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山地农场应用效果分析

绵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山地农场应用效果分析

一、山区农场应用绵羊高效繁殖技术的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凤红[1](2021)在《山羊SNP芯片设计与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绒山羊是我国特色优势品种,所产山羊绒是我国唯一具有出口定价权的畜产品。内蒙古绒山羊因产绒量高、绒毛品质优良和遗传性能稳定而享誉世界。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完成的不同山羊品种基因组、转录组数据筛选功能位点,研发出首张适用于国内地方山羊品种芯片,结合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记录,构建了高质量参考群体,基于该芯片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内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大数据基因组选择研究,对绒毛品质性状的遗传机理进行初步解析,确定了内蒙古绒山羊基因组选择最佳方法。本研究充分利用我国绒山羊种质资源优势,从基因组角度研究和挖掘一批与羊绒生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和基因资源,为今后绒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内蒙古绒山羊优质高产新品系培育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指导。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课题组近30年测定积累的616 113条内蒙古绒山羊系谱和生产性能记录数据,通过ASREML软件,对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群、测定年份和个体年龄对各性状均有显着影响,可作为固定效应纳入模型。产绒量、绒细、毛长的遗传力分别是0.24、0.27、0.32,均属于中等遗传力(0.20-0.40),体重和绒长属于低遗传力(0.12和0.14)。产绒量、体重、绒长、绒细、毛长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32~0.40之间,表型相关在-0.02~0.20之间;发现各性状加性方差较前人研究减小,说明选育后的性状遗传变异减小,有利于选育目标性状的基因型得到有效选择和纯合性状表型更加整齐。2.利用36个典型的中国地方品种(372个个体)和49个国外品种(226个个体)的山羊基因组、转录组数据,同时最大化兼容Illumina山羊52K SNP芯片位点,添加课题组多年来积累的重要功能位点数据,累计约4 500万个MAF大于0.2的SNPs,采用条件性的多目标局域性优化算法,通过对SNPs严格筛选,最终保留67 088 SNPs位点,集成一款全新的山羊70K SNP芯片(GGP_Goat_70K);基于山羊70K SNP芯片,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进行基因分型测试,所有个体均成功分型,平均call rate98.8%。说明利用该芯片可以实现山羊的基因分型,同时获得了1 920个个体的基因型数据,可用于后续的GWAS和基因组选择研究。3.基于获得的1 920个个体的基因型数据,对内蒙古绒山羊的绒长、绒细和产绒量三个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首先对绒长、绒细和产绒量进行数据整理,检测表型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对内蒙古绒山羊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群体分层现象;然后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GWAS分析,通过分位数-分位数(Quantile-Quantile,Q-Q)图判断期望值和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在基因组水平获得了4个显着SNPs,扩大100 kb后经注释发现GALNTL5、CCDC171、STUM、CMAS、FGF12、POLN、TACC3、PRLR、EVPL、COL3A1和SOX5为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可以用于后续深入研究。4.基于70K SNP芯片在国内开展了绒山羊基因组选择研究,使用GBLUP和SSGBLUP方法估计了内蒙古绒山羊绒长、绒细、产绒量、体重和毛长5个性状的遗传力和基因组育种值,同时与研究一使用的ABLUP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用5次重复的5倍交叉验证来评价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GBLUP和SS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遗传力为0.26和0.28;体重的遗传力为0.17和0.14;绒长的遗传力均为0.09;绒细的遗传力均为0.30;毛长的遗传力为0.31和0.32。(2)SSGBLUP对5个性状评估准确性在45%-82%之间,与ABLUP相比提高19%-25%;(3)SSGBLUP相比于GBLUP和ABLUP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无偏性,SSGBLUP是内蒙古绒山羊基因组选择的最佳方法;(4)通过实施基因组选择可以使内蒙古绒山羊育种世代间隔从4.5年缩短至2年。

安冬·萨娜[2](2020)在《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文中提出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体现着游牧民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模式和生态智慧,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固族游牧文化根植于祁连山生态系统,祁连山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样得益于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生态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分析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生态知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裕固族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讨论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对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合理运行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研究调查的田野点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是裕固族在东部地区的主要聚居地。笔者以世居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牧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生态人类学知识和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口述史等方法,对裕固族游牧环境、游牧模式及草原利用、生态价值观进行总结,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进行思考。本文第一章主要描述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其游牧环境,在描述游牧环境变迁过程中逐步提出问题,对当前牧区生态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背景做出阐释。第二章描述裕固族的游牧模式和草原利用状况,整理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动、植物知识,分析传统游牧经济中的生态保护方式和生态价值。第三章从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对裕固族的生态观念进行分析,肯定裕固族生态价值观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第四章分析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和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具有促进祁连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存在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彼此嵌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焦帅帅[3](2019)在《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时期,整个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时期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到民国时期的政府为主,民众被动参与再到集体化时期的政府主导,民众积极参与这一复杂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传统社会发展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从而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畜牧业发展上,亦是如此,并呈现出一家一户一头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民众的衣食住行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阎锡山政府开始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实行“六政三事”,建立模范畜牧场,颁布有关牲畜管理的法令制度和税收政策;在教育方面,创办畜牧农业学校,注重畜牧人才的培养;在改良方面,引进西方的优良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然而,在这一具体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培养畜牧人才还是畜牧改良方面,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主要是依靠强大的行政权力支持发挥作用,多停留在宣传或示范层面,各项政策并没有真正的传达于民众,影响于民众。即政府与民众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信息交流机制和信息监督机制,政府与民间的呈现着一种单向化的关系。集体化时期,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既注重发挥政府行政力量的作用,也注重发挥民众、模范、饲养员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在关注畜牧政策变化的同时,更多关注牲畜发展背后“人”的变化。即饲养员群体构成变化、社会活动、政府如何塑造的问题,试图将牲畜的命运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直白一点的讲,民国时期山西畜牧的发展更多重视“牲畜”的变化,而集体化时代的畜牧业更多注重与牲畜相关的“人”作用,实现“由物及人”的变化。因此,通过研究饲养员的群体特征、车把式地位的变化及将牲畜作为一种话语权等方面的内容,刻画出模范饲养员爱畜如子,一心为集体的形象及车把式对于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谁掌握赶马车的鞭子,谁就掌握整个公社发展的命脉,掌握了整个公社发展的走向。从侧面反映出牲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言之,国家是非常重视牲畜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的牲畜是非常幸福的。更进一步的讲,就是集体化时期的人和牲畜都是非常幸福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归功于集体化时代畜牧发展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助关系。所以,本研究以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地区的畜牧业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史的角度,通过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更多地去考察观念、制度、政策、人为因素等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初步探讨畜牧业背后政府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着一种由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到国家与社会的单向化再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化的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民国至集体化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国家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如何实现国家与民众的互动提出思考。

史杰[4](2019)在《新疆某农场羊口蹄疫与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及免疫程序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由于较强的传染性、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因此均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我区对FMD和PPR防控均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为了解新疆某农场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的免疫和感染状况,为本地区综合防控此病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本实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农场2014-2017年连续四年的FMD和PPR疑似临床症状病例调查,对疑似病例采用荧光RT-PCR检测,并利用ELISA法对2017年农场不同连队、不同饲养模式、不同品种羊的免疫抗体进行监测,根据免疫抗体变化规律改进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为本地区防控此病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4-2017年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疑似临床症状病例分别为42和79例,对临床症状疑似病例进一步剖检观察其病理变化,结合兵团兽医总站检测,结果表明送检样品均为阴性,表明该农场2014-2017年连续4年内无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病例。在无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病例的前提下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对连续4年羊口蹄疫O型、亚洲I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平均合格率(抗体效价≥1:128)分别为:88.3%、86.17%、89.66%,从时间上分析,2014年FMD和PPR免疫抗体效果优于2017年;从地域上分析,FMD和PPR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的分别是农七连和农一连,较低的分别是农五连和园艺一连;从养殖模式上分析,规模场的免疫抗体效价高于散养户,从品种上分析,引进品种羊免疫抗体合格率优于本地原有品种羊。在对农场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疑似临床症状调查和抗体检测的基础上改进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结果表明:三次接种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疫苗具有显着的免疫效果,因此建议农场采用本次研究改进的免疫程序,羊口蹄疫免疫程序为:55日龄首免、80日龄二次免疫、115日三次免疫、颈部肌肉注射、剂量1.5ml;羊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为:3.5月龄首免、4.5月龄二次免疫、6月龄左右三次免疫、颈部皮下注射、剂量1.5头份,实验结果为农场有效的控制和消灭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利[5](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池永宽[6](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刘鑫渝[8](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盖志毅[9](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杨红卫[10](2004)在《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兵团养羊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在《兵团工厂化高效养羊科技示范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本人主要研究在兵团南北疆绵羊繁殖季节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全过程,重点对公羊的生殖保健、绵羊的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的操作规程。本试验提出公羊生殖保健的方案:对性欲正常、精液品质低下的公羊肌注丙酸睾丸素、VE、PMSG、LRH—A3,对性欲低下、精液品质正常的公羊肌注丙酸睾丸素、VE、HCG、LRH—A3;同时进行睾丸热敷、按摩。实验结果证实:经过以上激素处理,对性欲正常、精液品质低下的公羊有效率为98.5%(66/67),对性欲低下、精液品质正常的公羊有效率为95%(57/60),取得了显着的试验结果(P<0.01)。本试验在山区牧场进行绵羊同期发情处理的方法:母羊标记→埋植CIDR,同时肌肉注射复合孕酮制剂1ml→埋植12d→撤栓,同时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00IU→撤栓后48—56h配种,同时静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IU→精液用催产素和LRHA3处理→公羊补配2个情期。实验结果证实:同期发情母羊的情期受胎率平均为80.48%,繁殖率达到127.6%,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提高山区牧场绵羊的繁殖率(P<0.05)。本试验在农区团场全舍饲条件下进行绵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同上。实验结果证实:母羊繁殖率达到160%,羔羊成活率为98%,生长期内平均日增量293.6g,4月龄平均体重达到30.12kg。本试验选择1016只产后20天的1—5岁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分为四组,每组之间采取不同的激素处理方法进行试验处理。试验结果证实:各试验组的繁殖率平均在120%以上。通过上述试验证明,在兵团南北疆,采用以上方法对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能够提高绵羊的繁殖率,有利于绵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高频繁殖目标的实现,使养羊业向“订单农业”发展,进而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促进兵团养羊业的快速发展。

二、山区农场应用绵羊高效繁殖技术的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区农场应用绵羊高效繁殖技术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羊SNP芯片设计与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绒山羊育种研究进展
        1.1.1 绒山羊概述
        1.1.2 绒山羊育种现状
    1.2 SNP芯片的研究进展
        1.2.1 SNP分型芯片的特点
        1.2.2 SNP分型芯片的分类及原理
        1.2.3 SNP分型芯片在畜牧领域的概况及应用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4 羊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1.4.1 基因组选择理论
        1.4.2 基因组选择方法
        1.4.3 基因组选择影响因素
        1.4.4 羊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一 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评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非遗传因素分析-广义最小二乘法
        2.1.3 多性状重复力混合模型估计遗传参数
    2.2 结果
        2.2.1 基本统计分析
        2.2.2 固定效应的确定
        2.2.3 遗传参数估计
    2.3 讨论
        2.3.1 遗传力
        2.3.2 遗传相关
    2.4 小结
3 研究二 山羊70KSNP芯片的研发设计与测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芯片设计数据来源
        3.1.2 芯片测试数据来源
        3.1.3 主要分析软件及工具
        3.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5 位点筛选
        3.1.6 位点优化
        3.1.7 DNA提取
        3.1.8 基因分型
    3.2 结果
        3.2.1 70K SNP芯片的设计
        3.2.2 70K SNP芯片与Illumina 52K SNP芯片的比较
        3.2.3 位点检出率
        3.2.4 位点MAF统计
    3.3 讨论
    3.4 小结
4 研究三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表型数据处理
        4.1.3 数据质控
        4.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5 GO、KEGG富集分析
    4.2 结果
        4.2.1 表型数据的基本统计
        4.2.2 数据质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2.3 绒长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4 绒细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5 产绒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6 功能富集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研究四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选择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构建参考群
        5.1.2 基因型数据
        5.1.3 GBLUP
        5.1.4 SSGBLUP
        5.1.5 基因组准确性评估
        5.1.6 世代间隔
    5.2 结果
        5.2.1 群体结构和遗传参数
        5.2.2 基因组预测准确性比较
        5.2.3 世代间隔
        5.2.4 选择效果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
7 创新点
8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一章 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游牧环境
    第一节 裕固族民族形成过程略述
    第二节 游牧环境变迁史
        一、游牧—轮牧—定居
        二、当前牧区生态状况
第二章 裕固族的游牧模式与草原利用
    第一节 四季转场
    第二节 生产生活中的动、植物知识
        一、畜群结构
        二、草种与害兽
    第三节 辅助性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交换
        一、狩猎习俗中的生态智慧
        二、采集活动中的生态智慧
        三、交换以保护生态
第三章 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第一节 游牧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一、衣食住行中的生态观念
        二、传统习俗中的生态观念
    第二节 精神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一、宗教观中的生态观念
        二、生命观中的神山圣湖系统
        三、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观念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的裕固族游牧文化
    第一节 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二、游牧文化知识的适应与传承
        三、文化制衡下游牧文化知识的价值体现
    第二节 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
        一、国家公园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二、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面临的发展处境
结语 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一章 因地制宜: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及条件
    一、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一)民国之前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民初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山西畜牧业发展条件
        (一)山西畜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山西畜牧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畜牧:山西畜牧的空间分布格局
    一、山西的畜牧种类
        (一)使用与役用
        (二)食用与毛用
    二、主要畜牧品种的地域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策、教育与改良:民国时期的山西畜牧业
    一、民国山西畜牧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一)阎锡山与六政三事
        (二)民国山西牲畜管理的法令制度
        (三)税收政策
    二、民国山西畜牧教育的发展及影响
        (一)学有所用:畜牧教育思想的提出
        (二)创办农学校,培养畜牧人才
        (三)认识与反思
    三、民国山西畜牧引进及改良
        (一)马的引进与改良
        (二)牛的引进与改良
        (三)猪的引进与改良
    四、畜牧改良的典范—美利奴羊入山西
        (一)六政三事:美利奴羊的引进
        (二)政府主导:美利奴羊的推广
        (三)水土不服:美利奴羊的引进与改良过程
        (四)亡羊补牢:寻求土办法弥补损失
        (五)认识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范、话语与牲畜: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的新变化
    一、牲畜与话语:作为政治话语的牲畜
        (一)举足轻重:中央文件报道中的牲畜
        (二)由物及人:新闻报纸报道中的牲畜
        (三)利益博弈:影视小说报道中的牲畜
    二、牲畜与模范:山西地区畜牧模范研究
        (一)畜牧模范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畜牧模范的群体特征
        (三)畜牧模范群体的社会活动
        (四)畜牧模范群体的社会影响
        (五)认识与反思
    本章小结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新疆某农场羊口蹄疫与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及免疫程序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口蹄疫研究进展
        1.1 口蹄疫流行及危害
        1.2 口蹄疫病毒病原特性
        1.3 流行特点
        1.4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5 诊断
        1.6 研究进展
        1.7 防疫情况
    2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2.1 小反刍兽疫流行及危害
        2.2 小反刍兽疫病毒病原特性
        2.3 流行特点
        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5 诊断
        2.6 研究进展
        2.7 防疫状况
第二章 实验研究
    试验一 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疑似临床症状病例调查
        1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试验二 新疆某农场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1 免疫抗体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试验三 新疆某农场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
        1 免疫抗体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试验四 羊口蹄疫免疫程序制定与效果评价
        1.试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效果评价
        4 小结
    试验五 羊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制定与效果评价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免疫效果评价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6)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8)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个案简介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2.2 相关理论资源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2.3 核心概念界定
        2.3.1 土地制度
        2.3.2 土地制度变迁
        2.3.3 牧区社会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2.5 论文结构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1 几个基本概念
        2.1.1 草原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生态经济系统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3.2.1 开垦草原
        3.2.2 草原过牧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3.5.1 理念的借鉴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4.1.2 草原退化现状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5.1 人口压力过大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5.2 过度牧垦
        5.2.1 对草原的滥垦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5.3 资本投入不足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5.3 公共政策偏差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6.4.2 向农村转移
        6.4.3 向城镇转移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8. 结论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综述
    1 养羊业发展趋势
        1.1 世界养羊业发展趋势
        1.2 我国养羊业的发展趋势
        1.3 兵团养羊业的发展趋势
    2 生殖激素对母羊生殖的调节
        2.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2.2 脑垂体对卵巢活动的调节
        2.3 卵巢类固醇激素对生殖功能的调节
    3 母羊繁殖有关的生殖激素
    4 影响母羊繁殖力的因素
        4.1 遗传因素
        4.2 环境
        4.3 营养
        4.4 生殖激素
        4.5 饲养管理
        4.6 繁殖技术
        4.7 年龄
    5 提高绵羊繁殖率的措施
        5.1 加强选种和选配
        5.2 利用多胎基因
        5.3 采用促性腺激素
        5.4 生殖免疫及免疫多胎
        5.5 采用深部输精技术
        5.6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
        5.7 应用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技术
    6 绵羊同期发情技术
        6.1 技术原理
        6.2 常用激素及制剂
        6.3 当前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向
        6.4 激素方案优选
        6.5 工艺流程图和操作程序
    7 优化人工授精技术
        7.1 人工授精技术优化的重要性
        7.2 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设计
        7.3 母羊发情与最佳输精时间的确立
    8 公羊的生殖保健
        8.1 技术原理
        8.2 应用方法与效果
    9 试验的研究路线、目的和意义
        9.1 试验研究路线
        9.2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繁殖季节公羊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
    试验二 山区牧场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
    试验三 农区团场进行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效果分析
    试验四 不同激素处理方法对母羊产后20天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山区农场应用绵羊高效繁殖技术的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羊SNP芯片设计与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组选择研究[D]. 王凤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D]. 安冬·萨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3]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D]. 焦帅帅. 山西大学, 2019(02)
  • [4]新疆某农场羊口蹄疫与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及免疫程序改进[D]. 史杰.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10]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D]. 杨红卫.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9)

标签:;  ;  ;  ;  ;  

绵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山地农场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