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心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彬[1](2021)在《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岩石孔隙结构表征及弹渗属性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岩心技术作为岩石物理研究方法之一,在岩石微观属性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决定了岩石的宏观物理属性,孔隙结构表征对于分析岩石孔隙空间特性以及开展物理属性模拟具有重要作用。渗透率是表征岩石传导流体能力的参数,弹性模量是表征岩石弹性性质的参数,它们是岩石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微观因素对储层岩石弹渗属性的影响,能够弥补传统岩石物理实验的不足,提供研究储层岩石渗透率和弹性模量与其内部孔隙结构之间关系的桥梁,对于岩石物理模型构建和储层地球物理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建立CT扫描法和过程法三维数字岩心,CT扫描法直接反映真实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过程法能够简单、方便、系统地建立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三维数字岩心,选取9个代表性的CT数字岩心和构建6类孔隙结构逐渐变化的过程法岩心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基于分形理论和孔隙网络模型分别研究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复杂性和孔喉特征。一方面,利用盒计数算法计算三维数字岩心的骨架、孔隙和边界分形维数,以表征不同岩心模型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利用最大球方法建立与数字岩心孔隙空间拓扑性质相同的孔隙网络模型,并对孔隙网络模型的拓扑性质、孔喉尺寸和孔喉形状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准静态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数字岩心的渗透性和弹性特征。岩石的微观因素影响着宏观物理属性,全面定量地研究岩石骨架、孔隙结构、孔隙流体等因素对岩石渗透性和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定量分析各因素的渗透率变化倍数和弹性参数变化幅度,判断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并建立单变量因素与渗透率和弹性参数的关系模型。在研究中发现,将过程法与数学形态学法相结合,能有效建立孔隙结构逐渐变化的三维数字岩心,三维数字岩心是开展孔隙结构表征和物理属性模拟的基础。利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三维数字岩心分形维数时,数字岩心尺寸和像素大小是影响分形维数计算误差的不利因素,提出减轻甚至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办法。在利用分形维数表征岩石复杂性时,骨架和孔隙分形维数通常不能有效反映出孔隙结构的复杂性,边界分形维数则具有更好的辨别能力。进一步以均匀胶结模型C的孔隙度与分形维数关系为基础,提出一个判断孔隙结构复杂性的分形参考模型。以CT数字岩心样本为例,通过对比其分形维数与分形参考模型在相同孔隙度时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判断岩心的孔隙结构复杂度。将基于分形理论和孔隙网络模型的两种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综合对比分析,能更加有效地了解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代表性岩心孔喉参数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出主次影响因素:喉道尺寸>配位数>喉道形状>孔隙尺寸>孔隙形状。通过分析过程法岩心模型以研究不同因素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单变量因素与渗透率关系模型,并定量判断出各因素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孔隙度>胶结类型>骨架性质。相比于渗透性,弹性影响因素明显更多,不仅需要考虑孔隙结构对弹性参数的影响,还需要分析骨架和胶结物的矿物组分及其含量、孔隙流体性质等因素,过程法能够有效地建立多矿物组分数字岩心以开展有限元弹性模拟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弹性参数变化幅度判断出各因素的主次影响:最主要因数是孔隙度,主要因素包括胶结类型、骨架矿物种类及含量、胶结矿物种类,次要因素包括骨架颗粒分布和孔隙流体饱和度。
范旭强[2](2020)在《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勘探向复杂储层不断深入,混积岩储层逐渐成为石油公司和学者们研究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混积岩本身频繁多变的岩性、复杂的孔隙结构、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造成了混积岩定名分类难度大、对其岩石物理特征认识不清、识别流体性质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类储层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针对该区发育的湖相混积致密储层,以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和微区矿物定量分析等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为基础,对混积岩的命名分类方法和岩石物理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方法,阐述了混积岩地层中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并建立了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英西E32混积储层中碳酸盐类矿物含量最多,其次为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膏盐类矿物。根据这4类矿物的相对含量,逐级分类建立了湖相混积岩定名方法。将英西E32混积岩主要分为(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含膏(膏质)灰云岩、含泥(砂)灰云岩、含膏(膏质)混积岩和(含膏)灰云质砂岩等5种,其中(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发育频率最高,其次为含膏(膏质)混积岩。含膏(膏质)混积岩的混积程度最强,表现为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频繁互层混积或以分散形式在组构上混积。灰云岩类混积程度中等,成分上以碳酸盐类矿物为主,陆源碎屑颗粒呈分散状或条带状分布。(含膏)灰云质砂岩和蒸发岩混积程度最弱。英西E32混积储层孔隙度多在0%~6%之间,渗透率多在1m D以下,白云石晶间孔最为常见。(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微-毫米级别的粒间(溶)孔和层间缝,孔喉半径主要在0.004μm~0.05μm之间,多集中于0.015μm,电阻率、密度和伽马值中等,电成像测井以弱层状和亮斑状图像模式为主。含膏(膏质)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基质扩溶孔,孔喉半径主要在0.004μm~0.04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值较高,伽马值较低,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多呈亮斑状。含泥(砂)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孔喉半径范围主要在0.004μm~0.15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值中等,伽马值较低,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多呈暗斑状和弱层状。含膏(膏质)混积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部分可见层间缝,孔喉半径主要在0.003μm~0.02μm之间,连通性较差,电阻率、密度为中低值,伽马值中等,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以强层状为主。(含膏)灰云质砂岩发育粒间(溶)孔和白云石晶间孔,孔喉半径主要在0.005μm~0.1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和伽马均为中低值,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以块状为主。研究区混积岩有角砾化孔洞发育,其直径多在0.5mm~2mm,溶蚀角砾孔洞多发育在灰云岩中,构造缝和构造角砾化孔洞的发育多受构造活动强弱控制。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有不同的影响,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导致岩石孔隙结构更复杂,白云石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岩石孔隙结构,方解石、陆源碎屑矿物和膏盐类矿物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融合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由孔隙度、岩性类别指示系数和裂缝孔隙度构建孔隙特性指数MQI,由面孔率和裂缝孔隙度构建渗透特性指数FHI,两者交会可对混积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英西E32油层和水层之间的对比度较低,主要是岩石骨架矿物类型及含量、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和泥浆侵入作用等因素耦合叠加、综合影响造成的。通过校正、抵消非流体因素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基于测录井结合、电法与非电法测井结合、常规测井和新技术测井结合、数学统计判别等手段,建立了岩性校正识别法、基于岩性分类Fisher判别法、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Rwa)频谱法、视电阻增大率(Ia)与宏观俘获截面(Σ)结合法等4种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可实现对英西混积致密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
张川[3](2020)在《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文中提出蚀变是热液型矿床重要的找矿要素,长期以来,针对深部蚀变信息的精细探测和反演仍缺少有效的新技术支撑。成像光谱技术是对地观测领域的前沿,在蚀变矿物填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将其引入深部钻孔岩心蚀变信息识别和探测方面,以我国最大的火山热液型铀矿田——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的河元背、邹家山两个重要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岩心成像光谱扫描、数据处理和分析,建立了岩心成像光谱蚀变信息提取、编录和三维建模等一整套技术方法,实现了深部高光谱蚀变信息半定量二维、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综合成矿动力学、成因矿物学及X衍射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相山深部热液蚀变过程及其与铀成矿的联系,为深部蚀变信息精细探测提供了新的应用示范,也为铀矿勘探提供了参考。本次研究主要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基于HySpex地面成像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光谱相似性匹配方法、蚀变信息相对含量统计方法,建立了“图谱合一”高分辨率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蚀变信息半定量编录技术,能够弥补传统地质编录在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深部蚀变信息分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地质矿产勘探钻孔岩心编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2)结合地质统计学理论,以连续型随机变量描述深部蚀变发育,以序贯高斯随机模拟为手段,建立了基于岩心成像光谱编录的深部蚀变信息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相山西部河元背矿床和邹家山矿床5类高光谱蚀变信息三维模型,实现了深部蚀变信息三维精细反演和可视化,为深部蚀变空间特征和成矿环境综合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3)钻孔岩心成像光谱蚀变信息的三维建模反映了河元背矿床和邹家山矿床具有不同的蚀变规模和蚀变类型,河元背矿床可能处于相山西部的另一个火山通道附近。与铀矿密切相关的伊利石化具有Al-OH吸收峰波长偏短波和偏长波的两种亚型,短波伊利石与高岭石-地开石空间相关,空间上具有上-短波伊利石、下-长波伊利石的分带特征。与水云母-萤石型铀矿化相关的伊利石主要是短波伊利石。(4)结合相山火山盆地晚中生代成矿动力学背景、成因矿物学理论、XRD分析和碱交代成矿机制,分析和预测了火盆结构形成之后的相山深部一系列蚀变矿物形成环境和演化进程,建立了钠交代期→钾交代期→酸交代期3阶段铀成矿蚀变演化模式。相山深部碱交代作用具有先钠后钾、先碱后酸、下碱上酸的演化特征。
廖强[4](2020)在《致密砂岩数字岩心重构及渗流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目前的油气开采重心正在向非常规油气转移,但由于其储层环境复杂,所以开采难度较大。为了能提高非常规能源的开采效率,需要对储层进行常规参数测试以及开发方案研究,这就需要对储层岩样进行各种实验,详细了解储层内部结构,但常用的方法都存在较大弊端且基本不能重复实验。而目前基于CT扫描的数字岩心技术兴起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其通过扫描岩心建立模型,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岩石内部结构,来解释岩石物性差异。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岩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充分了解和总结,通过采用CT扫描建立数字岩心的方法研究了长庆油田5块致密砂岩储层岩心。经过对岩心进行扫描、图像降噪滤波、选取切割范围、图像分割提取孔喉网络以及构建球棍模型等一连串操作,得到各孔喉参数;并对构建的三维数字岩心进行渗流模拟,得到绝对渗透率、压力分布和模拟流线。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比降噪滤波的方法,为了较好地保留图像边缘信息,针对致密砂岩而言,采用中值滤波要优于高斯滤波;为了使所切割的岩心更具代表性,反复对比不同切割尺寸岩心的孔隙度变化规律,得到切割尺寸边长体素为600×600×600最能表征5块岩心的性质;2.对构建的三维岩心采用不同的图像分割法进行处理,得出对于复杂致密砂岩而言,阈值分割的应用效果最好,且本文通过将阈值与平均面孔率建立对应关系,使得到的平均面孔率与实测孔隙度接近,此时孔喉阈值范围的选取最合适;3.用最大球法将提取的孔喉网络结构转化为球棍模型,并进行孔喉参数分析得到:1)对于致密砂岩而言,多个不同参数共同导致了“孔隙度相近,而渗透率相差较大”的现象;2)在一定的孔喉数目和一定孔喉半径的范围内,孔喉半径对渗透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孔喉数目对渗透率的影响;3)不管是从配位数还是孔喉半径,都可以得到致密砂岩内部存在大量孤立的孔隙团簇,即无用孔,这是导致致密砂岩渗透率普遍较低的原因;4.通过对比渗流模拟得到的压力分布图和模拟流线图,根据压力区分布和流线的连通性及流速可以推断出各岩心渗透率大小关系,得出渗透率大小由岩心的优势通道决定的结论。
王谦[5](2020)在《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与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砂岩油气藏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各大主要盆地均有分布。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测井解释难度大。裂缝发育既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也给储层的测井评价带来挑战,储层参数难以准确计算。含水饱和度是储集层定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含水率是产能预测和储层评价的关键,二者对于指导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与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建立了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类型含水饱和度与气柱高度和物性指数的关系,应用效果较好。考虑到研究区裂缝发育,优选了裂缝-孔隙双孔隙介质模型,完成了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同时,本文重点开展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裂缝开度、不同裂缝角度的数字岩心模型,基于数学形态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法建立了不同含水饱和度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数字岩心。利用有限元算法进行数值模拟,探索了岩石电阻率与不同裂缝特性的关系。基于模拟结果建立了胶结指数与裂缝开度和裂缝倾角的数学模型,探索了电阻增大系数和饱和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电阻率随着裂缝开度增大而降低,随着裂缝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电阻率增大率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下不呈现一种指数关系。根据模拟结果,建立了新的含水饱和度的模型,该模型在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性致密砂岩应用效果较好。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延长组长8储层致密砂岩,首先分析岩心相渗实验结果,研究了致密砂岩的相渗曲线特征,以孔隙结构指数与束缚水饱和度为依据进行储层分类,基于分类结果分别拟合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系数,建立系数与孔隙结构指数的关系,得到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相对渗透率模型。利用分流量方程建立不同孔隙结构的含水率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22口井的22个试油层,计算正确率符合率约为72.72%。同时,本文探索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预测方法,优选高斯函数和最近邻聚类算法构建网络模型。根据误差分析确定油、水相对渗透率预测最佳网络模型及参数,基于预测结果计算含水率。该方法在本研究区进行应用,预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相渗实验结果一致,计算的含水率与测试结果吻合。
白泽[6](2020)在《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孔隙流体对测井响应贡献小,油层和水层的电性和物性差异不明显,低对比度油层大量发育,测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这一类油层困难,测井解释符合率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进程。本研究从储层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以及数字岩心技术,系统研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岩石物理特征与“四性”关系,从储层微观和宏观因素两个角度明确了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构建流体识别因子,建立了双Rw曲线重叠法、分区图版法、全烃录井-测井信息联合法和P1/2正态分布法,并基于图版符合率和投票策略提出了一种综合流体判别法。同时,优化并构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建立并优选了合适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模型,分区研究了变阿尔奇指数模型、双孔隙度模型和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基于等效岩石毛管束理论推导了变胶结指数饱和度模型。此外,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用于流体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SVM分类模型和SVR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测井解释方法和模型在研究区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得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复杂的润湿性是造成低对比度油层的主要微观因素;同时,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和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区域性差异在宏观上控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分布。提出的综合流体判别法既体现不同方法的独立判断,又考虑了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应用效果比单一图版法更好,提高了常规测井流体识别精度。基于核磁共振和阵列声波测井建立的流体识别方法充分反映了孔隙流体信息,有效增强了新技术测井对复杂油水层的识别能力。基于测井曲线多元回归的孔隙度模型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的渗透率模型精度更高。不同饱和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密闭取芯数据对比发现,利用等效岩石毛管束模型推导的变胶结指数模型计算精度最高,说明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建立饱和度模型是有效的。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精度比常规测井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高;利用SVR回归模型预测的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比实验数据拟合模型计算的精度更高,表明利用SVM方法开展复杂油水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是可行的。上述研究成果为陇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解释依据。
宋帅兵[7](2020)在《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高放核废料深地质处置库工程屏障缓冲/回填材料的首选材料,高庙子膨润土自身的渗流特性直接关系到处置库的整体密封性能,进而决定着处置库能否安全有效地将高水平放射性核废料进行长期隔离。事实上,高庙子膨润土的渗流特性直接取决于其内部的微观孔隙空间结构特征。因此,研究高庙子膨润土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流体渗流特性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综合运用三维数字模型重构理论、孔隙结构特征表征理论、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理论和孔隙级渗流模拟理论,从微观角度对高庙子膨润土的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渗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综合考虑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孔隙结构三维数字模型重构的精度、效率及经济成本因素,除直接使用CT和FIB/SEM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分别完成纳米级和微米级孔隙结构模型的重构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计算来对统计函数进行更新的改进模拟退火数值重构算法,并随后使用该算法分别完成了纳米级和亚微米级孔隙结构模型的重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模型重构效率,从而使得大尺寸试样的数值重构成为可能。(2)基于灰度图像内部像素点的灰度梯度信息,通过分析像素梯度分布直方图形态及像素类别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具有单峰像素灰度分布图像的全自动孔隙阈值确定和分割算法。该算法较已有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并成功对本文经由物理扫描所得到的不同尺度原始灰度图像的孔隙区域进行了分割提取,其结果与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根据不同尺度图像像素点彼此间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对应和相互转化关系,提出了一种可将高分辨率像素点转化为低分辨率像素点的粗化准则,并进一步建立了一种更加合理的可用于不同尺度图像叠加以构建多尺度模型的融合判定标准。使用该标准,成功实现了不同尺度孔隙结构模型彼此间的叠加融合,得到了能够同时包含纳米-亚微米级孔隙的多尺度模型。(4)通过引入离散空间区域内部孔隙几何形状的最大球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孔径概念的改进孔径分布提取算法,该算法在结果准确度和计算效率方面较已有算法均进行了显着的提高。随后,使用该算法完成了对不同尺度孔隙结构模型孔径分布信息的定量化提取表征。同时,构建了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孔隙网络模型,并对其所包含的各类孔隙空间信息进行了定量化的提取表征。分析了不同尺度对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证明融合叠加所得到的多尺度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代表试样内部的真实孔隙结构特征。(5)利用已获得的各类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理论分析了其对高庙子膨润土试样渗流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渗透率间的定量关系。使用上述关系及其他已有经验关系完成了对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试样的渗透率预测,对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关关系仅用于对试样渗流特性的定性评估。(6)基于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下的真实孔隙几何结构模型及相应孔隙网络模型,分别使用有限单元法和单相流模拟法开展了微观孔隙尺度上流体流动传输的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孔隙尺度流体流动机理。对比宏观尺度试样渗透率的实验测试结果,发现融合叠加所得到的多尺度模型的渗透率数值与实验值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使用高庙子膨润土试样内部孔隙结构多尺度三维数字模型、孔隙网络模型及相应各类模型重构-叠加-提取算法的准确性。本论文共有图105幅,表12张,参考文献275篇。
陈俊飞[8](2019)在《低场DNP谱仪关键部件的研制及其在多孔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储层岩心等多孔介质材料富含大量的油、气资源,其结构特性分析及内部流体运移规律研究对于储层的评价、开发至关重要。磁共振技术以其无损检测、可原位测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岩心等材料的应用研究中。NMR/MRI方法以材料中流体内的核自旋为探针,可有效地获取材料的结构特性、流体含量及分布信息,从而为储层评价、了解采油过程、发展提高采油率的新方法提供了参考。由于固液两相磁化率差异引起的磁场梯度,高场下微孔内NMR信号快速衰减,甚至不可见,从而使岩心等材料的研究多在低场下开展。然而,较低的NMR信噪比极大地增加了样品的测试时间,尤其是2D NMR与MRI测试时间可长达数个小时,极大地制约着测试效率与准确度的提高,使得低场下高效、准确、实时的测量需求与较低NMR信噪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改善低场下NMR信噪比低、测试时间长对应用研究的限制,需要发展新的方法或采用新的灵敏度提高技术。动态核极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核的极化度,为改善低场下应用研究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低场下多孔材料的研究需求,开展了 0.06T DNP谱仪关键部件的研制及其在多孔材料中的应用研究。首先阐述了低场下多孔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讨论了 DNP在多孔材料应用中的限制,并提出了低场DNP谱仪的研制需求。然后对NMR及DNP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谱仪关键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谱仪系统的集成与测试。最后,针对DNP在材料结构表征、油水信号分离与表征、油水的可视化分布等应用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具体地,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在对谱仪系统介绍的基础上,结合DNP功能及应用需求,设计并研制了谱仪系统的微波发射机及磁控系统,并对谱仪系统进行集成与测试。在研制的谱仪系统上测得了1H高于-180的极化增强,且样品发热量不高于3℃,有利于在低场条件下开展多孔材料的应用研究工作。2)DNP在多孔材料结构特性表征中的应用研究。采用标准玻璃珠构建孔径分布在9.4~72.4μm的多孔材料模型,并对两相的DNP增强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两相增强在材料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润湿相流体受材料表面特性的影响,DNP增强随材料孔径的减小而减小,非润湿相的DNP增强则近似为均一增强,由此提出了一种采用DNP增强研究材料润湿性及孔径分布的方法,从而可以将标准样品的测试结果作为标尺,为快速评估材料结构参数如孔径、比表面积、渗透率等提供了依据。3)DNP在油水识别与表征中的应用研究。针对油水两相DNP增强差异较大不利于两相分离,且选择性自由基种类较少、成本高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非选择性自由基与弛豫试剂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性增强并分离油相或水相信号的方法,自由基用于增强所需流体相信号,弛豫试剂用于选择性抑制另一流体相的NOE效应。在油水选择性增强的基础上,采用延时采样的数据处理方式获得了油相的真实增强,依据DNP增强与黏度之间的负相关变化关系,提出了一种采用DNP增强进行油质黏度筛选、分类的方法,将选择性增强与延时采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获得流体相增强的同时,无需考虑两相含量差异,且保留样品的原始信息,从而有利于后续定量分析研究。4)DNP在油水可视化分布中的应用研究。针对低场下NMR信噪比低、MRI实验时间长、两相分布不易区分等问题,在理论上分析了 DNP在提高MRI图像对比度及测试效率方面的可行性,并采用油水样品进行了验证测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DNP-MRI增强单一流体相的方式进行两相分布区分与识别的方法,并在水模及玻璃珠构建的材料模型中获得油相的MRI增强。采用DNP-MRI进行两相区分的方式,不受样品弛豫特性限制,可广泛应用于储层岩石等复杂结构材料中的研究,并为渗流、驱替等动态过程的研究提供实时可视化分布信息,有助于为研究采油过程、制定开采方案提供参考。
吕庆田,张晓培,汤井田,金胜,梁连仲,牛建军,王绪本,林品荣,姚长利,高文利,顾建松,韩立国,蔡耀泽,张金昌,刘宝林,赵金花[9](2019)在《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仪器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产勘查技术无论仪器设备,还是方法、软件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深部矿产勘查需求."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了"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以提高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的深度、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为目标,研发高精度重磁探测技术、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地震探测、钻探和井中探测技术和装备.经过4年的攻关研究,突破了高精度微重力传感器、铯光泵磁场传感器、宽带感应式电磁传感器等10余项关键技术;研发、完善和升级了地面高精度数字重力仪、质子磁力仪、大功率伪随机广域电磁探测系统、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系统等18套勘探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创新和完善了20余项勘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正反演方法,研发和完善了2套适合金属矿数据处理及解释的大型软件系统,和8套其他专用软件系统,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水平.本文旨在介绍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首先回顾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再重点介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对发展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闫伟超[10](2019)在《基于数字岩心与数字井筒的地层渗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为了准确的评价生产能力,研究地层的渗流特性尤为重要。其中,绝对渗透率决定了产液量,相对渗透率反映了产液性质,流体分布表征了地层开发阶段含油性。由于国内大多数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的渗流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别。对于地层渗流特性的研究,通常采用岩石物理实验方法,结果更真实的代表地层渗流特性,但实验周期一般较长;数字岩心技术能够定量模拟分析地层渗流特性,模拟周期相对较短,但依然局限于采集到的离散岩心;而三维数字井筒技术,是一种能够模拟连续深度渗流特性的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成果较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本文分别从岩石物理实验、小尺度岩心模拟和大尺度井筒模拟三个方面对地层渗流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实验室岩石物理手段测量地层渗流特性进行总结,对于CT扫描构建的不同流体分布三维数字岩心,基于扩张算法提出了一种油水分布图像修复方法,并提出一套定量表征微观剩余油的方法,包括微观剩余油含量和结构参数两方面进行定量表征。对于核磁共振实验的渗流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MSE脉冲序列准确测量岩心孔隙度的新方法。通过岩心原样、饱和油、饱和水和离心四类的一维核磁共振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对比测量,反映流体在有机孔与无机孔中分布规律与模式,给出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并提出了新的一维核磁实验分析流体分布图版和二维核磁共振流体组分识别图版。基于多种核磁共振技术和渗吸过程实验对不同类型孔隙的润湿性进行表征,确定了岩心油、水润湿性条件下不同组分的核磁响应范围,验证了分子间同核偶极耦合的存在。其次,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构建最佳的三维数字岩心,提出了基于CT资料结合X射线衍射构建多矿物组分数字岩心方法和基于岩石粒度资料与压汞资料构建多尺度融合数字岩心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数学形态学方法、孔隙网络方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在岩石渗流特性模拟结果的差异,确定不同研究目的和条件下渗流模拟适用的方法。对于裂缝性储层,研究了裂缝迂曲度对渗流的影响,并发现裂缝与基质的渗流耦合作用,提出综合渗透率模型。三维数字岩心数值模拟可以得到核磁共振响应,将核磁共振谱与地层岩心渗流特性结合,探索基于核磁共振研究地层岩石渗流特性方法。首先利用随机行走法对岩心的核磁共振响应进行模拟,并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有限元的岩心内部梯度场模拟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偶极求和方法相比,新方法更好的捕捉孔隙表面附近的磁场变化,计算的内部磁场梯度分布更加准确。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对岩心内部梯度场的影响,绘制了不同类型砂岩的扩散域图版。以核磁共振T2谱转换的孔隙半径为纽带,基于数字岩心得到的含水饱和度与油块半径分布几何均值之间的关系,实现利用核磁共振计算不同饱和度条件下微观剩余油半径分布。提出具有不同流速等效的流体类型在孔隙空间分布的方法,通过结合T2谱系数法求解束缚水饱和度实现了核磁共振计算岩心渗透率。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相关关系,得到孔隙结构指数,代入Brooks-Corey模型中计算相对渗透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以电成像数据转换孔隙度数据为硬数据、全直径CT资料为训练图像,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构建三维数字井筒,生成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结果较吻合。通过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关系,构建井周三维渗透率分布,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每层的渗透率值。利用三维孔隙半径分布构建井筒核磁T2谱,进而计算相对渗透率,最终实现不同层位连续的渗流特性表征。
二、岩心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心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岩石孔隙结构表征及弹渗属性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岩心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岩石孔隙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
1.2.3 岩石物理属性模拟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三维数字岩心建模方法 |
2.1 X射线CT扫描法构建数字岩心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建模过程 |
2.1.3 三维数字岩心样本 |
2.2 过程法构建数字岩心 |
2.2.1 沉积过程模拟 |
2.2.2 压实过程模拟 |
2.2.3 成岩过程模拟 |
2.2.4 三维数字岩心模型 |
2.3 数学形态学方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模拟岩石胶结过程 |
2.3.3 模拟孔隙空间油水分布 |
2.3.4 三维数字岩心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孔隙结构表征 |
3.1 分形几何理论 |
3.1.1 分形几何概述 |
3.1.2 典型分形结构 |
3.1.3 分形维数种类 |
3.2 孔隙结构的分形表征 |
3.2.1 孔径分布法 |
3.2.2 气体吸附法 |
3.2.3 计盒维数法 |
3.3 三维数字岩心分形特征 |
3.3.1 岩心模型A分形分析 |
3.3.2 岩心模型B分形分析 |
3.3.3 胶结模型分形分析 |
3.4 分形参考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
3.4.1 孔隙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3.4.2 分形维数影响因素分析 |
3.4.3 CT法数字岩心分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孔隙结构表征 |
4.1 孔隙结构模型几个发展阶段 |
4.1.1 毛细管束模型 |
4.1.2 毛管网络模型 |
4.1.3 规则孔隙网络模型 |
4.1.4 数字岩心孔隙网络模型 |
4.2 最大球方法建立孔隙网络模型 |
4.2.1 建立最大球 |
4.2.2 建立连通关系 |
4.2.3 孔隙和喉道识别 |
4.2.4 孔喉参数计算 |
4.3 CT法数字岩心孔喉参数分析 |
4.3.1 孔隙尺寸 |
4.3.2 喉道尺寸 |
4.3.3 孔隙形状 |
4.3.4 喉道形状 |
4.3.5 配位数 |
4.4 过程法数字岩心孔喉参数分析 |
4.4.1 孔隙网络模型 |
4.4.2 孔喉参数统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石渗透性数值模拟研究 |
5.1 渗透率模型计算方法 |
5.1.1 基于毛细管束模型的渗透率计算 |
5.1.2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渗透率计算 |
5.1.3 孔隙网络模型渗透率验证 |
5.2 孔喉参数对岩石渗透性影响研究 |
5.2.1 孔隙尺寸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2 喉道尺寸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3 孔隙形状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4 喉道形状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5 配位数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6 孔喉参数对渗透率影响对比分析 |
5.3 微观孔隙结构对渗透性影响研究 |
5.3.1 颗粒分布对渗透率的影响 |
5.3.2 压实作用对渗透率的影响 |
5.3.3 胶结作用对渗透率的影响 |
5.3.4 渗透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石弹性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6.2 有限元方法计算数字岩心的弹性模量 |
6.2.1 数字岩心单元划分和节点编号 |
6.2.2 有限元方法计算弹性力学参数 |
6.2.3 数字岩心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评价 |
6.3 微观孔隙结构对弹性影响研究 |
6.3.1 颗粒分布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3.2 压实作用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3.3 胶结作用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3.4 CT法数字岩心弹性参数分析 |
6.4 多矿物组分对弹性影响研究 |
6.4.1 多矿物组分数字岩心的建模原理 |
6.4.2 骨架多矿物组分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4.3 胶结物多矿物组分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4.4 含水饱和度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4.5 弹性参数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混积岩概念、命名分类及成因 |
1.3.2 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方法 |
1.3.3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关键技术 |
1.5 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5.1 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英西地区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史 |
2.2 英西地区构造特征 |
2.3 英西地区沉积及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混积致密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识别 |
3.1 英西E_3~2储层矿物类型 |
3.2 混积岩定名及分类方案 |
3.3 英西E_3~2储层岩性分类及特征 |
3.3.1 (含膏)灰云质砂岩 |
3.3.2 含膏(膏质)混积岩 |
3.3.3 蒸发岩类 |
3.3.4 灰云岩类 |
3.4 混积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
第4章 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裂缝类型 |
4.1.3 含油性特征 |
4.1.4 物性特征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不同岩石类型的孔喉特征 |
4.2.2 利用分形方法分析岩心核磁样品 |
4.2.3 矿物类型及含量对混积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2.4 角砾化孔洞储集空间特征 |
4.3 测井响应特征 |
4.3.1 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4.3.2 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 |
4.4 岩石物理特征总结及储层分类评价 |
4.4.1 英西混积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总结 |
4.4.2 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的构建 |
第5章 混积岩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分析 |
5.1 英西E_3~2低对比度油层识别难点 |
5.2 英西E_3~2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分析 |
5.2.1 岩石骨架矿物的影响 |
5.2.2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
5.2.3 泥浆侵入的影响 |
5.3 混积岩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总结及识别思路 |
第6章 混积致密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6.1 进行岩性校正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6.2 基于岩性分类的流体性质Fisher判别方法 |
6.3 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法 |
6.3.1 利用视地层水电阻率谱识别流体性质的原理 |
6.3.2 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求解方法及实例 |
6.3.3 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6.4 视电阻增大率与宏观俘获截面结合方法 |
6.5 各方法对比及适用性和实例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岩心高光谱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岩心高光谱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山铀矿田勘查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创新点与新认识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 |
2.3 区域构造 |
2.3.1 基底构造 |
2.3.2 盖层构造 |
2.3.3 火山构造 |
2.4 区域地层 |
2.5 次火山岩及脉岩 |
2.6 铀矿化蚀变特征 |
3 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钻孔岩心成像光谱扫描 |
3.1.1 数据源介绍 |
3.1.2 数据采集 |
3.2 HySpex数据预处理 |
3.2.1 辐射校正 |
3.2.2 反射光谱重建 |
3.2.3 噪声滤除 |
3.2.4 岩心图像裁切 |
3.3 岩矿光谱学机理 |
3.4 岩心蚀变信息提取 |
3.4.1 蚀变类型 |
3.4.2 光谱分析 |
3.4.3 信息提取方法 |
3.4.4 岩心蚀变矿物填图 |
3.5 小结 |
4 岩心成像光谱编录技术与应用 |
4.1 岩心成像光谱编录技术 |
4.1.1 技术思路 |
4.1.2 实现过程 |
4.2 深部钻探编录应用 |
4.2.1 ZKS1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2.2 ZKS2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3 河元背矿床编录应用 |
4.3.1 河元背矿床概况 |
4.3.2 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4 邹家山矿床编录应用 |
4.4.1 邹家山矿床概况 |
4.4.2 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5 小结 |
5 岩心蚀变信息三维建模 |
5.1 三维地质建模简介 |
5.2 蚀变三维建模技术 |
5.2.1 技术思路 |
5.2.2 数据库构建 |
5.2.3 空间插值 |
5.3 河元背矿床蚀变三维建模 |
5.3.1 构造建模 |
5.3.2 蚀变建模 |
5.3.3 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5.4 邹家山矿床蚀变三维建模 |
5.4.1 构造建模 |
5.4.2 蚀变建模 |
5.4.3 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相山西部蚀变成因与演化模式 |
6.1 相山矿田成矿动力学 |
6.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2 火山岩浆活动 |
6.2 相山西部蚀变成因探讨 |
6.2.1 成因矿物学 |
6.2.2 伊利石化XRD分析 |
6.2.3 河元背和邹家山蚀变成因对比分析 |
6.3 相山西部蚀变-成矿演化模式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致密砂岩数字岩心重构及渗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岩心发展史 |
1.2.2 数字岩心重构方法 |
1.2.3 基于CT扫描的应用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2 基于CT技术的岩样扫描 |
2.1 CT扫描设备和方法介绍 |
2.2 CT扫描获取投影数据基本原理 |
2.3 致密砂岩CT扫描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字岩心重构 |
3.1 图像预处理 |
3.1.1 高斯滤波 |
3.1.2 中值滤波 |
3.1.3 信号增强 |
3.1.4 结果展示 |
3.2 切割范围选取 |
3.3 图像分割 |
3.3.1 阈值分割法 |
3.3.2 区域生长法 |
3.3.3 边缘分割法 |
3.3.4 分水岭算法 |
3.3.5 本文分割方法 |
3.4 三维孔喉模型 |
3.5 孔喉参数分析 |
3.5.1 孔隙参数 |
3.5.2 喉道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孔隙尺度渗流模拟 |
4.1 原理与方法 |
4.2 渗流模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与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饱和度模型研究进展 |
1.2.2 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裂缝性致密砂岩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 |
1.3.2 致密砂岩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 |
1.3.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裂缝性致密砂岩饱和度计算模型与评价方法 |
2.1 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含水饱和度 |
2.1.1 方法原理 |
2.1.2 J函数 |
2.1.3 饱和度模型 |
2.2 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 |
2.2.1 基质饱和度模型 |
2.2.2 裂缝饱和度模型 |
2.2.3 双孔隙介质饱和度模型 |
2.3 裂缝性致密砂岩电学特性数值模拟与饱和度模型 |
2.3.1 裂缝性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2.3.2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
2.3.3 模拟结果与电性特征分析 |
2.3.4 Archie参数优化与饱和度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库车坳陷白垩系致密砂岩饱和度评价方法 |
3.1 基本地质概况 |
3.2 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3.3 裂缝特征分析 |
3.4 实例分析与结果对比 |
3.4.1 毛管压力曲线饱和度计算实例分析 |
3.4.2 裂缝性砂岩饱和度模型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密砂岩含水率模型与测井评价方法 |
4.1 相渗曲线分类及特征分析 |
4.2 分流量原理含水率计算模型 |
4.2.1 分流量原理 |
4.2.2 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相对渗透率模型 |
4.2.3 不同孔隙结构储层含水率计算模型 |
4.2.4 实验验证 |
4.3 RBF神经网络相对渗透率预测与含水率计算 |
4.3.1 RBF网络原理 |
4.3.2 RBF网络相对渗透率预测与含水率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陇东西部长8致密砂岩含水率评价与应用 |
5.1 基本地质概况 |
5.2 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5.3 实例分析与结果对比 |
5.3.1 分流量原理含水率计算模型实例分析 |
5.3.2 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低对比度油层的定义 |
1.2.2 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 |
1.2.3 复杂油水层流体识别研究进展 |
1.2.4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5 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低对比度油层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2.1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岩性特征 |
2.2 岩石物理分析与特征 |
2.2.1 物性特征 |
2.2.2 水性特征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2.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3.1 岩性与含油性 |
2.3.2 物性、电性与含油性 |
2.4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
3.1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概述 |
3.2 微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2.1 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 |
3.2.2 束缚水含量 |
3.2.3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
3.2.4 润湿性 |
3.3 宏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3.1 地层水矿化度的区域性差异 |
3.3.2 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岩心电性微观响应特征分析 |
4.1 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4.1.1 X-CT扫描岩心成像 |
4.1.2 阈值分割提取组分 |
4.1.3 代表体积元分析 |
4.2 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3 数字岩心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有限元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 |
4.3.2 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 |
4.3.3 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
5.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1.1 双视地层水电阻率曲线重叠法 |
5.1.2 流体识别因子交会图版法 |
5.1.3 P~(1/2)正态分布法 |
5.1.4 综合流体判别法 |
5.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2.1 核磁测井流体识别 |
5.2.2 阵列声波测井流体识别 |
5.3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 |
5.3.1 孔隙度模型 |
5.3.2 渗透率模型 |
5.3.3 饱和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持向量机测井解释与评价模型 |
6.1 方法原理 |
6.2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6.2.1 SVM分类模型构建 |
6.2.2 流体识别效果分析 |
6.3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 |
6.3.1 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构建 |
6.3.2 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效果及分析 |
7.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软件模块挂接与应用 |
7.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应用 |
7.2.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效果 |
7.2.2 阵列声波测井应用效果 |
7.3 基SVM方法的测井解释与应用效果 |
7.3.1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7.3.2 SVR回归模型储层参数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 |
2 高庙子膨润土材料信息 |
2.1 地质背景 |
2.2 材料属性 |
2.3 试样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庙子膨润土三维数字模型重构原理 |
3.1 三维图像获取方法 |
3.2 图像预处理 |
3.3 图像分割 |
3.4 表征单元体研究 |
3.5 三维重构模型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表征 |
4.1 多尺度孔隙结构模型构建 |
4.2 孔隙结构特征表征 |
4.3 常规测试方法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网络模型构建及孔隙空间特性表征 |
5.1 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理论 |
5.2 孔隙空间特性表征 |
5.3 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结果及孔隙空间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庙子膨润土渗流特性研究 |
6.1 渗透率预测数学理论模型 |
6.2 渗透率预测数值模拟计算 |
6.3 渗透率测试宏观物理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低场DNP谱仪关键部件的研制及其在多孔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NMR在多孔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
1.3.1 多孔介质材料结构特性研究 |
1.3.2 多孔介质材料内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
1.4 动态核极化在多孔材料中应用研究及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DNP原理及谱仪系统 |
2.1 核磁共振原理 |
2.1.1 磁共振原理 |
2.1.2 弛豫 |
2.2 动态核极化原理 |
2.2.1 电子-核自旋系统 |
2.2.2 Overhauser效应 |
2.3 DNP谱仪系统 |
2.3.1 计算机系统 |
2.3.2 主控系统及磁控单元 |
2.3.3 射频发射系统 |
2.3.4 微波发射系统 |
2.3.5 射频接收系统 |
2.3.6 磁体及探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场DNP谱仪关键部件的研制及系统测试 |
3.1 引言 |
3.2 0.06T DNP谱仪系统 |
3.3 微波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3.3.1 微波发射机需求分析 |
3.3.2 微波发射机的设计 |
3.4 磁控线圈的设计与实现 |
3.4.1 有源调场 |
3.4.2 有源匀场 |
3.5 谱仪系统测试 |
3.5.1 匀场测试 |
3.5.2 ~1H90°脉宽测试 |
3.5.3 ~1H DNP增强测试 |
3.5.4 样品发热效应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DNP在多孔材料润湿性及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样品 |
4.2.2 实验设置及数据处理 |
4.3 油、水中DNP增强 |
4.3.1 两相的DNP增强 |
4.3.2 油、水中~1H泄露因子 |
4.3.3 油、水中~1H的耦合因子、饱和因子 |
4.4 多孔介质材料的DNP表征 |
4.4.1 DNP增强与材料润湿性 |
4.4.2 DNP增强与材料结构的相关性 |
4.4.3 砂岩结构的DNP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NP在油水识别与表征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样品 |
5.2.2 实验 |
5.2.3 延时采样处理 |
5.3 油、水信号的选择性增强 |
5.3.1 水相增强的抑制 |
5.3.2 油相信号的选择性增强 |
5.3.3 多孔材料中油相的选择性增强 |
5.4 多孔材料中的油质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DNP在油水可视化分布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1 样品 |
6.2.2 实验 |
6.3 油、水样品DNP-MRI |
6.3.1 NMR信号的DNP增强 |
6.3.2 油、水中的DNP-MRI |
6.3.3 多孔材料中油相DNP-MRI |
6.4 油、水两相的可视化分布识别 |
6.4.1 两相分布的DNP-MRI识别 |
6.4.2 多孔材料中两相流体的分布识别 |
6.4.3 多孔材料中油水分布的选择性增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中使用缩略词一览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金属矿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
1.1 重、磁勘探技术 |
1.2 电法及电磁勘探技术 |
1.3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 |
1.4 井中物探及测井技术 |
1.5 硬岩深井岩心钻探技术 |
2 金属矿勘探技术新进展 |
2.1 重磁探测技术 |
2.1.1 进展概述 |
2.1.2 代表性成果 |
2.2 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 |
2.2.1 进展概述 |
2.2.2 代表性成果 |
2.3 金属矿地震探测技术 |
2.3.1 进展概述 |
2.3.2 代表性成果 |
2.4 钻探及井中物探与测井技术 |
2.4.1 进展概述 |
2.4.2 代表性成果 |
3 挑战及下一步研发方向 |
4 结论 |
(10)基于数字岩心与数字井筒的地层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物理实验的地层渗流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数值模拟的地层渗流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岩石物理实验研究地层渗流特性 |
2.1 实验室测量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
2.2 CT扫描实验构建不同流体分布的三维数字岩心 |
2.2.1 X射线CT扫描建立不同含油饱和度三维数字岩心 |
2.2.2 微观剩余油定量表征 |
2.3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地层流体分布 |
2.3.1 核磁共振原理 |
2.3.2 一种准确测量岩心孔隙度的新方法 |
2.3.3 一维核磁实验分析流体分布 |
2.3.4 二维核磁实验分析流体分布 |
2.3.5 岩心润湿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岩心数值模拟研究地层岩石渗流特性 |
3.1 三维数字岩心构建方法及参数表征 |
3.1.1 X射线CT扫描建立三维数字岩心 |
3.1.2 CT资料结合XRD资料构建多矿物数字岩心 |
3.1.3 过程法与多尺度融合方法构建三维数字岩心 |
3.2 三维数字岩心渗流数值模拟方法 |
3.2.1 数学形态学方法渗流模拟 |
3.2.2 基于孔隙网络方法的渗流特性模拟 |
3.2.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渗流特性模拟 |
3.2.4 不同渗流模拟方法对比 |
3.3 裂缝性储层微观渗流特性研究 |
3.3.1 裂缝迂曲度对渗透率的影响 |
3.3.2 裂缝与岩石基质的渗流耦合现象 |
3.3.3 裂缝性储层综合渗透率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核磁共振模拟研究地层岩石渗流特性 |
4.1 三维数字岩心核磁共振模拟 |
4.2 岩心内部磁场梯度场模拟 |
4.2.1 一种新的岩心内部磁场梯度场模拟方法 |
4.2.2 岩心内部磁场梯度场模拟验证分析 |
4.2.3 岩心内部磁场梯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4.3 核磁共振计算地层岩石渗流特性 |
4.3.1 核磁共振-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关系 |
4.3.2 核磁共振-渗透率参数的数值模拟 |
4.3.3 核磁共振-相对渗透率参数的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字井筒研究地层岩石渗流特性 |
5.1 三维数字井筒构建方法 |
5.1.1 电成像图像转孔隙度数据 |
5.1.2 结合电成像和数字岩心构建三维数字井筒 |
5.2 三维数字井筒绝对渗透率模拟 |
5.3 三维数字井筒相对渗透率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岩心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岩石孔隙结构表征及弹渗属性模拟研究[D]. 李小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D]. 范旭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D]. 张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致密砂岩数字岩心重构及渗流模拟[D]. 廖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与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D]. 王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白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D]. 宋帅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低场DNP谱仪关键部件的研制及其在多孔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陈俊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9(02)
- [9]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J]. 吕庆田,张晓培,汤井田,金胜,梁连仲,牛建军,王绪本,林品荣,姚长利,高文利,顾建松,韩立国,蔡耀泽,张金昌,刘宝林,赵金花.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0)
- [10]基于数字岩心与数字井筒的地层渗流特性研究[D]. 闫伟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