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舒守娟[1](2021)在《高校理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开展混合式教学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慕课大发展和新时期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新需求。文章在前期慕课成功建设的基础之上,再连续实施了三年大气科学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之后,对目前高校理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再思考。为更好地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为高校理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罗小青,李凯,范伶俐[2](2021)在《混合教学模式在数值天气预报课程中的构建》文中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基于超星SPOC平台,对数值天气预报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探索。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网络和在线资源,以课前预习、线下讲解、线上和线下练习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和教学评价为中心组织教学,目的是通过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力求通过此次理论探索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提供实施指南。

杨泽粟[3](2021)在《“动力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动力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课程中包含大量基础性知识理论,且过于空洞抽象,对物理学原理、数学方法的应用较多,所以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其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就成为影响学生最终学习成效的关键。当前国内"动力气象学"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达到新时期大气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对此,文章从"动力气象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教学现状以及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针对其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路径。

柴波[4](2020)在《关于动力气象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文中提出在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的动力气象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非传统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学员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并根据动力气象学课程中知识点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结合实例探讨了这些教学模式在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教学中的运用。

罗小青,李凯,薛宇峰,范伶俐[5](2020)在《建立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气象现代化进程对气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把握广东海洋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历史机遇和大气科学专业自身发展趋势,基于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实践,提出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

管兆勇[6](2020)在《回首甲子峥嵘,再展万千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回顾》文中认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缘气象而生、因气象而兴,是一所具有显着行业特色的高校。大气科学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根基和学科之魂。回顾大气科学60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几代人的砥砺奋进,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铸就了大气科学的辉煌成就。20世纪60年代,大气学科为服务国家气象事业急需而创立,改革开放之后,对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要,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并为中国和世界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中国气象人才培养摇篮"之美誉。21世纪以来,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快,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启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自此,南信大站在历史发展新方位,擘画大气科学发展新蓝图,打造大气学科新高地,推动大气学科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徐经纬,智协飞,徐敏[7](2019)在《近47年德语区大气科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大气科学发展进程及为中国大气科学学科设置优化调整提供指导,收集整理了1969—2015年德语区7000多篇大气科学学科毕业论文题目,分析了年论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论文数阶段性增速快慢的原因。结果表明,近47年德语区大气科学类毕业年论文数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可分为缓慢增长、较快增长和加速增长3个时期,前两个时期的增速主要与人口增长有关,第三个时期的增速与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密切相关;随着大气科学学科分支的细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绝大多数研究方向之间的比例差异较20世纪70—80年代有所缩小;近47年,27个研究方向中占比最高的5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气探测、应用气象、气候与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和动力气象,其中应用气象年论文数的增长速度最快,尤其是近20年增速明显加快,说明大气科学与其他行业的交叉研究在蓬勃发展,并且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

覃军[8](2019)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文中认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与科研关系等方面对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色的《地理与气象学》本科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对《地理与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认识和思路,以期为搞好后续的《气候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郭盛[9](2019)在《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文中指出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对于中国电学史乃至于科学技术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接受过程在中国直接导致了两种结果:其一,古代汉语“电”字在吸纳了“electricity”概念之后丰富了现代汉语“电”字的意涵;其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琥珀”及“雷电”知识被改造为现代科学语境下的中国古代电学史的内容。而这一重要的过程却被今天的人们所忽略。本文便是要对这一接受史进行梳理探究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英文“electricity”词源产生的背景,及伴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其概念所发生的演变经过。第二部分,通过发掘晚清英汉字典等文献,梳理了“electricity”若干个中文译名的历史流变过程;并以“术语学”为视角对以上中文译名的构词理据进行了解读剖析。本文认为,中文“电”字到英文“electricity”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对译”,其背后所折射的是一场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漫长复杂的“electricity”概念接受史。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国历史文献中“字书”的爬梳整理,考释了中文“电”字由古及今的概念演化历程。本文认为,在英文“electricity”概念传入中国之后,“电”字在意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描述自然现象的“电”字含义逐渐为“电荷运动”的现代汉语释义所取代,在此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与波折,但最终“电荷运动”成为了现代汉语“电”字的最主要义项。第四部分,通过对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学思想的分析,文章发现,目前中国古代电学范畴的相关研究都是在默认“electricity”与古汉语“电”字有共同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叙述的,其所形成的相关论着皆是在比照西方电学史的发展范式后,来构建中国古代电学体系,且将中国古代的“琥珀”知识经改造后收录其中,进而类比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将古代中国丰富多元的“雷电”知识加以拣选编入史中,由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电学史”这一历史文本形态。第五部分,主要通过考稽以《古今图书集成》为主的中国古代“类书”,对其中涉及“琥珀”及“雷电”两类知识的史料进行探究。其结果是“类书”中“琥珀”及“雷电”知识所呈现的状态完全异于在现代科学语境下对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诠释。由此,本文认为,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琥珀”及“雷电”两类知识,尤其是后者,在被编入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过程中,被删减和遗失了许多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光亚,范伶俐[10](2017)在《面向行业需求的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依据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分析了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较高,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科研能力;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推进专业认证,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等,以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理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混合式教学
二、大气科学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
    (一)教学目标
    (二)课程要求
    (三)教学安排、实施和整体框架
    (四)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2)混合教学模式在数值天气预报课程中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混合教学模式
二、数值天气预报课程特点及改革的必要性
三、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视频和电子资料
    (二)纸质资料
    (三)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四)教学评价设计
四、几点思考

(3)“动力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动力气象学”课程概述
三、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路径
    (一)树立人本性教育观念,调整教学侧重点
    (二)对课程知识进行重新整理规划
    (三)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 案例分析教学法。
        3. 专题研讨教学方式。
    (四)创新考核评价模式
五、结束语

(4)关于动力气象学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研讨式教学
2案例式教学
3 翻转课堂式教学
4 结语

(5)建立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科学专业基本情况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3.1 采用学科交叉方法,革新教学模式
    3.2 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制定对应人才培养方案
    3.3 根据分类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3.4 革新现有教学评价体系

(6)回首甲子峥嵘,再展万千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科学学科特征与发展历程
    1.1 学科特征
    1.2 大气学科发展脉络
    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发展与国家、世界大气学科发展的关系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
    2.1 大气学科60年发展脉络
        2.1.1 发展思路与理念演变
        1)学科初创与使命(1960—1966年)
        2)“文革”阶段与担当(1966—1976年)
        3)改革开放与提升(1977—1999年)
        4)体制划转与调整(2000—2004年)
        5)学科评建与强化(2005—2019年)
        2.1.2 大气科学类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设置
        1)本科专业设置演变
        2)研究生专业设置演变
    2.2 学科建设及成效
        2.2.1 学科及研究生/本科专业建设成效
        1)服务行业需求推动大气学科快速发展。
        2)学科交叉支撑了大气科学的新发展。
        3)本科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2.2 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
        1)大气学科方向
        2)大气科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2.2.3 师资与团队建设
        2.2.4 科学研究
        2.2.5 国际合作与交流
        2.2.6 人才培养
        2.2.7 平台建设
        2.2.8 学科贡献
3 学校大气学科未来发展趋向
4 结语

(7)近47年德语区大气科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概述
    1.2 资料处理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气科学年毕业论文总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2.2 不同研究方向年论文数的比较与比例变化
    2.3 重点研究方向年论文数增长快慢的原因
        2.3.1 重点研究方向年论文数加速增长的原因
        2.3.2 重点研究方向年论文数较慢增长的原因
3 结论

(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确立专业特色
二、完善教学方法
三、探索课改重点
    1. 加强与已有的优势学科融合互补, 拓宽课堂教学内容。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3. 组织开放性学习活动。
四、结语

(9)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1.3.1 本文的工作
        1.3.2 需解决的问题(澄清误区)
        1.3.3 本文的结论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
    1.5 本论文论述的整体思路
    1.6 创新之处
    1.7 本文对于部分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英文“electricity”产生及概念的演化
第三章 “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迁衍厘定及相关问题考释
    3.1 “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的迁衍及厘定
        3.1.1“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迁衍过程
        3.1.2“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两次厘定
    3.2 中文词汇“电气”的产生年代考释
        3.2.1《汉语大词典》中“电气”一词释义引证文献年代的考订
        3.2.2《骈字类编》中未曾收录“电气”一词
        3.2.3 对于1851年之前古籍文献中所见“电气”的考释
        3.2.4 樊樊山之《春日效俳谐体四首》中的“电气”一词
    3.3 汉语词汇“电气”创制理据浅析
        3.3.1 为“电气”作注脚——“琥珀气”的权宜之计
        3.3.2 与“电气”相伴而生——“雷气”的昙花一现
        3.3.3“电气”一词的构词理据
        3.3.4“电气”的扩展深入——“电气学/电学”的由来
        3.3.5“电气”的经济节省——“电”之一字的最终厘定
    3.4 小结
第四章 中文“电”字的演化历史及其他
    4.1 “electricity”传入前的中文“电”字(1851 年之前)
        4.1.1 古汉语“电”字的特征——“电”及“雷”“一物”及“一字”
        4.1.2 “电”字的词源
        4.1.3 “电”字的流变
        4.1.4 “electricity”传入前晚清“电”字的最终呈现
        4.1.5 小结
    4.2 “electricity”传入过程中的中文“电”字——以辞书为中心(1851-1934年)
        4.2.1 不收录“电”字的专科词典
        4.2.2 “电”“电气”共同收录的辞书
        4.2.3 只收录“电”字的字典
        4.2.4 华英辞典中的英汉对译流变
        4.2.5 小结
    4.3 electricity”传入后的现代汉语“电”字(1934 年至今)
        4.3.1 辞书中的“电”
        4.3.2 “名词术语”中的“电”及“闪电”
        4.3.3 “电”与“闪”难分——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不同的两个译本为例
        4.3.4 “electricity”传入后的“电气”新义
        4.3.5 小结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思想研究
    5.1 “雷电”入“电”——“中国古代电学史”之显着特征
        5.1.1 “电学”建立的标志
        5.1.2 “琥珀”及“西方电学”的“史前”阶段
        5.1.3 “史前时期”的中国古代电学及“雷电”
        5.1.4 小结
    5.2 建构“中国古代电学史”的前提——晚清民国辞书中的“电气”及“电”
        5.2.1 晚清民国的语文词典类中的“电”“雷”及“电气”——以《中华大字典》《辞源》及《辞渊》为例
        5.2.2 晚清民国的双语词典类中的“electricity”“Lightning”与“电”之互译——以马礼逊《五车韵府》、司登得《中英袖珍字典》等为例
        5.2.3 晚清民国的专科词典类中的“电学”及“电气”——以《新尔雅》《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及《理化词典》为例
        5.2.4 小结
    5.3 “经世文续编”中的“电学史”
        5.3.1 关于“电学”“西源”的观点:
        5.3.2 关于“电学”“中源”的观点:
        5.3.3 中国“电学”中的内容:
        5.3.4 小结
    5.4 李约瑟着作中的“静电现象”
        5.4.1 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编写“合法性”的思考
        5.4.2 李约瑟未将“雷电”置于“电学”之下
        5.4.3 李约瑟着作中“编史思想”的思考
        5.4.4 小结
    5.5 戴念祖关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思想研究
        5.5.1 戴念祖对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系列着作
        5.5.2 戴念祖将“雷电”编入“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过程
        5.5.3 戴念祖着作中“编史思想”的思考
        5.5.4 小结
    5.6 其他的几部关于中国古代“雷电”知识的着作
        5.6.1 周桂钿着作中的“雷电”
        5.6.2 雷中行关于“雷电”的“自然知识”解读
        5.6.3 闫语婷的“中国古代的雷研究”
        5.6.4 小结
    5.7 本章结论
第六章 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下“琥珀”及“雷电”的“考察”
    6.1 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的视角
        6.1.1 参考文献:“类书”——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
        6.1.2 援用视域:异于“电学”——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
    6.2 中国古代传统知识谱系之中的“琥珀”
        6.2.1 中国古代关于“琥珀”的相关史料考察
        6.2.2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琥珀拾芥”的出现时间
        6.2.3 虞翻“虎魄不取腐芥”的相关史料
        6.2.4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芥”及“琥珀”
        6.2.5《琥珀拾芥赋》之解读
        6.2.6 关于古代中国“琥珀”知识的简单梳理
        6.2.7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琥珀”与西方“电学”中的“琥珀”之异趣
        6.2.8“类书”中“琥珀”及“雷电”之比较
    6.3 中国古代传统知识谱系之中的“雷电”
        6.3.1《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雷电”的例证
        6.3.2《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中的知识结构
        6.3.3 解读《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理论视角”
        6.3.4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解读的“分类标准”
        6.3.5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类型的举例说明:
        6.3.6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解读分析之后的呈现
        6.3.7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之中的“雷电”与“中国古代电学史”之中的“雷电”之异趣
    6.4 小结
        6.4.1 对于“琥珀”知识的转换
        6.4.2 对于“雷电”知识的转换
        6.4.3 一种尝试性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汇考”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附录-2《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总论”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附录-3《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选句”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附录-4《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纪事篇”中所收录“事件”解读分析一览表
致谢

(10)面向行业需求的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采样过程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
    (二) 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能力选择
    (三) 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掌握的技能
四、对策
    (一) 优化课程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二)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 开展研究型教学, 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四)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 推进专业认证, 创建一流本科教学

四、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理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J]. 舒守娟. 高教学刊, 2021(16)
  • [2]混合教学模式在数值天气预报课程中的构建[J]. 罗小青,李凯,范伶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1(02)
  • [3]“动力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 杨泽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10)
  • [4]关于动力气象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 柴波. 科技风, 2020(35)
  • [5]建立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J]. 罗小青,李凯,薛宇峰,范伶俐.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4)
  • [6]回首甲子峥嵘,再展万千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回顾[J]. 管兆勇. 大气科学学报, 2020(01)
  • [7]近47年德语区大气科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特征[J]. 徐经纬,智协飞,徐敏. 科技导报, 2019(14)
  • [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J]. 覃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6)
  • [9]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D]. 郭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10]面向行业需求的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 张光亚,范伶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10)

标签:;  ;  ;  ;  

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