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意地栖居——回归自然(论文文献综述)
倪瑜婕[1](2021)在《从末日世界走向自然之境——爱伦·坡的后启示录创作》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中有意刻画了末日灾难发生后的世界,并尝试在后末日对世界进行重新创造和建构。爱伦·坡的一系列后启示录创作联结虚构与现实,在虚构中反思现实人类社会问题的同时通过重构世界思考可能的出路。可以发现,爱伦·坡的后启示录写作中覆灭与重生的历程,是"此在"以诗性筑造世界,由末日世界走向自然之境,回归本真样态,以寻求海德格尔式"诗意栖居"的过程。
韩瑞[2](2021)在《梭罗的单纯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整一单纯,是人之存在的深层精神原型,也是宇宙原初同一性本质的隐蔽流露。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巨大,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面貌,人的内在精神也不再绝对唯一,单纯性日益消失,神性日渐被覆盖,人们生活在纷繁迷乱的现象之我里,找不到灵魂本质之我。而处于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急速扩张时期的梭罗,能够突破历史背景的局限,用超验的眼光看待世界,他提倡回归本心,简朴生活,具有精神上的原始的单纯,其本质就是脱去庞杂的现象之我,回归单纯单一的灵魂之我。文学作品实质就是作者思想的展现,那么梭罗的单纯意识也呈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因此本文试图融合哲学、宗教学、思想史和文学史等多种理论资源,对梭罗的散文作品进行系统解读,探究其单纯意识,力图解读梭罗单纯意识中对人类存在和精神信仰的可鉴之举,反思当下人类面临的精神危机,探寻存在复归的单纯主义路径。在绪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及有关梭罗的研究综述,指出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正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从最高单纯开始界定单纯,然后引出梭罗的单纯意识,随后介绍其单纯意识的思想来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守一思想进行对比分析,为之后章节的文本分析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章节从梭罗对自然神性的思考以及梭罗对回归自然方式的思考中阐述梭罗散文中的自然性单纯,梭罗认为大自然之中时常有本真存在的显现,一些自然意象如“湖水”“森林”“太阳”“叶子”等更是体现了上帝与自然的合一;自然富有神性,人们应该回归自然,因此梭罗倡导人们走向荒野、奉行极简生活。第三章节从梭罗散文中所呈现的世俗纷繁中单纯的解体与坚守两方面来阐述其中的社会性单纯,单纯的解体表现在社会日益物欲和人心日渐冷漠;单纯的坚守分为平行层面与垂直层面两种,对应梭罗的消极单纯和积极单纯两种意识,人要通过减少联系性这种消极单纯,逐渐进入心系原初的积极单纯状态。第四章节探究梭罗个体体验中的宗教性以及对真我的追寻,分析其超验主义下的诗意栖居以及对生命的超越,来阐述梭罗散文中的精神性单纯;关于感悟单纯,梭罗指出的途径是智慧、真理与德性。最后是结语部分,探析梭罗单纯意识的影响,梭罗散文中的单纯意识不仅是对他所处时代的批判,更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种启示,召唤单纯主义精神,走本真存在之路,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存在之原始的召唤,恢复心灵之整一单纯,让人之存在更加单纯与完满。
吕文雪[3](2021)在《李汉荣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汉荣,当代着名的散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主要从生态书写、地理意象、诗化特色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李汉荣散文,并对李汉荣散文进行客观的评价。李汉荣散文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彰显李汉荣的绿色情怀。李汉荣在散文中“与天地精神往来”,追寻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的路径,具有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展现出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思想有其广博的渊源,一是缘于李汉荣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二是深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三是来自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意象。通过意象统计归纳,可以发现在李汉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意象的泛化现象,他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同时存在,表达了李汉荣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等特点。从意象的发展流变考察,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不仅具有传统性,也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形成,受到李汉荣“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心物同构的意象构成方式和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特色。其独特的诗性内蕴,既表现在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上,也表现在想象力的驰骋与腾飞上。李汉荣散文的诗化还表现在意象的诗化凝练上,形成了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与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两大意象系列。李汉荣散文的语言也贮满了诗意,通过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成了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李汉荣散文的诗化,一方面是作者诗心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深受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也影响了李汉荣散文的诗化。李汉荣散文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二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三是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李汉荣散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在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上呈现出模式化与定型化倾向,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在语言、抒情、取材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王肖南[4](2021)在《“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并非指某种客观的空间距离,而是指向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平淡、冲融、空灵的境界,代表了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远”的哲学渊源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在“远”的影响下,自然山水的有限形质被赋予了无限灵妙的意趣。中国古人对“远”的追求不仅源于对无尽时空的探索,更源于对自由逍遥境界的渴望。“远”在本质上是追求“道”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绘画之“远”表现为超越物象、超越时空、超越有限,追求空灵冲淡的神妙意境,追求意在言外的无穷韵味。“远”把人的视线、思想和心灵引向了景物背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使被凡俗尘嚣污浊了的心灵得到净化。中国绘画中“远”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哲学。“远”是以道家庄子哲学为根基,玄、禅、儒共同积淀而产生的美学结晶。庄子的“远游”思想拉开了绘画之“远”的序幕,庄子的“虚静之心”是审美产生的前提,“虚静之心”即是艺术之主体。只有这样的“虚静之心”才能达于“无待之游”,实现精神上的无上自由,进入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远”为“游”之空间,此空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空间。魏晋时期,玄学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世界的本体性的追求与思考,“玄远”伴随着山水画的产生。从“言意之辩”到“言外之意”;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达到了游心方外的精神境界;在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玄学拉开了“玄对山水”的序幕,古人开始了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并开启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传统。中唐以来,绘画中的“心源”说,“妙悟”说,“境界”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即心即佛的心性观、顿悟思想以及色空观都为“远”注入了超拔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命体悟。禅宗思想让“远”返归本心,迈向了“意中之远”;在妙悟中实现当下超越;禅宗即色是空的思想是绘画中空灵境界的根源,为“远”之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哲学支撑。儒家对“远”的影响是“任重道远”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孟的山水比德的生命情怀、中庸“鸢飞鱼跃”的生命格调最后到宋代理学家浑然与物同体的大生命境界,都彰显着万物一体与世大同的思想。“远”的哲学思想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换言之,“远”是要在“天人合一”中落实。文人从世俗生活的沉沦中提升而来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以“文”区别于“画工”或单纯为官的“士夫”,体现为胸中之“意气”,“远意之思”即“远”在“意”方面的思想。“远”在宋代真正成为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旨趣,尤其以郭熙的“三远”和苏轼的“萧散简远”等思想为代表。“远”在“意”方面的思想是由文人倡导的。文人之“意气”融汇了庄子萧散逍遥之气,禅家空无不滞之气与儒家万物一体的浩然之气,体现了天地之意与超越世俗的情趣;文人阶层以“文”区别于画工,彰显着以文载道、博学多才的特性,进而融通了诗书画,表现为诗画一律与援书入画。正因为文人的这些特性,回归“天趣”的“远”是文人阶层的追求。当文人阶层“文以载道”的理想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便产生了文人之“隐”来保全自由精神之生命。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白居易的“中隐”,再到郭熙的“林泉之心”,文人之“隐”由“身隐”落实到“心隐”,并催生了“逸气”,又由人之“逸气”转化为绘画中的“逸品”。文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下的大生命境界,以时统空,生生不已。“远”的艺术呈现源于文人的这些隐逸思想与宇宙意识,文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内化为文人之意趣。“远之意趣”在宋代表现为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对绘画中“意外之意”的关注,“意外之意”才能形成“远”。在诗论中,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咸酸之外”可以看作宋代画论“意外之意”的先导。绘画中经由张彦远的“自然”主张以来,苏轼、郭熙等在绘画中开始追求“意外之意”,旨在超越物象,回归天趣。欧阳修以“萧条淡泊”形容“趣远之心”是复归本心之后的宇宙之心、天地之意,是“远”之立意的根本;米芾拈出“平淡天真”形容董、巨绘画,彰显“远”之境界,更代表了对“远”之风格的某些期许;苏轼的“萧散简远”是用来形容书法的,但其思想同样适合绘画领域,散去一切束缚和秩序,表达了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诉求。从宗炳与王微的“形与灵”与荆浩的“真景”论,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思想,“远”的意义超越构图本身,代表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在文人画后期的发展中,“平远”以“平淡冲融”的特点胜出,成为文人山水画最为普遍的构图方式。韩拙“三远”、黄公望“三远”多从“平远”处论说。“远之意趣”是“远之为境”的根源,远之意境表现为虚实相生、冲淡空灵。“远”之“思”代表了画家与观者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融宇宙、古今、人生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让人返归本心,净化生命,体味超越自我的天地宇宙之大美,此即观者的想象空间。“远”之意境是在天人合一中即自身即宇宙,在复归本心中实现了对物象的超越,是个体生命会归宇宙生命时个体之意与天地之意的契合。“远”的图式及阐释立足作品本身,“远”的图式既是风格史又是类型史。本文选取“远”的四种典型图式,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本文将“高远”图式基本分为两种:“直立巨嶂式”“龙脉叠架式”;“深远”分为三种:“迂回穿插式”“倾斜散布式”“深远偏胜式”;“平远”分为两种:“平展开合式”“平远小景式”;“阔远”分为三种:“一角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千里江山式”。远之图式经历了“高远”向“平远”的转变,“阔远”亦是在“平远”的基础上论说。“平远”平视远望、虚白旷阔的视觉特征能更好地表现“远”之意境,画面留白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画处皆妙境”之虚实相生。笔墨是“物象”的载体,尚意的书法线条促成可披麻皴的广泛运用与物象造型的概括性,能很好地表现创作者的意趣,淡墨的运用是“远”之造境的重要手段。“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的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画家的创作是“远”之意境的前提,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是“远”之意境的深化。意境需要依靠画家与观者共同完成。“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等观照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山水画之远,借空间结构之一虚一实,一明一暗把意境表达出来,此意境是画家生命境界的呈现,画之物象不是象征,而是画家所造之境,表达了画家当下的生命体验。“心”与“物象”是浑融一体的。观的世界,是诗化的世界。“静观”是观赏山水画的前提,在审美观照中以宁静的心灵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超越一切功利和欲念,虚廓心灵,空诸一切,涤荡情怀,心无挂碍;“游观”实现了空间之远向时间之远的转化,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观画家之“意趣”,体验无限之时空,从而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最后,妙悟本心,当下顿悟,达到对时空的超越,内化为绝对的生命体验,由他之心归于吾之心。由幻境入门,最后达到本真之境。“远”之绘画思想的当代意义立足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维度去阐发。在当代,“远”之意境并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远”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当代画家依旧秉承着“三远”构图法,并以“远”造境,表达超越时空之意趣。对于欣赏者而言,“远”之哲思奠定了“淡远”的审美标准,“远”之精神开拓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远”之审美意趣为当代欣赏山水画注入了“闲远”的审美理想。“远”体现了艺术的时空一体,这是一种生命时空观,人之性灵可安顿其中。不管时代怎么变,对“远”的追求是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
蒋宁[5](2021)在《杨佳富文学创作的审美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的西南边疆蜿蜒起伏的边防线上,有一批兼顾战斗和文学创作的优秀军旅文学作家,他们构建着云南军旅文学的大厦。他们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学创作,换来了社会的瞩目和傲人的成绩,杨佳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杨佳富是一个从云南边防部队走进文学殿堂的军旅作家,是一个云南边陲小城走出来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文学创作遵循自然本真的创作理念,敏锐捕捉真实的生活细节,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他的所有努力都指向构建诗意的精神家园。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杨佳富在坚持写作的30年间创作出254部作品,这些作品都见证着他的成长:从默默无闻的边防战士到独当一面的武警大校;从边防部队文员到声名大噪的《边防文学》主编;从低调的文学爱好者到着作等身的边防文学作家。杨佳富用自己独特的笔触,记录下家乡的风土人情,记录下彝乡民族文化的独特记忆,也记录下边防线上惊心动魄的点点滴滴。本文试图从杨佳富文学创作生活即艺术的审美追求入手,解读他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理想,分析其文学创作追求自然本真的审美选择,着眼于其作品蕴含着淡泊真实的审美意蕴和亲和自然的人文关怀,挖掘其跨性别写作视角,旨在分析其蕴含于文学创作中诗意栖居的审美理想,最后挖掘其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共四章,加绪论、结语,共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杨佳富的文学创作进行总体关照,介绍杨佳富本人及其作品,整体评价杨佳富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归纳出其文学作品蕴含自然本真的审美意蕴,揭示其文学创作遵循诗意地栖居的审美理想。并对其作品进行整理、分类,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总结概括杨佳富文学创作现象的意义。第一章从杨佳富“生活即艺术”的自然本真的审美追求出发。分为三节论述其文学创作的自然本真来源于真实的审美对象,真实的彝乡情愫和自然质朴的生活。第二章从场景本真、语言本真、生活本真三个维度分析杨佳富作品中追求自然本真的创作理念。第三章从跨性别写作视角分析杨佳富文学作品,通过对跨性别写作概念的阐释和对女性审美经验表达的论述突出其文学创作的创新点。重点分析作品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女性心理的描写,体现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社会美育和人文关怀的思想。第四章总结、升华杨佳富文学创作诗意栖居的审美旨归和分析其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
康安琪[6](2021)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化的脚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加速前进,现代科学的进步为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在技术的丰富下提高了建设效率,理性研究下的模型、数理等等也为规划和设计过程解决了许多难题,规避了曾经的建设死角和弯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需求在这种快速发展下也在渐渐地提高。但是,同样因为这种重视逻辑性、理论化的思维,以及追求西方建设模式的风潮,使得人居环境在千城一貌的光鲜外表下逐渐失去了中华本土的地域风貌,居民在城市当中对文化氛围的感知则愈发困难,那么人的精神自由与心理适从感也将随之减弱。本文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切入点,首先将山水画的思想源流、构境章法演变进行系统地分析,高度总结出山水画与现代人居的共根同源性。其次,以现代人居环境的角度,从空间构成、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文化意境、人伦聚落秩序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审美意境,由古返今,从山水画中抽取人居环境的理想表现以及文化价值。最后,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提出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与启示,在人居环境哲学内涵思考下,分析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山水画中的传统人居文化带入现代的人文、生态、秩序等美学内涵中,进而提出能够实现现代人居环境规划创新的认知观点。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深厚文化积淀以及古人对于人居环境的美好追求与愿景,实现山水画的文化价值传承,以现代人居建设的角度,寻求适合中国人的人居环境的发展道路,恢复中国城市的民族色彩、自然景观。在表象上改善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在内涵上发扬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在人性上回归以人为本的关照和秩序,使得中国式栖居环境能够“复得返自然”。
付玉琪[7](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吕莎丽[8](2020)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诗意灵魂——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文中指出艾美莉·狄金森是美国的传奇女诗人。她的自然诗取材广阔、短小精悍、意象丰富、手法别致。狄金森的诗歌自发表以来就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美学核心理论框架的不断完善,许多文人巨匠的作品在生态美学视野下重新焕发生机。剖析狄金森自然诗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其在生态美学语境下所展示的"诗意的栖居"之美、结合之美与自然之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狄金森诗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思想。
舒居然[9](2020)在《从“诗意的栖居”中探究人与环境景观空间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太军[10](2020)在《欧阳黔森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贵州第四代作家代表的欧阳黔森,着作等身、涉猎广泛,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均是其笔耕不辍的文学对象,但其中艺术水平最高、最为作家自己所看重的,却是小说创作。相较于其他贵州作家对乡土文学的执着书写,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多面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兼具黔地乡土的自然清新、喧嚣都市的现代风韵以及厚重历史的激越高亢,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立足于对欧阳黔森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从创作、主题、叙事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充分发掘和阐释出其小说的创作发生、题旨内涵和叙事特质。论文由以下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论,从创作发生学入手,探讨地理环境、人生体验、作家心理机制对欧阳黔森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基于这些影响之下作家所作出的创作取向。首先,黔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是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题材,影响着作家的写作倾向,而且基于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黔地现代乡土文学传统,以及经过古代文学积淀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于欧阳黔森创作而言,亦是意义重大。其次,欧阳黔森所经历过的知青生活、地质人生活、商人生活以及文人生活的四种生活经历,既成为了其创作小说的重要题材,又构成了作家的生命体验,生成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并奠定了小说不同的情感基调。再次,从创作论出发,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凸显出作家的现实关怀与牧歌情调。第二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论,探讨小说的生命主题、英雄主题与生态主题。就生命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小说内书写了三种粗犷质朴的黔地生命形态,为现实人生建立起理想的生命范式,并且着眼于复杂的人性,作出对人性善的直接铺陈和对人性恶的无情揭示,流露出一种向善去恶的创作理念,体现了欧阳黔森崇高的生命追求。就英雄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文本中塑造了两种不同身份的英雄形象:具有丰功伟绩、受人瞩目的“卡里斯玛”式英雄与生活平凡庸常却具有优秀品质的“小人物”式英雄,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创作倾向,彰显出作家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就生态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作品里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流露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第三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论,依据叙事学理论,探讨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叙事时间、叙事空间、故事结构等叙事特质。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其视角主要有非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两种,在非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重合;而在内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呈分离状态。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作家运用了逆时序和非时序手法造成叙事时序的错综复杂、迷离多变,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营构了乡村和城市两类故事空间,作为小说人物活动、故事发展的场所。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故事结构,其由情节、人物、环境构成,作家多喜欢以线型情节和转换型情节来建构故事,通过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呈现了支配式与从属式、静态与动态的环境形态和象征型、反讽型的环境类型。论文以欧阳黔森小说为研究对象,三个章节之间自有其内在逻辑:第一章从发生学角度介入对小说创作的研究;第二章聚焦小说主题,探讨其题旨内涵;第三章着眼于小说的文本叙事。这三章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基本遵循着由外而内的学理顺序,从外部研究延伸到内部研究,两者并重,从而完成了对欧阳黔森小说深入而严谨的意义阐释和价值发掘。
二、诗意地栖居——回归自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意地栖居——回归自然(论文提纲范文)
(1)从末日世界走向自然之境——爱伦·坡的后启示录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末日世界与后末日危机 |
三、后末日世界与世界重构 |
四、自然之境与“诗意栖居” |
五、结语 |
(2)梭罗的单纯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相关综述 |
1.研究背景 |
2.关于梭罗的研究综述 |
(二)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
1.选题意义 |
2.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单纯”的概念界定 |
1.最高单纯 |
2.单纯 |
3.信仰通向单纯 |
(二)梭罗的“单纯”意识 |
1.梭罗单纯意识的表现及思想来源 |
2.梭罗的单纯意识与守一思想的对比 |
二、梭罗散文中的自然性单纯 |
(一)对自然神性的思考 |
1.本真存在 |
2.自然意象 |
(二)对回归自然方式的思考 |
1.走向荒野 |
2.奉行极简生活 |
三、梭罗散文中的社会性单纯 |
(一)世俗纷繁中单纯的解体 |
1.社会日益物欲 |
2.人心日渐冷漠 |
(二)世俗纷繁中单纯的坚守 |
1.消极的单纯:减少联系性 |
2.积极的单纯:心系原初 |
四、梭罗散文中的精神性单纯 |
(一)个体体验中的宗教性与真我追寻 |
1.个体体验中的宗教性 |
2.寻找真我 |
(二)超验主义的诗意栖居与生命超越 |
1.爱默生超验主义的传承 |
2.梭罗散文中的诗意栖居 |
3.超越生命与感悟单纯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李汉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汉荣散文的生态书写 |
第一节 绿色的情怀——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意蕴 |
一、“与天地精神往来”: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 |
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 |
三、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 |
第二节 广博的视野——李汉荣散文生态思想的渊源 |
一、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 |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 |
三、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李汉荣散文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分类统计 |
一、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 |
二、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分类统计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主要特征 |
一、由意象统计归纳的特征 |
二、从意象发展流变概括的特征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成因 |
一、“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的影响 |
二、主客体“心物同构”的结果 |
三、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李汉荣散文的诗化特色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的诗性内蕴 |
一、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 |
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 |
三、想象力的腾飞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意象的诗化凝练 |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 |
二、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熨帖多样的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
二、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
第四节 李汉荣散文诗化的原因 |
一、诗人诗心的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 |
二、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三、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的影响 |
第四章 李汉荣散文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妙笔生花——李汉荣散文的价值 |
一、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
二、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 |
三、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 |
第二节 瑕不掩瑜——李汉荣散文的局限 |
一、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的模式化倾向 |
二、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绘画之“远”的研究综述 |
3、本文的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
第1章 “远”的哲学思想溯源 |
1.1 庄子之远游 |
1.1.1 虚静之心 |
1.1.2 无待之游 |
1.1.3 “远”为“游”之空间 |
1.2 玄远 |
1.2.1 言外之意 |
1.2.2 方外人生 |
1.2.3 玄对山水 |
1.3 禅宗的空无之境 |
1.3.1 “心源”说 |
1.3.2 禅之妙悟 |
1.3.3 即色是空 |
1.4 儒家之万物一体 |
1.4.1 浑然与万物同体 |
1.4.2 君子的理想人格 |
1.4.3 “远”在“天人合一”中安顿生命 |
第2章 远“意”之思 |
2.1 思之主体 |
2.1.1 文人阶层 |
2.1.2 文人之“隐” |
2.1.3 文人宇宙观 |
2.2 远之意趣 |
2.2.1 意外之意 |
2.2.2 趣远之心 |
2.2.3 平淡天真 |
2.2.4 萧散简远 |
2.3 远之为境 |
2.3.1 形者融灵 |
2.3.2 境生象外 |
2.3.3 空灵冲淡 |
2.3.4 思与境偕 |
第3章 “远”的图式及阐释 |
3.1 高远 |
3.1.1 直立巨嶂式 |
3.1.2 龙脉叠架式 |
3.2 深远 |
3.2.1 迂回穿插式 |
3.2.2 倾斜散布式 |
3.2.3 深远偏胜式 |
3.3 平远 |
3.3.1 平展开合式 |
3.3.2 平远小景式 |
3.4 阔远 |
3.4.1 一角半边式 |
3.4.2 一河两岸式 |
3.4.3 千里江山式 |
第4章 “远”的审美观照及妙悟 |
4.1 静观 |
4.2 游观 |
4.3 妙悟 |
第5章 “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5.1 “远”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5.1.1 “三远”法构图 |
5.1.2 以“远”造境 |
5.1.3 “远”之超越时空 |
5.2 “远”对当代山水画欣赏的影响 |
5.2.1 “淡远”的审美标准 |
5.2.2 “高远”的人生境界 |
5.2.3 “闲远”的审美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杨佳富文学创作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述 |
(一)作者简介 |
(二)杨佳富作品简介及分类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三、杨佳富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生活即艺术的审美追求 |
第一节 捕捉真实的审美对象 |
一、缉毒英雄形象 |
二、边防军人形象 |
三、脱贫干部形象 |
四、乡村农民形象 |
第二节 纯真乡情的守护 |
一、守望故乡的净土 |
二、传承彝乡的文化 |
三、探寻节庆的意味 |
第三节 质朴生活的升华 |
一、现代生活的反思 |
二、理想家园的营造 |
三、精神故乡的归寻 |
第二章 自然本真的创作理念 |
第一节 场景本真 |
一、反映现实:零度写作中的边关万象 |
二、回到当下:描绘边地风光致敬边防英雄 |
三、家国情怀:撷取乡村脱贫致富的新题材 |
第二节 语言本真 |
一、精确的军事文学用语 |
二、丰富的日常口语运用 |
三、独特的地方方言荟萃 |
第三节 生活本真 |
一、真实生活的抒写 |
二、本真现世的回归 |
三、精神家园的构建 |
第三章 独具匠心的审美视角 |
第一节 女性视角写作 |
一、跨性别写作审美视角 |
二、女性审美经验的表达 |
第二节 正面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铿锵玫瑰——女军人 |
二、幕后巾帼——军嫂 |
三、坚强后盾——其他女军属 |
第三节 对女性犯罪的关注 |
一、边境女性毒品犯罪 |
二、人文关怀照亮心灵 |
三、美育调和社会矛盾 |
第四章 诗意栖居的审美旨归 |
第一节 诗意栖居的渊源 |
一、诗意栖居的缘起 |
二、营造诗意的家园 |
第二节 诗意栖居与回归大地 |
一、重返心灵的栖居地 |
二、诗心、自然与自我观照 |
第三节 诗意栖居与回归故乡 |
一、故乡的精神依归 |
二、诗人的还乡天职 |
第四节 诗意栖居的审美价值 |
一、拯救罪恶的灵魂 |
二、呼吁纯美的心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中国山水画境的思想源流 |
2.1 画境的哲学来源 |
2.1.1 仁智礼制的境界 |
2.1.2 返璞归真的追求 |
2.1.3 超然释悟的襟怀 |
2.2 画境的美学朔源 |
2.2.1 创造深遂意境的空间形态 |
2.2.2 讲究要素关系的内涵表达 |
2.2.3 坚定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 |
2.3 画境的心理同构 |
2.3.1 趋利避害的聚落观 |
2.3.2 环山抱水的置阵观 |
2.3.3 荫人养物的生命观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山水画中构境章法与人居内涵 |
3.1 山水画构境章法 |
3.1.1 章法 |
3.1.2 构景章法 |
3.1.3 构境章法 |
3.2 山水画构境的雏形 |
3.2.1 展子虔《游春图》的“可游” |
3.2.2 “二李”山水画的“可行” |
3.2.3 晚唐山水画中的“可居” |
3.3 山水画构境的定型 |
3.3.1 五代北宋“全景山水”的山川置居 |
3.3.2 南宋中期“小景山水”的庭院之乐 |
3.4 山水画构境的成熟 |
3.4.1 元代四家的“隐逸风潮” |
3.4.2 吴门画派的“安居园林” |
3.4.3 清代百家的“居无定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山水画中人居环境审美意匠 |
4.1 有限空间中的无限理想 |
4.1.1 孤景不成美境 |
4.1.2 散而不分的聚落 |
4.1.3 人景共构同成佳境 |
4.2 至高无上的生态环境追求 |
4.2.1 无山无水不居 |
4.2.2 好景必造林木 |
4.2.3 建屋必临水溪 |
4.3 深遂含蓄的山水文化意境 |
4.3.1 凡景必有意 |
4.3.2 造景必生情 |
4.4 倡导回归平民的人伦秩序 |
4.4.1 倾注大众化的小式建筑 |
4.4.2 热衷于观赏的杂式建筑 |
4.4.3 以人为本的大空间序列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山水画演变对现代人居建设的启示 |
5.1 人居环境哲学思考 |
5.1.1 诗意栖居的居住哲学 |
5.1.2 万物为和的文化哲学 |
5.1.3 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 |
5.2 现代人居环境美学启发 |
5.2.1 营造深厚民族文化 |
5.2.2 创造美好山水环境 |
5.2.3 追求中庸平和秩序 |
5.3 现代人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创新 |
5.3.1 重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
5.3.2 建立人性与环境的对照 |
5.3.3 打造“可游”的人居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诗意灵魂——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意的栖居”之美 |
二、结合之美 |
三、自然之美 |
(10)欧阳黔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欧阳黔森小说的单篇评论 |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整体研究 |
(三) 再出发:从不足到新的期待 |
(四) 结论 |
三、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作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研究 |
第一节 黔地地理环境及文学传统 |
一、 黔地地理环境与小说创作 |
(一) 黔地自然地理环境 |
(二) 黔地人文地理环境 |
二、 黔地文学传统与古典文学传统 |
第二节 作家生命体验与创作心理的生成 |
一、 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 |
二、 作家创作心理的生成 |
第三节 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取向 |
一、 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 |
二、 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 |
第二章 主题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生命主题——崇高的生命追求 |
一、 粗犷质朴的生命书写 |
二、 人性善恶的追寻拷问 |
三、 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 |
第二节 英雄主题——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
一、 “卡里斯玛”式的英雄塑造 |
二、 “小人物”式的英雄行为 |
三、 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
第三节 生态主题——生态文本中的批判反思 |
一、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 |
二、 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 |
三、 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
第三章 叙事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
一、 非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重合的叙事 |
二、 内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分离的叙事 |
第二节 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 |
一、 叙事时序的巧妙运用 |
二、 故事空间的精心建构 |
第三节 故事结构的构成形态 |
一、 情节类型:线型与转换型 |
二、 人物刻画:直接形容与间接表现 |
三、 故事环境:表现形态和环境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诗意地栖居——回归自然(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末日世界走向自然之境——爱伦·坡的后启示录创作[J]. 倪瑜婕. 名作欣赏, 2021(36)
- [2]梭罗的单纯意识研究[D]. 韩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李汉荣散文研究[D]. 吕文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王肖南. 河北大学, 2021(09)
- [5]杨佳富文学创作的审美研究[D]. 蒋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D]. 康安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8]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诗意灵魂——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J]. 吕莎丽. 美与时代(下), 2020(09)
- [9]从“诗意的栖居”中探究人与环境景观空间的建构[D]. 舒居然. 天津大学, 2020
- [10]欧阳黔森小说研究[D]. 王太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