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给湖北经济带来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曹亮,李向毅,徐阳[2](2021)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下的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农产品比较优势转移、贸易逆差扩大等众多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大部分国家的传统弱势产业,贸易自由化给农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本文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入手,结合1978—2018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剖析贸易自由化进程下,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问题。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进程下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体表现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迁移。
冯洁菡,周蒙[3](2021)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核心议题、国际方案及中国因应》文中提出不同国家的数据行业发展程度、隐私保护传统以及国家安全观念具有差异性,因此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规制的严格程度有所不同。目前国际社会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方案,一是欧美单边主导的规制方案,二是中国和东盟促成的多元共治的规制方案。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在数字贸易和个人数据保护领域的影响力,主导着目前主流的国际数据流动规则,其中美国强调数据流动自由,欧盟则更注重隐私保护;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迫于形势与压力不得不接受相关条款,并放弃本土产业发展机会与国家安全利益。欧美单边主导的规制方案造成了国家之间数据流动规制话语权的不对等,以及数字贸易竞争的不公平。随着2020年RCEP谈判圆满落幕,发展中国家首次引领了关注基本安全利益的数据流动立场,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创了多元共治的数据流动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弱化了标准过高的隐私保护议题,并给缔约方留有更多自由裁量权,有望打破欧美长期以来单边主导的规制格局。然而,欧美传统盟友数据流动立场的摇摆不定给RCEP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中国需要灵活调整自身的数据流动规制与数字贸易合作策略,以稳步推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据流动领域中的多元共治。
韩伟[4](2021)在《我国电子产品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研究 ——以A企业为例》文中指出
段佳葆[5](2021)在《试析“额外卫生措施”的适用及困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丁诗慧[6](2021)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 ——以碳关税为视角》文中认为
陈瑶[7](2021)在《国际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研究》文中提出
凌冰尧[8](2021)在《论国际投资仲裁中条约的解释问题及其规范》文中提出
武颖[9](2021)在《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的不公平分配使得药品专利权和公共健康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而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作为一种限制手段,在平衡药品专利权人和公共利益,缓解全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保障药品可及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自《专利法》颁布以来,我国未曾实施过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本文通过探究国际法视野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发展以及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历程寻找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处于零实施状态的原由。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关乎国际贸易,更重要的是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政策定位模糊,立法层面存在许可事由不明、主体限制严格、专利权人权利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另外与之相配套的药品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完善,缺少专门的强制许可药品质量监管和事后救济机制。后疫情时代,全球公共健康安全治理理念的强化使得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愈发成为保障公共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完成意味着药品专利保护的加强,同时也代表我国正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而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仍停留在2008年《专利法》的内容,无法适应当前国内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因此建议从政策定位、制度构建、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相配套制度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完善。政策定位上,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纳入医保谈判中,采取直接实施与谈判相结合的方式。制度构建上,根据适用目的完善药品专利分类实施;厘清法条之间逻辑关系,明确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条件;扩大申请主体的范围;同时简化申请以及救济流程,以便公共健康面临威胁时能够快速启动。另外建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许可费的区分补偿机制,明确许可费费率,保障专利权人的利益。最后,建议药品行政管理中建立专门的强制许可药品质量监管和患者事后损害赔偿特别处理程序,以配合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实施。
谢春涛[10](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WTO给湖北经济带来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给湖北经济带来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
(一)时代主题判断 |
(二)改革开放实践 |
(三)国际规范内化 |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贸易自由化进程下的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国际贸易 |
四、贸易自由化进程下的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转型 |
(一)农业生产条件 |
(二)农产品播种结构 |
(三)农业生产地域结构 |
五、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
(一)农产品比较优势转移 |
(二)产业发展差异扩大 |
(三)农业地域发展差异扩大 |
六、针对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
(一)发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 |
(二)继续推进工业反哺农业 |
(三)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地域优势 |
(四)加大农业投入,提升农产品质量 |
(3)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核心议题、国际方案及中国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境数据流动规制及其核心议题 |
(一)跨境数据流动及国别规制 |
(二)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核心议题 |
二、跨境数据流动两大规制方案的形成与比较 |
(一)欧美单边主导的规制方案及其特征 |
1. 关注隐私保护的欧式方案 |
2. 关注数据流动自由的美式方案 |
(二)中国与东盟促成的多元共治方案及其理念 |
(三)RCEP方案与欧美方案的比较 |
三、多元共治方案对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格局的突破 |
(一)多元共治方案对OECD及APEC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体系的突破 |
1. OECD的数据流动规制体系 |
2. APEC的数据流动规制体系 |
3. 多元共治方案对现有数据流动规制格局的重塑 |
(二)多元共治方案对WTO电子商务谈判的影响 |
1. WTO电子商务谈判中的数据流动议题 |
2. 多元共治方案推动WTO电子商务谈判更为公正平等 |
四、中国推动多元共治方案的阻力与因应策略 |
(一)中国推动RCEP多元共治方案的阻力 |
(二)中国的因应策略 |
1. 加强与RCEP成员的内部合作 |
2. 持续关注欧美国际动态 |
3. 完善数据立法框架,提升国际话语权 |
(9)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新冠疫情下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的博弈 |
二、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平衡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的重要手段 |
(一)利益平衡原则的应有之义 |
(二)保障药品可及性的重要手段 |
(三)缓解公共健康危机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
三、国际条约中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条款的演进 |
(一)TRIPS时代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的初步平衡 |
(二)后TRIPS时代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举步维艰 |
四、国外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比较分析 |
(一)发达国家侧重解决药品可获得性问题 |
1.美国 |
2.加拿大 |
(二)发展中国家侧重解决药品可支付性问题 |
1.印度 |
2.泰国 |
(三)对各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评析 |
五、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
(一)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历史沿革及现行规定 |
1.我国《专利法》修订过程中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历史沿革 |
2.我国现行《专利法》关于药品强制许可的规定 |
(二)白云山“达菲案”——药品专利强制许可零突破的失败 |
六、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定位模糊 |
(二)立法层面: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可操作性差 |
1.法条之间逻辑不通,许可事由重叠,不利于依法分类实施 |
2.启动主体限制过于严格 |
3.适用条件不明确 |
4.专利权人的利益保障不足 |
5.程序繁琐 |
(三)行业层面:医药行业的发展水平尚不能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提供保障 |
(四)与药品行政管理衔接:缺失强制许可药品的质量监管和事后救济机制 |
七、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路径 |
(一)明确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政策定位 |
(二)完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实施环节 |
1.完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分类实施 |
2.扩大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主体范围 |
3.明确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实施条件 |
4.简化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程序 |
5.完善对专利权人利益的保障 |
(三)建立强制许可药品质量监管和事后救济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四、WTO给湖北经济带来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贸易自由化进程下的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研究[J]. 曹亮,李向毅,徐阳.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1(04)
- [3]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核心议题、国际方案及中国因应[J]. 冯洁菡,周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我国电子产品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研究 ——以A企业为例[D]. 韩伟.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5]试析“额外卫生措施”的适用及困境[D]. 段佳葆.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6]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 ——以碳关税为视角[D]. 丁诗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国际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研究[D]. 陈瑶.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8]论国际投资仲裁中条约的解释问题及其规范[D]. 凌冰尧.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9]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D]. 武颖.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10]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