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焊接技术教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南黄河,杨小玉,叱培洲,李娜[1](2021)在《高职院校焊接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实施"1+X"证书试点制度,通过调研行业内制造企业和社会评价机构,明确了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围绕"1+X"试点工作,重点讨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证融通、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罗云萌,马涛[2](2021)在《基于“1+X”证书下的《金属熔焊原理与材料焊接》课程教学改革》文中指出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金属熔焊原理与材料焊接》课程现状及当前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当前"1+X"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为背景,讨论提出将课程与"1+X"证书进行融合的具体实施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梁艳[3](2021)在《“1+X证书”制度下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活页式教材设计探索——以焊工职业技能(中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于2019年1月24日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鼓励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的试点院校,从教师、教材及教法等方面都要结合"1+X"试点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
洪敏[4](2021)在《扩招背景下高职焊接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专业为例》文中指出高职院校扩招对焊接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的要求都带来较大影响。专业建设是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要素,需从构建专业建设管理体系、打造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负责人和充实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通过不断推进专业建设来促进焊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樊巧芳,吉强[5](2021)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三教”改革路径探索——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加深对教师、教材、教法"三教"内涵的理解,有助于有效地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效课堂,打造金课,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从而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双高计划"的实施奠定基础。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索。
潘志刚[6](2020)在《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以及资源调配强度的不断增大,对我国交通运输的能力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铁路运输而言,随着列车的运载量与运载次数的增加,为了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对轨道焊接接头处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用于钢轨焊接的方法均有一定的不足,因此科研人员提出了更加高效、绿色和节能的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方法。与闪光焊、铝热焊等焊接方法相比较,当采用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时,由于焊接处的坡口宽度进一步减小,所以整个焊接过程更为复杂,焊接质量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坡口宽度是影响焊接质量好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采用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技术对焊接母材进行焊接时,如果能够对其焊接坡口的宽度进行准确的检测,便可以及时调整其他焊接参数,从而保证坡口宽度与其他焊接参数相匹配,这对于提高超窄间隙焊接质量和超窄间隙焊接自动化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焊接方法相比较,采用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作业时,因为焊接处的坡口宽度进一步减小,所以对焊接处坡口宽度的检测难度也急剧增大,使得目前很多坡口宽度的检测方法难以适用。本论文针对人工检测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过程中出现的测量精度不高、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通过结合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技术的焊接工艺与坡口的结构特点,将电涡流传感器应用到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中,以期能够实现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的焊前检测,为进一步实现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的实时检测奠定基础。围绕这一目标,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基于现有焊缝坡口宽度的检测方法与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理论,结合超窄间隙焊接坡口4-6mm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方法,并按照此方法提出了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案。(2)完成了超窄间隙焊接坡口检测系统传感模块的研制。通过有限元法研究了处于焊缝坡口中的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的几何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以及电感线圈的制作工艺,研制了电涡流传感器的探头线圈。根据课题的需求,利用定频调幅法完成了电涡流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并对所研制的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并采用标定好的传感器开展了动态间隙测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满足本系统的需求。(3)设计并实现了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信息采集系统。为了准确、快速地获取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参数,设计了基于LabVIEW平台和数据采集卡USB-6361的超窄间隙焊接信息采集系统。根据课题组前期对超窄间隙焊接过程中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的研究,选取了适用于采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的传感器,并依此完成了信号采集程序的编写(如数据读取模块、存储模块等)。此外,还利用该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坡口宽度,并对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系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人工获取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的方法相比,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系统获取的坡口宽度信息不受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的影响,获取的坡口宽度的精度更高、准确性较好。
孙俊龙[7](2020)在《工业机器人焊缝识别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被智能制造多个领域所引进。尤其是焊接作业场景,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逐渐被工业机器人所取代。现有的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存在前期准备繁琐,外界感知能力不够,自主作业能力不足等缺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引入工业机器人焊接场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这对提高焊接作业乃至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在焊接场景的作业为背景,以提高工业机器人焊接作业的自主作业能力与智能化水平为目的,以机器人运动学、机器视觉以及轨迹规划为理论基础,研究了焊缝图像信息处理以及机器人在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算法,并完成了焊接系统的设计,用于验证本文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机器人焊接系统的方案设计。对组成系统的控制器、机器人、焊接方案以及检测装置四部分内容分别进行了论证设计,确定了本文系统的基本方案。针对方案中所构建的机器人双目Eye-to-Hand视觉检测系统,介绍了其成像原理与相机标定方法,介绍了手眼标定的原理与方法,为焊缝信息的处理与焊枪定位提供基础。针对所采用的工业机器人,采用D-H方法完成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并进行了正逆运动学分析,为机器人焊接作业的轨迹规划与控制提供基础。(2)焊缝图像信息处理方法研究。介绍了焊缝图像信息处理的预处理算法;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焊缝的边缘检测进行了研究;利用Zhang-suen细化算法,对焊缝中心线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根据双目立体视觉与极线约束的原理,对焊缝中心线的立体匹配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焊缝的三维坐标的测量。(3)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针对曲线型焊缝的焊接作业,对笛卡尔空间的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分段路径规划算法,并在Matlab中完成了仿真验证;研究了基于正弦加速度曲线与跨段前瞻的速度规划算法,并在Matlab中完成了仿真验证。(4)焊接系统软硬件设计与验证。在系统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主要包括硬件部分的选型以及软件部分的程序设计。为验证本文的焊缝图像信息处理与轨迹规划算法在焊接系统中的实际效果,设计了相机标定实验、焊缝图像信息处理实验、焊枪定位实验以及实物焊接实验。焊缝的识别定位结果在X、Y、Z方向上的最大误差均小于0.32mm,焊接实验结果均匀连续,焊接效果满足系统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可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在焊接场景的自主作业能力与智能化水平。
刘东凯[8](2019)在《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焊条电弧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论述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在中职《焊条电弧焊实训》课程应用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首先,对笔者所教学生已学习理论知识成绩平均分正态分布统计,认为学生初始水平低,不适合学科体系教学。采用访谈法发现,学生中具有行业背景比例学生占少数,学生在信息加工方面适合多器官参与,记忆以画面为主,学生倾向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其次,运用迁移的原理,筛选教学内容,提取典型工作过程,在所选四个项目中,焊接位置和坡口形式难度由浅入深,以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此同时,在综合考虑教学大纲要求、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学生现状分析基础上,在每个项目中分别从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情感态度要求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然后,利用四步教学法对项目一进行教学实践,讲授、演示基本操作。利用项目教学法对项目二、三、四进行教学,项目教学中审阅学生探究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操作。在所有项目中,学生技能操作的同时,笔者点拨学生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实现重难点突破。在每个项目完成后的形成性评价中,组织教师、同学、学生自己等多主体,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方面进行评价引导。最后,利用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对学生总结性评价。经过教学实践表明,95%以上的学生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具备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再通过持证毕业生就业与未持证毕业生就业对比,证明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是中职《焊条电弧焊实训》课程教学行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唐越越[9](2019)在《WTi靶材与Cu背板超声辅助大面积钎焊工艺和机理》文中认为高纯钨钛(WTi)靶材不但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还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电极及配线结构中。高纯WTi溅射靶材在溅射机台上使用时需要先焊接铜(Cu)背板,背板主要起到了安装固定、强化、通水冷却等作用。其中靶材与背板的焊接结合率和结合强度对靶材的使用有重大影响:如果焊接面存在较大缺陷,就会造成WTi靶材溅射时冷却不好;连接强度不够也会增加WTi靶材溅射过程中焊缝开裂的风险。所以研究WTi靶材焊接工艺对WTi靶材的制造有重大的意义,且大面积异种金属无间隙微缺陷钎焊也是研究的一个创新点。本文主要研究WTi靶材与Cu背板超声辅助大面积钎焊工艺和机理。钎焊主要使用纯铟(In)作为钎料,钎焊前会对WTi靶材的焊接面先进行镀镍处理,以增强WTi靶材与In焊料的润湿性。镀镍试验发现随着镀镍时间的增加,镀镍层厚度逐渐提高,镍含量也逐渐提高,磷(P)含量逐渐下降。当温度设定在85-90℃、镍离子浓度为5.6-6g/l、PH值在4.6-4.8条件下,镀镍时间设定在25分钟时得到的镀镍层P含量8.33%、镀镍层厚度8.8μm,满足钎焊对镀镍层厚度的标准要求。WTi靶材与Cu背板焊接前先对钎料进行超声波处理,利用超声空化的作用破除镀镍层表面的氧化膜从而提高钎料的润湿性。在0-5min超声波处理的时间内超声处理越久,焊料的润湿性越好,焊接效果越好。在不同的钎焊温度下,温度越高于熔点温度,焊料溶解越快越充分,氧化也会越快,氧化皮的产生会影响钎焊的结合率和强度。通过试验最终确定WTi靶材与Cu背板钎焊工艺为,钎焊温度180℃、超声波预处理5min,钎焊结果可以达到焊接要求标准,且成本相对比较合理。通过对最优工艺的钎焊接头进行SEM和EDS检测,结果可以看到Cu和In以及Ni和In之间都产生了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连续薄层的金属间化合物表明界面形成了冶金结合,提高了钎焊结合强度。使用最优工艺参数进行产品钎焊并改进优化工艺。本文研究的WTi溅射靶材已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并且实现批量生产与销售。
穆春艳,王蕾[10](2018)在《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企业对焊接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中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以及对其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有助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培养企业欢迎社会满意的焊接技能型人才。
二、焊接技术教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焊接技术教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焊接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进行“1+X”制度试点的必要性 |
1.1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推行“1+X”制度试点的原因分析 |
1.2“1+X”制度试点对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发展的优势 |
2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过程 |
2.1“1”与“X”融通思路 |
2.2“1”与“X”融通过程 |
3 陕铁院焊接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
4 展望 |
(2)基于“1+X”证书下的《金属熔焊原理与材料焊接》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课程现状 |
1.1 课内实训课时较少 |
1.2 考核方式有待加强 |
1.3 教师实操能力有待提高 |
2 具体实施 |
2.1 教学方式改革 |
2.2 考核方式改革 |
2.3 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
3 改革效果 |
3.1 学生理论掌握越来越牢靠 |
3.2 学生动手能力越来越强 |
3.3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逐步提升 |
4 结束语 |
(3)“1+X证书”制度下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活页式教材设计探索——以焊工职业技能(中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一体化项目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
1.1 符合“三教”改革的要求 |
1.2 符合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 |
1.3 符合技能甘肃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步伐 |
1.4 符合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 |
2 焊接一体化教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一体化项目设计的知识点较多、较杂 |
2.2 如何将“X证书制度”融入焊接一体化项目教学中是教材开发的难题 |
2.3 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 |
3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一体化项目活页式教材的建设构想 |
3.1 德育主线应贯穿教材建设的始终。 |
3.2 教材改革要与教师、教法改革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其一 |
3.3 重视教材配套资源建设,努力构建一体化活页式教材 |
3.4 活页教材的装订形式应该方便教与学 |
3.5 课程定位与核心内容 |
3.6 针对焊接专业特色,开发模块化活页教材 |
4 结语 |
(4)扩招背景下高职焊接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扩招背景下学院焊接专业建设存在的困难 |
1.1 专业定位需持续调整 |
1.2 培养模式尚未成熟 |
1.3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
2 扩招背景下学院焊接专业建设路径探索 |
2.1 构建专业建设诊断体系 |
2.2 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
2.3 着力培养专业负责人 |
2.4 充实完善教学资源库 |
(5)“双高计划”背景下“三教”改革路径探索——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清“三教”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有助于快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
(一)“三教”之间的关系 |
(二)“三教”改革的内涵 |
1.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2. 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
3. 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桥梁 |
二、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索“三教”改革的路径 |
(一)打造“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筑牢教改基础 |
(二)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
(三)开发“工学结合”的工作指导手册或活页式教材 |
1.“三教”改革的出发点 |
2.“三教”改革初探 |
(1)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入手 |
(2)确立课程改革理念与方法 |
(3)融入新技术,做好教学资源的分类开发 |
(4)完善信息化教学生态 |
三、结论 |
(6)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无缝焊接坡口宽度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2 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焊缝坡口宽度检测方案 |
2.1 引言 |
2.2 电涡流传感器相关理论 |
2.2.1 电涡流效应 |
2.2.2 电涡流传感器的结构 |
2.2.3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原理 |
2.2.4 电涡流的趋肤深度分析 |
2.2.5 电涡流在被测靶体内的功率损耗 |
2.2.6 电涡流传感器等效电路及分析 |
2.2.7 电涡流传感的应用 |
2.3 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方法与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设计 |
3.2.1 超窄间隙坡口中探头线圈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2 超窄间隙坡口中探头线圈参数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3.2.3 探头线圈参数的选择及其制作 |
3.3 电路系统设计 |
3.3.1 振荡电路 |
3.3.2 整流电路 |
3.3.3 滤波电路 |
3.4 电涡流传感器标定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3.4.1 电涡流传感器标定实验设计 |
3.4.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3 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间隙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信息采集系统 |
4.1 引言 |
4.2 基于LabVIEW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
4.2.1 信息采集系统硬件构成 |
4.2.2 信息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3 超窄间隙焊接过程中坡口宽度获取与误差分析 |
4.3.1 超窄间隙焊接过程中坡口宽度的获取 |
4.3.2 获取的焊缝坡口宽度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工业机器人焊缝识别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焊接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概述 |
1.2.2 焊缝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焊接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2 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机器人视觉基础 |
2.2.1 相机成像模型 |
2.2.2 单目标定 |
2.2.3 双目标定 |
2.2.4 手眼标定 |
2.3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2.3.1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
2.3.2 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 |
2.3.3 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焊缝图像信息处理 |
3.1 图像预处理 |
3.1.1 图像灰度化 |
3.1.2 图像平滑 |
3.1.3 直方图均衡化 |
3.1.4 灰度阈值分割 |
3.2 焊缝特征识别 |
3.2.1 焊缝边缘检测 |
3.2.2 焊缝中心线提取 |
3.3 焊缝的三维坐标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机器人路径规划与速度规划算法研究 |
4.1 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介绍 |
4.1.1 路径规划 |
4.1.2 速度规划 |
4.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分段路径规划算法 |
4.2.1 算法设计 |
4.2.2 仿真验证 |
4.3 基于正弦加速度曲线与跨段前瞻的速度规划算法 |
4.3.1 算法设计 |
4.3.2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软硬件设计与验证 |
5.1 系统硬件组成 |
5.1.1 工业相机 |
5.1.2 PC机与运动控制卡 |
5.1.3 工业机器人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5.2.1 开发环境介绍 |
5.2.2 焊缝图像处理程序 |
5.2.3 轨迹规划程序 |
5.2.4 机器人焊接程序 |
5.2.5 上位机界面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相机标定实验与分析 |
5.3.2 焊接实验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
(8)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焊条电弧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综述 |
二、国内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学 |
二、教学设计 |
三、行动导向教学 |
第二节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
一、行动导向教学知识观 |
二、行动导向教学学习观 |
三、行动导向教学观 |
第三节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模式 |
一、教学设计模式 |
二、教学设计要素 |
第三章 中职教学现状与学生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教学现状 |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 |
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
三、实训硬件条件 |
第二节 学生现状 |
一、学生一般特征 |
二、初始理论知识水平 |
三、行业背景和学习风格 |
第四章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项目一引弧、运条、收弧、平敷焊与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确定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第二节 项目二6mm钢板I型坡口平对焊与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确定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第三节 项目三V型坡口立对接双面焊与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确定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第四节 项目四管管水平对接固定焊与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确定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第五章 中职基于行动导向的焊条电弧焊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设计 |
第一节 引弧、运条、收弧、平敷焊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设计 |
二、教学实施过程 |
第二节 6mm钢板I型坡口平对焊教学过程设计 |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设计 |
二、教学实施过程 |
第三节 V型坡口立对接双面焊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设计 |
二、教学实施过程 |
第四节 管管水平对接固定焊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设计 |
二、教学实施过程 |
第六章 教学效果评价 |
第一节 行动导向教学项目中评价原则 |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
三、教师、学生、企业、家长、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原则 |
四、项目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
一、形成性评价 |
二、总结性评价 |
第三节 毕业生就业对比 |
一、访谈目的 |
二、受访者的选择 |
三、访谈的形式 |
四、访谈问题拟定思路 |
五、访谈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学生理论课成绩表 |
附录B:材料工具清单表 |
附录C:分组清单表 |
附录D:工作任务单 |
附录E:计划工单 |
致谢 |
(9)WTi靶材与Cu背板超声辅助大面积钎焊工艺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钎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镀镍层和超声辅助对钎焊的影响研究 |
1.3.1 化学镀镍的研究现状 |
1.3.2 镀镍层对钎焊的影响 |
1.3.3 超声振动辅助对钎焊的影响 |
1.4 钎焊在靶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4.1 靶材生产中各类焊接的应用 |
1.4.2 钎焊在靶材生产中的应用 |
1.5 WTi靶材钎焊界面反应机理研究 |
1.5.1 Cu-In界面反应机理 |
1.5.2 Ni-In界面反应机理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用材料 |
2.2 试样焊接过程 |
2.3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
2.3.1 镀镍层强度测试 |
2.3.2 镀镍层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分析 |
2.3.3 镀镍层厚度和润湿性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 |
2.3.4 焊接结合率超声波扫描测试分析 |
2.3.5 钎焊接头抗拉强度测试分析 |
2.3.6 钎焊接头SEM形貌和EDS元素分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WTi靶材镀镍工艺及润湿性试验 |
3.1 WTi靶材镀镍工艺研究 |
3.1.1 镀镍层性能和试验要求 |
3.1.2 镀镍时间对镀镍层的影响试验 |
3.2 镀镍对WTi靶材润湿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WTi靶材与Cu背板钎焊工艺和机理研究 |
4.1 钎焊工艺流程和性能要求 |
4.1.1 钎焊温度对钎焊的影响 |
4.1.2 超声波处理对钎焊结果的影响 |
4.1.3 钎料层厚度对钎焊结果的影响 |
4.2 钎焊接头组织与机理分析 |
4.3 WTi靶材的量产改进和工业应用 |
4.3.1 WTi靶材组件量产工序改进 |
4.3.2 WTi靶材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必要性 |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方法 |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过程 |
1. 加强职教思想学习, 明确专业办学思路 |
2. 建立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卓有成效 |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需要继续完善和努力方向 |
四、焊接技术教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焊接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 南黄河,杨小玉,叱培洲,李娜. 电焊机, 2021(09)
- [2]基于“1+X”证书下的《金属熔焊原理与材料焊接》课程教学改革[J]. 罗云萌,马涛. 装备制造技术, 2021(09)
- [3]“1+X证书”制度下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活页式教材设计探索——以焊工职业技能(中级)为例[J]. 梁艳. 中国金属通报, 2021(07)
- [4]扩招背景下高职焊接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专业为例[J]. 洪敏.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5]“双高计划”背景下“三教”改革路径探索——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樊巧芳,吉强. 现代职业教育, 2021(10)
- [6]超窄间隙焊接坡口宽度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D]. 潘志刚.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工业机器人焊缝识别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D]. 孙俊龙.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焊条电弧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 刘东凯. 天津大学, 2019(06)
- [9]WTi靶材与Cu背板超声辅助大面积钎焊工艺和机理[D]. 唐越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 穆春艳,王蕾. 高考,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