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联合生产方案的经济评价

油藏联合生产方案的经济评价

一、面向油层的合采方案经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范海娇[1](2020)在《M区块水驱剩余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区块经过50多年的注水开发后,综合含水率达到了91.04%。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各层系之间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零散。通过不断加大油水井调整措施挖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进一步调整潜力逐渐减小。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在对M区块地质特征与开发历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试验区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模型,明确了各油层组剩余油平面及纵向分布情况。引入易动用含油饱和度界限概念,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联合评价,从动用难易程度角度对剩余油潜力进行评价,并以各沉积单元为评价对象,将其潜力划分为四类。根据各类潜力单元剩余油成因划分10种类型,并给出各单元不同类型剩余油储量分布。(40)、Ⅲ类潜力单元主要剩余油类型为无注无采型与有采无注型,储量占比达之和分别为41.85%和59.47%;Ⅱ、Ⅳ类潜力单元主要以层间干扰型、吸水差型剩余油为主,储量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40.15%和43.15%。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剩余油潜力评价及类型划分方法所得潜力评价结果,针对各潜力单元剩余油类型分布,以试验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块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井网抽稀与加密两种井网调整方法进行方案设计、模拟预测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井网抽稀方案中五点法井网效果最优,采出程度增加2.76个百分点;加密方案一(新布署一套120m五点法面积井网)较原井网采出程度增加4.23个百分点,在高油价条件下经济效益良好。

李国璋[2](2020)在《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客观确定合采产层组中不同产层的产气贡献,是提高多类型煤系气合采效益的首要基础。面向这一产业迫切需求,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气生产地质特征,探索了合采过程中气水分配规律及层间干扰机制,建立了合采贡献预测数学模型。分析测井响应,结合煤与岩石的变温变压电阻率、含水声波及等温吸附实验,建立了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流体性解释模型,据此分析了煤系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合采地质特征。建立了煤层气与煤系致密气合采的产水量模型,结合敏感性实验,构建了合采储层兼容敏感性评价方法。认为适应于合采的临界生产压差(上限)、临界矿化度(下限)对于4+5#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砂岩的组合分别为58 MPa和30000ppm,对于8+9#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的合采组合分别为5 MPa和3000040000ppm。开展变进气压力及渗透率的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合采过程中气体流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层间干扰发生机制,建立了合采产层组中单层储层压力贡献率、渗透率贡献率与层间干扰强度的数值关系。发现在煤层气与煤系致密砂岩气的三层合采过程中,只有当低压层的储层压力贡献率>28%及低渗层的渗透率贡献率>16%时,层间干扰才不会发生。挖掘研究区不同合采产层组生产信息,识别出解吸型、解吸-游离型、游离-解吸型、游离型四种合采产气曲线类型,进而建立了基于分峰拟合的产气贡献劈分方法,确定了典型井合采产层组中游离气与吸附气的产量贡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煤系致密气-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煤与砂岩不同空间叠置组合下同井接替合采过程中产气量的动态变化,发现煤层与砂岩层的渗透率、排采影响半径差异以及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是影响合采产量贡献率的关键因素。

冯乃超[3](2019)在《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文中提出多层稠油油藏火驱开发过程中,注气层间、平面矛盾突出,注入空气易沿单向、单层突进,火线波及不均现象严重,火线波及规律认识以及火线位置识别难度大。辽河油田的测试资料表明,注气井的吸气剖面逐渐由多层吸气转变为指状吸气,火驱后岩心分析渗透率远远小于火驱前测井渗透率,这些现象与火驱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密切相关。本论文基于辽河油田多层火驱开发实际,建立了注气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分析了火线波及主控因素,提出了多层火驱火线位置识别方法,揭示了火驱油藏物性变化机理,提出了考虑储层物性变化的多层火驱数值模拟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多层火驱注气井单管和同心双管注空气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数学模型,实现对笼统注气和分层注气各层吸气能力和流体物性参数分布的预测。通过对注气井筒内空气的非等温、变质量流动过程的模拟发现,受到火驱储层高温影响,井筒温度大幅升高,空气密度显着降低,井筒沿程压力的摩擦损失增加,各层吸气量降低。采用单管笼统注气,各层吸气量与储层物性存在明显相关性,注入空气易沿高渗层突进;采用同心双管分层注气,通过将物性差异较大的储层分隔开,各层吸气相对均匀,火线纵向推进较为均匀。(2)分析了多层火驱开发平面波及程度和纵向动用程度的主控因素,提出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的火线位置识别方法。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前期采出程度是影响平面波及程度的主要因素,单层厚度、渗透率,以及层间渗透率级差是影响纵向动用程度的主要因素。在物质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判断生产井与注气井间的连通性,确定生产井沿各方向的受效比例,并依据注气剖面测试资料或井筒模拟结果,确定各层的吸气百分比,实现了对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复杂的多层火驱油藏各油层火线位置的识别。以该方法作为矿场火驱开发中火线调控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生产井关井控气、气窜封堵和注气井分层注气等措施的应用效果。(3)揭示了火驱过程中油藏物性的变化机理,建立了变渗透率火驱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储层物性变化对火驱开发的影响以及多层火驱影响因素。高温作用、焦炭沉积和重质组分堵塞是火驱过程中油藏物性的变化主要原因,高温作用改变了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不可逆;焦炭沉积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程度随焦炭浓度动态变化;重质组分堵塞会导致熄火,应极力避免。定量描述了高温烧结和焦炭沉积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变渗透模型燃烧带前、后的地层流动能力下降,火线推进速度变慢,燃烧带温度略有上升,结焦带宽度变窄,油墙和剩余油区温度降低,超覆程度增大。利用变渗透率火驱模型,分析储层渗透率、油藏厚度、含油饱和度,以及注气速度、注气压力、注采方式对多层火驱开发的影响。(4)选取了辽河油田某典型区块多层火驱典型井组,考虑低温氧化、热裂解和高温氧化3个化学反应阶段,求取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变渗透率火驱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研究区块最大注气速度、注气方式、注气压力、射孔层位和排液量,并分析了各参数影响开发效果的机理。

杨孔航[4](2019)在《杏七区东部Ⅳ块钻关前后压力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PETREL软件建立了该区块断层模型、三维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相控下的属性模型,属性模型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有效厚度模型。进行了压力拟合敏感性参数研究,研究了影响平均地层压力和单井流压的敏感性参数,根据平均地层压力拟合情况,确定了该区块地层水压缩系数、地层原油压缩系数、岩石压缩系数和综合压缩系数4个参数;根据单井流压拟合情况,给出了不同措施条件下,确定了该区块不同措施井的油水井表皮系数、近井地带渗透率和井指数的调整范围。对试井解释地层压力对数值模拟地层压力进行了校正,应用动液面测试资料对数值模拟油井流压进行了校正,并对区块地质储量、单井地层压力、平均地层压力、单井流压、产液量、含水率、单井含水率、产油量等指标进行了历史拟合。拟合指标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研究了3套不同井网、4种不同沉积相、75个油层钻关前后压力、流体变化规律,分析钻关前后开发指标变化。进行了钻关方案优化及钻关后注水恢复方式研究,根据钻关前后压力、流体变化规律,从满足钻关要求和对开发指标影响最小的原则,设计了4套钻关和钻关后恢复注水方案,通过钻关及恢复注水阶段的压力、产液、产油和含水率变化,给出了最优的钻关及恢复注水方案。

徐庆[5](2019)在《高含水期薄差储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动用措施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六十年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主力油层相继进入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增油控水难度大,为了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必须加强薄差储层的开发。部分油区进行了加密调整,射开表内薄层和表外储层,使薄差储层的动用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受到层间非均质、油层物性较差和注采井距较大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储层并未达到动用要求,薄差储层的开发效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有必要针对薄差储层的特点,开展动用状况评价及动用措施研究,对提高薄差层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取心井数据与吸水剖面数据,结合现场提供的静态地质数据、动态生产数据,对薄差储层的动用状况进行评价,给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界限,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了试验区目前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表明:薄储层中、强水洗比例不到50%,表外储层水洗比例小于25%;薄差储层有效动用条件为层段内级差<8、变异系数<0.6、砂岩层数<8个、砂岩厚度<6m;薄差储层宏观剩余油主要类型为注采不完善型、井间滞留型以及层间干扰型剩余油。在此基础上,结合动用措施机理分析,以及基础开发方案与4套调整方案开发效果的对比,确定细分注水技术和压裂改造技术是目前提高高含水期薄差储层动用状况的最有效措施,并确定油水井对应压裂是开发薄差储层最佳的压裂方式。

朱森[6](2019)在《基于气举的煤层气与致密气两气合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鄂尔多斯盆地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煤系气资源,但部分气井存在单一开采资源效益低的问题,而研究区块煤系地层具有垂向上叠置分布的特点,具有同井合采的地质条件,可以达到增产以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针对上部致密砂岩层与下部煤层的储层叠置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气举技术的合采管柱设计,根据气携液原理,利用上部高压致密砂岩气携带煤层井液,对煤层进行排水降压作业,实现两储层协同开采,对提高我国非常规气产量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首先,根据合采储层的特点以及煤层气与致密气的开采方式,从实际地层的条件出发,分析两层合采的主要问题,优选气举合采的方式;由于煤层低产液及致密层的有限气量,需要重新设计气举的合采管柱结构,利用变径油管短节将气举与速度管技术结合,并根据逐级卸载的原则设计了气举合采的工艺。其次,设计气携液关系模拟实验,修正气举携液动态公式。气举合采工艺的核心是气携液原理,而对于气量与携液量的关系,众多的计算方法都是根据大量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推导,适用性较低。因此,搭建气携液实验平台,设计了由气液供应系统、流量压力调节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的气携液模拟实验系统,通过压缩气进入油管与液体混合,进而分析气量与携液量关系,结合90余组实验数据,对气举动态公式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再次,根据气举合采工艺进行研究区块合采储层的适用性分析,需要符合致密砂岩层产气量满足携带下部煤层产液量的气量要求,并且满足气举后煤层井底压力要低于煤层气的解吸压力,使煤层气可以由油管排出,得出煤层经排水降压后最低压降的范围;分析煤储层不同产液量、储层深度条件下需要的致密砂岩气的气量、压力等的关系,得出了井口油压、套管压力、气举深度、环空气量、油管直径等气举合采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气举合采影响因素进行显着性分析,以成本、安全、环保、易控性等确定随着生产制度改变调节某个因素的优先级。最后,对气举合采管柱关键设备进行设计计算,给出气举阀安装位置的计算方法与流程,本文利用哈格多恩-布朗计算气液两相流压力、平均偏差系数计算环空气柱压力。为了使气举后煤层井底压力尽可能降至最低,对注气点进行重新设计,减小了油管内流体压力,并根据地质资料给出实例计算流程。

王丽准[7](2019)在《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蒸汽吞吐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增产效果非常显着。然而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增产效果逐渐变差,表现为生产井产量下降快,含水上升迅速。为了多轮次吞吐后油藏的进一步开发,了解油藏内剩余油的分布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分析了多轮次吞吐后油藏生产井的生产特征,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是积水导致的油井加热半径减小、蒸汽窜流、纵向非均质性以及地下亏空导致的地层压力下降。通过推导蒸汽吞吐驱替和注采特征公式,结合生产数据,得到了单56区块典型单元的驱替和注采特征曲线,并分别计算出了对应的剩余油量为4.96×105和5.53×105。其次,通过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剩余油分布情况。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实验室尺度下的双管和单管蒸汽驱替,结果显示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成反比,与渗透率成正比。同时通过综合影响因子和层间干扰因子的计算,得到了双层同时开采的油藏的渗透率级差为10。分析了注水开发霍尔曲线的影响因素,推导了利用霍尔曲线计算汽窜体积的公式,并计算了13×N11井的汽窜体积为129.41m3。最后推导了油藏余热的计算公式,并利用CMG的CMOST模块分析了影响余热的因素,显示余热对吞吐轮次最敏感。同时建立了余热有效性评价方法,并以单56区块为例,利用余热有效性评价方法,分析了该区块的整体剩余油分布情况。

解金凤[8](2019)在《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认为对瓦2断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针对处于中高含水阶段的断块油藏,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重点进行小层的归位和小断层的识别。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井震结合,重新认识瓦2断块内部小断层的分布延伸。开展储层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有利储层分布区域。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瓦2断块精细三维地质模型。(2)从七大方面系统评价瓦2断块水驱开发效果,重点分析注水效果、水驱动用状况以及层系和井网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平面上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影响较大。从储层物性、单砂体采出程度分析,层间矛盾突出,层系适应性不强。动用较好的有E1f31-10、E1f32。目前井网下水驱控制程度80.5%、水驱动用程度66.3%,井网适应性不强。(3)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类型四种,包括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井间滞留区和井控程度低形成的剩余油分布,其中以受沉积微相或注采井网而形成的井间滞留区剩余油为主。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层间非均质、断层和开发方式。沉积微相是影响平面剩余油的主要因素,层间非均质性是影响纵向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范庆振[9](2019)在《BW底水稠油油藏水驱调整研究》文中提出BW区块地层可划分为四个层组,层组之间互不连通。其储层表现为中孔高渗,非均质性强,层内泥质夹层发育。BW区块属于边底水稠油油藏,地层原油粘度为68~790mPa·s。该区块从2001年开始投产,各单井初始产量较高,截至2017年10月大部分井已进入高含水期,但其地层压力下降幅度较小。区块采出程度不高,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储存在地层中。搞清水侵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成为目前提高区块开发效果的中心任务。本文通过建立BW区块数值模拟模型,在完成储量拟合和生产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及生产动态特征研究BW区块的水侵规律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最后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相应的挖潜方案,为剩余油挖潜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得出以下认识:油藏的水侵方式主要为底水水侵,Aradieba E和Bentiu 1A为边水水侵;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Bentiu 1B、Bentiu2B和Bentiu 3;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为构造、隔/夹层、断层、独立小砂体和开发井网等。通过单井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立了合理的注采参数。针对不同剩余油挖潜的思路为:(1)平面上,钻新井或侧钻井,解决井网控制程度差的问题;(2)纵向上,调整射孔层位,解决单井高含水问题;(3)开发技术上,利用蒸汽吞吐进行热力采油,解决开发技术单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共设计了包括层位调整、加密井以及蒸汽吞吐三类调整方案,通过数值模拟优化方案,最终优选的调整方案为层位调整井9口,采收率比基础方案提高0.48个百分点;在层位调整的基础上加密井1 5 口,采收率比基础方案提高1.94个百分点;在加密井的基础上实施蒸汽吞吐井5 口,采收率比基础方案提高2.21个百分点。

王希友[10](2018)在《滇黔北坳陷乐平组煤层气井压裂技术评价与优选》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煤层由于成煤期后构造破坏强烈,构造煤发育,所以煤层气储层具有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低压力的“三低”特性;储层的原地应力比较大,且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需要对煤层进行一定的增产措施才可达到商业开采价值。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分析了目标区块地质特征、优选了压裂液体系、优化了目标区块压裂工艺及对产出水的重复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滇黔北地区乐平组的煤岩亲水性强,裂隙发育较好,存在水敏、速敏、碱敏和酸敏伤害的潜在风险;实验发现煤粉极易运移、煤岩存在强速敏,且煤粉对支撑剂充填层导流能力存在明显负面影响;三向地应力在目标层段较接近,存在产生水平缝到垂直缝的倾斜裂缝状态;在所研究的6个区块中,武德区块地区含气率较研究的其他区域低。(2)泡沫压裂液具有含液量少、携砂性能好、返排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煤层气井。但不能使用天然大分子物质或聚合物,以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现场用压裂液对煤粉的等温吸附性能无影响;现场在用KCl对膨润土防膨效果最好,但对煤粉防膨效果影响很小。现场在用煤粉分散剂性能较好,可继续使用。(3)根据目标井区压裂施工资料,将筠连区域的压裂工艺、施工参数及排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各井区压裂工艺、施工参数与排采数据汇总表。通过将区域、井型、压裂模式、前置液比、最大排量、加砂强度、平均砂比、最高砂比与压裂施工曲线类型、破裂压力梯度、停泵压力梯度、排采见气时间、见气率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笼统压裂井采用“0.6+助排剂模式”压裂效果相对好,分压合采井采用“2013模式”压裂效果相对较好。(4)通过对返排液中含有离子的种类、数量,杂质,结垢趋势等因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对返排液进行水质检测、数据分析及结垢趋势预测得出:返排液有碳酸钙结垢趋,但没有硫酸钙结垢趋;返排水若要回注地层,需采用预沉淀及二级精细处理,以降低结垢风险。本文通过对乐平组煤层气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和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在对前阶段煤层气井煤层压裂作业施工本身和压裂效果进行压裂后分析评价基础上,对乐平组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做系统全面的评价研究与设计优化,为煤层气储层的压裂改造、材料选择、压裂液配伍与评价、后期排采提供能低成本开发的技术支撑,为滇黔川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效益开发实践意义的煤层压裂改造技术。

二、面向油层的合采方案经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油层的合采方案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M区块水驱剩余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M区块开发概况
    1.1 地质特征
        1.1.1 储层发育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量构成
    1.2 开发历程
        1.2.1 井网部署
        1.2.2 层系井网射孔
        1.2.3 开发现状
    1.3 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2.1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2.1.1 构造模型
        2.1.2 沉积相模型
        2.1.3 相控属性模型
    2.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3 历史拟合
        2.3.1 储量拟合
        2.3.2 单井拟合
        2.3.3 全区拟合
第三章 剩余油潜力评价及类型划分
    3.1 油层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
        3.1.1 油层动用状况
        3.1.2 剩余油分布
    3.2 剩余油潜力评价
        3.2.1 含油饱和度界限确定
        3.2.2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界限确定
        3.2.3 潜力类型划分
    3.3 不同潜力剩余油类型划分
        3.3.1 剩余油类型划分
        3.3.2 不同潜力剩余油类型分布
第四章 开发方案调整及效果评价
    4.1 井网抽稀
        4.1.1 方案设计
        4.1.2 效果评价
    4.2 加密调整
        4.2.1 方案设计
        4.2.2 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实物工作量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2.2 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2.3 煤系气生储盖及其组合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小结
3 煤系气储层地质属性
    3.1 煤系气储层流体压力
    3.2 煤系气储层孔隙度
    3.3 煤系气储层渗透率
    3.4 煤系气储层含气性
    3.5 小结
4 煤系气合采地质条件兼容性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4.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4.3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4.4 小结
5 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判识
    5.1 基于产气曲线的产层贡献判识
    5.2 合采产能及产层贡献预测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稠油火烧油层技术
        1.2.2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研究现状
        1.2.3 火线位置监测与调控研究现状
        1.2.4 火烧油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5 火烧油层的矿场实践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多层火驱注气井筒参数计算模型
    2.1 单管注空气垂直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2.1.1 模型假设
        2.1.2 模型建立
        2.1.3 模拟算法设计
        2.1.4 模拟结果分析
        2.1.5 实例计算
    2.2 同心双管注空气垂直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2.2.1 模型假设
        2.2.2 模型建立
        2.2.3 模拟算法设计
        2.2.4 模拟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层火驱油藏火线波及规律与位置识别方法
    3.1 火线波及不均现象
        3.1.1 油井受效不均
        3.1.2 尾气分布不均,气窜特征明显
        3.1.3 火线沿各方向推进速度差异明显
        3.1.4 注气井吸气、温度剖面呈尖峰状特征
    3.2 火线波及主控因素
        3.2.1 平面波及程度
        3.2.2 纵向动用程度
    3.3 多层火驱火线位置识别与调控方法
        3.3.1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3.3.2 数学模型及求解步骤
        3.3.3 火线前缘调控原理与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火驱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
    4.1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及特征区带划分
        4.1.1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
        4.1.2 火烧油层区带特征及划分
    4.2 火驱油藏物性变化机理
        4.2.1 高温作用
        4.2.2 焦炭沉积
        4.2.3 重质组分堵塞
    4.3 变渗透率火驱模型
        4.3.1 化学反应机理及模型
        4.3.2 变渗透率火驱数学模型
        4.3.3 模拟结果分析
    4.4 多层火驱影响因素分析
        4.4.1 储层渗透率
        4.4.2 油藏层厚
        4.4.3 含油饱和度
        4.4.4 注气速度
        4.4.5 注气压力
        4.4.6 注采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渗透率火驱数值模拟在D区块的应用
    5.1 D区块开发概况
        5.1.1 地质概况
        5.1.2 开发历程
        5.1.3 开发效果评价
    5.2 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5.2.1 油藏模型
        5.2.2 燃烧动力学参数
        5.2.3 蒸汽吞吐阶段拟合
        5.2.4 火驱阶段拟合
    5.3 D区块多层火驱开发方案优化
        5.3.1 最大注气量
        5.3.2 注气方式
        5.3.3 注气压力
        5.3.4 注气井射孔位置
        5.3.5 排液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杏七区东部Ⅳ块钻关前后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地质模型
    1.1 地质概况
    1.2 地质建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拟合
    2.1 开发历程
    2.2 储量拟合
    2.3 实测压力
    2.4 压力拟合参数敏感性分析
    2.5 压力拟合
    2.6 产液量拟合
    2.7 含水率拟合
    2.8 累产油拟合
    2.9 单井含水率拟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钻关前后压力、流体变化规律
    3.1 钻关前后压力变化规律
    3.2 钻关前后流体变化规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钻关方案优化及注水恢复方案
    4.1 钻关及恢复注水方案设计
    4.2 不同方案压力变化
    4.3 不同方案开发指标预测
    4.4 钻关及恢复注水方案优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高含水期薄差储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动用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1.2.1 储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情况描述研究现状
        1.2.3 薄差储层动用措施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取心井评价薄差储层动用状况
    2.1 储层划分
    2.2 取心井整体动用状况研究
        2.2.1 长垣总体水洗状况
        2.2.2 不同区块水洗状况
        2.2.3 不同时期水洗状况
    2.3 不同类型储层动用状况研究
        2.3.1 厚储层水洗状况
        2.3.2 薄储层水洗状况
        2.3.3 表外储层水洗状况
    2.4 渗透率影响动用状况研究
        2.4.1 各储层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水洗状况分析
        2.4.2 基于岩样分析渗透率对水洗状况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吸水剖面评价薄差储层水洗状况
    3.1 薄差储层水洗状况研究
        3.1.1 整体吸水状况评价
        3.1.2 基于吸水层段评价动用状况
        3.1.3 基于有效厚度级别评价动用状况
        3.1.4 基于吸水次数评价动用状况
    3.2 薄差储层动用界限分析
        3.2.1 渗透率级差界限
        3.2.2 变异系数界限
        3.2.3 砂岩层数界限
        3.2.4 砂岩厚度界限
第四章 薄差储层宏观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
    4.1 试验区地质概况
    4.2 宏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4.3 宏观剩余油主要类型
    4.4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4.4.1 有效厚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4.2 渗透率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4.3 井网密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高含水期薄差储层动用措施研究
    5.1 动用措施机理分析
    5.2 细分注水技术研究
    5.3 压裂改造技术研究
        5.3.1 压裂裂缝参数研究
        5.3.2 压裂增产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基于气举的煤层气与致密气两气合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煤系气储层特点
        1.3.2 国内外常规合采技术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煤系气合采技术研究现状
        1.3.4 基于气携液原理的气举排采技术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气举排采方式的理论研究
    2.1 基于气举技术的合采工艺的提出
        2.1.1 煤层与致密层合采的主要问题
        2.1.2 气举合采的设计思路
        2.1.3 气举常见管柱结构
    2.2 气举技术的工艺原理
        2.2.1 气举的注气方式
        2.2.2 气举的排液方式
    2.3 气举阀的结构原理
        2.3.1 气举阀工作原理
        2.3.2 气举阀结构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气举的合采管柱的结构与工艺设计
    3.1 同井气举合采管柱结构设计
    3.2 气举合采的工艺设计
        3.2.1 气举合采各阶段的工艺流程
        3.2.3 气举合采详细工艺流程
    3.3 气举合采管柱关键设备选型
        3.3.1 封隔器的优化选型
        3.3.2 气举阀的优化选型
        3.3.3 整体合采管柱选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携液的基本理论模拟实验研究
    4.1 气携液实验管路的搭建方案
        4.1.1 气携液实验的管柱设计
        4.1.2 实验管柱设备设计选型
        4.1.3 实验管柱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2 实验相似模拟理论
    4.3 实验前期准备
        4.3.1 参数基准校核
        4.3.2 实验影响因素的确定
    4.4 气携液实验过程
        4.4.1 实验目的
        4.4.2 实验原理
        4.4.3 实验步骤
        4.4.4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4.4.5 气携液动态公式修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气举合采的储层适应性分析
    5.1 基于气举合采工艺的特点与要求
        5.1.1 气举合采的生产阶段与影响因素
        5.1.2 临界携液流量计算
    5.2 气举影响因素适应性分析
        5.2.1 管径对携液量的影响
        5.2.2 井口压力对携液量的影响
        5.2.3 注气点压力对携液量的影响
        5.2.4 气举深度对携液量的影响
    5.3 煤层气产出适应性分析
        5.3.1 建立气举合采井生产模型
        5.3.2 节点的划分
        5.3.3 解节点确立及分析
        5.3.4 实例分析
    5.4 气举合采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分析
        5.4.1 层次分析法
        5.4.2 气举合采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气举合采管柱的设计计算
    6.1 气举设计原则与关键流程
        6.1.1 环空气柱压力计算
        6.1.2 注气点的确定
    6.2 气举阀级数及安装深度
        6.2.1 计算法
        6.2.2 图解法
        6.2.3 气举阀参数
    6.3 计算实例
        6.3.1 适于气举合采的注气点的确定
        6.3.2 气举阀安装位置的计算
        6.3.3 整体管柱设计的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驱特征曲线研究现状
        1.2.2 层间干扰研究现状
        1.2.3 汽窜研究现状
        1.2.4 地层余热研究现状
        1.2.5 剩余油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多轮次吞吐油藏注采特征研究
    2.1 单56区块简介
    2.2 单井生产特征
        2.2.1 积水导致油井加热半径减小
        2.2.2 蒸汽窜流
        2.2.3 纵向非均质性
        2.2.4 地下亏空导致的地层压力下降
    2.3 多轮次蒸汽吞吐驱替和注采特征研究
        2.3.1 蒸汽吞吐特征曲线
        2.3.2 蒸汽吞吐驱替特征
        2.3.3 蒸汽吞吐注采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轮次吞吐油藏多向窜流特征研究
    3.1 双层油藏层间渗透率级差界限确定
        3.1.1 数值模型建立
        3.1.2 模拟结果分析
        3.1.3 渗透率级差界限确定
    3.2 单层平面多向汽窜范围确定
        3.2.1 Hall曲线
        3.2.2 Hall曲线影响因素
        3.2.3 Hall曲线应用
        3.2.4 用注蒸汽Hall曲线求窜流体积
        3.2.5 实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轮次吞吐油藏余热评价
    4.1 吞吐后油藏余热计算
        4.1.1 径向模型单井吞吐后余热计算
        4.1.2 油藏余热计算
    4.2 余热有效性评价
    4.3 影响油层余热的因素敏感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56区块剩余油分析
    5.1 单56目标区块数值模型建立
    5.2 油藏模型特征参数选取
        5.2.1 地层流体参数
        5.2.2 相对渗透率曲线
        5.2.3 原油粘温关系
    5.3 生产过程历史拟合
    5.4 单56区块余热及剩余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附录A 单56块典型井组生产动态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1.3.2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1.3.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1.3.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1.6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精细油藏描述
    2.1 精细砂层对比
        2.1.1 对比方法
        2.1.2 标准(志)层的选取
        2.1.3 标准井的建立
        2.1.4 筛选典型对比剖面
    2.2 精细构造研究
        2.2.1 区域构造
        2.2.2 精细构造研究的方法
        2.2.3 精细构造研究成果
    2.3 储层特征研究
        2.3.1 沉积微相
        2.3.2 储层特征研究
        2.3.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3.1 数据准备
    3.2 精细构造建模
    3.3 储层属性建模
    3.4 模型检验
    3.5 小结
第四章 开发效果评价
    4.1 注水效果评价
        4.1.1 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4.1.2 瓦2北块注水效果评价
        4.1.3 瓦2-12块注水效果评价
    4.2 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4.3 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评价
    4.4 水驱动用程度评价
    4.5 注入水利用率变化规律评价
        4.5.1 存水率变化规律
        4.5.2 注入水水驱指数变化规律
    4.6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4.7 地层能量状况评价
    4.8 开发层系适应性评价
    4.9 开发井网适应性评价
    4.10 措施效果评价
        4.10.1 采油井措施效果评价
        4.10.2 注水井措施效果评价
    4.11 采收率评价
        4.11.1 万吉业驱替系列
        4.11.2 水驱曲线法
        4.11.3 指数递减法
    4.12 小结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拟原理
    5.2 储量拟合
    5.3 历史拟合
    5.4 剩余油分布规律
    5.5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5.6 小结
    5.7 应用效果与前景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BW底水稠油油藏水驱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研究现状
        1.2.2 蒸汽吞吐研究现状
        1.2.3 水侵规律研究现状
        1.2.4 剩余油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BW区块地质研究
    2.1 油藏地理位置
    2.2 地层层序
    2.3 构造特征
    2.4 储层特征
        2.4.1 沉积相
        2.4.2 储层非均质性
    2.5 流体性质与油水界面分析
        2.5.1 流体性质
        2.5.2 油藏温压系统
        2.5.3 油水界面
        2.5.4 油藏类型与特征
    2.6 区块地质储量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藏开发特征研究
    3.1 开发简况
    3.2 生产动态特征
    3.3 含水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W区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数值模拟器的选择
    4.2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4.3 生产历史拟合
        4.3.1 储量拟合
        4.3.2 生产历史拟合
    4.4 剩余油分布规律
        4.4.1 垂向剩余储量分布
        4.4.2 平面剩余储量分布
        4.4.3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藏水淹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5.1 油水分布规律
    5.2 水侵影响因素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发调整研究
    6.1 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6.1.1 开发调整措施研究
        6.1.2 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6.2 基础方案
    6.3 层位调整方案
    6.4 补充加密调整井开发的效果研究
    6.5 蒸汽吞吐研究
        6.5.1 地质参数和流体性质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6.5.2 蒸汽吞吐注汽参数研究
        6.5.3 蒸汽吞吐开发的效果研究
    6.6 方案对比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滇黔北坳陷乐平组煤层气井压裂技术评价与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现状
        1.2.2 国内外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乐平组压裂工程地质特征及伤害因素研究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煤岩物性及矿物特征
        2.2.1 孔渗物性
        2.2.2 煤质特征
        2.2.3 矿物组分及其潜在损害特征
        2.2.4 储层微观结构
    2.3 岩石力学及地应力特征
        2.3.1 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2.3.2 地应力预测
    2.4 温度及压力特征
    2.5 流体特征
    2.6 引起储层伤害的工程因素分析
        2.6.1 压裂液与地层流体配伍性研究
        2.6.2 压裂液与地层岩石配伍性研究
        2.6.3 煤粉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裂液体系评价及优选
    3.1 现场常用压裂液室内评价
        3.1.1 黏度
        3.1.2 表面张力
        3.1.3 悬砂性能
        3.1.4 静态滤失性能
        3.1.5 煤粉分散性能
        3.1.6 固含量
        3.1.7 防膨性能
        3.1.8 对煤粉等温吸附性能的影响
    3.2 关键添加剂及配方的优化
        3.2.1 粘土稳定剂
        3.2.2 煤粉分散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标区块压裂效果评价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4.1 目标区压裂工艺概况
        4.1.1 主要工艺模式与参数
        4.1.2 施工泵压曲线类型
    4.2 压裂施工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笼统压裂井施工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2.2 分压合采井施工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压后排采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笼统压裂压后排采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分压合采压后排采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压裂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4.4.1 基于统计分析的优化区间
        4.4.2 基于正交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4.4.3 控缝高压裂工艺优化
    4.5 两口单井压裂方案优化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裂返排液及产出水重复利用可行性分析
    5.1 压裂返排液及产出水水质分析
        5.1.1 返排液水质分析目的
        5.1.2 返排液水质分析项目的确定
        5.1.3 返排液水质检测方法
        5.1.4 返排液水质检测结果及分析
    5.2 返排液处理的技术难点
    5.3 过滤处理工艺及技术经济分析
        5.3.1 水质要求
        5.3.2 过滤处理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产出学术成果

四、面向油层的合采方案经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M区块水驱剩余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研究[D]. 范海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D]. 李国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D]. 冯乃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杏七区东部Ⅳ块钻关前后压力变化规律研究[D]. 杨孔航.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5]高含水期薄差储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动用措施研究[D]. 徐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19
  • [6]基于气举的煤层气与致密气两气合采技术研究[D]. 朱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王丽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解金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BW底水稠油油藏水驱调整研究[D]. 范庆振.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滇黔北坳陷乐平组煤层气井压裂技术评价与优选[D]. 王希友.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油藏联合生产方案的经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