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心”缩短与部属的心理距离(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1](2021)在《空间压缩: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构建逻辑》文中认为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精神基础,农民是乡村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主体,理应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农民主体性是文化振兴得以实现的根本。文章基于空间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现状展开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存在主体间角色冲突、主体认知混乱、主体意识欠缺三大主体性危机,为超越既存主体性危机,文章指出空间压缩有利于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在政治、制度和心理三个方面强化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性优势,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文化的在地性发展和本土化发展。
许林[2](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朱懿[3](2020)在《幽默型领导的类型及其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幽默型领导可以划分为自强型、自贬型、亲和型、攻击型和自嘲型五类。幽默型领导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此,领导者要提高领导效能,须把握好默契的度,做到:自我警示,一分为二,幽默有时;把握频率,过犹不及,幽默有度;严肃非坏,当心蠕变,幽默有效。
郭青青,王良燕,韩冰[4](2020)在《社会拥挤对助人行为意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持续性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拥挤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社会拥挤情景中频繁出现求助呼吁和助人行为。助人行为,即给需要者伸出援手,被视为一种普适的价值观。然而,关于社会拥挤是增加助人行为意愿、还是减少助人行为意愿的讨论并不多见,而对该现象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的挖掘也未引起重视。通过梳理社会拥挤和助人行为等相关研究,基于自我-他人融合理论,构建社会拥挤对助人行为意愿影响的研究模型,利用5个实验和3个预实验,招募1 091名被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社会拥挤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助人行为意愿,被试在社会拥挤环境中参与和转发轻松筹平台上的救助、做义工、响应校庆捐赠和志愿者活动的意愿均更高。所有实验均采用情景模拟法和组间实验设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重点探索助人行为意愿在社会拥挤环境和非社会拥挤环境中的差异,并验证社会联结感和同理心在主效应中的链式双中介作用。实验1和实验2研究结果表明,身处社会拥挤环境中的被试有更高的助人行为意愿,实验3~实验5揭示该效应的中介机制为:在社会拥挤的环境中,由于人与人之间更近的物理距离,被试体验到了更大的自我与他人的融合,从而产生更强的社会联结感,社会联结感增加同理心并进而增加助人行为意愿。同时,社会拥挤环境中的组成人员对该效应起调节作用,由内团体(如校友)组成的社会拥挤环境比由外团体(如竞争学校的同学)组成的社会拥挤环境更能增加助人行为意愿。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拥挤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助人行为意愿问题,为理解社会拥挤环境中的助人行为提供了较为新颖且有说服力的视角;填补了已有研究鲜少关注和深入分析社会拥挤积极面的研究空白,并开拓了社会拥挤增加社会联结感的积极研究视角,因此从心理层面解释社会拥挤对助人行为的积极影响;揭示了不能忽视消费者身处社会拥挤时感知到更大的自我与他人的重叠这一积极面,并引起社会联结感增加,增强同理心和助人行为意愿。研究结果对非营利性组织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时间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李姗姗[5](2020)在《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正在推动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类型与数量在诸多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而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形势更为严峻。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涉及每位劳动者、每个家庭的核心权益,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现代化工业建设中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突破政府单一治理成效不显着难题成为安全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议题。合作治理模式对于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问题凸显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突出的治理成效,构建多主体、多向度的合作互动关系成为现代社会治理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心理距离视域,探析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主体、结构与关系,在厘清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概念范畴,剖析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基础上,结合质性研究,构建不同层级关系的多维心理距离情境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刻画了多主体交互机理并耦合多主体、多层级间的关系,明晰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量化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耦合效度及驱动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从动态演化逻辑出发,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复现多主体随着时间变化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演化趋势。最后,基于实证和仿真结果针对性地设计了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心理距离视域下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建构。(1)确定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八类主体角色并对其权力、行为、责任边界进行了界定,从强关系层、相关层、弱关系层三个层级对不同主体的职能进行定位。(2)在此基础上,依据心理距离理论,从事件心理距离、主体间心理距离、层级间心理距离分别对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亲疏关系进行剖析。(3)依据耦合效应提出了“初级合作治理-成长合作治理-规范合作治理-理想合作治理”演化路径。二是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模型构建及量化研究。(1)通过质性研究厘清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机理,从“交互形式-交互主导性-交互强度-交互持续性”四个层面对主体间的交互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体间的交互水平整体偏弱,主体之间未呈现良好互动。(2)交互主体心理距离亲疏关系整体呈现趋近态势,其中交互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事件处于咫尺关系(M=2.38),主体间与层级间心理距离整体处于亲近状态。(3)进一步地,不同主体与不同层级间耦合度偏低,合作程度处于“成长合作治理”阶段。三是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基于质性分析构建了囊括主体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距离的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框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原始型合作治理意愿最高。年龄小于20岁、离异、月收入高于5万、家庭月收入高于20万、学历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工作年限在3-5年之间、住宅面积在120-150m2区间内、家庭成员数为6人以上、政治面貌为民主党派、身份特征为市场主体的职业安全合作治理意愿较低。(2)主体心理因素中的经济性目标、安全性目标、政治性目标、信任成本、社会信任、个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均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3)事件心理距离、主体间心理距离、层级间心理距离在主体心理因素各个变量和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间的中介效应均显着。(4)环境因素中的政策类型、政策普及、政策识别、国民经济、收入水平、资金投入、渠道多样、技术支持、信息共享、文化氛围、社会舆论、道德规范对主体心理因素与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路径显着。四是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系统仿真分析。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多源类信息和耦合强度控制下的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交互学习系统,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复现在不同要素影响下多主体随着时间变化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演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1)在多源类信息交互干预下,多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的心理距离迅速缩聚,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水平迅速增高,且政策环境干预对主体间合作治理的达成最有效。(2)在不同耦合强度情境下,高值高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的心理距离缩聚最快,并能快速促进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的实现;低值高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会出现延迟;高值低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低值低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水平与达成合作的速度均处于最低水平。(3)基于主体差异性,八类异质性主体在多源类综合因素影响下其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具体地,在高值高耦合控制器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和医疗机构、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政府和市场主体、政府和医疗机构、市场主体和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互粘合度明显提升,政府和用人单位呈现“一致化”高交互状态;在高-低型低耦合控制器下,政府和社会组织、政府和社会公众、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交互呈现明显的劣化态势,市场主体和新闻媒体、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之间交互始终处于“隔阂”状态;在低值高耦合控制器下,劳动者和新闻媒体、劳动者和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交互粘合度不断增强,劳动者和医疗机构呈现“一致性”高交互状态,劳动者和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呈现高劣化交互态势。最后依据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构建了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体系,分别从主体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多维心理距离、多主体交互耦合与自身行为等方面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为有效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合作治理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126幅,表108个,参考文献298篇。
张学广[6](2019)在《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从趋向动词入手,通过细致分类、认知观照、功能探究,进一步揭示由其构成的趋向补语所具有的语言类型学意义。本文从“认知”出发,根据“认知参照”对趋向动词进行细致分类,分析位移事件中的“信息组块”,再从“信息”的角度分析趋向动词的句法问题,以及趋向补语表述不同位移时的句法差异和语序问题;借助“视觉表象”,分析趋向补语各种语义的衍生机制与语义特点;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语境、发话人主观视角、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等对趋向补语句法形式和语义的影响。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第二章从位移类型和认知参照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趋向动词表述的位移,可以分为施事位移、受事位移、部位位移三种类型,对位移现象的认知需要借助“认知参照”,如“立足点/场域”“处所”“相对位置”“空间方向”等,不同的趋向动词对应不同的“认知参照”;位移类型、认知参照影响趋向动词的语用和语义。第三章从“信息组块”和“语块组合”的角度考察趋向动词。通过分析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的差异,指出位移“事件”包括四个“信息组块”:背景、起始、过程与结果。趋向动词表述位移的“结果”,同时含有位移的“方向”信息;动词在汉语“语块组合”中具有“标记”作用,动词之间的距离造成“动补式”与“连动式”两种结构差异;根据“动词性”的强弱,趋向动词可以分为“弱动型”和“强动型”,前者只能作补语,后者既可作补语,也可作谓词;在表述施事位移时,不同的认知参照、信息加工和关注焦点,位移是否涉及“处所”,涉及的“处所”是位移的终点、起点还是路径,都会对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产生影响。第四章分析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比施事位移复杂,“把”字句能更好地呈现其“信息组块”及相互关系,在句法上能够平衡补语与宾语的位置“竞争”,是表述部位位移和受事位移的“优势语序”;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不同,语义结构和组合关系也存在差异,“后宾式”是典型的“动补”结构,“前宾式”可以视为“连动式”或“兼语式”,“中宾式”可以视为“兼语式”或“动补式”加“来/去”;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和“动词核心”,体现了汉语注重形象思维和韵律节奏的特点。第五章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趋向补语表述的是位移的“视觉表象”,基本义为“趋向结果义”,是对位移“过程”“结果”“方向”的综合表述;在“趋向结果义”的基础上,通过视觉表象中的“信息附加”和“隐喻”,趋向补语有了“结果义”和“状态义”;趋向补语的语义都与“变化”有关,趋向动词是对“变化”的起点、方向/过程、终点的综合表述;“语用”推动了趋向补语的语义发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用”背景分析趋向补语的语义。第六章从语境、视角、信息三个角度,阐述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来/去”的立足点,与语境中的“场景”切换、发话人的“视点”切换、发话人的心理位置等有关;“V上”与“V下”可以表述相同的事件,体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和“视角”差异,“V上”对应“处所”视角和“施事”视角,突显“主观期望”,“V下”对应“受事”视角,突显“客观结果”;趋向补语可以传递或者强化“结果”信息、“变化”信息,可以引出“评判”信息、传递“暗示”信息,“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不同,去掉趋向补语后对语义的影响不同。第七章从交际情境、交际功能的角度,分析趋向补语的语用问题。交际情境可以分为“对话”和“独白”,交际功能可以分为“告知”“祈使”“叙述”“描述”“评述”等,交际功能不同,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也有差异;趋向补语与“了”的搭配,受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表述内容的影响,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动态助词“了”服务于交际需要,或者是补足信息、消除误解,或者是传递交际意图,或者是增强表达效果。第八章为结语,总结研究收获,反思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本课题通过对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进而对趋向补语进行多维的深化探索,对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深了对汉语特点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邓新航[7](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指出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于晋海[8](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孙烁[9](2019)在《授权型领导、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投入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对组织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是组织获得强大生命力,提升生产效率,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员工是组织的齿轮,是执行任务的载体,组织的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领导授权行为,促进组织结构改革向扁平化发展,同时增进组织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水平,发挥员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带动组织发展,把握好市场上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但是,中国的权利距离较大,大部分员工只是单纯的听从领导指示,因为替换性较高所以在所属组织中根本没有归属感,这种现象会导致员工对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阻碍视而不见抑或有机会的情况下不敢也不愿意表达个人的想法,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严重阻碍了组织的发展。因此,怎么样激励员工的工作投入已经成为管理者必须要准备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员工是否有奉献精神、员工是否会对组织有认同意识、员工是否会参与决策都会影响员工工作投入,通过领导和授权,授权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能够带领员工意识到自己负责的工作任务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在此同时,运用授权的方式增强上下级沟通激发员工的高层次需求例如工作安全感、工作幸福感,在此基础上建起上级与下属之间互相扶持互相信任的团队关系,这将会进一步的缩短上下级之间心理距离。另外,员工是否愿意认同组织并产生归属感还会受到员工自身心理认知的影响。本文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归纳和整理以及对研究内容的推导与假设设计出了授权型领导的领导方式、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投入三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对授权型领导各个维度分开与员工工作投入各维度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单一维度。其次对心理所有权和授权型临高以及员工工作投入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的补充。最后是不局限与职业限制,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相关关系研究。本文通过网络形式以及纸质版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的收集,涉及地点包括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湖北等地,在调查结束之后共得到150份有效调查问卷。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所得有效问卷的具体统计数据,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授权型领导四个维度(对高绩效信心、积极参与决策、增强员工工作意义感与自主性)对员工工作投入均有正向作用。(2)授权型领导四个维度(对高绩效信心、积极参与决策、增强员工工作意义感与自主性)均对心理所有权有积极作用。(3)心理所有权的增幅对员工工作投入有正向的积极作用。(4)心理所有权能够在授权型领导四个维度(增强员工工作意义感、积极参与决策、对高绩效信心和自主性)与员工工作投入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韩帅[10](2019)在《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交互结构及共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因是我国煤矿事故的关键致因。在当前煤炭去产能背景下,强烈的失业风险感知、不良的深井工作环境以及劣化的组织关系等均导致了煤矿从业人员职业源性的心理损害日趋严重,使得整个煤矿安全心理系统呈现劣化趋势,安全风险因素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事实上煤矿事故的发生是煤矿生产活动中主体与环境间或主体间心理、行为、关系劣化问题的深层映射。如何突破传统的个体、局部、静态的安全研究视角,以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的有机性、交互性和演化性的“生态”视角来揭示煤矿安全心理系统中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内在机理正成为新的方向。本研究基于事故防控、安全心理与行为、组织中人际交互以及生态心理学等领域的文献研究,界定了“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概念和内涵,厘清了其基本组成要素和主体结构,刻画了基于心理、行为和关系的心理生态交互层级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构建了基于心理-行为-关系关联下的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结构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方法获取相关基础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具体交互要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从现实的动态演化逻辑出发,运用神经网络和社会网络建模等方法模拟多主体交互要素混合干预下的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最后,基于实证和仿真结果设计了煤矿安全心理生态EPBR健康互促共生政策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构成和交互层面分析。以生态心理学中主体与主体间、主体与环境间有机互动的思想为原则剖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自然和衍生环境要素、执行-决策-监察层为主的生态主体要素,基于心理-行为-关系的内在关联性分别探讨了心理层面的资源和情感交互特性、行为决策层面的利他和排他特性以及关系层面的共生关系和秩序演化路径,在互害-强偏利-弱偏利-可纳互利-强互利的共生关系分类基础上提出了恐怖态-危险态-风险态-康复态-健康态的共生秩序演化路径。(2)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结构模型构建和量化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厘清了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心理与行为交互机理,确立了外源交互变量(环境、资源和情感交互感知)、内源交互变量(注入式、分离式和吸取式的交互特征以及风险偏好、参考点依赖的风险特征)以及交互行为倾向变量(助力、维持、忽略、侵害、设障、退出等利他和排他行为)。基于此,构建了基于心理-行为-关系逻辑下的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结构模型。设计开发了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要素的测量问卷,并以矿工、管理和监管生态主体为对象开展相应的实证调查并获取了多主体的相关实证数据。(3)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实证分析研究。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煤矿安全心理生态释放出了多元劣性交互信号,由于安全的脆弱性和无法逆转性,这些劣性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揭示了当前宏观衍生和自然环境劣化严重、多主体间存在冲突性交互感知,其中所有主体的资源和情感双低分裂型平均占比约20%。主体的交互特征呈现多样化、低风险偏好比例较低且排他行为占比较大。另外,年龄、月收入、家庭收入、住房、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负担人口数、职位、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和宗教信仰等社会人口学变量对不同主体的行为倾向具有显着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结合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回归分析中验证了自然环境、宏观和微观衍生环境、任务资源、关系资源、发展资源、正式情感和非正式情感交互感知对部分利他和排他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效应。此外,在交互特征和风险特征的调节效应检验中,验证了注入式、分离式、吸取式交互特征以及风险偏好和参考点依赖对环境交互感知和情感交互感知与部分排他行为间关系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同时注入式、分离式、吸取式交互特征对环境、资源和情感交互感知与部分利他行为间关系也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4)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共生演化仿真研究。构建以真实煤矿组织互动下矿工、管理和监管的生态网群结构,结合Matlab、Python以及Visual Studio等平台联合开发了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共生演化仿真系统,通过对实证数据初始分析基础上,得到了基于卓越、薄弱份子干预以及外源、内源交互要素和网络影响强度混合干预下的共生演化仿真结果。仿真结果显示,当前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形成了以可纳共生关系为主且强偏利共生关系次之的涌现特征,整体秩序落入了“危险态”。通过增强薄弱和卓越份子的网络影响强度,发现了其具有能够不断扭转系统共生秩序的潜力。通过对各环境交互、资源与情感交互、交互特征以及风险特征等要素分别进行调节干预,发现宏观衍生环境、任务资源和情感交互感知、注入式和分离式交互特征以及风险偏好在改变共生关系和秩序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干预能力,同时关系资源交互的过度强化,则会导致共生秩序的层级退化。基于此,以不同生态群体为对象在不同内、外源交互要素和网络影响强度的混合干预下,发现了矿工生态群的初始干预效应最为显着,而监管生态群具有极强的“传播器”特质。在多主体生态群进行资源和情感匹配干预时,矿工和监管生态群体的匹配效果最优。此外,增强的网络影响强度会加大内外源交互要素的优化扩散作用,促进共生秩序的跃进。当同化提升所有生态群体或者其各交互要素时,产生的共生牵引力最强。(5)煤矿安全心理生态EPBR健康互促共生体系设计。以环境E-心理P-行为B-关系R为提升对象,分别进行了客体环境调控设计、心理干预设计、行为防控设计、主体共生力建设和网络传播建设,同时该共生框架嵌入了政府-企业-家庭-管理者-监管者-矿工等多角色,形成了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多主体间互促共生的成长体系。
二、用“心”缩短与部属的心理距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心”缩短与部属的心理距离(论文提纲范文)
(2)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幽默型领导的类型及其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幽默型领导的类型 |
二、幽默型领导的作用机理 |
(一)自强型幽默领导、亲和型幽默领导与正向自嘲型幽默领导的积极作用 |
(二)自贬型幽默领导、攻击型幽默领导和负向自嘲型幽默领导的消极作用 |
三、优化幽默型领导的对策建议 |
(一)自我警示,一分为二,幽默有时 |
(二)把握频率,过犹不及,幽默有度 |
(三)严肃非坏,当心蠕变,幽默有效 |
(4)社会拥挤对助人行为意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相关研究评述 |
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2.1 社会拥挤和助人行为意愿 |
2.2 同理心、社会联结的中介作用 |
2.3 社会拥挤组成成员的调节效应 |
2.4 研究模型和实验概述 |
3 实验1:自然情景的社会拥挤增加助人行为意愿 |
3.1 实验设计和步骤 |
3.2 结果分析 |
3.3 结果讨论 |
4 实验2:虚拟剪影人像的社会拥挤增加助人行为意愿 |
4.1 实验设计和步骤 |
4.2 结果分析 |
4.3 结果讨论 |
5 实验3:同理心的中介作用 |
5.1 实验设计和步骤 |
5.2 结果分析 |
5.3 结果讨论 |
6 实验4:社会联结感的中介作用及内团体和外团体的调节作用 |
6.1 实验设计和步骤 |
6.2 结果分析 |
6.3 结果讨论 |
7 实验5:社会联结感和同理心的链式双中介作用 |
7.1 实验设计和步骤 |
7.2 结果分析 |
7.3 结果讨论 |
8 结论 |
8.1 理论贡献 |
8.2 实践意义 |
8.3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5)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合作治理相关概念及应用研究 |
2.2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研究 |
2.3 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相关研究 |
2.4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系统性评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基础 |
3.1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主体权力、行为、责任边界分析 |
3.2 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概念及结构分析 |
3.3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主体交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体系建构 |
4.1 关键研究变量的质性分析 |
4.2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4.3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模型建构 |
4.4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模型建构与假设提出 |
4.5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综合模型建构 |
4.6 本章小结 |
5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相关研究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 |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实证分析 |
6.1 不同主体交互现状分析 |
6.2 交互主体心理距离亲疏分析 |
6.3 交互耦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
7.1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
7.2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3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直接驱动效应分析 |
7.4 心理距离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 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模型变量关系假设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8 心理距离视域下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系统仿真研究 |
8.1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系统仿真模型建构 |
8.2 多源类信息干预机制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仿真 |
8.3 基于耦合强度的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仿真 |
8.4 基于主体差异的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仿真研究 |
8.5 本章小结 |
9 心理距离视域下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1 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总体思路 |
9.2 基于主体心理因素的多主体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3 基于情境因素的多主体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4 基于多维心理距离的多主体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5 基于多主体交互耦合与自身行为促进助推策略 |
9.6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趋向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
1.2.2.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
1.2.3. 趋向补语的句法研究 |
1.2.4. 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 |
1.2.5. 趋向补语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
1.2.6. 趋向补语习得顺序与教学研究 |
1.2.7. 本文的“研究切入点” |
1.3. 理论基础 |
1.3.1. 认知语言学 |
1.3.2. 功能主义语言学 |
1.3.3. 传播学理论 |
1.3.4. “语言”与“语言之外”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问题 |
1.4.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位移类型、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 |
2.1. 位移的三种类型 |
2.1.1. 施事位移 |
2.1.2. 部位位移 |
2.1.3. 受事位移 |
2.2. 施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
2.2.1. “立足点/场域”与“来/去” |
2.2.2. “处所”与“上_1、下_1、进、出、回” |
2.2.3. “处所/立足点”与“过/过去/过来” |
2.2.4. “相对位置”与“开/上_2” |
2.2.5. “空间方向”与“起/起来_2” |
2.2.6.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分类 |
2.2.7. 认知参照与趋向动词的使用 |
2.3. 部位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
2.3.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
2.3.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
2.4. 受事位移及其认知参照 |
2.4.1. 与施事位移的相同之处 |
2.4.2. 与施事位移的不同之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组块、语块组合与趋向动词 |
3.1. 位移事件与“信息组块” |
3.1.1. 位移“活动”与位移“事件” |
3.1.2. 位移“事件”的“信息组块” |
3.1.3. 位移“过程”与位移“结果” |
3.1.4. 位移“结果”与位移“方向” |
3.2. “信息加工”与“语词加工” |
3.2.1. 信息的省略、虚化与突显 |
3.2.2. 语词的脱落、移位与转喻 |
3.2.3. 语法结构与信息结构 |
3.3. 汉语句式与“语块组合” |
3.3.1. 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 |
3.3.2. 动词在“语块组合”中的作用 |
3.3.3. 动词“距离”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
3.3.4. 趋向动词作“补语”与作“谓词” |
3.3.5. 趋向动词的句法规则差异 |
3.4. 趋向动词表述施事位移 |
3.4.1. 以“空间方向”为参照 |
3.4.2. 以“相对位置”为参照 |
3.4.3. 以“立足点”为参照 |
3.4.4. 以“处所”为参照 |
3.5.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搭配 |
3.5.1. 趋向动词与处所宾语的“语块组合” |
3.5.2. 处所宾语:终点、起点、路径 |
3.5.3. 处所宾语与“来/去” |
3.5.4. 处所对施事位移表述的影响 |
3.5.5. 隐现句与施事位移的表述 |
3.5.6. 句法形式的外部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趋向补语的句法形式与语序呈现 |
4.1. 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
4.1.1. 部位位移的“信息组块” |
4.1.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
4.1.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部位位移 |
4.1.4. “把”字句的“语序优势” |
4.2. 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
4.2.1. 受事位移的“信息组块” |
4.2.2. 简单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
4.2.3. 复合趋向补语表述受事位移 |
4.2.4. 宾语位置与语法结构 |
4.3. 从趋向补语看汉语的句法特点 |
4.3.1. 竹式结构与动词核心 |
4.3.2. 形象思维与影像呈现 |
4.3.3. “韵律句法”与“信息量” |
4.3.4. 语言表述的“软约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与语义特点 |
5.1. 位移现象、视觉表象与语言表述 |
5.1.1. 从位移现象到视觉表象 |
5.1.2. 从视觉表象到语言表述 |
5.1.3. 视觉表象与位移的三种表述方式 |
5.1.4. 趋向补语“趋向义”的语义特点 |
5.1.5. 视觉表象与趋向补语的语义衍生 |
5.2. 位移“信息附加”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
5.2.1. 施事位移与“上_2”的“结果义” |
5.2.2. 受事位移与“上_1”的“结果义” |
5.2.3. 受事位移与“下”的“结果义” |
5.2.4. 受事位移与“出”的“结果义” |
5.2.5. 部位位移与“上/开”的“结果义” |
5.3.位移“隐喻”与趋向补语的“结果义” |
5.3.1. 空间位置隐喻等级和数量 |
5.3.2. 空间位置隐喻心理预期 |
5.3.3. 空间位移隐喻时间位移 |
5.3.4. 位移事件隐喻抽象事件 |
5.4. 趋向补语“状态义”及其衍生机制 |
5.4.1. 趋向补语表述形态变化 |
5.4.2. 位置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
5.4.3. 形态变化隐喻状态变化 |
5.4.4. 趋向补语表述动态变化 |
5.5. 趋向补语的语义特点 |
5.5.1. 语义的糅合与共性 |
5.5.2. 语义与“语境”信息 |
5.5.3. 语用与语义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上):语境、视角与信息 |
6.1. “语境”与“来/去”的“立足点” |
6.1.1. “场景”切换与“立足点” |
6.1.2. “视点”切换与“立足点” |
6.1.3. “心理位置”与“立足点” |
6.1.4. 言语交际与认知推理 |
6.2. “视角”与“V上/V下”的使用 |
6.2.1. 语言的“主观性”与“视角” |
6.2.2. “处所”视角与“受事”视角 |
6.2.3. “施事”视角与“受事”视角 |
6.2.4. “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 |
6.2.5. 句法形式与篇章语法 |
6.3. 信息传递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
6.3.1. 传递“结果”信息 |
6.3.2. 传递“变化”信息 |
6.3.3. 强化“结果”信息 |
6.3.4. 强化“变化”信息 |
6.3.5. 引出“评判”信息 |
6.3.6. 传递“暗示”信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趋向补语的语用分析(下):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
7.1. 交际情境与交际功能 |
7.1.1. 交际情境:对话与独自 |
7.1.2. 对话情境中的“告知” |
7.1.3. 对话情境中的“祈使” |
7.1.4. 独白情境中的“叙述” |
7.1.5. “叙述”与“描述”“评述” |
7.2. 交际功能与趋向补语的使用 |
7.2.1. “告知”时的信息选择与句式安排 |
7.2.2. “祈使”与“来/去”的使用 |
7.2.3. “叙述”中的语句衔接 |
7.2.4. “描述”“叙述”与“V来V去” |
7.2.5. “评述”与“V+得/不+趋向补语” |
7.3.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了”的搭配 |
7.3.1. 趋向补语与动态助词 |
7.3.2. “告知”与“了_2”的使用 |
7.3.3. “告知”与“了_1”的使用 |
7.3.4. “祈使”与“了_2”的使用 |
7.3.5. “叙述”与“了_2”“了_1”的使用 |
7.3.6. 交际情境与动态助词“了”的作用 |
7.4. 交际情境、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
7.4.1. 交际情境与语法语义 |
7.4.2. 交际功能与语言价值 |
7.4.3. 交际功能与语言习得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1.1. 对趋向动词的认识 |
8.1.2. 对趋向补语的认识 |
8.2. 研究价值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
一、圣观音图像类 |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学背景 |
三、佛教背景 |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
附录二 表格目录 |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出发 |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田野工作概况 |
(三) 文本结构 |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
附录2 问卷 |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授权型领导、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投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创新点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授权型领导文献综述 |
2.1.1 授权型领导概念 |
2.1.2 授权型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 心理所有权文献综述 |
2.2.1 心理所有权的概念 |
2.2.2 心理所有权的维度与测量 |
2.3 员工工作投入文献综述 |
2.3.1 员工工作投入的概念 |
2.3.2 员工工作投入维度与测量 |
2.4 变量间的相关研究 |
2.4.1 授权型领导与心理所有权的相关研究 |
2.4.2 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的相关研究 |
2.4.3 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 |
2.5 研究述评 |
3.研究模型与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内在动机理论 |
3.1.2 社会交换理论 |
3.2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3.3.1 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的研究假设 |
3.3.2 授权型领导与心理所有权的研究假设 |
3.3.3 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投入的研究假设 |
3.3.4 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4.研究设计 |
4.1 变量定义与测量 |
4.1.1 授权型领导的定义与测量 |
4.1.2 心理所有权的定义与测量 |
4.1.3 员工工作投入的定义与测量 |
4.2 变量符号设定 |
4.3 问卷设计 |
4.4 数据的收集 |
4.5 实证研究方法 |
5.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基本信息 |
5.1.2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相关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回归分析 |
5.5.2 授权型领导与心理所有权之间的回归分析 |
5.5.3 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投入回归分析 |
5.5.4 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分析 |
5.5.5 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Bootstrap检验 |
6.研究结果讨论 |
6.1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1 假设检验结果 |
6.1.2 研究结果讨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4.1 研究局限 |
6.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交互结构及共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煤矿安全事故防控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 安全心理与行为的文献计量分析 |
2.3 关于组织领域中人际交互相关理论研究 |
2.4 关于经济学视角下行为决策理论研究 |
2.5 生态心理学、共生理论研究 |
2.6 需求-认知-行为-关系逻辑的理论分析 |
2.7 研究述评 |
2.8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概念、构成及交互层面分析 |
3.1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特征分析 |
3.2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资源-情感”交互分析 |
3.3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利他-排他”行为决策分析 |
3.4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共生态”秩序演化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结构模型构建 |
4.1 基于质性分析的心理和行为层面交互要素的选择和界定 |
4.2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心理与行为交互机理阐释和假设提出 |
4.3 基于心理-行为-关系的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结构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 |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交互要素的实证分析 |
6.1 外源和内源交互变量的描述性和对比性分析 |
6.2 交互行为倾向变量的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
6.3 外源交互变量和交互行为倾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4 外源交互变量和交互行为倾向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交互特征和风险特征的调节效应分析 |
6.6 外源-内源-交互行为倾向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共生演化仿真 |
7.1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多主体网群结构构建 |
7.2 多主体行为建模及共生演化的逻辑设计 |
7.3 多主体、多要素互动目标下的可视化界面设计 |
7.4 多生态群交互要素混合干预下的共生仿真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EPBR健康互促共生体系设计 |
8.1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EPBR健康互促共生体系的总体思路 |
8.2 煤矿安全心理生态EPBR分维度体系的设计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用“心”缩短与部属的心理距离(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压缩: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构建逻辑[A]. 汪洋. 第六届城市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1
- [2]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幽默型领导的类型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 朱懿. 领导科学, 2020(12)
- [4]社会拥挤对助人行为意愿的影响[J]. 郭青青,王良燕,韩冰. 管理科学, 2020(03)
- [5]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6]趋向动词的认知考察与趋向补语的多维研究[D]. 张学广. 山东大学, 2019(02)
- [7]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8]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9]授权型领导、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投入关系研究[D]. 孙烁.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10]煤矿安全心理生态的交互结构及共生演化研究[D]. 韩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