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肝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右肝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一、右肝管狭窄的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汤朝晖,童焕军,于小鹏[1](2021)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术中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式。胆管损伤是其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处置不当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LC胆管损伤至关重要。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LC胆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分享术中及时发现、诊断、规范处理经验,为肝胆外科医师提供参考。

于北北[2](2021)在《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作为肝胆外科不可回避的永恒议题,且绝大多数IBDI为辨识错误所致,因此有必要对如何预防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BMII)作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寻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RTACD)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BMII)的可行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收集我院肝胆外科一从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采用RTACD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30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女性患者838例(64.2%),男性患者467例(35.8%),患者年龄11-9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51.33岁。所有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通过其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胆管变异、术后有无胆管损伤及胆漏等情况,探究RTACD预防LC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的可行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结果:1305例患者中,1082例为慢性胆囊炎(包括1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0例胆囊残株炎)和223例急性胆囊炎(包括26例急性化脓性、嵌顿性或坏疽性胆囊炎,其中5例伴有术中出血)。1305例中,逆行法共证明初始分离的“胆囊管”中,1297例是真实胆囊管或其安全部位(其中3例因重度炎症黏连而中转开放手术),5例为肝(胆)总管、2例为副右后扇叶胆管(相当于以往的副肝右后叶胆管),1例为右肝管。由于施行手术时采用RTACD法,8例假“胆囊管”在开始解剖时均未施行夹闭离断,故无胆管损伤发生。这8例通过改变解剖部位、重新解剖鉴定,有6例腹腔镜下通过仔细解剖发现了其真实胆囊管,最终完成LC,另2例因重症炎症黏连而中转开放手术。通过RTACD法施行1305例LC中,共有5例重症炎症黏连而中转开放手术,还发现9例胆管变异(大部分患者术前未行MRCP检查),包括: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或胆囊管低位汇入胆总管3例,肝脏副右后扇叶区域的胆管汇入胆囊管2例,双胆囊管1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后壁1例,胆囊管从后侧绕行汇入胆总管左侧壁1例,以及胆囊管最终汇入肝脏副右后扇叶区域的胆管1例。LC成功率99.61%(1300/1305),平均患者手术时为62.65(20-255)min,平均患者手术失血量为8.77(2-200)ml,2例患者术后伴有胆囊窝积液和轻微胆漏的发生,经穿刺引流治愈,1例患者术后伴有胆道残余结石,经内镜下取石后痊愈,无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BMII)的发生。所有病人顺利恢复,术后住院2.22(1-24)天,经1-30个月随访,所有病人无腹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结论: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是一种预防胆管损伤新技术与新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可作为其他预防方法的有益补充,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当然,需要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以进一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张春旭,韩军军,刘杰,窦常伟,张成武[3](2021)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转开腹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因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15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转开腹率为9.1%(15/165),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34~75岁,中位年龄57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B,其中合并高血压1例,糖尿病1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9例。平均手术时间(245.7±5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3.3±321.5)mL。中转开腹原因包括:腹腔内严重粘连9例,肝脏明显转位2例,术中出血止血困难2例,右肝管狭窄2例。术后并发症:腹腔感染2例,胸腔积液4例,腹腔感染合并胆道感染1例,胸腔积液合并胆道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进食时间(2.5±2.1)d,平均拔管时间(8.5±2.5)d,平均住院时间(13.7±3.9)d。所有中转开腹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内严重粘连、肝脏明显转位、术中出血止血困难、肝管狭窄是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应采用积极合理的方法避免中转开腹,但也要适时中转开腹,保证患者的安全。

陈英男[4](2020)在《肝部分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肝内外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难度和效果,因结石发生的部位及其所引起的继发性肝脏、胆管病理改变而明显不同。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将右肝内胆管结石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1、右肝内胆管结石就其发病部位、病理改变、手术治疗方法等方面来讲,其复杂性及治疗难度明显高于左肝内胆管结石,更不同于胆总管结石或胆囊结石;2、由于右肝胆管结构更为复杂、且变异较多,相对于其他部位的结石来说,手术治疗后有更高的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而,我们将其作为独立的结石发生部位,来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在右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主要适应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1 16例,分别接受了肝切除术和非肝切除术两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分析肝切除术组与非肝切除术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点、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综合治疗效果等。重点分析术后结石残留率(RSR)、复发率(CI)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合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型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Ⅰ型(26例)、Ⅱ型(52例)、Ⅲ型(38例),并按手术方式分为肝切除术组(96例)与非肝切除术组(20例)(胆肠引流术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三型右肝内胆管结石病例中,肝切除术组96例患者,并发症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腹腔出血等)40.6%;残石率27%;复发率15.7%;优良率71%。非肝切除术组20例患者,并发症率15%;残石率80%0;复发率75%;优良率25%。肝切除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然高于非肝切除组(X2=4.706,P=0.03),但其术后残石率(RSR)(P<0.001)、复发率(CI)(P=0.003)均明显低于后者,而且肝切除术组的手术优良率要明显优于非肝切除术组(X2=14.905,P<0.001)。结论:肝切除术在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时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对于符合肝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切除术前,应积极评价肝功能,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肝脏切除范围,对于病变局限在规则肝段内的病变,应选择规则性肝切除方式,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应注重术中彩超、术中胆道镜等手术工具的使用,尽可能的降低术后残石率、复发率,确保患者取得更加优良的手术疗效。

陈雨航[5](2020)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通过网上查阅大量文献及相关书籍,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37例行LC并发BDI患者一般资料,探讨BDI相关危险因素,结合其损伤时间、损伤类型、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分析LC致BDI相关危险因素,将本研究37例胆道损伤患者作为BDI损伤组,我院随机抽取的行LC后无BDI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行单因素分析后,结果示性别、年龄、既往肝硬化与BDI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囊病变状态(62.2%vs33.9%,P=0.008)、胆囊壁厚度(75.7%vs30.2%,P<0.001)、解剖变异(35.1%vs11.3%,P=0.006)、Mirizzi综合征(21.6%vs3.8%,P=0.008)、术者经验(81.1%vs3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提示,胆囊病变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术者经验(OR=0.055,P<0.001)、合并Mirizzi综合征(OR=11.302,P=0.02)、解剖变异(OR=8.477,P=0.011)、胆囊壁厚度(OR=11.0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3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0.5岁。12例为术中发现,其中2例胆囊床迷走胆管损伤行迷走胆管缝扎;4例胆管壁损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总管横断伤行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例胆管壁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右副肝管误夹闭行右副肝管肝总管端侧吻合+T管引流;1例右副肝管开放性损伤行右副肝管缝扎术。25例为术后发现,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漏行开腹结扎胆囊管残端;1例胆囊管残端漏行保守治疗;4例迷走胆管损伤行保守腹腔置管引流;4例胆管损伤实施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3例胆总管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肝外胆管狭窄行介入治疗。结果,术后发生胆道狭窄6例,1例再次行介入治疗,另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手术,术后随访满意结论:1.胆囊壁增厚、解剖变异、术者经验以及存在Mirrizzi综合征是LC致BDI的相关危险因素,要求术者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必要时中转开腹才能有效避免BDI的发生。2.MRCP对于BDI的临床诊断极为重要,能显露完整的胆管树,有助于BDI的诊断及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3.术中是BDI最佳治疗时机,胆管原位吻合(胆管修补、胆管端端吻合)是术中诊断BDI首要考虑的治疗方式,要求术者准确评估损伤范围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后,可获得较好疗效。4.Roux-en-y手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治疗BDI疗效较为肯定的术式,但也需要足够的手术技巧同手术经验,才可有效避免吻合口的再次狭窄。5.BDI的介入治疗目前疗效尚不确切,但在部分无法耐受手术的危重患者中,可起到临时治疗作用,为后期治疗创造条件。

赵文[6](2020)在《经皮经肝胆道镜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预估手术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1例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37例术后出现急性胆管炎或胆道出血的患者设为实验组,44例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统计研究的指标包括两组患者年龄、胆道狭窄、胆汁培养菌多重耐药、术前相关血清学指标、手术时间、术中碎石等17项。采用统计学方法将上述研究指标行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结果中P<0.1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81例患者术后有并发症37例,包括急性胆管炎22例(27.16%),胆道出血11例(13.58%),急性胆管炎合并胆道出血4例(4.94%),无患者死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胆汁培养菌多重耐药、手术时间、术中碎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7,0.019,0.001,0.004)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按α<0.1标准,把上述4项变量及胆道狭窄、术前胆红素(P=0.06,0.071)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胆道狭窄、胆汁培养菌多重耐药、手术时间、术中碎石存在统计学差异(OR=0.133,0.175,1.016,0.102;P=0.012,0.015,0.004,0.001)。结论:胆道狭窄、胆汁培养菌多重耐药、手术时间、术中碎石是影响手术总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存在胆道狭窄梗阻或胆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手术时间延长还有术中碎石均会增加PTCS手术风险。术者应准确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充分准备,积极抗感染治疗,优化手术流程,分期手术,采用更先进设备等来减少并发症。

陈光宇[7](2019)在《肝段增生与肝胆管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肝胆管结石多发于亚太地区,该病病变部位波及广泛,病情极为复杂,严重时还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方式,但外科手术并发症多,创伤较大,术后结石复发率高,因而该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近些年来,随着对肝胆管结石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检查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该病的定位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肝胆管结石复杂而广泛的胆道及肝脏病变的治疗方式多样,目前提倡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但是很多病人在进行了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后结石仍然复发。因此,如何减少治疗后结石的复发是肝胆管结石病治疗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肝脏的萎缩-增生综合征是病情较为严重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一种特殊临床征象。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存在围肝门肝段组织(Ⅰ、Ⅳb、V肝段)增生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在接受常规手术后结石复发率较高,该类病人术前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均提示增生的肝门周围肝组织对肝门部胆管或肝门部原胆管空肠吻合口直接产生挤压致使胆管管腔狭窄或胆管空肠吻合口相对狭窄、引流不畅,术中探查也证实了上述影像学改变。那么,进行围肝门肝段切除能否解除此类病人的肝门胆管受压狭窄并降低胆道结石复发率呢?同时,我们在查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资料中发现右后下段胆管发生结石的病人右后下段胆管与人体纵轴角度较小,右后下段胆管的角度与结石形成有无关联?对于此类病人有无其它手段能有效预防肝胆管结石的复发?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拟通过回顾性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回顾收集自2011年1月到2016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收治的伴有围肝门肝组织增生所致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肝胆管结石病人,按手术时是否行围肝门肝段切除分为围肝门肝段切除组和对照组,观察胆道结石、胆管炎等预后参数的发作情况。随访终点时间设在2018年2月。2、收集和第一部分同样时间段的病人,按肝门部胆管有无受围肝门肝组织挤压狭窄分为二组,计算两组病人围肝门肝组织体积与全肝体积的比率并进行对比。3、收集自2011年1月到2016年7月在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人,按右后下段胆管有无结石将纳入的病人分为二组,统计分析右后下段胆管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4、以第三部分研究为基础,以右后下段胆管角度为标准纳入右后下段胆管成角病人,按术后是否行体位引流分为体位引流组和对照组,观察病人胆道结石复发情况。随访终点时间设在2018年2月。结果:1、围肝门肝段切除组与对照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期内对照组有26例病人(35.6%)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围肝门肝段切除组有3名病人(5.5%)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对照组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明显高于围肝门肝段切除组(35.6%,n=73 vs.5.5%,n=55;p=0.000)。此外,随访期内对照组有18例病人(23.4%)发作了急性胆管炎,围肝门肝段切除组则有3名病人(5.2%)急性胆管复发,对照组急性胆管炎复发率明显高于围肝门肝段切除组(24.7%,n=73 vs.5.5%,n=55;p=0.004)。累积结石复发率结果提示,对照组病人40个月和80个月累积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1%和69%,而围肝门肝段切除组病人40个月和80个月累积结石复发率分别为0%和17%,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病人累计结石复发率高于围肝门肝段切除组(P<0.05)。2、肝门胆管受压狭窄组病人围肝门肝段体积与全肝体积的比率明显大于肝门胆管无受压狭窄组(42.75%(39.55%-46.31%),n=135 vs.31.79%(26.42%-37.21%),n=924;p=0.000),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提示当肝胆管结石病人围肝门肝段肝体积与全肝体积之比大于36.17%时容易发生肝门部胆管或胆肠吻合口受到围肝门肝组织增生挤压而狭窄的病理改变。3、二分类逻辑回归结果提示,右肝管狭窄(OR,7.313;CI,4.131-12.945)和右后下段胆管角度(OR,0.896;CI,0.877-0.916)是与右后下段胆管结石发作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提示当右后下段胆管角度小于44.58度时右后下段胆管更容易形成结石,右后下段胆管结石组病人Ⅳ、Ⅴ、Ⅷ肝段体积与全肝体积的比值大于右后下段胆管无结石组(67.49%(60.67%-74.17%),n=184 vs.49.74%(48.01%-51.91%),n=266;p=0.000)。4、体位引流组与对照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等对比无明显差异,在随访期内对照组有29例病人(55.8%)的右后下段胆管结石复发,体位引流组有4名病人(7.7%)的右后下段胆管结石复发,对照组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明显高于体位引流组(55.8%,n=50 vs.7.7%,n=52;p=0.000)。此外,随访期内对照组有19例病人(24.4%)发作了急性胆管炎,体位引流组则有3名病人(3.6%)急性胆管复发,对照组急性胆管炎复发率明显高于体位引流组(24.4%,n=78 vs.3.6%,n=84;p=0.000)。累积结石复发率结果提示,对照组病人40个月和80个月右后下段胆管累积结石复发率分别为4%和46%,体位引流组病人40个月和80个月右后下段胆管累积结石复发率分别为0%和7.7%,对照组的右后下段胆管累积结石复发率明显高于体位引流组(P=0.021)。结论:1、伴有围肝门肝段增生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可能出现增生的围肝门肝组织压迫肝门部胆管或胆肠吻合口致其狭窄的病理改变,围肝门增生肝组织切除术能缓解肝门部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的受压狭窄而减少肝胆管结石的复发,该手术安全、可靠,但精确规划围肝门增生肝组织的切除范围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2、当肝胆管结石病人围肝门肝段体积与全肝体积之比大于36.17%时容易发生肝门部胆管或胆肠吻合口受到围肝门肝组织增生挤压致良性狭窄的病理改变,该值可以作为预测围肝门胆管受围肝门肝组织增生挤压狭窄的参考值,因为肝门部胆管受压狭窄还受到第一肝门的空间及增生肝脏外突方向等因素的影响。3、第Ⅳ或/和Ⅴ、Ⅷ肝段的增生可能会引起右后下段胆管成角改变。第Ⅳ或/和Ⅴ、Ⅷ肝段的增生与右后下段胆管角度变小的生理变化都有可能对右后下段胆管结石的形成共同产生促进作用。当右后下段胆管角度小于44.58度时右后下段胆管更容易形成结石。4、包含病变肝段切除术的常规手术结合术后体位引流可以有效降低伴有右后下段胆管成角的肝胆管结石病人手术后胆管炎及肝胆管结石的复发率。

陆军,倪杰,万亚锋,周立新,朱含章,贾忠[8](2018)在《胆管探查术后肝脓肿利用内镜技术引流1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一例胆道手术后形成肝脓肿的患者,该患者为49岁女性,肝左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高烧、高胆红素血症。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右叶肝脓肿、局部胆道闭塞。经过大剂量抗生素治疗以及经皮肝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无效后给予急诊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脓肿引流,结果疗效显着,患者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提示ERCP和ENBD内镜技术可早期解决由于术后局部闭塞性胆道梗阻引起肝脓肿。

卢军华,杨田,杨广顺,吴孟超[9](2008)在《右半肝切除治疗右侧及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右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右半肝切除治疗的3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总结临床经验。结果:39例患者.男8例,女31例,年龄23~65岁,平均(44.2±10.5)岁;全部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胆管狭窄;39例均采用右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28例附加胆囊切除术,1例附加左外叶切除,1例附加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附加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拆除;术后并发症有胸腔积液7例(17.9%)、膈下感染5例(12.8%)、肝功能衰竭3例(7.7%)、胆瘘2例(5.1%)、切口感染2例(5.1%)等;围手术期死亡2例,占5.1%;1例术后病理提示右肝内胆管癌,术后6个月死于胆管癌复发。36例(92.3%)平均随访(42.5±2.5)个月,优良率94.4%,其中单纯右侧肝内胆管结石(31例)的优良率达100%。结论:右半肝切除是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术式之一,尤其对于右侧肝内胆管结石伴右肝管狭窄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但因其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相对较多,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

何振平,侯文林,别平,王曙光,董家鸿,韩本立,蔡景修,李智华,陈平,马宽生,郑树国[10](2003)在《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文中指出目的 提高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报告 1990~ 2 0 0 0年间 76例肝门部胆管狭窄的临床资料。诊断通过胆管炎三主症 ,ALP与γ GGT升高 ;B超与CT扫描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及PTC和 (或 )ERCP证实。结果 76例中 ,损伤性胆管狭窄占 6 0 5 %,Bismuth分级Ⅰ级 13%;Ⅱ级 39%;Ⅲ级 19 4%;Ⅳ级 2 8 2 %。炎性狭窄占 2 3 9%,其中LHD狭窄占 46 4%;RHD狭窄占35 7%;肝总管狭窄占 17 9%(前二者与后者比较 ,P <0 0 1)。Mirizzi综合征引起者占 9 2 %,由胆管囊肿引起者占 3 9%,由硬化性胆管炎引起者占 2 6 %。修复手术类型 :用脐静脉修复狭窄占9 2 %,用高位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术修复者占 92 2 %。 76例中 70例获随访 2~ 10年 ,优良率 92 7%,4例有症状复发。结论 损伤性狭窄占肝门部胆管狭窄的首位 ,炎症性狭窄中右肝管狭窄占主要地位 ,其外科处理取决于其病因学及遵循修复的技术原则。

二、右肝管狭窄的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右肝管狭窄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随访情况
    5 统计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3.1 腹腔内严重粘连,腔镜下难以分离
    3.2 肝脏明显转位
    3.3 术中出血止血困难
    3.4 结石所在肝管狭窄

(4)肝部分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损伤分类
    1.4 损伤诊断
    1.5 探讨 BDI 损伤相关危险因素
    1.6 损伤分型、治疗及结果
    1.7 不同时机手术疗效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经皮经肝胆道镜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手术过程
    1.5 术后治疗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2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7)肝段增生与肝胆管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围肝门肝段切除治疗合并围肝门肝组织增生所致肝门胆管挤压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以及试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易致肝门部胆管受压狭窄的围肝门肝段体积与全肝体积比率的判定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以及试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右后下段胆管角度与肝胆管结石发作的关系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以及试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肝段切除联合术后体位引流治疗伴有右后下段胆管成角的肝胆管结石病
    5.1 引言
    5.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以及试验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胆管良性狭窄的病因及诊断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文章
致谢

(8)胆管探查术后肝脓肿利用内镜技术引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10)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及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结 果
    1.病因学:
    2.手术修复:
    3.随访:
讨 论
    1.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组成比例的变化:
    2.右肝管狭窄成为炎症性肝门胆管狭窄的主要矛盾:
    3.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处理

四、右肝管狭窄的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术中防治措施[J]. 汤朝晖,童焕军,于小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08)
  • [2]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辨识错误性胆管损伤的研究[D]. 于北北. 皖南医学院, 2021
  • [3]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张春旭,韩军军,刘杰,窦常伟,张成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04)
  • [4]肝部分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D]. 陈英男. 山东大学, 2020(09)
  •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D]. 陈雨航.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6]经皮经肝胆道镜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D]. 赵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肝段增生与肝胆管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D]. 陈光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8]胆管探查术后肝脓肿利用内镜技术引流1例[J]. 陆军,倪杰,万亚锋,周立新,朱含章,贾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6)
  • [9]右半肝切除治疗右侧及双侧肝内胆管结石[J]. 卢军华,杨田,杨广顺,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06)
  • [10]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及外科治疗[J]. 何振平,侯文林,别平,王曙光,董家鸿,韩本立,蔡景修,李智华,陈平,马宽生,郑树国.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02)

标签:;  ;  ;  ;  ;  

右肝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