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绿化最佳生态效益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汪小爽[1](2021)在《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与调控》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街道峡谷中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来源之一。由于机动车排放高度较低,车辆尾气产生的大气颗粒污染物极易对地面及临街建筑附近人群造成身心健康的伤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街道两旁密植行道树可以吸附颗粒物,具有显着的滞尘减污作用,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微环境小气候。然而近期研究显示街道峡谷内因行道树树冠覆盖导致大气颗粒物扩散受阻,从而引发街道峡谷内的污染物聚集。街道峡谷颗粒物污染不仅与污染源强度、街道峡谷特征及气象因子相关,也与行道树覆盖特征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街道峡谷内行道树覆盖对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的影响规律,以及怎样调控街道峡谷内行道树结构以缓解人行道及街区周边的颗粒物污染。针对行道树对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扩散影响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不同行道树特征(郁闭度、生长型等)与街道峡谷特征(纵横比、朝向)下大气颗粒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实测,结合ENVI-met模型模拟,探讨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的空间扩散规律对行道树覆盖的响应与调控机制,提出基于颗粒物扩散的城市街区行道树结构配置策略,以期为城市园林种植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行道树低郁闭度(≤35%)、中等郁闭度(35%70%)和高郁闭度(>70%)覆盖下街道峡谷的颗粒物浓度实测显示,静风和微风条件下,高郁闭度覆盖下街道峡谷的颗粒物浓度最高,导致颗粒污染物在街道峡谷内的聚集;低郁闭度和中等郁闭度覆盖均有利于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街道峡谷行道树树冠郁闭度在30%36%时,PM10、TSP浓度与无树冠覆盖对照相比降幅最大,分别降低26.75%和27.49%;树冠郁闭度24%36%时PM2.5浓度表现出最大的降幅(降低7.44%),可见低郁闭度覆盖下颗粒物扩散的效果最好。不同树冠郁闭度(0%-90%的9个梯度)下颗粒物浓度的ENVI-met模型模拟进一步证明,行道树郁闭度60%以下能降低街道峡谷内的PM2.5、PM10浓度,郁闭度超过60%则会导致街道峡谷中高浓度区的产生和扩张。随行道树叶面积密度(LAD)在0.5 m2m-33 m2m-3范围内的增加,街道峡谷中行人层、树冠底部与树冠上部的PM2.5及PM10最大最小浓度差随之增大,颗粒物分布更加不均匀。(2)不同生长型行道树下颗粒物浓度与粒径的季节变化观测表明,静风和微风条件及相同树冠郁闭度等级下,夏冬两季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各粒径颗粒物(PM1、PM2.5、PM4、PM7、PM10、TSP)的浓度均高于常绿阔叶树覆盖,在此情形下常绿阔叶行道树比落叶阔叶行道树覆盖更有利于街道峡谷内颗粒物的扩散。但夏季常绿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中小粒径颗粒物(PM1、PM2.5)浓度较高,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中较大粒径颗粒物(PM4、PM7、PM10、TSP)浓度较高;冬季常绿、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中均以较大粒径颗粒物浓度占比较高。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树覆盖的街道峡谷各粒径颗粒物浓度差异在冬季均有所缩小。(3)不同街道纵横比下颗粒物浓度的实测与ENVI-met模拟均显示,H/W≥2的深街道峡谷中各类颗粒物的浓度均较高。夏冬两季实测的颗粒物浓度在H/W≈0.5或1的街道峡谷中较低,在H/W≈2的街道峡谷内最高。街道峡谷越开敞(纵横比越低),越有利于PM1、PM2.5等小粒径颗粒物的扩散;而规则型街道峡谷H/W≈1有利于PM10、TSP等大粒径颗粒物的扩散。规则型街道峡谷H/W≈1是利于各粒径颗粒物扩散的理想纵横比。不同街道纵横比的街道峡谷中颗粒物浓度的模拟表明,随着H/W在0.54范围内的增加,有行道树覆盖与无行道树覆盖间的颗粒物浓度差缩小;在H/W=4的街道峡谷中,50%郁闭度的行道树覆盖只会造成街道峡谷内颗粒物(PM2.5、PM10)浓度的升高。(4)在街道汽车尾气排放源(0.3m)、行人层(1.5m)、树冠下(6m)、树冠中部(9m)、树冠顶部(12m)共5个高度处的颗粒物垂直方向实验显示,各粒径(PM1、PM2.5、PM4、PM7、PM10、TSP)颗粒物浓度均呈现随高度增加而明显降低的趋势。各粒径颗粒物浓度与高度之间均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粒径越大,不同高度之间颗粒物浓度的差值更大,且总悬浮颗粒物(TSP)与高度之间存在强负相关性。ENVI-met模型结果进一步证实,颗粒物浓度随高度增加而明显降低,不同郁闭度等级间的颗粒物浓度差值也随高度增加而缩小。(5)街道峡谷两侧的颗粒物浓度实测结果与ENVI-met模拟值均表明,不同纵横比街道峡谷内背风面的颗粒物浓度基本均高于迎风面的颗粒物浓度。在纵横比0.52的近规则型街道峡谷中,夏季背风面PM7、PM10、TSP大粒径颗粒物浓度显着高于迎风面,而背风面PM1、PM2.5、PM4等小粒径颗粒物浓度值大部分高于迎风面。东西、南北朝向街道峡谷PM2.5、PM10浓度的ENVI-met模拟显示,背风高浓度区与迎风低浓度区在两种朝向中呈近似对称分布,仅东西、南北两种朝向街道峡谷间的颗粒物浓度略有差异。(6)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静风和微风条件下,相对湿度与颗粒物浓度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是影响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的主导环境因子。不同行道树郁闭度下的ENVI-met模型模拟显示,随着行道树郁闭度增高,街道峡谷内降温区的面积扩大;行人层平均风速与最大风速差降低,大气相对湿度增加。行道树郁闭度达50%以上的街道峡谷风速小于无行道树的街道峡谷。行道树郁闭度为60%90%时,行人层和整个街道峡谷均有温差-2.5°C的深降温区出现;行道树郁闭度70%90%时街道峡谷出现了高增湿区(相对湿度增值>10%)。增湿区、低风速区集中在树冠周围位置,随着与冠层向上的距离增大而变化减弱。东西和南北朝向街道峡谷中均在H/W=4的深街道峡谷情景下的最大风速差值最高,有行道树街道峡谷大部分区域的风速低于无行道树街道峡谷,可见行道树阻碍风对颗粒物扩散的作用在高纵横比的深街道峡谷中尤为明显。行道树降温效果随着街道峡谷纵横比的增加逐渐减弱,增湿区面积也随街道峡谷纵横比升高而缩小。(7)静风和微风条件下,低郁闭度(≤35%)和中等郁闭度(35%70%)树冠指标可作为规则型与近规则型街道峡谷(H/W:0.52)中行道树配置的理想范围,高污染区域的街道峡谷中则应将行道树树冠郁闭度控制在35%左右。稠密树冠且顶篷搭接阻碍颗粒物扩散时,可以通过缩冠整型与疏枝修剪进行改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树搭配的行道树带,其滞尘效果优于单一生长型行道树带,建议以小型常绿阔叶乔木为主、大型落叶阔叶乔木为辅间隔种植。街道空间规划应尽量避免形成阻碍颗粒物扩散的深街道峡谷环境。小粒径颗粒物(PM1、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应增加楼间距或控制建筑密度,设计为开敞型街道;大粒径颗粒物(PM10、TSP)浓度较高的街道区域,可采用H/W≈1的规则型街道峡谷设计,并通过调整街道建筑通风口引入垂直峡谷轴线风向的气流。在新建幼儿园、学校、医院时,应尽可能选址在街道迎风面,以减少城市街区脆弱人群在街道背风面的污染暴露,并在背风路边种植滞尘能力强的植被以吸附大粒径颗粒物。
黄琰麟[2](2021)在《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色空间结构失衡,各种城市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城市中可用于绿化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是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绿色空间的存量优化提升成为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策略,屋顶绿化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有效缓解城市生态问题。然而西安地区屋顶绿化却存在建设及维护成本过高、生态功能性不足、种植模式单一化和贫乏化、植物生境适应性差等严峻的现实问题。针对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概念,并阐述其设计方法,它融合“屋顶生境+地被植物群落”,针对具体的设计目标提出三种设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屋顶绿化的城市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具有推广潜力。首先,本文总结了生境营造的相关理论,对影响屋顶的生境因子进行了梳理,还对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概念、典型案例及其设计要点、地被植物群落组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的理论框架。其次,从屋顶承载力与设计形式的匹配性、屋顶绿化应用场地类型划分、屋顶生境类型划分三方面构建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场地评估的理论方法,同时根据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导向,提取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生态层面和景观层面的三个典型建设目标,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作为指导多目标导向下设计研究的依据。再次,本文在场地评估的基础上,从构造形式、种植基质、浇灌系统、植物选择与配置四方面,通过案例及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基础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针对多目标导向提出设计方法的选择及优化。最后通过设计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提出雨水滞蓄主导型、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效果提升主导型三种典型的设计模式,对其适用的屋顶场地特征进行阐述,并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项目为实践案例,将三种模式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了理论实践应用,还对该方案的目标效益进行预评估。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概念;(2)总结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场地评估的方法,分析了三类典型目标及其影响因子;(3)总结了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三种目标导向下的设计模式;(4)基于实践案例总结了设计模式应用的技术流程和基本思路。
王丹[3](2021)在《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应用与景观评价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快速城镇化引发城市人口剧增,导致城市绿色空间结构失衡,对城市生态系统有着显着不利影响。城市雨洪泛滥、城市雾霾、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岛效应等城市环境问题不断显现,甚至全球变暖趋势与日俱增。城镇化进程依然继续,城市土地资源紧缺成为限制三生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用地平衡的重要因素,而生态用地空间的紧缺成为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城市发展由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发展转变,尤其是在有限的城市绿色空间利用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存量优化提升是优化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策略。立体绿化形式是城市绿化建设在存量优化提升中的重要手段。城市空间中的建(构)筑物表面空间可应用立体绿化建设方式,将城市二维空间绿量转变为三维空间绿量,是城市绿色空间拓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空间资源。实践证明,立体绿化具有占地面积少、景观成效快、绿化率高等优点。且有研究表明,立体绿化在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洪涝、减轻大气污染、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显着成效。因此,立体绿化已成为高度城市化背景下,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方法。由于立体绿化显着的综合效益以及政策的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立体绿化在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中往往存在一系列诸如应用形式简单、植物种类单一、景观效果维持不佳、维护成本高昂的现实问题。针对一些立体绿化的现实问题,国内外也有许多研究探索,例如:城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景观提升型、生物多样性提升型、小气候改善型等多目标导向的立体绿化规划设计等。因此,通过调查发现立体绿化建设的现实问题,运用学科知识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城市建设中立体绿化的科学界定,以青岛市为例,选取城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为研究对象,对立体绿化的规划设计、植物应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发现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同时,分析归纳立体绿化建设中植物应用的主要问题,通过立体绿化植物选用原则,提出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植物推荐名录。目的在于使立体绿化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生态环境、景观效果方面更高效,能够更好得体现城市发展特色。
张昕[4](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李子璇[5](2021)在《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人工干预措施情景模拟及对策建议》文中提出兰州市是我国西北地区重工业重镇,有较高的工业排放,其特殊的盆地地形、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常年不利于污染物大气扩散的气象条件使得其大气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兰州市历史上曾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兰州市为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依然存在较大的达标压力,进一步降低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实现达标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为了解人工干预措施对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低效果,本学位论文分别基于兰州市定西路街道、城关区24条主要道路和兰州市城区及其周边三个不同范围的研究区域,利用城市街区空气质量模型PALM、i-Tree Streets生态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对几类人工干预措施进行情景模拟,对不同人工干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PALM城市街区空气质量模型:大气颗粒物控制效果较好的三种人工干预措施依次为:洒水、街区南侧建筑物增高一倍和机动车限行;而气态污染物控制效果较好的前三种人工干预措施依次为:街区南侧建筑物增高一倍、机动车限行和建设绿化带。(2)基于i-Tree Streets生态模型:兰州市城关区24条主要道路行道树改善空气质量效益共计51.9万元人民币,节约能源效益共计307.6万元人民币,吸收CO2效益共计26.9万元人民币,截留雨水效益共计134.4万元人民币,美学及其他效益共计519.1万元人民币。兰州市城关区24条街道共13711棵行道树总效益价值为1039.9万元人民币,总成本为175.53万元人民币,净效益为864.4万元人民币,效益与成本的比率为5.92。(3)基于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在对兰州市城区及周边不同范围进行绿化的情景模拟中,PM2.5和PM10浓度降低程度在0-15 ug/m3之间不等,对PM2.5浓度降低的效果更佳;在兰州市城区及周边范围全部进行绿化,颗粒物浓度降低的范围是几种情景中最大的,PM2.5浓度降低区域占研究区域的67.74%,PM10浓度降低区域占研究区域的68.67%。本学位论文运用了多种模型对降低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人工干预措施及生态效益进行了模拟研究,结论可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提供思路参考和理论依据。基于本研究结果,兰州环保部门应该从洒水、机动车限行、绿化等多方面协同对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进行治理和防控。
胡杨,马克明[6](2021)在《城市街道绿化对空气质量及微气候影响的综合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对街道峡谷行人水平空气质量的影响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污染物浓度与真实街道几何的宽街谷下复杂的绿化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研究对这种街道绿地对空气质量和微气候的综合影响进行评价。研究探讨街道绿化如何影响慢行道空气质量及微气候,其因子相关性、影响效果如何,并评估其综合生态效益。结果表明,街道绿化有正负两方面生态效益,可增加慢行道PM2.5浓度9.34%—99.70%,平均降低气温1.06℃。近源冠层体积分数与浓度变化率极显着正相关,最能表征绿化引起的慢行道空气质量变化。绿化覆盖率、慢行道SVF与温湿度、风速变化率显着相关。各道路等级下中等覆盖度的场景具有最佳综合生态效益,主次干道综合生态效益高的场景特点是机非绿带为乔灌结构,水平结构为均匀型。研究可促进对宽阔街道绿化生态功能权衡的深入认识,为街道绿地配置方法及生态效益评估提供依据。
张文凯[7](2020)在《北京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是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方法之一。但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传统地面绿化模式对土地依赖程度较大,而建筑立体绿化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利用竖向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思路。高层办公建筑具有竖向空间优势,所以将建筑立体绿化与高层办公建筑结合设计具有现实基础和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为北京地区,建筑类型限定为高层办公建筑,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索建筑立体绿化与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结合设计的方法。目前针对北京的立体绿化研究主要从垂直绿化角度、屋顶绿化角度、立体绿化技术角度、绿化植物选择等角度分析研究,而本文将会从建筑学角度研究建筑立体绿化与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结合设计的方法。首先,对北京地区实施建筑立体绿化的高层办公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建筑立体绿化空间位置、立体绿化形式和绿化空间使用情况,归纳建筑立体绿化空间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建筑立体绿化滞后建筑设计、忽略使用者的空间体验、忽视公共空间功能三方面原因;根据原因确定建筑立体绿化契合公共空间形态设计、优化公共空间体验设计、切合公共空间功能的设计原则。再次,根据调研案例归纳建筑立体绿化与公共空间结合设计的方法,根据北京气候特点、实施建筑立体绿化技术要求等条件分析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影响因素。最后,以设计原则为指导、借鉴设计手法、均衡设计影响因素,提出适合北京地区的建筑立体绿化与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结合设计的策略;结合实践项目——北京丽泽商务区E06项目,对本文提出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可行性验证。
丁潇颖[8](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谭丽婷[9](2020)在《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北京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从追求速度到追求品质的转变。长期以来,受到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农村的集体土地始终无法直接与市场进行流通,只能通过土地征用的方式变为国有土地。为了有效释放农村集体土地的价值,北京市组织编制乡镇统筹利用集体产业用地试点实施方案,促进北京集体产业用地减量提质,提高集体产业用地利用效益,保障农民长远利益。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构建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其二是基于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对评价体系进行应用。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文献归纳法构建出评价体系要素的预选表格,然后运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价体系指标要素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评价指标要素及其含义。评价体系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和重点研究对象的实施方案,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要素的权重,并对试点乡镇的实施方案进行打分,总结现阶段实施方案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论文的创新性成果是初步建立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弥补了我国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共分为目标层5个指标要素,准侧层12个指标要素,指标层26个指标要素,包含了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五个方面的内容。在评价体系应用过程中,总结出了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的不足之处,例如未形成从上至下、分级传导、修正反馈的规划编制机制;现状人口数据细化程度不够;对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程度不足等问题。对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促进了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编制方法不断提升,促进了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王博娅[10](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二、城市绿化最佳生态效益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绿化最佳生态效益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植物削减大气颗粒物的效率研究 |
1.2.2 城市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的扩散规律研究 |
1.2.3 城市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扩散的研究方法 |
1.2.4 行道树对城市街道峡谷大气颗粒物扩散影响的不确定性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2 街道峡谷行道树树冠郁闭度对颗粒物衰减系数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与样点设置 |
2.2.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街道峡谷几何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 |
2.3.2 行道树带结构特征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3 行道树郁闭度与颗粒物衰减效率的回归分析 |
2.3.4 影响街道峡谷中颗粒物扩散的树冠郁闭度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影响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植被因素 |
2.4.2 城市街道峡谷内有利于降低颗粒物污染的行道树郁闭度 |
3 街道峡谷行道树生长型对颗粒物浓度与粒径时间变化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与测定时间 |
3.2.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生长型行道树下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3.2 夏、冬季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常绿落叶行道树下街道峡谷不同粒径颗粒物扩散的季节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街道峡谷夏、冬季颗粒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
3.4.2 街道峡谷行道树季相变化对颗粒物粒径的影响 |
3.4.3 行道树生长型对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效应的季节性影响 |
4 街道峡谷纵横比及朝向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设置与测定时间 |
4.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纵横比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
4.3.2 不同朝向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街道峡谷纵横比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4.4.2 街道峡谷朝向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
5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的垂直扩散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与测定时间 |
5.2.2 测定指标与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5.3.2 街道峡谷内颗粒物垂直扩散的影响因子 |
5.4 讨论与小结 |
6 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扩散的微气候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三维微气候模型ENVI-met建模初始边界控制与参数设定 |
6.2.2 行道树郁闭度情景模拟设置 |
6.2.3 行道树叶面积密度情景模拟设置 |
6.2.4 街道峡谷纵横比与朝向情景模拟设置 |
6.2.5 模型模拟计算与后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行道树郁闭度下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与分布特征 |
6.3.2 不同行道树叶面积密度下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场分布特征 |
6.3.3 不同纵横比与朝向街道峡谷内颗粒物空间变化特征 |
6.3.4 微环境模型的验证与敏感性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行道树郁闭度影响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与分布的规律 |
6.4.2 行道树叶面积密度影响街道峡谷颗粒物浓度场分布的规律 |
6.4.3 街道峡谷纵横比与朝向影响颗粒物空间扩散的规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 |
7.1.2 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模拟 |
7.1.3 基于颗粒物扩散的城市街区行道树定量化配置策略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生态问题与屋顶绿化建设概况 |
1.1.2 西安地区屋顶绿化生态设计方法的需求 |
1.1.3 西安地区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生境营造的潜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屋顶绿化的发展研究 |
1.3.2 屋顶绿化微观尺度设计研究现状 |
1.3.3 城市生境营造课题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理念的低维护地被植物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
2.1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概念的界定 |
2.1.1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相关概念 |
2.1.2 典型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案例 |
2.1.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技术要点 |
2.2 生境营造理论与方法 |
2.2.1 研究视角的确定 |
2.2.2 生境营造的概念 |
2.2.3 生境营造设计程序 |
2.2.4 屋顶绿化植物的主导生境因子 |
2.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地被植物群落组构理论 |
2.3.1 地被植物群落的概念 |
2.3.2 地被植物群落组构设计理论 |
2.3.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前期场地评估与目标分析 |
3.1 屋顶承载力与设计形式的匹配性分析 |
3.1.1 屋顶绿化荷载分类 |
3.1.2 屋顶绿化荷载估算 |
3.1.3 不同形式的屋顶绿化荷载分析 |
3.2 屋顶绿化应用场地类型划分 |
3.2.1 按建筑的功能 |
3.2.2 按屋顶的使用情况 |
3.3 屋顶生境因子的引入与分析 |
3.3.1 屋顶绿化场地生境因子的提取 |
3.3.2 生境因子影响下的生境类型 |
3.3.3 屋顶绿化生境类型划分 |
3.4 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建设目标分析 |
3.4.1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建设目标总结 |
3.4.2 不同主导目标下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不同主导目标下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西安地区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
4.1 构造形式 |
4.1.1 结构式 |
4.1.2 模块式 |
4.1.3 预制植物毯式 |
4.1.4 不同主导目标下构造形式的选择与优化 |
4.2 种植基质 |
4.2.1 种植基质理化性质要求 |
4.2.2 种植基质类型 |
4.2.3 种植基质配比 |
4.2.4 不同主导目标下种植基质的选择与优化 |
4.3 浇灌系统 |
4.3.1 喷灌 |
4.3.2 滴灌 |
4.3.3 渗灌 |
4.3.4 浇灌系统管理方法 |
4.3.5 不同主导目标下灌溉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
4.4 植物选择与配置 |
4.4.1 屋顶绿化地被植物应用调查 |
4.4.2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地被植物选择 |
4.4.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地被植物组构方法 |
4.4.4 不同主导目标下地被植物组构的选择与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设计模式构建与应用 |
5.1 设计模式构建 |
5.1.1 雨水滞蓄主导型 |
5.1.2 生物多样性主导型 |
5.1.3 景观效果提升主导型 |
5.2 沣西新城文化公园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应用 |
5.2.1 前期场地分析评估 |
5.2.2 确定设计目标 |
5.2.3 设计模式应用 |
5.2.4 目标效益预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附图附表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3)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应用与景观评价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生态问题与立体绿化建设概况 |
1.1.2 青岛市立体绿化建设现状问题及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综合公园 |
2.1.2 立体绿化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立体绿化的起源与发展 |
2.2.2 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 |
2.2.3 立体绿化规划设计 |
2.2.4 立体绿化植物应用 |
2.3 不同目标导向下的立体绿化设计 |
2.3.1 景观提升主导型 |
2.3.2 生物多样性主导型 |
2.3.3 小气候改善主导型 |
3 青岛市典型综合公园立体绿化调査分析 |
3.1 青岛市及青岛市综合性公园概况 |
3.1.1 青岛市概况 |
3.1.2 青岛市综合性公园概况 |
3.2 调査过程 |
3.2.1 查阅文献,整理相关资料 |
3.2.2 实地调查 |
3.2.3 统计整理 |
3.3 调査结果及分析 |
3.3.1 调查基本结果 |
3.3.2 立体绿化的应用形式 |
3.3.3 立体绿化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
3.3.4 立体绿化植物群落现状分析 |
3.3.5 立体绿化植物季节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优化设计解析 |
4.1 综合公园立体绿化问题分析 |
4.1.1 规划设计与规模 |
4.1.2 工程技术 |
4.1.3 植物种类 |
4.1.4 地域文化 |
4.2 综合公园立体绿化优化设计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安全性原则 |
4.2.3 功能性原则 |
4.2.4 物种多样性原则 |
4.2.5 美观性原则 |
4.2.6 文化地域性原则 |
4.3 综合公园立体绿化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优化植物选择 |
4.3.2 突破传统技术 |
4.3.3 加强养护管理 |
4.3.4 地域文化的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重点问题及优化探索 |
5.1 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应用问题分析 |
5.1.1 植物种类少 |
5.1.2 植物群落配置单一 |
5.1.3 植物季相搭配不丰富 |
5.1.4 植物安全性重视不足 |
5.2 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植物选用原则 |
5.2.1 气候因素 |
5.2.2 场地气候条件 |
5.2.3 日照环境 |
5.2.4 水分环境 |
5.2.5 植物生活型 |
5.2.6 其他因素 |
5.3 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植物推荐名录 |
5.4 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推荐植物季相分析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一、论文研究结果 |
7 展望 |
一、论文不足之处 |
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 |
1.3.1 河道与河岸 |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
1.3.3 沿河防护林 |
1.3.4 混交林带 |
1.3.5 河流廊道 |
1.3.6 河流生态系统 |
1.3.7 绿道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河堤林带建设 |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1.1 新河河道概况 |
2.1.2 上位规划条件 |
2.1.3 规划设计范围 |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2.2.1 场地现状 |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
3.1 场地认知 |
3.1.1 场地周边环境 |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4 设计研究小结 |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
3.3.1 树种选择 |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
4.1 场地认知 |
4.1.1 场地周边环境 |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
4.2.5 设计研究小结 |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
4.3.1 树种选择 |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
5.1 场地认知 |
5.1.1 场地周边环境 |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
5.2.1 宫胁造林法 |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
5.2.3 具体实践研究 |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
5.3.1 树种选择 |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5)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人工干预措施情景模拟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和具体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城市街区空气质量模型PALM |
2.1.1 PALM模型介绍 |
2.1.2 PALM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
2.2 生态模型i-Tree |
2.2.1 i-Tree模型介绍 |
2.2.2 i-Tree模型的输入输出 |
2.3 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 |
2.3.1 CALPUFF模型介绍 |
2.3.2 CALPUFF模型的输入输出 |
第三章 基于PALM模型模拟的人工干预措施效果定量评估及优化 |
3.1 模型背景构建 |
3.1.1 三维地形构建 |
3.1.2 背景设置 |
3.1.3 交通源排放清单构建 |
3.1.4 风场模拟结果 |
3.1.5 基于观测值的污染物浓度三维分布图 |
3.2 PALM模型敏感性分析 |
3.2.1 城市街区大气颗粒物扩散模拟结果验证 |
3.2.2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3.3 基准情况下污染物浓度时序图 |
3.4 情景模拟分析 |
3.4.1 情景一——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
3.4.2 情景二——道路洒水 |
3.4.3 情景三——绿化带建设 |
3.4.4 情景四——街区建筑物高度比(北:南=2:1) |
3.4.5 情景五——街区建筑物高度比(南:北=2:1) |
3.4.6 情景六——街区裸露地表全覆盖 |
3.4.7 情景七——街区道路斜坡设计 |
3.4.8 人工干预情景模拟浓度与自动监测污染物浓度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Tree模型评估行道树生态效益及树种优化 |
4.1 研究区内行道树的信息采集 |
4.2 模型参数设置及运行过程 |
4.3 行道树树种优化及生态功能效益评估 |
4.3.1 行道树结构分析 |
4.3.2 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ALPUFF模型评估绿化对颗粒物的降低效果 |
5.1 兰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气象数据获取 |
5.2 模型参数设置 |
5.2.1 WRF模型参数设置 |
5.2.2 CALMET模块参数设置 |
5.2.3 CALPUFF模块参数设置 |
5.3 CALPUFF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5.4 CALPUFF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情景一——保持原有绿化情况不变 |
5.4.2 情景二——城区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进行绿化 |
5.4.3 情景三——城区及周边20公里范围内进行绿化 |
5.4.4 情景四——城区西北方向进行绿化 |
5.4.5 情景五——城区及兴隆山区域内进行绿化 |
5.4.6 情景六——研究区范围全部进行绿化 |
5.4.7 五种绿化情景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对策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市街道绿化对空气质量及微气候影响的综合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特征及样区选择 |
2 ENVI-met模拟 |
2.1 模拟验证 |
2.2 情景设置 |
2.3 其他输入输出量 |
3 结果 |
3.1 绿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1.1 空间分布 |
3.1.2 数值比较 |
3.1.3 道路等级间的比较 |
3.1.4 绿化结构类型的比较 |
3.2 绿化对微气候的影响 |
3.3 街道结构及绿化因子与各指标变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
3.4 慢行道综合生态效益评估 |
4 讨论 |
4.1 街道结构背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2 绿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2.1 与其他要素有关的影响幅度和趋势 |
4.2.2 三维绿化总量因子表征性突出 |
4.3 绿化对微气候的影响 |
4.4 综合生态效益及规划启示 |
4.5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5 结论 |
(7)北京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中心区高密度发展与绿化用地的矛盾 |
1.1.2 高层办公建筑发展趋势 |
1.1.3 北京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与建筑立体绿化相关政策研究 |
1.4.2 国内外与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4.3 国内外与建筑立体绿化相关实践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地区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基础性研究 |
2.1 建筑立体绿化分类 |
2.2 建筑立体绿化功能 |
2.2.1 提高经济效益 |
2.2.2 提升空间品质 |
2.2.3 改善生态环境 |
2.3 北京市高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现状调研 |
2.3.1 北京市气候特点 |
2.3.2 北京市建筑立体绿化相关政策 |
2.3.3 北京高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实践调研 |
2.4 建筑立体绿化问题归纳 |
2.4.1 建筑立体绿化空间吸引力不足问题 |
2.4.2 建筑立体绿化空间功能性不足问题 |
2.4.3 建筑立体绿化空间设计不合理问题 |
2.5 原因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方法研究 |
3.1 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
3.1.1 契合公共空间形态设计 |
3.1.2 优化公共空间体验设计 |
3.1.3 切合公共空间功能设计 |
3.2 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手法归纳 |
3.2.1 建筑立体绿化引入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 |
3.2.2 建筑立体绿化结合空间垂直界面设计 |
3.2.3 建筑立体绿化结合建筑构件设计 |
3.3 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影响因素 |
3.3.1 使用者需求因素 |
3.3.2 气候环境因素 |
3.3.3 建筑设计因素 |
3.4 小结 |
第4章 北京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策略 |
4.1 建筑立体绿化契合公共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4.1.1 建筑立体绿化契合室内公共空间形态设计 |
4.1.2 建筑立体绿化契合室外公共空间形态设计 |
4.1.3 建筑立体绿化契合多空间组合形态设计 |
4.2 建筑立体绿化优化公共空间体验设计策略 |
4.2.1 结合空间形式美规律 |
4.2.2 加强公共空间联系 |
4.3 建筑立体绿化切合公共空间功能设计策略 |
4.3.1 切合公共空间交通引导功能 |
4.3.2 切合公共空间休闲娱乐功能 |
4.4 设计实践分析 |
4.4.1 E06 项目概况 |
4.4.2 建筑立体绿化契合公共空间形态设计 |
4.4.3 建筑立体绿化优化公共空间体验设计 |
4.4.4 建筑立体绿化切合公共空间功能设计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时代背景 |
1.1.3 首都要求 |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优势 |
1.2.1 国内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相关研究较少 |
1.2.2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存在不足 |
1.2.3 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作为支撑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工业大院 |
1.4.2 集体产业用地 |
1.4.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
1.4.4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
1.4.5 层次分析法 |
1.4.6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难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土地利用效益理论 |
2.1.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1.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1.4 系统论和协同论 |
2.1.5 人地关系理论 |
2.2 国内外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发展综述 |
2.2.1 国外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发展综述 |
2.2.2 国内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发展综述 |
2.3 国内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 |
2.3.1 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
2.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 |
2.4 现有研究不足和空白 |
2.4.1 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对象不够完善 |
2.4.2 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
2.4.3 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管理不够完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基本认识 |
3.1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发展历程 |
3.1.1 发展形成期(1980年-2000年) |
3.1.2 快速发展期(2000年-2002年) |
3.1.3 发展整顿期(2003年至今) |
3.2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总体特征 |
3.2.1 规划后用地布局更集中、建设强度更强 |
3.2.2 发展条件普遍较好、实施进程普遍较慢 |
3.2.3 实施项目以“集体租赁房”居多 |
3.3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发展模式 |
3.3.1 全区统筹发展模式 |
3.3.2 全镇统筹发展模式 |
3.4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问题梳理 |
3.4.1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现状问题梳理 |
3.4.2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规划问题梳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动态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和可代表性原则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3 评价体系指标要素来源 |
4.3.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要素 |
4.3.2 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要素 |
4.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要素 |
4.3.4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展要求 |
4.3.5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编制内容 |
4.4 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的预选 |
4.4.1 一级指标要素的预选 |
4.4.2 二级指标要素的预选 |
4.4.3 三级指标要素的预选 |
4.5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筛选 |
4.5.1 指标筛选原理 |
4.5.2 专家评价过程 |
4.6 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的确定及其含义 |
4.6.1 一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
4.6.2 二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
4.6.3 三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应用 |
5.1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2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来源 |
5.2.1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 |
5.2.2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规划内容 |
5.3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的确定及其含义 |
5.3.1 一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
5.3.2 二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
5.3.3 三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
5.4 确定指标要素权重 |
5.5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应用及结果分析 |
5.5.1 评价对象G镇的情况 |
5.5.2 评价对象C镇的情况 |
5.5.3 评价对象D镇的情况 |
5.5.4 最终评价情况及结果分析 |
5.5.5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规划改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规划编制优化案例 |
6.1 规划编制优化思路 |
6.2 规划设计范围 |
6.3 基本概况及现存问题 |
6.3.1 马驹桥镇基本概况 |
6.3.2 东部地区现存问题 |
6.4 规划产业定位 |
6.5 规划设计方案 |
6.5.1 用地指标 |
6.5.2 用地布局 |
6.5.3 产业发展目标 |
6.6 规划实施路径及时序 |
6.7 资金测算 |
6.7.1 成本测算 |
6.7.2 收入测算 |
6.7.3 收益分红测算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专家及专业人士基本情况表 |
附录B: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遴选专家打分表 |
附录C:图纸目录 |
附录D:表格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
2.1.1 构成要素 |
2.1.2 结构布局 |
2.1.3 功能价值 |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2.1 概念内涵 |
2.2.2 服务特点 |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
2.3.1 理论依据 |
2.3.2 优化思路 |
2.4 小结 |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3.1 北京城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
3.2.1 绿色空间基底 |
3.2.2 自然山水结构 |
3.2.3 小结 |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
3.4 小结 |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景观格局指数 |
4.1.3 移动窗口法 |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
4.3.1 斑块密度(PD) |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
4.3.3 边缘密度(ED) |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
4.4.1 景观格局特征 |
4.4.2 现状问题总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
5.1.1 评价方法 |
5.1.2 评价结果 |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2.1 优化方法 |
5.2.2 优化结果 |
5.2.3 优化建议 |
5.3 小结 |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
6.1.2 网络评价方法 |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
6.5 小结 |
6.5.1 现状特征 |
6.5.2 优化途径 |
6.5.3 优化建议 |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
7.3 小结 |
8 结论和余论 |
8.1 结论 |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
8.2 创新点 |
8.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城市绿化最佳生态效益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扩散规律与调控[D]. 汪小爽.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为例[D]. 黄琰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青岛市综合公园立体绿化应用与景观评价调查研究[D]. 王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人工干预措施情景模拟及对策建议[D]. 李子璇. 兰州大学, 2021(09)
- [6]城市街道绿化对空气质量及微气候影响的综合模拟研究[J]. 胡杨,马克明. 生态学报, 2021(04)
- [7]北京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张文凯.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9]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 谭丽婷.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10]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