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没有仓库(论文文献综述)
张敬军[1](2020)在《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秉承着技术理性的原则,自上而下的厂房规划手法建立起城市中一座座的厂区——高耸的围墙、无视场地周围环境而自成一体的厂区、便于交通的平坦场地、绝对功能性的分区、封闭的厂房……形成城市的环境特性往往是单调的。这种追求统一、标准、经济、高效的建造手法达到生产的目的在工业建筑的建造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篇论文并非想去探讨工业建筑采用这种形式的建造手法是否得体,而是想去探讨工业遗产再利用为当今生活场景的创意园、社区建筑、博物馆等公共空间时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的城市更新任务已经渐渐从增量发展转换到存量优化的阶段,研讨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何通过再利用回归场地、回归人们的生活也成了必要。作为对建筑地域性的认识之一,批判的地域主义认为当我们面对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性时,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抵抗的建筑。尊重客观环境、回归场地自下而上的建造,“有限制”的营造形成整体环境的协调,并将一个地区的历史脉络、生活图示、自然环境等融入营造的过程并获得场所的氛围。基于此,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更提倡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去重新认识工业建筑与自身场地、气候地域、周围环境、城市肌理等建筑与大地之间不能割舍的联系。本文的主要章节是通过去识别国内外为回应独特的所在地而形成关联性设计策略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案例,并将地域性视角下的再利用细分为“场地、气候、场景”三个方面去进一步分析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工业遗产如何去回应自身独特的所在地,而形成基于“此地”的建造活动。在以“批判性地域主义”为主导的理论指导,结合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总结设计策略。将该设计策略融入到龙归镇粮食加工所的改造之中,理论指导实践,使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重回地方的建造。在该项目结束后对设计策略总结并反思。
王吉臣[2](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龙宗煜[3](2020)在《北京绢人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华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生成了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北京作为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铅丝为骨干,绢、绸、绡、纱、罗、缎、绫等为主要材质的立体人形艺术品,其称呼,因地域不同,甚至历史发展的转变而各异,或曰“人偶”“绢娃”“绢孩儿”“人形布娃娃”“美术人形”“绢塑”“扎彩”“纱阁戏人”“绢制紫姑”等等。因该项工艺在北京地区得以恢复创作,京味浓郁,故习称北京绢人。20世纪50年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家们在古代绢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北京绢人的创作。在政府各界的支持下,北京绢人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完善其工艺与品类,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国外友人。至21世纪,北京绢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成为首要难题,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制作所取代,核心工艺濒临失传。其次,产品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发展现状让北京绢人无法进一步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北京绢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面对这些困境,笔者采访了多位传承人及调研市场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北京绢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日本人形、美国芭比娃娃的成功发展案例,对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探究。
吴盛杰[4](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提出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孙延青[5](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认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钱竞[6](2019)在《数字经济时代E公司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早互联网的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应用于美国的军事连接,随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在此期间,人们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逐渐被计算机数据和工业自动化替代,信息的互联互通标志着世界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近几年,中国政府也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高度关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G20期间,中国政府提出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各行各业要紧跟时代,和互联网接轨,让互联网经济在行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供应链管理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也被赋予了其时代特征:一,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生产要素成为供应链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二,供应链的基础设施从传统的设施转变为数字基础设施;三,供应链中的供给和需求的界线日益模糊。对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来说,整个汽车供应链系统的数字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2017年到2018年很多汽车主机厂的投资大多用在了智能化的战略部署,全面汽车供应链系统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供应商的合作上。整车厂不再是单独销售汽车,而是已经开始将自己定位成移动通讯、货运运输、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等技术方案的提供者,汽车企业发展在战略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汽车工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五大特点:基于信息协同融合目标的云端化;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制造智能化;基于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新自动化;基于生产过程透明化的数据化;基于管理规范目标的标准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创新;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让汽车零配件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目标,汽车零配件企业不断寻找供应链管理最优方法。由精益思想演化而来的精益供应链管理被大部分汽车零配件企业广泛运用。为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解析我国数字经济时代汽车零配件企业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思路为引,对汽车零配件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出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保障和主要路径。最后根据汽车零部件企业E公司精益供应链优化的案例,从六个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的主要路径详细描述精益化策略制定、优化方案,并用实际财务数据证明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的成效和必要性。本文提出的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的六个主要路径,和对其做的实证研究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可以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借鉴。
黄梵[7](2015)在《浮色》文中认为故乡仿佛就是我自己……——题记关键词安国寺:据考证,安国寺初名护国寺,始建于公元657年,之后两度隳颓于乱世(唐武宗灭佛和唐末战乱)。到五代南唐,因李璟倡佛,在旧址上精心重修。苏轼贬居黄州时,对安国寺产生了不懈的兴趣,他利用安国寺重塑了自己受贬的心境。从已写的诗文《黄州安国寺记》《安国寺寻春》《安国寺浴》《应梦罗汉》等,可以察觉他写安国寺其实没有止境。他在
杜洁[8](2013)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营销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是一个以青少年为受众定位的出版社。在1985年成立之初该社就坚持为未成年教育服务的理念,创造了大批的畅销图书,成为同类出版社的佼佼者,在我国图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在具体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顺应时代发展和受众的需求,根据自身的背景和发展程度,坚持走品牌营销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本文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营销为研究主题,首先介绍了品牌的含义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营销的背景。其次,介绍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最确立、品牌辉煌发展和品牌最终形成的三个阶段。再次,本文又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分析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形成的两种模式。接着介绍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经营的特点。最后分析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参考对策,试图为我国其他出版社乃至其他行业的品牌营销提供参考经验。
董伟[9](2001)在《大连城市规划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连,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的性质、功能不同,城市规划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大连,在沙俄殖民时期,作为沙俄的远东桥头堡;在日本占领时期,作为日本军事输送一大要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又成为了东北经济区窗口。城市规划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昨天的城市必会对今天的规划产生影响,今天的规划又必须面向城市的明天。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连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以史为鉴,认真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建设未来。本文在比较、总结大连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大连城市规划。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张倩[10](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二、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没有仓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没有仓库(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工业区的衰退与调整 |
1.1.2 后工业时代下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
1.2 研究的对象 |
1.3 研究的指导理论 |
1.3.1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论 |
1.3.2 地域主义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意义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域性与地域主义的理论研究 |
2.1 概念明晰 |
2.1.1 地域性 |
2.1.2 地域主义 |
2.1.3 “地域性”与“地域主义”的联系 |
2.2 地域主义的发展 |
2.2.1 批判性地域主义前的地域主义发展 |
2.2.2 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 |
2.2.3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小结 |
2.3 我国的地域性探索 |
2.3.1 二十一世纪前地域主义在我国的发展 |
2.3.2 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地域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
2.4 当今地域主义内涵总结 |
2.4.1 回归理性的范畴 |
2.4.2 搭建文化与文明的桥梁 |
2.4.3 尊重客观事实 |
2.4.4 回归场地,自下而上的建造 |
2.4.5 场所精神的重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3.1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3.1.1 国际上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3.1.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3.2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概括 |
3.2.1 工业建筑遗产空间结构分类分析 |
3.2.2 工业遗产厂房空间结构分析 |
3.2.3 工业遗产厂房构成结构分析 |
3.3 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导向分析 |
3.3.1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分析 |
3.3.2 以博物馆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
3.3.3 以住宿酒店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 |
3.3.4 以景观公园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
3.3.5 其他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 |
3.4 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改造策略分析 |
3.4.1 工业遗产厂房空间改造 |
3.4.2 工业遗产厂房墙面围护的保护与改造 |
3.4.3 工业遗产厂房屋顶围护的保护与改造 |
3.5 影响工业遗产厂房改造设计策略的关联因素分析 |
3.5.1 设计策略与“人”的联系 |
3.5.2 设计策略与“此时”的关联 |
3.5.3 策略与“此地”关联 |
3.5.4 影响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设计策略关联因素的小结 |
3.6 理论的结合与适宜性分析 |
3.6.1 地域性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对问题的分析 |
3.6.2 理论植入适宜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分析 |
4.1 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
4.1.1 乌海市青少年创意园 |
4.1.2 昆山锦溪祝家甸砖窑文化馆 |
4.1.3 广州喜临院分析 |
4.1.4 地域性视角下的案例分析的小结 |
4.2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分析 |
4.2.1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原状 |
4.2.2 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与自身场地的关联分析 |
4.2.3 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与周边环境的关联分析 |
4.2.4 工业遗产再利用设计策略与城市设计的关联分析 |
4.3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分析 |
4.3.1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原状 |
4.3.2 调整厂区规划回应当地气候 |
4.3.3 厂房再利用中回应当地气候 |
4.3.4 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回应当地气候小结 |
4.4 场景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再利用分析 |
4.4.1 场景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原状 |
4.4.2 工业遗产再利用后对场景感的塑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
5.1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
5.1.1 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回应自身场地 |
5.1.2 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回应周边环境 |
5.1.3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
5.1.4 场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小结 |
5.2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
5.2.1 调整厂区规划回应当地气候设计策略 |
5.2.2 厂房再利用中回应当地气候设计策略 |
5.2.3 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中回应当地气候的思考 |
5.2.4 气候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小结 |
5.3 基于场景视角下的设计策略 |
5.3.1 回归生活世界 |
5.3.2 对话现有场地 |
5.3.3 塑造场所精神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龙归粮食加工所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实践 |
6.1 龙归粮食加工所场地分析 |
6.1.1 场地区位 |
6.1.2 场地现状分析 |
6.1.3 场地的周边条件分析 |
6.1.4 龙归粮所现状小结 |
6.2 龙归粮食加工所场地规划策略 |
6.2.1 场地整体规划简介 |
6.2.2 场地营造中对“人”的思考 |
6.2.3 场地营造中对“此时”的思考 |
6.2.4 场地营造中对“此地”的思考 |
6.3 龙归粮食加工所厂房改造设计策略 |
6.3.1 厂房再利用整体改造思路 |
6.3.2 厂房再利用中对“人”的思考 |
6.3.3 厂房再利用中对“此时”的思考 |
6.3.4 厂房再利用中对“此地”的思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研究对象 |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北京绢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北京绢人艺术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2 北京绢人的产生与发展 |
2.1 春秋战国萌芽时期的着衣墓俑 |
2.2 唐代发展时期的傀儡戏人 |
2.3 宋代成型时期的绢孩儿 |
2.4 清代繁盛时期的北京绢制紫姑 |
2.5 民国衰落时期的北京绢人 |
2.6 20 世纪50 年代恢复时期的北京绢人 |
本章小结 |
3 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 |
3.1 第一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研究小组传承 |
3.1.1 政府各界的关怀 |
3.1.2 制作题材多样化 |
3.2 第二代:以杨乃蕙为代表的制造厂传承 |
3.2.1 北京美术人型厂成立 |
3.2.2 制作品类多样化 |
3.3 第三代:以崔欣为代表的工作室传承 |
3.3.1 制作工艺创新 |
3.3.2 北京绢人工作室的成立 |
3.4 北京绢人影响的其它地区传承人 |
本章小结 |
4 北京绢人的工艺特征 |
4.1 制作工艺 |
4.1.1 材料与工具 |
4.1.2 制作流程 |
4.2 造型之美 |
4.2.1 仕女绢人 |
4.2.2 剧装绢人 |
4.2.3 神佛绢人 |
4.2.4 少数民族绢人 |
4.2.5 其它题材绢人 |
本章小结 |
5 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思考 |
5.1 传承困境 |
5.1.1 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 |
5.1.2 研创资金不足,后继乏人 |
5.1.3 传承人身份之争 |
5.2 发展思考 |
5.2.1 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 |
5.2.2 传承人的培养与支持 |
5.2.3 题材与品类的创新 |
5.3 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的比较分析 |
5.3.1 日本人形——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
5.3.2 芭比娃娃——多层次的产品开发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附录 B 20 世纪50 年代至21 世纪初北京绢人发展年表 |
附录 C 北京绢人名家崔欣访谈 |
附录 D 北京绢人名家滑树林访谈 |
附录 E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
结语 |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参考资料 |
后记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数字经济时代E公司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数字经济理论 |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 |
一、供应链的发展及相关研究 |
二、精益供应链理论研究 |
三、汽车零配件行业供应链研究 |
第三章 汽车零配件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汽车零配件业发展概述 |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
二、传统汽车零配件压力增大,传统零配件市场不被投资者关注 |
三、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增量空间大,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
第二节 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与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数字经济时代汽车零配件业带来的给予和挑战 |
第四章 基于精益思想的E公司供应链优化思路 |
第一节 数字经济时代精益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逻辑和目标 |
一、汽车零配件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逻辑 |
二、汽车零配件行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 |
三、我国汽车零配件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目标分析 |
四、我国汽车零配件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两个保障分析 |
第二节 汽车零配件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
一、供应商分层管理 |
二、精准生产计划 |
三、库存削减 |
四、智能生产自动化 |
五、物流管理优化 |
六、IT系统植入 |
第三节 基于精益思想的E公司供应链优化过程 |
一、E公司为精益供应链策略重组公司组织架构 |
二、供应商分层管理-战略分类和优化资金流 |
三、精准生产计划---基于ABC-XYZ分析法的生产计划的制定 |
四、库存削减-车间超市的建立 |
五、智能生产自动化生产方式的选择和推行 |
六、物流管理精益化的三项内容 |
七、E公司精益供应链IT系统植入计划 |
第五章 E公司精益供应链实施效果比较 |
第一节 实施后成本效果比较 |
第二节 实施后库存、流程优化等效果比较 |
第三节 E公司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实施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的策略建议 |
第一节 企业内部供应链精益化策略建议—管理能力的飞跃 |
一、成立精益供应链管理组织机构、职能部门的损益承诺 |
二、管理系统的优化和再造,打通供应链关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
三、利用智能技术驱动企业供应链再造,优化生产、物流、库存 |
四、建立全面的网链系统植入、利用IT技术对比数据进行综合决策 |
五、注重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二节 企业外部供应链改造策略建议—深度合作迎接挑战 |
一、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外部网链系统导入 |
二、与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网链系统延伸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浮色(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评职称 |
报复 |
胜利 |
查课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尾声 |
致谢 |
(8)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品牌的含义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经营现状 |
1.1 品牌的含义 |
1.2 品牌的功能 |
1.3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发展现状 |
1.4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营销的必然性 |
1.4.1 应对同类出版社的竞争 |
1.4.2 应对集团内部出版社的竞争 |
1.4.3 应对与替代产品的竞争 |
1.4.4 应对与民营书商、图书网站之间的竞争 |
第2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营销的三个发展阶段 |
2.1 品牌的最初确立时期(1985 年—1990 年) |
2.2 品牌的辉煌发展时期(1990 年——2009 年) |
2.3 品牌的维护提升时期(2010 年——) |
第3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定位及品牌营销模式分析 |
3.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定位 |
3.1.1 出版社定位 |
3.1.2 读者定位 |
3.1.3 经营理念定位 |
3.2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营销模式 |
3.2.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营销的宏观模式 |
3.2.2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营销的产业链模式 |
第4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营销的特点 |
4.1 树立品牌意识 |
4.2 实行全版权经营模式 |
4.3 拥有庞大的内容资源 |
4.4 提倡与时俱进、自主创新 |
4.5 建立有效的品牌营销网络 |
4.6 注重品牌的产业连带效应 |
4.7 注重品牌间的强强联合 |
第5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品牌营销中的问题及参考对策 |
5.1 品牌营销中面临的问题 |
5.1.1 具有品牌优势的内容产品数量稀缺 |
5.1.2 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市场相对狭窄 |
5.1.3 引进版权的品牌图书远远大于输出版权的图书 |
5.2 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相关对策 |
5.2.1 挖掘更多的内容资源,加强和更多优秀的童书作家的合作 |
5.2.2 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媒介技术 |
5.2.3 提升品牌价值,注重品牌的维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大连城市规划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大连城市起源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1898年以前大连地区简史 |
第二节 1899年大连开埠 |
第三节 1905年日本侵占大连 |
第四节 1945年苏联占领大连 |
第五节 1951年大连回归祖国 |
第二章 沙俄租界时期城市规划 |
第一节 城市、港口选址及规划内容 |
第二节 执行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城市规划评述 |
第三章 日本占领时期城市规划 |
第一节 日本占领初期(1904~1909年) |
第二节 日本占领中期(1910~1929年) |
第三节 日本占领后期(1930~1945年) |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城市规划评述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时期城市规划 |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第二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 |
第三节 “58规划”回顾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城市规划 |
第一节 规划的内容 |
第二节 对“80规划”的评价 |
第三节 “80规划”执行情况 |
第四节 分区规划 |
第六章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 |
第一节 规划内容 |
第二节 “90规划”执行情况分析 |
第七章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规划 |
第一节 城市功能、性质和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市域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城市规模 |
第四节 城市发展规划 |
第五节 城市对外交通 |
第六节 主城区用地布局 |
第七节 风景旅游 |
第八节 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 |
(10)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没有仓库(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性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厂房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D]. 张敬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北京绢人艺术研究[D]. 龙宗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4]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6]数字经济时代E公司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D]. 钱竞. 浙江工商大学, 2019(12)
- [7]浮色[J]. 黄梵. 作家, 2015(23)
- [8]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品牌营销研究[D]. 杜洁. 河北大学, 2013(S2)
- [9]大连城市规划史研究[D]. 董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01(01)
- [10]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