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医学计量检定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马成群,毛一荐,郭宇峰,郭海涛,王子洪,廖婧容[1](2021)在《探索本院医学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院三级计量站建成十几年,基本能保障医院医学装备的安全可靠,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计量工作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通过对本院医学计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本院医学计量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较突出的问题,例如: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匮乏、缺乏系统规范培训,计量标准配备不足,台账管理不规范。接着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重视程度、专业人才培养、扩增检测标准与区域化联合、融合5G通信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此文为提升本院医学计量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可参照的办法,有助于促进本院医学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
刘娟,郭伟,颜泽栋,马晓玉,罗二平,汤池[2](2020)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呼吸机计量检定”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设计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呼吸机计量检定"教学单元,以提升医学计量教学水平。方法:以"互联网+"为背景,在"呼吸机计量检定"传统教学单元基础上,融入多媒体幻灯视频、虚拟仿真软件、手机微信学习平台以及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医学计量教学单元全过程。结果: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呼吸机计量检定"教学单元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加深学员对"呼吸机计量检定"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96.3%的学员通过"呼吸机计量检定"单元的信息化教学上课已能复述该单元的重难点知识,100%的学员认为学到了实在的知识和技能。结论:"呼吸机计量检定"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能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为院校更好地开展医学计量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曾波[3](2020)在《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心电图机是基于人体生理原理,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的一种高科技和高精度的医疗仪器设备。数字心电图机的作用是记录和显示心脏跳动时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医生通过查看心电图的波形形态、幅度大小和心脏跳动间期的宽度时间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形态的心电波形参考相应专业心电图数据进行比对诊断;医生可以有效的掌握心脏的状态,为后续诊断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通过心电图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心率不齐,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等病症。心电图机经过多年应用和技术积累已经成为医院内部各科室不可缺少的诊断设备,利用心电图机进行心脏检测也是各个病症诊断时的基本检查项目;该设备在医院中属于诊断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操作简单,诊断便宜,患者容易接受的医疗设备之一。为实现对数字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国家公布了《JJG 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检定规程》标准以实现对数字心电图机进行相应的计量工作。数字心电图机的性能指标复杂,检测项目繁多,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和制作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心电图机计量时的难度和提高计量速度,减少数字心电图机计量工作的工作量。为了实现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本文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对数字心电图机的检定规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的性能和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和制作的技术难点;研究提出实现计量功能的相应方法,并完成设计工作。其次,设计详细的原理图和PCB图,实现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具体功能,主要是DA数据转换和信号衰减部分的设计工作,在硬件电路上实现需要计量项目的性能和功能,验证硬件原理绘制PCB电路实现硬件部分功能。最后,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嵌入式程序设计与实现。完成计算机输出数据到检定仪的数据转换,实现数字转模拟芯片的控制,把需要在心电图机上显示的数据进行输出。
厉祥权[4](2019)在《军事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军事医学计量管理系统化和规范化逐渐成为确保军事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在了解医学计量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计量管理工作的目标主要为满足保障需求,推动军事医学计量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并得到有效落实,进而保障军事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
郭伟,罗二平,贾敏,马晓玉,谢康宁,刘娟,汤池[5](2019)在《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设计开发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和教学管理系统。方法:系统设计采用数据库和服务器设计技术,设置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实验教学及计量检定和校准4大功能模块,由表现层、业务应用、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系统软件、硬件设备和系统网络7部分组成系统应用框架,依托校园网远程登录,实现系统所有功能。结果:该系统实现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及计量检定和校准功能,其功能完整,安全稳定,扩展性较强,方便教师管理实验设备和安排实验教学,方便学生预约、查询和维护实验计划。结论: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能有效提升实验室信息化及规范化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丁攀[6](2019)在《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已在医疗、工业、航空、国防等方面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关乎生命安全、国防科工等重要应用领域,氧气浓度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果氧气浓度不达标或控制不精确,常会导致严重事故。同时,我国高原地域广阔,高原边境争端和维稳处突任务艰巨,高原抗缺氧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军高原作业的难题。目前,上述重要应用领域均广泛采用多种类型制供氧设备进行用氧保障。为保障用氧安全,需定期对制供氧设备进行制氧浓度计量检测。另外,氧气的制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监测氧气浓度。针对上述现实需求,实现氧气浓度的原位、快速、精确检测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已应用多种氧气浓度检测方法。顺磁性法、氧化锆法、激光法和离子流法等测氧方法虽然在测量精度、响应时间、便携性等方面优于现有的铜氨法测氧装置,但对于复杂电磁场、高原低温、低压等特殊环境下的氧浓度原位测量,上述方法由于易受测量环境影响,难以满足实际测量需求。依据GB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和GB/T3863-2008工业氧,铜氨法是氧浓度检测的标准方法。目前我国的计量检定机构主要采用铜氨法对高原制供氧装备进行原位计量检测。然而,现有铜氨法测氧装置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很多不足,如纯手动操作,主观因素影响大,测量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难以满足计量检测的现实需求。为此,本文针对氧浓度检测的原位、快速、精确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提升铜氨法在高原等特殊环境下工作的适应性,依据铜氨法氧浓度检测原理,在现有铜氨法测氧装置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样机,并完成了样机性能测试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氧气浓度检测的实际需求及现有铜氨法测氧装置的缺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铜氨法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结构和功能设计。(2)依据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市场调研和性能对比分析,完成了系统核心器件的选型。(3)依据系统结构设计和器件选型,利用AutoCAD软件完成系统机械结构和核心组件的二维工程图绘制,指导工厂制作加工。(4)设计并开发了样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5)组装样机并进行整机调试。样机组装完成后,利用该样机测量西安某地区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样机测量结果与BEE-AO-210型离子流氧气分析仪测量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调试结果显示,该铜氨法氧浓度检测仪样机工作正常,性能良好,能够完成测氧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可进一步开展性能测试实验研究。(6)在平原环境下开展样机性能测试实验,对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验证样机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被测气体为6组标准气体,每组重复测量6次,其中4组常量氧标准气体氧气浓度分别为30.0%、49.7%、70.3%、90.0%,2组高浓度氧标准气体氧气浓度分别为99.20%、99.60%。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范围内,6组标准气体测量结果均以不低于95%的概率包含标准值,可认为在平原环境下样机的测量结果真实、可靠,样机性能达到设计要求。(7)在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开展样机性能测试实验,对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验证样机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利用爆炸减压温度复合舱模拟高原海拔3000 m、4000 m、5000 m低压环境,被测标准气体为1组49.7%的常量氧和1组99.60%的高浓度氧,2组标准气体每组重复测量6次。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范围内,2组标准气体测量结果均以不低于95%的概率包含标准值,可认为在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样机的测量结果真实、可靠,样机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通过比较49.7%和99.60%两组标准气体的测量值可知,样机在平原环境和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的测量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样机性能不受高原低压环境影响。总体而言,本课题设计和研发的铜氨法氧浓度检测仪样机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结构化设计,各部件易于组装和拆卸,便于维护保养。电路部分和器皿管路部分实现物理隔离,无液体交叉污染,安全耐用。(2)测量范围广,精确度高。测量范围能够覆盖氧气浓度全量程,测量重复性≤±1.0%。099%量程内测量分辨率0.3%,示值误差≤±0.5%FS;99100%量程内测量分辨率0.01%,示值误差≤±3%FS。(3)测量误差小,准确度高。采用光幕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相结合的双液面调平方法取代原始的人工目测调平,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有效减小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4)自动化程度和测量效率高。利用双向蠕动泵实现气液管路的自动化驱动控制,多档位流速调节能够实现被测气体的精确采集和测氧流程的精确控制。反应瓶中铜氨溶液吸收氧气采用涡轮驱动方式进行,能够有效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整机按照预定的测量步骤进行自动化操作,方便快捷。单次检测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和研发的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气浓度检测仪,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不仅能够减少测量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环境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汤池,郭伟,马晓玉,罗二平,王显超[7](2019)在《医学计量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针对我国医学计量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以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医学计量能力培养为目标,空军军医大学开展了医学计量本科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实践。通过学科调研、专家论证、课程建设和实践检验等方式,建立了"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的医学计量系列课程。同时,实现了医学计量课程教学与能力认证的结合,提升了学员今后从事医学计量相关工作的岗位胜任力。
郭伟,闫一力,贾敏,吴小明,汤池,罗二平[8](2017)在《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国内医学计量教育领域尚无系统及规范的培训教材现状,建设适合医学计量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系列教材。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医学计量培训体系和培训教材的发展现状,结合医学计量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需求分析,提出建设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总体思路,并联合国内和军内医学计量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规划与编写。结果:分别针对基础知识、检定规范和实验教学三方面,编写完成了3部医学计量培训教材,并已公开出版发行。结论: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建设,能够为今后国内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医学计量规范化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撑。
章雷,王兴功,李功杰,侯金兵,刘雪林[9](2015)在《关于CTLD-J4000型个人剂量计用于能量鉴别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分散性为±1%探测器计量检定结果的分析,验证CTLD-J 4000型胸章式个人剂量计能否适用于不同能量的放射诊疗场所。方法根据《个人与环境监测用X、γ辐射热释光剂量测量(装置)系统》(JJG 593-2006)的要求,将准备的剂量计送至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进行检定,分析结果。结果热释光剂量监测系统的线性、能量响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通过确定剂量计不同槽内探测器计数比值,能够区分不同能量的光子,从而科学选择刻度因子,计算人员有效剂量。结论 CTLD-J4000型胸章式个人剂量计能够鉴别能量,适用于在不同能量放射诊疗场所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程环,熊小江,何春泽,鲁茗莉,芦宏斌[10](2015)在《医学科研仪器质量控制工作方法探讨》文中提出介绍了军队医学计量工作和医学科研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的现状,探讨了依托医学计量工作开展医学科研设备全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从体制保障、工作基础、启动时机3个方面分析了开展军队医学科研仪器质量控制工作的可行性,明确了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管理部门在医学科研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拟制了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科研仪器管理机制。
二、军事医学计量检定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医学计量检定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探索本院医学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军队医学计量发展历程和成效 |
2 目前本院医学计量存在的问题 |
2.1 重视程度不够 |
2.2 人才匮乏、缺乏系统规范培训 |
2.3 计量标准配备不足 |
2.4 计量信息化系统尚未建成,台账管理不规范 |
3 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
3.1 重视医学计量工作 |
3.2 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
3.3 扩充计量标准,工作区域化联合 |
3.4 结合5G通信技术完善本院计量工作信息化建设 |
4 结语 |
(3)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检定规程分析研究 |
2.3 检定仪的设计原理 |
2.4 核心功能设计 |
2.4.1 单片机选型 |
2.4.2 数模转换芯片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检定仪原理和PCB设计 |
3.1 引言 |
3.2 检定仪硬件原理框架 |
3.3 技术方案的原理图 |
3.3.1 电源部分原理设计 |
3.3.2 检定仪的UART原理设计 |
3.3.3 单片机外围控制原理设计 |
3.3.4 DAC转换输出部分原理设计 |
3.3.5 信号分压部分原理设计 |
3.3.6 功能切换控制部分原理设计 |
3.4 技术方案的PCB图纸 |
3.5 检定仪的硬件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定仪嵌入式程序设计 |
4.1 引言 |
4.2 检定仪软件系统总体框架 |
4.3 检定仪程序总流程图设计 |
4.4 检定仪的UART通讯设计 |
4.5 检定仪的指令控制功能设计 |
4.6 检定仪的总体功能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4)军事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医学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
2 军事医学计量工作现状 |
2.1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事医学计量管理体系 |
2.2 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军事医学计量量传体系 |
2.3 建立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军事医学计量队伍 |
2.4 卫生装备质量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明显加强 |
3 军队医学计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1 检定项目覆盖率偏低 |
3.2 计量检定覆盖面不全 |
3.3 计量器具配备不足 |
4 建议军事医学计量管理工作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
4.1 完善医学计量量值传递体系 |
4.2 注重医学计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4.3 强化医学计量监督管理 |
5 结束语 |
(5)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建设需求 |
1.1 设备科学化管理需求 |
1.2 课程信息化管理需求 |
2 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
2.1 功能模块设计 |
2.2 技术架构设计 |
2.2.1 系统应用框架 |
2.2.2 系统技术框架 |
3 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3.1 系统管理功能 |
3.2 设备管理功能 |
3.3 实验教学管理功能 |
3.4 计量检定和校准功能 |
4 结语 |
(6)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和样机研制 |
1 铜氨法氧浓度检测仪整体设计 |
1.1 系统功能需求及设计要点 |
1.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1.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2 样机配件选型 |
2.1 测量光幕传感器 |
2.2 升降电机 |
2.3 双向蠕动泵 |
2.4 搅拌电机 |
3 基于CAD的样机组件设计与加工 |
3.1 整机结构图设计 |
3.2 工作台设计 |
3.3 涡轮搅拌器设计 |
3.4 玻璃器皿设计 |
3.5 组件加工制作 |
4 样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
4.1 控制系统硬件开发 |
4.2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5 样机组装与调试 |
5.1 样机组装 |
5.2 样机调试 |
6 结果 |
第二部分 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样机性能测试 |
1.平原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实验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模拟高原低压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实验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计量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
1.1 医学计量是科学诊断的保证 |
1.2 医学计量是药物治疗的科学依据 |
1.3 医学计量是理化治疗的正确保证 |
1.4 医学计量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保证 |
2 医学计量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现状 |
2.1 短期培训存在弊端 |
2.2 亟待开展本科学历教育 |
2.3 缺乏系统规范教材 |
3 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建设思路 |
3.1 医学计量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需求分析 |
3.2 医学计量系列教材规划与建设思路 |
3.3 医学计量系列教材的内容规划与编写 |
4 结语 |
(9)关于CTLD-J4000型个人剂量计用于能量鉴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医学科研仪器质量控制工作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开展军队医学科研仪器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 |
2.1全面提升军事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
2.2实现科研仪器管理保障模式转型的迫切需要 |
2.3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现实需求 |
3开展军队医学科研仪器质量控制工作的可行性 |
3.1具备有力的体制保障 |
3.2具备坚实的工作基础 |
3.3具备良好的启动时机 |
4实施方案及设想 |
4.1总体工作思路 |
4.2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 |
4.3建立科研仪器质量控制体系 |
4.3.1采购部门的质量控制 |
4.3.2使用部门的质量控制 |
4.3.3工程技术部门的质量控制 |
4.3.4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 |
4.4工作步骤 |
5预期目标 |
6结语 |
四、军事医学计量检定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本院医学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 马成群,毛一荐,郭宇峰,郭海涛,王子洪,廖婧容.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2)
- [2]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呼吸机计量检定”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 刘娟,郭伟,颜泽栋,马晓玉,罗二平,汤池. 中国医学装备, 2020(10)
- [3]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D]. 曾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军事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思考[J]. 厉祥权.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6)
- [5]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郭伟,罗二平,贾敏,马晓玉,谢康宁,刘娟,汤池. 中国医学装备, 2019(05)
- [6]基于铜氨法的自动化氧浓度检测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丁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医学计量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汤池,郭伟,马晓玉,罗二平,王显超.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04)
- [8]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J]. 郭伟,闫一力,贾敏,吴小明,汤池,罗二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7(11)
- [9]关于CTLD-J4000型个人剂量计用于能量鉴别的研究[J]. 章雷,王兴功,李功杰,侯金兵,刘雪林. 中国辐射卫生, 2015(04)
- [10]医学科研仪器质量控制工作方法探讨[J]. 程环,熊小江,何春泽,鲁茗莉,芦宏斌. 医疗卫生装备,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