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语与爱语——简爱中的自然论

景语与爱语——简爱中的自然论

一、景语与情语——论《简·爱》中的自然(论文文献综述)

许志聪[1](2021)在《《简·爱》中的自然意象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在批评界受到了热烈欢迎,尤其是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更是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不过,对于作品中自然意象所反映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阐释《简·爱》中自然意象在简爱女性意识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简爱女性意识沉睡之时,大自然默默控诉着简爱及其自身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压迫。在简爱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之时,大自然用自身的复苏为其提供助力。在简爱追求婚姻平等的女性意识之时,大自然指引其与罗切斯特进行了坚决的抗争。在简爱独立和平等意识胜利之时,大自然则依旧守护着她继续前进。总而言之,女性与大自然的互动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最终营造了和谐共处的美妙画卷。

李艳荣[2](2020)在《孟称舜戏剧“情正”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正”的文学创作观念,来源于儒家的“情理”之辨,是明代形成的“情理观”中单独析出的一个观点。孟称舜所论述的“情”之“正”的理论,最早由王思任提出,但王思任在论述这个观点时,主要还是在“情”的范畴内说“正”,没有把“正”作为一个独立方面详细论述。孟称舜在王思任的理论基础上,把“正”提到了与“情”相对的面单独论及,并赋予“情正”观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符合“情真”的特点,即要做到“笑则有声,啼则有泪”;二是“情正”要坚定“情至”的因素,即要“笃于其性,发于其情”;三是“情正”劝告世人“从一以终,之死不二”,达到“情贞”。“情正”的理念虽然是作者在后期才整理出来的,但这一创作理念实际贯穿了他创作活动的始终。“情正”观作为明代“情理观”的发展和延续,更为细化了文学创作中应该遵循的“理”的部分,在当时是极富创新的理论见解。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来阐述孟称舜戏曲中的“情正”观。第一部分梳理了儒家的“情理”之辨,“情理”作为文学创作中一对相对的概念,古已有之,最初出现于诗歌鉴赏领域,后被各种文体广泛应用和讨论,孟称舜在李贽、汤显祖、冯梦龙“言情”观点中单独辟出“情正”一说,是很有创见的。第二部分着眼于孟称舜戏剧中“情正”包含的内容——情真、情至和情贞,并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含义分析孟称舜作品及其评点中所蕴含的“情正”观。第三部分归纳作者“情正”观点形成的原因,首先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得他有才有志而不能报效国家,进而把不平之气抒发在了文章中,来渴求“正统”;其次,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孟称舜注入了新的思想,因此他的“情正”观中有很多先进于时代的理念,得以流传至今;最后,“情正”观的出现取决于孟称舜“耿介”的性格。第四部分是孟称舜“情正”观的意义和影响,“情正”观的提出使得孟称舜的创作被时人认可和接受,孟称舜的作品也因此“既可置于案头,也可演之台上”,得以保存和流传;李渔、洪昇和戴震在孟称舜“情正”观的基础上凝练出了抒情要有规范的含义,胡适和余秋雨“情理观”中要求掌握节制的力量、有节制的限制人欲的观点也与孟称舜“情正”观的内涵是一致的。综上所述,孟称舜的“情正”观不仅限于明清,也不局限于戏曲领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文学创作细化了模式,其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张舒宁[3](2020)在《明刊杂剧集评点研究》文中认为现存明刊杂剧评点本中,除元杂剧《西厢记》的评点本之外,其余评点本都是以剧集评点本的形式出现,共计五种。本文以这五种明刊杂剧集评点本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批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从社会文化批评、人物批评、语言艺术批评、叙事批评等角度对明刊杂剧集评点本的评点特色进行分析,总结批语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思想与戏曲批评理念,并概括其对前人批评理念的继承及对后世戏曲理论发展的推动意义。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详细介绍了明刊杂剧集评点概况及明代杂剧的创作与批评概况,整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概括了明刊杂剧集评点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古今名剧合选》的评点研究介绍了该剧集的版本和编撰过程,并从人物批评、语言艺术批评、叙事批评和风格批评四个角度对剧集中的批语进行分析,概括其批评理念及理论价值。第二章《盛明杂剧》的评点研究在对剧集的版本和编选过程进行介绍的同时,对《盛明杂剧》独特的评点模式进行了探究,并从社会文化批评、语言艺术批评和叙事批评三个角度对批语所传达的批评理念进行总结。第三章明刊杂剧别集评点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节是《四声猿》明刊评点本的研究,第二节是《四艳记》明刊评点本的研究。相比袁宏道评点《四声猿》主要着眼于戏曲的语言艺术,澄道人对《四声猿》的评点则显示出社会文化批评、语言艺术批评和叙事批评三方面的评点特色。第二节对苗兰居士评点《四艳记》的研究主要从语言艺术批评、人物批评和叙事批评三个方面进行。五种明刊杂剧集评点本中的批语,深刻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并在继承前人批评理念的基础上,散发出新的理论光辉,推动了后世戏曲理论的发展。相信本文的研究也因此富有特别的意义。

脱彩琴[4](2020)在《《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文中研究指明《诗经》作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都曾作出了不少努力和贡献。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诗旨的解读都産生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出土文献资料如阜阳汉简、龙岗秦简、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出土简牍材料的公布,爲《诗经》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亟需对《诗经》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合出土资料进行研究。《国风》部分前人评述资料较爲详实,且相关的出土材料也较多。故本文以《诗经·国风》的篇章诗旨爲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受到出土文献资料的启发而産生的《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爲主进行汇辑与整理,并做相关问题的研究。《诗经·国风》的篇章诗旨新説,主要是对自《毛序》後的主要新説观点汇辑和对相关出土文献资料的研究。每个《国风》部分总述其包含诗篇、地理方位、国风特徵等内容,针对有较多争议和较多出土文献资料的诗篇进行详细的论证,并且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其余诗篇作简要论述处理,有较多资料者较爲详细论述。通过对《关雎》《葛覃》《卷耳》《柏舟》《木瓜》《采葛》《将仲子》《东方未明》《蟋蟀》《黄鸟》《隰有苌楚》《下泉》等十二篇诗歌的详细论述,尽可能探求诗经主旨,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关雎》教育世人,合乎礼法的感情才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规范。《葛覃》是讲“见其美必欲返其本”的人之共性。《卷耳》的诗旨问题还需更多出土文献资料来作爲旁证,解释爲“祭祀”或者“后妃之志”都是合乎情理的。《柏舟》篇可以参看上博简《孔子诗论》中相关的内容,孔子对此篇的评价可谓精准,仅仅一个“闷”字就表明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境和现状,从纷杂的説法中寻得真谛。孔子对於这种怀才不遇之人是感到怜惜的,是感同身受的。《木瓜》是讲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应有的礼节,是一种情谊的表达。《采葛》的“爱妇”思想鲜明,应是传达相思之情,相恋的人之间一日不见犹如隔三秋之长,表达出主人公对采葛女子的强烈思念之情。《将仲子》是女子因礼教而拒絶男子的爱情诗,因此成爲宣扬女子教化的典范。根据最新的研究结论,《东方未明》是对辛勤官吏的赞美,此诗一改往日的怨刺説,应作爲赞美诗而言。《蟋蟀》一诗的思想主旨应当是作者在叹息时光易逝,同时隐含着劝诫人们应珍惜当下时光并及时行乐的一种复杂情绪。《黄鸟》是对人殉制度的厌恶和对“三良”的惋惜之情,认爲高尚品德之人都应有羞耻之心,用以警示劝谏後人。《隰有苌楚》是庆幸自己“无家”、“无室”,表现出主人公可与心上人婚配的喜庆激动之情。《下泉》当是爲“美荀跞”而作。

李丽丽[5](2019)在《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一位文人,以诗名显着于世,其诗歌在宋代被称作“陈简斋体”,在宋代文学史中起着前承江西诗派余绪后开南宋爱国主义诗歌先河的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对陈与义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风格、价值意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在历代的接受研究仍有不足。尤其宋代作为陈与义诗歌接受的奠基阶段,学界目前对这一时期的陈诗接受研究还仅停留在揭示其现象,未能做深入具体的剖析,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梳理。鉴于以上不足,本文从陈与义在宋代的接受这一方面切入,运用古代文学传统的文献搜集和西方接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宋代陈与义的接受情况进行细致梳理,以期对这种接受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给予揭示。论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目前学界有关陈与义诗歌接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并指明论文的构想、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宏观角度讨论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整体概况,从宋人对陈与义诗歌地位的肯定、对诗歌渊源的体认、对诗歌审美风格的评价和诗歌接受的特点四个方面展开。宋人普遍认可陈与义诗坛的“大家”地位,也能够辨明体制源流,认识到其诗学陶渊明、杜甫、陈师道等人,同时还能够指出其突破前人樊篱而自成一体的诗歌审美风貌。宋代对陈诗的接受呈现出普遍推尊和重视南渡时期诗作的特点,其诗歌在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文人之间广泛流传,在南渡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奠定了陈与义在南渡诗坛无出其右的地位。第二章主要从微观角度以张嵲、胡穉和刘克庄为例,对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进行专题研究。张嵲主要从诗歌创作思想和诗歌风格两个方面接受陈诗,主要推阐陈与义诗歌中清远平淡的一面;胡穉则主要是考证陈与义的行迹编年和阐释陈诗与杜甫的联系,其发明之义主要在于发陈与义“江西诗派化”的先声;刘克庄则是从“简严”“雄浑”的诗歌风格和学杜成就两个方面评议陈与义诗歌,充分肯定了陈与义在南渡诗坛的领军地位。本章从上述三人不同的诗学观切入,展现在不同诗学思想的观照下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不同维度,体现各自接受陈诗的独特性和典范性意义。第三章主要探析宋代对陈与义普遍推尊的原因。通过联系陈与义的经历与相关创作,并进一步结合时代背景与创作环境,主要从诗坛对“新变”的呼唤、江山之变的情感共鸣和陈与义诗歌自身特点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三个方面展开,以期能够深入剖析陈与义在宋代被普遍接受的内因与外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陈与义作为两宋之交的一位杰出诗人,其得江山之助而形成的“新体”诗风对江西诗派具有积极的变革作用。宋人对陈与义诗歌的普遍推尊,为陈与义被方回列入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起到了理论铺垫的作用,也为陈与义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段小莉[6](2017)在《地理空间与“言、象、意”:文学地理学视阈下《醉翁亭记》七译本的译介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是其文本人物存在之可能性的必要条件,是其情感被触发的外在"物象",也是作者情感寄托所必须借助的自然表征,即"象"。汉语典籍尤其注重"象""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功用,作者的心灵运作模式也因此被认定为"象思维"(王树人,2004;赵新林,2004;刘华文,2006),心灵如此运作而生成的文学文本自然是以"象"为其表征的本质特性。然而,在文学研究中,"地理空间"很少被学者们关注,"地理空间"作为"象"在汉语典籍中的存在也极少有学者撰文予以研究。众所周知,语际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系统,一边是原语文本,另一边是译语文本,如若汉语典籍外译时不顾及汉语自身"象思维"的表征本质特性,就无法把握原语文本,更何谈生成上好的译语文本?我国着名哲学家何丽野先生曾说,"象,就是中国哲学自己固有的语言。离开了象,中国自己的哲学思想无法完整地表述"(何丽野,2014:95),正因为如此,我国翻译界有学者近年来提出,在翻译汉语典籍时,当注重汉语"象思维"的本质特性(刘华文,2006;左少兴,2014;包通法,2015;刘新慧,2015)。但是,原语文本中的"言、象、意"与译语文本之间在实际的翻译中该如何运作?在"言、象、意"这一认知系统中的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关系有何变化?在此视角下的翻译文学能否获得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独立性?它对"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这一翻译人的时代命题又有何理论洞见?所有这些问题,尚有待推进。本文拟以《醉翁亭记》的原语文本和七个英译本中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滁"这个概念性"地理空间"和以醉翁亭为空间参照系所构建出的叙述性"地理空间"为切入口,以GIS生成的地形地貌图和测量所得的数据对七个英文译本中的地理空间(象)作地理学和物理学的考证,以此考辩"生象之意"和"明象之言",进而探究译语文本中被消解和扭曲了的"出意之象"。同时,本研究再以同样的研究方法对译语文本中可能合理的"象"进行考证,遵照"言、象、意"三者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此"象"不仅能够映射出作者的"心中之意",又因"言生于象"(王弼,2012:284),"象"也必须与"地理空间"之"言"相匹配,方可信之为"象"。研究也认为,在"言、象、意"认知系统中考辩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象"(地理空间)确实可以给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予以新策略,从而提高其译文的水平。这一研究成果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延伸到其它的"象",同时也在理论上肯定了翻译文学的创造性叛逆和翻译文学存在的独立性及合理性,对"多元翻译文学译本共存""的翻译策略给予了理论性的佐证,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和利好之处。本文的构成框架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详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可行性分析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滁":跨越语言疆界的概念性地理空间)和第二章("灵台华胥":跨越语言疆界的叙述性地理空间)力图通过对比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意指地理空间信息的"言"",考证原语文本中的地理空间信息在译语文本中遭遇扭曲或消解是客观事实,进而考辩译语文本中被扭曲或被消解的地理空间之"象"难以在隐喻映射下生成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即地理空间之"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译语文本中应有的地理空间之"象",也就是能够在隐喻映射下生成原语文本之"意"的"象";第三章力图在"言、象、意"认知系统中综合探究《醉翁亭记》》原语文本中的地理空间信息该如何跨越语言疆界进入译语文本的机制。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刘玮[7](2016)在《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指导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根本和基础,古诗词是小学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古诗词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因而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的作用。然而现今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学习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小学课程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古诗词教学也面临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古诗学习的要求,结合小学中高学段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南京市两所小学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古诗词的学习指导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对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从三个阶段(课前、课堂教学、课后)分析古诗词在教学上产生的问题。研究发现,在课前学习中学生缺少预习准备以及预习反馈评价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主体的漠视、教学模式程序化倾向严重,在课后出现阅读面狭窄、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第二部分在学习理论及学习指导理论、对话理论的基础上为古诗词的学习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并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的角度分析出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重点针对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教学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为了验证学习指导策略可行性,在最后一部分设计并执教了一次古诗课,以供一线教师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希望本文的系列指导策略能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处于二十一世纪,社会环境在改变,学生的学情也在变,古诗词的学习指导策略自然也要相应变化。语文教师要针对当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探索古诗词教学的创新策略,指导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在小学阶段打下阅读鉴赏能力的基础。

李烨[8](2016)在《内容、形式与视角:《简·爱》研究述评(1980—2015)》文中研究表明在梳理自1980年以来国内《简·爱》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简·爱》研究的四个特点,即论文成果逐年增多,内容研究不断拓展,形式研究不断更迭,视角方法不断更新。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研究态度不甚严谨等,以期引起外国文学研究者的思考和借鉴。

袁晓蕾[9](2012)在《孟称舜戏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孟称舜,作为明末剧坛的一位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虽然生不逢时、仕途不畅,但他关心民生疾苦,具有淑世情怀,以笔为刀,积极创作极具讽喻功效的戏曲作品,立言以救世。他的戏曲理论,散见于题词、序言以及《古今名剧合选》的眉批、行间夹批中,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本论文主要以《古今名剧合选》为源本,对其中的评点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其创作实践,对孟称舜的戏曲理论做出详细阐述:引言主要论述近年来关于孟称舜戏曲理论的研究概况,指出其成绩与不足。正文分五章:第一章论述了孟称舜戏曲理论的思想基础,认为受传统儒学及时代思潮的影响,其思想较为复杂,表现为以匡时救世的传统儒学思想为主流,兼具自觉启蒙的心学思想和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从传情论、人物论、语言论、风格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孟称舜戏曲理论的独到见解:传情论师承汤显祖却自具特色,情与理由对立迈向和谐统一;人物论由表及里,从描绘人物的外貌、神态,到关注人物的身份和处境,直至深入人物内心,凸显出人物形象在叙事性文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论不与俗伍,首次提出重视宾白的作用,具有开创之功,对于曲文的要求则是本色当行雅俗共赏,工词谐律尽善尽美;风格论以作品为主体划分风格,提倡风格多样化,并深入探究了风格的成因,提出否定模仿、崇尚创新的艺术主张。最后得出结论:孟称舜为人为文堪称楷模,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艺术主张教化世人,他无愧于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他代表了那个乱世的道德良心。其理论观点在诸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人,为我国的古典剧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对推动戏曲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喻冰[10](2012)在《论“借物移情”在抽象绘画中的可行性》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除了快速的经济建设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外,也面临着如何改善民众精神生活,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问题。作为美术系的研究生,我从自己研习的抽象绘画领域中深入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在本论文中,我将从“借物移情”这个角度切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理念在以抽象绘画为主的现代性媒介实现转换的可行性。在第一章里,我对“借物移情”这一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概述,并通过研究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中的表现形式来考证“借物移情”这一创作方法在古代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借物移情“为基础的意象活动和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创作和理论的精华之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面临着如何将传统理念进行现代性转换的问题,抽象绘画是可行的转换媒介之一。第二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西方抽象艺术理论和绘画实践方面。德国艺术史学家沃林格的着作《抽象与移情》是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发展的基础,沃林格在书中将抽象作为移情的对立面进行论述,以抽象冲动为心理依据对具有平面性,二维性和几何性的古代(原始)艺术进行解释,并证明其存在价值和美学依据。这一观点在当时推动了以抽象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的进步,而在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思辨的继承,“移情”的概念和“抽象”既有对立的方面,也有共存的可能,即便在沃林格本人也认为“希腊古典艺术创造的有机自然是抽象与移情奇迹般的结合”。在第二章中,我首先对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一书进行了再读,从中寻找和本论文论点相关的论据,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理解误区;之后通过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的不同绘画流派进行梳理,可以探究其表现形式和观念中所蕴涵的“借物移情”思想或痕迹;在最后一部分中,我从中西方的哲学基础角度出发,分析双方“物”,“情”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表达形式上的区别。在当代艺术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哲学观下的“借物移情”移植到抽象绘画中,可能是抽象绘画本体语言发展的新契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家在抽象艺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第三章里,我将对主要艺术家和作品的进行整理,分类,并分析其中的“借物移情”的特征,以及相应的“物”,“情”关系。最后,通过回顾抽象绘画近期在国内外进行的主要展览和收集,分析相关评论家的理论和文献,从实践的角度了解“借物移情”在中国抽象绘画本土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获得的肯定,并展望其未来趋势走向,进而完成对本文论题的论证。

二、景语与情语——论《简·爱》中的自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语与情语——论《简·爱》中的自然(论文提纲范文)

(1)《简·爱》中的自然意象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
二.大自然的控诉:简爱女性意识的沉睡
三.大自然的复苏:简爱女性意识的觉醒
四.大自然的指引:简爱女性意识的抗争
五.大自然的守护:简爱女性意识的胜利

(2)孟称舜戏剧“情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孟称舜“情正”观及其渊流考述
    (一)儒家“情理”之辨
        1.先秦两汉——情理关系的讨论
        2.魏晋时代——情理内涵的发展
        3.唐宋元时期——情理功用的触及
    (二)明代言情观
        1.李贽——“绝假纯真童心说”
        2.汤显祖——“生而有情至情说”
        3.冯梦龙——“情经理纬情教观”
    (三)孟称舜“情正”观
        1.“情”的内涵——强调“情”的教化作用
        2.“正”的含义——着重“养浩然之气”
        3.“情正”观的内容——必须以“诚”为核心
二、孟称舜戏剧中的“情正”呈现
    (一)“笑则有声,啼则有泪”——情真
    (二)“笃于其性,发于其情”——情至
    (三)“从一以终,之死不二”——情贞
三、孟称舜“情正”观的成因
    (一)动荡的政治背景——“仕途坎坷,呼唤正统”
    (二)崛起的商品经济——“士格变化,走向世俗”
    (三)耿介的性格特质——“有功圣门,发愤着书”
四、孟称舜“情正”观的意义和影响
    (一)“情正”观的意义——“可置于案头,也可演之台上”
    (二)对明清戏曲的影响——抒情要有所规范
    (三)给近代学术的启发——掌握节制的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明刊杂剧集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古今名剧合选》评点研究
    第一节 《古今名剧合选》的版本与编撰过程
    第二节 《古今名剧合选》评点中的人物批评
        一、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二、论“因物赋形”的性格塑造
        三、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第三节 《古今名剧合选》评点中的语言艺术批评
        一、论戏曲语言的蕴藉
        二、论戏曲语言的生动
    第四节 《古今名剧合选》评点中的叙事批评
        一、论叙述人
        二、论叙述时间
        三、论叙事艺术
    第五节 《古今名剧合选》评点中的风格批评
        一、论作品风格
        二、论作家风格
        三、以“气”论戏
第二章 《盛明杂剧》评点研究
    第一节 《盛明杂剧》的版本与编撰过程
    第二节 《盛明杂剧》评点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一、对统治阶级的批判
        二、对科场风气的愤慨
        三、对人情世态的感叹
    第三节 《盛明杂剧》评点中的语言艺术批评
        一、论戏曲语言的生动
        二、论戏曲语言的蕴藉
        三、论曲词的诗意美
        四、论宾白的文学性
    第四节 《盛明杂剧》评点中的叙事批评
        一、论叙事时间
        二、论叙事方法
第三章 明刊杂剧别集评点研究
    第一节 《四声猿》评点研究
        一、袁宏道评点《四声猿》的内容与特色
        二、澄道人评点《四声猿》的内容与特色
    第二节 《四艳记》评点研究
        一、苗兰居士评点《四艳记》的语言艺术批评
        二、苗兰居士评点《四艳记》的人物批评
        三、苗兰居士评点《四艳记》的叙事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古今名剧合选》杂剧剧目、作者、评点者一览表
    表2:《盛明杂剧》杂剧剧目、作者、评点者一览表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之处
一、《周南》篇章诗旨新说辑考
    1.《关雎》
    2.《葛覃》
    3.《卷耳》
    4.《樛木》
    5.《螽斯》
    6.《桃夭》
    7.《兔罝》
    8.《汉广》
    9.《汝坟》
    10.《麟之趾》
二、《召南》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鹊巢》
    2.《采蘩》
    3.《草虫》
    4.《行露》
    5.《殷其靁》
    6.《摽有梅》
    7.《小星》
    8.《江有汜》
    9.《野有死麇》
三、《邶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柏舟》
    2.《緑衣》
    3.《燕燕》
    4.《终风》
    5.《击鼓》
    6.《凯风》
    7.《雄雉》
    8.《匏有苦叶》
    9.《谷风》
    10.《式微》
    11.《旄丘》
    12.《静女》
    13.《新台》
四、《鄘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柏舟》
    2.《墙有茨》
    3.《桑中》
    4.《蝃蝀》
五、《卫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考盘》
    2.《硕人》
    3.《芄兰》
    4.《有狐》
    5.《木瓜》
六、《王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君子於役》
    2.《扬之水》
    3.《兔爰》
    4.《葛藟》
    5.《采葛》
    6.《大车》
    7.《丘中有麻》
七、《郑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缁衣》
    2.《将仲子》
    3.《叔于田》
    4.《大叔于田》
    5.《羔裘》
    6.《遵大路》
    7.《女曰鸡鸣》
    8.《有女同车》
    9.《山有扶苏》
    10.《蘀兮》
    11.《狡童》
    12.《褰裳》
    13.《丰》
    14.《东门之墠》
    15.《风雨》
    16.《子衿》
    17.《扬之水》
    18.《出其东门》
    19.《野有蔓草》
    20.《溱洧》
八、《齐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鸡鸣》
    2.《还》
    3.《着》
    4.《东方之日》
    5.《东方未明》
    6.《甫田》
    7.《卢令》
    8.《猗嗟》
九、《魏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葛屦》
    2.《汾沮洳》
    3.《园有桃》
    4.《十亩之间》
    5.《伐檀》
十、《唐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蟋蟀》
    2.《山有枢》
    3.《扬之水》
    4.《杕杜》
    5.《无衣》
    6.《有杕之杜》
    7.《葛生》
十一、《秦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车邻》
    2.《小戎》
    3.《蒹葭》
    4.《终南》
    5.《黄鸟》
    6.《晨风》
十二、《陈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宛丘》
    2.《东门之枌》
    3.《衡门》
    4.《东门之池》
    5.《东门之杨》
    6.《防有鹊巢》
    7.《月出》
    8.《泽陂》
十三、《桧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素冠》
    2.《隰有苌楚》
    3.《匪风》
十四、《曹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蜉蝣》
    2.《下泉》
十五、《豳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1.《七月》
    2.《鸱鸮》
    3.《东山》
    4.《破斧》
    5.《伐柯》
    6.《九罭》
    7.《狼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构想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概述
    第一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地位的肯定
        一、南渡时期“大家数”
        二、肯定陈诗“造次不忘忧爱”的诗史地位
    第二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学渊源的体认
        一、“上下陶、谢、韦、柳之间”
        二、“诗宗已上少陵坛”
        三、“以后山体用后山”
    第三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审美风格的阐释
        一、“平淡有工”
        二、“亦江西诗派而小异”
    第四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特点
        一、官方推动兼以文人自发接受
        二、普遍关注南渡后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个案研究
    第一节 张嵲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一、对“洗尽元和到建安”创作思想的接受
        二、对“萧散冲淡”创作风格的接受
    第二节 胡穉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一、宋人注宋诗与《增广笺注简斋诗集》
        二、《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对陈与义诗歌的阐释
    第三节 刘克庄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一、“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的风格评价
        二、对陈与义学杜成就的评议
第三章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普遍推尊的原因
    第一节 诗坛对“新变”的呼唤
        一、南渡诗坛的“承继”与“新变”
        二、陈与义对江西诗派“新变”的创作实践
    第二节 江山之变的情感共鸣
    第三节 陈与义诗歌特点对其诗歌接受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取法唐人
        二、作诗兼具宋诗特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地理空间与“言、象、意”:文学地理学视阈下《醉翁亭记》七译本的译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 醉翁亭记》英文译本的研究现状
        (三) 翻译研究中的"言、象、意"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
    五、可行性分析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滁":跨越语言疆界的概念性地理空间
    第一节 一千个译者一千个"滁"
    第二节 "滁"何在?
    第三节 何为"滁"?
第二章 "灵台华胥":跨越语言疆界的叙述性地理空间
    第一节 "何处是琅琊":译本中错位的叙述性地理空间
    第二节 译语文本中叙述性地理空间构建的四个问题
    第三节 "文、景、意的辩证统一":译语文本中可能性地理空间
第三章 言·象·意:地理空间对译介学的理论性启发
    第一节 "意"是主"言"为仆
    第二节 "象"可证"意"可寻
    第三节 "言不尽意""多言共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指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调查意义及目的
        一、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调查目的
        二、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调查意义
    第二节 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调查对象及内容
        一、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调查对象
        二、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调查内容
    第三节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课前学习现状分析
        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三、课后学习现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中高学段学习指导策略确立依据
    第一节 学习理论和学习指导理论
        一、学习理论
        二、学习指导理论
    第二节 对话理论
        一、对话教学概念界定
        二、对话教学构成要素
    第三节 新课标要求
        一、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目标与内容解读
        二、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教学建议解读
        三、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评价建议解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指导的有效策略
    第一节 课前预习指导策略
        一、教师课前准备策略
        二、学生课前准备策略
    第二节 课堂学习指导策略
        一、诵读入境,渲染烘托
        二、品味意境,启发想象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五、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第三节 课后学习指导策略
        一、巧用佳句名篇
        二、组织别样的兴趣活动
        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四、开设多形式的写作训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实施案例——以《墨梅》学习指导为例
    第一节 课前预习设计
    第二节 课堂学习设计
    第三节 教学反思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8)内容、形式与视角:《简·爱》研究述评(1980—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成果逐年增多
二、内容研究不断开拓
    (一)关于简·爱形象和性格的研究
    (二)关于《简·爱》中次要人物形象的研究
    (三)关于《简·爱》主题的研究
    (四)关于《简·爱》中宗教倾向的研究
三、形式研究不断更迭
    (一)叙述手法与策略的研究
    (二)意象与象征的研究
    (三)情节与结构的研究
四、视角方法不断更新
    (一)社会历史批评视角
    (二)女权主义批评视角
    (三)比较文学批评视角
    (四)后殖民主义视角
    (五)精神分析视角
    (六)原型批评理论视角
    (七)接受美学视角
    (八)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五、结语

(9)孟称舜戏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孟称舜戏曲理论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匡时救世的传统儒学思想
    第二节 自觉启蒙的心学思想
    第三节 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第二章 情理统一的传情论
    第一节 孟称舜传情论的内涵
        1、情深且广
        2、情与理和谐统一
        3、“情与性咸本之乎诚”
    第二节 孟称舜传情论的特色
        1 情正
        2 情真
        3 情美
    第三节 孟称舜传情论的方法
        1、提出“就情写景”的创作方法
        2、抒情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情
        3、“妙在叙事中绘出情景”:传情于事
第三章 由表及里的人物论
    第一节 “为其人写照”:描绘人物的外貌、神态
    第二节 “因事以造形,随物而赋象”:关注人物的身份和处境
    第三节 “化身为曲中之人”:深入人物内心
第四章 曲白兼重的语言论
    第一节 重视宾白的作用
    第二节 本色当行雅俗共赏
    第三节 工词协律尽善尽美
第五章 不媚时俗的风格论
    第一节 以作品为主体划分风格
    第二节 提倡风格多样化
    第三节 探究风格的成因崇尚风格创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论“借物移情”在抽象绘画中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借物移情”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
    第一节 “借物移情”概述
    第二节 “借物移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第三节 “借物移情”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表现
    第四节 比较中国主要哲学流派对“物”“情”及两者关系的不同认识
第二章 “借物移情”在抽象艺术中的表现
    第一节 理论再读—《抽象与移情》
    第二节 康定斯基,热抽象中的“物”与“情”
    第三节 蒙德里安,冷抽象中的“物”与“情”
    第四节 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中的“物”与“情”
    第五节 中西方“移情观”的不同及其原因
第三章 “借物移情”在中国抽象绘画中的可行性
    第一节 中国抽象绘画历史发展回顾
    第二节 “借物移情”在中国抽象绘画中表现形式
        一、“借物抒情”之于形式美,抽象美
        二、“感物咏志”之于人文关照,东方文化精神
        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于自然万物的和谐宇宙观
        四、“心即是物”,“物我两忘”之于材料创作,和静穆空灵的绘画形式#59
    第三节 近年主要抽象艺术展回顾
        一、2010“大象无形”中国抽象艺术展
        二、2007“气韵”中国抽象艺术巡回展
        三、2010“抽象之道”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四、2011“道法自然”中国抽象艺术展
    第四节 中国抽象艺术理论发展
        一、中国抽象艺术理论发展
        二、“意派”理论
        三、“美在意象”理论
    第五节 “借物移情”在中国抽象绘画中应用的意义
结束语
附录一、硕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二、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作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景语与情语——论《简·爱》中的自然(论文参考文献)

  • [1]《简·爱》中的自然意象解读[J]. 许志聪. 文学教育(上), 2021(05)
  • [2]孟称舜戏剧“情正”观研究[D]. 李艳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明刊杂剧集评点研究[D]. 张舒宁. 上海大学, 2020(03)
  • [4]《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D]. 脱彩琴.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D]. 李丽丽. 河南大学, 2019(01)
  • [6]地理空间与“言、象、意”:文学地理学视阈下《醉翁亭记》七译本的译介学研究[D]. 段小莉. 安徽大学, 2017(08)
  • [7]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指导策略研究[D]. 刘玮.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8]内容、形式与视角:《简·爱》研究述评(1980—2015)[J]. 李烨. 安康学院学报, 2016(01)
  • [9]孟称舜戏曲理论研究[D]. 袁晓蕾.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2(06)
  • [10]论“借物移情”在抽象绘画中的可行性[D]. 喻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景语与爱语——简爱中的自然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