究模式提供一个范例的同时,也为中国近代科学史研究积累或厘清史料,为科学史的发展提供新的素材。全文共分为7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难点与学术价值。第一章、第二章分别对虞和钦的生平、着述情况,科学、实业之外的从政、从军经历,以及他科学中国化实践的思想观念基础、社会背景和一些志同道合者进行综合介绍,以期为分析和评价虞和钦科学中国化实践的贡献和特点提供基础。第三章重点从科学基本理论译述、科学术语与科学名词阐释、科学命名法制定等方面考查、分析虞和钦对传播化学知识的贡献,同时也简单地介绍、分析他在地质学、气象学方面的一些奠基性工作和思想。第四章主要从组织科学团体、创办科学实业、主编科学期刊,以及充任理科教员、编译科学教材的科学教育实践等方面,介绍、分析虞和钦的西方科学传统移植工作。第五章主要介绍、分析虞和钦的两种理学——西方科学意义上的理学和加入不少西学思想,尤其是西方科学知识的性理学——思想:前者是他对科学技术的解读与思考,后者是他对中国传统理学的继承与发展。结语部分主要是在全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虞和钦科学中国化实践的特点,进而客观地给出虞和钦及其科学中国化实践活动的历史评价:虞和钦是19、20世纪之交由传统士人转变为醉心科学的新型知识分子,并与同时代的其它新型知识分子一道,取代西方传教士而构成20世纪初科学中国化实践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鸦片战争以来科学传播主体与受传对象的心理距离,提高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效率。他尽管还称不上严格的(即社会学意义上的)科学家,然而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呕心沥血,以其孤特的方式促进了西方科学知识及科学传统在中国生根。他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时期的弄潮儿,是中国近代化的推波助澜者,但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他的那些“中国第一”在一般书刊中鲜有提及,其科学、实业、教育等科学中国化的实践活动自然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以致他未能像任鸿隽、吴承洛等后来留学欧美的第二批新型知识分子那样,为后世所熟知。不过,虞和钦在近代科学的中国化实践中所从事的那些工作,尤其是那些开创性的工作,无疑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王天阔[7](2011)在《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与其周围的乡村区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使城市与乡村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本文主要是通过追溯分析国内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形态演进,总结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功经验,重点考察分析城镇网络对城乡一体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与现状,依靠科学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分析东北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的经济要素流动机制,依托东北地区较为成熟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顺畅流动,促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推进城乡产业的一体化进程,促进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后针对东北地区的城镇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以期对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进一步融合等提供指导和借鉴。第一部分。重点阐释依托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选题意义、国内外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探索模式等进行分析,并就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阐述,确定论文的研究重点和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的发展演变及现状分析。通过考察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特殊的城镇网络体系的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分近代以前、近代以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后等分析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关系演变发展的阶段和空间格局,通过选取相关指标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找出不同地域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完善提供决策的参考。第三部分。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经济要素流动分析。从城乡间经济要素流的一些概念诠释入手,分析城镇网络体系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城镇网络体系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等,介绍城乡间经济要素流通的渠道和动力机制等。对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要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并就其不同的流动特点分别构建其流动的系统流程图,进行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借助模型分析结果,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针对资金因素、技术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在城乡间流动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促进其在城乡间流动的对策方法。第四部分。从城乡产业发展的角度,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产业的一体化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现一元化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性分析从东北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情况及制约产业一体化的因素,提出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相关对策。第五部分。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及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政策保障与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公共产品的供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东三省城乡发展的实际,构建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进程来看,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六部分。针对适合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发展实际的城镇网络发展模式,提出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微观政策,具体包括促进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促进城乡间经济要素流动、改善城乡间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调控、东北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建立协调发展的机制等问题。

张玉良[8](2011)在《抚顺市服务业发展的政府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发达国家的服务业GDP占比基本都达到了2/3的程度。因此说服务业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主体。国际经验表明,政府政策导向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和特殊的产业结构条件下,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整个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制订和完善服务业政策成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进行政府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对策研究,对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本文在对服务业基本发展理论和发展规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以抚顺市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和判断抚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发现抚顺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政府政策供给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开放水平不高、人才严重缺乏等需要政府进行协调解决的问题。为了指导问题的解决,本文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经验,综合分析了抚顺市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抚顺市服务业的若干政府对策建议,以期为抚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使抚顺市服务业早日实现跨越发展,并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

李智博[9](2010)在《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现状,提出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对战略的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1.材料:记录用纸与笔、移动硬盘、电子计算机;2.方法:检索法、访谈法、观察法、电话访问法、排列图法、比较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经济学和战略管理为理论依据。应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现状进行描述。应用SWOT分析的方法制定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发展战略。结果:1.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概述:2008年国家强制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实行GMP认证,导致约一半的企业停产,中药饮片产品的产能降幅巨大。2009年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销售产值占整个中药制造业总产值的20.22%,其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全国的中药饮片销售收入约为469.88亿元人民币,并以25%以上的年增长率递增。因此全国的中药饮片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空缺。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价差比为0.89,保证了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药饮片加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对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环境的分析。辽宁省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自国家推行饮片加工GMP认证以来,90%的企业已经停产,中药饮片产品产值的降幅十分巨大,年产值不足2亿元人民币。2009年辽宁省中药饮片产品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2.22亿元人民币,并以70%以上的速度增长。辽宁省的中药饮片市场至少有2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缺。而辽宁省资源结构的优势、政府政策及资源的投入等,对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契机。3.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少,产能低,品种少;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布局不合理;辽宁省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令人堪忧;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工艺落后;GAP基地少,药材产量少。”五大方面。4.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战略研究:应用SWOT分析的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大部分,细致的分析了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应选择由巩固型向成长型发展的战略。5.在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战略实施的战略重点提出建议,以确保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增长战略切实的得以实施。结论:1.我国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为产能低、市场需量大;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利润率可观;而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决定了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飞速发展是必然趋势。2.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产能远远无法满足省内市场的需求;辽宁省资源结构的优势、政府政策及资源的投入等,为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空前的契机。3. SWOT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应选择由巩固型向成长型发展的战略。4.在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以资源的整合;产业集聚;科学研究带动科技进步为战略实施重点予以关注。

张静[10](2007)在《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大城市发展势头尤为强劲。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部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慢慢驶离了理性扩张的轨道,片面的“城市化率决定论”导致过度城市化,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了严重的城市病。因此,要改善大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转变为多中心的组团城市或城镇群。不论采取何种成长模式,都需要理性扩张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全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指出大城市理性扩张的实质,就是要使大城市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空间的有机疏散以避免严重城市病的产生,可以通过周边新城的超前发展并产生反磁力,以吸引大城市人口向新城转移,从而实现大城市理性扩张。第二章是新城成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部分,分别就新城成长动力相关理论、新城空间成长相关理论、新城规划开发相关理论、新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和新城管理变革相关理论五大方面,对新城成长的相关理论研究背景进行全面梳理和综述。第三章是新城成长各国实践研究综述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新城成长概况进行总结,并着重对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新城成长历程进行总结;其次对国外新城成长实践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汇总出国际经验给予中国新城成长模式的启示。第四章是新城成长动力研究部分,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应确立均衡发展模式,但要特别关注大城市的城市化问题,大城市为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可通过新城成长模式,使之成为大城市从聚集不经济到聚集经济的转变契机。第五章是新城空间成长研究部分,在区位竞争机制、空间扩展机制、要素组合机制、城市自组织机制、产业驱动机制和规划保障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新城空间组织实现了初期成长,新城空间成长的扩展形式上应力求与主城空间组织演进形式相统一。第六章是新城建设发展研究部分,指出新城规划是实现新城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是新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借助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指导新城规划,处理好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问题、交通系统规划问题和人居环境规划问题。第七章是新城产业发展研究部分,提出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集群可促进新城发展,但新城产业发展必须理性面对两大现实问题:其一是区域城际产业同构问题,其二是主一新城产业发展之间的竞合问题。第八章是新城管理变革研究部分,指出大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体系引发的城市发展双重突破,既直接引发了大量新城的出现,又将新城管理推向了变革前沿。第九章是杭州下沙新城成长模式个案研究部分,分别结合其成长概况、空间成长、建设发展、产业发展和管理变革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论证由“建区”到“造城”是中国新城成长的有效路径。第十章是全篇论文研究的延展部分,即由新城成长模式引发的以城带乡效应分析,通过分析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耦合性,客观认识现阶段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局域性,但伴随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可实现从局域性以城带乡转向一定区域内联动下的以城带乡。第十一章是结语部分,主要就本文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并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抚顺药业“十五”提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顺药业“十五”提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2)老工业基地改造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 ——以通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形态的研究和发展概述
    2.1 课题相关概念解释
        2.1.1 老工业基地
        2.1.2 城市形态
        2.1.3 空间句法
    2.2 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2.2.1 城市形态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城市形态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 老工业基地城市改造发展研究综述
        2.3.1 国外老工业基地城市改造研究综述
        2.3.2 国内老工业基地城市改造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老工业基地城市改造研究评述
    2.4 老工业基地城市分布概况
        2.4.1 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名单及分布
        2.4.2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城市概况
    2.5 产业重组引发城市形态重构的实践案例
        2.5.1 伦敦大象和城堡地区城市改造项目
        2.5.2 伯明翰新办公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化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1 通化市城市发展历程
        3.1.1 城市基本概况
        3.1.2 城市形态发展历程
    3.2 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3.2.1 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引导
        3.2.2 交通设施的推动与支撑
        3.2.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2.4 产业新区的发展与建设
        3.2.5 当地政策的参与和保障
    3.3 通化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3.3.1 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3.3.2 经济发展演变特征
        3.3.3 人口结构演变特征
        3.3.4 交通组织演变特征
        3.3.5 生态环境演变特征
    3.4 通化市工业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3.4.1 通化市工业发展历程
        3.4.2 通化市产业结构特征
        3.4.3 通化市工业空间布局特征
    3.5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3.5.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自组织机制
        3.5.2 经济及产业带动下的城市发展
        3.5.3 政策干预和发展方向引导
    3.6 通化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限制性因素
        3.6.1 城市综合交通优势较弱
        3.6.2 城市区域间联动性不强
        3.6.3 国际通商口岸等级不高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产业重组的通化市未来发展空间的量化研究
    4.1 通化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4.1.1 空间句法模型构建
        4.1.2 通化市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4.1.3 空间句法分析结果
        4.1.4 通化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4.2 工业格局演变对通化市空间演变的影响研究
        4.2.1 通化市工业空间的句法分析
        4.2.2 通化市工业格局演变对城市形态影响的联动分析
        4.2.3 通化市工业发展与空间形态的作用关系
    4.3 老工业基地城市发展模式借鉴
        4.3.1 工业城市向生态化转型的发展模式
        4.3.2 旧工业区改建文创园区的发展模式
        4.3.3 对通化市发展的启示
    4.4 老工业基地改造背景下的通化市态势分析
        4.4.1 通化市优势分析(strengths)
        4.4.2 通化市劣势分析(weaknesses)
        4.4.3 通化市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4.4.4 通化市挑战分析(threats)
        4.4.5 通化市老工业城市SWOT分析矩阵
    4.5 通化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势研究
        4.5.1 宏观层面的发展趋势——线形带状式发展
        4.5.2 中观层面的拓展规律——轴线延伸式拓展
        4.5.3 微观层面的扩展方式——多心外延式扩展
    4.6 通化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4.6.1 空间布局优化
        4.6.2 产业结构优化
        4.6.3 交通组织优化
        4.6.4 生态系统优化
    4.7 老工业基地改造类型城市的发展策略构建
        4.7.1 转换城市工业用地性质
        4.7.2 转变经济政策发展观念
        4.7.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4.7.4 鼓励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1 经济学理论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公共物品属性理论
        2.1.3 生态资本理论
        2.1.4 水资源系统经济价值理论
    2.2 生态学理论
        2.2.1 生态系统服务功价值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水足迹理论
    2.3 资源环境理论
        2.3.1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
        2.3.2 环境正义理论
        2.3.3 水资源质量可再生性理论
第3章 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1 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1 自然与经济状况
        3.1.2 水资源生态环境现状
    3.2 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2.1 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3.2.2 生态补偿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
        3.2.3 缺乏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3.3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3.3.1 维护生态补偿主客体间的稳定发展关系
        3.3.2 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3.3.3 贯彻水源地保护相关法规与规划
        3.3.4 促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3.3.5 缓解水源地当地政府经济压力
第4章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与支付水平分析
    4.1 基于CVM法的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
        4.1.1 CVM法概述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4 问卷核心问题
        4.1.5 调查实施开展
        4.1.6 调查数据描述
    4.2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认知程度
        4.2.1 零支付意愿人数比例偏高
        4.2.2 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程度偏低
    4.3 基于CVM法的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4.3.1 四城市整体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4.3.2 城市差异的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4.3.3 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分析
第5章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前提假设
    5.2 解释变量设定与性质划分
    5.3 不同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1 沈阳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2 大连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3 鞍山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4 抚顺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4 四城市整体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4.1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4.2 居民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与支付意愿正相关显着
        5.4.3 居民性别、家庭月水费支出与支付意愿负相关显着
第6章 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
    6.1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合理支付水平
        6.1.1 其他三种方法的生态补偿金测算
        6.1.2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合理支付水平分析
    6.2 以承担系数提取受水区居民部分水价支付生态补偿金
        6.2.1 居民支付含生态补偿金的水价可行性分析
        6.2.2 各城市居民生态补偿金承担系数与支付额度
    6.3 以水源地区间生态补偿金贡献系数分配额度
        6.3.1 水源地各地区的贡献系数
        6.3.2 水源地各地区的生态补偿金分配额度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水源地居民受偿标准有待提高
        7.1.2 采取收缴含生态补偿金的民用水费举措具有可行性
        7.1.3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受不同因素影响表现出显着差异
        7.1.4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必须要具有合理性
    7.2 政策建议
        7.2.1 加强居民水源地生态补偿宣传力度与参与意识
        7.2.2 建立区域经济差异化的民用水价与生态补偿金联动机制
        7.2.3 提高居民文化程度与水资源使用效率
        7.2.4 制定合理的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4)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点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一、产业转型
        二、体制机制建设
        三、社会转型
        四、生态环境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一、产业结构转型
        二、整体社会转型
        三、综合环境转型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四、政府制度保障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 ——以虞和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1 选题缘起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与思路
    4 研究难点与价值
第一章 虞和钦的生平与着述
    1.1 家乡、家世、家教与军政生涯
        1.1.1 崇文尚商的家乡:柴桥
        1.1.2 从儒贾到业儒:家世
        1.1.3 从双亲到父执诸生:家教
        1.1.4 从格致科进士到省府首席参议:军政生涯
    1.2 着述概览
        1.2.1 科学文章
        1.2.2 科学着作
        1.2.3 其它着述
第二章 虞和钦科学中国化实践的背景与同道
    2.1 科学中国化实践的背景:基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分析
        2.1.1 思想史分析
        2.1.2 社会史分析
    2.2 科学中国化实践的同道:相关新型知识分子举要
        2.2.1 杜亚泉:“同气相求”者
        2.2.2 钟观光等:实学社成员
        2.2.3 林涤庵等:沪上镇海籍实业家
第三章 科学知识的引介与传播
    3.1 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引介
        3.1.1 引介元素周期律的背景
        3.1.2 引介的形式与内容
        3.1.3 基于文献统计的相关分析
    3.2 化学命名法的引介与制定
        3.2.1 化学命名的识见与相关工作简介
        3.2.2 无机化学命名“某化某式”的引介、推广与影响
        3.2.3 《有机化学命名草》及其学术影响
    3.3 化学名语的阐释与化学理论之传播
        3.3.1 化学名称、术语的阐释
        3.3.2 化学基本理论的传播
    3.4 地质学与气象学的传播
        3.4.1 地质学着作的译述
        3.4.2 地质学的研习与传播
        3.4.3 气象学的研习与传播
第四章 西方科学传统的移植
    4.1 科学团体的组织
        4.1.1 科学社团的雏型:实学社
        4.1.2 专门科学社团:中国化学会
    4.2 科学实业的创办
        4.2.1 灵光造磷厂
        4.2.2 科学仪器馆
        4.2.3 开成造酸厂
        4.2.4 开明电器厂
    4.3 《科学世界》的创刊与编辑
        4.4.1 《科学世界》的概貌
        4.3.2 《科学世界》的科学启蒙功能
        4.3.3 《科学世界》的主要特点分析
    4.4 科学教育实践
        4.4.1 充任理科教员
        4.4.2 编译科学教材
第五章 两种理学思想的阐释
    5.1 西方科学的理学思想:科学技术的解读与思考
        5.1.1 理学是唯一能阐明自然之理者
        5.1.2 理学是生产力
        5.1.3 理学可以“消长”中医
    5.2 性理学思想:中国传统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5.2.1 基于“身心异性说”的伦理思想
        5.2.2 基于“心物端环说”的宇宙观与本体论
        5.2.3 运动观与辩证思想
        5.2.4 二重性质的认识论
        5.2.5 性理学中的科学与科学划界
        5.2.6 性理学思想问世的背景与意义
第六章 结语
    6.1 虞和钦“科学的中国化”实践的特征
        6.1.1 以学缘、地缘为纽带
        6.1.2 以实业为目的与手段
        6.1.3 以上海为中心
        6.1.4 以桐城派的语言风格为着译旨归
        6.1.5 表现出敢为人先的精神
    6.2 虞和钦及其相关工作的评价
        6.2.1 虞和钦的历史定位
        6.2.2 虞和钦科学中国化实践及其相关工作的历史作用
附录一 虞和钦年谱简编
附录二 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着与参与的科研活动

(7)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综述
        1.3.1 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
        1.3.2 国外研究成果评述
    1.4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综述
        1.4.1 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
        1.4.2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问题研究
        1.4.3 国内研究成果评述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内容及其关系分析
    2.1 城镇网络体系
        2.1.1 城镇网络体系理论
        2.1.2 城镇网络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2.2 经济要素流动
        2.2.1 城乡间经济要素的流动
        2.2.2 经济要素流动的主要形式
        2.2.3 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
    2.3 公共产品
        2.3.1 公共产品的涵义
        2.3.2 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要素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
        2.3.3 城镇网络体系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2.4 城乡产业一体化
        2.4.1 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内涵
        2.4.2 产业一体化促进城镇网络体系完善
        2.4.3 产业一体化促进经济要素流动
        2.4.4 城镇网络体系加速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
    2.5 本章小结
3 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发展模式分析
    3.1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3.1.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3.1.2 本文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3.1.3 本文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3.2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3.2.1 美国模式
        3.2.2 拉美模式
        3.2.3 东亚模式
    3.3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3.3.1 “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3.3.2 “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3.3.3 “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3.3.4 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模式
    3.4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启示
        3.4.1 国内外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3.4.2 国内外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
    4.1 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4.1.1 近代以前城乡关系发展
        4.1.2 近代以后城乡关系发展
        4.1.3 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关系发展
        4.1.4 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关系的发展
    4.2 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4.2.1 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4.2.2 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聚类分析
    4.3 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存在问题分析
        4.3.1 大城市的城市聚集功能过强
        4.3.2 城镇网络体系不尽合理
        4.3.3 城乡间经济要素流通的渠道不畅
        4.3.4 城乡发展的不平等阻碍了要素的流动
        4.3.5 城乡间人力资源流动分布不合理
        4.3.6 城乡资金投入不均衡
    4.4 本章小结
5 经济要素流动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
    5.1 城乡间经济要素的流动
        5.1.1 城乡间经济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5.1.2 东北地区城乡间经济要素流动的通道
    5.2 经济要素流动的主体
        5.2.1 经济要素流动主体的选择
        5.2.2 人力资源要素
        5.2.3 资金要素
        5.2.4 技术要素
        5.2.5 东北地区经济要素流动的方向及特点
    5.3 经济要素流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5.3.1 经济要素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框架
        5.3.2 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流”的因果回路图
        5.3.3 城乡一体化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5.3.4 模型仿真与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产业一体化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6.1 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基础
        6.1.1 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6.1.2 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实现动力
    6.2 东北地区城乡产业一体化现状分析
        6.2.1 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6.2.2 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
        6.2.3 城乡产业分布不协调
        6.2.4 产业发展比例不平衡
        6.2.5 产业结构不合理
        6.2.6 农村产业结构层次单一
    6.3 建立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互动平台
        6.3.1 建立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的规范制度
        6.3.2 构建城乡一体的资源要素市场
        6.3.3 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6.3.4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分布
        6.3.5 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6.3.6 建立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公共产品供给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7.1 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分析
        7.1.1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性表现
        7.1.2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原因
    7.2 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机制
        7.2.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
        7.2.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7.2.3 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7.2.4 完善城镇网络建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7.2.5 建立多种渠道的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机制
        7.2.6 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
    7.3 本章小结
8 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分析
    8.1 促进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完善的对策
        8.1.1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
        8.1.2 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的对策
    8.2 促进经济要素流动的对策
        8.2.1 促进资金要素流动的对策
        8.2.2 促进人力资源要素流动的对策
        8.2.3 促进技术要素流动的对策
    8.3 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8.3.1 强化城市功能
        8.3.2 制定东北地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8.3.3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8.3.4 建立城乡间经济要素流动的合理机制
        8.3.5 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
        8.3.6 建立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措施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抚顺市服务业发展的政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服务业基本概念及界定
        一、服务业的概念及界定
        二、服务业的分类结构及界定
        三、现代服务业内涵及界定
    第四节 服务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概述
        一、理论界对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
        二、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抚顺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抚顺市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一、从人均GDP指标看,抚顺市已进入了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临界点
        二、从产业结构看,抚顺市应做好迎接服务业大发展的准备
        三、从服务业就业水平看,抚顺市进入了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 抚顺市服务业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二、内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三、市场开放度逐渐提高
        四、现代流通快速发展
        五、旅游产业迅速扩大
        六、集聚发展初显成效
        七、一系列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节 抚顺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一、抚顺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抚顺服务业发展机遇空前
第二章 抚顺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第一节 抚顺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水平和人均水平较低
        二、内部结构失调
        三、服务业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四、产业关联配套能力不足
        五、服务行业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六、工业内部服务化突出
    第二节 影响抚顺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对服务业的认识存在误区
        二、政府对发展服务业缺乏前瞻性和实效性
        三、尴尬的区位优势
        四、人才缺乏且流失情况严重
        五、行业协会发展滞后
        六、区域间的激烈竞争
第三章 促进抚顺市服务业发展的政府对策建议
    第一节 转变和发挥政府职能 提升抚顺服务业竞争力
        一、建立综合协调部门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二、建立服务业发展框架体系和统计体系
        三、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市场管理体制
        四、建立全面的服务业发展政策扶持措施
        五、加强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
    第二节 优先发展重点行业 带动服务业提速发展
        一、着重发展为工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
        二、大力培育产业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
        三、巩固和提升传统服务业
    第三节 深入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
    第四节 围绕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抚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第五节 推进沈抚同城化发展战略 承接服务业产业溢出
    第六节 多渠道引资注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第七节 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八节 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为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第九节 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9)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概述
    1.1 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现状概述
    1.2 不同时期的重大经济政策
    1.3 中药饮片的特点
    1.4 科技进步对中药饮片加工行业的影响
    1.5 中药饮片价格分析
    1.6 中药饮片的出口情况
    1.7 社会因素对中药饮片市场的影响
    1.8 小结
第二部分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环境分析
    2.1 辽宁省的资源环境分析
    2.2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市场环境分析
    2.3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概况
    2.4 辽宁省政府相关政策
    2.5 辽宁省市场上中药饮片质量现状
    2.6 小结
第三部分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通过 GMP 认证的企业少,产能低,品种少
    3.2 通过 GMP 认证的企业布局不合理
    3.3 辽宁省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令人堪忧
    3.4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工艺落后
    3.5 GAP 基地少,药材产量少
第四部分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战略研究
    4.1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 SWOT 分析
    4.2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战略选择
    4.3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战略重点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第六部分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1.2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3 大城市理性扩张与新城成长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新城
        1.2.2 城市边缘区
        1.2.3 郊区化和卫星城
        1.2.4 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
        1.2.5 城市蔓延和郊区蔓延
    1.3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
    1.5 研究意义
        1.5.1 弥补国内新城研究不足
        1.5.2 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
        1.5.3 启发潜在以城带乡效应
    1.6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的建立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的建立
    1.7 本章小结
2 新城成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新城成长动力相关理论
        2.1.1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1.2 聚集经济理论
        2.1.3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2.1.4 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2.1.5 有效城市规模理论
    2.2 新城空间成长相关理论
        2.2.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2 城市空间扩散理论
        2.2.3 城市自组织理论
    2.3 新城建设发展相关理论
        2.3.1 霍华德(Howard E.)的田园城市理论
        2.3.2 恩温(Unwin R.)的卫星城理论
        2.3.3 沙里宁(Saarinen E.)的有机疏散理论
        2.3.4 赖特(Wright F.L.)的广亩城理论
        2.3.5 新城市主义理论
        2.3.6 理性增长理论
        2.3.7 城市成长管理理论
    2.4 新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2.4.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4.2 产业集群理论
        2.4.3 产业结构趋同理论
        2.4.4 主导产业理论
    2.5 新城管理变革相关理论
        2.5.1 政府行为理论
        2.5.2 城市管理理论
        2.5.3 城市经营理论
        2.5.4 城市管治理论
        2.5.5 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与城市管治三种理论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新城成长各国实践研究综述
    3.1 国外新城成长概况
        3.1.1 第一代新城
        3.1.2 第二代新城
        3.1.3 第三代新城
        3.1.4 第四代新城
    3.2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新城成长历程
        3.2.1 英国
        3.2.2 法国
        3.2.3 美国
        3.2.4 日本
        3.2.5 新加坡
        3.2.6 中国香港
        3.2.7 部分发展中国家
    3.3 中国新城成长历程
        3.3.1 改革开放以前的卫星城规划与建设(1949~1977年)
        3.3.2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规划与开发(1978年至今)
    3.4 国外新城成长实践总结
        3.4.1 新城产生的背景及目的
        3.4.2 新城运行机制与主要模式
        3.4.3 新城投资方式与政策保障
        3.4.4 新城开发规模与建设密度
        3.4.5 新城规划创新与土地控制
    3.5 国际经验给予中国新城成长的启示
        3.5.1 立足区域协调高度指导工作
        3.5.2 发挥政府新城管理的能动性
        3.5.3 积极导入规划创新理念
        3.5.4 重视优化新城产业结构
        3.5.5 合理调控新城开发规模
        3.5.6 完善新城配套政策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新城成长动力研究
    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依赖
        4.1.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色
        4.1.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多种路径
        4.1.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现状
        4.1.4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4.2 大城市扩散式发展与城市规模
        4.2.1 城市蔓延发展下的大城市病
        4.2.2 城市规模的现实矛盾
        4.2.3 城市规模的再认识
    4.3 新城成长动力研究
        4.3.1 大城市迅猛发展奠定新城成长基础
        4.3.2 大城市空间结构实现理性扩张
        4.3.3 聚集效应推动下的新城成长
        4.3.4 新城成长引发大城市规模合理变化
    4.4 杭州新城成长动力实证研究
        4.4.1 杭州城市发展定位
        4.4.2 杭州城市发展中遭遇的土地“瓶颈”
        4.4.3 杭州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矛盾
        4.4.4 杭州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
    4.5 本章小结
5 新城空间成长研究
    5.1 新城空间成长的现实背景
        5.1.1 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卫星城
        5.1.2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
    5.2 新城空间成长的经济背景
        5.2.1 聚集效应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2.2 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3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5.3.1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5.3.2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模式
    5.4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
        5.4.1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机制
        5.4.2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途径
    5.5 新城空间成长研究
        5.5.1 新城空间成长的前提
        5.5.2 新城空间成长的扩展形式
        5.5.3 新城空间成长引发的大城市空间变化
    5.6 杭州新城空间成长实证研究
        5.6.1 杭州市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及其优化
        5.6.2 城市边缘区新城市空间组织的出现
        5.6.3 由“建区”到“造城”的转变
    5.7 本章小结
6 新城建设发展研究
    6.1 新城功能定位
        6.1.1 “类新城”的现实功能
        6.1.2 新城建设发展的要旨:功能定位升级
        6.1.3 新城的终极功能定位:副城
    6.2 新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6.2.1 新城规划—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
        6.2.2 新城建设发展的宏观指导思想
        6.2.3 新城建设发展的微观指导思想
        6.2.4 将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导入新城规划
    6.3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问题
        6.3.1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6.3.2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非持续性表现
        6.3.3 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新城土地开发利用战略
    6.4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问题
        6.4.1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的战略选择
        6.4.2 正视“公交优先”战略推行难度
        6.4.3 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新城交通系统规划战略
    6.5 新城人居环境规划问题
        6.5.1 新城人居环境规划的准绳
        6.5.2 两种理论指导下新城人居环境规划战略
    6.6 杭州新城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6.6.1 杭州新城规划开发中凸现的问题
        6.6.2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系统规划开发的整合战略
        6.6.3 “生活品质之城”的新城人居环境规划战略
    6.7 本章小结
7 新城产业发展研究
    7.1 新城产业发展背景
        7.1.1 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与城市化的历史融合
        7.1.2 大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
        7.1.3 大城市边缘区产业集群促进新城发展
    7.2 新城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7.2.1 新城所在区域城际产业同构问题
        7.2.2 主—新城产业发展之间的竞合问题
    7.3 新城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
        7.3.1 区域城际产业同构背景下的新城产业发展
        7.3.2 主—新城竞合关系转型中的新城产业发展
    7.4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7.4.1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
        7.4.2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备选路径一:制造业
        7.4.3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备选路径二:科研文教产业
    7.5 本章小结
8 新城管理变革研究
    8.1 大城市发展的双重突破
        8.1.1 城市空间结构的突破
        8.1.2 城市管理体系的突破
    8.2 大城市发展双重突破后面临的新议题
        8.2.1 新城成长及其管理困惑
        8.2.2 新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
        8.2.3 实现新城管理变革的关键之举
    8.3 新城管理模式优化问题
        8.3.1 新城现行管理模式
        8.3.2 新城现行管理模式对比
        8.3.3 西方城市管治模式
        8.3.4 西方城市管治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8.3.5 中国新城管理模式优化
    8.4 新城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8.4.1 新城管理之管理体制创新
        8.4.2 新城管理之公众参与制度创新
        8.4.3 新城管理之规划管理制度创新
        8.4.4 新城管理之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8.5 新城管理政策改革问题
        8.5.1 新城土地利用政策改革
        8.5.2 新城基础设施配置政策改革
        8.5.3 新城公共财政政策改革
    8.6 杭州新城管理变革的实证研究
        8.6.1 行政区划调整—杭州新城管理问题缘起
        8.6.2 多重原因并存—杭州新城管理问题症结所在
        8.6.3 新城管理与制度创新并举—杭州新城管理变革对策所在
    8.7 本章小结
9 杭州下沙新城成长模式个案研究
    9.1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概况
        9.1.1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历程
        9.1.2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动力
    9.2 杭州下沙新城的空间成长
        9.2.1 初期空间成长的无奈之举
        9.2.2 中期空间成长的理性暗合
        9.2.3 当期空间成长的日臻完善
    9.3 杭州下沙新城的建设发展
        9.3.1 杭州下沙新城的功能定位
        9.3.2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9.3.3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
        9.3.4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思路
    9.4 杭州下沙新城的产业发展
        9.4.1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概况
        9.4.2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9.4.3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思路
    9.5 杭州下沙新城的管理变革
        9.5.1 杭州下沙新城管理现状
        9.5.2 杭州下沙新城管理变革措施
    9.6 本章小结
10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的以城带乡效应
    10.1 以城带乡的几种实践战略
        10.1.1 小城镇战略
        10.1.2 “城—郊”战略
        10.1.3 城市群战略
    10.2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的耦合性
        10.2.1 新城成长模式是推进城市化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10.2.2 新城成长模式是以城带乡的极佳切入点
        10.2.3 新城成长模式可具化并强化以城带乡的功效
    10.3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局域性
        10.3.1 新城在以城带乡中的战略创新
        10.3.2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
        10.3.3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现实途径
        10.3.4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客观限制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语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1.1 大城市理性扩张与新城成长有机互动
        11.1.2 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带动大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11.1.3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受多种机制协同作用
        11.1.4 聚集效应推动新城成长
        11.1.5 新城规划是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
        11.1.6 大城市边缘区产业集群促进新城发展
        11.1.7 理性应对新城产业发展的两大现实问题
        11.1.8 大城市发展双重突破引发新城管理变革
        11.1.9 由“建区”到“造城”是新城成长的有效路径
        11.1.10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
    11.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1.2.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1.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抚顺药业“十五”提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2]老工业基地改造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 ——以通化市为例[D]. 周程程. 吉林建筑大学, 2017(02)
  • [3]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D]. 张宏志. 辽宁大学, 2017(02)
  • [4]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5]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6]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 ——以虞和钦为中心[D]. 王细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0)
  • [7]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 王天阔.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1)
  • [8]抚顺市服务业发展的政府对策研究[D]. 张玉良. 中国政法大学, 2011(11)
  • [9]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D]. 李智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10]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D]. 张静. 浙江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抚顺药业“十五”提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