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丰系列苹果示范园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芸[1](2020)在《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沁源永和水库森林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如今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同时也成为当代人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新途径。作为森林康养空间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森林康养林的规划设计探究是亟待研究的首要任务。论文首先从森林康养、社会健康、社会经济三个背景层面论述面向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了森林康养林的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其次总结了亚健康的概念、成因及分类,归纳出森林干预亚健康的相关支撑理论,并研究分析实际案例。在明确森林康养林的概念、类型及康养因子的基础上,从生态维度、康体维度、五感维度、心理维度、社会活动维度、社会经济维度六个维度建构森林康养林的规划设计理论框架。在6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森林康养林的规划设计方法:明确规划设计流程,基于亚健康成因和问卷调查总结亚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通过建立空间设计的技术指标体系的空间要素关系分析,对生理健体型、心理调节型、社会交往型康养林的空间、种植和设施提出详细设计方法。最后,将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于沁源县永和水库的实证研究,为未来面向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邵凡晶[2](2018)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学有关“物”的研究认为,人与物之间是相互界定的,物像人一样具有生命,物与人在共同的文化语境下互为主客体,相互定义,相互建构。民族学的研究应该追随物的本身,以它们的形式、它们的用途和它们的轨迹去描述它们的意义,通过追溯物的社会生命来探讨物如何作用于人,人如何赋予物以不同的意义。物与人的互动不仅局限于单一区域内,而是由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张和资本的渗透,被置于历时的、世界性的范围内。通过深刻分析物的社会生命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观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史。鉴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特殊性,书写茶的生命史,不仅可以理解茶在不同时期流通的商品意义,还可以以茶为媒勾连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人及其社会,进而将民族学观察人类社会的视角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里,以“古与今”“内与外”“上与下”为线索勾勒出与茶相关的人类社会的立体图景。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具有“味隔宿而不变”的特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地区殖民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沿海各地农村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大批闽粤移民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迁往海外,并在移民之初依然保持着在迁出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形成华人在东南亚的国货消费市场。又,粤商在广州丧失“一口通商”的政策优势后,积极往来于两广、港澳及东南亚之间,从事国内土产出口和国外日用品等商品贸易活动,对广西尤其是梧州等地的商业控制尤为突出。六堡茶在此背景下,从广西山区土产的身份转换为侨乡土产,继而转换为商品,凭借六堡与粤省便利的水运交通环境,藉由粤商之手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畅销南洋劳工市场。以往之研究多集中于东南及西南之茶,对岭南地区的茶关注得不多,以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正可弥补这一环节的不足。因此,本研究选取鸦片战争(1840年)后至抗日战争(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的六堡茶从萌发到繁荣的历史阶段,对六堡茶在广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展开讨论,并阐释六堡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整体意义,六堡茶获得自己意义的同时将世界市场与乡村社会连接起来的意义,以及在人、物与交通的互动下,“物”的意义转换与市场、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描述了六堡茶的生长环境、自然流通环境及其仰依的文化环境,以明确其区域地理状况和人文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名称、产地、工艺、历史等基本情况,进而讨论人如何加持六堡茶的意义。第三章将视角集中在六堡茶走出大山的过程。这一过程源自于梧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外部力量刺激,也包含六堡内部的经济动能释放。粤商通过对物资交换和水运交通的控制,促使内部与外部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对山区中的六堡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粤商在梧州建立的商品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分支。第四章书写六堡茶走出国门的促成要素,即在广州茶叶贸易衰落、香港转口贸易日趋完备的大背景下,粤商适时地发掘出六堡茶的商业价值,并运用发达的西江航运、远洋运输的进步和遍布中外的联庄经营,将六堡茶远销南洋以满足当地“下南洋”移民群体的生存需求和身份识别需求。第五章着重刻画六堡茶的身份转换过程。六堡茶自广西大山而出,在粤商的操作和控制下向粤省的侨乡茶转换,继而在其完成商品化后仰依华商在马来亚的商业网络深入到马来亚华人的日常生活,并在锡矿场的劳工大量消费下,被赋予劳工的身份标识成为人们口中的“劳工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区域经济环境创造出外销渠道和消费的历史契机,六堡茶的产量和销量皆达到空前。在粤商的商业运作以及交通因素的催化下,六堡茶形成“内地生产—香港转口—南洋消费”的流通路径。在生产地形成以茶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加速当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促使人们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分工。在流通地,粤商凭借血缘、地缘建立联号经营网络,对六堡茶的各个流通环节实施掌控,使其完成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在消费地,六堡茶成为马来亚矿工的生活必需品,被赋予人的籍贯和身份。人的认同通过茶被分享和强化,其情感的凝结与经济利益的保护在茶的选择中得到具化和彰显,而茶的意义则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地,茶不仅在区域转换中与人发生互动,还在时间的流转中将人与社会勾连起来,通过“内与外”评价话语的不同获得丰富的社会意义,凭借给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实现与人的身心交流。在古今轮转中,六堡茶已由“劳工茶”华丽转身为地方的符号标识,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之下,其历史被反复挖掘,其价值被不断评说,其意义被重新塑造,呈现出一段时间与空间交互的社会文化生命。
王伟[3](2012)在《桉树对枝瘿姬小蜂抗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对我国广东省桉树受枝瘿姬小蜂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尾叶桉60个无性系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进行调查,同时收集国内主要桉树树种和大面积种植的桉树品系24个,拟从桉树品系在受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营养物质代谢、次生代谢产物以及防御酶等方面含量的变化、以及对不同抗性类型基因或基因组表达差异方面进行研究,对桉树抗枝瘿姬小蜂的机理进行探索,为今后选育更加优良高抗的桉树品种,同时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培育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对桉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最终获得以下结论:(1)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广东省危害最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湛江地区和茂名地区,在阳江地区和江门地区危害较轻,粤北地区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呈零星分布。主要危害树种为巨细桉、窿缘桉以及巨桉。在苗圃,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大部分桉树幼苗。危害症状:新梢和顶芽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节间变短,苗木呈丛生状,在林地,主要危害一年生以下幼林,小蜂危害导致新梢不能正常生长,节间变小,基本不能成林,严重时可造成部分植株枯死,林木产量严重下降;(2)通过60个尾叶桉无性系对枝瘿姬小蜂抗性的研究,尾叶桉无性系虫害等级重复力较高,表明尾叶桉无性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的抗性是受基因控制的,且该基因型能够在试验地区内不同重复的环境下稳定表达,可以通过选择获得高抗的优良品系。结合60个尾叶桉无性系5年生和7年生时生长性状数据,通过逐步独立淘汰法对抗虫和速生的尾叶桉无性系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6个高抗且优质、速生优良无性系;(3)模拟24个参试桉树品系在自然环境下遭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过程,根据其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程度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4个品系中,高抗品系10个(尾叶桉品系A107、T121和D48,细叶桉品系Et16,以及窿缘桉、邓恩桉、柠檬桉、大花序桉、M1、GL9)、中抗品系12个(细叶桉品系Et12、Et09和巨桉品系KX8、KX3、KX12,以及雷11、DH1961、LH1、雷9、DH42-6、DH32-26和DH32-29)和高感品系2个(窿缘桉和DH201-2);(4)对24个桉树品系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抗性类型的桉树品系,随着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加剧,桉树不同品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高感品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长显着,而高抗和中抗品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长未达到显着差异;不同桉树品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受害前差异显着,受害后桉树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则出现一定增长,尤其是高感品系,极显着高于高抗品系和中抗品系,中抗品系可溶性糖含量较之前也有显着增加,高感品系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增加,但均未达到显着差异,说明桉树叶片内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与其对枝瘿姬小蜂的抗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其抗性大小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其抗性大小呈正相关;(5)对24种不同桉树品系在遭受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桉树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遭受小蜂危害后叶片内SOD、POD和PPO活性都产生了显着变化。受害前,叶片内SOD、POD和PPO活性都表现为高抗品系>中抗品系>高感品系;受害后,叶片内POD活性持续升高,高抗品系叶片内POD活性变化幅度大于高感品系;叶片内SOD活性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PO活性升高,高抗品系、中抗品系叶片内PPO活性明显高于高感品系,而在遭受危害两个月后,叶片内PPO活性出现下降,但高于危害前活性水平;桉树遭受危害后,防御酶都表现出升高趋势,这说明防御酶对枝瘿姬小蜂的危害产生较快的应激反应,尤其是高抗品系,其叶片内防御酶活性及受害后增加幅度都远高于高感品系;(6)通过对24个桉树品系遭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次生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品系遭受枝瘿姬小蜂危害后,叶片内类黄酮含量明显上升,高感品系类黄酮含量和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抗性类型的品系;而桉树叶片内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表现为:高抗品系单宁含量明显高于高感品系,但随着进入小蜂危害期,其叶片内单宁含量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随后叶片内的单宁含量持续上升,其原因可能是早期应激反应引起叶片内单宁消耗,随后植物产生主动抗性反应导致单宁含量的增加;(7)本研究选择了高抗品系尾叶桉A107(样品B)和高感品系DH201-2(样品A)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通过De novo组装、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等技术手段筛选出971条差异表达基因,1224条特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序列进行BlastP分析,抗性基因功能分析最终选取了19个关联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9个关联基因中,除了基因G16扩增异常外,其余18个关联基因都获得了较好的特异性扩增,其中,关联基因G1、G5、G9、G10、G18和G19在B样品中的平均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样品A中的平均表达量,关联基因G3、G4和G11在A样品中的平均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样品B中的表达量;其余关联基因在2个样品种表达量差异不显着。关联基因G1、G3、G4、G5、G9、G10、G11、G18和G19可能与桉树对枝瘿姬小蜂的抗性有关,可用于下一段的基因分离、克隆和转基因研究。
张鹏举[4](2011)在《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域的再度传播与发展,召庙建筑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并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本地域深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召庙建筑的创立、发展和消亡见证了一个民族在一段特定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路程。如今,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在经历了历史上数次的拆与毁之后,仅剩的百余座召庙又面临着旅游开发等新的考验与磨难,亟需进行整理和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藏传佛教文化研究领域中,有关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研究屈指可数,且不成体系,而针对此类建筑形态的研究则接近空白。本论文希望成为迄今为止较全面、较系统地对该类建筑形态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论。首先,基于调研和文献资料的系统立档,本论文归纳了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一般共性特征,揭示了其形态“是什么”的问题,成为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进而,论文在第三、四、五章分别以专题的形式分析了政治、文化、宗教三方面主要因素对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形态表现,从而回答了形态“为什么”的问题,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同时,以上述内容为铺垫,并基于召庙的主体建筑——经堂、佛殿在该类建筑整体形态构成中的特殊地位,第六章专题总结了其发展分期和布局规律;此外,鉴于内蒙古地域召庙建筑形态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作为完整性研究的补充和以上观点的实证,第七章专门分析了典型召庙的个案形态;最后,论文着眼于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调研近年新建召庙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地域召庙保护的一般原则;介绍了个人的设计实践——“红召”及其设计思考过程;解析了内蒙古传统召庙建筑在当代的文化原型;提出了当下内蒙古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应继承的理念与精神。论文采用系统归纳法,并借鉴了类型学、人类学等理论,从建筑形态的表象中分析了多重影响因素,探究了建筑原型及其深层文化结构,因而对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静态保护与动态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在发掘地域建筑文化和相关学术研究方面亦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刘忠友,李智慧[5](2010)在《为有源头活水来——敖汉旗陈家洼子林场改革与发展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国有敖汉旗陈家洼子林场始建于1954年,总经营面积3.7万亩。半个多世纪以来,林场几任场长、几代职工,无怨无悔,植树造林,共营造防风固沙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4.6%。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胡斌[6](2009)在《美洲黑杨与青杨、川杨、卜氏杨远缘杂交及苗期测定、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取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法开展了以美洲黑杨69号、57号为母本,青杨、川杨、卜氏杨为父本的杨树派间人工杂交。并对一年生平茬杂种苗的生长、抗杨黑斑病、叶片性状及叶部形态特征等作了测定、分析研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公式将获得杂种苗的五个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中初选出一批优良单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个杂交组合坐果率、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55%和20%,最低仅为10%和0%,可配性差异较大,其中57号×卜氏杨因为种子活力问题,未获得杂种苗。2、在对一年生平茬苗的苗期测定表明:获得杂种苗的5个杂交组合的杂种苗的生长存在极显着性水平差异。其中69号×川杨、69号×卜氏杨2个杂交组合杂种苗在苗高、地径生长方面表现最好,其平均苗高分别为:2.87m、2.38m,平均地径分别为:2.57cm、2.13cm,且均与以57号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的杂种苗生长存在极显着性水平差异。3、苗高、地径的变异系数说明,57号×青杨和69号×卜氏杨2个杂交组合具有相对较高的组内变异系数,从育种选择的角度讲,其具有更大的组内选种潜力。4、获得杂种苗的5个杂交组合杂种苗普遍受杨黑斑病侵染,发病率均达100%,以69号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杂种苗表现出较低的感病指数,抗杨黑斑病能力均优于以57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5、5个杂交组合的杂种苗的叶片性状值均明显大于或介于亲本值之间,且各杂种苗叶片的叶长宽比、叶柄长和主脉长之比值和主脉与第二侧脉的夹角范围均位于双亲之间。杂种苗和亲本叶片形态特征相对照,叶形、叶基、叶背颜色和叶柄均产生了位于亲本之间一定的变异。6、经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公式转换,对各杂种苗的苗高、地径和抗杨黑斑病等性状的综合评价表明:在获得杂种苗的5个杂交组合中,69号×川杨综合评价最好,69号×卜氏杨次之,69号×青杨排名第三,57号×青杨和57号×川杨分列最后两位。7、综合数量和质量指标的标准选择后,从69×川杨的杂种苗F1群体中初选获得优良单株4株;从69×卜氏杨的杂种苗F1群体中初选获得优良单株5株;从69×青杨的杂种苗F1群体中初选获得优良单株8株;从57×川杨的杂种苗F1群体中初选获得优良单株9株;从57×青杨的杂种苗F1群体中初选获得优良单株4株。
赵淑芳[7](2008)在《银白杨与84K杨、毛白杨杂交及杂种苗的初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树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 L.)树种的统称。它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我国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树种资源。人工杂交育种是林木良种选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建国后,我国杨树林木育种工作者通过人工杂交先后成功的培育出一大批速生、高抗优良品种,如小黑杨、群众杨、三倍体毛白杨等,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杨树生产力的提高及良种化栽培水平。本文以银白杨为母本,84K杨、毛白杨为父本,采用室内人工切枝水培技术开展杂交工作,获得了一批杂种苗,第二年对平茬的杂种苗进行了生长、抗病、抗虫害和叶片性状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银白杨×84K杨、银白杨×毛白杨授粉后的座果率分别为80%和40%,种子发芽率为75.32%和80.00%,芽苗成活率为53.7%和41.5%,杂交可配性较强。银白杨×84K杨的座果率、芽苗成活率都分别高于银白杨×毛白杨,但银白杨×毛白杨的种子发芽率稍高于银白杨×84K杨。2.银白杨×84K杨、银白杨×毛白杨1年生平茬杂种苗平均苗高分别为2.06m和2.09m,平均地径分别为1.55cm和1.61cm,二者生长量比较接近。3.银白杨×84K杨、银白杨×毛白杨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23.54%和23.50%,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3.05%和27.25%,变异幅度较大,为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了良好基础。4.银白杨×84K杨的虫害率、病害率、虫害指数、病害指数都低于银白杨×毛白杨的各项对应指标,说明银白杨×84K杨杂种苗的抗病、抗虫害能力均高于银白杨×毛白杨,它们的后代表现出更好的抗病、抗虫害能力,有较好的选择基础。同时两个组合的杂种苗对于叶枯病的抵抗力明显高于黑斑病,因此,其后代对叶枯病的抵抗力更强。5.银白杨×84K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分别为12.84cm、12.75cm、6.51cm,银白杨×毛白杨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分别为12.15cm、11.52cm、5.76cm,可见银白杨×84K杨的叶片稍大于银白杨×毛白杨的叶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叶长宽比、叶柄长与主脉长之比都描述了叶片的形状,其叶片的形状居于亲本之间,则说明叶的形状没有大的变异,主脉与第二侧脉夹角范围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6.从各组合的苗高、地径、抗病(黑斑病、叶枯病)害、抗虫害共5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银白杨×84K杨的杂种苗综合排名在前,银白杨×毛白杨的杂种苗综合排名居后。总之,银白杨×84K杨的杂种苗综合性状优于银白杨×毛白杨,它们有更好的选择基础和优势。7.按照数量和质量指标的标准选择后,初选出银白杨×84K杨的杂种苗优良单株18株,银白杨×毛白杨2株。
梁继业[8](2004)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生态经济优化模式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人们为了寻求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地加大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由于科学利用资源的技术投入不足,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使资源浪费非常严重。这种资源的浪费直接导致的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科左后旗这样的农牧交错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更为突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资源压力下退化严重,直接威胁到该区域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生态足迹、物质流核算等方法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科左后旗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孙宁丰[9](2004)在《多维视角下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关系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中国传媒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作为复杂庞大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多年来的市场化是对中国传媒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一方面,传媒业开始遵循市场的规则,通过增强受众服务意识和提高媒介产品质量,来抢占受众市场份额,应对媒体问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市场化背景下传媒的产业意识日渐复苏,日趋外露的盈利动机、“做大做强”的产业冲动,使得经济权力对其制约和影响变得轻而易举,大众传媒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因而不断受到质疑。 处在其中的大众传媒如何坚持自己的“社会公器”职能,如何又在实务运作中发展壮大自身,似乎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而大众传媒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如何把握维持与新闻信源的关系是值得反思和考究的,这也是本文试图解读和想达到的目标。 本文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近二十年国内外对此专题的研究发现,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分别对大众传媒和新闻信源进行了学理阐释,为后面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立足于现实层面,分析了当下转型时期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几种关系。第一种关系就是如何看待“支票簿新闻”。买断消息来源是获取独家新闻的致胜法宝,还是掌控了新闻的不同视角展现?第二种关系就是如何看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与固定消息来源的亲疏关系是否能保证新闻服务的品质以及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第三种关系就是如何看待匿名消息来源,即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是新闻“自护”与“自律”的手段还是有压力情况下一种“骑墙”的做法。 第四部分为理论分析,分别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和传播学等维度对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从伦理学里的“功利原则”、“忽略的面纱”以及自我决断原则出发,审视媒介的道德过失究竟在什么地方。从经济学的维度出发,大众传媒也存在着“寻租”的可能与现实途径。从法学的维度出发,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关于隐性采访、关于名誉权、关于隐私权、关于着作权、关于未成年人和犯罪报道都应该引起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否则就有可能落入新闻侵权的纠纷中。 第五部分为结语,在这部分论述中建议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良胜互动的措施,以及一些展望。关键词:大众传媒新闻信源
滕晓华,党永峰,高明福,张晓丽,班振国[10](2003)在《宁丰系列苹果示范园营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项营建技术是在采取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整地、坐水栽植、苗木保湿、生根粉浸根、覆膜套袋、及时防虫等措施保证苹果幼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摘心、埋防寒土、及时撤防寒土等措施保证幼树安全越冬;通过冬剪和夏剪的调控手段来平衡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关系,达到促使宁丰苹果早产、丰产的目的。
二、宁丰系列苹果示范园营建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丰系列苹果示范园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沁源永和水库森林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亚健康及森林干预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亚健康研究 |
2.1.1 亚健康的概念 |
2.1.2 亚健康的成因 |
2.1.3 亚健康状态的分类及表征 |
2.2 森林干预亚健康的理论基础 |
2.2.1 森林医学 |
2.2.2 作业疗法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森林美学 |
2.3 森林干预亚健康的实际案例 |
2.3.1 针对生理健康恢复的案例研究 |
2.3.2 针对心理健康恢复的案例研究 |
2.3.3 针对社会交往恢复的案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康养林本体研究 |
3.1 森林康养林概念 |
3.2 森林康养林分类 |
3.2.1 生理健体型康养林 |
3.2.2 心理调节型康养林 |
3.2.3 社会交往型康养林 |
3.3 森林康养林的康养因子 |
3.3.1 康养林气候因子 |
3.3.2 康养林空气因子 |
3.3.3 康养林生态环境因子 |
3.3.4 康养林结构因子 |
3.3.5 康养林生物因子 |
3 .3.6康养林设施因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理论框架 |
4.1 物态层面 |
4.1.1 生态环境维度 |
4.1.2 康体环境维度 |
4.2 情境层面 |
4.2.1 五感感知维度 |
4.2.2 心理感知维度 |
4.3 社会层面 |
4.3.1 社会交往维度 |
4.3.2 社会经济维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方法探究 |
5.1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程序 |
5.1.1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定义 |
5.1.2 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程序 |
5.2 亚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调查 |
5.2.1 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需求分析 |
5.2.2 亚健康人群对森林康养环境需求的量化分析 |
5.3 森林康养林的空间设计 |
5.3.1 技术指标 |
5.3.2 景观空间设计 |
5.3.3 康养林空间详细设计 |
5.4 森林康养林种植设计 |
5.4.1 群落设计 |
5.4.2 树种选择 |
5.5 森林康养林设施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实证研究 |
6.1 永和水库资源概况 |
6.1.1 区位概况 |
6.1.2 基于森林环境的资源现状 |
6.1.3 基于康养需求的资源现状 |
6.2 森林康养林资源评价 |
6.3 设计目标与原则 |
6.3.1 设计目标 |
6.3.2 设计原则 |
6.4 分区布局规划设计 |
6.4.1 设计理念 |
6.4.2 功能分区 |
6.5 森林康养林空间设计 |
6.5.1 生理健体区康养林设计 |
6.5.2 心理调节区康养林设计 |
6.5.3 社会交往区康养林设计 |
6.6 植物种植设计 |
6.6.1 原生林优化改造 |
6.6.2 人工林景观营造 |
6.6.3 植物选择 |
6.7 康养设施设计 |
6.7.1 休憩设施 |
6.7.2 观景设施 |
6.8 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
6.8.1 标志系统 |
6.8.2 停车场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1.1 结论一、森林环境对于亚健康状态的恢复具有疗愈效果 |
7.1.2 结论二、亚健康人群对森林康养林的环境偏好 |
7.1.3 结论三、针对亚健康人群的三类森林康养林设计方法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视角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六堡茶的研究 |
二、广府社会的研究 |
三、民族学中“物”的研究 |
第三节 六堡茶的研究意义 |
一、物的意义——关于茶本身的书写 |
二、流动的意义——茶船里的广府人社会 |
第一章 六堡茶仰依的自然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
一、六堡茶的产地范围 |
二、六堡茶产地的自然环境 |
三、茶产地孰优孰劣的话语重塑 |
第二节 六堡茶的自然流通环境 |
一、河流分布与船行线路 |
二、丰盈庙:文化意义的转换 |
三、六堡茶的山路贩运 |
四、公路建成后的古今对比 |
第三节 六堡茶依托的茶文化环境 |
一、茶食一体的茶文化观 |
二、茶药一体的茶文化观 |
三、茶馆与茶楼:以茶为媒的社会分层 |
小结 |
第二章 初识六堡茶:六堡茶的身份辨析 |
第一节 六堡茶的身份勾勒 |
一、“六堡茶”之名辨析 |
二、六堡茶的类别归属 |
第二节 六堡茶的诞生——从一片叶子到一件商品 |
一、茶叶的种植与管理 |
二、茶叶的采摘 |
三、茶叶的制法 |
第三节 六堡茶的成长——人对茶的意义加持 |
一、六堡茶的早期历史发展 |
二、四季的味道:六堡茶品评话语的内与外 |
三、老茶的“新生” |
小结 |
第三章 走出大山的六堡茶 |
第一节 外部的力量 |
一、“无市不趋东”的梧州经济 |
二、密集圩市下的物资流动 |
第二节 内部的力量 |
一、以六堡茶为主体的物的交换 |
二、茶物交换渠道下的社会关系映射 |
第三节 粤商的促成:内力与外力的合成 |
一、以物为媒的粤商经营:土货收购与洋货进口 |
二、粤商的社会经济角色 |
三、粤商影响下的社会分工和人口繁荣 |
小结 |
第四章 走出国门的六堡茶 |
第一节 粤港对六堡茶外销的影响 |
一、行业基础:“一口通商”期间形成完备的茶叶流通体系 |
二、逆境下的发展:粤商将茶叶出口东南亚 |
三、联号经营:六堡茶在香港的转口 |
第二节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
一、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 |
二、远洋运输的进步 |
三、马来亚内地的铁路交通发展 |
第三节 “下南洋”群体的需求 |
一、“下南洋”的闽粤移民 |
二、华人在马来亚的茶叶消费需求 |
小结 |
第五章 身份转换:粤商形塑下的六堡茶 |
第一节 从广西茶到侨乡土产 |
一、六堡茶向侨乡茶的身份转换 |
二、超低价格与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 |
一、粤商对六堡茶的形塑 |
二、六堡茶仰依的商业网络 |
第三节 矿场中的“劳工茶” |
一、华人涌入马来亚发展锡矿业 |
二、恶劣环境下华人矿工的茶叶消费 |
小结 |
结论 |
一、时间里的生命:六堡茶的“两个五十年” |
二、茶船上的生命:六堡茶与交通的互动 |
三、社会中的生命:六堡茶与人的互动 |
(一) 粤商的商业控制 |
(二) 茶农的家庭调节 |
(三) 劳工的群体表达 |
四、意义中的生命:六堡茶在现代话语中的重塑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民国图书及期刊文献 |
四、着作 |
五、学术期刊 |
六、报纸/杂志 |
七、学位论文 |
八、译文文献 |
九、外文文献 |
十、工具书、标准及其他历史档案资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桉树对枝瘿姬小蜂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桉树枝瘿姬小蜂研究综述 |
1.1.2 植物抗虫性机制研究进展 |
1.1.3 抗虫基因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
1.1.4 植物抗虫基因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东省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现状 |
2.1 调查路线及方法 |
2.2 调查结果 |
2.2.1 调查情况汇总 |
2.2.2 广东省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桉树枝瘿姬小蜂对尾叶桉无性系危害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尾叶桉无性系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
3.2.2 遗传参数估算 |
3.2.3 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4 优良尾叶桉无性系选择 |
3.3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不同品系遭受枝瘿姬小蜂危害后营养物质代谢的变化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抗性评定 |
4.1.3 营养物质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桉树品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性 |
4.2.2 不同桉树品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性的关系 |
4.2.3 不同桉树品系可溶性糖与抗性的关系 |
4.3 小结 |
第五章 桉树不同品系遭受枝瘿姬小蜂危害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桉树不同品系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2.2 桉树不同品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2.3 桉树不同品系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桉树不同品系遭受枝瘿姬小蜂危害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参试品系 |
6.1.2 取样 |
6.1.3 测定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桉树叶片中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
6.2.2 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桉树叶片中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 |
6.2.3 参试桉树品系对枝瘿姬小蜂抗性的综合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抗桉树枝瘿姬小蜂关联基因的初步筛选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桉树品系总 RNA 提取 |
7.2.2 差异基因初筛 |
7.2.3 与抗性关联的基因片段分析 |
7.2.4 关联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7.2.5 荧光定量溶解曲线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选题、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选题 |
1.3.2 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概况及形态一般特征 |
2.1 内蒙古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点 |
2.1.3 历史沿革 |
2.2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
2.2.1 蒙元时期 |
2.2.2 明朝时期 |
2.2.3 清朝时期 |
2.2.4 民国、日伪时期 |
2.3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召庙建筑现状 |
2.3.1 内蒙古西部地区 |
2.3.2 内蒙古中部地区 |
2.3.3 内蒙古东部地区 |
2.4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一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朝廷优礼与类型植入——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形态分析 |
3.1 明朝廷对蒙古地区的宗教优礼政策 |
3.1.1 多元、自由的明朝宗教政策 |
3.1.2 尊崇与限制并举——明廷对蒙古的宗教政策 |
3.2 清朝廷对蒙古地区的宗教优礼政策 |
3.2.1 以教治心、推儒崇正的清朝宗教政策 |
3.2.2 兴黄教以安蒙——清廷对蒙古的宗教政策 |
3.3 自上而下的类型植入 |
3.3.1 植入的召庙建筑类型 |
3.3.2 明朝:类型的间接植入——以大召为例 |
3.3.3 清朝:类型的直接植入——以汇宗寺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藏、汉、蒙文化与空间原型——文化因素作用下的形态分析 |
4.1 外层文化与近地域影响 |
4.1.1 藏传佛教文化圈 |
4.1.2 藏文化为母 |
4.1.3 浓郁中原风 |
4.2 空间原型与蒙古化 |
4.2.1 内蒙古藏传佛教召庙建筑的空间原型 |
4.2.2 蒙古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萨满教互融与形态演变——宗教仪轨影响下的形态分析 |
5.1 萨满教与喇嘛教的斗争 |
5.1.1 蒙古萨满教概述 |
5.1.2 蒙古萨满教的仪式活动 |
5.1.3 萨满教与喇嘛教之虎斗龙争 |
5.2 萨满教与喇嘛教仪轨的异同 |
5.2.1 两教之相判云泥 |
5.2.2 两教仪轨的异曲同工 |
5.3 仪轨的融通 |
5.3.1 敖包之转宗 |
5.3.2 成吉思汗之佛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地域的藏传佛教殿堂 |
6.1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殿堂演变的历史分期 |
6.1.1 初期——或改或借 |
6.1.2 发展期——汉风统领 |
6.1.3 成熟期——藏式风靡 |
6.1.4 后期——无创无新 |
6.2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殿堂的分类 |
6.2.1 主体宗法建筑 |
6.2.2 世俗生活建筑中的殿堂 |
6.3 经堂与佛殿的分合形制 |
6.3.1 经堂与佛殿的数量及相对位置关系 |
6.3.2 经堂与佛殿的组合方式 |
6.4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殿堂空间的构成 |
6.4.1 入而净其心——门廊 |
6.4.2 聚而修己身——经堂空间 |
6.4.3 拜而省自我——佛殿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典型召庙建筑案例分析 |
7.1 乌素图召——群寺并辉 |
7.1.1 大同而小异的各寺布局 |
7.1.2 体现等级的各寺单体 |
7.1.3 乌素图召总体布局复原的探讨性研究 |
7.2 美岱召——城寺合一 |
7.2.1 美岱召的历史沿革 |
7.2.2 城与寺的演变 |
7.3 库仑三大寺——三寺三制 |
7.3.1 三寺之三制 |
7.3.2 三制下的轴线式与自由式 |
7.4 五当召——典型的藏式学问寺 |
7.4.1 自由学问寺之五当召 |
7.4.2 蒙古地域的布达拉 |
7.5 席力图召——形制成熟的崇祀寺 |
7.5.1 崇祀寺的建立 |
7.5.2 迦蓝七堂的熟练运用 |
7.5.3 汉藏结合式殿堂的成熟形制 |
7.5.4 与大召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发展、保护与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
8.1 内蒙古地区的新建召庙 |
8.1.1 内蒙古地区新建召庙状况 |
8.1.2 建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8.1.3 新建召庙的发展 |
8.2 内蒙古藏传佛教召庙建筑的保护原则 |
8.2.1 保护现状及问题 |
8.2.2 保护原则 |
8.3 新建召庙——“红召”的创作 |
8.3.1 “红召”的背景 |
8.3.2 “红召”的创作定位 |
8.3.3 “红召”的创作手法 |
8.3.4 “红召”的创作思考 |
8.4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对本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 |
8.4.1 当代内蒙古地域建筑创作的回顾 |
8.4.2 当代内蒙古地域建筑创作的评价 |
8.4.3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主要空间类型的文化解析 |
8.4.4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对本地域当代建筑创作方向上的启示 |
8.4.5 内蒙古藏传佛教继承对本地域当代建筑创作手法上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6)美洲黑杨与青杨、川杨、卜氏杨远缘杂交及苗期测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概况 |
1.1.1 杨树的特性及分布 |
1.1.2 杨树的种质资源 |
1.2 林木遗传育种的历史及成就 |
1.2.1 国外林木遗传育种的历史及成就 |
1.2.2 国内林木遗传育种的历史、成就及差距 |
1.3 林木杂交育种的策略发展及理论依据 |
1.3.1 林木杂交育种策略的发展 |
1.3.2 杂交育种的遗传学机理 |
1.3.3 林木杂交育种的生理生化机理 |
1.4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综述 |
1.4.1 国外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
1.4.2 国内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
1.4.3 杨树选择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杂交材料的选用与收集 |
2.2.2 花粉的采集与苗期测定材料的选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杂交技术 |
2.3.2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
2.3.3 杂种苗性状调查方法 |
2.3.4 杂种苗综合评价方法 |
2.3.5 杂种苗初选优良单株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种子的座果率和发芽率 |
3.2 苗期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一年生平茬苗生长量调查及方差分析和LSD 检验结果 |
3.2.2 杂种苗杨黑斑病危害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3 杂种苗叶片性状及形态特征与亲本的比较分析 |
3.3 杂种苗的综合评价 |
3.4 杂种苗优良单株的初选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杂交试验 |
4.2.2 苗期调查 |
4.2.3 杂种苗的综合评价 |
4.2.4 初选出的优良单株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杂交试验的相关图片 |
附件Ⅱ:苗期测定相关数据 |
作者简介 |
(7)银白杨与84K杨、毛白杨杂交及杂种苗的初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概况 |
1.1.1 杨树的特性及分布 |
1.1.2 杨树的种质资源 |
1.2 林木遗传育种的历史及成就 |
1.2.1 国外林木遗传育种的历史与成就 |
1.2.2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的历史与成就 |
1.3 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和生理生化基础 |
1.3.1 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 |
1.3.2 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 |
1.4 杨树杂交育种的研究概况 |
1.4.1 国外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
1.4.2 国内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
1.5 亲本选配 |
1.5.1 亲本选配的研究意义 |
1.5.2 亲本选配的研究进展 |
1.6 杨树的早期选择及性状变异的研究状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杂交材料的选用与收集 |
2.1.2 苗期测定材料的选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杂交技术 |
2.2.2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
2.2.3 杂种苗性状调查方法 |
2.2.4 杂种苗综合评价的方法 |
2.2.5 杂种苗初选优良单株的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试验 |
3.2 苗期调查 |
3.2.1 一年生平茬苗生长量调查及方差分析 |
3.2.2 杂种苗抗病、抗虫害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2.3 杂种叶片性状及形态特征与亲本的比较分析 |
3.3 杂种苗的综合评价 |
3.4 杂种苗优良单株的初选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杂交试验 |
4.2 苗期调查 |
4.2.1 生长性状调查及方差分析 |
4.2.2 杂种苗的抗病、抗虫害调查 |
4.2.3 杂种叶片性状及形态特征与亲本的比较分析 |
4.3 杂种苗的综合评价 |
4.4 初选优良单株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图片 |
附录Ⅱ数据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生态经济优化模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概况 |
1.1.1 生态经济的内函 |
1.1.2 生态包袱的内函 |
1.1.3 生态足迹的内函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 |
2.1.1 90年代开始研究三个地方6户农牧民承包的土地 |
2.1.2 90年代开始研究伊胡塔绍弱吐生态经济情况 |
2.1.3 近期调查8个苏木(乡镇)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地调查方法 |
3 生态经济情况调查计算方法 |
3.1 桑斯威特计算方法 |
3.2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3.3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 |
4 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分析 |
4.1 自然情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质地貌 |
4.1.3 气候水文 |
4.1.4 土壤植被 |
4.1.5 自然资源 |
4.2 社会情况 |
4.3 经济状况 |
5 科左后旗生态经济的评估 |
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5.2 土地荒漠化情况 |
5.3 桑斯威特方法 |
5.4 生态足迹方法 |
5.5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 |
6 生态经济设计涉及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
7 生态经济优化模式设计 |
7.1 生态经济林设计 |
7.1.1 林网化设计 |
7.1.2 经济林设计 |
7.1.3 薪炭林设计 |
7.2 农牧区发展特色农牧业设计 |
7.3 庭院多种经营设计 |
7.4 展特色旅游业设计 |
8 生经济效益估算 |
9 讨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多维视角下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关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国外研究发现 |
1.2 台湾地区研究发现 |
1.3 国内研究发现 |
1.4 论文框架设置 |
2. 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学理阐释 |
2.1 大众传媒 |
2.2 新闻信源 |
2.2.1 信源 |
2.2.2 新闻源(消息源) |
2.2.3 新闻信源 |
3. 转型时期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关系探询 |
3.1 买断新闻源——“支票簿新闻”的延伸及泛滥 |
3.2 积极亲近还是保持疏离——与新闻源相处的关系哲学 |
3.2.1 企业公共与大众传媒 |
3.2.2 政府部门与大众传媒 |
3.3 匿名新闻源的使用——是对新闻品质的自律还是自护? |
3.3.1 “水门事件”——匿名消息来源使用的典范 |
3.3.2 “杰克的故事”——匿名消息来源使用的失范 |
3.4 网络媒体平台上的关系擅变 |
3.4.1 互联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
3.4.2 网络新闻的来源与诚信 |
4. 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关系的多维思考 |
4.1 伦理学的维度 |
4.1.1 媒介的道德过失 |
4.1.2 媒介的道德范式 |
4.1.3 媒介的道德责任 |
4.2 经济学的维度 |
4.3 法学的维度 |
5. 结语 |
6. 注释 |
7. 参考文献 |
8.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9. 声明 |
10. 致谢 |
四、宁丰系列苹果示范园营建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森林康养林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沁源永和水库森林景观设计为例[D]. 李芸.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D]. 邵凡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3]桉树对枝瘿姬小蜂抗性及其机制研究[D]. 王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
- [4]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研究[D]. 张鹏举. 天津大学, 2011(06)
- [5]为有源头活水来——敖汉旗陈家洼子林场改革与发展纪实[J]. 刘忠友,李智慧. 内蒙古林业, 2010(01)
- [6]美洲黑杨与青杨、川杨、卜氏杨远缘杂交及苗期测定、选择研究[D]. 胡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7]银白杨与84K杨、毛白杨杂交及杂种苗的初选研究[D]. 赵淑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生态经济优化模式设计[D]. 梁继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04)
- [9]多维视角下大众传媒与新闻信源的关系解读[D]. 孙宁丰. 四川大学, 2004(02)
- [10]宁丰系列苹果示范园营建技术研究[J]. 滕晓华,党永峰,高明福,张晓丽,班振国.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