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楼市呼唤实力“玩家”(论文文献综述)
王列生,刘厦静,李竞爽[1](2021)在《以新时代利刃剖切通俗与低俗的生存暧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新点研究》文中指出"低俗不是通俗",这是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诸多创新知识命题之一。其创新之处在于,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文艺异化所带来的意义缺失与价值危机,从实践理性高度将传统命题结构的"雅—俗"普议关系转换为现实解困的"低俗—通俗"具议关系,学理性地呈现为结构关系转换后的知识化命题重建。重建命题有如新时代一把利刃,对通俗与低俗的现实生存暧昧尤其是混存状态中低俗文艺的泛滥,予以生存论、存在论直至本体论界面的深入剖切,从而对负能量文艺事态的现实表现、发生机理、社会后果、低俗文艺的主要特征以及低俗化加剧的背景复杂性等,都具有极强的命题指涉力与现实解困张力。论文围绕命题重建展开讨论,尽可能从学理分析与关联知识把握角度,对言简意赅的创新命题给予较为详细的问题脉络梳理,以期深度把握《讲话》命题重建的创新之所在。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朱磊[3](2018)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不断演化,出现了大量的新形式;在新兴程度副词出现的同时,原有的程度副词的语法性质也在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功能。在两者的基础上,现代汉语也产生了许多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本文认为,程度副词与中心语构成的组合,有充当句子成分或句法成分的可能。当相关组合只能充当句子成分时,该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语用因素,主观性最强;当该语言现象开始在句法成分出现时,就表明该现象已经逐步开始语法化;当该语言现象能够高频充当句法成分时,就表明新的语言现象已经开始被全社会的语言使用群体所接纳。因此,本文以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到句法成分的过渡为主要着眼点,依据语料支持,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采用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个体研究与对比研究等手段,考察程度副词新形式、新功能,以及有关的新构式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第一章具有总论性质,其余各章是个案分析。上编为第一章至第五章,研究程度副词的新形式,也就是对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机制等进行分析。第一章从总体上对新兴程度副词作出考察,文章认为其发展呈现出绝对化和高量性两大趋势。新兴程度副词在演化前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其副词化的方式是通过转喻或者隐喻,建立起源语义与程度义之间的关系,而产生动因的诱因则是因表达需要而在其搭配对象或者源成分自身发生的语类、语义、语用方面的变异。第二章对新兴程度副词“狂”的演化动因和机制作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第三章对程度副词性的“超”和动词性的“超”进行了区分,并考察了“超”和“超级”在表程度义时的竞争及其在语言生活中新的发展变化。第四章考察了“爆/暴”在表程度义时的差异,分析了相关成分在状语和补语位置的不同表现及其成因。第五章研究了“到哭”的程度副词化状况,并与其他作补语的“到X”词语进行了比较研究。中编为第六章至第十章,研究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扩展。第六章总体上考察名词性成分、一般动词,以及状态形容词被程度副词所修饰的情况,探讨出这些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类推途径。第七章对新兴的“很是”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与性状化名词搭配的相关机制。第八章考察程度副词修饰粘宾动词短语“显得+X”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表达功用,并对制约是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低频率留存的机制作出相应分析。第九章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分析了“最”和“很”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并对其成因作出了相关解释。第十章研究“得慌”与状位程度副词叠加的表现和成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类推后的相关语言现象。下编是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研究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第十一章列举当前语言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分析归纳程度副词在构式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十二章探讨“蛮拼的”的构式化问题,分析该构式的形成原因。第十三章对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作出描写,分析了其成因,对其发展趋势也作出了一定的预测。第十四章对构式“有点(儿)小X”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各个构件的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构件与构式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五章对构式“最美X”进行了分析,并从形式、语义等角度将该构式与类似结构进行的对比研究。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对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彭海宝[4](2017)在《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都市化速度可谓史无前例,现代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现代都市小说正在悄然崛起。中国都市小说对中产阶层书写的重视,与中产阶层在现代城市中的兴起和扩张关系密切。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事中高端职业,注重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代表了都市社会主流群体所尊崇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他们体面生活的背后,却隐匿着焦虑不安和精神虚无等症候。现代都市文学的笔触在呈现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直抵都市精神的敏感部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书写过程也即现代都市密码的解析过程。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的描述始终为现代都市小说的重心。而当下中国都市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底层叙事、审美阐释、欲望化表达、消费主义批判等领域,有关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人物形象研究也多集中于底层人物,缺乏对现代都市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人物形象研究。本文以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中中产阶层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分析中产阶层书写的策略和审美品格,同时探讨消费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对现代都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本论文共八个部分,正文六章,具体内容主要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论题涉及的“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论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当代社会中产阶层兴起的动因和条件,围绕职业特点、地域分布、收入水平、消费层次、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并且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视角,阐释中产阶层的文化趣味、中产阶层话语扩张的具体表现。同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简要回顾中国现当代都市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各时期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脉络。第二章梳理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主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的人物形象类型;着重对都市小说中的高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中小私营企业主、中低级官员、艺术工作者等五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整体性特征,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差异性特质。第三章阐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物质欲望、情色心理和处世之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都市小说书写中的中产阶层拥抱世俗、讲求实利的生存法则。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践行经济理性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了新财富观,追求个人利益。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注重满足个体的欲望,消解了传统社会形态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地位。从处世之道看,他们熟悉社会运作,善于通过圈子文化、交换逻辑达到个人目的,并信奉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信条。第四章研究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身份共同体的建构。主要探讨都市小说书写中产阶层身份构建的三种方式:一是以时尚消费作为身份标签;二是在空间上区隔底层社会,凸显阶层界线;三是通过身份比较获得阶层意识。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中产阶层通过吃、穿、游、乐的时尚消费符号,成功实现了与社会底层的区隔。从空间意义上看,无论其占据的住宅空间、职场空间还是社交空间,都表征着社会阶层、群落的界线之所在。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比较和身份想象,更凸显了阶层差异及对比的观念已成为都市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分析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总结出中产阶层焦虑的时代表征与文化隐喻,探究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精神困境、焦虑症候及其根源,为中产阶层的反省、救赎以及精神价值的重建提供参照。中产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常常处于焦虑之中,缺乏安全感。焦虑的病理形式通常以抑郁症、肠胃症、不孕症等“病兆”反映出来,深刻反映了现代性的挤压和人性的脆弱。中产阶层需要反省和救赎,重构内心的信仰,化解人生虚无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由发展。第六章考察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在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都市作家在中产阶层书写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包括都市时空的发现、感官叙事的运用、通俗传奇的嫁接、文学影视的并置、隐喻修辞的指向等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叙事策略的使用,基本奠定了当下都市小说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双面特征,亦造成了平面化的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批判性的缺失、代言者的局限等弊病。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作出总体评价。总之,现代都市小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折光与反映,形象地描摹出炫目华丽的都市景观,探究了当下都市社会中产阶层的生存世相,给予都市现代性的审美阐释,并赋予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面貌。但是,现代都市小说浅层次的“现在主义”的描绘、缺乏深度地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追问,闪烁其词地对社会不公的消极发声等诸多问题,几乎形成了都市小说的内在自我障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都市中产阶层,至今仍是有待持久关注并深入挖掘的书写对象。而且,关注的视角与挖掘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其密度,有赖于都市文化精神和作家思想视野的双向碰撞和提升。
万志尧[5](2016)在《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为题,通过理论研究、比较论证、实证分析等方法,立足二次违法性原则,从行政监管和刑法学角度研究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具体可统分为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犯罪,二是认定互联网金融犯罪需要考虑哪些内容以及如何认定互联网金融犯罪,三是互联网金融与刑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互联网金融对于刑法的影响,包括互联网金融对于刑法的扩容和对于刑法完善的需求,以及刑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规制和处罚。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具体论证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除绪论外,本文由十章组成,主文部分17万余字。第一章互联网金融概述,简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征、主要业态和风险。第一节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概念,通过分析论证的方式,对于金融本质、互联网本质等观点作比较分析,从互联网金融功能出发,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和金融融合为基础,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为手段,以实现资金高效流通为主要内容,实现信息对称、低风险、低成本的直接融资及与之相关的开放式的创新业态。第二节着重分析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的学说观点,提出互联网金融所包含的业态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外延,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优化发展,有可能出现新的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市场目前主要的业态模式进行归纳研究,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大数据以及互联网金融门户五个部分。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包括小微企业融资难、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少、国家扶持力度大等方面。第四节,立足互联网金融的两面性,即创新性和风险性,分别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积极作用和风险。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第一节提出互联网金融犯罪名称的由来及与相关犯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第二节简要阐述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征,主要包括犯罪主体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犯罪对象以资金融通和数据征信为主、犯罪手段以线上和线下结合为主、二次违法性等。第三节系统论证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意义和功能,明确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的意义主要包括明确犯罪圈、促进刑法罪名体系改革、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等方面。第三章互联网金融刑法扩容问题。借用互联网“扩容”一词,介绍互联网金融体现在刑法方面的扩容现象。第一节立法方面,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将该罪犯罪主体扩大成一般主体,扩大了大数据的保护范围。第二节司法方面,由于犯罪构成要件是法定,不得作扩张理解,但依照社会发展的现状对于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表现形式可以做适当扩容。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其一,犯罪主体的扩容,提出电商小贷中的小贷公司属于“其他金融机构”性质;其二,非法占有方式的扩容,以比特币为例,在数字化财产控制方式下,本文认为,非法占有不以物理、有形控制为必要,对于比特币等数据财产的占有以获取相关控制密码、账户的控制为充分条件;其三,对刑法财产范围的扩容,即刑法可将比特币等数据纳入财产范畴;其四个人信息认定范围的扩容,提出除法律、法规规定和仅公民同意的公民个人信息外,其他个人信息均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范围,其五提出电子合同应纳入合同诈骗罪的范畴。第四章互联网金融犯罪刑事政策。国家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创新意味着打破成规,如仍然延续我国对于非法集资类犯罪从严打击的刑事政策,一定程度上是让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为国家政策埋单。第一节简述互联网金融相关经营行为对刑法具体罪名的挑战,互联网金融主要经营行为从组织结构设立、行为内容、行为方式等均一定程度上可能触犯刑法具体罪名。第二节,刑法介入的客观基础发生变化,包括客观基础、国家政策改变以及地方司法对传统金融监管的适度突破等。第三节,互联网金融犯罪刑事政策的范围,内容主要包括在罪刑法定的基础上,适用二次违法性下的刑法谦抑原则和后果考察原则。第五章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政监管和刑法审视。第一节对第三方支付概念、主要平台、支付模式的介绍。第二节,介绍美国、欧盟和我国对第三方支付的行政监管,以及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规定的异同。第三节,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具体行为的分析,详细阐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挪用资金罪、洗钱罪、非法经营罪、盗窃、诈骗交织型犯罪等犯罪的具体适用。第六章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行政监管和刑法审视。第一节简述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由来和我国主管机关表态和监管原则。第二节,介绍英国、美国和我国的行政监管,并评价我国与国外的监管异同。第三节,系统分析P2P网络借贷的业务模式和异化的发展现状。第四节,介绍非法集资对P2P网络借贷的宏观约束,具体分析了资金池、不合格借款人和旁氏骗局三种主要非法集资形式。此外,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分析,具体阐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挪用资金罪、非法经营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等罪名的具体适用,重点论证P2P采用资产证券化方式分拆债权和从事担保业务的刑法适用。第七章对我国众筹行政监管和刑法审视。第一节介绍众筹的发展由来和基本分类以及众筹和私募的关系和区别。第二节,介绍美国、法国和我国对众筹的行政监管规定,并评价与我国监管规则的异同。第三节,结合众筹的行为模式,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以及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罪名的具体适用。本文提出众筹平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刑法上界定为“其他金融机构”。第八章、大数据行政监管和刑法审视。第一节介绍大数据特征和价值。第二节介绍数据征信。该节分为征信监管和刑法思维两个部分,数据征信内容主要包括介绍美国、欧盟和我国关于数据征信的行政监管规定和比较性评价。刑法思维包括大数据的风险、数据的刑法含义、数据的刑法保护路径以及大数据的主要犯罪类型。在主要犯罪类型研究方面,结合刑法修正案九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非法经营罪的界定。第三节电商小贷的刑法评价。该节主要内容包括对电商小贷的发展模式等基本情况的介绍,我国对电商小贷的法律监管以及电商小贷中小额贷款公司非法经营问题分析。第九章互联网金融门户。第一节、第二节介绍互联网金融门户的概念等基本情况,互联网金融门户是一种将互联网金融业务汇集到一起,通过比价和搜索的形式实现价格市场化,其本身的监管体现在各种业务自身的监管规定。第三节是刑法评价,非法经营罪是互联网金融门户涉罪的主要罪名。其具体表现在未经许可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传统金融业务代销、经纪问题、非法从事资产管理行为以及共犯问题。第十章互联网金融下行政监管和刑法的完善。第一节提出我国应实现行政混业监管,加强以金融安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自律监管和强化互联网金融市场行政许可制度的监管思路。第二节,提出完善非法经营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立足点在于给予互联网金融一定的发展空间,改革上述罪名中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立法目的,从犯罪构成要件和量刑两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赵男[6](2016)在《框架视角下的“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研究 ——以“新浪网”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大妈”的横空出世源于2013年4月的一场抢购黄金狂潮,其惊人的购买力震惊华尔街巨鳄,有国外媒体甚至专门创造"dama"这个以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来形容“中国大妈”。近两年来,“中国大妈”成为网络流行语,我国的各大媒体在相关报道中频频使用这个词汇从而使“中国大妈”走进公众的视野。“中国大妈”不仅代表一个新兴的群体,也反映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暗含着变革时代的隐喻与讽刺,政策制度的缺位与漏洞,折射出公共空间的矛盾和碰撞,现代中国女性及老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危机与焦虑。“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建构成为社会及受众认知“中国大妈”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研究对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与媒介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两年作为时间范围,选取新浪网中新闻标题出现“中国大妈”字眼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制定类目并由此统计相关数据,概括总结出“中国大妈”呈现的媒介形象。在此基础上,运用框架理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对应报道的议题框架、图示结构框架、话语表达框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其中,笔者发现媒体对“中国大妈”的报道集中在“抢购黄金”和“炒房、炒比特币”和“跳广场舞”等三个议题,且倾向于对主要事件及结果和影响上的关注上,借助第三方表明立场,引导舆论。在表达方式上,媒体则通过惊人的数据、吸引人的标题和淡化主体的文本来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总的来看,媒体在对“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存在“非传统化”、“模式化”、“污名化”三个特点。据此,笔者从社会情境、媒体运作、“中国大妈”自身、受众认知等四个角度对“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特点并进一步剖析原因。最后,笔者发现“中国大妈”是社会变迁衍生的群体概念,而对其未来的发展道路有必要结合上述四点动因分析进行策略性的思考,以期完善对“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正向建构。
郑雯[7](2013)在《“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 ——当代中国拆迁抗争十年媒介事件的多案例比较研究(2003-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化抗争”,缘起于转型中国正在经历的两股社会浪潮:21世纪初逐渐成型的新抗争文化和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新传播革命。作为人类抗争史中的新形态,“媒介化”作为一个“元过程”,深刻地影响了抗争政治的整体景观,在“媒介逻辑”的统领下,通过特有的“过程一机制”,使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与此同时,媒介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展开深层次的密切互动,作为“媒介化抗争”重要场域的“媒介”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内涵、重塑框架,带来整个传播生态的转变。本研究结合“抗争政治”、“媒介化社会”相关理论,以中国拆迁抗争十年(2003—2012)共40个抗争事件作为标本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系统呈现当代中国“媒介化抗争”的变迁、机理与挑战,并尝试探讨中国这个国家垄断的公共文化能够产生如此丰富政治现象的媒介成因与结构张力。研究跳出了传统抗争政治研究的静态结构分析,亦不同于其将“媒介”局限为一种抗争工具的理解,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将整个媒介生态变化对抗争的影响看作动态、历时的过程。首次提出“媒介化抗争”的概念并系统研究“媒介化”过程在抗争事件中独特的角色、作用与动员机制,尝试探讨“媒介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抗争行动解释框架的可行性。相关研究将不仅有助于传播学本身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也将有助于从“媒介化”这个独特的相面丰富对抗争政治的整体理解,为转型中国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意义。全文包含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就“媒介化抗争”概念提出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展开论述,明确“拆迁抗争”作为本研究对象的原因,阐释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变迁”,分为三章,呈现“媒介化抗争”的演变历程与特征、内涵。第一章全面呈现当代中国拆迁维权抗争变迁,突出“政治拆迁”向“经济拆迁”转型后,抗争从“上诉”、“上访”向“上报”、“上网”的转变趋势,确定40个拆迁案例库并划分2011年以后拆迁抗争“媒介化”的四大阶段。第二章聚焦“媒介化抗争”与传统抗争形式的表征区别,以“媒介化”的“中介作用”为起点,从抗争者、抗争对象、抗争目标、抗争武器、抗争剧目/表演、抗争组织/动员、抗争的全球化等七个方面,逐一比较。第三章对“媒介化抗争”的内涵进行界定,拓展媒介研究过于关注媒介内容的传统,从“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体制”、“媒介文化”等四个角度切入定义,归纳出“赋权”、“框塑”、“结构”、“信念”等关键词。第三部分:“机理”,分为两章,研究“媒介化抗争”形成的机制过程与生成逻辑。第四章尝试采用国际先进的QC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质性资料分析方法,跳出传统的个案研究方式,依据西方抗争政治相关理论与中国经验材料提炼出13个生成因子,分为“媒介逻辑”和“事件逻辑”两类进行40个案例的大样本多变量比较分析。系统考察媒介化抗争从产生到取得抗争成功过程中的内部因子互动、可能性的关系组合,研究事件爆发的复杂成因,探讨“媒介逻辑”作为支配性逻辑作用于抗争事件的相关机制。第五章基于第四章的研究结果,对“宜黄事件”全过程进行个案分析,全面揭示“公开”、“建构”、“升级”、“遣散”、“框塑”的“媒介过程”,从个案过程拓展到历时性的“范式订定”过程,研究“媒介化”通过怎样的机制促成事件的性质转变、规模提升乃至“个体抗争”向“抗争政治”转化的最终实现。第四部分:挑战。第六章,从“抗争”、“媒介”、“公民”、“国家”四个视角切入,深化我们对于这一新型抗争景观的全面理解。第五部分:结语。第七章,“媒介化抗争”未来的进路。研究得出以下几条主要结论,并在未来具有深入研究的可行性——1.当代中国抗争的“媒介化”趋势凸显。“媒介化”过程动态、全面地建构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新抗争环境,“媒介化抗争”已成为抗争中的突出现象,主要表现在:媒介是抗争信息的重要来源,为参与者提供观察抗争事件的视角,建构有关抗争事件的集体理解;大众媒介作为“新兴权力阶层”,越来越多地介入抗争过程,媒介抗争专家出现;“媒介逻辑”成为抗争能否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争行动者依据“媒介逻辑”指导行动。2.当代中国底层抗争的政治性转化尚未实现,底层民众尚不具备独立转化的能力,但相当多的案例表明,个体的、底层的“抗争”具有转化为“抗争政治”的可能。“媒介化”是“抗争政治化”转化过程中的实质动力。通过深层次的“渗透”,“媒介化”大大提升了抗争的“公共性”品质,中国底层抗争维权亦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重要的启蒙意义。3.“媒介化抗争”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机制,始于社会体制性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与新媒介技术为公众的“赋权”。“媒介化”改变了权力结构的不平衡,使得曾经处于传播链条底端的抗争者力量迅速增强,大大提升了社会、个人面对国家、面对政府的博弈能力,底层民众亦在这一过程中与知识分子、新兴城市中产阶级结盟,孕育出全新的抗争生态。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推动抗争“社会化”,“媒介化”重构“国家”与“社会”。4.“媒介化抗争”是媒介民主化的一部分,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进程。中国的公共精神正逐步展开但仍然畸形,多元利益冲突下理性自主的政治文化亟需培养。“公民”、“国家”、“社会”、“媒体”都作为复杂而矛盾的实体或场域,与“媒介化”过程交织互动,作用于中国特有的民主空间。将“媒介化抗争”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核心层面关联起来,继续推进“媒介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探索这种新型抗争形态如何为“国家”与“社会”提供弹性空间,思考公民民主参与过程的不同理想模式,并呼应全球媒体的民主化浪潮,将是本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雷立刚[8](2014)在《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文中研究说明题记物质的倾向是湮灭灵魂,而灵魂如何抗拒被湮灭的命运?一颗跳动的心,一个真实的灵魂,在股市与生活的道路上,陷入了怎样一个又一个命中注定般的陷阱——他曾鄙视物质,却反被物质压迫;他曾拒绝平庸,却反被平庸吞噬……而这依然不驯服的灵魂,该如何抵抗被湮
刘莹[9](2014)在《沈阳WD商业地产运营策略改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一直呈现较好的状态,在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和支持下,各经济指标表现平稳,各个经济行业的表现得到明显提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人均GDP也有了显着提升。这样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商业地产的推广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商业地产能够在较快的发展时间内取得明显进步。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地产,不同于工业园区开发和住宅开发,商业地产是对商业集中区的升级重构,主要是以提供办公用途以及商业销售用途为主的地产形态,是经济基础高度发展后产生的新型房地产形式。从商业地产的定义来看,商业地产是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具备商业功能或者是用于商业用途的地产。如商铺、购物中心、娱乐休闲广场和批发市场等,这些都属于商业地产。这些地产都能在商业活动中体现经济价值,为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经济收益。商业地产的运营策略、用途和功能都与其他地产有明显的区别。国内的写字楼和商业街的策略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有非常广泛的市场推广。目前针对商业地产的研究更多的指的是狭义策略上的商业地产,特别是零售类商业地产,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沈阳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街地区、太原街地区、北市地区三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旺地,对于沈阳商业发展的影响至今犹存。截至2006年底,沈阳市的商业面积总量约为1100万平方米,折合人均拥有商业零售网点面积约为0.8平方米,人均拥有服务业网点面积约为0.7平方米。WD商业地产正是在沈阳商业地产高速发展的情景下孕育而生的。本文通过对WD商业地产个案的研究分析,为我国商业地产运营策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及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与比较国内商业地产的运营策略,探索我国商业地产现状及不足之处,并以沈阳WD为例,着重分析其运营策略及新策略构想。本文总共包括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重在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前人已做的研究成果,以及主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商业地产及相关理论的概述,介绍商业地产的内涵、类型、特点,并对国内商业地产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第三章是对沈阳WD运营策略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是对沈阳WD商业地产运营策略的发展提供一些改善建议,第五章是改善措施的保证体系,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
邹春燕[10](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21世纪,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生存问题。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必备品,没有了语言,人类文明会倒退到原始的状态。汉语中的网络流行语在语言风格上幽默且新潮,是语言系统中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的成员。自2007年来,网络流行语在数量上急剧增长,且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中快速传播。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语言使用背景。目前,已经有相当多富有成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讨论的范围涉及了网络流行语的整理和统计、性质和特征、实际应用以及规划和管理等。但是在诸多的研究讨论中,有关“网络流行语在语言环境中是如何促生和变化的?”、“网络流行语是如何反过来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产生影响的?”等问题始终还是处于热议,有待进一步探讨。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生态思想。从此,生态思想就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经过Haugen、Fill、李国正、张普等人多年的探讨和研究,生态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逐渐清晰。但是在现有的生态语言学的议题中,却鲜有关于语言中的新生现象的讨论。这无疑会成为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缺憾,而且在这样一个如此重视生态的时代,缺乏对语言中新生物种的讨论也是不相宜的。网络流行语是应人类网络交际需求而生,于网络环境中传播和发展,虽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尚未为主流文化和规范语言体系所接收的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语言符号体系。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的中国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网络流行语具有的反常规性,甚至是无厘头的搞怪,使得很大一部分的网络流行语看起来都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但是它们毕竟是语言生态系统中的正式成员,具有自身的特点,也有资格成为语言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探讨。我们以生态语言观为基础,以语言全息论和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类比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将网络流行语及其生存、发展的环境一起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生理态、生存态、生活态和生命态四个层面展开研究。获得如下主要发现:第一,网络流行语是具有有机性的个体,可以与它们的环境一起构成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在本质上属于人工环境,包括自在环境和自为环境两个方面,具有动态性、场域性、依赖性和自我调节性的特征。这样的性质和特征是由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全息性来决定的。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且还存在一些相似的运动变化过程。因此,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缩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网络流行语在其中不断的产生、运动和变化。网络流行语的运动变化有两种,一是形态上的,二是语义上的,前者的变化是“物理性的”,不改变网络流行语本质的;后者的变化是“化学性的”,是在本质上改变或者新生某些意义的,故而加大了观察和分析的难度。1.网络流行语的形态运动变化包括语音和构成形式两个方而。从语音形式来看,网络流行语总体上呈现出以三音节及以下的词汇为主的简洁特色,有一定数量的方言词汇(如“给力”)和叠音词(如“萌萌哒”),一部分音译词(如“控”)和外来语与汉语组合而成的词汇(如"hold住”)以及相当一部分谐音词(如“杯具”)。另外,即使是句子形式的网络流行语,也呈现出一定的语音上的节奏性,如“且……且……”等。从构形上来看,单语素的网络流行语在数量上呈下降的趋势,而“成系列的”网络流行语呈上升的趋势。在语法功能上,词汇转类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以名词与动词、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转类最为常见。这些运动变化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不外乎是语言自身发展的需求和人类表达的需求。2.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运动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的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中,外在环境的变化会形成一些与信息有关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人类的认知作用下,被加工成一些语言的“结构原件”。在网络环境中,这些“结构元件”被人类装配成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可以利用的各类“资源分子”,包括语义资源分子。这些新的“资源分子”进入生态系统以后,语言自身产生了变化的需求,加上人类的认知的需求和作用,对原有的语义资源分配情况形成刺激,继而引发改变,最终形成新的网络流行语语义,并与其语音、语法上的特点一起被大规模的使用,继而构成新的网络流行语。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人类和生态位的变化分别起到了信息源、知识源和动力源的作用。第三,语义生态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命指标。通过对70个核心网络流行语语义生态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生态位宽度是用以衡量网络流行语语义对环境利用范围的重要参数,对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有一定的衡量能力,一般情况下,语义生态位越宽,该语义的生命力就越强。普通词汇的语义生态位值在6左右,而当环境中的变化刺激语义生态位开始变化,使生态位值上升到7时,这个新的临时语义就有很大可能成为网络流行语语义。第四,本研究借鉴PSR模型,提出了将语义生态位概念融入预警机制中的识别过程,以提高智能化程度的思路。在网络流行语生态预警机制中,我们可以考虑将语义生态位值设为重点监测某个语义的依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对2007年以来的网络流行语做了较大规模的收集、梳理和描述。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性质特征和网络生态环境进行了较为细致和全而的描写;2.首次在生态语言观的指导思想下,利用生态学的全息论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对网络流行语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动态变化做了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研究。对于探求网络流行语语义嬗变的规律、模式及原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词汇研究模式。这一模式将现有的“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结合起来,既观察了语言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又重视了语言和环境的关系,构建了环境中语言的安全预警模式和语言政策规划;4.本研究中提出的语义生态位概念和网络流行语生态预警机制思想可以纳入现有的网络流行语的发现机制中,用以辅助监测网络环境中词语的语义变化,为网络舆情监测迈向智能化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二、健康楼市呼唤实力“玩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康楼市呼唤实力“玩家”(论文提纲范文)
(1)以新时代利刃剖切通俗与低俗的生存暧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新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醒:问题的现实表现与历史误区 |
A)“平尺主义”与“摇钱树”拜金主义思潮 |
B)“搜奇猎艳”价值消解陷阱 |
C)“享乐主义”与“低级趣味”去人性欲望演化 |
二、归因:低俗的外在影响与内在异化 |
A)逻辑归因 |
B)现实归因 |
三、解困:命题重建与重心移位 |
A)在命题结构关系重建中寻求解困 |
B)在命题价值重心移位中寻求解困 |
C)在命题知识范式转型中寻求解困 |
四、剖切:三组区别与真相追问 |
五、余论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回顾 |
0.4 理论依据 |
0.5 研究方法 |
0.6 内容安排 |
0.7 语料说明 |
上编 程度副词新形式的发展和功用 |
第1章 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式 |
1.1 引言 |
1.2 新兴程度副词的绝对化和高量性 |
1.3 对两种趋势的解释 |
1.4 演化的语义类型 |
1.5 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狂”的表达功用及其程度副词化 |
2.1 引言 |
2.2 搭配倾向与句法特征 |
2.3 表达功能与表义倾向 |
2.4 演化进程及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程度副词的特性及其发展的趋势 |
3.1 引言 |
3.2 “超”的语法意义 |
3.3 与词内成分“超”的区分 |
3.4 “超”与“超级”的竞争及其新的发展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和“暴”的差异与趋同 |
4.1 引言 |
4.2 “爆/暴”的表现形式 |
4.3 表现差异 |
4.4 成分选用与结构差异的互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到哭”的副词性质及与其他“到X”的异同 |
5.1 引言 |
5.2 句法分布与搭配对象 |
5.3 语义特征 |
5.4 语义的演化和语形的类推 |
5.5 与“到X”词语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中编 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显现和作用 |
第6章 程度副词功能扩展的途径与特点 |
6.1 引言 |
6.2 新功能的发展路径 |
6.3 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进一步的类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很是”修饰形容词化名词性成分的特点和成因 |
7.1 引言 |
7.2 “很是”的性质 |
7.3 同形区分 |
7.4 “很是”的成分特点 |
7.5 形成动因和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的功用及留存机制 |
8.1 引言 |
8.2 搭配的差异 |
8.3 表达的功用 |
8.4 留存机制与低频原因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很”与“最”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与原因 |
9.1 引言 |
9.2 程度副词和状态形容词的选取 |
9.3 表现和差异 |
9.4 倾向性差异的成因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状位程度副词与“得慌”的类框式叠加 |
10.1 引言 |
10.2 叠加的语法特点 |
10.3 表义作用 |
10.4 产生机制分析 |
10.5 本章小结 |
下编 含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特性和演化 |
第11章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表现和作用 |
11.1 引言 |
11.2 构式的理解和划定 |
11.3 相关构式的分析 |
11.4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作用 |
11.5 本章小结 |
第12章 “蛮拼的”的构式化及其功用 |
12.1 引言 |
12.2 句法的表现 |
12.3 使用的渗透 |
12.4 语义的表达 |
12.5 演化的实现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的功用及其成因 |
13.1 引言 |
13.2 分布倾向与搭配特点 |
13.3 强调方式与语用特点 |
13.4 相近的联系与同形的区分 |
13.5 构式形成与发展趋势 |
13.6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委婉程度构式“有点(儿)小X”的特性与演变 |
14.1 引言 |
14.2 构式的句法特性 |
14.3 表义功能 |
14.4 构式的成因与发展 |
14.5 本章小结 |
第15章 “最美X”构式的功用与成因 |
15.1 引言 |
15.2 句法分布和内部构成 |
15.3 构式的表义功能 |
15.4 与“最美的X”的关系 |
15.5 与构式“最丑X”的比较 |
15.6 演化分析 |
1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余论 |
本文的主要观点 |
本文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文所收录的新兴程度副词 |
附录2 程度副词“很”修饰名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3 程度副词“很”修饰动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4 “最”和“很”与BA式状态形容词的搭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 |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学观察 |
(一) 近代中国中产阶层雏形与消亡 |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
二、都市文化崛起与中产阶层话语扩张 |
三、中国都市小说的兴起与中产阶层书写 |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 |
一、高校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 |
二、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形象系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变形记” |
三、中小企业主形象系列:经济理性主义的实践者 |
四、中低级官员形象系列:权力镜像中的人性解码 |
五、艺术工作者形象系列:美与“丑”并存的圈子 |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 |
一、物质欲望:流金时代的厚利主义 |
(一) 当代启蒙语境下的财富观 |
(二) 经济理性主义催生的创富传奇 |
(三)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人性反思 |
二、情色写真:身体表达的自我主义 |
(一) “有闲阶级”的游戏 |
(二) 性压抑下的反拨 |
(三) 都市异化的表征 |
(四) 异性上位的筹码 |
三、处世之道:精致周到的利己主义 |
(一) 圈子文化 |
(二) 交换逻辑 |
(三) 竞争“无间道” |
(四) 个人主义奋斗 |
第四章 中产阶层身份共同体的建构 |
一、消费时尚与身份标签 |
(一) 作为符号的霓裳神话 |
(二) 美食营造的精致生活 |
(三) 富裕阶层的身体美学 |
(四) 闲暇生活的优雅趣味 |
二、空间区隔与地位界线 |
(一) 住宅空间:生活品味的标识 |
(二) 职业空间:都市权势的图腾 |
(三) 社交空间:累积资源的场域 |
三、身份比较与阶层意识 |
(一) 阶层比较下的社会透视 |
(二) 西方中产阶级的身份想象 |
(三) “名实之间”的身份焦虑 |
第五章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 |
一、焦虑时代的表征 |
(一) 婚姻的脆弱 |
(二) 恋爱的恐惧 |
(三) 竞争的压抑 |
(四) 生态的隐忧 |
(五) 财富的疑虑 |
(六) 人生的虚无 |
二、焦虑的症候与隐喻 |
(一) 抑郁症:频繁的“精神感冒” |
(二) 幻听症:嘈杂都市的痼疾 |
(三) 不孕症:人类前途的警示 |
(四) 肠胃症:欲壑难填的苦果 |
(五) 病理性赌博症:人性荒芜的切片 |
三、反省与救赎 |
(一) 爱的救赎:抚慰心灵的力量 |
(二) 伦理救赎:谋求义与利的合体 |
(三) 宗教救赎:听从智者的开释 |
(四) 艺术救赎:提升生命的高度 |
第六章 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 |
一、叙事策略 |
(一) 都市时空的发现 |
(二) 感官叙事的运用 |
(三) 通俗传奇的嫁接 |
(四) 文学影视的并置 |
(五) 隐喻修辞的指向 |
二、现实困境 |
(一) 平面化的呈现 |
(二) 类型化的倾向 |
(三) 批判性的缺失 |
(四) 代言者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 |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概念 |
一、互联网金融的名称起源 |
二、互联网金融含义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 |
一、官方和实务论点 |
二、理论界观点 |
三、评价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实基础 |
一、小微群体融资难 |
二、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少 |
三、国家政策扶持 |
四、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的两面性 |
一、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解析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 |
一、概念界定 |
二、与相关概念异同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征 |
一、犯罪对象主要围绕资金融通和数据征信 |
二、犯罪主体以互联网企业为主 |
三、作案手段具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 |
四、二次违法性特征明显 |
第三节 明确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的意义和功能 |
一、刑法概念发展的需要 |
二、明确互联网金融犯罪圈 |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催生了刑法罪名的转变 |
四、明确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刑法扩容问题 |
第一节 立法扩容 |
第二节 司法扩容 |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主体金融性质的界定 |
二、对非法占有的认定 |
三、对个人信息的认定 |
四、合同诈骗罪中合同外延应纳入电子合同 |
五、对财产的界定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犯罪刑事政策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对刑法的挑战 |
第二节 界定互联网金融犯罪客观情况考量 |
一、客观基础发生改变 |
二、国家政策发生变化 |
三、司法及地方对于传统金融进行适度突破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中刑事政策的内涵 |
一、与罪刑法定原则 |
二、刑事政策的内容 |
第五章 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政监管与刑法审视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简介 |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突起 |
三、第三方支付及其主要平台 |
四、第三方支付模式 |
第二节 行政监管 |
一、美国监管 |
二、欧盟监管 |
三、我国监管 |
四、比较评析 |
第三节 刑法审视 |
一、挪用资金罪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三、盗窃、诈骗交织型犯罪 |
四、洗钱罪 |
五、信用卡犯罪 |
六、非法经营罪 |
第六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行政监管需求 与刑法审视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行政监管 |
一、英国监管 |
二、美国监管 |
三、我国行政监管 |
四、比较评析 |
第三节 我国P2P借贷运行模式 |
一、业务模式 |
二、异化的P2P借贷需要刑法审视 |
第四节 P2P借贷涉罪分析 |
一、非法集资对P2P借贷的宏观约束 |
二、P2P借贷刑法审视 |
第七章 众筹行政监管和刑法审视 |
第一节 众筹的基本情况 |
一、众筹概述 |
二、众筹的基本分类 |
三、众筹与私募的关系 |
第二节 众筹的行政监管 |
一、我国行政监管 |
二、国外监管 |
三、比较评析 |
第三节 刑法审视 |
一、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三、集资诈骗罪 |
四、合同诈骗罪 |
五、非法经营罪 |
六、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
第八章 大数据的行政监管与刑法审视 |
第一节 大数据价值 |
第二节 数据征信 |
一、数据征信行政监管 |
二、数据征信的刑法审视 |
三、大数据主要犯罪类型 |
第三节 电商小贷 |
一、电商小贷简介 |
二、我国行政监管 |
三、刑法审视 |
第九章 互联网金融门户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门户概念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门户简介 |
第三节 刑法审视 |
一、非法经营罪 |
二、共同犯罪问题 |
第十章 互联网金融下行政监管与刑法的完善 |
第一节 行政监管完善 |
一、混业监管 |
二、完善监管思路 |
第二节 刑法完善 |
一、将大数据纳入刑法财产权 |
二、完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三、完善集资诈骗罪 |
四、完善非法经营罪 |
五、完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框架视角下的“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研究 ——以“新浪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群体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媒介形象 |
二、“中国大妈”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妈”媒介报道的样本研究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类目建构 |
一、研究范围 |
二、目标媒体选择 |
三、分析单位的界定 |
四、样本选取原则 |
五、类目制定 |
第二节 数据统计 |
一、报道体裁 |
二、报道立场 |
三、消息来源 |
四、报道主题 |
五、对象类型 |
六、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形象呈现 |
一、非理性的消费者 |
二、热情的广场舞者 |
三、操心子女的母亲 |
四、时尚的潮流先锋 |
第二章 框架视角下“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多层次分析 |
第一节 报道的议题框架——“中国大妈”媒介形象高层次分析 |
一、报道数量的变化趋势 |
二、报道议题分布 |
第二节 报道的图示结构框架——“中国大妈”媒介形象中层次分析 |
一、新闻话语的图示 |
二、图示结构类目建构及话语生成 |
第三节 报道的话语表达框架——“中国大妈”媒介形象低层次分析 |
一、数据惊人,真假不辨 |
二、标题凸显人物形象 |
三、淡化事件主体 |
第三章 “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特点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特点 |
一、反差:“中国大妈”媒介形象“非传统化” |
二、刻板印象:“中国大妈”媒介形象“模式化” |
三、偏见:“中国大妈”媒介形象“污名化” |
第二节 现存特点的成因探析 |
一、社会情境的深层矛盾:社会转型与政策制定的缺位 |
二、媒体奇观的运作规律:框架机制与媒体偏向的合谋 |
三、“中国大妈”的媒介表达:被动传播与话语权缺失 |
四、受众群体的认知偏差:身份认同错位与媒介素养的缺失 |
第四章 “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建构的发现及思考 |
第一节 发现:“中国大妈”,社会变迁衍生的群体概念 |
第二节 思考:“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正向建构 |
一、社会:畅通公共信息渠道,满足特定群体利益诉求 |
二、媒体生产者:履行“社会公器”职责,呼唤专业主义回归 |
三、受众:加强多元群体身份认同,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
四、大妈群体:提升利用媒体主动性,重塑群体自我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 ——当代中国拆迁抗争十年媒介事件的多案例比较研究(2003-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转型社会与抗争政治 |
(一) 西方“抗争政治”理论研究 |
(二) 21世纪的新“抗争”文化 |
(三) 转型中国社会抗争研究 |
二、“媒介化”:作为一种“元过程”的视角 |
(一) “媒介与社会”理论溯源 |
(二) “媒介化”研究新方向 |
(三) “媒介化抗争”概念的提出 |
三、当代中国“媒介化抗争”:以拆迁维权为例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变迁 |
第一章 当代中国拆迁维权抗争变迁 |
一、“政治拆迁”转型“经济拆迁”(1958-2001) |
二、从“上诉”、“上访”到“上报”、“上网”(2001-) |
(一) 制度性渠道破灭 |
(二) 媒介模式凸显 |
(三) 十年抗争阶段进程 |
三、后拆迁时代凸显“媒介化”趋势 |
第二章 “媒介化抗争”的表征 |
一、抗争者:多元主体协同作战 |
二、抗争对象:打破权利结构,颠覆抗争关系 |
三、抗争目标:复杂化、泛化、普适化 |
四、抗争武器:媒介的“可见度/透明度” |
五、抗争剧目/抗争表演:景观化、同质化、职业化 |
六、抗争组织/抗争动员:“搭便车”的反效应 |
七、抗争的媒介化与全球化 |
第三章 “媒介化抗争”的内涵 |
一、媒介形态塑造新抗争环境 |
(一) 新传播革命与公民权回归 |
(二) 媒介“赋权”的基本特征 |
(三) 抗争中的丰富媒介形态 |
二、媒介内容建构新抗争逻辑 |
(一) 戏剧化dramatization |
(二)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
(三) 过程化procedurization |
(四) 视觉化visualization |
三、媒介体制拓展新抗争空间 |
(一) 传媒双重属性的体制空间 |
(二) 两个“舆论场”的媒介公共话语空间 |
(三) “中央一地方”的政治空间 |
四、媒介信念打造新抗争文化 |
机理 |
第四章 “媒介逻辑”与“事件逻辑”双重QCA建模 |
一、“关键因子”:基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材料的假设 |
(一) “事件逻辑”相关因子 |
(二) “媒介逻辑”相关因子 |
二、研究方法、数据及测量 |
(一)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 |
(二) 变量选择说明 |
三、建构“事实表” |
(一) “事件逻辑”事实表与分析结果 |
(二) “媒介逻辑”事实表与分析结果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 “媒介逻辑”优势 |
(二) “事件诉求”的“问题化路径” |
(三) “事件逻辑”的高概率组合 |
(四) 意见领袖“有限效果论” |
(五) “央媒”与“媒介逻辑”的高概率组合 |
(六) 网络话语空间与“媒介化”环境 |
第五章 “媒介化抗争”的过程 |
一、公开:以媒介为起点,制造“连续剧” |
(一) 媒介“开启”抗争 |
(二) 制造“连续剧” |
(三) 公开的“机制”与“限度” |
二、建构:“意义争夺”与“共意凝聚” |
(一) 情感渲染 |
(二) 界限激活 |
(三) 从话语到现实 |
三、升级:诉求的置换与合并 |
(一) 回避“利益” |
(二) 媒介“归因” |
(三) 诉求的置换与合并 |
四、遣散:竞争、镇压、“制度化”与注意力转移 |
(一) 诉求分离 |
(二) “遣散”的机制 |
(三) “注意力转移” |
五、框塑:历时性的“范式订定” |
(一) 未完待续 |
(二) 拆迁抗争的四大范式 |
(三) “范式订定” |
挑战 |
第六章 媒介化抗争的挑战 |
一、抗争:“政治化”与“社会化”趋势 |
(一) 抗争的“政治化” |
(二) 抗争的“社会化” |
二、媒介:作为“中介”的“表达” |
(一) “哗众”的“表演” |
(二) “表达”契机?“表达”危机? |
(三) 反思媒介的“批判性” |
三、公民:呼唤抗争理性 |
(一) “公民”登场 |
(二) 民意的“鸡蛋情绪” |
四、国家:治理的“媒介化” |
(一) 争夺传播主导权 |
(二) 塑造有效的“解释框架” |
(三) 迎合“媒介逻辑”的新传播方式 |
结语 |
第七章 未来的进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题记 |
一、时间 |
二、命运 |
三、感恩 |
四、死过一次 |
五、陆公子 |
六、热爱自由 |
七、蒋处长 |
八、旁观者 |
九、新股民 |
十、简潞 |
十一、老童 |
十二、九七年 |
十三、韭菜 |
十四、那年烟花特别多 |
十五、总有一个陷阱等在你前面 |
十六、结婚 |
十七、小贾 |
十八、信使 |
十九、顺势 |
二十、偷心窃贼 |
二十一、远离股票的日子 |
二十二、下派 |
二十三、新千年 |
二十四、辞职 |
二十五、破碎之夜 |
二十六、荒芜丛林 |
二十七、去别处 |
二十八、破碎虚空 |
二十九、戒掉理想 |
三十、熟悉与陌生 |
三十一、穿越低谷 |
三十二、卓泓 |
三十三、牛市前夕 |
三十四、卖房炒股 |
三十五、思维烙印 |
三十六、转机 |
三十七、得与失 |
三十八、买房圆谎 |
三十九、如果爱 |
四十、女神 |
四十一、花期 |
四十二、恐惧 |
四十三、坏女人 |
四十四、贪婪 |
四十五、三只鹰 |
四十六、波罗 |
四十七、琥珀 |
四十八、离开学院 |
四十九、感谢时光 |
五十、在一起 |
五十一、路虎 |
五十二、热潮 |
五十三、飞蛾扑火 |
五十四、股灾 |
五十五、罪人 |
五十六、雨滴 |
五十七、消失 |
尾声 |
(9)沈阳WD商业地产运营策略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商业地产相关理论 |
2.1.1 商业地产及社区商业的概念与定义 |
2.1.2 商业地产的特点 |
2.1.3 商业地产发展历程 |
2.1.4 我国目前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分析 |
2.1.5 国内外商业地产及社区商业研究综述 |
2.2 运营管理及运营策略理论 |
2.3 价值链理论 |
第3章 沈阳 WD 公司运营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沈阳 WD 外部运营环境分析 |
3.2.1 基于 PEST 模型的沈阳商业地产宏观竞争环境分析 |
3.2.2 WD 公司 SWOT 分析 |
3.3 沈阳 WD 广场开发现状及北一路 WD 广场运营策略 |
3.3.1 沈阳太原街、铁西、奥体 WD 广场经营现状 |
3.3.2 沈阳北一路 WD 广场经营现状 |
3.3.3 沈阳北一路 WD 广场运营策略 |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沈阳 WD 商业地产运营策略改善方案 |
4.1 项目规划改善 |
4.1.1 沈阳商业整体规划改善性建议 |
4.1.2 项目定位及市场推广改善性建议 |
4.1.3 项目业态组合建议 |
4.2 物业租售及资金回流改善 |
4.2.1 物业销售流程改善 |
4.2.2 物业出租流程改善 |
4.2.3 资金回笼 |
4.3 融资策略改善 |
4.3.1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
4.3.2 私募股权投资 |
4.3.3 抵押贷款 |
4.4 质量控制改善 |
第5章 沈阳 WD 商业地产运营策略改善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项目规划的保障 |
5.2 组织机构的保障 |
5.3 融资渠道的保障 |
5.4 人力资源的保障 |
5.5 制度监督的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流行语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语料的选取 |
1.4.2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 |
2.1.1 网络流行语的整理和统计 |
2.1.2 网络流行语的性质及特征研究 |
2.1.3 网络流行语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
2.2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生态语言学的发展之路 |
2.2.2 生态语言学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2.3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生态语言学的语言观 |
3.1.1 语言观 |
3.1.2 目前主要的语言观 |
3.1.3 生态语言观 |
3.2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
3.2.1 语言的生态系统 |
3.2.2 语言在环境中的变化 |
3.2.3 语言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维护 |
3.3 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理论 |
3.3.1 语言全息论 |
3.3.2 生态位理论 |
3.4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词汇研究的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的生理态 |
4.1 网络流行语的性质及解释 |
4.1.1 网络流行语的性质 |
4.1.2 网络流行语性质的全息性 |
4.2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解释 |
4.2.1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
4.2.2 网络流行语特征的全息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流行语的生存态 |
5.1 网络流行语的有机性 |
5.1.1 生态本源性 |
5.1.2 生态环链性 |
5.1.3 生态多样性 |
5.1.4 生态模糊性 |
5.2 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系统的构成 |
5.2.1. 网络流行语 |
5.2.2. 网络环境 |
5.2.3 网络环境中的网络流行语 |
5.3 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性质及特征 |
5.3.1 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性质 |
5.3.2 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特征 |
5.3.3. 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特征的全息性 |
5.4 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的地位 |
5.4.1 形态结构 |
5.4.2 功能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流行语的生活态 |
6.1 网络流行语的形态运动 |
6.1.1 网络流行语语音形态的运动变化 |
6.1.2 网络流行语构式的运动变化 |
6.1.3 网络流行语形态运动的动因 |
6.2 网络流行语语义的运动变化 |
6.2.1 网络流行语语义运动的开始 |
6.2.2 网络流行语语义运动的前提 |
6.2.3 网络流行语语义运动的方式和过程 |
6.2.4 网络流行语语义运动的方向 |
6.2.5 网络流行语语义运动的动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态 |
7.1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指标 |
7.1.1 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生态位 |
7.1.2 网络流行语语义生态位的维度 |
7.1.3 网络流行语语义生态位的宽度 |
7.1.4 语义生态位与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 |
7.2 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的安全与预警 |
7.2.1 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的安全 |
7.2.2 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的预警机制初探 |
7.2.3 生态语言学视角的网络语言政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启示 |
8.3.1 对词汇习得的启示 |
8.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
8.3.3 对词汇研究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08年—2014年主要网络流行语 |
附录2:2008--2014年核心网络流行语 |
附录3:核心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生态位值 |
致谢 |
四、健康楼市呼唤实力“玩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新时代利刃剖切通俗与低俗的生存暧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新点研究[J]. 王列生,刘厦静,李竞爽. 艺术百家, 2021(04)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D]. 朱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4]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D]. 彭海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D]. 万志尧.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7)
- [6]框架视角下的“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研究 ——以“新浪网”为例[D]. 赵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7]“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 ——当代中国拆迁抗争十年媒介事件的多案例比较研究(2003-2012)[D]. 郑雯. 复旦大学, 2013(03)
- [8]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J]. 雷立刚.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3)
- [9]沈阳WD商业地产运营策略改善研究[D]. 刘莹. 吉林大学, 2014(09)
- [10]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D]. 邹春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