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三贴近”的要求体现在互动报道中(论文文献综述)
张刚[1](2020)在《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与困境 ——以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为例》文中指出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作为社会终端的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社会治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就将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及社区志愿服务等都提高到了社会治理与创新的重要高度。社区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要使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通过社区管理机构、社会组织平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积极介入社区公共事务,一方面提升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培养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乐趣感和保障感。在积极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因国家提倡各种社会组织的介入,使得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重构和完善,社区自治制度进一步得到有力保障。而作为转型期的传统媒体及媒体人,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积极参与本地社区治理,对社区事务进行有效干预和推动,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中的另一显着的时代特征,这也符合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传统媒体依托自身的宣传优势及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积极注册成立社会组织,以合法的主体身份参与到城乡社区治理中。早在2010年,山东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已参与社区治理,经过近十年的基层实践,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媒介融合以及智慧社区的构建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特别是在新闻服务社区、社会服务机构项目化运作、智慧社区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国内媒体的前列,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和示范作用。本论文通过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传统媒体人在参与社区治理中的模式及困境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以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为范例进行详细剖析,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传统媒体在未来参与社区治理的可行性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研究发现,传统媒体人参与社区治理,在基层社会的运行中发挥了一定的“兜底”作用,值得肯定。尽管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无疑是未来媒体社群化转型的方向,也是打造智慧社区、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举措。社区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框架中,实现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着提升,建立起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运行机制。社区治理中服务的有效性、互动性、及时性、专业性都需要各个社会组织来实现。在这个治理过程中,传统媒体、媒体人、媒体成立的社会组织有其参与的必要性及正当性、及时性,在以技术赋能的路径下可以及时有效畅通居民与政府、政府与各社会组织、居民与政府组织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和加强社区和谐建设。
郑艳[2](2020)在《《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形成信息传播的新业态和新格局,微信公众号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物,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个性化特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是《云南日报》纸媒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物,通过发布新闻报道承担着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工作及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工作,平台发布的新闻报道是语言传播的材料,语言文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构成部分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也影响着平台媒介形象的塑造。本文基于平台语言传播活动的语言实体进行内容研究,旨在通过对平台在语言传播中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出平台语言传播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策略,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2019年《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及描写阐释等研究方法从语言文本出发,结合新闻学、传播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展开对语言传播活动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栏目设置、内容及信息推送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概况进行梳理。第二章将《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放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中,从“社会文化语境、党报新媒体属性、媒介性质及新闻文本特性”四个角度展开,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平台内容的选择及信息推送。第三四章结合新闻传播学与语用学相关知识对样本文本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平台语言传播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原则指导下具体采用的策略。其中第三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宏观建构原则,通过分析发现《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是在“规范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的语言文字运用原则及“真实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的新闻报道相关原则指导下进行的。第四章研究的是在宏观原则指导下的语言传播具体采用的微观策略,在语言运用与新闻传播的结合下《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策略主要有“传播者、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及信息传播”策略。第五章为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现状的反思,基于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其在语言传播中存在传播内容及传播形式不规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在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提出加强平台建设及加强报道语言规范性的建议,以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胡娜[3](2020)在《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研究 ——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为了能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环境,提升新闻报道质量,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也开始对新闻活动进行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传达党和政府主张,宣传主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采访、生成以及报道模式,对于增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发展活力和促进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实现创新和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研究案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文本内容、研究具体案例、调查实地情况和与活动人员进行访谈的方法,研究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新闻采写、新闻生成,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渠道上的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产生的创新价值以及对于今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发展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带来的启示。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为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交代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概述,首先是从定义、要素、特点和活动准备四个方面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进行介绍和分析,其次是对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的概述,介绍其活动情况、活动发起原因以及活动报道理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部分,从采访活动的采集、生成、传播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创新之处,并对创新之处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论概括。第四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对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所产生的创新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一个部分是在分析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编与报道创新,以及价值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针对当前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和传统媒体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小见大,提出笔者对于今后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模式和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启示和发展策略。研究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不仅仅只是为了研究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发展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改变,尤其是山西本土传统媒体面对全媒体发展环境以及面对新媒体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并没有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随媒介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灵活创新,以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这是传统媒体转型所走出的坚实一步,然而这一步对于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潘力[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大众媒介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现象,分析了近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大众媒介也称大众传媒,指向大量受众广播之传播媒体。以往,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大传统大众媒介,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介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一元,人们阅读、观看大众媒介,通过内容获取信息和得到娱乐消遣。大众媒介内容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现媒介内容的写作技法包含了文章体裁选择、主题确定、题材挑选、叙事角度、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篇幅长短、修辞手法等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生产实践活动,写作以技法为手段,通过文章和作品形成交流、传达、沟通,影响社会生活。不同的写作技法受写作主体(作者)的文化认知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水准影响,呈现出复杂缤纷的面目,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写作技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成为历史的记录,许多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宝贵的史料。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此前受“左”的思潮影响,传媒几近毁灭,报纸、电视台和电台失去了大众传媒的性质,在写作技法上单调雷同,除了社论及大批判文章外,没有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近四十二年来,大众媒介却以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也通过这些媒介的作品,感受着写作技法的不断变化成长。简而言之,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在这四十二年来经历了从单调到多元、从精英化到草根化的演变历程。通过参考大量的相关传播学和写作学的论着以及经过分析大量大众媒介的写作样本,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大致阶段,分别为1978—1992年的媒体复苏阶段、1992-2001年的媒体市场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的互联网媒体兴起阶段、2010年至今的手机互联网时代。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也只能是大致概念,边界难免有重叠和模糊之处,比如提到的第一篇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前,但因其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也列进了研究作品之中,研究文本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末。对于互联网发展时代与手机互联网时代的交叉部分,本文以大众普及度或者是以标志性媒介诞生作为该阶段的划分。在这四个阶段里,大众媒介写作技法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演变趋势:以政治宣传为目标的写作技法从权威到柔化:因为国情,“喉舌功能”始终是中国媒介的第一个标签,而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影响着媒体写作方式的改变。从重大事件的“传声筒”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舆论监督”到如今官媒的互联网化表达方式,面对同样的宣传职责,大众媒体写作技法比以往都更灵活、更具人情味。受众推动写作技法不断走向通俗与成熟:“受众”在这四十多年间指读者、观众、听众与网民,这一概念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技术的产物,同一个受众往往兼具多种身份,既是读者也是听众,甚至可能也是作者。作者的受众意识是直接影响写作技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的受众经历了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中国的大众媒介曾经可以居高临下地发声,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为了争取受众的认可,故事化和娱乐化成为最显着的媒介写作趋势。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作者与受众的边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作者。技术革新推动写作技法的创新:四十二年来,技术的革新进步使中国大众媒介不断创新成为可能。大众迎接了电视机的普及、电脑普及、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对生活的彻底改变,不同的技术带来了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也和不同的写作技法紧密联系。技术的进步让阅读与写作都更加便捷,曾经风光无量的平台不再高不可攀,“写作”可以容纳的手段越来越多,媒介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去精英化和多元化是技术革新为媒介写作技法带来的显着变化。本文试图在三万余字的篇幅内对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的代表性作品的写作技法做一次全景式浏览,因时间、篇幅和水平所限,难免有所遗漏,期待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周少康[6](2020)在《《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研究(2010-2019)》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人类理应和自然和谐相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时常发生。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期间很多人为的因素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媒体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议题的报道。本文以《财新周刊》近10年的环境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财新周刊》近10年间环境报道的形态和特点,并总结其对环境报道实践的启示。具体来是说全文一共分为五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环境报道的研究现状,并从中寻找了自身的研究方向。在第二部分中,以《财新周刊》近十年间390篇环境报道作为样本,从内容分析法出发,对《财新周刊》环境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形态等类目逐一进行整理和分析。在第三部分中,用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从文本和语境等角度分析了《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话语特点和风格。在第四部分中和第五部分中,结合前面的分析,从进一步总结了《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特点,包含:重视环境议题、突出舆论监督、体现人文精神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环境报道实践的启示。
田森杰[7](2020)在《新闻文风话语的群体阐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文风是党建政后反复言说、且为数不多的与新闻传播领域相关的话语,历代领导人都不断地对其进行着话语构建,并形成了一套关于新闻文风的政治话语,同时新闻业界、学术界以及新闻对象都对其进行了话语阐释,相对应地形成了关于新闻文风的行业话语、学术话语以及受众话语。本文依托于现有文献以及对部分新闻对象的深度访谈,以谭必友的“话语群理论”作为理论工具来分析新闻文风话语群落的表征及相互关系,发现了围绕新闻文风所形成的政治话语具有反复言说性、“双主流”指向性特征,并且成为了群众话语的子话语;行业话语中既强调新闻文风的共性化,又强调写作风格的个性化,但未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话语中对新闻文风的概念进行了指向界定,话语对象由报刊的文风扩展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文风,并且将新闻文风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进行话语构建,但学术话语的波动性较大;受众对于新闻文风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且受众话语几乎一直处于失声状态。为觅得新闻文风的解决之道,本文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新闻文风话语群以改进文风:应该巩固政治话语的核心位置,保持政治话语的群众面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构建理念;行业话语应该突破藩篱,阐明新闻写作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者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文风研究的理论根基,借鉴西方更为学理化的文风研究思路;实现对受众话语的关照,既需要与新闻对象在新闻评论区域进行良好沟通,也需要受众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来倒逼其他群体对自我话语的关注。
李东英[8](2020)在《《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乡村振兴宣传造势则成了主流媒体的重要命题,关于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就成了一大热点。本文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在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相关报道,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话语特征,发现报道存在的问题,为乡村振兴后两个阶段的新闻报道提供参考,也为其他重大战略议题的新闻报道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交代了本研究的选题价值和意义,对“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概念进行界定,总结了新闻话语研究和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一章对《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样态做了全面的呈现,两年间《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数量多且几乎每日都有报道呈现在报纸上;报道体裁多样,以消息和通讯为主;报道版面丰富,着重于要闻版;报道地域集中于东部地区;报道主题广泛,政策类报道占据优势,乡村振兴战略议题的侧重点在报道中有所展现。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文本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基于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从微观的文本角度和宏观的新闻图式进行剖析,展现了《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的话语创新。第三章深入剖析《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修辞运用和话语风格,从事实修辞、情感修辞、隐喻修辞三个方面入手,探析了其多样化的修辞策略。从政治权力话语的严肃、庄重、书面化,知识精英话语的严谨、科学、平实化,大众日常话语的生动、活泼、口语化,显示了《人民日报》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时各具特色的话语风格。第四章基于话语的建构,《人民日报》有选择性地对新闻事实进行编码、处理和传递,建构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凝聚了社会共识,增强了社会认同,也建构了农民形象,农民主体形象的建构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五章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行优化改进。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主题丰富广泛,话语体系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注重会议新闻,政策解读不深刻;忽视相关主体,农民主体性地位缺失;报道比例失衡,问题呈现片面化;文字篇幅过重,报道呈现方式单一等不足。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以提升主流媒体的报道力和宣传力,更好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过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闻报道也必须呈现历时性的特点,在保证信息传达的前提下,做好政策的解读、舆论的引导、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工作,发挥我国主流媒体的优势作用。
孙瑞倩[9](2020)在《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尤其在经济建设领域和科技领域等,为记录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播了一部大型财经人物报道专题片即《财经人物周刊》,推出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便是以该节目为话语分析案例,选取了自2018年1月8日节目开播到2019年10月14日播放结束,共87期节目作为语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大幕下分析财经人物媒体呈现的镜像特征、意义及其影响。本文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个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依据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即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再结合梵·迪克的新闻图示结构理论以及学者曾庆香的新闻叙事学理论对节目展开具体的话语分析。在对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中关于财经人物报道的主题选择、领域分布、话语时长进行宏观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再对话语的新闻图示结构、修辞策略、词汇选择和使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鉴于是电视财经人物报道节目,本文还从视听视角和叙事视角对话语建构模式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分析,《财经人物周刊》在报道中呈现两大特色:一是节目于话语中强化精神引领作用,通过呈现财经故事,塑造精神偶像;通过建构“大国重器”形象,传递主流价值观;通过挖掘历史矛盾,记录时代精神;二是在报道中记者“隐退”,达到了以人为本,丰满展现采访对象、以退为进,增强节目纪实性、以虚为实,牢牢掌控话语权的效果。结合传播语境和话语语境发现节目在话语建构中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主流媒体需要彰显舆论引导功能,二是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三是满足高知受众群信息接收偏好。最后,论文就《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呈现的不足加以总结,并提出论者的反思,认为提高财经人物报道的传播价值和力度要从“一汲取”、“两转化”、“三贴近”策略入手,即要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财经智慧;注重专业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化、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平台的转化;牢牢坚守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期为其他媒体的同类报道提供有益借鉴,提高财经人物报道的表达力和传播力,引起社会各界对财经人物群体更多关注和重视,帮助受众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乔傲龙[10](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二、把“三贴近”的要求体现在互动报道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三贴近”的要求体现在互动报道中(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与困境 ——以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传统媒体的“社会服务”研究 |
1.3.2 传统媒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研究 |
1.3.3 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圈层”研究 |
1.3.4 数字媒体在治理中作用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缘由和形式 |
2.1 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缘由 |
2.1.1 国内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
2.1.2 传统媒体转型的常用方式 |
2.2 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 |
2.2.1 社区报模式 |
2.2.2 智库模式 |
2.2.3 对话协商模式 |
2.2.4 帮办模式 |
2.2.5 志愿服务模式 |
第3章 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的发展历程 |
3.1 张刚大篷车的缘起 |
3.1.1 新闻工作本身的需求 |
3.1.2 报社内部改革需要 |
3.2 张刚大篷车的发展历程 |
3.2.1 下沉服务阶段 |
3.2.2 进行公益活动阶段 |
3.2.3 成立社会组织阶段 |
第4章 张刚大篷车的模式和作用 |
4.1 资源融合与共享平台的模式 |
4.2 张刚大篷车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
4.2.1 资源链接与整合 |
4.2.2 精准信息服务 |
4.2.3 舆情监测与反映 |
4.2.4 社区减压阀 |
第5章 张刚大篷车面临的困境分析 |
5.1 内部体制机制制约 |
5.1.1 身份困境 |
5.1.2 媒体人本身考核困境 |
5.1.3 职业荣誉感困境 |
5.1.4 媒体人自身成长困境 |
5.2 外部环境挑战 |
5.2.1 专业社工的挑战 |
5.2.2 社区发展本身挑战 |
5.2.3 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挑战 |
5.3 资金筹措难题 |
5.4 互联网技术壁垒 |
第6章 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未来思考 |
6.1 三媒联动模式 |
6.1.1 构建新型社区文化 |
6.1.2 组建社区互助支持小组 |
6.2 打造社区社会组织资源共享平台 |
6.2.1 激活社区资源 |
6.2.2 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竞合 |
6.3 融合路径下的智慧社区建设 |
6.3.1 信息服务 |
6.3.2 构建新型服务功能 |
结语 |
附录A 访谈记录表 |
附录B 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一、专业着述 |
二、论文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统计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选题缘起 |
二、研究选题价值和意义 |
三、学术界研究综述 |
四、研究选题理论和方法 |
五、研究问题与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概述 |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栏目设置及内容 |
一、栏目设置 |
二、内容选择 |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 |
一、推送数量 |
二、推送时间 |
三、推送方式 |
第二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建构的语境 |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社会文化语境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党报新媒体平台的定位 |
一、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 |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要求 |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 |
第三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微信媒介性质 |
一、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
二、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新闻文本性质 |
一、新闻文本内容客观性要求 |
二、新闻文本内容简洁性要求 |
三、我国新闻文本需要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
第三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原则 |
第一节 规范性原则 |
一、词汇的规范性准则 |
二、语法的规范性准则 |
三、汉字的规范性准则 |
第二节 准确性原则 |
一、词汇的准确性准则 |
二、语法的准确性准则 |
三、汉字的准确性准则 |
第三节 真实性原则 |
一、话语信息的真实性准则 |
二、话语表达的真实性准则 |
第四节 可理解性准则 |
一、叙事的可理解性准则 |
二、话语的可理解性准则 |
第四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传播者策略 |
一、权威性话语角色定位 |
二、可信性话语角色定位 |
三、接近性话语角色定位 |
第二节 语言符号策略 |
一、词语的照应 |
二、话题的照应 |
三、语篇的结构策略 |
四、语篇的语义策略 |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策略 |
一、图片和音视频的使用 |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 |
三、文字排版及格式的使用 |
第四节 信息传播策略 |
一、信息质策略 |
二、信息量策略 |
第五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反思 |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语言文字不规范 |
二、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
三、内容结构不一致 |
四、信源关系处理不当 |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优化建议 |
一、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传播指数 |
二、优化传播内容,形成传播特色 |
三、把好语言文字关,提升报道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研究 ——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研究 |
1.3.2 传统媒体转型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述 |
2.1 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概述 |
2.1.1 定义 |
2.1.2 要素 |
2.1.3 特点 |
2.1.4 活动准备 |
2.2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概述 |
2.2.1 活动发展情况介绍 |
2.2.2 活动发起原因分析 |
2.2.3 活动报道理念诠释 |
第三章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采编与报道创新研究 |
3.1 全媒体“一次采集” |
3.2 全媒体“多种生成” |
3.3 全媒体“多元传播” |
3.3.1 报纸版面报道分析 |
3.3.2 微信公众号报道分析 |
3.3.3 网络直播报道分析 |
3.3.4 其他报道形式 |
3.4 对采编与报道创新的深度分析与理论概括 |
3.4.1 横向 |
3.4.2 纵向 |
第四章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价值创新研究 |
4.1 对于媒体自身发展的价值 |
4.1.1 使山西晚报在创新报道形式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4.1.2 使山西晚报在践行媒体职责上收获了肯定和关注 |
4.1.3 使山西晚报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
4.2 对于新闻队伍发展的价值 |
4.2.1 在脑力上,更新了新闻工作者在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
4.2.2 在眼力上,拓宽了新闻工作者报道和思考的视野 |
4.2.3 在笔力上,增强了新闻工作者在不同媒介上讲故事的能力 |
4.2.4 在脚力上,锻炼了新闻工作者的基层新闻业务能力和吃苦奉献精神 |
4.3 对于社会人文发展的价值 |
4.3.1 是透视山西沿黄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万花筒 |
4.3.2 是宣传普及晋黄河文化的生动课堂 |
4.3.3 是密切党和山西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4.4 对于文旅产业发展的价值 |
4.4.1 介绍展示重宣传,扩大了山西沿黄文旅景点的知名度 |
4.4.2 出谋划策深思考,提升了山西沿黄文旅产业的发展力 |
4.5 对于资源保护发展的价值 |
4.5.1 开辟了了解和认识黄河资源的有效渠道 |
4.5.2 营造了保护和合理开发黄河资源的良好风气 |
第五章 由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所引发的思考 |
5.1 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2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的启示 |
5.2.1 对于在全媒体时代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启示 |
5.2.2 对于在全媒体时代促进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键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
(一)改革开放 |
(二)大众媒介 |
(三)写作技法 |
(四)演变历程 |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1.文献综述 |
2.研究方法 |
二、1978-1992年:大众媒介复苏阶段 |
(一)权威严肃的“新华体”和社论仍是绝对主流的大众媒介写作技法 |
1.通行多年的“新华体” |
2.担当社会转型风向标的社论 |
(二)新体裁、新题材、新形式发轫 |
1.经济类新闻题材遍地开花 |
2.深度报道体裁萌芽 |
3.电视专题片与直播的叙事方式兴起 |
三、1992-2002年:大众媒介发展阶段 |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娱乐化 |
1.纸媒娱乐与体育题材兴盛 |
2.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 |
3.大众媒介叙事方式的通俗化 |
(二)大众媒介的写作技法走向成熟:特稿与《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 |
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华西都市报》的特稿 |
2.《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杂志”与“舆论监督” |
四、2002-2010年:大众媒介蓬勃阶段 |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成熟与多元 |
1.《北京:非典阻击战》的公众传播使命 |
2.特稿《举重冠军之死》的文学写作技巧 |
(二)激烈竞争带来写作技法的媚俗与失范 |
1.《走近科学》:在“故事性”和“故弄玄虚”之间 |
2.“纸包子”事件:谣言的泛滥与反省 |
(三)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的崛起孕育了新的写作技法 |
1.网络社区的写作:在虚拟世界狂欢 |
2.博客时代:人人拥有自己的写作平台 |
3.网络写作技法反哺传统大众媒介 |
(四)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大众媒介写作 |
五、2010年至今:大众媒介转型阶段 |
(一)技术进步推动写作潮流:从碎片化、精准推送到视频表达 |
1.从微博开始的碎片化阅读与写作 |
2.甬温线动车事故与微博写作 |
3.垂直细分、信息推送的写作方式 |
(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写作技法改变 |
1.宣传主管部门从“三贴近”到“强四力”的要求 |
2.传统媒体更紧密地追随新媒体的写作技法 |
(三)与年轻受众的广泛共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的大众媒介写作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研究(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但总体形式依然严峻 |
1.1.2 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
1.1.3 公民的环保实践度有待提高 |
1.1.4 媒体具有舆论监督和教育公民的功能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环境报道研究现状 |
1.2.2 《财新周刊》及其环境报道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样本分析 |
2.1 样本选取说明 |
2.1.1 目标媒体的选择 |
2.1.2 样本选取的时段 |
2.1.3 样本选取的过程 |
2.2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形态 |
2.2.1 报道数量 |
2.2.2 报道篇幅 |
2.2.3 报道体裁 |
2.3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内容 |
2.3.1 报道主题 |
2.3.2 报道区域 |
2.3.3 消息来源 |
3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话语分析 |
3.1 环境报道的话语分析 |
3.1.1 环境报道的新闻图式 |
3.1.2 环境报道话语的宏观语义结构和微观语义结构 |
3.1.3 环境报道的话语风格和修辞 |
3.2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话语建构分析 |
3.2.1 话语建构的影响因素 |
3.2.2 话语建构的叙事视角 |
4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的特点 |
4.1 环保意识突出,贴合社会发展 |
4.1.1 环保意识突出 |
4.1.2 贴合社会发展 |
4.2 聚焦环境问题,加强舆论监督 |
4.2.1 聚焦环境问题 |
4.2.2 加强舆论监督 |
4.3 语言理性客观,融入人文精神 |
4.3.1 语言理性客观 |
4.3.2 融入人文精神 |
5 《财新周刊》环境报道对实践的启示 |
5.1 兼顾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
5.2 协调常态报道和深度报道 |
5.2.1 重视环境类记者的培养 |
5.2.2 打造环境报道团队 |
5.3 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
5.3.1 提高媒体人的人文素养 |
5.3.2 从底层视角出发,贴近受众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新闻文风话语的群体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闻文风的话语属性 |
1.1.2 新闻文风话语阐释主体的丰富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文风 |
1.4.2 新闻文风 |
1.4.3 话语 |
1.5 理论阐释 |
第2章 作为政治话语的新闻文风 |
2.1 新闻文风政治话语的面貌 |
2.2 新闻文风政治话语的特征 |
2.2.1 反复言说性 |
2.2.2 “双主流”指向性 |
2.2.3 群众话语的子话语 |
第3章 其他群体的新闻文风话语阐释 |
3.1 作为行业话语的新闻文风 |
3.1.1 新闻文风共性化的角度 |
3.1.2 新闻写作个性化的角度 |
3.2 作为学术话语的新闻文风 |
3.2.1 新闻文风概念的指向界定 |
3.2.2 新闻文风话语对象的扩展 |
3.2.3 新闻文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阐释 |
3.3 作为受众话语的新闻文风 |
3.3.1 新闻故事化 |
3.3.2 新闻文风要给人向善的信念力量 |
3.3.3 对“唱赞歌”等不良文风的厌倦 |
3.3.4 对“阴谋论”等虚假文风的青睐 |
第4章 新闻文风话语群的互动与盲区 |
4.1 新闻文风话语群的互动 |
4.2 新闻文风话语群的盲区 |
4.2.1 行业话语的藩篱 |
4.2.2 学术话语的波动 |
4.2.3 受众话语的失声 |
第5章 新闻文风话语群的完善 |
5.1 巩固政治话语的核心位置 |
5.2 突破行业话语的藩篱之态 |
5.3 发挥学术话语的指导功能 |
5.4 强化受众话语的关照程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闻文风受众话语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整体样态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样本选取情况 |
一、时间段的选取 |
二、样本的选取 |
三、类目建构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情况分析 |
一、报道数量:日均报道成常态 |
二、报道版面:要闻版面占主位 |
三、报道体裁:消息和通讯唱主调 |
四、报道地域:聚焦于东部地区 |
五、报道对象:党政机关人员为主体 |
六、报道主题:向政策类报道侧重 |
第三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主题特征 |
一、报道议题全面丰富 |
二、报道议题集中于乡村产业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微观文本 |
一、词汇的灵活运用 |
二、句式的多样呈现 |
三、论证来强化观点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新闻图式 |
一、新闻图式之“概述”分析 |
二、新闻图式之“情节”分析 |
三、新闻图式之“后果”分析 |
四、新闻图式之“口头反应”分析 |
五、新闻图式之“评论”分析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语境视角分析 |
第一节 修辞手法强化传播效果 |
一、事实修辞 |
二、情感修辞 |
三、隐喻修辞 |
第二节 话语风格彰显文体特征 |
一、政治权力话语——权威趋向 |
二、知识精英话语——理性表达 |
三、大众日常话语——口语反映 |
四、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有限互动 |
第四章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 |
第一节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事实建构 |
一、传递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知识 |
二、塑造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愿景 |
第二节 对农民群体的形象建构 |
一、弱化农民的主体性地位 |
二、强化农民的新形象 |
第五章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话语的成因 |
第一节 政治环境的作用 |
一、对于“三农”的高度重视 |
二、城乡发展仍不平衡 |
第二节 经济环境的影响 |
一、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作用 |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
第三节 媒介环境的塑造 |
一、时政新闻的延伸 |
二、媒体报道的新要求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反思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 |
一、被偏重的议题:报道内容的不均衡 |
二、被遮蔽的主体:农民话语权弱化 |
三、被固化的呈现方式:文字篇幅过多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优化策略 |
一、话语文本多样化呈现 |
二、话语主体真正聚焦农民 |
三、话语主题均衡化分布 |
四、话语监督兼顾正负面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话语与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
二、电视节目话语分析文献综述 |
三、财经人物报道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宏观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报道主题选择 |
第二节 报道领域分布 |
第三节 报道话语时长 |
第二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微观话语分析 |
第一节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新闻图示结构 |
一、《财经人物周刊》新闻图示结构 |
二、新闻图示之概述 |
三、新闻图示之故事情景 |
四、新闻图示之故事评价 |
第二节 新闻话语的修辞应用 |
一、事实修辞—增强可信度 |
二、设置悬念—增强趣味性 |
三、细节修辞—增强可视性 |
四、重复报道—深化议程 |
第三节 词汇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三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视听话语建构 |
一、主持人形象与演播室设置 |
二、多场景呈现建构人物形象 |
三、“声音”对新闻话语的建构 |
第二节 叙事话语建构 |
一、多维度叙事视角分析 |
二、话语角色叙事特点分析 |
第四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特色 |
第一节 节目话语强化精神引领作用 |
一、呈现创业故事,塑造精神“偶像” |
二、建构“大国重器”形象,传递主流价值观 |
三、挖掘历史矛盾,记录时代精神 |
第二节 记者采写巧妙凸显报道对象 |
一、以退为进,极大地增强纪实性 |
二、以人为本,丰满地展现采访对象 |
三、以虚为实,牢牢掌控话语权 |
第五章 影响《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建构的因素 |
第一节 主流媒体需要彰显舆论引导功能 |
第二节 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 |
第三节 满足高知受众群的信息接收偏好 |
第六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不足和反思 |
第一节 多重缺位:关于节目话语建构的不足 |
第二节 转化、贴近、汲取:关于节目话语建构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87 期节目样本统计表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把“三贴近”的要求体现在互动报道中(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媒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与困境 ——以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为例[D]. 张刚. 山东大学, 2020(10)
- [2]《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D]. 郑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研究 ——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例[D]. 胡娜. 山西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D]. 潘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财新周刊》环境报道研究(2010-2019)[D]. 周少康.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7]新闻文风话语的群体阐释研究[D]. 田森杰. 南昌大学, 2020(01)
- [8]《人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D]. 李东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D]. 孙瑞倩.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