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泰安50年》画册“序”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平(Shirley Yiping Zhang)[1](2021)在《“一画”新解:以“画从心”为核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清代艺术家石涛(1642-1707)在《画语录》中提出:“夫画,从于心者也”(以下简称“画从心”)贯穿于全书,在300余年的石涛研究中,这一理论从隐含到公开,从间接到直接,逐步形成《画语录》核心思想“一画”理论相比肩的地位。本文在前人石涛研究的基础上,将“画从心”与“一画”从语言含义、功能、艺术理论体系中的角色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二者具有同一性的结论。在语义方面,“画从心”与“一画”在石涛《画语录》的语境中是同义词与近义词。“画从心”之“心”均对应“一”(或“一画”);“画从心”即是“一画”的创作原则、规律,又是方法。在功能方面,“画从心”与“一画”是石涛《画语录》的理论核心,“画从心”揭示了“一画”的艺术本质就是表现自然与人的思想、意志与感情之间的关系。“画从心”是“一画”的艺术发展原则,尊受其“心”对自然之理(心性)、绘画之法(心性)、古人之识(古法的特点、规律-心性)的不断地感觉、思考与感悟。“画从心”也是“一画”艺术思想的创作方法论,强调其“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能动性。此外,“画从心”还规定了“一画”对于艺术家内修之标准,从“比德”角度提出的“资”天地之“任”的仁、义、礼、智、信……多种美德,以儒家“内圣”要求作为艺术家的“心”之修养的最高标准;从“远尘”“去俗”角度提出的艺术家创作心态与准入标准,体现了道、释两家对“心淡若无”的“虚静”与尊重“自我”、“本心”之个性化的自由胸怀。对石涛“画从心”艺术思想,特别是对其与“一画”学说的“同一性”研究或可为当代人深入研究这部艰涩难懂,玄而又玄的画论着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新方式,具有一定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徐亚男[2](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梁宏[4](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吴建福[5](2018)在《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发展史中,家族传衍在中国绘画的传承与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学界对家族绘画的研究却缺乏重视,相关的的系统性研究也是寥若星辰。诏安沈氏家族是地方望族,书画人才辈出。该家族绘画兴起于嘉庆至道光年间,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如沈锦洲、沈瑶池、沈镜湖、沈瑞图、沈瑞舟、沈福文、沈耀初、沈汉桢、沈锡纯、沈柔坚、沈激文、沈冰山等。他们的绘画艺术或在诏安、或在福建、乃至在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绵延至今近两百年。本文以诏安沈氏家族画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诏安沈氏家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从美术学与社会文化学的研究视角,以家族、地域、时代的交错发展为基点,结合画家不同的时代际遇,探讨其艺术风格脉络的传承与嬗变,并对他们画风成因作一历史分析。与此同时,以点带面,通过客观地分析诏安家族画家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并观照福建区域美术史,从艺术史的角度将诏安沈氏家族的绘画放在福建乃至全国美术史进行考量,以此彰显其家族的艺术魅力。本文作为福建区域美术研究的一个个案,通过梳理一个家族绘画艺术的脉络,探讨家族绘画的传衍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系,对福建区域美术史研究而言,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而以“家族”作为切入点,对一区域画家绘画作为整体性研究的方法,或许也能为区域美术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新视角。
李柏霖[6](2018)在《庚子事变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发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庚子事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场伴随着20世纪来临的重要事变在近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反映。史学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庚子事变的研究。然而孕育自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等各类文学作品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但相比于历史研究,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研究要冷清许多,不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还存在许多空白。事实上,对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庚子事变文学加以整体的、系统的、细致的研究不仅能够集中且深刻地展现近代文士对庚子事变这一家国劫难的认知与判断,而且可以为后人观察庚子事变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状况打开另外一扇窗户。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兼顾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并结合知人论世、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对有关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作一全面、具体且深入的解析。虽然作为历史事件的庚子事变早已化为历史的云烟,飘逝远去。但于此事件的文学书写却并没有因庚子事变的结束而停止。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中,不断有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文本出现。为了避免误解,必须说明本文论述的“庚子事变文学”是对近代文人创作的反映庚子事变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戏曲等文学作品的统称。综合以上,文章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各方面背景予以揭示。第一、二节着重从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重要原因,梳理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来呈现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三节从探讨嘉道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的勃兴对文学观念变革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文学观念变革的具体内容出发来考察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学背景。第二章对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进行概述。晚清庚子事变激发诗人们长歌当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诗歌文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约有160多位诗人创作了 3300余首庚子事变诗歌。为略窥以庚子事变为重大题材的诗歌创作概貌,第一节分类介绍了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具体以身居庙堂,主张“剿拳和洋”的诗人;困处北京的诗人;在两宫西逃期间随侍其左右的诗人;偏安东南的诗人;筹谋勤王的诗人作为分类说明的依据。第二节分庚子事变进程的记录;社会血泪史的呈现;时代风貌的反映三个层面论述了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为了展现“庚子”诗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特色,第三节从叙事方法入手,概括、分析了诗人是如何以诗题、诗序、诗注叙事;片段呈现式叙事;组诗叙事;长篇铺敷来进行诗意化的叙事。第三章主要结合时局走向、诗人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来勾勒庚子事变时期的诗人的心路历程。第一节重在推导庚子事变时期诗人对外心态由求战转向求和。第二节选择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三位代表诗人对庚子事变时期诗人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作一微观考察。第三节分析袁昶、康有为、周馥、敦崇等诗人在庚子事变期间产成孤独心态的原因以及他们各自的孤独心态在诗歌中的反映。第四节着重探讨乌目山僧(黄宗仰)、赵必振、潘飞声等诗人创作的《<庚子纪念图>题词》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羞耻心态。第四章试图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以庚子事变诗歌为线索,研讨慈禧太后与珍妃这两位与庚子事变有着密切关联的女性历史人物在诗人笔下的形象特征,进而揭示诗人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所贯注的思想情感。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慈禧太后的庚子事变诗歌加以梳理、分析,力图还原慈禧太后在庚子事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并揭露诗人对慈禧太后的情感态度,并由此认定在国家面临重重危机时,慈禧太后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素养和精神面貌还有很大距离。第二节主要围绕诗人对珍妃死宫井事的题咏议论展开解析。通过细读文本,可以了解到对珍妃与光绪帝爱情悲剧的同情;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与家国兴亡的感伤是关于珍妃之死的诗歌中所包含的重要意蕴。第五章探讨《庚子秋词》的作者生平、“情性”含蕴与整体风格。第一节就创作《庚子秋词》的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四位词人的生平、政治生涯及词学几方面作概述。第二节对《庚子秋词》所包孕的种种愁情加以梳理、分析,进而得出词人的愁情是由乱而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愁;对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对生活流离、人生短暂的哀愁是《庚子秋词》愁情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在探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提出的“沉郁”说的基础上,分析《庚子秋词》在比兴寄托、用典、章法布局的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而证明“沉郁”实可代表《庚子秋词》的整体词风。第六章以典型个案分析的方式论述关于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说唱、戏曲作品。第一节分析连梦青《邻女语》所展现的封建末世的全景图画。第二节论述吴趼人《恨海》如何通过叙写两对男女在庚子事变时期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来展现挣扎在乱世中的普通个体的悲剧命运,进而论证吴趼人主张以“恢复旧道德”作为拯救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第三节分析林纾《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的创作特色,从中可发现林纾主张以改良维新的方式来挽救国家。第四节探讨陆士愕《孽海花续编》所表现出来的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特点。第五节探讨李伯元《庚子国变弹词》在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全貌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创作特色。第六节分别探析林纾《蜀鹃啼传奇》、陈季衡《武陵春传奇》、赵祥瑗、吴梅《枯井泪杂剧》、包天笑《燕支井》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的重要特点。综合以上已大致描叙出近代文人笔下的庚子事变文学的整体图景。最后,在.搜集关于庚子事变诗人的生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还编制了“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附于文后,表由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生平概况、庚子活动、庚子诗作、资料来源等栏目组成,能够为庚子事变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与线索。但由于本人学识、精力有限,还有很多创作有庚子事变诗歌的诗人生平未及考论,特此说明。
陈静[7](2018)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长达半个世纪。鉴于台湾突出的战略位置,日本在占据台湾的50年里,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高压殖民政策,给台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文化方面,日本殖民者试图通过输出殖民文化,对台湾民众进行“洗脑”;在教育层面,大力普及日语教育,以强化殖民教育;在宗教习俗上,限制中国传统宗教,推广日本佛教和神道,要求台湾民众实行日式生活方式;在文学艺术领域,控制舆论宣传途径,大肆鼓吹皇民文学艺术。这些举措无一不是意图以文化同化的方式破坏台湾原有的中华文化,植入日本大和文化,改造台湾民众的思想,使其成为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性的“顺民”,进而达到长期殖民统治台湾的最终目标。与之相对的是,台湾民众对日本殖民文化的抵制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即使面对殖民者的高压文化政策,台湾民众仍坚持说汉语、学汉字,传承传统信仰和习俗,以文学形式记载着台湾民众的隐忍和反抗,使中华文脉在台湾地区得以保留。台湾民众以各种形式对日本殖民统治进行斗争,坚守中华文化的传统,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日据台湾的50年就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文化斗争的50年。由于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日本文化殖民台湾的阴谋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日据台湾50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文化台独”的阴霾还在台湾岛内弥漫,“台独”势力企图切断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血脉相续的妄想正在死灰复燃。两岸同胞应当在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共同担负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时代任务。
卢芝江[8](2017)在《査士标诗考》文中认为查士标,新安四家之一,是我国明末清初重要的山水画家,工诗、善书画,以书法名世,画尤工,画有“逸品”之称,然不肯轻易下笔。山水画主要师法倪瓒、董巨、米氏父子、元四家、沈周、董其昌等。入清后移家扬州,专事书画,书学董其昌。其诗文有《书神堂诗》,今已不传,所作《种书堂遗稿》三卷、《种书堂题画诗》二卷存世(《清代诗文集汇编》54册)。本文在录入《种书堂遗稿》、《种书堂题画诗》五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诗文辑佚》卷六和《梅壑书画题跋选辑》卷七(毛小庆点校《查士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今考在《种书堂遗稿》、《种书堂题画诗》中存在个别抄撮前人诗句,混入了王维和魏泰等人诗作。查氏死后没有给后人留下幸存的诗文集,是因为遗稿于丧事中即为人所窃去,今所见《种书堂遗稿》、《种书堂题画诗》皆是其亲友根据记忆及书画中收集整理而成。《种书堂遗稿》共三卷,由宋荦、黄逵、曾烂作序,其卷一收录五言诗74首,金之缙公绅、侄弘道书云缉;卷二收录七言诗102首,门人何文煌昭夏、侄宗偮多侯缉;卷三收录绝句50首,门人金之缙公绅、侄弘道书云缉。《种书堂题画诗》共二卷,分上卷和下卷,上卷收录五言绝句77首,下卷收录七言绝句47首;《诗文辑佚》卷六,收录诗句27首;《梅壑书画题跋选辑》卷七,收录诗句48首。本文主要以此七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详细注释,有利于深入地分析查士标的绘画美学思想、交游活动及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而深入地研究查士标。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的研究状况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遗民学者查士标生活的时代背景、诗歌艺术特色及其绘画师承关系与影响;第二至第四章附录《种书堂遗稿》、《种书堂题画诗》、《诗文辑佚》、《梅壑书画题跋选辑》原文及注释。
李文慧[9](2016)在《《习苦斋画絮》考释》文中认为戴熙所处的时代是清朝后期,这一时期既有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内乱纷起,又有列强入侵的外患猛增,政治、经济、艺术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当时的画家一面在清初四王创造的摹古遗风中苦苦挣扎,一面不断的反思突破原有的禁锢,开辟新的局面,戴熙就是这一时期的卓越代表,他与同时代的汤贻汾被称为“四王后劲”。戴熙的绘画学习四王而又自成一家,形成了清腴雅致的小景山水,为四王的追随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稍后海派画家的崛起起到了指引作用。后人所作的绘画史在谈及清朝时却只介绍“四王”、“四僧”等绘画情况,对之后的画家如汤、戴等人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这对于研究清中后期绘画艺术和理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从戴熙的日记类绘画题跋着作《习苦斋画絮》出发,通过注释的途径,详细的梳理戴熙的生平、交游、绘画风格特点、嬗变、美学观点等,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章以《习苦斋画絮》为切入点,结合前代和同时期的大量文献资料详尽的注释《习苦斋画絮》,较为完整的展现《习苦斋画絮》的全貌,深入的分析了戴熙的绘画艺术特点。论文共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综述戴熙的生平和《习苦斋画絮》的版本考证。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从《习苦斋画絮》来看戴熙绘画艺术观点。此部分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为师古仿古,不拘泥于古。从三个方面论述戴熙效法古人的绘画观点,即清初四王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恽寿平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宋元诸家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第二小节为师法造化,形为心役。主要从戴熙师法自然,并从中领会到四季观、四美观等美学观点来论述。第三部分为《习苦斋画絮》原文断句、添加标点符号和注释。以惠年版《习苦斋画絮》为基础,参考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中已经录入断句后的惠年版《习苦斋画絮》为基础添加标点符号。注释则主要依靠《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和中国基本古籍库来完成。文章后添加附录,收录了《习苦斋画絮》中待考人物名单和戴熙年表。虽然戴熙及其《习苦斋画絮》的研究仅仅是清代画家、画论研究的一个具体个案,但透过个案研究,可以看到隐藏在其下的一个地区的文化、交游圈,以及一个时代的文人画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清代晚期文人山水画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章家谊[10](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读《泰安50年》画册“序”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泰安50年》画册“序”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一画”新解:以“画从心”为核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一)图表转换法 |
(二)置换法 |
四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石涛研究回顾:“画从心”的考察 |
第一节 清人石涛研究:“画从心”产生的历史境遇 |
第二节 20 世纪石涛研究:“心”的“重构” |
一、20 世纪石涛生平研究: |
二、石涛美学思想研究 |
三、石涛研究对“画从心”的启示 |
(一)“画从心”之“心”的复杂性 |
(二)“画从心”的研究态度 |
(三)“画从心”研究的起点 |
(四)“画从心”研究的动态性 |
(五)石涛出佛入道对佛道自由之心的贯通 |
第三节 石涛“画从心”思想及其创新之变 |
一、“画从心”带来“正统”与“在野”之争 |
二、“画从心”在石涛艺术中全面体现 |
三、“画从心”带来的中国画受众之变 |
四、“画从心”带来的中国画美学之变 |
(一)创意奇 |
(二)笔墨奇 |
(三)画面关系处理之奇 |
五、“画从心”带来的审美接受之变 |
(一)肯定其墨法 |
(二)肯定其笔墨 |
(三)肯定其画风 |
(四)肯定其谙画理 |
(五)肯定其写生观 |
(六)总评石涛画为“上乘” |
第四节 石涛“画从心”哲学基础研究回顾 |
第二章 “画从心”与“一画”同一性研究 |
第一节 二者在早期研究中的隐形同一 |
一、清人思想的隐见 |
二、从“题跋”介入 |
三、以“情”而入 |
第二节 二者在20 世纪60 年代的同一 |
一、开启立体研究 |
二、一画心出 |
三、画从我心 |
第三节 20 世纪80 年代美学研究中的二者同一 |
一、从心的目的 |
二、绘画的自由 |
三、绘画是心灵所支配的艺术 |
四、“神会”与“落笔” |
五、绘画的心法 |
六、即物观心 |
七、逻辑出发点 |
八、画我的心畅我的神 |
第三章 “画从心”与“一画”哲学渊源再思 |
第一节 多种哲学的相互支持与影响 |
一、二者基于道儒《易》禅的渊源 |
二、“画从心”对“一画”层次架构的支持与解析 |
第二节 “画从心”“一画”对人心的影响 |
一、儒家比德观 |
二、道家“虚静”思想 |
(一)“虚静”之本质——自然无为恬淡寂寞之心态 |
(二)“虚静”之实现——“心斋”、“坐忘” |
(三)“虚静”之目的——心之自由 |
三、禅宗“本心” |
四、化育人心的艺术目的 |
第三节 “画从心”对“一画”物之心的支持与解构 |
一、心与物之间:“蒙养生活” |
二、“受识”关系与“具古以化” |
第四节 “画从心”对“一画”天地之心的支持与解构 |
一、“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 |
二、法之应用:“变通”“变动”“变化” |
三、“画从心而障自远”是“一画”“借古而开今”之关键 |
第四章 “画从心”与“一画”在《画语录》语境中的同一性 |
第一节 《画语录》中二者的语义功能的同一性 |
第二节 《画语录》逻辑结构线索功能上二者的同一性 |
一、“一画”与“笔墨”结构线索并行说 |
二、二者贯通本论、形式论、功夫论说 |
三、二者同为石涛《画语录》复式逻辑结构功能线索 |
第五章 《画语录》意境中“画从心”与“一画”的同一性 |
第一节 《画语录》术语层面二者的同一性 |
第二节 《画语录》理论表达功能层面二者的同一性 |
一、二者对《画语录》总论与全书纲领的同一性表达 |
(一)二者同源,心为“一画”之本根 |
(二)二者同功,心为“一画”之统帅 |
(三)二者同质,互为内涵之规定 |
二、《画语录》创作方法论的二者同一性表达 |
(一)二者在笔墨运用上的同一性 |
(二)二者在自然、人、作品关系表达上的同一性 |
(三)二者在章法布局上的同一性 |
三、二者在多种艺术形式上的同一性 |
(一)以禅心贯诗、画之心、四时之景 |
(二)二者在书画兼修目的意义方法上的同一性 |
(三)二者对石涛《画语录》艺术家论的同一性表达 |
第三节 “画从心”与“一画”艺术理论体系架构层面的同一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4)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六节 创作反思 |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疆画家 |
二、内地驻疆画家 |
三、新疆本土画家 |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蒙画家 |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
三、草原“群体”画家 |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早期访藏画家 |
二、西藏外来画家 |
三、西藏本土画家 |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
一、霓裳之美 |
二、景观之美 |
三、歌舞传情 |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
一、虔诚的信仰 |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
三、母爱 |
四、团结精神 |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
第一节 宗教性 |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
第三节 抒情性 |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
二、抒情表达方式 |
第四节 多元性 |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
三、其他类型的美 |
结语 |
附录 |
第一章 附图 |
第二章 附图 |
第三章 附图 |
第四章 附图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
三、课题研究现状回顾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诏安沈氏家族绘画发展的条件与背景 |
第一节 诏安沈氏家族绘画之盛 |
第二节 财丁毓秀——沈氏在诏安的繁衍 |
第三节 诗礼传家的家族文化 |
第四节 诏安文化地理对绘画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中期至民初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的兴起与流变 |
第一节 诏安海运业催生绘画收藏 |
第二节 清中期至民初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的兴起与趣味转变——以仕渡三家的为切入点 |
第三节 闽人学习海派花鸟画风的开启——沈瑞图、沈瑞舟画风嬗变 |
第四节 沈氏家族绘画在诏安画派中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走向多元的民国诏安沈氏家族的绘画艺术 |
第一节 诏安沈氏族人际遇与心态考察 |
第二节 福建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与诏安沈氏家族绘画多元走向 |
第三节 东城村商品经济兴盛与沈氏画家群的转移 |
第四节 救亡之心——沈福文、沈柔坚在民国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活动 |
第五节 “燕石画社”的创建与诏安绘画吴昌硕画风的融入 |
第四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沈氏在地画家画风及其社会意义——以沈汉桢、沈荣添、沈激文、沈冰山中心 |
第一节 诏安“尚古”之风对诏安在地画家绘画的影响 |
第二节 当代诏安沈氏家族在地画家的艺术风格特点及其利弊 |
第三节 从社会学视角看当代诏安沈氏在地画家的艺术传衍与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沈氏旅外画家的艺术成就与历史贡献——以沈耀初、沈福文、沈柔坚为代表 |
第一节 沈耀初的艺术生命与艺术风格 |
第二节 筚路蓝缕——中国现代漆艺开拓者沈福文 |
第三节 三位一体——画家、理论家与画坛推手的沈柔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庚子事变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对象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三、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庚子事变文学创作背景综述 |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庚子国祸 |
第三节 嘉道以来经世思潮的勃兴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二章 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 |
第一节 庚子诗人与诗歌文献 |
第二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 |
第三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叙事艺术 |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 |
第一节 对外心态之转折——从求战到求和 |
第二节 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以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为例 |
第三节 “黍离麦秀孤臣泪”——乱世之中诗人的孤独心态 |
第四章 关于慈禧太后、珍妃的诗歌 |
第一节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关于慈禧太后的诗 |
第二节 “堪怜一夕哀笳动,眢井长埋玉女魂”——关于珍妃的诗 |
第五章 《庚子秋词》论 |
第一节 《庚子秋词》的作者概论 |
第二节 《庚子秋词》的“愁情”含蕴 |
第三节 《庚子秋词》的“沉郁”词风 |
第六章 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戏曲研究 |
第一节 《邻女语》——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
第二节 《恨海》——历史灾难下普通个体悲剧命运的展现与反思 |
第三节 《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 |
第四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孽海花续编》 |
第五节 《庚子国变弹词》——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的弹词 |
第六节 叙庚子事变的四部戏曲—《蜀鹃啼传奇》《武陵春传奇》《枯井泪杂剧》《燕支井》 |
结语 |
附录一: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日据台湾时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
第一节 日据台湾初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
第二节 日据台湾中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
第三节 日据台湾后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
第二章 台湾人民对殖民教育的抵制 |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教育概况 |
第二节 总督府的日语普及教育 |
第三节 台湾人民以儒学抵制殖民教育 |
第三章 台湾人民对宗教习俗日本化改造的抵制 |
第一节 总督府对台湾传统宗教习俗的调查改造 |
第二节 台湾人民坚守传统宗教习俗的努力 |
第四章 台湾人民的文学抗争 |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文学 |
第二节 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旧文学 |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运动 |
第四节 台湾新旧文学论争 |
第五节 日据后期的台湾文学抗争 |
第五章 台湾艺术界的反殖民斗争 |
第一节 台湾美术界的反殖民斗争 |
第二节 台湾电影与戏剧界的反殖民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査士标诗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 相关的研究状况综述 |
3 研究方法 |
第1章 遗民学者查士标 |
1.1 查士标生平和生活的时代背景 |
1.2 查士标诗歌艺术特色 |
1.3 查士标的绘画师承关系及影响 |
1.3.1 渐江、石涛等时人对查士标绘画思想的影响 |
1.3.2 倪瓒、董其昌等书画家对其绘画思想的影响 |
第2章 《种书堂遗稿》及注释 |
2.1 《种书堂遗稿》序 |
2.2 《种书堂遗稿》序注释 |
2.3 《种书堂遗稿》卷一 |
2.4 《种书堂遗稿》卷一注释 |
2.5 《种书堂遗稿》卷二 |
2.6 《种书堂遗稿》卷二注释 |
2.7 《种书堂遗稿》卷三 |
2.8 《种书堂遗稿》卷三注释 |
第3章 《种书堂题画诗》及注释 |
3.1 《种书堂题画诗》上卷 |
3.2 《种书堂题画诗》上卷注释 |
3.3 《种书堂题画诗》下卷 |
3.4 《种书堂题画诗》下卷注释 |
第4章 《诗文辑佚》与《梅壑书画题跋选辑》及注释 |
4.1 《诗文辑佚》卷六 |
4.2 《诗文辑佚》卷六注释 |
4.3 《梅壑书画题跋选辑》卷七 |
4.4 《梅壑书画题跋选辑》卷七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习苦斋画絮》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戴熙与《习苦斋画絮》 |
1.1 戴熙的生平 |
1.2 《习苦斋画絮》版本考证 |
第2章 戴熙《习苦斋画絮》中的绘画观点 |
2.1 师古仿古,不拘泥于古 |
2.1.1 “清四家”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 |
2.1.2 恽寿平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 |
2.1.3 宋元诸家对戴熙绘画观点的影响 |
2.2 师法造化,形为心役 |
第3章 《习苦斋画絮》原文及注释 |
3.1 《习苦斋画絮》卷一原文 |
3.2 《习苦斋画絮》卷一注释 |
3.3 《习苦斋画絮》卷二原文 |
3.4 《习苦斋画絮》卷二注释 |
3.5 《习苦斋画絮》卷三原文 |
3.6 《习苦斋画絮》卷三注释 |
3.7 《习苦斋画絮》卷四原文 |
3.8 《习苦斋画絮》卷四注释 |
3.9 《习苦斋画絮》卷五原文 |
3.10 《习苦斋画絮》卷五注释 |
3.11《习苦斋画絮》卷六原文 |
3.12 《习苦斋画絮》卷六注释 |
3.13 《习苦斋画絮》卷七原文 |
3.14 《习苦斋画絮》卷七注释 |
3.15 《习苦斋画絮》卷八原文 |
3.16 《习苦斋画絮》卷八注释 |
3.17 《习苦斋画絮》卷九原文 |
3.18 《习苦斋画絮》卷九注释 |
3.19 《习苦斋画絮》卷十原文 |
3.20 《习苦斋画絮》卷十注释 |
3.21《习苦斋画絮》跋 |
3.22 《习苦斋画絮》跋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
三、语文的重要性 |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
一、知识类型框架 |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
第三节 结论 |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
第三节 结论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一、性别意识形态 |
二、年龄意识形态 |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第七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读《泰安50年》画册“序”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画”新解:以“画从心”为核心的考察[D]. 张一平(Shirley Yiping Zhang).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D]. 吴建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庚子事变文学研究[D]. 李柏霖. 山东大学, 2018(11)
- [7]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D]. 陈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査士标诗考[D]. 卢芝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习苦斋画絮》考释[D]. 李文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