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假日旅游市场外部不经济的表现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海鹰[1](2020)在《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催生出的新治理时代,摆脱固化的政府部门结构,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诉求做出整体性回应,是新世纪以来多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推进跨部门协同治理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走向之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府诸多部门协同推进旅游业的治理上。在全域旅游下,发挥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加强政府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研究就显得必要和有价值,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整体上显然还较为薄弱。本文溯源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明晰了政府跨部门关系中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概念,并从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发生的逻辑过程入手,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四种主要类型,从内外因的角度对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梳理出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有关脉络体系。在对国内外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主要典型模型分析,在借鉴优点和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分析模型。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本文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政府的旅游行政职能实际上分配于多个部门之中,旅游行政权力的配置变化决定了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难易程度。政府需要在不同层面、环节和领域对旅游业发展采取大量的协同行为,既是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又是如期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门拥有不同的行政资源,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也有进行资源交换的需要。政府管理的碎片化状态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服务的效率,也会给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带来权责空档、权责固守、利益冲突等阻碍。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客体的多变性决定了旅游协同治理有着不同的类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聚焦于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在我国同级政府的治理体系中,旅游治理的参与者往往包括多个层面:个体人、旅游行政机构及多种形式的协调机构和机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跨部门旅游协同的治理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对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分析模型提出了需求。在分析已有SFIC模型、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明确一般性目标、层次性目标和法律性目标。在明确目标之后,优化的协同方式和协同过程则至关重要,建立决策中枢系统协同、强化等级制职务权威协同、共享等级制组织协同的利益、加强旅游机构的协同能力建设、完善横向协同机制、完善辅助机制等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优化方式。同时,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还需要加强文化、制度和技术支撑,来帮助其运行得更加有效。在构建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县域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出台重大旅游政策、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三个实践案例对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能够有效地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孙静[2](2018)在《青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外部性分析》文中指出伴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全球化的经济、文化交流持续深入,旅游产业已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从业人数最多、规模最为庞大的新型产业之一,被美誉为“朝阳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为目的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各地政府对于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旅游资源开发与目的地宣传力度也大为增强。但随着旅游产业的愈加火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交通拥堵、社会矛盾、文化冲突等负外部性问题。本文将青州市旅游产业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外部性理论为支撑,由外部性理论的概念、分类、在旅游业中的表现等理论分析入手,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与深入访谈,归纳总结了当前青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外部性。基于对社会正负外部性、文化正负外部性的原因分别展开分析,总结了当地产生明显正外部性的具体做法,同时指明负外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目的地承载力的有限性与公共资源的过量使用之间的矛盾,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提出了改良休假制度、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市场机制自我调节和道德引导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杨嫚,刘泽华,张瑜,郑艺,章锦河[3](2017)在《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黄金周假日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本文选取61篇代表性论文作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案例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黄金周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呈减少趋势,而有关休假制度对旅游系统的影响、假日旅游市场及旅游流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论文逐渐减少,定量研究论文逐渐增多;官方渠道和问卷调查是学者们收集数据的主要途径,主要分析方法有指数分析、数理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3类;实证案例地空间尺度以城市和景区为主。最后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内容和角度。
马红红[4](2017)在《景区旅游活动的周末效应与节日效应测定 ——陕西华山与湖南武陵源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居民外出旅游,受作息制度和闲暇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双休日、节假日出游愿望高,导致景区客流量猛增,获得超越工作日的额外收益,将此称为旅游的周末效应和节日效应,这是居民外出和景区旅游的常态,对做好旅游接待及合理配置旅游服务具有制约作用。分析并测定旅游活动的周末和节日效应,有利于做好景区接待及服务管理,高A级景区是景区旅游的标杆,分析高A级景区周末/节日效应,把握其特征和规律对其它景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分析股市波动与景区客流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股市波动引入周末和节日效应的概念,以陕西华山和湖南武陵源两个高A级景区为案例地,系统收集2011-2015年逐日客流量,依据本地市场理论、客流量峰林结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定量测度了景区旅游的周末效应和节日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周末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具有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华山景区旅游周末/节日效应测定结果显示:周六效应介于10%-100%,周日效应0-70%,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周末效应呈季节差异,平季效应15%-100%,淡季15%-85%,旺季0-30%,平季高于淡季,淡季高于旺季。86个周末效应频率分布及正态检验发现,淡季服从正态分布,平季与旺季呈偏左态。五个小长假节日效应依次为元旦、“五一”、清明、端午和中秋,均值分别为12.18、2.19、1.94、0.90和0.69,端午和中秋节节日效应最低;两个黄金周的节日效应均值分别是5.26和2.58,春节效应高于国庆节。(2)武陵源景区周末/节日效应测定结果显示:周六效应10%-70%,周日效应0-50%,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周末效应季节差异明显,淡季20%-80%,平季10%-45%,旺季0-30%,淡季高于平季,平季高于旺季。89个周末效应频率分布及正态检验发现,淡季周末效应符合正态分布,旺季与平季呈左偏态分布。五个小长假节日效应依次是“五一”、清明、端午、元旦和中秋,均值分别为2.35、2.24、0.54、0.44和0.12,“五一”、清明节日效应最大;两个黄金周的节日效应均值分别是3.66和1.45,春节高于国庆。(3)综合相关文献分析,节假日制度安排、消费观念变化、自驾自助游、“2小时旅游圈”构建,是景区旅游周末效应产生的真正原因。比较华山、武陵源两个景区周末效应测定的结果,本文发现:景区级别越高,周末效应越小,与景区级别呈反向关系;本地市场是周末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本地市场比例越高,周末效应越大。节日效应主要受节日性质、放假天数、季节的影响,公历的“五一”节日效应最大,农历的端午和中秋节节日效应最低,小长假形成“窄尖峰”,黄金周形成“宽高峰”,并有明显的节前和节后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在比较股市波动和景区客流量逐日变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景区旅游周末/节日效应测定模型,该模型以景区旅游的季节平稳性假设为前提,采用与工作日相比较的方式测定旅游的周末效应和节日效应,为景区旅游周末效应和节日效应测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二是以陕西华山、湖南武陵源景区为案例,以2011-2015年逐日客流量数据,测定了两个山岳型高A级景区旅游活动的周末效应和和节日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周末效应的成因和规律性,为景区旅游接待和服务管理提供参考。
王慧娴[5](2016)在《中国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新的旅游需求不断涌现,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问题和矛盾也急剧增加。有些问题和矛盾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解决,而有些问题和矛盾则需要国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或出台新的旅游政策。学术界对于旅游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研究的手段也较单一。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有助于旅游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旅游政策科学决策,对于优化旅游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改善地区经济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遵循"现象梳理——问题分析——规律探讨"的研究思路,在国家旅游局项目(KBI14001531)支持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旅游政策和政策空间差异的研究,基于生产函数、非均衡发展、政策有效性等理论,对我国旅游政策的有效性及政策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一方面,扩展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旅游政策经济效应评估模型,研究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的测量问题。采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分析旅游政策的有效性,以31个省区市的旅游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两类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的大小,对该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运用地理学的空间统计方法,探讨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及时空演进规律。借助ESDA-GIS方法直观展示我国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及空间差异特点,综合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两个因素将研究时限划分成两个阶段,分析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旅游政策的配置建议。通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纳入研究的我国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均产生了正效应。其中,制度性旅游政策比措施性旅游政策更有效。制度性旅游政策从宏观角度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措施性旅游政策从微观层面解决了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两类旅游政策从不同角度弥补单一政策的缺陷,相辅相成地为扩大旅游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平稳增长提供政策支持。(2)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而言,两类政策对东部地区的作用最强,而对中部地区作用最弱。31个省区市制度性旅游政策变量弹性系数和措施性旅游政策变量弹性系数均为正,但各省区市两类政策变量的弹性系数大小各异,相同的旅游政策在不同的空间作用效果不同。(3)制度性旅游政策和措施性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均不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资源丰富的地区对制度性旅游政策的响应度高,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措施性旅游政策的响应度高。不同的发展空间需要不同的旅游政策支持,应根据地方旅游业发展实际来制定并推行差异化的旅游发展政策,从而提升旅游发展质量。(4)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总体上来看第二阶段制度性政策和措施性政策均比第一阶段更有效,应按照市场规律来制定旅游政策。统一的旅游政策作用在不同的空间上产生的效应不同,应正视旅游业发展地域差异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发展阶段更要注重旅游政策与国民旅游需求的良性互动,依据市场变化来制定旅游政策。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对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避免旅游政策经济效应定性评价的单一、片面,使得研究结论更为科学可信,准确呈现旅游政策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旅游政策研究中具有新义。(2)构建旅游政策评估模型,使得旅游政策经济效应变得可测量,利用可以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及相关计量手段加以分析并对计算结果科学阐述,以检测旅游政策的实际效率,使生产函数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与发展,同时弥补了旅游政策理论研究上的不足。(3)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和演进规律,判断全国颁布统一的旅游政策其政策经济效应是否相同,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旅游政策,引导旅游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旅游业产业地位。
杨玲玲[6](2010)在《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发展空间广阔,经济潜力巨大。尤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国家提出的各项支持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然而,由于资金短缺、旅游营销经验有限、营销渠道较少等现实问题,民族地区的旅游目的地难以在花费巨大但收效甚微的营销活动中取得竞争优势,更无法对抗随意削价和相互诋毁拆台的恶性竞争。同时,在现行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如营销主体不清、营销目标盲目、营销对象不明、营销方式雷同等。因此,从旅游目的地营销发展到旅游客源地建设将成为必然趋势。旅游客源地建设将成为民族地区,尤其是中等发展型和后起发展型旅游目的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法。本文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将经济学、旅游学、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原理与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实际有机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学术文献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现象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具体方法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发展趋势,提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基本构想。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的写作原则展开论述。其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发展入手,剖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基本构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其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一部分从整体上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与研究主题。第二章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市场时机和基础条件,分别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口因素、假日条件、供给水平以及市场发展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民族地区进行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外部条件基本成熟。同时还详尽地梳理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旅游发展实际,构建出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基础理论框架。这一部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上述分析将旅游客源地的建设对象按照“端、层、地、场”四个层次进行划分,并对每一层次分别分析,如客源端的旅游动机分析、客源层的旅游需求分析、客源地的旅游客流分析、客源市场的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等,根据分析内容,总结出旅游客源市场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指标体系。这一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是实证研究和方法对策的起点和依据。第四章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将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分为超前发展型、中等发展型和后起发展型三个级别,并针对不同的发展情况,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通过个案研究提出旅游客源地的建设重点。这一部分是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实证分析,在本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五章通过对旅游客源地建设模式的逻辑推理,系统地构建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各项服务平台。同时结合旅游实践,从建立客源地运行机制、完善服务平台系统、加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提升旅游服务理念、创新旅游营销方法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不仅呼应了写作主题,还集合了本文的理论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针对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可行性;二是从旅游客源角度出发,按照“端、层、地、场”四个层次分别研究客源的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流动规律和旅游发展趋势,并构建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根据旅游市场细分理论,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类型与旅游客源地的建设对象相结合,提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层级理论;四是通过对旅游市场竞争趋势的分析,推演出旅游客源地建设模式。五是根据服务营销理论,提出了旅游客源地的建设方法和实施对策。
李飞[7](2009)在《新休假制度对“黄金周”旅游客流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来自国家假日办重点监测景区的证据》文中指出关于新休假制度对旅游客流产生影响的推测,人们众说纷纭,实际运行中产生的问题也不断见诸新闻报道,但目前尚缺乏学术上严格的实证。利用国家假日办106个重点监测景区连续4年的数据,文章研究发现:(1)"五一"黄金周被缩短为3天,但其景区荷载率与往年相比并无变化;(2)"五一"黄金周的缩短,使被抑制的远程旅游需求在国庆黄金周释放出来,造成2008年国庆黄金周景区荷载率达到新的高峰值;(3)通过缩短"五一"大长假,增加3个小长假,平抑国庆黄金周长假出游高峰的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结合研究结论,文章认为应该恢复"五一"长假并与"带薪假期"共同存在,形成互补,以利于满足居民对长距离旅游的固有需求,也有利于减少集中出游产生的负面影响。
邱欣[8](2009)在《“黄金周”与旅游市场营销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需求,它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江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江西的旅游业发展与周围各兄弟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旅游营销理念、促销手段、营销战略等方面。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欠发达地区旅游营销环境,实施欠发达地区旅游营销创新,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黄金周旅游的整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西旅游市场发展的状况进行了重点说明,并将江西的旅游市场与北京、深圳以及湖南的旅游市场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得以启发,最后系统地提出江西旅游营销整体规划方案和策略,力图从营销方面为江西的旅游业做出有益的探索。
张侠[9](2009)在《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都市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都市旅游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普遍受到关注,尤其是都市凭借多元的文化内涵、强大的城市功能和巨大的包容性,推动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体现了旅游的多重功能,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眼球,也对完善政府职能的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以政府经济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和城市发展理论的多重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开展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综合研究。从泛旅游社会发展观出发,辨析了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区别;分析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行政运行职能在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重要性;提出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模式;通过对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武汉市优化政府旅游行政职能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及本文的思路框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都市旅游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都市旅游竞合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进行了阐述;以政府职能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相关的理论依据;着重解析了都市旅游发展观。第三章分析了旅游发展对都市发展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旅游发展对都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系统关系和互动关系。第四章分析了政府职能对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在阐述部分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展中政府与产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旅游产业政策、政府投入与税收、管理体制等与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对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强度以及政府行为“泛化”现象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五章对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运作进行了研究;从基本职能、运行职能和部门职能三个方面界定了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阐述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主要职能之间、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发展阶段之间、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与职能运作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主要经验与不足;提出了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主要发展趋势。第六章研究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提出了优化的总体原则;着重阐述了行政运行职能的优化思路;总结了政府管制、政府主导和自组织三种职能模式;阐述了政府职能优化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财税保障和危机管理体系;根据都市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产业一体化、价值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三种职能优化途径。第七章分析了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和政府职能运作的现状,提出了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对策和建议。第八章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顾永键[10](2008)在《假日制度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末国务院对“黄金周”假日制度进行了改革,12月16日正式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新假日制度正式实施。新假日制度的出台会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进而会对假日旅游趋势产生何种影响,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又如何应对新的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找出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主要方面,把握我国假日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从对假日制度和旅游消费的基础研究入手,先研究了假日制度和旅游消费的关系,进而对运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构建假日制度和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模型,通过杭州的实证研究,分析假日制度变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具体方面,得出新假日制度下杭州假日旅游发展趋势,然后总结出我国假日旅游发展趋势。最后从国家、目的地和企业层面提出应对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指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假日、制度等概念做了界定。第二章对假日制度和旅游消费进行基础性研究,先对假日制度与旅游消费的关系和假日旅游消费集中性的特点做了分析,然后对相关的理论做了全面的解释和梳理,最后构建假日制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关系的研究模型。第三章通过对新假日制度下杭州假日旅游消费的实证进行研究,得出假日制度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方面,提出新背景下的假日旅游发展趋势。第四章从假日旅游的发展趋势入手,提出完善假日制度和行政机构职能的建议、目的地政府部门搞好假日旅游的建议和旅游企业搞好假日旅游经营活动的对策。
二、我国假日旅游市场外部不经济的表现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假日旅游市场外部不经济的表现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有关行政改革的研究 |
1.3.2 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 |
1.3.3 有关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不足 |
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理论 |
2.1 理论溯源 |
2.1.1 协同理论 |
2.1.2 治理理论 |
2.1.3 协同治理理论 |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
2.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 |
2.3.1 政府介入旅游业的原因 |
2.3.2 全球政府旅游协同治理的典型模式 |
3 中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 |
3.1 政府履行旅游治理职能的演进 |
3.2 中国政府旅游行政权力配置的演进 |
3.3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内因 |
3.3.1 政府组织协同的需要 |
3.3.2 政府干预的需要 |
3.3.3 部门行政资源交换的需要 |
3.4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外因 |
3.4.1 权责空档 |
3.4.2 权责固守 |
3.4.3 利益冲突 |
3.5 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主要类型 |
3.5.1 正式型横向协同 |
3.5.2 有特定职能的旅游议事协调机构 |
3.5.3 体制型的综合旅游机构 |
3.5.4 非正式型协同 |
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
4.1 已有代表性模型述评 |
4.1.1 SFIC模型 |
4.1.2 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 |
4.1.3 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 |
4.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完善思路 |
4.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
4.3.1 确立治理目标 |
4.3.2 确定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的多中心治理主体 |
4.3.3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支撑 |
4.3.4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方式 |
4.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 |
5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案例分析 |
5.1 宏观维度:江西青原区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
5.1.1 案例基本情况 |
5.1.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5.2 中观维度:协同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重大政策出台 |
5.2.1 案例基本情况 |
5.2.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5.3 微观维度:处理中国旅游团在老挝严重交通事故 |
5.3.1 案例基本情况 |
5.3.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青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外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外部性 |
二、外部性的主要类别 |
三、外部性的传统解决方案 |
四、旅游产业的外部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外部性理论研究 |
二、旅游产业的外部性理论研究 |
三、青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案例地调查设计与数据获得 |
第一节 青州市旅游概况 |
第二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数据分析 |
第四章 青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外部性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外部性分析 |
一、正外部性分析 |
二、负外部性分析 |
第二节 文化外部性分析 |
一、正外部性分析 |
二、负外部性分析 |
第五章 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正外部性原因分析 |
一、宏观层面 |
二、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 |
三、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 |
第二节 负外部性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负外部性问题解决对策 |
一、创新休假制度 |
二、构建大旅游管理机制 |
三、回归市场机制,预防“挤占效应” |
四、完善道德约束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资料来源 |
1. 黄金周假日旅游 |
2. 文献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文献的总体特征分析 |
1. 主要文献期刊源 |
2. 研究主题及年度载文量变化分析 |
3. 研究方法 |
4. 实证研究的案例地选择 |
三、研究内容述评 |
1. 黄金周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 |
(1) 黄金周假日旅游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 休假制度设计及完善研究 |
(3) 黄金周旅游的生态影响 |
2. 休假制度对旅游系统的影响 |
(1) 休假制度对居民出游行为的影响 |
(2) 休假制度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
3. 休假制度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
(1) 休假制度对旅游产业部门的影响 |
(2)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影响 |
4. 假日旅游市场及旅游流研究 |
(1) 假日旅游市场特征研究 |
(2) 假日旅游中的游客行为特征 |
(3) 假日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 假日旅游流预测研究 |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启示 |
(4)景区旅游活动的周末效应与节日效应测定 ——陕西华山与湖南武陵源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景区旅游 |
2.1.2 日历效应 |
2.1.3 周末效应 |
2.1.4 节日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休闲-旅游关系 |
2.2.2 本地市场理论 |
2.2.3 峰林结构及影响因素 |
2.2.4 HP滤波分析法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3.1 客流量时间分布特征研究 |
2.3.2 闲暇时间与客流量相关关系研究 |
2.3.3 黄金周节日制度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
2.3.4 周末效应研究 |
第3章 样地选取、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 样地选取 |
3.1.1 华山景区 |
3.1.2 武陵源景区 |
3.2 数据来源 |
3.3 周末及节日效应测定的方法 |
3.3.1 旅游周末效应与股市周末效应的差异性 |
3.3.2 旅游周末及节日效应的测定方法 |
第4章 华山景区旅游周末效应与节日效应 |
4.1 景区概况 |
4.2 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淡旺季划分 |
4.2.1 峰林结构与日历效应 |
4.2.2 基于月指数的淡旺季划分 |
4.3 周末效应的分析与测定 |
4.3.1 不同季节的周末效应观察 |
4.3.2 不同季节客流量周描述统计 |
4.3.3 周末效应的均值测定 |
4.3.4 频率分布及正态检验 |
4.4 节日效应的分析与测定 |
4.4.1 节日客流量观察 |
4.4.2 节日效应的均值测定 |
4.4.3 节日效应均值比较及成因分析 |
第5章 武陵源景区旅游周末效应与节日效应 |
5.1 景区概况 |
5.2 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淡旺季划分 |
5.2.1 峰林结构与日历效应 |
5.2.2 基于月指数的淡旺季划分 |
5.3 周末效应的分析与测定 |
5.3.1 不同季节的周末效应观察 |
5.3.2 不同季节的客流量周描述统计 |
5.3.3 周末效应的均值测定 |
5.3.4 频率分布及正态检验 |
5.4 节日效应的分析与测定 |
5.4.1 节日客流量观察 |
5.4.2 节日效应的均值测定 |
5.4.3 节日效应均值比较及成因分析 |
第6章 旅游周末效应的成因及相关问题讨论 |
6.1 周末效应的成因分析 |
6.1.1 “双休日”作息制度成为周末效应的制度保障 |
6.1.2 快捷交通和自驾游的兴起是周末效应的重要驱动力 |
6.1.3 消费观念变化推动了周末休闲旅游的发展 |
6.1.4 大城市“2小时圈”成为周末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 |
6.2 华山与武陵源景区周末效应的比较 |
6.2.1 景区基本特征比较 |
6.2.2 国内客源市场比较 |
6.2.3 景区旅游周末效应的规律性探索 |
6.3 周末效应与节日效应的比较 |
6.3.1 周末效应与小长假的比较 |
6.3.2 周末效应与黄金周的比较 |
6.3.3 节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4 周末旅游的优势分析 |
6.4 基于周末/节日效应的景区管理对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及展望 |
7.2.1 研究创新点 |
7.2.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政策 |
2.1.2 政策经济效应 |
2.1.3 区域及区域划分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函数理论 |
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3 政策有效性理论 |
2.3 旅游政策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旅游政策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旅游政策研究述评 |
2.4 政策空间差异研究综述 |
第3章 旅游政策经济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
3.1 旅游生产函数 |
3.2 评价方法 |
3.3 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模型与假设 |
3.3.2 数据来源与检测 |
3.4 模型分析 |
3.4.1 政策变量分析 |
3.4.2 要素变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旅游政策经济效应要素分析 |
4.1 制度性旅游政策要素分析 |
4.2 措施性旅游政策要素分析 |
4.3 劳动要素分析 |
4.4 资本要素分析 |
4.5 资源要素分析 |
4.6 技术要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空间分异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制度性旅游政策空间分异分析 |
5.2.1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2.2 全局空间相关关系分析 |
5.2.3 局部空间相关关系分析 |
5.3 措施性旅游政策空间分异分析 |
5.3.1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3.2 全局空间相关关系分析 |
5.3.3 局部空间相关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政策经济效应时空演进分析 |
6.1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的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特点分析 |
6.1.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 |
6.1.2 制度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特点 |
6.1.3 措施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特点 |
6.1.4 两类旅游政策经济效应对比 |
6.2 制度性旅游政策时空演进分析 |
6.2.1 第一阶段制度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空间特征 |
6.2.2 第二阶段制度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空间特征 |
6.2.3 两阶段制度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对比分析 |
6.3 措施性政策时空演进分析 |
6.3.1 第一阶段措施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空间特征 |
6.3.2 第二阶段措施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空间特征 |
6.3.3 两阶段措施性旅游政策经济效应对比分析 |
6.4 基于旅游政策经济效应时空演进的政策配置 |
6.4.1 不同市场需求下的旅游政策配置设计 |
6.4.2 不同市场主体下的旅游政策配置设计 |
6.4.3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旅游政策配置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7.2.1 理论发展 |
7.2.2 政策优化设计 |
7.3 创新点 |
7.3.1 视角创新 |
7.3.2 理论创新 |
7.3.3 方法创新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旅游政策打分表 |
附录2 各省旅游政策经济效应评估模型 |
附录3 省域旅游政策经济效应评估模型变量系数排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案与技术路径 |
六、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条件与要求 |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问题与发展 |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发展背景 |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存在的问题 |
三、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概念与目标 |
四、旅游客源地建设的作用和优点 |
第二节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SWOT分析 |
一、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优势 |
二、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劣势 |
三、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机遇 |
四、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威胁 |
第三节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一、利用现有交通条件,锁定周边发达地区 |
二、打破旅游淡季旺季,主抓周末和小长假 |
三、针对休闲度假需求,提供旅游便利服务 |
四、突出文化差异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瑰宝 |
五、开发体验旅游活动,保留稳定客源市场 |
第二章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时机与基础 |
第一节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市场时机 |
一、旅游市场总体发展情况 |
二、三大旅游市场发展情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环境基础 |
一、经济环境基础 |
二、社会环境基础 |
三、人口因素基础 |
四、假日条件基础 |
五、供给水平基础 |
第三节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基础理论 |
一、供需理论 |
二、消费者理论 |
三、服务营销理论 |
四、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周期理论 |
第三章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机理与体系 |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建设的运行机理 |
一、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对象层次分析 |
二、客源端的动机分析 |
三、客源层的需求分析 |
四、客源地的旅游客流分析 |
五、客源市场的趋势分析 |
第二节 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指标体系 |
一、旅游客源市场评价指标内容 |
二、旅游客源地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章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理论 |
一、旅游客源地市场细分理论 |
二、旅游目的地发展类型理论 |
三、旅游客源地建设层级理论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客源地选择实证研究 |
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状态实证分析 |
二、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实证研究 |
第五章 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模式推演 |
一、旅游市场的竞争趋势 |
二、旅游客源地建设模式的演进过程 |
第二节 旅游客源地建设的方法设计 |
一、客源服务平台的构建 |
二、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
三、业务服务平台的构建 |
第三节 旅游客源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旅游客源地服务运行机制,确保客源方便购买 |
二、完善旅游目的地服务平台系统,确保客源满意消费 |
三、加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确保无障碍旅游实现 |
四、提升游客满意的服务理念,引导客源需求消费 |
五、创新旅游营销方法,激发潜在客源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附件一 |
附件二 |
(8)“黄金周”与旅游市场营销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旅游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观点概述 |
1.2.2 国内学者对"黄金周旅游"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黄金周旅游概述以及回顾 |
2.1 我国"黄金周"的形成及整体概况 |
2.1.1 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年) |
2.1.2 趋向理性阶段(2008-) |
2.2 我国"黄金周"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2.2.1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假日旅游产生的根本原因 |
2.2.2 内需不足的特定经济形势是假日旅游产生的诱因 |
2.2.3 长假制度的实施是假日旅游产生的推动力 |
2.3 黄金周的特点分析 |
2.3.1 旅游活动时空高度集中,但扩展趋势明显 |
2.3.2 出游方式家庭化,消费水平大众化 |
2.3.3 黄金周旅游打破了旅游市场供求平衡 |
第三章 江西省"黄金周旅游"的营销状况 |
3.1 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
3.2 江西省"黄金周"旅游的总体概况 |
3.3 当前"黄金周"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其他省市开展"黄金周旅游"的经验借鉴 |
4.1 北京市旅游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
4.2 深圳市旅游发展特色--主题公园 |
4.3 湖南省旅游发展特色—资源整合与特色营销 |
4.4 对江西旅游业发展特色的启示 |
第五章 黄金周制度下江西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构想 |
5.1 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
5.1.1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
5.1.2 增强旅游商品文化内涵 |
5.1.3 政府扶持旅游商品的发展 |
5.2 旅游营销定价策略 |
5.2.1 旅游产品定价步骤 |
5.2.2 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 |
5.3 旅游营销渠道策略 |
5.3.1 旅游营销渠道分类 |
5.3.2 旅游营销渠道策略 |
5.4 旅游宣传促销策略 |
5.4.1 实施政府主导,设立专门宣传促销机构 |
5.4.2 联合其他省市,建立区域促销协作联盟 |
5.4.3 加大促销力度,合理运用各种促销手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旅游业科学发展需要政府职能转换 |
二、理论背景:政府职能研究需要多学科理论支撑 |
三、政策背景:科学发展观需要都市旅游业大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一、政府旅游行政职能研究评述 |
二、城市旅游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都市旅游与政府职能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都市旅游的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 |
一、都市旅游的特征 |
二、都市旅游的功能 |
三、都市旅游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都市旅游竞合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 |
一、都市旅游竞合的一般特征 |
二、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 |
第三节 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 |
三、城市发展理论 |
第四节 都市旅游的发展观解析 |
一、旅游发展观的演变 |
二、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解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发展对都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互动分析 |
一、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辩证关系 |
二、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互动分析 |
第二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经济影响 |
一、目的地的集聚效应 |
二、客源地的扩张效应 |
三、集散地的辐射效应 |
四、经济贡献及分析 |
第三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文化弹簧效应明显 |
二、文化首位度提高 |
三、社会影响的双重效应 |
第四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环境资源的影响 |
一、旅游发展与都市环境资源的关系 |
二、旅游发展对都市环境资源的影响 |
三、都市旅游环境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职能对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一、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分析 |
二、部分国家、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
二、部分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政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
三、中国旅游产业政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政府投入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政府投入与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
二、税收与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四节 管理体制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部分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 |
二、中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演进和主要特点 |
第五节 政府行为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都市系统和都市旅游产业特征 |
二、政府职能范围、强度与都市旅游发展 |
三、都市旅游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强度 |
四、政府行为"泛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运作 |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概述 |
一、旅游行政基本职能 |
二、旅游行政运行职能 |
三、旅游行政部门职能 |
第二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主要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一、政治职能:在旅游行政环境中趋于主导地位 |
二、经济职能:保障旅游活动实施的基础职能 |
三、文化职能:旅游活动的精神导向职能 |
四、社会职能:面向公众的社会形象职能 |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
一、都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二、都市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利益相关者角度的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阶段关系 |
第四节 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与职能运作 |
一、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职能 |
二、宏观发展战略与政府旅游行政职能 |
第五节 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现实运作 |
一、中国主要都市政府旅游行政职能分析 |
二、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主要经验和不足 |
第六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趋势分析 |
一、宏观层面:都市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职能 |
二、中观层面:社会互动职能 |
三、微观层面:支撑体系职能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 |
第一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原则 |
一、观念优化:全球化视角 |
二、依法行政:推动法制建设 |
三、顺应形势:调整基本职能配置 |
四、城市经营:全面强化营销职能 |
第二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运行职能的优化 |
一、规划职能优化:旅游规划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 |
二、组织职能优化:上下一致基础上的因地制宜 |
三、协调职能优化:效益最大化产生共同愿景 |
四、控制职能优化:赋予旅游部门社会监督权和公众服务权 |
第三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模式选择 |
一、政府管制模式 |
二、政府主导模式 |
三、自组织模式 |
第四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保障体系 |
一、政策保障体系 |
二、法律保障体系 |
三、财税保障体系 |
四、危机管理体系 |
第五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 |
一、旅游系统模式 |
二、旅游价值链模式 |
三、社会公众满意模式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优化 |
第一节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部门职能的演变历程 |
一、武汉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二、武汉旅游行政部门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总体概况 |
二、都市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 |
三、武汉与国内部分都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 |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武汉都市旅游发展 |
一、武汉都市旅游发展的市场情况 |
二、武汉都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判断 |
三、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四节 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与对策 |
一、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战略布局 |
二、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组织设计 |
三、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现实对策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发展观 |
二、市场竞合背景下都市旅游政府职能运作的演变规律 |
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相互关系 |
四、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模式选择 |
五、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提出了提出了政府主导模式的全新释义 |
二、提出了当前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主要着力点 |
三、提出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假日制度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假日制度与旅游消费的基础研究 |
第一节 基础研究 |
一、旅游消费与假日制度的关系 |
二、假日旅游集中消费的特点及其引发的供求问题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应用 |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 |
二、制度与行为关系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模型构建 |
第三章 假日制度对假日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新假日制度下杭州假日旅游消费为例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二节 实证研究手段与过程 |
一、实证研究的手段 |
二、实证研究的过程 |
第三节 实证研究分析与结论 |
一、对旅游意愿的影响 |
二、对旅游距离的影响 |
三、对旅游时间的影响 |
四、对旅游方式的影响 |
五、对旅游信息及目的地选择影响 |
六、对旅游预定支付手段影响 |
第四节 新假日制度下杭州假日旅游发展趋势 |
一、假日接待总量会增加较小,但旅游收入将有较大增加 |
二、短途游客将会增加,远距离市场会有所萎缩 |
三、旅游高峰压力将得到缓解,淡旺季界限将变得模糊 |
四、随着出游方式的变化,自助和自驾游比例将不断增加 |
五、民俗旅游会增长,传统文化主题产品的开发将增加 |
第四章 新假日制度下我国假日旅游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
第一节 对国家完善假日制度和行政机构职能的建议 |
一、对完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建议 |
二、对顺利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建议 |
三、对完善全国假日办行政职能的建议 |
第二节 对目的地政府部门搞好假日旅游的建议 |
一、普及互动性旅游咨询,及时更新旅游信息 |
二、重点建设一批休闲设施,加强休闲活动的引导 |
三、针对自助游的增加,完善各类自助游的配套设施 |
四、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汽车租赁业 |
第三节 旅游企业搞好假日旅游经营活动的对策 |
一、旅行社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
二、宾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
三、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二节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国假日旅游市场外部不经济的表现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D]. 马海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青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外部性分析[D]. 孙静. 青岛大学, 2018(12)
- [3]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杨嫚,刘泽华,张瑜,郑艺,章锦河. 旅游导刊, 2017(03)
- [4]景区旅游活动的周末效应与节日效应测定 ——陕西华山与湖南武陵源的案例研究[D]. 马红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中国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D]. 王慧娴.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6]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研究[D]. 杨玲玲.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新休假制度对“黄金周”旅游客流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来自国家假日办重点监测景区的证据[J]. 李飞. 旅游学刊, 2009(06)
- [8]“黄金周”与旅游市场营销 ——以江西省为例[D]. 邱欣. 厦门大学, 2009(12)
- [9]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D]. 张侠.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0)
- [10]假日制度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 顾永键. 浙江工商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