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血管脱位彻底根治术的护理

新生儿大血管脱位彻底根治术的护理

一、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葛振伟[1](2011)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治疗对策及不同气管成形技术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4%o-10‰[1-5],其中60%于<1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着下降。随着人们公众卫生意识的提高及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治疗逐步转向低龄化、复杂畸形矫治的早期化。与此同时临床上又发现相当部分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合并有气管、支气管狭窄,这就为本已非常棘手的小儿心脏手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又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影响预后,甚至直接导致围手术期死亡[6,7]。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发病率很少,并且很难处理。对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认识最早始于心脏畸形矫治良好循环稳定后患儿因呼吸窘迫不能停机械通气的支持及拔出气管插管后反复再插管,进一步行胸部CT、MRI和/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才诊断。后来,随着对气管狭窄认识的不断加深,通过对术前即合并有气促、喘鸣、吸凹征的患儿及小婴儿常规进行胸部CT气道重建检查,临床检出率渐增加,据文献报道占先心病发病率的0.15%[8]。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是一种在临床上少见的疾病,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气管狭窄的原因有很多种,狭窄可能是先天性畸形;气管的外压性改变如血管环和肺动脉吊带压迫气管限制了管腔的发育造成的继发性狭窄;长期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等。Backer等定义气管狭窄:管腔内径不足正常气管的50%。另外,把气管狭窄分为: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气管插管后狭窄、外伤性狭窄、先天性气管蹼和其他类型狭窄。狭窄段在气管总长的50%以下者称为局限性狭窄,超过50%者为长段狭窄。Grillo等[10]描述了长段气管狭窄几乎均合并有完全性气管环,狭窄的长度在超过半数的病例中均超过气管总长度的50%,不管何种原因,临床表现主要是气道狭窄梗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由于存在复合畸形,病情严重,如不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将会严重地威胁到患儿的生命,据文献报道,死亡率可高达41.7%[11]。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气道狭窄以及由此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气道阻塞意味着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差,尤其在呼吸道感染存在的情况下。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和针对气管狭窄的研究,大多心脏外科医生只是处理心脏病,或者分期处理心脏病和气管狭窄。结果是没处理的疾病在术后管理期间造成严重的后果,术后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通常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3]。目前对于此类复合畸形的临床治疗,大家比较推崇的策略是同期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和气管狭窄的矫治[14,15,16],因为对于同时具有胸内段气管狭窄所致的气道梗阻及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病人行手术治疗时,任何分期处理计划的实施均可能导致极其不良的后果,给术后管理制造极大的困难[7]:如果先处理心内畸形,那么气道狭窄会在术后引起严重的而且经常是致命的呼吸道问题如呼吸道梗阻、撤机困难、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败血症等;若先手术纠治气管狭窄而遗留心内畸形不予处理,由于先心病的严重低氧血症,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致组织微循环差和/或缺氧、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气管狭窄纠治术后的愈合,增加术后感染、创口裂开的发生率[6]本文主要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的手术治疗策略及不同气管成形技术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分期治疗组(分期组)共3例患儿,男2例、女1例,年龄:8月、14月、5岁,体重:8.0kg、9.5kg、20.5kg。心血管畸形分别是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三联症1例;2例是心脏手术后分别通过尸检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合并气管狭窄,1例术前行CT三维气道重建诊断气管狭窄。同期治疗组(同期组)共6例患儿,男5例、女1例,年龄:5月-7岁(15.6±14.2月),体重:7.0-24.0(10.5±7.5)kg。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2例其中1例伴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肺动脉吊带),单纯肺动脉吊带1例,肺动脉瓣狭窄伴卵圆孔未闭1例,法洛四联症1例。手术前发现有声嘶、喘鸣、呼吸困难症和/或运动能力下降者5例。全部病例均先经超声心动图行心内畸形诊断,除两例单纯房、室间隔缺损外,其余均经双源64排CT增强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心内畸形及相关指标发育情况评估。全部病例进行了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3例同时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气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行术后观察随访。心脏畸形矫治:均采用胸骨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转流,心脏停跳下行心血管畸形矫治术。气管狭窄的手术矫治:分期组一例患儿先期行气管狭窄矫治:标准后外侧切口,右侧第5肋间进胸,肝素化后股动静脉转流并行循环保证氧供,狭窄段切除后继以端-端吻合。同期组病例气管狭窄矫治:均心脏畸形矫治后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跳、并行循环下进行。2例狭窄长度在2cm以内者,采用狭窄段切除后端-端吻合法;3例仅涉及主气管的长段狭窄病例,采用滑动法气管成形;1例合并左右支气管狭窄的长段气管狭窄病例,术中把狭窄段的气管和支气管前壁切开,采用同种冷藏主动脉壁作为补片材料加宽狭窄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结果分期组2例术后才诊出合并气管狭窄者均因并发严重呼吸道合并症院内死亡,1例先期行气管狭窄矫治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家属拒绝再次手术自动出院。手术死亡率几近100%同期组全组病例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6h-18d(1.5±1.2d)。一例肺动脉瓣狭窄(PS)合并长段气管狭窄病例行PS矫治并滑动法气管成形术,术后8周又出现气促复诊,检查为吻合口肉芽组织增生,后不得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多次经气管插管腔内电灼治疗,但肉芽组织生长迅速,后发现向双侧支气管腔内蔓延,在一次电灼治疗中气管出血窒息死亡。死亡率约16.7%。其余病例均效果良好,随访4月-4.5年,无气促症状,临床查体无喘鸣。行气道CT重建检查气管、主支气管均通畅,无明显狭窄;行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心内畸形,心功能评估良好。结论1对于先心病合并先天性气管狭窄病例的临床治疗我们认为同期行心血管畸形和气管狭窄的矫治是比较合理的手术策略,临床观察效果良好。2对于心内畸形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予一期根治,必要时也可分期治疗。3而对于气管狭窄者,则需根据狭窄的程度和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狭窄段切除后再吻合和滑动法气管成形方法均是用自身气管组织进行矫治的方法,临床效果确切。4对于不得不采用补片法成形的气管狭窄,我们认为同种异体冷藏主动脉材料可是一种新的选择,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印证。

沈立,顾海涛,莫绪明,钱龙宝,夏建海,王振喜,景华[2](2010)在《218例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心脏外科学的发展,先心病的治疗越趋于低龄化和复杂化。文中回顾分析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结果 ,结合文献探讨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218例,所有患儿术前诊断明确,简单型先心病患儿158例(72.5%),均行一期根治术;复杂型先心病60例(27.5%),其中5例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行姑息性分流术,4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行分期矫治术,其余均行一期根治术,分期手术均严格随访,在术后0.51年接受二期手术。结果 21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20158)min,平均(55.4±2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128 min,平均(33.6±19.3)min;死亡7例,占3.3%,其余入ICU,首次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114 h,平均(20.3±14.7)h;监护室逗留时间为120 d,平均(2.7±1.5)d。术后延迟关胸5例,占2.3%,难治性肺炎17例,占7.8%;再次呼吸机使用24例,占11.0%;消化道大出血1例,自发性肝破裂1例,气管软化5例,膈肌麻痹伴膈膨升1例。随访12.5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出院后死亡。室间隔缺损残余瘘14例,占6.4%,右心室流出道残余梗阻15例,占6.9%,均未再手术。结论先心病矫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诊断技术、体外循环技术、手术技巧和术后监护技术的共同提高,先心病在婴儿期得到纠治可获得满意结果 。

虞露艳,李梅,诸纪华[3](2007)在《新生儿完全性大血管错位Switch术后的循环管理》文中提出总结18例新生儿完全性大血管错位Switch术后循环管理。重点是予以持续心功能监测、准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严格掌握液体进出量,延期关胸期间加强创口护理及监测体温变化,加强呼吸机使用的管理。18例中除2例手术当天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韩萍,何萍萍[4](2005)在《分期大动脉转位术的术后护理》文中认为

殷彩欣[5](2003)在《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

周爱卿,储松雯,苏肇伉[6](1995)在《婴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内科姑息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婴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内科姑息疗法的研究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周爱卿,储松雯,苏肇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根据本院10余年来对新生儿重症先心病进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的病例显示先心病主要为二组疾病 ̄[1]: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约占1/3,和国外报告类似...

周爱卿,刘薇廷,张欢如,瞿慕兰,王荣发,费志忠[7](1991)在《球囊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婴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告32例年龄由2~66天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其中完全性大血管错位(TGA)25例,肺动脉闭锁(PA)6例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1例。24例TGA获良效,SaO2由42.4±20.6%升至67.4±13.6%,心房残余压差<0.266kPa(2mmHg),房间隔缺损达5~20mm(平均12.5mm),临床症状明显好转。68%存活至一岁以上,其中8例进行根治术。BAS对PA及TAPVD亦为有用的姑息疗法,本研究证实BAS为安全、快速、有效、非外科法造成房间隔缺损以缓解若干婴儿心脏病青紫的方法。

周爱卿,刘薇迁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8](1990)在《新生儿心导管术(附90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患有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新生儿,若未经处理,约1/2~2/3于生后一周内死亡,1/4~1/3死于一个月内,而早期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大部分患婴可获生存。由于新生儿心脏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近年来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先心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心导管术可对先心病的解剖和血液动力学作为最后确诊方法,又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总结我院自1976~1988年12月共90例新生儿心导管术的体会报告如下。

刘薇廷,周世瑜,华邦杰,张子珊,周韦,周爱卿,陈树宝,梁书锋[9](1989)在《上海市杨浦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对在上海市杨浦区1984年10月1日~1985年9月30日出生的全部活产婴儿11420名进行前瞻性系统随访2年,先后检查7次,检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6例,发病率为6.7‰,非青紫型61例,青紫型15例,室间隔缺损占第一位。死亡26例,主要死于肺炎并发症。先心病的发生与母妊娠早期患呼吸道感染有关(χ2=24.50,P<0.01)。有家族史比没有家族史发生先心病危险度更大。

周爱卿,刘微延[10](1989)在《新生儿心导管术(附90例报告)》文中提出 患有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新生儿,若未经处理,约1/2~2/3于生后一周内死亡,1/4~1/3死于一个月内,而早期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大部分患婴可获生存。由于新生儿心脏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近年来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先心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心导管术可对先心病的解剖和血液动力学作为最后确诊方法,又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总结我院自1976~1988年12月共90例新生儿心导管术的体会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90例新生儿,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14.3天,最小为16小时。体重2050~4300g,平均3255g。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为:紫绀

二、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治疗对策及不同气管成形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医疗设备与用药
    3 方法
    4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1 肺动脉吊带-气管狭窄示意图
    2 气管狭窄的胸部CT
    3 气管狭窄术前、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图像
    4 长段气管狭窄成型示意图
    5 部分手术图片
    6 两组手术死亡率比较
综述
    发病机制
        1 血管环形成的胚胎学机制和病理解剖
        2 肺动脉吊带的病理解剖及气管狭窄
    临床分型
        1 先天性心脏病分型
        2 气管狭窄分型
    临床表现
    诊断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比较
        2 气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
    手术治疗
        1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2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进展
        3 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术后主要并发症
    护理
        1 术前护理
        2 术后护理
    手术结果和随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2)218例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1 术前诊断
    3.2 手术时机选择
    3.3 手术技巧
    3.4 体外循环
    3.5 术后监护

(5)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密切观察病情,控制感染
        2.1.2 新生儿护理
        2.1.3 术前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2.1. 1 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
        2.2.1. 2 监测心律失常
        2.2.1. 3 观察体温的变化
        2.2.2 严格控制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2.3 气道护理
        2.2.4 观察心肌缺血情况
        2.2.5 各种管道的护理
        2.2.6 保证急救物品完备

四、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治疗对策及不同气管成形技术的临床应用[D]. 葛振伟. 郑州大学, 2011(12)
  • [2]218例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J]. 沈立,顾海涛,莫绪明,钱龙宝,夏建海,王振喜,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12)
  • [3]新生儿完全性大血管错位Switch术后的循环管理[J]. 虞露艳,李梅,诸纪华. 护理与康复, 2007(04)
  • [4]分期大动脉转位术的术后护理[J]. 韩萍,何萍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13)
  • [5]1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根治术新生儿的护理[J]. 殷彩欣. 南方护理学报, 2003(06)
  • [6]婴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内科姑息疗法的研究[J]. 周爱卿,储松雯,苏肇伉. 上海医学, 1995(03)
  • [7]球囊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婴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J]. 周爱卿,刘薇廷,张欢如,瞿慕兰,王荣发,费志忠. 中华儿科杂志, 1991(01)
  • [8]新生儿心导管术(附90例报告)[J]. 周爱卿,刘薇迁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新生儿科杂志, 1990(04)
  • [9]上海市杨浦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及流行病学调查[J]. 刘薇廷,周世瑜,华邦杰,张子珊,周韦,周爱卿,陈树宝,梁书锋. 中华儿科杂志, 1989(05)
  • [10]新生儿心导管术(附90例报告)[J]. 周爱卿,刘微延. 新生儿科杂志, 1989(03)

标签:;  ;  ;  ;  

新生儿大血管脱位彻底根治术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