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D转换器浅解(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建[1](2016)在《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煤炭和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地震勘探中,地震波采集系统是用于接收地震信息的首要环节,在地震勘探采集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能源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加,对低噪声和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进行研究,采用Δ-Σ(Delta—Sigma)模数转换技术以及多级级联式信号调理放大电路,有望使采集信号的精度得到提高,噪声得到有效的抑制。本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对数据采集的原理及单点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进行了理论论述,分析了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系统。对系统的主要器件,包括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串行接口芯片进行了合理的选型,并对选型芯片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对地震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前置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主控电路及外围电路模块及串口通信电路等。本采集系统的前置放大电路采用仪表放大、滤波放大和隔离放大三级放大电路进行级联的方式,信号采集部分采用TI公司推荐的用于地震勘探的模数转换芯片ADS1255,它是24位Δ-Σ型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主控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串口通信采用南京沁恒有限公司生产的USB接口芯片CH375。第三,根据地震波采集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对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上位机采用Visual C++进行人机交互界面的编程,设计了友好易操作的界面;下位机采用TI公司的DSP开发环境CCS进行编程,程序设计主要使用C语言。本论文完成了系统初始化程序、模数采集程序及控制程序的设计,实现了对采集信号的采集控制。所有的程序都进行了调试以及运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四,对搭建的地震勘探采集系统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经过模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集到的信号效果良好,数据采集与传输正确。
曹强[2](2013)在《UHF宽带网络电台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现代宽带网络电台对接收射频前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射频前端要具有抗干扰、高线性度、低噪声、宽动态范围等。本文围绕课题要求,对接收射频前端电路与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将天线上接收的微弱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和变频并送到数字处理终端进行模数转换以及解调。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常用接收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结构和优缺点,然后详细介绍了接收机射频前端的主要技术指标。根据课题的技术指标,最终选择超外差两次变频的接收结构,容易在获得较大的增益的同时保证电路的稳定性。混频后得到的第一中频采用高中频1100MHz,以提高镜像频率抗拒比,二次混频后得到的第二中频采用低中频21.4MHz,便于选择中频滤波器,完成提取有用信道抑制邻道干扰的任务。最后使用Advanced Design System2009对接收机方案进行仿真论证和分析,仿真结果能达到课题预期的设计目标,最终设计制作了各个功能模块。射频前端电路主要有高放单元和中放单元两部分组成,主要包括预选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数控衰减电路以及其他辅助电路。本方案采用增益可变的中频放大器AD8367和数控衰减器HMC470,它们均有数字终端系统控制。数字终端系统依据检波电路LT5534的输出电压值调节可变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和数控衰减器的衰减量,使不同接收功率的信号经过接收链路后,到达ADC的功率保持平衡,保证了输出功率的平坦度和稳定性。最后对中频放大单元进行调试,分析该测试结果可知该设计方案完全满足性能指标,使整机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增益可控功能,适用于多载波宽带网络电台。
张学坤[3](2011)在《浅解OFDM(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技术》文中研究说明OFDM的全称为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意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技术是多载波传输技术的典型代表。OFDM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利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Fourier Transform)来分别实现调制和解调,是实现复杂度最低、应用最广的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本文介绍了OFDM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和实现,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杨军[4](2011)在《基于CPLD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站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勘探仪器是地震勘探过程中的重要核心装备,自主研发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在战略、技术需求、竞争保障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石油对外依存程度逐年攀升,已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乃至国家安全,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提升我国自主石油勘探开发能力,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精度数字化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是石油勘探行业的迫切要求。本文依托国家863项目“全数字万道高精度地震数字采集系统”,结合项目实际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积累,以高精度Σ-Δ型A/D转换和CPLD技术为主体架构,完成了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站系统的设计。本文主要围绕地震勘探仪器中的数据采集站进行设计。采集站的数据采集功能主要依据高精度的Σ-Δ型A/D转换技术来实现,以CPLD芯片作为数据处理及传输的核心构件,结合RS-485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数据的远程传送。设计中集成了多路信号选择分配单元、可编程放大器、多采样率的24位Σ-Δ型ADC、数字抽取滤波器配置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并以8051单片机来同步系统的采集动作,利用基于CPLD/FPGA为核心的数字设计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软件采用VerilogHDL代码结合门级原理图设计完成,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精度,同时也优化了整个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的规模,最终以RS-485实现远程传输将采集数据叠加送入PC主机。本文从课题研制必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分析、实现方法等方面入手,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阐述。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采集站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并对采集站进行了小批量的PCB制板;CPLD芯片结合软件实现了整个数据处理及传输功能,通过仿真验证了逻辑功能的正确性;在采集站系统硬件和软件正确实现的基础上,对30道采集站连接调试,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分别得到了30道正弦波形图和地震检波器采集的地震波信号图;整个系统的电源模块在设计时多选用各种低功耗的电源转换芯片,明显的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功耗。系统设计主要的先进性及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采用高精度的24位Σ-Δ型ADC很好的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分辨率及动态范围;采用基于CPLD的数字逻辑设计方式在硬件方面降低了电路设计的硬件规模,软件部分也易于仿真和测试;系统中电源模块的低功耗设计能够减少在野外实际勘探中蓄电池的使用数量,对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很大好处。地震数据采集站系统的成功设计,为项目的最终目标“开发具有十万道级的数字地震采集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彤[5](2010)在《智能单井电量GPRS远程测量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节能管理控制要求的具体化,国内个别油田已开始逐步推进单井电能计量方案。但目前,单井电能计量实施范围很小,且主要采用普通的民用转盘式机械电表。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油井负载短时波动大且有负功的特点导致计量误差大;二是抄表和计量不方便;三是除了累计电量,得不到其他的有用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单井电量远程测量系统,以单片机结合专用电能计量芯片为核心,可实现累计电量、电压、电流等直接参数的测量,以及日耗电量等间接参数的测量和计算,从而实现对现场油井运行全部电参数的实时测量和计算。为了提高整体精度和可靠性,采用了CS5463集成电能计量芯片作为三相电压、电流的数据采集模块。现场采集所得的电压、电流信号,经三组CS5463的六路二阶Δ-ΣADC模块采样计算得到电压、电流有效值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由于三相电参数采集模块采用CS5463芯片设计,使得测量带宽达到21次谐波,芯片内部对电能计量使用的是Δ-ΣADC,避免了调压后电流波形畸变对功率因数测量精度的影响。在设计中考虑到后期分析计算的需要,提出了数据时间标签的理念,采用了时钟日历芯片DS12C887,使得测得的数据都有了时间数据的补充,对其日后的研究,查取,分析历史数据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针对现场设备分散的特点,设计了无线和有线传输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案。无线传输方面,系统配有目前应用广泛,采用了技术较成熟的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LQ-8200,实现了使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可以不上井即得到系统测量数据;有线传输方面,系统采用了SP2539串口扩展芯片解决了现场串口缺乏的问题。有线和无线相配合,成为了解决系统数据传输的整体方案。本文提出的基于GPRS的智能单井电量测量系统很好的解决了目前油井测量过程中的电参数采集和传输记录等问题,提高了单井计量的技术水平和准确度,满足了油田开发和生产需要。
韩志艳[6](2009)在《语音信号鲁棒特征提取及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人类交流信息最自然、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依托。而对听力障碍者来说,语言交流变成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一部分聋哑人不能说话是因为他们的听觉器官遭到破坏,不能将语音信息采集到大脑,但发音器官是完好的。这种情况下的聋哑人,如果辅助于一些视觉训练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是可以学会说话并和健全人进行交流的。这样为残障者进行听力无损补偿的语音可视化技术便应运而生。本课题便立足于这一研究构想,通过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将其与图像进行映射,产生具有声音意义的图像,供听力障碍者学习并认知,辅助听力障碍者听到声音。而语音信号特征提取是关系到语音识别和可视化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提取的语音特征参数在安静的环境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但是这些参数一旦应用于噪声环境时,其性能会急剧下降。所以本文主要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特征参数的提取及这些特征参数在语音可视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提高低信噪比下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端点检测算法。其核心技术是利用短时能零积与鉴别信息的互补优势,首先利用短时能零积的方法进行判决,当遇到噪声帧与语音帧的转折帧时,利用基于子带能量鉴别信息的方法来进行复检,从而避免了因噪声幅度急剧变化而导致的误检。并提出了一种动态更新噪声能量门限的方法,从而能更准确地跟踪噪声能量的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信噪比变化比较剧烈的情况下仍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语音的起止点,对语音信号的后续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由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效果对网络隐层节点数、初始权值(包括阂值)、伸缩和平移因子以及学习率和动量因子的依赖性较大,致使其全局搜索能力弱,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减慢,甚至不收敛。而遗传算法具有的高度并行、随机、自适应搜索性能,使它在处理用传统搜索方法解决不了的复杂和非线性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考虑把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采用遗传算法选取初值进行训练,用小波神经网络完成给定精度的学习。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语音的识别率,并缩短了识别时间,实现了效率与时间的双赢,为算法的实用性奠定了基础。(3)以改善噪音环境下语音识别和语音可视化系统的鲁棒性为着眼点,把多信号分类法(MUSIC)的谱估计技术引入到特征参数的提取中,并与语音信号的感知特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特征参数PMUSIC-MFCC,同基线参数MFCC相比不但提高了稳健性而且还提高了计算效率。(4)动态特性是语音多样性的一部分,它不同于平稳的随机过程,它具有时间相关性,揭示了语音信号前后以及相邻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联。由于差分参数和加速度参数并不能将动态信息挖掘得很充分,所以它们尚不能很好地反映语音信号的动态特性。而调制谱具有时频集聚性,它不仅可以充分地反映语音之间的动态特性而且对语音环境的敏感度较低。所以根据干扰信号与语音信号在调制信息中不同的反映,提取调制信息中有效的语音成分,然后与MFCC参数的提取方法类似来提取其倒谱特征。这样得到的特征参数鲁棒性更好。(5)由于人耳对不同的频率在相应的临界带宽内的信号会引起基底膜上不同位置的振动,而小波变换在各分析频段的恒Q(品质因数)特性与人耳听觉对信号的加工特点相一致,所以本文在对MFCC参数提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小波包对频带的多层次划分,并根据人耳感知频带的特点,自适应地选择相应频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特征参数(WPTC)。经实验验证鲁棒性很好。(6)鉴于如何在大量的特征参数中选择出少数具有互补作用的特征参数,提出一种系统性的实用的特征参数优化方法—基于方差的正交实验设计法。首先进行因素(语音特征参数)和水平的选择,再根据数理统计与正交性原理,从大量的实验点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点构造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最后通过计算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优的特征参数组合。并且与目前参数的简单组合方案相比较,新方法的误识率和响应时间均减少了很多。(7)基于聋哑人的视觉鉴别能力和对色彩刺激的视觉记忆能力较强的优点,提出了两种可视化方法,一种是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和模糊核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先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的LLE对特征进行非线性降维,然后再利用模糊核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即利用Mercer核,将原始空间通过非线性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对语音信号特征进行模糊核聚类分析。由于经过了核函数的映射,使原来没有显现的特征突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持基于位置的语音可视化,经过试验验证具有很好的效果。另一种是基于位置和图案的语音信号可视化方法,通过集成不同的语音特征进入一副图像中为聋哑人创造了语音信号的可读模式。首先对语音信号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然后提取其特征,其中用三个共振峰特征来映射图像的主颜色信息,声调特征来映射图案信息,再把经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后的23个特征送入神经网络2映射出位置信息,最后合成出可视化图像。我们对该可视化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并与以前的语谱图方法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在聋哑人辅助学习方面,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崔晓宁[7](2009)在《无线地震信号采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地震信号采集系统是地球物理勘探最为核心的装备。然而在石油物探仪器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国内勘探仪器基本全部依赖进口。为了能更好地、更主动地设计勘探设备,跟上国际大型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步伐,研发低成本、数据采集精度高的地震信号采集系统已成为我国勘探设备研究的迫切任务。本文根据勘探地震原理,介绍了地震信号采集系统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及各模块的设计方法,并在VC++6.0环境下完成了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硬件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主要包括模拟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NRF无线传输电路。其中信号采集部分采用了24位△-∑型高精度AD转换芯片ADS1210及带有SPI接口的高速处理器P89V51RD2,数据传输部分采用单片射频收发器件NRF24L01,与AD芯片分时利用SPI。软件部分主要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利用方便快捷的ActiveX控件MSComm编制了人机交互界面,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正常,数据采集与传输正确。
李先怀[8](2008)在《基于TDK6513的高精度多功能电能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电能表的发展现状,针对电力部门对电能表的高精度、多功能的实际需求,对高精度多功能电能表产品的研制理论及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本文首先综述了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发展现状及电能测量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常用电能量的数字化计量和电能参数数字化测量方法;设计了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的总体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合电力系统计量发展的计量方法:分功率因数计量法,在保留电能表已有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分功率因数电能计量功能;在分析了常用失压电能追补方案的劣势后,提出了一种利用安时值进行电能量追补的失压电能追补方案,该方案优点是追补量只与本相的记录值有关,不受电网的不平衡性影响。本文按功能需求进行了各个硬件电路单元的设计,包括计量单元、功能管理单元、电源单元、显示单元、通信接口单元、时钟芯片单元电路等,并分析了系统的误差及误差补偿方法;软件方面,上位机实现参数设置和数据抄读,表计部分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法实现了多功能表的有功和无功电能分时计量、需量计量、通讯、停电抄表、按键与数字显示、时段投切等功能,并给出了相应部分的程序流程图,最后研究和设计了分功率因数计量电量的方法和本电能表采用的失压电能追补方案。本文研究和设计的三相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的精度可达到有功0.2S级,无功1.0级,并且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通用性,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实践证明,此新型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具有精度高、多功能、运行稳定、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应电表市场的需求。
刘长征[9](2008)在《隧道超前探测地震数据采集器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公路、铁路、水利、矿山及其它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施工隧道已大量出现。作为隐蔽工程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矿山隧道、输水隧道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方地质情况不明,经常会因遇到断层、破碎带、暗河、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体而导致塌方、泥石流、涌水、涌沙、瓦斯爆炸、岩暴冒顶等地质灾害发生。这些灾害的出现,往往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员伤亡,给施工单位、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准确的超前预报,以便及时修正开挖、支护设计方案,避免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从浅层地震勘探的角度入手,以地震反射波法为理论基础,参考TSP超前预报系统的施工方法,提出了一种具有切实可行性的隧道超前探测方案,并研制了一款应用于该方案的隧道超前探测地震数据采集器。该采集器具有高精度、大动态范围、操作方便、体积小等优点。本文以AT91SAM9261芯片为核心处理器,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液晶实时显示、触摸控制等功能的控制模块;以24位Δ-ΣADC为核心,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为主控芯片设计实现了地震数据采集模块。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应用FPGA设计并实现了A/D与大容量SRAM的接口电路、完成Linux内核配置及操作系统移植,基本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并给出了初步的测试结果。
赵坤[10](2008)在《井地电位接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注水分布和剩余油分布研究乃是油气开发工业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井地成像技术作为物探技术的前沿课题之一,可为井区剩余油挖潜提供可靠依据。其原理是在地表向注水井中套管施加一个大电流,电流通过地表无水泥胶结井段和射孔井段流向地层,在地下地层中形成一个非均匀电场,使地表电位分布产生变化,通过测量地表的电位分布反映地下的电阻率分布。结合地下地层的沉积相分布、岩性信息和地层水矿化度等资料,可以用电阻率差异定性和半定量地研究地下地层的剩余油气分布和注水的推进前沿。而井地电位的准确测量则是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的核心与重要保证。本文对井地电位接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油田实地考察调研,提出了一种多通道井地电位接收系统的方案,系统采用24位A/D实现18通道采集,提高检测精度;采用差分输入、模拟低通滤波、FIR滤波的方法压制噪声,提高信噪比;对测量的方波信号存在过冲的现象,采用过冲剔除的方法避免粗大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由于大地中的自然电位叠加在测量信号上时会降低测量的动态范围,设计中采用反馈补偿法消除了自然电位的影响,保证了较大的动态测量范围。为了解决多通道大容量数据传输问题,采用RS-485实现底层硬件与PC之间的通讯,传输效率高。整个系统的控制、数据获取、分析、显示和存储等系列操作均由基于PC的测控软件完成,具有良好的可修改性和可扩展性,充分展示了电子仪器技术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文中对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阐述。实验室测试表明,系统精度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油田野外实验表明,系统高效、便携。
二、△-∑A/D转换器浅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转换器浅解(论文提纲范文)
(1)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理论研究 |
2.1 数据采集的原理 |
2.2 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原理 |
2.3 地震勘探模数转换器 |
2.3.1 Δ-Σ(Delta-Sigma)模数转换技术 |
2.3.2 高精度、低功耗模数转换器 |
2.4 本章小结 |
3 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3.1 硬件电路的整体结构 |
3.2 地震采集系统的多级级联式前置放大电路 |
3.2.1 前置放大电路特点 |
3.2.2 仪表放大电路 |
3.2.3 信号调理放大电路 |
3.2.4 隔离放大电路 |
3.3 精密电压基准电路 |
3.4 模数转换电路 |
3.4.1 ADS1255介绍 |
3.4.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5 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
3.5.1 微处理器的分析与选型 |
3.5.2 TMS320F2812的简介 |
3.5.3 电源电路 |
3.5.4 时钟电路 |
3.5.5 复位电路 |
3.5.6 仿真接口电路 |
3.5.7 ADS1255和TMS320F2812接口电路 |
3.6 串行通信 |
3.6.1 串行接口的分析与选型 |
3.6.2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7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系统软件的设计 |
4.1 软件开发平台 |
4.1.1 Visual C++ 6.0软件开发平台 |
4.1.2 CCS软件开发平台 |
4.2 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系统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
4.3 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系统下位机的软件设计 |
4.3.1 系统主程序 |
4.3.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2)UHF宽带网络电台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宽带网络电台的发展现状 |
1.2 宽带网络电台的发展趋势 |
1.2.1 多波段、多模式 |
1.2.2 网络化 |
1.2.3 高数据速率 |
1.2.4 小型化 |
1.2.5 多任务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接收机的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
2.1 接收机系统结构分类 |
2.1.1 超外差结构 |
2.1.2 零中频结构 |
2.1.3 镜像抑制结构 |
2.1.4 数字中频结构 |
2.2 接收机技术指标 |
2.2.1 接收灵敏度 |
2.2.2 选择性 |
2.2.3 系统增益 |
2.2.4 噪声系数 |
2.2.5 线性度 |
2.2.6 动态范围 |
2.2.7 接收机的干扰抑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收机的总体方案设计与系统仿真 |
3.1 接收机射频前端总体方案 |
3.1.1 接收机结构 |
3.1.2 课题技术指标 |
3.1.3 总体方案设计 |
3.2 技术指标分析 |
3.2.1 中频频率和本振频率的选择 |
3.2.3 镜频抑制分析 |
3.2.4 中频和半中频干扰分析 |
3.2.5 动态范围的实现 |
3.2.6 线性度分析 |
3.3 系统仿真论证 |
3.3.1 接收机系统仿真图 |
3.3.2 中频输出结果 |
3.3.3 镜像信号抑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收机高放单元的设计 |
4.1 高放单元的电路结构 |
4.2 低噪声放大器 |
4.2.1 技术指标 |
4.2.2 ADS 仿真设计 |
4.3 预选滤波器 |
4.4 高放单元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收机中放单元的设计 |
5.1 混频器 |
5.1.1 混频器的分类 |
5.1.2 技术指标 |
5.1.3 混频器 LT5521 |
5.2 滤波器 |
5.2.1 本方案中的滤波器 |
5.3 自动增益控制 |
5.3.1 AD8367 简介 |
5.3.2 HMC470 简介 |
5.4 检波器 |
5.5 放大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接收机射频前端中放单元测试 |
6.1 系统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
6.2 测试结果 |
6.2.1 中频输出结果 |
6.2.2 RSSI 指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浅解OFDM(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OFDM基本原理 |
2 OFDM系统的实现 |
3 OFDM的优点 |
3.1 频谱利用率较高 |
3.2 抗码间干扰(ISI,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能力强 |
3.3 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能力强 |
4 OFDM的缺点 |
4.1 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 |
4.2 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
5 OFDM的关键技术 |
5.1 时域和频域同步 |
5.2 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 |
5.3 信道的编码和交织 |
6 结束语 |
(4)基于CPLD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站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必要性 |
1.3 国内外发展动态分析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架构 |
2.2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第3章 地震数据采集传输理论平台 |
3.1 地震信号采集理论 |
3.1.1 地震信号的前置放大 |
3.1.2 Σ-ΔA/D 转换原理 |
3.1.3 数字抽取滤波 |
3.2 CPLD 数字设计 |
3.3 RS-485 数据传输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采集站数据采集传输电路模块 |
4.2 地震检波器 |
4.2.1 检波器的作用及类型 |
4.2.2 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
4.3 电源电路 |
4.4 地震数据采集电路 |
4.5 单片机控制电路 |
4.6 CPLD 芯片介绍及接口电路 |
4.7 数据传输电路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Verilog HDL 设计方法 |
5.1.1 硬件描述语言 |
5.1.2 Verilog HDL 语言 |
5.1.3 典型的 PLD 设计流程 |
5.2 CPLD/FPGA 设计工具 Quartus 118.0 简介 |
5.3 CPLD 软件设计 |
5.3.1 时钟模块 |
5.3.2 数据包重复器模块 |
5.3.3 串并转换及并串转换模块 |
5.3.4 同步 FIFO 模块 |
5.3.5 Manchester 编译码模块 |
第6章 软件仿真及实际测试结果 |
6.1 Manchester 编译码器功能仿真 |
6.2 FIFO 模块功能仿真 |
6.3 系统实际测试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智能单井电量GPRS远程测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智能单井电量GPRS 远程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智能单井电量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GPRS 远程传输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电参数测量原理 |
2.1 电参数的测量方式 |
2.1.1 感应式电能表 |
2.1.2 电子式电能表的测量原理 |
2.1.3 Δ-ΣA/ D转换器的原理的简介 |
2.2 电参数的测量 |
2.2.1 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测量 |
2.2.2 功率的测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单井电量远程测量系统的核心硬件设计 |
3.1 智能单井电量GPRS 远程测量系统的结构功能 |
3.1.1 系统基本的功能结构 |
3.1.2 系统基本的功能简述 |
3.2 智能单井电量远程测量系统的单片机硬件设计 |
3.2.1 单片机设计选型说明 |
3.2.2 单片机外围复位电路的设计 |
3.3 基本电参数采集方式及硬件电路设计 |
3.3.1 CS5463 芯片简介 |
3.3.2 电参数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3.3 电参数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讯功能扩展和采集数据时间标签的设计 |
4.1 GPRS 的远程数据传输 |
4.1.1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
4.1.2 基于GPRS 的电能测量系统 |
4.2 基于SP2539 的串口扩展电路 |
4.2.1 串口扩展的原理 |
4.2.2 串口扩展软件设计 |
4.3 采集数据时间标签的设计 |
4.3.1 日历时钟的选择 |
4.3.2 DS12C887 的原理及硬件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智能单井电量GPRS 远程测量系统核心部分电路板实物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语音信号鲁棒特征提取及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语音信号研究背景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语音识别技术研究 |
1.2.2 语音可视化技术研究 |
1.2.3 语音信号特征参数提取技术研究 |
1.3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难题 |
1.5 章节安排 |
第2章 语音信号分析相关问题介绍 |
2.1 概述 |
2.2 语音生成系统和语音感知系统 |
2.2.1 语音生成系统 |
2.2.2 语音感知系统 |
2.3 语音信号生成的产生模型 |
2.4 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 |
2.5 音素与音节 |
2.6 基音与四声 |
2.7 语音信号数字处理中的短时分析技术 |
2.8 语音信号预处理技术 |
2.8.1 语音信号的采样和量化 |
2.8.2 语音信号的预加重 |
2.8.3 语音信号的分帧和加窗处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技术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几种常用的端点检测算法 |
3.3 四种端点检测方法比较总结 |
3.4 基于短时能零积和鉴别信息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
3.4.1 子带能量的计算 |
3.4.2 鉴别信息的计算 |
3.4.3 端点检测的判别流程 |
3.5 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遗传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神经元模型 |
4.3 BP神经网络 |
4.4 小波神经网络 |
4.4.1 小波分析理论 |
4.4.1.1 小波分析理论的发展史 |
4.4.1.2 小波变换 |
4.4.1.3 多分辨分析 |
4.4.2 小波神经网络的设计和学习算法 |
4.5 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 |
4.5.1 基本思想 |
4.5.2 算法实现的关键技术 |
4.5.3 算法步骤与流程 |
4.5.4 网络性能分析与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类MFCC鲁棒特征参数提取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 |
5.3 基于MUSIC和感知特性的鲁棒特征参数 |
5.3.1 MUSIC谱估计 |
5.3.2 感知处理 |
5.3.3 PMUSIC-MFCC特征提取流程 |
5.3.4 实验结果对比 |
5.4 基于MUSIC和调制谱滤波的动态特征参数 |
5.4.1 调制谱原理 |
5.4.2 MMS-MFCC特征提取流程 |
5.4.3 实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鲁棒特征参数 |
6.1 小波包分解 |
6.2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新参数 |
6.2.1 新参数的算法构想 |
6.2.2 小波包对频带的划分 |
6.2.3 小波函数的选取 |
6.2.4 新参数提取流程 |
6.3 实验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语音识别特征参数优化选择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特征参数选择 |
7.2.1 基本正交实验设计简介 |
7.2.2 因子和水平的选择 |
7.2.3 正交表的选用及构造 |
7.2.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 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语音可视化技术研究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基于语谱图的可视化方法 |
8.3 基于LLE和模糊核聚类的可视化方法 |
8.3.1 局部线性嵌入(LLE)方法 |
8.3.2 改进LLE方法 |
8.3.3 核方法 |
8.3.4 模糊核聚类算法 |
8.3.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8.4 基于集成特征和神经网络的可视化方法 |
8.4.1 可视化系统结构模块 |
8.4.2 神经网络设计 |
8.4.3 声调特征映射图案信息 |
8.4.4 基于共振峰特征的三基色配色方案设计 |
8.4.5 图像位置信息映射 |
8.4.6 图像合成 |
8.4.7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7)无线地震信号采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勘探地震原理 |
1.3.1 地震波的形成与主要特性 |
1.3.2 地震数据采集的方式 |
1.3.3 对地震仪器的基本要求 |
1.4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
2.2 系统预期达到的指标 |
2.3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4 关键技术研究 |
2.4.1 △-∑模数转换技术 |
2.4.2 SPI总线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1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3.1.1 输入电路 |
3.1.2 程控放大电路 |
3.1.3 差分线性放大电路 |
3.2 主控制器模块介绍 |
3.2.1 P89V51RD2芯片简介 |
3.2.2 P89V51RD2芯片引脚介绍 |
3.2.3 P89V51RD2上电复位电路 |
3.2.4 P89V51RD2的SPI功能介绍 |
3.3 A/D转换电路 |
3.3.1 ADS1210简介 |
3.3.2 ADS1210引脚介绍 |
3.3.3 ADS1210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3.4 NRF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
3.4.1 无线通信模块的选择 |
3.4.2 NRF24L01芯片特点及工作原理 |
3.4.3 NRF24L01引脚介绍 |
3.4.4 NRF24L01工作模式分析 |
3.4.5 NRF24L01与P89V51RD2接口设计 |
3.5 主控部分硬件框图设计 |
3.6 PC机接收部分硬件模块设计 |
3.7 数字采集系统电源设计 |
3.8 采集模块硬件抗干扰电路设计 |
3.8.1 滤波设计 |
3.8.2 隔离和屏蔽设计 |
3.8.3 PCB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
3.9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1 Visual c++6.0介绍 |
4.1.1 Visual c++软件简介 |
4.1.2 Visual c++串行通信控件介绍 |
4.2 界面构成及各部分功能分析 |
4.2.1 界面功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TDK6513的高精度多功能电能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电子式电能表的发展概况 |
1.3 课题研究目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子式电能表电能计量基础 |
2.1 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能计量原理与方法 |
2.1.1 数字乘法器 |
2.1.2 有功电能的计量 |
2.1.3 无功电能的计量 |
2.1.4 最大需量的计算 |
2.2 电能参数的测量原理 |
2.2.1 电压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
2.2.2 功率因素的计算 |
第3章 基于6513 计量芯片的多功能电能表的硬件设计 |
3.1 电能表总体设计方案 |
3.2 硬件单元电路设计 |
3.2.1 计量单元电路 |
3.2.2 功能管理单元电路 |
3.2.3 电源单元电路 |
3.2.4 显示单元电路 |
3.2.5 通信接口单元电路 |
3.2.6 时钟芯片单元电路 |
3.3 电能表误差分析与补偿 |
3.3.1 电压回路误差分析与补偿 |
3.3.2 电流回路误差分析与补偿 |
3.3.3 计量芯片的温度补偿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三相表参数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1 需求规定与目标 |
4.1.2 上位机软件功能结构介绍 |
4.1.3 上位机模块功能分配 |
4.2 下位机(电能表)软件设计 |
4.2.1 程序设计思想 |
4.2.2 程序模块化设计 |
第5章 电能表的失压电能追补方案 |
5.1 常用失压电能追补方案 |
5.2 本电能表失压电能追补方案 |
5.2.1 失压判定与数据记录 |
5.2.2 失压电能追补方法与计算 |
5.2.3 本失压电能追补方案的优点和不足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隧道超前探测地震数据采集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
1.3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 |
2.1 地震反射波法的原理 |
2.2 采集系统整体方案 |
2.2.1 采集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
2.2.2 嵌入式系统开发简介 |
2.2.3 采集器系统构成 |
2.4 系统设计任务 |
第三章 采集器硬件设计 |
3.1 微弱信号检测及密封性设计 |
3.1.1 低噪声设计 |
3.1.2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1.3 密封性设计 |
3.2 ARM控制模块设计 |
3.2.1 AT91SAM9261 简介 |
3.2.2 RAM最小系统 |
3.2.3 外围电路设计 |
3.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3.1 Δ-Σ模数转换技术简介 |
3.3.2 CS5340 简介 |
3.3.3 信号调理及系统测试电路 |
3.3.4 FPGA接口电路设计 |
3.4 电源模块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LINUX系统移植 |
4.1.1 U-Boot简介 |
4.1.2 DataFlashBoot的烧录 |
4.1.3 U-Boot下载 |
4.1.4 Linux内核及文件系统下载 |
4.2 系统外围设备功能实现 |
4.2.1 串行通信设置 |
4.2.2 以太网通信设置 |
4.2.3 CF卡设置 |
4.2.4 LCD及触摸屏设置 |
第五章 测试结果 |
5.1 系统基本性能测试 |
5.1.1 输入短路噪声测试 |
5.1.2 正弦波测试 |
5.2 设备功能测试 |
5.2.1 以太网测试 |
5.2.2 CF测试 |
5.2.3 液晶显示测试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井地电位接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制分布式井地电位测量仪器的必要性 |
1.3.2 分布式井地电位测量仪器的优越性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井地电位测量方法原理 |
2.1 井地电位测量方法原理 |
2.2 测量仪器设备 |
2.3 野外工作方式 |
第三章 井地电位接收系统总体设计 |
3.1 待测信号特征 |
3.2 系统硬件组成 |
3.2.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2.2 模数转换电路 |
3.2.3 控制器的选择与设计 |
3.2.4 RS485 实现PC机与单片机通信 |
3.2.5 补偿电路 |
3.3 系统软件设计 |
3.3.1 底层软件设计 |
3.3.1.1 底层软件各个模块化程序的简要介绍 |
3.3.1.2 AVR单片机开发环境 |
3.3.2 上层软件 |
3.3.2.1 上层软件功能及界面设计 |
3.3.2.2 上层软件信号采集流程 |
第四章 接收系统的关键技术 |
4.1 自然电位补偿 |
4.2 RS485 接口技术 |
4.2.1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系统构成 |
4.2.2 通信协议的制定 |
4.2.3 PC机的通信程序 |
4.2.4 单片机通信流程 |
第五章 数据处理的仿真与实现 |
5.1 FIR滤波器模块的设计 |
5.2 数字平均模块的设计 |
5.3 过冲剔除模块的设计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研究工作成果及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A/D转换器浅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单点陆用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研究[D]. 王建建.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2]UHF宽带网络电台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研究与实现[D]. 曹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07)
- [3]浅解OFDM(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技术[J]. 张学坤. 科技信息, 2011(29)
- [4]基于CPLD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站系统设计[D]. 杨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5]智能单井电量GPRS远程测量系统的研究[D]. 王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0(06)
- [6]语音信号鲁棒特征提取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 韩志艳. 东北大学, 2009(06)
- [7]无线地震信号采集系统研究[D]. 崔晓宁.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基于TDK6513的高精度多功能电能表的研究与设计[D]. 李先怀. 湖南大学, 2008(01)
- [9]隧道超前探测地震数据采集器的设计[D]. 刘长征. 吉林大学, 2008(10)
- [10]井地电位接收系统设计[D]. 赵坤. 吉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