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1000个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一、1000份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1)在《膀胱癌相关泌尿系统菌群的特征解析、组织分布及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微生物组(microbiota),又称菌群,是人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肠道、皮肤、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等器官中。菌群与机体存在共生的关系,其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生理、病理功能的改变。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正常人的尿道与尿液是无菌的”,对泌尿系统细菌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一些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上。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以常规细菌培养的方式来诊断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然而,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细菌培养方式的改进,已有多项研究证实正常人尿道中存在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菌群),从而提出“泌尿系统菌群”这一崭新概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泌尿系统菌群的改变与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和前列腺癌等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菌群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具核梭杆菌导致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逐步被人们所认知。近年来,肿瘤自身菌群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微生物组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2019年8月,Cell杂志发表的论文揭示了胰腺癌肿瘤菌群的多样性与患者存活率以及肠道菌群的关系(Cell,2019,178(4):795-806)。2020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Rob Knight团队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里的18116个样本,在包括膀胱癌在内的33种癌症组织中发现了一定的细菌序列,并认为检测组织和血液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全新方法(Nature,2020,579(7800):567-574)。2020 年 5 月,Science 杂志更是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关于肿瘤菌群的论文。该研究首次对肿瘤菌群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了包括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在内的1526例肿瘤及癌旁组织,发现每种肿瘤都有其独特的菌群组成。肿瘤细菌大部分在细胞内,并且存在于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中(Science,2020,368(6494):973-980)。由于肿瘤自身菌群的含量相对较少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比起肠道菌群,我们对肿瘤菌群分布及功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然而,系统化的肿瘤菌群研究正在迅速改变我们对肿瘤以及菌群的认识,我们也正好有幸见证着一个重要领域的兴起与发展,以上研究为今后肿瘤菌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以及新的方向。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据第一位,且具有容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研究证实,非洲曼氏血吸虫感染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这被认为是微生物与膀胱癌之间最早的联系。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有多项研究证实尿液菌群的多样性在男女性别之间也存在显着的差异。卡介苗灌注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而卡介苗本身是牛分枝杆菌的减毒活菌体,它能够抑制肿瘤复发并不仅仅因为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也可能因为它作为外来优势菌株打破了原本有利于癌细胞发生发展的膀胱微生态环境。因此,我们推测膀胱癌患者的泌尿系统菌群可能存在独特的菌群组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本研究将通过尿液和组织两个层面来研究膀胱癌患者的泌尿系统菌群,然后进一步探讨可培养的“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首先,本研究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膀胱癌患者尿液菌群和正常对照的组成特征及其多样性,同时采用尿液增强定量尿液培养(Enhanced quantitative urine culture,EQU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来分析膀胱癌患者尿液与正常对照之间存在哪些可培养的“差异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膀胱癌组织中菌群的存在,我们设计合成了细菌共有保守序列16S rDNA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菌群的表达,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来分析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菌群的组成特征和多样性。通过分析膀胱癌患者与正常对照尿液16S rDNA测序数据和EQUC尿液培养结果,我们选择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分别是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等在膀胱癌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统计学差异最为显着的可培养细菌,分别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构建共培养模型,分析上述三种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徙、侵袭、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此外,本研究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与正常对照尿液中存在很多种“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这些细菌在目前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无法繁殖生长,即不可培养。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对利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尿液细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尿液的差速离心浓缩分离得到细菌蛋白,从而越过细菌培养这一阶段,试图经过质谱分析直接鉴定出膀胱癌患者与正常对照尿液中的不可培养细菌。同时,本研究将该方法转化应用到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日常工作中,以期建立一种基于质谱技术的尿液细菌直接鉴定和快速药敏的整合方案。第一部分膀胱癌患者尿液增强定量培养质谱鉴定与尿液菌群特征分析目的:探寻膀胱癌患者与正常对照尿液菌群的组成特征和多样性差异,并通过EQUC增强定量培养和MALDI-TOF MS质谱鉴定以发现两组间的差异细菌。方法:利用术前插管导尿的方式收集膀胱癌患者的中段尿,并以骨科外伤患者为对照。采用EQUC增强定量尿液培养对膀胱癌患者组及对照组尿液样品进行培养,通过MALDI-TOF MS进行鉴定。经膜过滤技术后利用试剂盒提取尿液样本微生物组总DNA,采用16S rDNA V4区引物进行双末端测序;利用α多样性(Alpha Diversity)和β多样性(Beta Diversity)研究样本中的菌群物种组成和两组样本间的群落结构差异。结果:1.两组尿液样本均成功检测到细菌DNA序列,稀释曲线和Rank Abundance曲线显示测序效果良好,两种曲线在当前测序深度上基本趋于平稳,表明绝大多数的细菌种类已经被检测到。2.在门水平上,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尿液中的菌群以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为主。3.膀胱癌组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膀胱癌患者尿液菌群的丰富度要比对照组高。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示膀胱癌患者尿液菌群的多样性均大于对照组(P<0.05)。PCoA、PCA和NMDS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组和对照组各样本分别聚到一起,表明二者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EQUC增强定量尿液培养和MALDI-TOF MS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尿液共培养出腐生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乳杆菌等21种细菌。经16S rDNA测序挖掘得到乳杆菌、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两组间的差异细菌,经EQUC方案可在膀胱癌患者及对照组尿液中培养分离出来。结论:1.通过EQUC尿液培养方案,膀胱癌患者和对照组尿液中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乳杆菌等多种细菌。2.尿液样本16S rDNA测序数据证实,膀胱癌患者和对照组尿液中均可以检测到菌群的存在,两组尿液样本中丰度最高的细菌物种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3.膀胱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尿液菌群发生明显改变,有着不同的尿液菌群组成和群落特征,膀胱癌患者尿液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组。4.16S rDNA测序数据分析得到的两组间可培养的差异细菌,经EQUC方案可在膀胱癌患者及对照组尿液中培养分离出来,一致性较好,EQUC方案进一步拓展了尿液培养组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膀胱癌与癌旁组织菌群荧光原位杂交验证及组织菌群特征分析目的:在组织学层面进一步证实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菌群的存在,研究膀胱癌与癌旁组织菌群的组成特征和多样性差异。方法:术中无菌采集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设计16S rDNA(EBU338)荧光探针,利用FISH技术对膀胱癌和癌旁组织进行细菌荧光原位杂交,同时利用膀胱粘膜标志物Mucin-1和平滑肌标志物α-SMA进行免疫荧光实验,从而对膀胱组织中的细菌分布进行精准定位。利用试剂盒提取微生物组总DNA,采用16S rDNAV4区通用引物并基于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物种注释及丰度分析;利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揭示样本中物种组成和样本间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1.FISH实验结果表明,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旁组织中均直接检测到细菌的存在,利用膀胱粘膜标志物Mucin-1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证实,在膀胱癌与膀胱癌旁组织的粘膜外层、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均可观察到细菌,且细菌在粘膜外层分布最多。采用平滑肌标志物α-SMA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证实,不仅在粘膜层,在膀胱肌层检测到细菌的存在。2.膀胱癌与癌旁组织样本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膀胱癌与癌旁组织样本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物种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在α多样性研究中,膀胱癌组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平均值分别小于癌旁组织组,但经wilcox检验显示P值均>0.05,说明两组间菌群丰富度的差异没统计学意义;膀胱癌组Shannon和Simpson指数平均值均小于癌旁组织组,经wilcox检验显示P值均>0.05,说明两组间菌群α多样性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3.在β多样性研究中,PCoA、PCA和NMDS分析的结果均标明,膀胱癌组与癌旁组织组的多数样本距在一起,说明两个组间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差异性很小,二者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基于Weighted Unifrac距离的Wilcoxon检验显示,膀胱癌组与癌旁组织组间差异的P值为0.072,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膀胱癌组与癌旁组织组的β多样性差异不显着。4.LEfSe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物种在属水平为葡萄球菌属,而癌旁组织组中没有分析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物种。结论:1.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细菌,与EQUC尿液培养的阳性结果相一致。细菌存在于膀胱癌与膀胱癌旁组织的粘膜外层、粘膜层、粘膜下层甚至平滑肌层,且细菌在粘膜外层分布最多。2.膀胱癌与癌旁组织样本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物种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与膀胱癌患者尿液菌群的组成结果相一致。3.与癌旁组织相比,膀胱癌组织菌群存在较低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但这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有着相似的菌群群落结构。4.在属水平上,膀胱癌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物种为葡萄球菌属。第三部分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目的:利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筛选出的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可培养的差异细菌,与膀胱癌细胞和人永生化膀胱上皮细胞进行共培养,探究其对两种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T24细胞、SV-HUC-1细胞分别与腐生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进行共培养,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Annexin 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学实验检测两种细菌对T24细胞、SV-HUC-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在MOI=500接种密度下,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对T24细胞和SV-HUC-1细胞的影响较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贴壁生长的细胞数量减少,当MOI=100时,三种差异细菌分布与T24细胞核SV-HUC-1细胞共培养,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能贴壁生长。2.在MOI=100条件下,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均对T24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对于SV-HUC-1细胞,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对其增殖不产生影响。3.在MOI=100条件下,相比于空白对照组,T24细胞与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共培养24小时,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HUC-1细胞分别与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分别共培养24小时后,细胞迁移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4.在MOI=100条件下,相比于空白对照组,三种差异细菌与T24细胞孵育后,Transwell下室中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在MOI=100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肠埃希菌与T24细胞孵育24小时,造成T24细胞的G1期延长,S期缩短。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与T24细胞培养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较小。三种差异细胞与SV-HUC-1细胞共培养后对细胞周期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细菌与T24细胞共培养后,T24细胞的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差异细胞与SV-HUC-1细胞共培养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利用课题前期筛选出的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可培养的差异细菌,与T24膀胱癌细胞和SV-HUC-1人永生化膀胱上皮细胞进行共培养,当MOI=100时,两种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仍在贴壁生长,成功构建三种差异细菌与两种细胞的共培养模型。2.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对T24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大肠埃希菌可抑制T24细胞分裂。对SV-HUC-1细胞,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对其增殖和迁移不产生影响。三种差异细菌对T24和SV-HUC-1细胞的凋亡不产生影响。3.我们推测膀胱癌相关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膀胱癌微生态环境里的人体宿主反应有关,人体可能通过一系列的免疫杀伤反应筛选出对膀胱癌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的共生菌,使其在膀胱及尿液中的丰度升高,从而起到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作用。第四部分膀胱癌尿液不可培养细菌的质谱直接鉴定及拓展应用研究目的:利用MALDI-TOF MS技术对膀胱癌患者尿液中不可培养细菌进行直接鉴定,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拓展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细菌的直接鉴定和快速药敏。方法:1.建立差速离心直接浓缩分离病原菌的方法,将膀胱癌患者尿液进行差速离心,分离浓缩病原菌,评估所建立方法的分离效果。2.将所分离浓缩的膀胱癌患者细菌沉淀物进行MALDI-TOF MS直接鉴定。3.利用尿液流式UF-1000i技术筛查尿路感染患者,确定尿液病原菌浓度的cut-off 值。4.将所分离浓缩的病原菌沉淀物进行MALDI-TOF MS直接鉴定和VITEK2快速药敏,评估直接鉴定和快速药敏与常规尿液培养方法的符合率,及该方法的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结果:1.所建立的差速离心方法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都取得较好的分离浓缩效果,细胞及其碎片被有效去除。2.MALDI-TOF MS对膀胱癌与正常对照浓缩分离后的细菌沉淀物可获得部分蛋白峰,但基于现有的细菌质谱数据库,不能够得到有效分析,未能直接鉴定出不可培养细菌。3.通过对1638个尿液样本进行UF-1000i筛选,确定尿液病原菌浓度cut-off值为≥5000细菌/μl。在1638个尿液样本中,病原菌浓度≥5000细菌/μl的尿液样本有307个,其中265个(86.32%)为单菌生长,适合下一步进行MS直接鉴定,16个为双菌生长,22个培养为污染,4个培养阴性;<5000细菌/μl的尿液样本有1331个,其中98个单菌生长,6个双菌生长,即总体漏检率为 6.35%(104/1638)。4.利用本MALDI-TOF MS直接鉴定方法对184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尿液样本进行了直接鉴定,有163例(88.59%)的质谱鉴定得分高于2,17例(9.24%)的得分为1.7-2,而得分低于1.7仅有4例(2.17%)。在163例鉴定到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的鉴定符合率为98.01%(99/101),肺炎克雷伯菌为97.22%(35/36),其余例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符合率均为100%。在15个葡萄球菌感染尿液样本中,有14个(93.33%)获得了可靠直接鉴定,而在51个肠球菌属样本中,只有32个(62.75%)被可靠鉴定。在9个念珠菌样品中,仅2个在属水平上被直接鉴定,效果较差。5.对72例肠杆菌目尿液样本一共做了 1296项药敏测试,两种方法之间的整体类别一致率为94.83%(11229/1296),小错误率为4.17%(54/1296),大错误率为0.92%(12/1296),极大错误率为0.08%(1/1296)。在18例革兰氏阴性非发酵菌的样品中,共进行了 378次药敏测试,整体类别一致率为94.44%(357/378),小错误率为 2.91%(11/378),大错误率为 1.59%(6/378),极大错误率为1.06%(4/378)。在10例葡萄球菌的样品中共进行了 160次药敏测试,总体类别一致率为94.38%(151/160),小错误率为3.12%(5/160),大错误率为 1.87%(3/160),极大错误率为 0.63%(1/160)。6.利用所建立的尿液流式-质谱-VITEK方法进行直接鉴定和快速药敏的TAT时间缩短至6-24h。结论:1.所建立差速离心法可以浓缩分离尿液细菌,对膀胱癌与正常对照尿液细菌沉淀物进行质谱分析可获得蛋白峰,但基于现有细菌质谱数据库的鉴定效果较差,未能直接鉴定出不可培养细菌。2.该方法能够用于尿路感染患者细菌的质谱直接鉴定和VITEK系统快速药敏,整体一致率较高。3.所建立的尿液流式-质谱-VITEK方法对革兰阴性杆菌直接鉴定和快速药敏的TAT时间缩短至6-24h。

何浩延[2](2020)在《基于微流控液滴数字化显色分析的耐碳青霉烯细菌快速鉴定》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期望借助微流控液滴数字化显色分析,实现耐碳青霉烯细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耐碳青霉烯细菌感染疾病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信息。方法:研究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平行液滴分析单元的微流控芯片,其特点在于利用注射器负压即可快速实现多个分析单元中基于液滴的大规模样品分散。实验首先优化了液滴发生条件以保证稳定可靠的细菌分散效果,继而使用质控大肠埃希氏菌菌株考察了液滴数字化显色分析对于耐碳青霉烯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效果,最后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批量临床样品检测。结果:实验优化了芯片结构和液滴化学组分,保证高效液滴发生和长时间稳定性。注射器负压驱动下可在3 min内完成基于液滴的细菌分散,六个平行单元生成液滴尺寸均符合正态性分布。利用质控大肠杆菌菌株确定的实验条件为:液滴尺寸30μm,刃天青终浓度400μmol·L-1和3.5小时孵育时间。该方法中有菌液滴与无菌液滴的荧光强度具有显着性区别(非参数秩和检验,p<0.01),动态检测范围为105-108 CFU·mL-1,检测相对标准偏差(CV)低于5%,其定量结果与平板计数法具有一致性(R2=0.99225)。在培养3.5小时条件下,4μg·mL-1美罗培南对碳青霉烯敏感菌的抑菌率大于85.11%,对耐药菌的抑菌率低于20.80%,提示该方法能够有效甄别碳青霉烯敏感与耐药细菌。对批量临床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液滴数字化药敏分析方法与纸片扩散法的一致性达到95.83%。结论:研究发展了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与刃天青显色反应的耐碳青霉烯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在3.5小时内甄别样品中细菌有无,并进行精准定量,以及基于精准定量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该法具有平行化、集成化、微型化、操作简单、快速、精准定量的特点,因而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耐碳青霉烯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张同桐[3](20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SLE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SLE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预防、诊断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SLE合并尿路感染患者80例作为感染组,同时从同期住院的SLE患者中抽取按入院时间、性别、年龄、病程相匹配并根据相关检查和治疗反应排除了感染的80例SLE同期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整理SLE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二元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SLEDAI评分、住院天数、CRP水平及ESR水平、尿蛋白阳性例数、尿沉渣白细胞数、尿沉渣细菌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病程<1年例数、住院时间>3周例数、Ig 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和对照组在Ig G、Ig A、C3、C4、血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前大剂量使用泼尼松(剂量≥20mg/d,使用时间≥1个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使用免疫抑制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ESR、尿沉渣细菌计数、Ig M、住院天数、SLEDAI评分与SLE合并尿路感染有关系(P<0.05);将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有显着差异的6个指标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SLEDAI评分、尿沉渣细菌计数是SLE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尿培养分离出80株病原菌中,其中66株是大肠埃希菌,占82.5%,最为常见。药敏结果发现80株病原菌中31株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耐药率为38.75%;80例尿感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无症状菌尿,占尿路感染总数13.75%。本实验所选取80例患者中33例患者同时做了普通尿培养和L型尿培养,占41.25%;8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普通尿培养结果阴性,L型尿培养结果阳性,占36.25%。结论:SLE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常规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有效,部分病原菌存在耐药情况。部分尿路感染患者无尿路刺激征,对尿液标本同时行普通培养和L型培养能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对于住院时间较长、SLEDAI评分较高、尿沉渣细菌计数异常是SLE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时控制病情活动,有可能会减少SLE发生尿路感染;发现尿沉渣细菌计数增多应及时进行中段尿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利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关丽迎[4](2013)在《肠球菌260株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肠球菌是人类及哺乳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虽然肠球菌为低毒的革兰阳性球菌,但能引起严重的感染包括心内膜炎等。肠球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较常见,以粪肠球菌为主。美国院内感染监测资料显示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第2位病原菌,其检出率仅次于大肠杆菌,超过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败血症中肠球菌为第3位的病原菌,仅次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of Clinic Society[5](2013)在《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文中提出近一年来,国内外在结核病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不少诊断新方法、新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在细菌学诊断方面,两种新技术包括等温微量热技术及爆轰纳米金刚石技术与传统的培养法相结合,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具有速度快、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等优点。分子影像学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菌阴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优势。2012年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仍集中在以核酸扩增为核心的检测技术上,而最引人注目的是Xpert Mtb/RIF技术,其在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诊断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儿童结核病及Mtb与HIV双重感染的诊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NA恒温扩增技术不仅可用于诊断结核病,还可用于疗效的监测。内镜介入诊断部分介绍了呼吸内镜在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及胸膜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其中支气管内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该方法以其操作技术简单、微创、定位准确、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以及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郑晶,郑照军,杨萍,张凡,郭普,郭晖,孙红,李兴武[6](2011)在《尿液细菌L型培养在诊治泌尿系感染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液细菌L型培养在泌尿系感染诊治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对510例患者中段尿标本采用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230株,其中普通型阳性100例,L型阳性60例,普通型与L型混合感染70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细菌L型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普通型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泌尿系感染与细菌L型有密切的关系,尿液L型细菌培养可提高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依据。

刘凌,喜贺热,张春声[7](2011)在《133株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细菌型与L型药敏及尿液分析结果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泌尿系感染是微生物所致的尿路炎症。发病率相当高,多见于女性。本文总结133例泌尿系统感染,比较尿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的细菌型和L型的药敏结果,分析探讨如下。

胡付品[8](2010)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所致医院感染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是引起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据历年上海地区和CHINET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占所有革兰阴性菌的60-7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是临床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AmpC酶等多重耐药菌株引起感染的最有效的抗菌药物。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正在医院内悄悄出现。如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耐药率也已经由早年的零上升到1%;在肠杆菌科的其他一些菌属已经有7.0%的耐药率。在非发酵菌的某些菌属的耐药率也已经上升为20%-30%。由于大多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同时也对许多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成为泛耐药菌株,对病人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严峻的挑战。对2005年-2009年华山医院所有分离的CRE菌株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发现,同一病床的不同时间入院患者均能分离到CRE菌株,如神经外科病房的某一床位,2005年8月、2006年1月、2007年3月和2007年9月分别从四位不同的患者分离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包括3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一患者亦能分离到不同菌属的CRE菌株,如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组等。因此,我们推测CRE菌株在医院范围内广泛播散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①水平传播:携带碳青霉烯酶如KPC-2型酶的质粒在不同细菌间进行直接转移;使敏感株成为耐药株;②克隆传播:CRE菌株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患者间克隆传播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发生。尽管CRE菌株已逐年增加且呈暴发流行的趋势,但目前国内的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耐药机制的研究,对该类菌株如何在不同种属细菌间广泛播散的传播机制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对该类菌株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危害性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Kochar等人通过加强手卫生和环境表面消毒成功减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传播。但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由于CRE菌株引起的感染大多为重症感染且目前临床并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供选择,尤其是对于CRE菌株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更是如此。与往年相比,2009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在快速的上升,如再不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加以控制,该类菌株引起的大爆发流行所给患者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将不可避免。因此,了解CRE菌株在不同种属细菌间广泛播散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该类菌株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流行已是迫在眉睫。本课题旨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揭示CRE菌株在不同种属细菌间广泛播散的机制,为采取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时遏制该类菌株引起的持续感染和暴发流行提供实验室和临床依据,这对促进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合理用药以及患者的康复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将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内容共包括以下四部分。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是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文献报道,该类菌株还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 ESBLs)和/或AmpC酶合并外膜孔蛋白缺失等。为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的碳青霉烯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 CLSI)于2009年推荐了改良Hodge试验,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检测。该法最初是由Wavell hodge建立的一种用于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的试验。之后多位学者用此方法或进行改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金属酶的检测以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CMY-1型AmpC酶的检测。华山医院于2005年首次出现CRE菌株,随后我们通过细菌耐药监测系统连续对此类菌株的出现进行了监测。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我们共分离到22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克雷伯菌属16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58株,产酸克雷伯菌3株)、柠檬酸杆菌属41株(其中弗劳地柠檬酸杆菌35株,其他柠檬酸杆菌6株)、大肠埃希菌6株、阴沟肠杆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3株、粘质沙雷菌2株、产气肠杆菌1株、支气管博得特菌1株和斯氏普罗威登菌1株。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05年-2008年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抗菌药的耐药率在2%以下,但2009年快速上升至16%左右;弗劳地柠檬酸杆菌2005年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0%,2006年快速上升至45%左右,2007年-2009年维持在35%左右。琼脂稀释法检测2005年-2009年中的78株CRE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粘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6.4%、17.9%、1.3%和96.0%。上述药物对78株CRE菌株的MIC50/MIC90分别为32/256 mg/L、64/>256mg/L、128/>256mg/L和1/1mg/L。改良Hodge试验对78株CRE菌株中的碳青霉烯酶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93.6%(73/78)的菌株为阳性,提示这些菌株可能产碳青霉烯酶。采用PCR法对78株CRE菌株进行了各种碳青霉烯酶基因、ESBLs和质粒AmpC酶基因的检测及DNA测序结果显示,33.3%(26/78)的菌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且其中分别有7.7%(2/26)、7.7%(2/26)、3.8%(1/26)的菌株同时伴有VIM-1、IMP-2和IMP-1型金属酶。6.4%(5/78)、5.1%(4/78)、3.8%(3/78)、6.4%(5/78)和12.8%(10/78)的菌株分别产VIM-1、IMP-1、IMP-2、GIM和OXA-69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20.5%(16/78)的菌株产OXA-23like、OXA-51like或OXA-58like型碳青霉烯酶。VIM-2、SPM、NMC、IMI、IND、OXA-48、OXA-50、OXA-55、OXA-60和OXA-24like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全为阴性。PFGE同源性分析:按Tenover标准,25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分为3种不同的DNA谱型(A-C),其中15株产KPC-2型酶的菌株为同一谱型(A),提示存在克隆菌株传播流行可能。43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0个不同的DNA谱型(A-J),9株产KPC-2型酶菌株中7株为同一谱型(J),其余2株为同一谱型(I);不产KPC-2型酶的CRE菌株间亦存在克隆菌株的传播流行。外膜孔蛋白分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与敏感菌株相比,29.5%(23/78)的CRE菌株至少缺失OmpK35和OmpK36中的1条或两者全部缺失,60.3%(47/78)的菌株外膜孔蛋白均存在表达下降现象,提示外膜蛋白在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接合试验:对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6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株同时产VIM-1型金属酶)和3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的接合试验结果显示,所有9株细菌均在选择性平板上获得转移接合子。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供体菌中所含的ESBL基因均成功转移至受体菌中,转移接合子均表现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但KPC-2型碳青霉烯酶或VIM-1型金属酶基因均未能从供体菌转移至受体菌。转化试验亦未能将此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转移至受体菌,推测该耐药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或可能含有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质粒过大而导致接合或转化试验失败。同一病床的不同时间入院患者均能分离到CRE菌株,同一患者亦能分离到不同种属的CRE菌株,以及在某些患者身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最初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敏感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变得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为在体外模拟体内菌株出现的上述现象,我们采用接合试验尝试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复制,以期能够初步解释CRE菌株在不同种属细菌间广泛播散的现象。本研究对同一患者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1979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K1980进行了接合试验,利用厄他培南和舒巴坦作为接合子菌株筛选药物,成功筛选到了鲍曼不动杆菌A1979和肺炎克雷伯菌K1980菌株的接合子,药敏试验结果证实接合子菌株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表现为耐药。ERIC-PCR和PFGE试验均证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抗生素耐药的接合子菌株与敏感的受体菌的ERIC-PCR和PFGE谱型完全一致。由于此次选择的供体菌鲍曼不动杆菌A1979其产金属酶的种类尚未知晓,因此接合子菌株中含有哪一种金属酶基因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后续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将选择更多的菌株进行类似的直接的接合试验。并对接合试验所获得的接合子菌株以及供体菌和受体菌中的耐药质粒DNA分别进行测序分析,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解释碳青霉烯酶在不同种属细菌间转移的机制。我们对神经外科病房某一床位进行了调查。该床位频繁地住过CRE菌株感染患者或定植者。采用含1片厄他培南(10μg)纸片的5毫升MH肉汤的增菌法从患者肛周标本、尿道口标本以及氧气湿化瓶中的水样标本中均分离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PFGE同源性分析证实分离自这3份标本中的3株菌株为同一PFGE谱型。同时采集该病房7位患者床头的氧气湿化瓶中的水样标本,结果发现从其中5名患者的湿化瓶水样中分离出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鲍曼不动杆菌和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而对神经外科某一病房的环境标本及工作人员的一次集中采样筛选CRE菌株结果显示,病床左右栏杆及桌子台面的环境标本,护士的手上以及输液泵屏幕上均存在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提示氧气湿化瓶和医院环境中存在的CRE菌株可能是在医院环境中引起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的关键传播源头之一。对78株CRE菌株感染患者的病史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发现多种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引流管包括导尿管和脑脊液引流管的留置可能是导致CRE菌株感染和难以清除的危险因素;CRE菌株携带或感染患者在不同床位和病房之间的频繁轮流更换可能是导致CRE菌株在医院范围内广泛播散的关键因素。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自华山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等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高。其中CRE菌株绝大多数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对其的的MIC90均≥256 mg/L。这些CRE菌株绝大多数分离于神经外科病房患者,并以尿液标本与呼吸道标本的分离株为主。2.改良Hodge试验对78株CRE菌株中的碳青霉烯酶检测的结果显示,93.6%(73/78)的菌株为碳青霉烯酶产生株。与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相比,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9%、12.9%。3.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及SDS-PAGE电泳分析外膜孔蛋白结果显示,60.3%(47/78)的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其中33.3%(26/78)产KPC-2型酶。产生碳青霉烯酶是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35.9%(28/78)的菌株至少丢失1条外膜孔蛋白,提示产生ESBLs和/或质粒AmpC酶且同时合并外膜孔蛋白丢失是导致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另一个重要的耐药机制。4.虽经多次接合试验和转化试验,但编码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始终无法从供体菌转移至敏感菌中,但供体菌中的ESBLs基因却在接合的过程中进行了转移。推测编码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或与ESBLs基因分别存在于不同的耐药质粒上。5. 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存在克隆菌株在不同病房之间的流行和传播。6.含1片厄他培南(10μg)纸片的5毫升MH肉汤增菌法可提高从各类标本中筛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检测率,可作为医院感染调查的推荐检测方法。7.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外科病房多数氧气湿化瓶中均检测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病床周围、医护人员手部以及患者肛周均携带有CRE菌株。上述因素可能是导致CRE菌株在医院环境广泛播散引起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的关键传播源头。8.本研究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手卫生和加强医院环境消毒卫生将是阻断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在医院环境内广泛播散的关键措施。及时采取有效地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限制耐药菌株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的播散将成为当务之急。

安金龙[9](2009)在《滋肾通关胶囊治疗肾虚湿热淋证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滋肾通关胶囊对肾虚湿热淋证的治疗作用,评价其疗效,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滋肾通关胶囊药效学研究,探讨其治疗淋证的可能作用机制。为滋肾通关胶囊的新药开发提供临床和实验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分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三部分。理论研究以收集整理古代对淋证文献记载及现代对尿路感染研究文献为主。临床研究以滋肾通关胶囊治疗40例肾虚湿热淋证患者,观察用药后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及主要疗效性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实验研究采用不结扎输尿管,直接膀胱注射大肠杆菌方法制作急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配制了滋肾通关丸、滋肾通关胶囊、滋肾通关软胶囊等一系列药物。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滋肾通关胶囊组、滋肾通关胶囊高剂量组、滋肾通关软胶囊组、滋肾通关丸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第3天、第7天、第12天收集标本,通过检测相关指标评价滋肾通关胶囊的药效,进而探讨其治疗淋证可能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我们研究表明:肾虚膀胱热是淋证的基本病因病机,针对此病因病机所立之益肾清利法为治疗淋证的基本大法,而这正是滋肾通关丸立法依据、功用所在。临床研究显示经服用滋肾通关胶囊治疗肾虚湿热淋证总有效率为87.5%,症状积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的尿白细胞、红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研究表明:滋肾通关胶囊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对尿路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滋肾通关丸相比,相同剂量下,胶囊疗效优于丸剂。研究结论:研究显示滋肾通关胶囊治疗肾虚湿热淋证疗效显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尿道粘膜sIgA的分泌,增强杀菌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谢璇[10](2007)在《反复尿路感染寒热错杂证证候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易反复发作。许多病人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对此类疾病不十分重视;而临床方面,仍然存在着如实验室检查不规范、临床诊断不确切、以及抗生素选择及应用不正规等诸多问题,引起或加重尿感的反复发作。许多患者每年为此支付大量医疗费用,且部分可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可归属中医学“淋证”、“劳淋”范畴。中医药在反复尿感的治疗中具有效、简、廉且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开展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过程中,医者都特别重视尿路症状的变化,而对全身症状观察尚不够仔细;对反复尿感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多围绕肾虚与膀胱湿热,而对其它因素如内外寒邪未予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反复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证候学研究,观察寒热错杂证在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中所占比重及其证候分布特点。通过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采用统计描述的统计方法分析,共100例病例入组,其中2例男性病人,男女比例1:49。按年龄分段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3~82岁之间,平均年龄约56.5±14.7岁,50岁以下反复尿感患者仅占30%;寒热错杂证共73例,热证27例;40~79岁年龄段寒热错杂证患者共64例,在所有反复尿感患者中所占比例为64%,在寒热错杂证中所占比例为88%。因而可见,“寒热错杂证”在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中较为普遍,且反复尿路感染及反复尿感中寒热错杂证均具年龄分布特点,反复尿感在50~79岁患者多见,而寒热错杂证者尤以40~79岁患者多见。因而提示内外寒邪在反复尿路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不良因素。对临床症状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反复尿路感染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及寒热错杂证患者常见的寒证症状,初步了解了反复尿路感染的证候学特点。为反复尿感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二、1000份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0份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膀胱癌相关泌尿系统菌群的特征解析、组织分布及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膀胱癌患者尿液增强定量培养质谱鉴定与尿液菌群特征分析
    1. 实验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膀胱癌与癌旁组织菌群荧光原位杂交验证及组织菌群特征分析
    1. 实验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膀胱癌患者尿液中不可培养细菌的质谱直接鉴定及拓展应用
    1. 实验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附原始图

(2)基于微流控液滴数字化显色分析的耐碳青霉烯细菌快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略缩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美国风湿病学院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附录C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附录D 尿路感染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节选)
    附录E 个人简历
    附录F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G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隐球菌脑膜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肠球菌260株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质量控制菌株:
    1.3 细菌鉴定:
    1.4 药敏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肠球菌的分离率:
    2.2 肠球菌的菌群分布:
    2.2 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5)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核病细菌学诊断
    (一) 涂片和培养法
    (二) 抗Mtb药物药敏试验
        1. 传统抗Mtb药物药敏试验:
        2. 几种抗Mtb药物药敏检测新方法的评价:
二、结核病影像学诊断
    (一) 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二) 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 肺结核CT灌注成像
    (四)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五)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六) HIV感染和 (或) AIDS伴Mtb双重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七) MRI在胸部结核病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
    (八)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在结核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九) 肺外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1. 结核性脑膜炎 (简称“结脑”) :
        2. 其他肺外结核:
    (十) 分子影像学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三、结核病的免疫学诊断
    (一) 结核病细胞免疫学诊断
        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IGRAs) 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2. 腺苷脱氨酶 (ADA) 联合IGRAs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3. T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应用:
        4. T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测定:
    (二) 结核病血清学诊断
    (三) 其他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四、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
    (一) Xpert Mtb/RIF技术
    (二) 分子线性探针测定法 (molecular line probe assays)
    (三) 多重PCR (multiplex PCR) 检测技术
    (四) 实时PCR技术
    (五) 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六) 基因芯片技术
    (七) 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内镜介入诊断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一) 肺结核
    (二) 气管支气管结核
    (三)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
    (四) 胸膜结核

(7)133株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细菌型与L型药敏及尿液分析结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所致医院感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本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筛选及药敏试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第二部分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第三部分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传播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第四部分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的病史资料调查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在学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文章
致谢

(9)滋肾通关胶囊治疗肾虚湿热淋证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1 尿路感染的定义
        1.2 尿路感染的分类
        1.3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
        1.4 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
        1.5 尿路感染病程中免疫反应
        1.6 流行病学研究
        1.7 尿路感染的病理变化
        1.8 临床表现
        1.9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1.10 诊断及鉴别诊断
        1.11 病程经过及预后
        1.12 治疗
        1.13 预防
    2.祖国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1 古代医家对淋证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淋证的认识
二、临床研究
    1.研究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资料与方法
        1.3 病例来源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一般资料
        1.7 治疗方法
        1.8 观察指标
        1.9 疗效评价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变化
        2.3 尿常规疗效判断
        2.4 不良反应
    3.结论
    4.讨论
三、实验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实验方法
        2.2 药物制备
        2.3 统计方法
    3.实验研究结果
        3.1 血常规
        3.2 尿常规检测
        3.3 尿细菌培养
        3.4 肾脏病理改变积分
        3.5 血清IL-2检测
        3.6 血清IgG检测
        3.7 血清IgM的检测
        3.8 尿液sIgA的检测
    4.结论
    5.讨论
        5.1 肾虚湿热淋证的研究
        5.2 淋证的复发和加重问题
        5.3 滋肾通关丸组方配伍
        5.4 滋肾通关系列制剂剂型间的比较
        5.5 3种急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制作的比较
        5.6 黏膜免疫及sIgA在尿路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反复尿路感染寒热错杂证证候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尿路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定位
        1.3 治疗
    综述二 淋证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2.4 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
        2.5 发挥中医药优势
        2.6 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反复尿路感染寒热错杂证证候学初步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附表: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1000份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膀胱癌相关泌尿系统菌群的特征解析、组织分布及差异细菌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研究[D]. 李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微流控液滴数字化显色分析的耐碳青霉烯细菌快速鉴定[D]. 何浩延.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张同桐.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4]肠球菌260株耐药性分析[J]. 关丽迎. 实用医技杂志, 2013(09)
  • [5]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J].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of Clinic Society. 中国防痨杂志, 2013(06)
  • [6]尿液细菌L型培养在诊治泌尿系感染中的作用[J]. 郑晶,郑照军,杨萍,张凡,郭普,郭晖,孙红,李兴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10)
  • [7]133株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细菌型与L型药敏及尿液分析结果比较[J]. 刘凌,喜贺热,张春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02)
  • [8]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所致医院感染控制研究[D]. 胡付品. 复旦大学, 2010(11)
  • [9]滋肾通关胶囊治疗肾虚湿热淋证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D]. 安金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
  • [10]反复尿路感染寒热错杂证证候学初步研究[D]. 谢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1000个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