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的新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曹强,郇英程,陈民坤[1](2018)在《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探讨》文中指出介绍了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的工作原理、误差来源及观测方法;探讨了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的可能性,并使用0.5″全站仪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选取若干测段进行实地测量,对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和三等水准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实地验证;证明了在控制好观测距离、观测时间、垂直角等条件下,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高文龙,杨帅东,黄志怀,边红娟[2](2016)在《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及在监测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研究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在软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中间法的测量原理,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分析了测量误差,并结合工程实例将测量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可以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其中反射片实用效果最好,方法简单易行,安全高效。
郭坤[3](2014)在《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管道的可靠性研究》文中提出直埋供热管道技术最近几年以来在设计和施工中发展迅速,我国东北地区是应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地区。在改建、扩建以及新建的热水供热管道工程中大多数采用直埋的敷设方式。近年来,已经有一部分地区城市的供热管网采用了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方式,从使用效果来看,该敷设方式实用效果很好,但是,在推广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些热力公司在实际实施中反映,采用该方式供热时,供热管道在供热时不发生明显伸长,然而有很多专家对这一结论存在疑虑。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完善该供热方式的理论。本论文对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方式受热时管道热伸长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管道受力情况建立管道在地上和直埋至地下的受热伸长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可知,供热管道在受热时,确实发生伸长,其伸长量和规范中所给出的参数基本一致。鉴于热力公司在实际实施中供热管道没有发生明显伸长,理论计算和实际相差较大的问题,本论文进行预制直埋供热管道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可知,供热管道在供热时的确是发生了伸长,但是,其伸长的方式并不是理论计算的那样沿着供热管道轴线方向,而是,在供热管道的焊接位置,存在夹角的地方,发生了左右摆动,正是这样的左右摆动,把整个管道要沿轴线伸长的量,分散到了各个焊接位置也就是存在微小的夹角的地方,其管道总的伸长量不明显。研究表明,在满足一定的安全性条件下该敷设方式运行可靠。
孙玉国[4](2013)在《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是高程测量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从三角高程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误差来源,并利用误差传播理论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论证。以徕卡工程型全站仪TC802在高速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代三等水准测量。
喜文飞,史正涛[5](2013)在《基于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基坑变形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基坑监测中,几何水准测量工作效率低,任务量大。针对这些不足,本文采用一种新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该方法可以使全站仪在任意点设站,减少了工作量,在测量中,不用量取仪器高、棱镜高,减少了三角高程测量中的误差来源,提高了精度。通过分析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验证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几何水准测量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合基坑监测实例,将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与几何水准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显示,该三角测量方法结合精密全站仪可以替代几何水准测量,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
杨勇,李世宝,赵金忠,冯林刚[6](2013)在《全站仪似水准测量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全站仪似水准测量的方法、误差来源及误差消除和减弱措施。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在山区能够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邓建华[7](2011)在《地表变形测量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例分析》文中指出滑坡监测是滑坡灾害防治和预测预报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可以具体了解和掌握坡体发展演变过程,可为坡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做出评价和预测、可为防护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科学依据。其中地表变形测量技术可直接监测滑坡体的三维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与速率,在滑坡监测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表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完备程度直接关系到滑坡研究成果的精度,因此系统的研究滑坡地表变形监测的各个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在查阅滑坡地表监测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大量工程实例,系统对滑坡变形特征与变形监测相关性进行探讨,具体成果如下:1、基于滑坡的演化过程时效性和空间形态的变形特征,结合变形测量技术特点,对监测方法的选择和监测点的布置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保证监测成果较好的反映滑坡体变形趋势,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说明。2、根据推移式滑坡和牵引式滑坡变形特征,结合了大量工程实例,说明了如何利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判定滑坡体的类型。对土质滑坡、岩质滑坡的变形特征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布设监测点;由土质滑坡的破坏方式不同,提出相应的预测预报方式。3、结合了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地表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滑坡测点的确定。对监测仪器的各自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以相关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归纳了由所得监测数据可以反馈得到滑坡体变形的信息,并结合了相关的工程实例进行详细阐述。4、以某库岸斜坡为例,详细的介绍了该斜坡地表变形监测的实施过程,对斜坡变形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斜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外界影响因子对时间效应、空间效应进行分析。
蒋军[8](2010)在《全站仪在高程测量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全站仪具有野外观测速度快,测量方法灵活等特点。结合这一特点,本文深入探讨了全站仪在三角高程测量方面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高程测量的速度,而且保证了三角高程的精度,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能够适应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高程传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辉明[9](2009)在《全站仪在水准法测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光电测距技术的发展,全站仪精度的提高,全站仪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准测量。通过推导全站仪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公式,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用全站仪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理论依据,并采用全站仪任一置站的方法,测量时不必量取仪器高、棱镜高,既减少了三角高程的误差又加快了施测速度。结合徕卡TC(A)2003型全站仪在开平大桥水准测量上的应用,指出全站仪水准法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可行的。
雷巨光,刘成龙,高淑照[10](2009)在《全站仪中的新技术在高层建筑垂直度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将全站仪中的新技术运用到垂直度监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大建筑物垂直度监测方法,并分析了其监测精度。理论和实际工程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量原理简单明了、精度高、可操作性强和灵活、方便、实用的特点,可以在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监测中推广应用。
二、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的新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的新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 |
2 实地验证 |
3 结束语 |
(3)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管道的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论文目的和意义 |
1.2 国外直埋供热管道技术的研究 |
1.3 国内直埋供热管道技术的研究 |
1.4 国内采用无补偿冷安装方式的发展及研究 |
1.5 论文问题的提出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 |
2.1 供热管道敷设分类 |
2.1.1 地上敷设 |
2.1.2 地下敷设 |
2.2 不同敷设方式的优缺点 |
2.2.1 架空敷设 |
2.2.2 地沟敷设 |
2.2.3 直埋敷设 |
2.3 研究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的目的和意义 |
3 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
3.1 直埋供热管道的应力分析 |
3.1.1 供热管道的荷载 |
3.1.2 供热管道应力分类 |
3.1.3 土壤对直埋供热管道的影响 |
3.1.4 直埋供热管道受力特性 |
3.2 直埋供热管道的失效方式 |
3.2.1 直埋供热管道强度失效 |
3.2.2 供热管道的稳定性失效 |
3.3 管道的安定性理论分析 |
3.4 强度验算方法 |
3.5 供热管道的应力验算方法 |
3.6 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的概念 |
3.7 本章小结 |
4 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管道的理论计算 |
4.1 供热管道为钢管 |
4.1.1 供热管道为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钢管 |
4.1.2 供热管道为直埋在地下的钢管 |
4.2 供热管道为预制直埋供热管道 |
4.2.1 预制直埋供热管道放置在地面上 |
4.2.2 供热管道为直埋在地下的预制直埋供热管道 |
4.3 未保温的管道和预制直埋供热管道的对比分析 |
4.4 自然放置和直埋地下的对比分析 |
4.5 直埋供热管道的安全性分析 |
4.5.1 分析方法 |
4.5.2 供热管道壁厚的计算 |
4.5.3 供热管道的直管段强度计算 |
4.5.4 供热管道整体的稳定性验算 |
4.5.5 供热管道在转角管段处的疲劳分析和计算方法 |
4.5.6 管件的应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预制直埋供热管道实验研究 |
5.1 预制直埋供热管道实验研究目的 |
5.2 单位预制直埋供热管道伸长实验 |
5.2.1 实验方案 |
5.2.2 实验方案图 |
5.2.3 实验仪器和器材 |
5.2.4 实验步骤 |
5.2.5 实验结果 |
5.2.6 实验结论 |
5.3 预制直埋供热管道焊接点管顶变化实验 |
5.3.1 实验方案 |
5.3.2 实验方案图 |
5.3.3 实验仪器和器材 |
5.3.4 实验步骤 |
5.3.5 实验结果 |
5.3.6 实验结论 |
5.4 预制直埋供热管道焊接面变化实验 |
5.4.1 实验方案 |
5.4.2 实验方案图 |
5.4.3 实验仪器和器材 |
5.4.4 实验步骤 |
5.4.5 实验结果 |
5.4.6 实验结论 |
5.5 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方式的安全性验算 |
5.5.1 供热管道壁厚的验算 |
5.5.2 直埋供热管道屈服温差的验算 |
5.5.3 无补偿冷安装敷设方式的供热管道的局部稳定性验算 |
5.5.4 直管段内当量应力变化范围的验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 |
1.1 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
1.2 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分析 |
1.3 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误差计算及分析 |
2 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在高速公路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
3 结束语 |
(5)基于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基坑变形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原理与方法 |
2 待测点精度分析 |
2.1 水平距离和垂直角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
2.2 大气折光差及地球曲率的影响 |
2.3 其他因素影响 |
3 实例验证 |
4 结束语 |
(6)全站仪似水准测量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站仪似水准测量 |
2 误差来源及误差减弱措施 |
2.1 水平距离和垂直角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
2.2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
2.3 觇标、仪器沉降及觇标倾斜误差的影响 |
2.4 垂线偏差的影响 |
2.5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及重力异常的影响 |
3 应用实例 |
4 结束语 |
(7)地表变形测量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外观监测技术进展及影响 |
1.2.2 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变形测量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滑坡的变形特征与变形监测 |
2.1 滑坡的演化过程与变形监测 |
2.2 滑坡基本形态与变形监测 |
2.3 土质滑坡的变形特征与监测 |
2.4 岩质滑坡的变形特征与监测 |
2.5 推移式滑坡的变形特征与变形监测 |
2.6 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特征与变形监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表变形测量监测网点布置 |
3.1 滑坡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
3.2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
3.3 监测点的结构与埋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4.1 监测仪器的选择 |
4.2 相关规范规程 |
4.3 变形监测方法 |
4.3.1 水平位移监测 |
4.3.2 垂直位移监测 |
4.4 监测精度和频率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测数据内业处理 |
5.1 监测网平差及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
5.1.1 各种平差方法的适应性 |
5.1.2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
5.1.3 某库岸斜坡基准稳定分析及平差方法选择 |
5.2 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
5.2.1 监测数据检验的意义和方法 |
5.2.2 监测数据插值与拟合 |
5.2.3 监测数据曲线平滑 |
5.2.4 攀枝花机场12#滑坡监测数据插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监测资料整理及分析 |
6.1 资料整理 |
6.2 监测成果分析方法 |
6.2.1 时间效应分析 |
6.2.2 空间效应分析 |
6.2.3 外界影响因子效应分析 |
6.3 预测、预报与预警研究 |
6.3.1 滑坡预警级别的划分 |
6.3.2 滑坡预警判据相关物理量 |
6.3.3 攀枝花机场12#滑坡后壁预警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某库岸斜坡稳定性的监测分析 |
7.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7.1.1 地形地貌 |
7.1.2 地层岩性 |
7.1.3 地质构造 |
7.1.4 水文地质条件 |
7.2 斜坡各区的规模及基本特征 |
7.3 斜坡变形成因分析 |
7.3.1 基本条件 |
7.3.2 诱发因素 |
7.4 斜坡地表变形监测实施 |
7.4.1 监测目的 |
7.4.2 变形监测控制网布设与实施 |
7.4.3 监测点布设与观测 |
7.4.4 监测频率 |
7.5 监测成果分析 |
7.5.1 空间效应分析 |
7.5.2 时间效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全站仪在水准法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站仪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
2 全站仪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 |
2.1 天顶距和水平距离观测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
2.2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
2.3 仪器沉降和棱镜倾斜的影响 |
2.4 竖直度盘指标差的影响 |
2.5 竖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
2.6 垂线偏差的影响 |
3 全站仪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测量过程 |
3.3 测量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10)全站仪中的新技术在高层建筑垂直度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垂直度观测的必要性及常用的监测方法 |
1.1 垂直度观测的必要性 |
1.2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常用方法 |
2 用全站仪进行垂直度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
2.1 用全站仪进行垂直度监测的原理 |
2.2 用全站仪中的新技术进行垂直度监测的方法 |
2.2.1 使用具有反射片代替反光镜功能的全站仪进行垂直度监测的方法 |
2.2.2 使用具有无棱镜功能的全站仪进行垂直度监测的方法 |
3 全站仪垂直度监测的精度分析 |
4 具体工程监测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四、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的新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探讨[J]. 曹强,郇英程,陈民坤. 北京测绘, 2018(09)
- [2]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及在监测工程中的应用[J]. 高文龙,杨帅东,黄志怀,边红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10)
- [3]无补偿冷安装直埋供热管道的可靠性研究[D]. 郭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6)
- [4]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J]. 孙玉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11)
- [5]基于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基坑变形监测方法研究[J]. 喜文飞,史正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10)
- [6]全站仪似水准测量及其应用[J]. 杨勇,李世宝,赵金忠,冯林刚. 地矿测绘, 2013(01)
- [7]地表变形测量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例分析[D]. 邓建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8]全站仪在高程测量中的应用[A]. 蒋军. 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
- [9]全站仪在水准法测量中的应用[J]. 袁辉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21)
- [10]全站仪中的新技术在高层建筑垂直度监测中的应用[J]. 雷巨光,刘成龙,高淑照. 测绘,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