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人民银行系统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陈曦[2](2020)在《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的政策推动下,全国各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非常迅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也得到改善,并逐渐成为支持中小涉农企业以及农户生产经营的主要金融力量。由于农商行所支持的客户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不论是银行的资产业务还是中间业务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逾期贷款、客户欺诈、洗钱等,也包括一些由内部问题引发的风险。其柜面业务虽然主要是中间业务,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针对所面临的风险展开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银行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JY农商行是一家成立几年但有较大发展的面向广大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地方性商业银行。JY农商行柜面业务主要有为个人及单位开立结算帐户、现金存取款、转帐结算、理财产品销售等,每类业务流程的各环节都存在各种原因造成的风险点。JY农商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缺陷。不同风险类型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揭露出柜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JY农商行柜面风险主要存在现金和重要凭证管理、印章管理、授权管理、员工管理等多种方面。JY农商行风险管理的体制不健全、风险控制不当、人员培训管理不到位、信息技术智能化欠缺、对业务执行监督不力。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据此认为,改善JY农商行柜面风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应当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内部严格管控;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业务上实现合理风险监督;加强对客户的身份和信息甄别;在人员管理上,应当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将人作为工作的主体,对银行员工实施激励政策。针对此,结合商业银行的具体特点,对其柜面风险防控进行对策建议:不断加强内部制度的建设,运用新型科技手段,同时融入合规文化建设。
杨金日[3](2019)在《中央银行预算独立性的模式构想》文中研究指明从国际经验看,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是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标志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2006年实行部门预算模式,但与独立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差距甚远。有必要借鉴国外央行先进的独立预算管理体制,实施适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预算管理体制。国外中央银行独立预算管理的模式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财务预算制度机构基本情况。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以下简称"美联储")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职责,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储
王颖[4](2019)在《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涌现,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存在地域广、业务多、组织架构复杂的特点,对企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的重点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资金管理,企业集团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资金管理积极性、挖掘集团资金整体的经济效益,就需要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而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普遍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情况不一样,同一家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资金管理的实际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关键要科学规划,根据企业战略实现对资金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突出资金管理模式中的战略导向,以企业战略指导公司资金管理,以企业资金管理促进企业战略实施。本文首先通过对企业资金管理以及企业战略等相关理论的整理研究,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团案例分析,论证了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集团管理升级的积极效果和实际可操作性,对于企业集团转变思维模式、提升经营发展、实现战略转型和增强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ZJJD集团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理论研究及相关单位资金集中管理的成功经验,就如何构建符合ZJJD集团实际需求的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展开分析研究。对ZJJD集团而言,在企业改革持续升温的今天,能否做到科学管理,是ZJJD集团下阶段“十三五”战略布局和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所在。资金管理作为公司战略实施在实际运营中的直接体现,对ZJJD集团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ZJJ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对发现的问题逐一作了研究梳理,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重点对如何构建符合ZJJD集团实际需求的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展开研究论述,针对管理理念、预算体系、考评体系、信息平台等重要环节,探讨创新与实践的方式方法,形成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整体设计构想,并对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了预测评价。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调研促进改革,希望能够为ZJJD集团的管理提升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能够为理论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为存在类似问题情况的企业集团提供参考价值。
张岱[5](2018)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稳定、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健全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历届党中央、中国政府探索金融体系改革理论与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适应和满足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金融领域建立了“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模式。这种银行体系模式,存在组织机构单一、完全以计划为导向、银行集管理与经营于一身、没有独立的中央银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和法律手段从事金融活动、对银行信贷管得过多过死等弊端,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缺乏活力和生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金融组织不健全、市场化主客体缺失、创新动力不足、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金融法律不健全等问题。实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金融组织的恢复与金融体系的构建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在这一阶段,党中央采取的以下重大决策对金融体制改革影响甚大,一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二是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明确的顶层设计;三是1987年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基本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引入市场机制。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中国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得到扩展。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市场化改革和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阶段(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十八大召开之前)。在这一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两项决定,表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全面加速:一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二是同年12月25日国务院做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两项决定为中国金融改革定下了基调。这个阶段的金融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的治理整顿和配套改革。具体措施是,将实行多年的官方汇率、调剂汇率和黑市汇率并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加快推进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世界金融体系的步伐;成立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开来;将原城市信用社先是改造为城市合作银行,后又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推动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深圳建立以城市命名的现代商业银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初步形成了规范金融活动的法律体系框架;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取消信贷规模管理;完善金融监管,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从而形成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监管、中国证监会负责证券期货业监管、中国保监会负责保险业监管的分业监管体制。二是金融体系的整体改革,包括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大力推进金融设施建设、构建陆港金融业互惠互动关系、积极应对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等等。总之,十八大以前的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和金融体系本身仍然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问题导向而不太重视价值导向,或者说,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得不够理想,始终没有建立起全面、系统、相互配套和立体化的金融改革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二是已经建立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结构性和功能性缺失,导致其在全球配置资源和分散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大。三是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机制存在数量调控效力递减、传导机制不畅,利率政策调控效力低,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的成本较高,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四是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模式不相匹配,不能充分保障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展开了深入、系统和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引入金融改革实践和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将“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和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构想。这些构想包括: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系和外汇市场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内控机制;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发展非国有中小型银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畅通股权融资渠道,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资本双向开放程度、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补齐风险监管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短板,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明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理责任,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增强金融有序竞争,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此外,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高效运行,从而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架构。在金融改革实践和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方面,随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党中央和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金融体系,纠正过分追求GDP增长,重视经济发展规模,忽视经济发展质量,产业结构不合理,金融发展“脱实向虚”,背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偏向;总结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经验,制定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措施,健全金融组织机构,加强金融立法,引导和促进金融向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回归;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健全金融调控架构体系;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金融监管措施,提高金融监管专业化水平。经过五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金融体制机制弊端和制度障碍,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大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金融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有效推进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主要经验在于:第一,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严格遵循金融改革和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金融改革发展道路;第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正确处理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保障金融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第三,坚持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作为党在金融领域的三项主要任务,强调三项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在实践中体现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第四,坚持把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明确金融监管对象和目标,规范金融监管范围,创新金融监管手段;第五,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积极解决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不匹配问题,协同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管体制改革,改变监管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现象,解决监管权责不对称问题。当然,改革是一个逐渐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金融改革和发展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的中国金融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且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创新金融改革理念,完善金融理论体系,正确和科学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健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二是继续审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具体包括:以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改革,坚持整体性、系统化、协同性金融改革,构建稳健、高效、包容式发展的金融体系;三是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包括: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组织建设,强化治理机构履职效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防范风险的内控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四是构建综合型监管体制。具体包括:构建统一的监管模式,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推进金融监管创新。
祭增学[6](2017)在《国外中央银行财务实践对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启示》文中指出2006年起部门预算的实施使得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体制自1994年制定后基本未变,制度相对滞后对于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探究其主要特点,以期为完善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提供有益参考。
董晓明[7](2016)在《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模式研究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当中产生的会计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充分认知我国会计管理制度当中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从会计管理体制的内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发展的特征出发,发现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观点。既要加强宏观调控,又要加强立法,使得会计制度更加规范,市场经济更加合理有序。
张永红[8](2015)在《美、德、日等国央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自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系统正式实行部门预算模式起,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人民银行预算制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都与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相去甚远。本文通过对国外主要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为我国中央银行预算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改善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翟千千[9](2014)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以G分行辖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内部审计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各类组织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也是如此,人民银行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改善金融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另外,人民银行不断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国内先进审计理念的做法,从2011年至2013年在人民银行系统广泛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内审工作转型,使得内部审计在理念、目标、职能、技术和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中央银行重要的监督和控制部门,内部审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职责,这个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面前,而影响内审履职的关键因素就是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有鉴于此,如何解决人民银行内审质量控制效率低和效果差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以G分行辖区内审工作为例,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本文在详细研究内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G分行辖区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穿行测试、数据统计、因果对照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并反映了G分行辖区内审质量控制的现状,还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等全面地、深入地分析G分行辖区内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对G分行辖区内审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的各个环节入手,加强管理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分层次、全方位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责任追究,用完善的控制机制确保内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对人民银行内审质量控制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对内审工作质量管理控制指明了方向。研究成果中,关于人民银行内审质量控制工作的政策建议,对深化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健全内审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也为今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李建中[10](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表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二、对人民银行系统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人民银行系统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柜面业务风险涵义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风险管理理论 |
2.4 国内外相关究现状 |
第3章 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JY农商行基本情况介绍 |
3.2 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
3.2.1 JY农商行柜面业务及日常运营 |
3.2.2 柜面业务流程各风险点分析 |
3.2.3 柜面业务人员岗位职责及其风险职责 |
3.2.4 柜面业务风险管理手段 |
3.3 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现金和重要凭证管理的问题 |
3.3.2 印章管理的问题 |
3.3.3 账户管理的问题 |
3.3.4 授权管理的问题 |
3.3.5 员工方面的问题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
3.4.2 人员培训管理不到位 |
3.4.3 信息技术智能化欠缺 |
3.4.4 对业务执行监督不力 |
第4章 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类型及相关案例分析 |
4.1 操作风险及相关案例分析 |
4.1.1 操作风险概述 |
4.1.2 柜员误收误付假人民币案例分析 |
4.2 员工道德风险及相关案例分析 |
4.2.1 员工道德风险概述 |
4.2.2 员工套用现金案例分析 |
4.3 客户欺诈风险及相关案例分析 |
4.3.1 客户欺诈风险概述 |
4.3.2 客户欺诈性开户案例分析 |
第5章 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改进对策和配套措施 |
5.1 改进的目标和原则 |
5.2 改进风险管理的对策 |
5.2.1 完善柜面业务风险管理体制 |
5.2.2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 |
5.2.3 提升柜面业务风险信息化管理水平 |
5.2.4 健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监督制度 |
5.2.5 加强客户身份和信息识别 |
5.3 改进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 |
5.3.1 加强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 |
5.3.2 促进风险合规文化建设 |
5.3.3 完善业务人员考核制度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央银行预算独立性的模式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国外中央银行独立预算管理的模式 |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财务预算制度 |
机构基本情况。 |
预算编制情况。 |
预算执行情况。 |
预算监督情况。 |
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财务预算制度 |
机构基本情况。 |
预算编制情况。 |
预算执行情况。 |
预算监督情况。 |
日本银行的财务预算制度 |
机构基本情况。 |
预算编制情况。 |
预算执行情况。 |
预算监督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部门预算的管理模式及不足之处 |
部门预算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
部门预算制度存在自身缺陷。 |
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
财务预算管理的独立性有所弱化。 |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预算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
独立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
财务的独立性。 |
编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
监督的有效性。 |
人民银行实行独立预算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
人民银行机构性质的内在要求。 |
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前提。 |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需要。 |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预算管理的模式构想 |
人民银行独立预算管理的组织机制 |
组织架构。 |
职责分工。 |
人民银行独立预算管理的实施流程 |
预算编制与审批。 |
预算执行。 |
预算评价与监督。 |
推动人民银行独立预算管理的相关建议 |
健全会计财务法规。 |
增强预算的独立性和供给弹性。 |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
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
(4)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战略的内涵 |
二、战略主导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四、权变理论 |
五、激励理论 |
六、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
七、理论总结 |
第二节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应用及分类 |
一、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应用 |
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ZJJD集团及其资金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第一节 ZJJD集团概况及整体战略简介 |
一、ZJJD集团概况 |
二、ZJJD集团整体战略简介 |
第二节 ZJJ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
一、资源配置方面战略性不强 |
二、资金账户管理方面规范性不够 |
三、资金预算管理战略导向性不足 |
四、资金管理战略实施控制不到位 |
五、资金流向及使用监督管控不力 |
第三节 成因分析 |
一、战略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
二、多元化扩张加速 |
三、管理手段缺失 |
四、集团上下级单位沟通不畅 |
五、资金预算管理合理性缺失 |
六、业务与财务协作困难 |
七、资金管控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
八、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仍需推进 |
第四章 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企业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经验借鉴 |
一、JH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
二、YY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
三、JT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
四、案例经验借鉴 |
第二节 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
一、战略导向原则 |
二、“三个不变”原则 |
三、统筹运作、分级管理原则 |
第三节 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构建的措施 |
一、建立以战略为主导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
二、明确战略导向的资金管理界限 |
三、建立战略导向的资金预算体系 |
四、完善配套的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
五、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
六、构建资金结算中心 |
七、加大资金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与管理 |
第四节 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效果预测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局限性 |
第一节 结论与启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不足 |
第一章 现代金融体系简论 |
一、金融范畴 |
(一)金融的内涵 |
(二)金融的起源 |
(三)金融范畴的形成与拓展 |
二、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
(一)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纽带 |
(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
(三)社会资金积聚与配置作用 |
三、现代金融体系及其功能 |
(一)现代金融体系 |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 |
第二章 十八大以前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 |
一、改革开放前的金融体系 |
(一)改革开放前的金融机构 |
(二)改革开放前的金融运行机制 |
(三)改革开放前金融体系的缺陷 |
二、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动因 |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 |
(三)金融体系趋于完善及仍存在的缺陷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探索 |
一、关于金融改革发展理论的探索 |
(一)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理论探索 |
(二)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探索 |
(三)关于坚持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理论探索 |
(四)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理论探索 |
(五)关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理论探索 |
二、关于构建现代金融架构体系的理论探索 |
(一)关于优化金融机构体系的理论探索 |
(二)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理论探索 |
(三)关于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理论探索 |
三、关于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 |
(一)关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理论探索 |
(二)关于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探索 |
(三)关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探索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实践举措 |
一、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
(一)深刻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 |
(二)遏制金融资金“脱实向虚”趋势 |
(三)鼓励金融业扶持小微企业和农业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一)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
(二)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三)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 |
(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
(五)健全金融调控架构体系 |
三、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
(一)健全金融监管制度 |
(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 |
(三)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
(一)党的领导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
(三)以科学决策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
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 |
(一)推动金融回归本源 |
(二)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
(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三、始终坚持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 |
(一)正确处理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
(二)在稳定前提下坚持改革和发展 |
四、坚持把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一)增强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和责任意识 |
(二)构建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 |
(三)明确金融监管对象 |
(四)规范金融监管范围 |
(五)创新金融监管手段 |
五、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 |
(一)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二)积极解决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不匹配问题 |
(三)协同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监管体制改革 |
(四)改变监管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现象 |
(五)解决监管权责不对称问题 |
第六章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想 |
一、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 |
(一)创新金融改革理念 |
(二)完善金融理论体系 |
(三)正确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四)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健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二、审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 |
(一)以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改革 |
(二)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金融改革 |
(三)构建稳健、高效、包容式发展的金融体系 |
三、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
(二)提升防范金融风险内控能力 |
(三)强化监事会履职效力 |
(四)有效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 |
四、构建综合型金融监管体制 |
(一)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 |
(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三)强化市场行为监管 |
(四)推进金融监管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国外中央银行财务实践对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发展历程 |
二、目前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一)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过于陈旧, 出现较多制度“空白”。 |
(二) 财务预算管理理念陈旧, 预算编制缺乏“合力”。 |
(三) 定额测算缺少制度指引, 预算编制标准体系建设“受阻”。 |
(四) 财务预算管理手段落后, 成本控制“缺位”。 |
(五) 人民银行财务预算具有特殊性, 执行部门预算尚存在“水土不服”。 |
三、国外部分国家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
(一) 以战略框架为基础的美联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
(二) 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德国央行预算管理制度。 |
(三) 以成本管理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巴西央行预算管理模式。 |
(四) 严格而具有弹性的日本银行预算管理制度。 |
四、借鉴和启示 |
(一) 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完善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起点。 |
(二) 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是完善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 |
(三) 以发展战略为框架的预算编制模式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 |
(四) 推进权责发生制是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必要内容。 |
(五) 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中心以及绩效管理体系是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
(六) 健全风险约束与监督制度是维护财务预算管理良好运转的必要条件。 |
(7)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管理体制概述 |
(一)会计管理体制涵义 |
(二)会计管理体制内容 |
1. 明确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
2. 明确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
3. 明确会计人员的管理 |
4. 明确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职责 |
(三)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 |
二、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监督弱化,监管不到位 |
(二)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机制 |
(三)双元控制主体弱化了会计控制 |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
(五)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问题 |
三、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分析 |
(一)强化会计监管制度,完善会计基础管理 |
(二)与时俱进,借鉴国外经验 |
(三)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 |
1.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
2.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构建 |
四、结论 |
(8)美、德、日等国央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中央银行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 |
(一)美联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
(二)德国央行预算管理制度 |
(三)日本银行预算管理制度 |
二、借鉴与启示 |
(一)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模式 |
(二)完善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 |
(三)健全风险约束与监督制度 |
(四)引入成本控制和考核机制 |
(五)改善绩效评价方法和体系 |
(9)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以G分行辖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章 内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分析 |
2.1 内审质量控制理论基础 |
2.1.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1.2 内部控制理论 |
2.2 内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相关涵义 |
2.2.2 内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
2.2.3 内审质量控制实施的主要措施 |
2.3 人民银行内审质量控制概述 |
2.3.1 人民银行概述 |
2.3.2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发展历程 |
2.3.3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承担的主要职责 |
2.3.4 人民银行实施内审质量控制的现实需求 |
第3章 G分行辖区内审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 |
3.1 G分行辖区内部审计概述 |
3.1.1 内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
3.1.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3.1.3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 |
3.1.4 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
3.1.5 内部审计项目的趋势及特点 |
3.2 G分行辖区内审质量控制现状 |
3.2.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2 相关数据收集和检验 |
3.2.3 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 |
第4章 G分行辖区内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理论依据 |
4.1.1 头脑风暴法 |
4.1.2 鱼骨图分析法 |
4.2 问题分析 |
4.2.1 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不健全 |
4.2.2 内审体制架构不合理 |
4.2.3 内审工作程序控制缺位 |
4.2.4 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不高 |
4.2.5 审计成果转化工作机制不健全 |
4.2.6 对内审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
第5章 优化G分行辖区内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议 |
5.1 优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软环境 |
5.1.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
5.1.2 完善内部审计沟通协调机制 |
5.1.3 优化内部审计组织结构 |
5.2 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
5.2.1 审计过程控制:完善内审工作的控制标准及程序 |
5.2.2 审计结果控制:建立内审质量评估体系 |
5.3 深入挖掘内审成果转化渠道 |
5.3.1 建立有效的后续审计程序 |
5.3.2 逐步拓宽内审成果运用范围 |
5.3.3 赋予内审部门履职问责职能 |
5.4 大力推进内审工作信息化建设 |
5.4.1 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为内审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
5.4.2 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拓展非现场审计 |
5.4.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审计管理现代化 |
5.5 建立内审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
论文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调查问卷 |
(10)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四、对人民银行系统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JY农商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陈曦. 吉林大学, 2020(04)
- [3]中央银行预算独立性的模式构想[J]. 杨金日. 银行家, 2019(07)
- [4]ZJJD集团战略导向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索研究[D]. 王颖.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4)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张岱.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6]国外中央银行财务实践对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启示[J]. 祭增学. 财务与金融, 2017(03)
- [7]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J]. 董晓明. 财经问题研究, 2016(S1)
- [8]美、德、日等国央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张永红. 金融会计, 2015(04)
- [9]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以G分行辖区为例[D]. 翟千千.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