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郊区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邱玮松[1](2021)在《上海市基本管理单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区为例》文中提出上海作为超大型国际化城市,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心城区边界逐步向外拓展,加上乡镇撤并以及大型居住区建设项目的推进,郊区空间治理难题逐步凸显,其传统的“街镇-居村”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区复杂多变的公共管理要求和公共服务需求。面对社区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难题,2015年,上海市明确提出了做实郊区基本管理单元建设的工作任务,采取了在街镇与村居间设立基本管理单元这一非行政层级的做法,以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均等化为目的,加快完善郊区基层治理体系,提升郊区基层治理能力。本文对基本管理单元的定义以及运作模式进行概念界定,并以上海市C区为例,通过对C区基本管理单元运行情况开展实证调查,深入剖析当前郊区基本管理单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服务主体缺位,社区党委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共治主体参与意识淡薄导致基本管理单元运行不畅;二是组织保障薄弱单一,既有场地设置上的问题,也有人员编制上的不足,更有经费支撑上的困难;三是运行机制存在梗阻,党建引领机制和协商共治机制虚化问题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尝试结合“一轴多元”治理理论建立基本管理单元运行模式分析框架并提出合理优化建议,就运行主体而言,扩大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多元参与;就运行保障而言,加强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就运行机制而言,完善以协商共治为平台的常态长效运作模式。
成冉冉[2](2020)在《县域郊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以三圩村为例》文中指出县域郊区位于县城建成区与外围农业区腹地之间,它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是城乡相互包含的地域,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发生变化的过度地带。这一地带在中国分部广泛,所涉人口众多。县域郊区有着农村所特有的属性,同时由于距离城市较近,受到城市居民影响较深,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对公共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与城市居民相近。城乡二元结构会导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而经济差距拉大又导致原本就比较落后的县域郊区、边远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的差距加大,形成了大中城市、县城、县域郊区、边远乡村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层次序差。同时,地域间经济差异也会导致地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县域公共产品供给上反映尤为突出。所以,以县域郊区为契合点来优化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解决好当地群众对公共产品需求,有利于促进国家相关公共政策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并带动偏远地区农村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从现实出发,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主要是分析目前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状态,判断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是否存在失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本文以江苏北部地区淮安市洪泽区三圩村这个县域郊区为例,试图对县域郊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特点、现状、及其供给效率进行基本评价与探讨。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主要对县域郊区概念、课题研究的意义、背景、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分析县域郊区公共产品概念,比较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之间的差异;分析县域郊区公共产品的特征、分类、范围。第三章:概述洪泽区三圩村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并通过对三圩村在洪泽区整体发展规划中所处的位置及发展前景分析,说明该村在我国相对落后地区的县域郊区中具有代表性;围绕三圩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第四章:立足县域郊区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多元化供给主体、多层次产品需求,提出完善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与建议。
汪徽[3](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陆越涛[4](2020)在《上海市郊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路径优化研究 ——以青浦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医生制度作为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目的是要让家庭医生从机制上成为居民健康和医保经费的“双重守门人”,使居民的医保经费规范合理使用,在降低医疗经费的同时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使居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得到满足,让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守护人、卫生经费管理人,卫生资源调配人,切实改善当下“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扭转“重医轻防”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上海市2011年首先在浦东、长宁、徐汇等10个区试点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已做到全市推广。2015年随着上海市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启动,家庭医生制度配套政策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与上海市市区相比郊区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和推广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家庭医生签约率偏低、分级诊疗服务推行困难、签约人群健康管理覆盖率偏低三个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家庭医生制度在郊区的推广和发展,对郊区居民的健康保障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青浦区为例,通过对青浦区现行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郊区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与家庭医生制度的形成以及郊区如何从乡村医生模式演变为家庭医生模式;第三部分通过对青浦区地理人口以及卫生资源分布概况和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分级诊疗服务情况、签约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情况的分析得出目前青浦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现状;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郊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家庭医生制度宣传不到位,2、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偏低,3、签约及分级诊疗配套政策缺乏吸引力,4、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任度不高,5、居民就医习惯需正确引导,6、签约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有待加强。第五部分是结合第三部分青浦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现状和第四部分总结的制约因素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六方面可行性的优化建议:1、有效利用乡村医生队伍,2、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3、优化家庭医生团队薪酬分配制度,4、广泛宣传家庭医生制度,5、健全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配套政策,6、上级主管部门支持。
阮佳慧[5](2020)在《大城市郊区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归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乡村旅游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并逐渐成为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建设工程的重要推动力。乡村旅游进入中央决策的顶层设计,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旅游在完善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大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历史最早,发展规模最广,发展状况最为成熟,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市场的主流和主体,尤以一线和二线城市城郊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代表。当前城郊乡村旅游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营收及利润率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影响严重化、社区与群体矛盾演化等问题,影响城郊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为厘清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求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本文拟研究大城市郊区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归因。研究以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地方感、可持续旅游感知、旅游发展期望与居民满意度的已有相关研究为研究基础,首先构建了地方感、可持续旅游感知、旅游发展期望与居民满意度为作用机理的研究假设,旨在探究城郊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内容结构与影响因素;其次,构建了四个研究变量的测量指标体系,并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发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量表与调研问卷。最后,选取我国特大城市武汉市为对象,以武汉市城郊的黄陂区、蔡甸区、江夏区和东西湖区四个行政区中的典型乡村旅游村作为调研地点,并结合案例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进行实地入户调研。构建了旅游影响感知及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解析了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容、各因素内部联系、旅游影响感知所受影响关系的强度。提出解决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增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若干对策与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发现大城市郊区乡村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包括居民满意度和可持续旅游感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等维度);(2)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发现大城市郊区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因素是地方感(包括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和旅游发展期望;(3)大城市郊区居民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均属于居民地方感的构成内容,其中地方认同是大城市乡村居民地方感表现最为显着的方面;(4)经济影响是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影响最活跃和显着的方面,其在地方感、旅游发展期望等影响因素作用效应最大,也是乡村居民旅游发展满意度最大的影响因素;(5)地方感与旅游发展期望通过可持续旅游感知间接影响居民满意度。
孟根[6](2019)在《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武汉黄陂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乡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我国正面临着老龄环境建设需求扩大与社会养老负担加剧的双重压力;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养老观念、养老需求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家庭式、机构式的养老模式受到挑战,乡村养老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其中,城郊乡村以其区位交通优势、自然景观特点和乡土文化特色成为乡村休闲养老、乡村长居养老的先行区,是如今缓解城乡老龄化压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城郊村适老标准建设远远滞后于其适老产业、适老服务发展。鉴于此,本论文建立一套判断城郊村适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填补乡村适老性评价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城郊乡村养老地选址与建设提供参考。本论文就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的诉求、需求与要求,明确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阐释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制定研究框架。并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城郊村的特征,学习、借鉴适老性评价方法与内容;结合相关理论,确定出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的核心内涵。其次,通过案例总结,梳理城郊村适老资源的5大要素,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基础框架;通过文献阅读与频数统计,初步识别出41项评价因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评价指标遴选的271份基础数据;通过因子分析(SPSS),提取出11项公因子,并筛选出35项评价指标,作为最终的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再次,构建了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分为1项目标层(A)、5项准则层(B)指标、11项要素层(C)指标、35项指标层(D)指标;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并设定出四分制打分方式和35项评分标准。以指标加权总分,制定出评分和定级两类评价结果的标准。最后,选取武汉市黄陂区的龚家大湾、中分卫湾、茨林罗湾进行适老性评价,得出三者均具有适老发展潜力,并将其划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城郊适老型村庄,从而提出“修补”、“优化”、“完善”三级规划建议。检验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胡志林[7](2018)在《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一些大城市所属的郊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与大城市不相隶属的毗邻地区却普遍快速发展。在我国大城市迅速扩张时期,大城市郊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到大城市实力的提升及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产能过剩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复杂而又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大城市经济发展亟须加快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大都市的视角,本文“反其道而行”的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实证对比分析大城市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契合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大城市毗邻区的中小城市通过主动对接、全面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城市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种重要实践。总的来说,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唯有在此基础上,城乡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鄂州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常住人口约百万,城镇人口不足60万,在中国只能算是四线或五线城市。但因其毗邻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会武汉市,带来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大城市毗邻地区的经济日益受到中心大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带动这一现象,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论文从统筹区域内和区域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测度、动力机制,试图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从城乡经济一体化角度评价衡量大城市毗邻区发展并找出差距,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的文献,阐述了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最后对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描述。第一章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有关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研究,辨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并明确了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地位。从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国内外从二元经济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研究方向转变的文献,剥离出了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涵,并提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可持续发展,为后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测度奠定分析框架。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出发,通过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逐步松动和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来梳理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第二章对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描述分析。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大城市及大城市毗邻区内涵,并总结出大城市毗邻区的类型、特征和动力及问题。分析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从内部和跨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通过第一章提出的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总量发展、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维度,对国内8个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作对比,梳理总结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四个维度特征,并梳理总结了大城市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阐释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测度维度、评价方法。在前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四个维度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定量测度的维度,根据综合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第四章,对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发展现状、动力因素、差异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湖北鄂州为典型案例,从鄂州市基本情况出发,概述了鄂州自身经济基础较好、空间区位等内外部发展优势;对鄂州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与差距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剖析了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类似鄂州市这种大城市毗邻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武汉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并将鄂州与武汉郊区江夏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者差距,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通过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第一章提出的四个维度和第三章提出的指标体系,测算出鄂州市1983-2015年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得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分别从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统一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外溢效应等四个角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将鄂州与武汉江夏、新洲、蔡甸等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上海与毗邻区昆山发展现状,提出必须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局限,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策略,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从产业、空间、交通及生态等多方面发挥自身的特色与独特的功能,吸引中心城市要素转移,才能走出中心城市的“灯下黑”效应的影响,加速大城市灯下黑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融合发展甚至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第六章,提出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通过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等五个方面建议措施,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总体来说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大城市灯下黑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更快。大城市不宜摊大饼式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带动郊区发展,应打破区域行政局限,鼓励大城市郊区与毗邻中小城市经济一体化,解决大城市郊区灯下黑等发展滞后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现有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武汉市的毗邻地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产要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24个具体指标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测量评价区域平衡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个维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异。论文的创新之处基于现有基础进一步厘清大城市毗邻区的概念,充分考虑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将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剥离出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考虑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从跨区域和区域内部两个角度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从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城乡经济一体化这一板块切入,创新地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测度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测度评价,提出了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化的对策建议,对于正确认识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郭磊贤[8](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黄伟强[9](2018)在《基层治理空间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以上海“镇管社区”为例》文中认为对于政府而言,空间是治理的对象、范围和媒介。在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了乡镇、街道、村居等管理地域性社会空间的基层空间组织。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郊区地域空间发生了剧烈变迁,原有的空间组织结构已无法适应现实的发展需求。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的背景下,为破解郊区基层治理困境,上海开启了“镇管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那么,镇管社区实践的实施效果如何?镇管社区对空间组织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文借助政府再造理论延伸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H镇镇管社区的个案研究,指出镇管社区的本质是要解决郊区基层空间组织衔接失调的问题。通过塑造社区一级新的空间组织形态并赋予其组织属性和资源属性,构建镇—社区和社区—居民区两对新的空间组织关系,镇管社区实现了对空间组织结构的创新,不仅初步调试了行政逻辑与自治理念之间的张力,还在不触及镇域空间格局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达到了镇政府对村居双重管理的目标。但目前这种创新在社区一级空间组织的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未来需要通过完善社区法规、改进协调机制、提供分类指导、鼓励社会介入等方式进一步予以优化。
吴凌放[10](2017)在《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医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问题,实现医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客观分析配置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医生人力资源的经济学特征入手,提炼国内外对医生人力资源调控的主要做法和医生人力资源需求测算的主要方法,运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地理信息技术、面板数据模型等技术分析手段,对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逐层深入地回答了以下问题:①医生人力资源为什么要公平分布,公平分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②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的公平性现状究竟如何;③对医生公平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哪些影响是正向的,哪些是负向的;④需要怎么样的政策制度安排,才能抵消负向影响因素、强化正向影响因素,进而促进公平性。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医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内在规律和目前现状形成的政策根源,以期为推动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公平分布提供有益的建议。全文分为引言和六个章节。引言部分,点明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数据来源等。第一章,梳理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经济学理论。主要涉及四方面理论。一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特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梳理了人力资源配置所需考虑的因素。指出医生人力资源具有人力资本的特点,包括具有较高的投入成本,可调节、可激励,其价值存在个体差异且可变化等。二是卫生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医疗卫生服务有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点,从理论上、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实践探讨政府和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政府的主要医疗卫生职能进行提炼,指出作为卫生资源,医生人力资源配置应具备一定公平性,由于引致需求导致医生动机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绩效、外部性等原因导致医生人力资源价格机制部分失灵,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三是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我国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的变迁入手,结合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出政府提出的宏观社会目标,要与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个人的微观激励机制相一致,只要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干预才能产生显着效果,否则将只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公平理论。从经济社会公平的经典理论和医疗卫生公平性的具体内涵入手,分析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要求,并阐述了公平性的主要评价方法。第一章内容所涉及的理论和评价方法是后文各章节研究分析的基础,并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提出研究的总体设计。首先,以医生的卫生资源和人力资本双重属性为理论起点,针对上海推动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公平分布的政策调控实践,在"医生人力资源公平分布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微观激励支持"的总体假设下,提出三个层次的具体研究假设。第二,论述了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的含义及常用的测度方法。特别指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由于功能定位不同,相应的医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公平性要求也有所不同。第三,综合市场和政府对公平性的影响、学界观点、医生人力资源预测所用到的指标变量等三个方面,梳理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的各影响因素,其中可量化的影响因素有人口和区位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经费状况、医疗基础设施布局状况、医疗服务需求、医生经济回报等。第四,开展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的回归模型设计,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开展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公平性的实证研究。采取逐层深入的方法。首先,分析总的医生人力资源在上海各区县间分布的公平性,以及城乡差异对公平性的影响。其次,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依次对剔除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医生后的医生分布公平性情况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公平性情况及城乡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三类情况的分析结果予以比较。第三,针对人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数按区县分布基尼系数(Gini系数)测算结果与调查获得的主观感受存在差异的情况,进一步对人均社区医生数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开展分布的Gini系数分析,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发现不同区域间社区医生服务可及性仍有较大差异。第四,对剔除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医生后的医生分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的公平性,经人力质量调整后,再次进行分析,并对调整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第五,对全国整体情况予以分析,并与上海情况进行比对。研究发现,从医生全口径分析、到剔除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医生分析、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析,Gini系数呈现逐步向好趋势,同时城乡差异对不公平性的影响逐步变小;按街道和乡镇为单位计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的不公平性,较之按区县为单位计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的不公平性,Gini系数明显上升,从0.100升至0.232;按职称调整医生人力质量后,不公平程度比调整前有所增加;从医生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看,公平性较好且有进一步向好趋势,从趋势上看,上海社区医生在区县的分布与之类似。第四章,开展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第二章的研究,从人口和区位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经费状况、医疗基础设施布局状况、医疗服务需求、医生经济回报等六方面选取解释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得到全国医生人力资源、上海市区级医院医生人力资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比较三者间影响因素的差异。根据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通过逐一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医生公平分布的作用方向和机制,分析影响因素与公平性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得到启示包括:推动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公平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对部分影响因素的干预已经产生了效果;但干预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第五章,从经济学角度对医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政策探讨。影响因素可分为可量化因素和不可量化因素两类。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中所使用到的变量均为可量化的,然而,还有一些政策影响较难直接量化。本章重点从政策溯源的角度,结合经济学理论,分析医生人力制度沿革对影响因素、公平性的作用。首先指出,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造成不同级别、不同区域医疗机构间医生薪酬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医生人力资源的公平分布。其次,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论是薪酬激励还是职业前景等非薪酬激励都不利于吸引优秀医生。第三,从正外部性的角度,探究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郊区农村机构与三、二级医院相比薪酬天然偏低的原因,指出,现有政策强化了外部性造成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三、二级医院之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生薪酬收入的差距,从而强化了医生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公平性。比较了公平理论中的庇古津贴和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交易理论两种方法在化解外部性时的优劣,提出政府补贴,并运用市场机制的思路。第六章,是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指出: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的公平性状况并未达到政策预期,医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服务需求存在关联,医疗基础设施的设置布局对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具有正向影响,薪酬激励对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具有正向影响,上海微观激励举措运用较少不利于推动医生区域分布公平性政策目标的实现。提出政府规划引导医生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薪酬体系优化医生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多重激励调动基层医生积极性、多点执业推动医生人力资源柔性分布等四方面政策建议。
二、郊区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郊区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基本管理单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农村社区治理的概念 |
二、基本管理单元的概念 |
(一)基本管理单元的定义 |
(二)基本管理单元政策条件下的内部差异 |
三、“一轴多元”治理理论概念 |
第三章 C区基本管理单元运行概况 |
一、C区基本管理单元综合概况 |
(一)形势背景 |
(二)运行现状 |
二、调研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三)数据采集 |
(四)数据分析 |
三、C区基本管理单元运行特色分析 |
(一)组织架构“去行政化” |
(二)资源配置“3+3” |
(三)管理服务实现“生态+” |
第四章 C区基本管理单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治理主体缺位 |
(一)社区党委流于形式 |
(二)管理部门虚化虚置 |
(三)共治主体意识淡薄 |
二、组织保障薄弱 |
(一)资金保障政策有待优化 |
(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三)场地设施配置有待完善 |
三、运行机制不畅 |
(一)协商共治平台搭建缓慢 |
(二)行政实化趋势仍需防范 |
(三)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不高 |
第五章 优化郊区基本管理单元运行的对策建议 |
一、夯实基层党建,强化党建引领 |
(一)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主导作用 |
(二)建立完善社区党建服务体系网格 |
二、深化多元治理,做实协商共治 |
(一)完善协商共治机制 |
(二)强化基层民主自治 |
(三)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
三、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组织保障 |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二)优化管理资源配置 |
(三)健全政策制度保障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1 xx镇基本管理单元农村社区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档案材料 |
附录3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县域郊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以三圩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县域郊区公共产品理论分析 |
2.1 县域郊区公共产品概念及特征 |
2.1.1 县域郊区公共产品概念 |
2.1.2 县域郊区公共产品特征 |
2.2 不同层次间公共产品比较分析 |
2.2.1 县域公共产品与城市比较差异 |
2.2.2 县域内不同层次间公共产品比较分析 |
2.2.3 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
第三章 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调查分析——以三圩村为例 |
3.1 三圩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描述 |
3.2 公共产品状况及分析 |
3.3 公共产品供给满意度调查 |
3.4 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3.5 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完善县域郊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和建议 |
4.1 在城乡布局上实现一体化 |
4.2 在城乡供给上实行均等化 |
4.3 在供给主体责任上要厘清边缘 |
4.4 靠改革调节内部化投入外部性受益问题 |
4.5 构建职权相应的事权财权 |
4.6 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的表达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
1.3.2 时空行为 |
1.3.3 社会空间 |
1.3.4 社会空间分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
2.1.1 社会分层理论 |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
2.2 社会排斥理论 |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
2.3.3 活动分析法 |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
2.4 活动空间理论 |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
3.2 案例选择 |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
3.4.1 社会经济属性 |
3.4.2 社会分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思路 |
6.1.2 数据来源 |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6.5 影响因素分析 |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
6.5.2 影响因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
7.1.1 宏观层面 |
7.1.2 中观层面 |
7.1.3 微观层面 |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上海市郊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路径优化研究 ——以青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与家庭医生制度形成 |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家庭医生制度的形成 |
第二节 郊区乡村医生模式到家庭医生模式 |
第二章 青浦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现状 |
第一节 青浦区地理人口及卫生资源分布概况 |
一、青浦区地理概况 |
二、青浦区人口分布概况 |
三、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布概况 |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情况 |
五、青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薪酬分配情况 |
第二节 青浦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情况 |
一、家庭医生“1+1+1”签约情况 |
二、分级诊疗服务开展情况 |
三、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情况 |
第三章 青浦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路径制约因素—基于问卷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设计及数据汇总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分析方法 |
二、问卷实施情况汇总分析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主要结论 |
一、家庭医生制度宣传不到位 |
二、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偏低 |
三、签约及分级诊疗配套政策缺乏吸引力 |
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任度不高 |
五、居民就医习惯需正确引导 |
六、签约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
第四章 上海市郊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路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 |
一、有效利用乡村医生队伍 |
二、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 |
三、优化家庭医生团队薪酬分配制度 |
四、广泛宣传家庭医生制度 |
第二节 政府层面 |
一、健全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配套政策 |
二、上级主管部门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郊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5)大城市郊区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归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大城市郊区研究现状 |
2.1.1 大城市郊区的概念界定 |
2.1.2 大城市郊区的研究内容 |
2.1.3 大城市郊区的研究方法 |
2.2 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
2.1.2 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 |
2.1.3 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
2.3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现状 |
2.1.1 旅游影响感知的概念界定 |
2.1.2 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内容 |
2.1.3 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方法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变量 |
3.1.1 地方感(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依恋) |
3.1.2 可持续旅游感知 |
3.1.3 居民满意度 |
3.1.4 旅游发展期望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选取 |
3.4 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3.4.1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
3.4.2 调研实施与数据收集 |
4 武汉市实证调查与分析结果 |
4.1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乡村居民调查样本正态分析 |
4.2.2 旅游影响感知及影响因素总体特征 |
4.3 信度检验 |
4.3.1 整体信度检验 |
4.3.2 分部信度检验 |
4.4 效度检验 |
4.4.1 内容效度检验 |
4.4.2 聚合效度检验 |
4.4.3 区别效度检验 |
4.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
4.5.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3 假设检验与中介检验 |
4.5.4 研究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6 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6)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武汉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刚性诉求:探索老龄事业新路径 |
1.1.2 现实需求:发展城郊村养老新模式 |
1.1.3 客观要求:构建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标准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郊村 |
1.2.2 适老性与适老性评价体系 |
1.2.3 适老型村庄与城郊适老型村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城郊村研究 |
2.1.2 适老性评价研究 |
2.1.3 乡村养老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2.1.4 相关研究述评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资源依赖理论 |
2.2.2 老龄化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2.5 对于本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3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筛选 |
3.1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筛选原则与依据 |
3.1.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筛选依据 |
3.2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筛选思路 |
3.3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基础框架 |
3.3.1 归纳构成要素 |
3.3.2 建立基础框架 |
3.4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初选 |
3.4.1 相关因子识别 |
3.4.2 确定初选指标 |
3.5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遴选 |
3.5.1 指标遴选的问卷设计 |
3.5.2 问卷受访者基本信息 |
3.5.3 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
3.5.4 指标遴选的最终结果 |
3.6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说明 |
3.6.1 适老出行环境指标 |
3.6.2 适老生态景观环境指标 |
3.6.3 适老人文环境指标 |
3.6.4 适老生活服务环境指标 |
3.6.5 适老社会经济环境指标 |
3.7 本章小结 |
4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的体系建构与方法设定 |
4.1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4.1.1 评价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 |
4.1.2 评价体系建构的技术路线 |
4.2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
4.2.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3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进程与方法 |
4.3.1 制定评分标准 |
4.3.2 确定评分依据 |
4.3.3 设定评价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的实证应用—以武汉黄陂区为例 |
5.1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对象选择 |
5.1.1 宏观对象选择 |
5.1.2 中观对象选择 |
5.1.3 微观对象选择 |
5.2 黄陂区适老基础条件分析 |
5.2.1 适宜城乡要素流通的区位条件 |
5.2.2 适宜老年群体康养的环境条件 |
5.2.3 具备培育老龄产业的用地条件 |
5.2.4 推进养老市场化发展的经济条件 |
5.2.5 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定的社会条件 |
5.2.6 具备从事养老行业的人力资源条件 |
5.3 黄陂区村庄适老性评价 |
5.3.1 胜天村龚家大湾适老性评价 |
5.3.2 王棚村中分卫湾适老性评价 |
5.3.3 白塘村茨林罗湾适老性评价 |
5.3.4 黄陂区三个村庄适老性评价结果的总体分析 |
5.4 黄陂区适老型村庄分级规划建议 |
5.4.1 一级城郊适老型村庄规划—“修补适老环境要素” |
5.4.2 二级城郊适老型村庄规划—“优化适老环境品质” |
5.4.3 三级城郊适老型村庄规划—“完善适老环境条件”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7)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实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城乡关系理论 |
二、区位论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 |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启示 |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第三节 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 |
二、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阶段 |
三、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 |
第一节 大城市毗邻区概念及界定 |
一、大城市的内涵 |
二、大城市毗邻区 |
第二节 大城市毗邻区类型、特征、动力及问题 |
一、大城市毗邻区类型 |
二、大城市毗邻区的特征 |
三、大城市毗邻区发展的动力 |
四、大城市郊区及毗邻区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 |
一、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原则 |
二、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
三、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及实践 |
一、跨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 |
二、区域内部城乡经济一体化 |
三、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实践 |
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一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及指标选取的原则 |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 |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生产要素 |
二、经济总量 |
三、经济结构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
一、主观赋权法 |
二、客观赋权法 |
第四章 毗邻区鄂州市的典型性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鄂州的典型性 |
一、区位特征明显 |
二、城市规模不大 |
三、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
一、自身有利因素 |
二、外部有利因素 |
第三节 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与差距 |
二、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与差异 |
三、城乡居民储蓄的现状与差异 |
第四节 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 |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 |
三、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 |
四、空间结构存在阻碍 |
第五章 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兼与江夏区对比 |
第一节 数据预处理 |
一、数据介绍 |
二、原始数据正向化 |
三、原始数据标准化 |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运用 |
一、数据检验 |
二、选取主成分 |
三、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
四、因子载荷矩阵的标准化 |
五、方差最大旋转主成分得分系数 |
六、综合指数计算 |
第三节 结果评价及因素分析 |
一、结果评价 |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机制分析 |
第四节 毗邻区与江夏区等地区的对比分析 |
一、“灯下黑”地区特征 |
二、江夏区与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 |
三、武汉其他“灯下黑”地区与鄂州市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 |
一、地面道路一体化 |
二、轨道交通一体化 |
三、水运发展一体化 |
四、航空发展一体化 |
第二节 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 |
一、创新产业发展联动模式 |
二、实现产业融合错位化 |
三、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化 |
第三节 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 |
一、与大城市郊区的市场对接 |
二、区域内城乡市场对接 |
三、推进城市群发展及毗邻区城市网络化建设 |
第四节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
一、加大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
二、提高农村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四、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 |
第五节 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 |
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二、加快城乡金融制度变革 |
三、加快城乡公共品供给体系改革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
1.4 研究纲领要点 |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
1.4.4 引入“治理”因素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
1.6.1 科学问题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难点 |
1.7 篇章结构 |
第2章 理论框架 |
2.1 核心变量 |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
2.1.3 密度与设施 |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
2.3.1 模型前提假设 |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
3.3.3 初步解释 |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
4.1 研究语境 |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
4.2.1 历史时期划分 |
4.2.2 空间层次界定 |
4.2.3 主要文献材料 |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
4.4 过程特征 |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
5.1 技术思路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测度分析方法 |
5.1.3 数据来源 |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
5.2.1 上海市域部分 |
5.2.2 苏州市域部分 |
5.2.3 沪苏走廊地区 |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
5.3.1 各级居民点 |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
6.4 评价与启示 |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
7.1.2 成绩和经验 |
7.1.3 牺牲和代价 |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
7.3.1 基本判断 |
7.3.2 对策建议 |
7.3.3 空间框架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层治理空间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以上海“镇管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基层治理 |
1.2.2 空间组织结构 |
1.2.3 镇管社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研究发现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基层治理空间组织结构的一般理论研究 |
2.1 行政组织变革的理论阐述 |
2.2 从行政组织变革到空间组织变革 |
2.3 基于空间组织变革的结构调整 |
第三章 上海镇管社区创新的空间动因及方案设计 |
3.1 上海镇管社区创新的空间动因 |
3.1.1 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镇域空间变化 |
3.1.2 大型居住社区治理遭遇的巨大挑战 |
3.1.3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面临的空间困境 |
3.2 上海镇管社区创新的方案设计 |
3.2.1 “1+1+X”镇管社区模式 |
3.2.2 “1+X+X”镇管社区模式 |
第四章 上海市浦东新区H镇镇管社区的个案研究 |
4.1 H镇大居社区概况:空间组织变革的动因 |
4.2 H镇镇管社区的做法:空间组织变革的实施 |
4.2.1 搭建“三大平台”,促进社区治理多方参与 |
4.2.2 推动“三个下沉”,确保基层有职有权有物 |
4.3 H镇镇管社区前后的空间组织剖析 |
4.3.1 镇一级空间组织 |
4.3.2 社区一级空间组织 |
4.3.3 村居一级空间组织 |
4.4 H镇镇管社区实践中的空间组织结构 |
4.4.1 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与解读 |
4.4.2 空间组织结构的渐进性与过渡性 |
4.4.3 镇管社区实践中的张力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郊区空间组织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欧美国家的城郊空间组织管理 |
5.1.1 美国 |
5.1.2 欧洲国家 |
5.2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城郊空间组织管理 |
5.2.1 日本 |
5.2.2 新加坡 |
5.2.3 香港地区 |
5.3 相关启示和借鉴 |
第六章 结论 |
6.1 镇管社区在空间组织结构上的创新 |
6.2 镇管社区在空间组织结构创新上的不足 |
6.2.1 社区一级空间组织定位尚不明确 |
6.2.2 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仍需改进 |
6.2.3 空间组织结构的整合能力不足 |
6.3 上海郊区基层空间组织结构的优化路径 |
6.3.1 完善社区发展法规,强化政策驱动效应 |
6.3.2 明确空间组织定位,改进内部协调机制 |
6.3.3 提供社区分类指导,调试创新实践张力 |
6.3.4 鼓励社会力量介入,丰富空间体系要素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和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主要数据来源和概念界定 |
六、本研究的创新及有待改进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内在逻辑关联 |
三、人力资源的配置与激励 |
四、作为人力资本的医生人力资源特点 |
第二节 卫生经济学 |
一、卫生经济学 |
二、医疗卫生服务特性 |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四、作为医疗卫生资源的医生人力资源特点 |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 |
一、制度经济学 |
二、制度架构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四节 公平理论 |
一、经济社会公平的思想理论 |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 |
三、医疗卫生领域公平的内涵 |
四、医疗卫生资源公平配置的评价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总体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理论起点:医生的卫生资源和人力资本双重属性 |
二、研究现场:上海医生人力资源的区域公平配置 |
三、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的含义和测度方法 |
一、分布公平性的含义 |
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分布公平性要求 |
三、公平性的测度方法 |
第三节 基于公平性的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影响因素结构 |
一、市场和政府对公平性的影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
二、多种方法的影响因素提炼 |
三、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 |
第四节 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的模型构建 |
一、模型设计总体思路 |
二、面板数据建模步骤 |
第三章 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公平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医生人力资源在上海各区县分布公平性变化 |
一、上海各区县千人口医生数变动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人均医生数在区县分布的Gini系数变动情况 |
三、人均医生数在区县分布的Theil指数变动分析 |
第二节 除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以外的医生在上海各区县分布公平性变化 |
第三节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区域分布公平性变化 |
一、以区县为单位测算的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变动分析 |
二、以区县为单位测算的Gini系数结果与主观感受的差异及分析 |
三、细化测量区域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分布公平性再评价 |
第四节 基于人力质量调整的上海医生区县分布公平性分析 |
一、人力质量调整的依据和方法 |
二、人力质量调整前后Gini系数和Theil指数比较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公平性分析结果的小结 |
二、与全国趋势的比较 |
第四章 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全国面板数据的医生人力资源分布影响因素 |
一、回归模型构建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第二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上海区级医院医生区域分布影响因素 |
一、回归模型构建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上海社区医生区域分布影响因素 |
一、回归模型构建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第四节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公平性的逻辑关系 |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二、医疗基础设施分布状况的影响 |
三、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 |
四、医生经济回报的影响 |
五、人口密度的影响 |
六、政府卫生投入的影响 |
七、各变量回归结果与公平性关系的启示 |
第五章 公平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的政策根源探讨 |
第一节 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的影响 |
一、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 |
二、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薪酬差距促使人力资本价格机制发生作用 |
第二节 社区卫生改革政策的影响 |
一、社区卫生机构薪酬制度的负面影响 |
二、职业前景等非薪酬激励的负面影响 |
三、社区卫生服务任务日趋增多变相降低了工资收入 |
第三节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政策根源解释 |
一、理论解释 |
二、解决途径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讨论 |
一、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的公平性状况尚未达到政策预期 |
二、医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服务需求存在关联 |
三、医疗基础设施的设置布局对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具有正向影响 |
四、薪酬激励对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具有正向影响 |
五、医疗机构与医生的微观激励和上海提高医生区域分布公平性的社会目标不相一致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规划引导医生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
二、薪酬体系优化医生人力资源空间分布 |
三、多重激励调动基层医生积极性 |
四、多点执业推动医生人力资源柔性分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我国和上海地区关于医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政策分析 |
二、国家1998年以来主要医生人力法规政策汇总 |
三、上海1998年以来主要医生人力法规政策汇总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医生人力资源调控经验梳理 |
后记 |
四、郊区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基本管理单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区为例[D]. 邱玮松.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1(09)
- [2]县域郊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以三圩村为例[D]. 成冉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3]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4]上海市郊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路径优化研究 ——以青浦区为例[D]. 陆越涛.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大城市郊区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归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阮佳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武汉黄陂区为例[D]. 孟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D]. 胡志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9]基层治理空间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以上海“镇管社区”为例[D]. 黄伟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10]上海医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凌放.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