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种皮、微粒皮及EGF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初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1](2021)在《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上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技术与传统扩创取皮植皮治疗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上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哪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更好,不但可以减少住院治疗时间,而且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快创面愈合,尽早出院。同时为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充分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所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共8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点柱状微粒皮种植组(PCMSG)与常规治疗组(CG),每组各有40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创面面积等),向患者说明病情及手术治疗方式,并签署手术及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PCMSG给予清创和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治疗,CG给予清创和取皮植皮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愈合率、首次清创距手术时间的间隔、换药的次数,并得出可靠的数据,应用统计学件软件SPSS25.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点柱状微粒皮种植组(PCMSG)与常规治疗组(CG)的一般情况比较PCMSG:男性22例,女性18例:CG:男性26例,女性14例;PCMSG的年龄平均值为(51.50±7.36)岁,CG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9.01±6.80)岁;PCMSG的创面面积为(43.24±12.17)(㎝2),CG的创面面积为(40.99±11.48)(㎝2);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男/女)、年龄(岁)、创面面积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础资料都符合统计学的要求。2、PCMSG与CG在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首次清创距手术治疗时间的比较PCMSG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为(16.65±3.12)天,CG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为(20.14±2.97)天,PCMSG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G,两组之间在愈合时·间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SG的首次清创与手术时间的间隔为(8.71±2.39)天,CG的首次清创与手术的间隔为(8.32±2.80)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MSG与CG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换药次数的比较PCMSG的住院时间为(24.35±3.49)天,CG的住院时间为(30.16±5.74)天,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SG的换药次数为(9.90±1.27)天,CG的换药次数为(15.42±3.51)次,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MSG与CG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PCMSG创面愈合率为95%,CG的创面愈合率为7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7,P=0.004)。结论:1、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可以显着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2、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显着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且减少创面换药次数,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3、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显着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率。
王柯[2](2019)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不同的烧伤创面敷料在换药期间对创面愈合,创面感染、患者疼痛刺激及愈后瘢痕的影响,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及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选取门诊及入院治疗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被编码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人,分别予以b FGF-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A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B组)及b FGF浸渍纱布包扎治疗(C组),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创面感染情况、疼痛评分等指标,并对每组患者创面愈合后6个月进行目标创面随访,通过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进行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情况评价。结果:1.A组、B组及C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5.61±3.73天、18.23±4.04天、24.37±4.49天,可见A组愈合时间短于B组、C组,C组愈合时间最长,且A、B、C三组愈合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烧伤创面治疗后7、14及21天创面愈合率的对比可知,A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两组,且每次随访三组创面愈合率两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烧伤创面治疗当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数及细菌感染率表明,A、B、C三组在入组当天创面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具有可比性。第7、14、21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数及创面细菌感染率结果显示A、B两组较C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数及创面细菌感染率低,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入组当天三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通过第7、14、21天随访发现,A、B两组换药频率及疼痛评分都较C组低,且A、B两组较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通过三组不同的治疗方式在创面愈合后6个月随访可知,A组创面较平整,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度好。C组瘢痕增生率高,瘢痕突起及色素沉着较重,且三组之间温哥华瘢痕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包扎覆盖深Ⅱ度烧伤创面能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烧伤创面愈后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
李晓庆[3](2019)在《UC MSCs移植微环境的改变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通过与微粒皮共培养等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 MSCs)培养环境后 UC MSCs 的增殖情况,通过体内实验探究改善UC MSCs移植的微环境后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为今后临床运用UC MSCs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中首先将UC MSCs与微粒皮进行体外共培养,第一组:UC MSCs组,第二组:1cm2新生SD大鼠微粒皮+UC MSCs,观察UC MSCs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然后使用严重烧伤大鼠的血清模拟烧伤微环境,将UC MSCs、微粒皮及rhEGF进行分组共培养,第一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UC MSCs,第二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1cm2新生SD大鼠微粒皮+UC MSCs,第三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20ng/mL rhEGF+UC MSCs,第四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20ng/mL rhEGF+1cm2新生SD大鼠微粒皮+UC MSCs,观察UC MSCs、微粒皮及rhEGF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观察混合培养的细胞形态变化,CCK8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2、动物实验首先建立大鼠深Ⅱ°~Ⅲ°烫伤模型,伤后3d进行切痂处理,并按照以下两组分别进行处理,第一组: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第二组:UC 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处理后常规包扎固定。在术后3d、7d、14d、28d通过HE染色病理检查观察大鼠创面的愈合情况,使用MPO、MAC-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使用EILSA试剂盒检测创面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抗炎因子IL-4、IL-10,趋化因子SDF-1、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1、UC MSCs与微粒皮进行体外共培养后UC MSCs细胞数量先降低后增高,在14d时与UC MSCs组基本持平;在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模拟的微环境当中,细胞培养的3d和7d,10%烧伤血清+UC MSCs组的细胞活力均高于其他三组,在细胞培养的14d 10%烧伤血清+微粒皮+UC MSCs组及10%烧伤血清+rhEGF+微粒皮+UC MSCs组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且两组之间无差异。2、第二组大鼠创面的愈合情况优于第一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从术后3d开始,表皮层结构逐渐完整,真皮层逐渐形成,炎症反应逐渐减轻,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大,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也逐渐形成并增多,并逐渐形成毛囊的结构,第二组的创面毛囊结构和新生血管数量均多于第一组,愈合情况较好。术后3d、14d、28d,第二组大鼠创面MPO的表达均低于第一组,术后14d、术后28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第二组大鼠创面MPO的表达均高于第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7d、14d、28d,第二组大鼠创面MAC-2的表达均低于第一组,术后7d、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中IL-1β在术后14d第一组表达高于第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术后7d第一组表达低于第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在术后14d第一组表达高于第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UC MSCs与微粒皮进行体外共培养并不影响UC MSCs的增殖情况,具有共同使用的可行性;在10%烧伤血清模拟的微环境当中,10%烧伤血清+微粒皮+UC MSCs组和10%烧伤血清+rhEGF+微粒皮+UC MSCs组在共培养3d、7d时细胞活性下降,共培养14d时细胞活力明显增高。2、UC 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相较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对大鼠创面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UC 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较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在干细胞移植后3d、7d、14d及28d均能够显着减轻烧伤大鼠创面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UC-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与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创面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许钊荣[4](2018)在《抗菌人工真皮的研究与转化》文中认为目的:评价高渗钠溶液和镓离子溶液对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作用,并构建具有抗菌功能的人工真皮,实现预防创面感染目的,为相关抗菌人工真皮支架的制备奠定实验基础,并为其在创面实现预防感染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临床烧伤感染创面中检出率高的常见细菌的标准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FSCC167002)、阴沟肠杆菌(FSCC145003)、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ATCC51331),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表皮葡萄球菌(FSCC223011)、粪肠球菌(FSCC146002),制备不同浓度钠离子的琼脂平板培养基进行体外抗菌实验,进行高渗氯化钠的体外抗感染功能评价。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合微生物活性检测试剂盒-WST检测镓离子溶液对实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透射电镜(TEM)观察镓离子接触后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微观结构及形态学的变化。采用仿生设计原理,以镓离子、胶原溶液为原料,经均匀混合、戊二醛交联、冷冻干燥、热交联等工艺,构建负载镓离子的抗菌人工真皮,进行材料系统表征,包括表面形貌、孔径、孔隙率、镓离子释放等,体内外生物学评价,包括体外杀菌率、细胞毒性、细胞形容性和体内生物学评价。利用海藻酸多糖凝胶化特性,以海藻酸多糖为载体,通过多次浸泡冻干及凝胶化反应,构建海藻酸镓复合载体及其相关真皮支架,进行材料表征并评价其抗菌性能。结果:当氯化钠达到4%的高渗浓度时,可对多数创面感染常见细菌如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生长产生显着抑制作用;当氯化钠浓度达到8%时,则对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同样有显着抑制效果。镓离子溶液对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的MIC为256-512μg/mL,表明镓离子溶液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无机抗菌剂,对烧伤创面感染中常见的大多数细菌都有明显且一致的抗菌效果。TEM观察到镓离子接触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出现了膜壁分离、胞壁破坏及胞内异常电子凝聚的现象,提示细菌正常结构和遗传物质的破坏。构建的含镓抗菌人工真皮材料表征显示其具有满意的三维贯通孔结构,孔径50-150μm,孔隙率97.4%,体外酶解实验12h降解率为19%,24h降解率为28%,抗酶解性能好,负载的镓离子能够稳定释放。生物学评价显示其体外抗菌性能显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1h杀菌率接近90%,没有潜在细胞毒性,CCK-8法测定相对增殖率为80%,生物安全性高,通过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细胞共培养,发现细胞支架相容性好,大鼠体内评价研究证明其能够有效预防创面及移植物感染的发生,组织相容性好。以镓离子溶液、海藻酸钠和胶原溶液为原料,成功构建了海藻酸镓复合载体及其相关真皮支架,包括被覆海藻酸镓复合物涂层的真皮支架,以及海藻酸镓聚合物微粒及其复合真皮支架,所构建的真皮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孔隙结构,体外抗菌性能良好。结论:局部高渗钠溶液对烧伤感染常见的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可为烧伤感染创面局部治疗提供良好的治疗方案。镓离子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无机抗菌剂,对在烧伤创面感染中遇到的大多数细菌都有明显的抗菌效果,构建的含镓抗菌人工真皮有良好的三维孔隙结构,适宜的孔径和较高的孔隙率,抗酶解性能好,负载的镓离子能够稳定释放,生物相容性好,没有潜在细胞毒性,生物安全性高,体内外抗菌效果显着,能够有效预防创面及移植物感染的发生,确保了安全性的同时又保证了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与临床转化提供了基础。研究初步实现了镓离子相关复合载体及真皮支架的制备,为镓离子稳定释放载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钱李科[5](2017)在《非培养自体表皮细胞悬液与鱼来源胶原膜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快速分离表皮及真皮的方法,从而制备高细胞数及细胞活性的细胞悬液,且拟以胶原膜为覆盖物或真皮替代物进行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为临床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方法1.探索最佳分离条件、制备表皮细胞悬液(1)酶一步消化法分离表皮及真皮,制备细胞悬液,流式上机测定细胞数及细胞活性,从而确定最佳消化条件;(2)免疫组化P63染色验证人表皮、真皮分离的程度及基底层细胞存留情况。2.自制胶原膜、检测物理及生物学特性(1)以酸溶解鱼鳞,从而提取胶原,经真空冷冻干燥制备胶原膜;(2)将制备的胶原膜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以了解其组织结构特性;(3)GB/T4472-2011法测定胶原膜密度;(4)CCK-8法测定胶原膜细胞毒性。3.裸鼠表皮细胞移植实验(1)制备人表皮细胞悬液,以裸鼠为实验对象制备深度烧伤创面,以胶原膜为覆盖物,进行表皮细胞悬液移植;(2)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3)取移植后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细胞浸润情况,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排列情况,行免疫组化HLA-ClassⅠ染色,验证人来源细胞是否参与了上皮化过程。结果1.制备的表皮细胞悬液中细胞数及细胞活性受消化酶浓度及消化时间的共同影响,在使用0.25%DispaseⅡ-0.25%Trypsin消化20min的条件下,细胞数及细胞活性最高;在消化相同时间条件下,随着消化液浓度增高,细胞数及细胞活性均先增高后降低;在相同的消化浓度下,随着消化时间延长,细胞数及细胞活性均先增高后降低。免疫组化P63染色,分离前基底层细胞染色呈阳性,分离后表皮无真皮成分,基底层染色阳性,分离后真皮无表皮成分,且无阳性染色。2.制备的鱼来源胶原膜表面平整、光滑,随形性较好,柔韧性好,富有弹性,厚度约0.3mm,其密度为(42.76±0.13)kg/m3。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均可见粗细不等的胶原走行、排列有序,胶原之间错综复杂,形成大小不等的网孔状结构。扫描电镜可见胶原纤维呈网状排列,孔隙大小100um200um之间。细胞毒性实验见第1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相对增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同一天两组间细胞相对增殖率无明显差异(P>0.05)。3.移植后2周,各组未见胶原膜残留,部分创面可见皮岛形成,至移植后4周,复合移植组创面大部分已完全愈合,创面愈合率可达90%以上,表皮细胞悬液组创面部分愈合,创面愈合率小于复合移植组,胶原膜组及空白对照组仅创缘少许上皮化,残余创面较多。复合移植组新生皮肤基底层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人来源细胞参与了上皮化过程。HE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其余各组细胞浸润及血管形成较少;Masson染色各组胶原走行、排列有序。结论1.在25℃条件下,采用0.25%DispaseⅡ-0.25%Trypsin消化大腿刃厚皮(厚度为0.30.4mm、面积为1cm×1cm大小)20min,所制备的细胞悬液中单位体积悬液所含的细胞数最多、细胞活性最高。2.鱼来源胶原膜外观平整、光滑,厚度仅0.3mm左右,胶原纤维呈网孔状,孔隙约200um300um,安全无毒,可作为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的覆盖物。3.胶原膜与表皮细胞悬液复合移植是一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良好手段,其修复创面的机制可能为皮岛形成,有望成为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阳超[6](2016)在《自体网状皮联合微粒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自体网状皮联合微粒皮自体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探索既能快速又能高质量修复大面积深度创面的有效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烧伤整形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行网状皮联合微粒皮植皮和单纯网状皮植皮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资料4例,共14个创面。按手术方式分为网状皮联合微粒皮组(联合组)和单纯网状皮治疗组(单纯组),其中两例患者既行网状皮联合微粒皮联合植皮又行单纯网状皮植皮,其余两例行单纯网状皮植皮。网状皮联合微粒皮移植创面共计4个,10个创面用单纯网状皮作为对照组,对治疗效果对比观察。观察两组不同植皮方式的创面愈合速度,比较两组病例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结果:(1)联合组4个创面移植皮三周创面基本愈合(愈合标准为单个残余创面直径不超过5cm,总残余创面面积小于人体表面积3%,不需再次手术),平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0±2.14天,残余创面小,数量少,最大残余创面直径约3cm,通过常规换药均能修复创面,不需行二次手术;单纯组10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4±2.96天,残余创面大,数量多,呈散在分布,三周时最大残余创面直径约5cm,其中2个创面需行二次植皮修复,再次手术率20.0%;(2)联合组愈合后创面较平整,突起少,创面愈合质量好,单纯网状组有较明显菱形瘢痕突起;(3)两组不同植皮方式术后三月及半年复查,两组病人均有瘢痕增生,其中联合组创面较平整,单纯组见明显菱形瘢痕突起;两组患者肘、腕、膝等大关节挛缩程度轻,膝关节后期功能锻炼后能完成直立下蹲等基本动作。经两组不同方式植皮修复创面瘢痕增生及关节活动情况无明显区别。结论 网状皮联合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充分利用有限的自体皮源最大限度恢复皮肤外貌和肢体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创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外观,为解决自体皮不足、瘢痕挛缩和关节功能恢复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陈书杨[7](2016)在《两种不同外用药对大鼠烫伤创面感染及愈合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深Ⅱ。烫伤创面模型,利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及莫匹罗星软膏两种不同药物对创面进行换药处理,探究这两种药物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感染、组织炎症反应、微血管再生等的不同影响,为临床创面换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体重200-220g SD大鼠5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A、B、C三组每组18只,D组2只。A组为纳米银组,B组为莫匹罗星组,C组为凡士林组,D组为烫伤模型病理检测组。于大鼠背部制成一直径3cm圆形深Ⅱ。烫伤创面,D组于24小时后病理验证烫伤深度,A组创面外用纳米银抗菌凝胶,B组创面外用莫匹罗星软膏,C组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致伤后前3天及第7、11、15、21天常规换药治疗,余时间段视创面渗出及感染等情况进行换药,换药至创面愈合,记录每只大鼠换药次数。于伤后第7天、11天、15天、21天测量创面面积及脱痂面积,并取各组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鉴定,计算各时相各组创面愈合率、脱痂率及感染率;换药时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创面大体情况、愈合时间;于伤后第3、7、14、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切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68、 CD34表达,观测创面组织的巨噬细胞含量及微血管密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均良好,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创面大体观察,C组创面早期较A、B两组肿胀、红肿,A组最轻,且C组部分大鼠可见痂下粘稠分泌物,且伤后11天后敷料与创面粘连较A组紧密,A组创面可见保护膜形成;(2)创面愈合时间:A组为21.17士1.72天,B组为24.50士1.52,C组为27.83士1.94天,三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22.14,P=0.001<0.05),且两两比较,P<0.05;(3)各组致伤3天后至创面愈合时创面换药次数:A组与B组比,P=0.13>0.05,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P<0.05,显示有差异;莫匹罗星组与凡士林组比,P=0.285>0.05,无明显差异;(4)创面愈合率:伤后第7天,A组愈合率大于B、C两组,P<0.05;伤后第11天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第15天,A组与B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A、B组愈合率均大于C组,P<0.05,差异明显;伤后第21天,A、B、C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且A组>B组>C组;(5)创面脱痂率:伤后第7天,A组小于B、C两组,P<0.05,均有差异,B组与C组比,P>0.05,无明显差异;伤后第11天,C组大于A、B两组,P<0.05,均有差异,A、B两组比,P>0.05,无明显差异;(6)创面细菌感染率:A、B组创面未检测到明显细菌感染,C组创面自第7天始检测出感染细菌,且细菌感染率随时间渐高,至伤后第11天最高(33.3%),后逐渐下降,第21天为22.2%;(7)创面组织学观察:创面HE染色显示A组与B组炎症表现类似,但较C组炎症反应轻;伤后第7天可见创面大量微血管生成,炎症反应明显,伤后14天可见真皮层胶原纤维连接,伤后21天,A、B两组创面新生上皮分化较好,C组仅个别创面表皮上皮化;Masson染色显示,伤后第14天,A、B两组可见新生胶原交错分布,C组胶原沉积,结构紊乱;(8)创面巨噬细胞含量:各组创面自伤后第3天持续增多,至第7天达高峰,14天后渐少,21天最低,且伤后第3天巨噬细胞含量A组大于B、C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后第21天,C组仍可见大量巨噬细胞;(9)CD34阳性血管密度:伤后第3d升高,至伤后7天达到高峰,至第14天后下降,21天时最低,其中以A组变化较为显着,伤后第3、7、14天,A组微血管密度值均大于B、C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1天C组大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纳米银抗菌凝胶及莫匹罗星软膏对烧伤创面均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2)纳米银抗菌凝胶较莫匹罗星软膏更能有效的减少创面换药次数。(3)纳米银抗菌凝胶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能对创面进行保护,防止医源性损伤。(4)纳米银抗菌凝胶与莫匹罗星软膏相比,促进了创面愈合,缩短了愈合时间。
徐建军,林才[8](2011)在《微型皮片移植方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临床医师使用外科方法清除失去活力的烧伤坏死组织,并迅速封闭广泛开放的创面,已成为现代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的常用方法,也是预防烧伤严重感染的根本措施。但在治疗时,突出的矛盾是患者自体皮源不足,希望用少量甚至极少量的自体皮肤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创面成为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命题。在皮肤移植的发展史上,经历了点状植皮、邮票植皮、网状植皮、筛状植皮、自体微粒皮或皮浆和异体皮混合移植、Meek微型皮片移植乃至自体细胞培养复合移植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各有其优缺点和局限性。其中,自体微粒皮移植、自体皮浆移植及Meek植皮术是当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常用的微型皮片移植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供皮面积小而植皮面积大的矛盾。自体微粒皮移植需要异体皮肤或异种皮肤作为载体覆盖才能完成,包括大张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和大张异种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自体皮浆移植尽管操作简单方便,但对创面条件要求更高。自体微粒皮移植及自体皮浆移植这两种植皮技术作为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传统创面修复方法,尽管受诸多限制,目前应用仍较广泛。Meek植皮技术,以其独特的皮片扩张技术和机械化操作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徒手操作方式,目前已成为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
孙天骏[9](2010)在《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及其复合基因修饰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一种保留表皮层结构,去除真皮层细胞,具有低抗原性的选择性去细胞猪皮(selectively decellularised porcine skin, SDPS)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其生物安全性。将SDPS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通过临床观察,了解SDPS作为烧伤创面覆盖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替代冷冻异体皮的可行性。通过腺病毒介导构建VEGF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UCMSC),将SDPS与基因修饰细胞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为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切取健康白色家猪的全层皮,采用戊二醛-胰酶-去污剂的方法制备SDPS,通过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确定各环节试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微生物学检测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检测。采用Instron拉力机测定极限抗拉强度和断裂拉伸应变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DPS浸提液中戊二醛含量。采用MTT法检测SDPS浸提液对NCTC clone 929细胞增殖的影响,参考美国药典评价体外细胞毒性。通过家兔皮内注射SDPS浸提液,对其产生刺激反应的潜在性做出评价。取成年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SDPS、新鲜猪皮、大鼠异体皮3组,于大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1cm×1cm皮片,并于术后第1、2、4、8、12、16周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其生物相容性。2临床应用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术前均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31例烧伤患者(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21~60岁,平均(37.29±11.33)岁,烧伤面积45%-99%,平均(65.51±17.43)%,于伤后4-6d行切(削)痂植皮术,其中一部分切(削)痂创面移植SDPS加自体微粒皮,其余创面移植液氮冻存的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采取上下或左右部位作自身对比,观察创面移植物排斥脱落时间,比较术后3周创面愈合率,比较术后3个月残余创面发生例数,并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对创面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其中1例于术后12d、3个月时取创面组织行病理学观察。所有病例随访到术后1-2年,观察术区外观与功能恢复情况。3 UCMSCs传代培养后,以腺病毒介导GFP基因进行体外转染,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确定最佳病毒感染复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MOI)。通过腺病毒介导构建VEGF基因修饰UCMSCs,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UCMSCs表达VEGF蛋白的情况,RT-PCR检测VEGF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培养液中VEGF浓度,MTT法评价转染对UCMSCs增殖的影响。4取成年Wistar大鼠45只,以大鼠背部急性皮肤全层缺损创面为模型,移植同等大小面积的SDPS,其真皮面均匀粘附大鼠微粒皮,按SDPS下注射物不同分为3组(每组15只):VEGF基因修饰UCMSCs移植组(A组)、UCMSCs移植组(B组)、PBS空白对照组(C组)。于术后7d、14d、21d、28d观察创面情况,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SDPS排斥与脱落时间,计算28d创面愈合率。于术后3d、7d、14d、28d切取移植区域组织,对术后7d、14d、28d标本行HE染色,对术后3d、7d、14d标本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采用戊二醛-胰酶-去污剂制备的SDPS表皮层细胞完整,真皮内基本无细胞成分、皮肤附件及血管,胶原纤维排列规则。微生物学检测未检出病原微生物。极限抗拉强度为(8.80±0.03)Mpa,断裂拉伸应变率为(77.60±1.60)%。无戊二醛残留。细胞毒性判定为1级,符合国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动物皮内注射SDPS浸提液后24h、48h的原发性刺激反应类型为轻度,96h为极轻微。皮下植入实验显示3组皮片植入大鼠皮下后均出现炎性反应,SDPS和大鼠异体皮炎性反应较弱,真皮层内逐渐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样组织长入,植入皮片均逐渐降解,新鲜猪皮炎性反应较强,持续时间长,植入皮片逐渐变硬,不易降解。2临床资料显示,3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创面移植的SDPS与异体皮于术后10d左右可在创基留存,表皮基本存在,基底转红,无明显渗出,随着自体微粒皮生长、成片,两种覆盖物逐渐脱落。SDPS与异体皮的排斥脱落时间分别为(17.5±3.3)d和(14.2±2.5)d(P<0.05),术后3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0.16±23.15)%和(75.45±22.38)%(P>0.05),术后3月残余创面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和5例(P>0.05),术后3月瘢痕评分平均值分别为7.8±3.6和8.1±3.3(P>0.05)。术后12d,两种覆盖物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均可见炎细胞浸润;术后3月均可见再生的表皮层,真皮层可见纤维细胞、小血管以及胶原成分,SDPS与异体皮移植术后皮肤形态学无明显差异。术后1-2年随访,31例患者SDPS移植区域与异体皮移植区域的外观和功能均无差异。3腺病毒介导的GFP基因对于UCMSCs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与MOI值具有量效关系,当MOI=100时,转染效率达95%。转染VEGF基因后2d,UCMSCs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均可有效表达VEGF,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RT-PCR显示转染组细胞明显表达VEGF,ELISA结果显示7d时达到表达高峰,13d后仍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介导VEGF基因转染的腺病毒对UCMSCs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4创面移植的SDPS脱落时间,A组比B组、C组延长(P<0.01)。28d大鼠背部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率,A组比B组、C组增高(P<0.01),B组与C组两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7d,掀起SDPS观察创面基底情况,A组血管增生较B组和C组明显。移植后的3d、7d、14d各时间点A组VEGF及CD34表达明显强于B组、C组,且7d、14d时的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 MVD)明显高于B组、C组(P<0.01),而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戊二醛-胰酶-去污剂制备的SDPS保留了表皮结构,去除了真皮层细胞,具有组织形态学优势,微生物学、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检测验证了其安全性,符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SDPS复合自体微粒皮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与异体皮复合微粒皮移植相当,可替代异体皮应用于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UCMSCs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载体细胞,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可以有效转染UCMSCs,转染后VEGF基因可获得较高的表达水平。VEGF基因修饰UCMSCs与SDPS复合移植可促进创面早期血管化,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黄晓元,梁鹏飞[10](2009)在《深度烧伤创面处理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深度烧伤是指深Ⅱ度以上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烧伤,为皮肤真皮深层的损伤。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烧伤治疗的始终,创面的再上皮化和真皮重建构成了创面修复的重要环节,而及时封闭创面可以防治感染、减少器官功能损伤、防治瘢痕过度增生、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命质量。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后多遗留瘢痕,形成各种挛缩畸形,严重者甚至
二、异种皮、微粒皮及EGF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初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种皮、微粒皮及EGF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初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所需药品及材料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基本资料 |
2.2 两组患者清创与手术治疗时间间隔、创面的愈合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创面的换药次数比较 |
2.4 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率上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出现瘢痕增生以及色素沉着的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粒皮种植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3)UC MSCs移植微环境的改变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烧伤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对UC MSCs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改善UC MSCs移植微环境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抗菌人工真皮的研究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高渗钠溶液的抗菌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高渗钠溶液的抗菌作用评价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硝酸镓溶液的抗菌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ICP-MS测定镓离子的浓度 |
2.4 硝酸镓溶液对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的MIC |
2.5 TEM |
3 结果 |
3.1 WST试剂盒操作中各菌株适宜的接种浓度 |
3.2 硝酸镓溶液对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的MIC |
3.3 镓离子接触后的大肠杆菌的显微观察 |
3.4 镓离子接触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显微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制备与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制备 |
2.3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材料表征 |
2.4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体外抗菌研究 |
2.5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细胞学评价 |
2.6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体内评价研究 |
3 结果 |
3.1 筛选适宜质量分数戊二醛交联的人工真皮 |
3.2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体外抗菌结果 |
3.3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细胞学评价结果 |
3.4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表征 |
3.5 含镓抗菌人工真皮的体内评价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海藻酸镓复合载体及其真皮支架的制备与抗菌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 真皮支架被覆海藻酸镓复合物涂层的制备 |
2.3 海藻酸镓聚合物微粒及其复合真皮支架的制备 |
2.4 材料表征 |
2.5 体外抗菌评价 |
3 结果 |
3.1 被覆海藻酸镓复合物涂层的真皮支架的表征 |
3.2 海藻酸镓聚合物微粒及其复合真皮支架的表征 |
3.3 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真皮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
1.1 真皮替代物的发展历程 |
1.2 真皮替代物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2 高渗钠溶液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
3 镓及其化合物的抗菌研究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非培养自体表皮细胞悬液与鱼来源胶原膜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探索最佳分离条件、制备表皮细胞悬液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自制胶原膜、检测物理及生物学特性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裸鼠表皮细胞悬液移植实验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型皮片移植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自体网状皮联合微粒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英文缩略词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两种不同外用药对大鼠烫伤创面感染及愈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微型皮片移植方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粒皮移植 |
1.大张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 |
2.大张异种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 |
二、自体皮浆移植 |
三、 Meek微型皮片移植 |
四、总结 |
(9)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及其复合基因修饰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前言 |
Ⅰ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的制备与性能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一 主要仪器 |
二 主要试剂 |
三 实验试剂配制 |
四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五 制备方法 |
六 检测方法 |
七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 制备方法的确定 |
二 扫描电镜观察 |
三 微生物学检测 |
四 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 |
五 生物学评价 |
讨论 |
小结 |
Ⅱ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在烧伤切(削)痂创面的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一 主要仪器和试剂 |
二 主要材料 |
三 临床资料 |
四 观察指标 |
五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 创面愈合情况 |
二 典型病例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复合基因修饰细胞移植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Ⅰ 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体外转染UCMSCs |
材料和方法 |
一 主要仪器 |
二 主要试剂 |
三 实验试剂配制 |
四 细胞株及重组腺病毒 |
五 细胞复苏与传代 |
六 病毒滴度测定 |
七 基因转染效率检测 |
八 VEGF基因转染UC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
九 基因转染对UCMSCs增殖的影响 |
十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 重组腺病毒滴度 |
二 基因转染效率 |
三 VEGF基因转染UC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 |
四 基因转染对UCMSCs增殖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Ⅱ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复合基因修饰细胞移植促进创面愈合 |
材料与方法 |
一 主要仪器 |
二 主要试剂 |
三 实验试剂配制 |
四 实验动物、细胞株及重组腺病毒 |
五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的制备 |
六 基因修饰细胞的制备 |
七 动物分组 |
八 动物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处理 |
九 实验检测指标 |
十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 移植后创面情况大体观察 |
二 移植后创面基底情况大体观察 |
三 组织学观察 |
四 VEGF表达情况 |
五 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VEGF基因治疗与血管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深度烧伤创面处理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手术治疗 |
二、手术治疗 |
1. 皮肤混合移植法 |
2. 微粒皮移植法 |
3. 保留变性真皮大张自体皮移植 |
4. 皮瓣移植 |
三、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创面修复 |
四、干细胞治疗 |
四、异种皮、微粒皮及EGF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初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上的应用[D]. 杨波. 延安大学, 2021(11)
- [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 王柯. 东南大学, 2019(05)
- [3]UC MSCs移植微环境的改变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D]. 李晓庆.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4]抗菌人工真皮的研究与转化[D]. 许钊荣. 福建医科大学, 2018
- [5]非培养自体表皮细胞悬液与鱼来源胶原膜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D]. 钱李科. 苏州大学, 2017(05)
- [6]自体网状皮联合微粒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D]. 阳超.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7]两种不同外用药对大鼠烫伤创面感染及愈合影响的研究[D]. 陈书杨.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8]微型皮片移植方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应用[J]. 徐建军,林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1(01)
- [9]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及其复合基因修饰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D]. 孙天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0(09)
- [10]深度烧伤创面处理的现状与展望[J]. 黄晓元,梁鹏飞.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