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彬[1](2018)在《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及发生的时间,为临床上预防和诊治外伤性脑积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住院资料,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以及病例相关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对病人完成持续6个月的随访,完善病例资料,根据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标准,对研究对象实行分组,分组标准是按照病人是否发生脑积水,则分为创伤后无脑积水组、创伤后脑积水组。通过分析病人的年龄、性别、脑室内出血、硬膜下积液、是否昏迷及昏迷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单发及弥漫性)以及功能独立性测评、住院时间、硬膜外血肿、术后是否行腰穿或者腰大池引流放血性脑脊液、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人是否存在感染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two-sample t-test)、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 test)以及U检验。然后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01例,其中有46例在经过规范的外科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生外伤性脑积水,其发生率为15.2%。此组病例中有3例是在重型颅脑损伤后1周内发生外伤性脑积水,其占总数的6.5%;43例在外伤发生后23个月发生脑积水,其占到了总比例的93.5%。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外伤性脑积水的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采取去骨瓣减压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少、是否有脑室出血、是否发生硬脑膜下血肿、病人的年龄、颅脑损伤程度、是否发生颅内感染、是否腰穿脑脊液置换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人的性别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脑积水的颅内压多在70150mmH20之间。结论:1.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否存在颅内感染、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病人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以及硬脑膜下血肿与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的时间绝大部分在重型颅脑损伤发生以后的23个月之内,且几乎所有的外伤性脑积水均为正常压力脑积水。
杨武军[2](2015)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脑积水的临床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恩施州民族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A组)予早期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15例(B组)予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周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A组24例中术后有效22例,有效率91.6%,分流感染1例,感染率4.1%;B组15例术后有效12例,有效率80%,分流感染4例,感染率26%。两组共39例患者中均无分流过度、颅内出血、脑脊液漏、切口感染、修补材料外露、硬膜下积液或血肿等并发症;35例获随访6个月至2年,无分流管阻塞、滑脱、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较分次手术的疗效显着,并可降低分流感染的发生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有效的、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
崔玉志[3](2010)在《五苓散水煎剂在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五苓散水煎剂在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病人59例,并将他们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进行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同时服用五苓散水煎剂。对照组29例,单纯行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定期复查颅脑CT,观察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储留缓解情况、腰穿测得颅内压降低情况、血液化验肾功变化状况,临床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后复发需再次治疗甚或手术治疗的病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侧脑室颅腔比值(VCR)减小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48.2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颅内高压明显缓解率80.00%,对照组为44.4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血液化验肾功变化状况治疗组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损伤率,二者比较有显着差异。临床功能改善率五苓散联合西医组为83.33%,单纯西医组为51.7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且治疗后复发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中药五苓散水煎剂是治疗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方法之一,可以很好地配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陈乐丹[4](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外伤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对可能会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外伤性脑积水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外伤性脑积水患者42例,术后未发生外伤性脑积水患者168例。两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术前GCS评分3~5分、术后GCS评分3~8分、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颅内感染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GCS评分3~5分、术后GCS评分3~8分、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颅内感染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围术期GC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颅内感染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对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金陆昊[5](2020)在《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VPS疗效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去骨瓣术后继发脑积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的疗效,为去骨瓣术后脑积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颅脑外伤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资料及术后3月随访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06名患者,其中45人继发了脑积水,45人中有41人在我院行VPS术治疗。采用回顾性研究进行分析。将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颅脑出血量、出血位置包括幕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中线移位长度、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颅脑损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二次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列为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可能的危险因素,先使用X2、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确定颅脑外伤去骨瓣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ROC曲线及其AUC值,分析各个诱发术后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性。再针对41例在我科行VPS术的患者使用GCS、GOS、ADL、头颅CT进行评估,分析VPS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疗效。结果1、本研究中去骨瓣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4.7%)。2、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与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具有相关性。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4、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760、0.747、0.639、0.693、0.818、0.614、0.652(P<0.05或P<0.01)。5、41例行VPS术的患者术前GCS平均评分(11.44±3.695)、术后GCS平均评分(12.93±2.705)、术后GOS平均评分(3.73±1.141)、术后GOS平均评分(4.27±0.949)、术前ADL平均评分(53.41±29.967)、术后ADL平均评分(67.32±27.205)。术后头颅CT显示,脑室较术前缩小的有39人,其中2人出现裂隙样脑室,调压后恢复正常脑室大小;脑室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的1人,调压后仍无明显改变;术后感染死亡1人。结论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当7种因素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存在时,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脑积水的概率增高,临床工作中需对这7种因素加以预防,并加强患者的术后随访,及时发现脑积水的形成。术后脑积水形成后可采用VPS术对患者加以治疗,其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刘文慧[6](2020)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本实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
李帅,陈龙[7](2018)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行腰大池引流对外伤性脑积水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前行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对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脑积水V-P分流术前未行腰大池引流患者31例(V-P分流组),行腰大池引流患者34例(腰池-VP分流组),对比实施V-P分流术前是否行腰大池引流对患者病情转归、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及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的影响。结果相比V-P分流组,腰池-VP分流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8. 98±7. 47) d vs (21. 44±4. 58) d,P <0. 01],GCS评分显着提高[(6. 70±2. 29)分vs(3. 83±2. 28)分,P <0. 01]; CT复查显示,与V-P分流组比较,腰池-VP分流组的患者脑室腔显着缩小,脑室周围水肿明显减轻;腰池-VP分流组34例患者中,先行腰大池引流,1周后行V-P分流术,症状明显改善31例,未改善3例; V-P分流组31例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22例,未改善9例;腰池-VP分流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V-P分流组(91. 18%vs 70. 97%,P <0. 05)。结论采用腰大池引流-VP分流术分次治疗的策略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可为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
梁赞[8](2017)在《外伤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因为外力作用于头部所致的颅脑损伤,包括头部打击、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外伤性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是颅脑创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的越来越高,PTH的发生率逐渐增高,PTH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医务工作者对PTH越来越重视。PT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脑脊液的分泌、吸收及循环通路的障碍是PTH发展的原因,但最近也有研究认为,脑脊液的渗透压负荷及脑脊液动力学的病理改变是脑积水发展的原因。明确PTH的发病机制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因此,更好的了解PTH的发生率、分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标准、预防、治疗及治疗后效果的评估、并发症的处理及PTH的治疗前景,对于PTH的治疗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量的文献的归纳及总结将对上述内容逐一做综述。
黄程[9](2016)在《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脑外伤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脑积水的病因,且以脑积水、颅骨损伤为最常见临床症状,脑积水并发颅骨损伤一般发生于头骨骨瓣接受减压手术治疗后,患者蛛网膜下腔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甚至坏死,病变的脑组织阻塞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腔隙,导致患者颅内的脑脊液不能够被正常吸收,进而造成脑积水[1-4]。本研究探讨外伤性脑积水并发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颅骨修补手术联合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
李旭,李志祥,宋明浩,马文斌,赵万里,温瑞,詹世钦[10](2015)在《分期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63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在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期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63例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一个月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肢体活动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临床症状与术前比较显着减少(P<0.05或P<0.01),同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显着增高(P<0.01)。术后6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时51例(81.0%)神经功能改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者33例(52.4%),中残20例(31.7%),重残及植物生存10例(15.9%)。术后发生分流管堵塞、颅内感染、腹腔感染、过度分流各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分期V-P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二、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2)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脑积水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临床表现 |
三、术前准备 |
四、手术方法 |
五、观察指标 |
结果 |
讨论 |
一、发病原因或机制 |
二、对患者的影响 |
三、手术时机 |
四、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
(3)五苓散水煎剂在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病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病例分组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病例纳入标准 |
(五) 病例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治疗方法与处理 |
(二) 观察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统计方法 |
三、治疗结果 |
(一) 脑脊液储留缓解比较 |
(二) 腰穿测得颅内压降低情况比较 |
(三) 治疗前后血液检验肾功能状态比较 |
(四) 临床功能状态比较 |
(五) 生活质量评价 |
(六) 治疗后复发,需再次治疗甚或手术治疗的病例数比较 |
讨论 |
一、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中医学病因病机探讨 |
二、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中医学治则治法探讨 |
(一) 健脾扶正法 |
(二) 利水消肿法 |
(三) 温阳化气法 |
三、五苓散组方分析 |
(一) 原方组方原则分析 |
(二) 现代组方原则分析 |
四、五苓散水煎剂治疗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作用机理探讨 |
(一) 缓解脑脊液储留状态,减轻脑间质水肿 |
(二) 减轻西医保守治疗的副作用 |
(三) 改善患者一般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
五、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5 统计学方处理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5)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VPS疗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7)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行腰大池引流对外伤性脑积水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测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平均住院日、GCS评分和影像学变化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8)外伤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1 分类 |
2 发生率 |
3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3.1 年龄 |
3.2 GCS 评分 |
3.3 脑室出血 |
3.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
3.5 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otomy,DC) |
3.6 颅内感染 |
3.7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 |
3.8 硬膜下积液 |
3.9 出血部位 |
3.10 血压及脉压差 |
3.11 其他 |
4 诊断 |
4.1 病史 |
4.2 临床表现 |
4.3 影像学检查 |
4.4 腰穿检查 |
5 鉴别诊断 |
5.1 脑萎缩 |
5.2 先天性脑积水 |
5.3 非外伤引起的后天性梗阻性脑积水 |
6 治疗 |
6.1 治疗策略 |
7 疗效评估 |
8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
8.1 分流术后的并发症 |
8.2 三脑室造瘘术后并发症 |
9 预防 |
10 评估预后 |
11 治疗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分期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63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四、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D]. 徐彬. 青岛大学, 2018(12)
- [2]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脑积水的临床治疗研究[J]. 杨武军.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5(06)
- [3]五苓散水煎剂在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观察[D]. 崔玉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4]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J]. 陈乐丹.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21)
- [5]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VPS疗效的探讨[D]. 金陆昊.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6]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J]. 刘文慧.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04)
- [7]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行腰大池引流对外伤性脑积水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J]. 李帅,陈龙. 中国临床研究, 2018(10)
- [8]外伤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D]. 梁赞.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9]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J]. 黄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13)
- [10]分期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63例[J]. 李旭,李志祥,宋明浩,马文斌,赵万里,温瑞,詹世钦. 海南医学, 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