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安地区农机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周年兵[1](2021)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沿淮下游地区是江苏优质稻米供应的主产区之一。在该地区开展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茬口衔接、促进水稻生产持续优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试验在稻麦两熟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淮安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中熟中粳软米南粳505和南粳2728,迟熟中粳软米南粳9108和丰粳1606,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为试验材料,设置7种不同的全生育进程温光动态处理,即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10日(代号S1)、5月17日(S2)、5 月 24 日(S3)、5 月 31 日(S4)、6 月 7 日(S5)、6 月 14 日(S6)、6 月 21 日(S7)。研究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生育进程、产量、稻米品质、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类型粳稻高产、优良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需求,为充分利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推荐适宜栽培期。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要素的差异:(1)水稻生长季,温度指标中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和夜间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光照指标中,日均辐射量和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日较差、日降雨量、累计降雨量、平均湿度、日间湿度和夜间湿度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日均温度、有效积温、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可作为温光因子的核心指标用于分析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温光的响应。(2)随着播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抽穗和成熟期均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呈显着缩短的趋势,其中播种至抽穗期天数的减少是全生育期天数减少的主要原因。(3)三种类型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着播期推迟呈下降的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日均温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有效积温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三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均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2年播种至抽穗期累计降雨量基本一致,但抽穗至成熟期降雨量在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017年降雨量显着多于2018年。不同处理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与降雨量规律基本一致。温光要素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1)随着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减少,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1.25%-29.49、1.71%-35.14%和1.83%-34.06%。三种类型品种穗数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分别降低0.79%-14.42%、1.51%-15.14%和 0.71%-15.58%,结实率分别降低 0.45%-8.71%、0.21%-14.51%和 0.34%-12.05%。各类型水稻通过早播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是优质稻米在沿淮下游地区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有效积温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日均辐射量和累积太阳辐射量。(2)三种类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群体干物质重和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不同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减少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是优质粳稻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特征。(3)中熟中粳软米获得相对高产时,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为分别26.3-26.9℃、20.4-22.7℃和24.4-24.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506.2-1572.6℃、582.9-706.3℃和2089.6-2275.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高产对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要求一致,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5℃、20.4-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55.4-1672.1℃、577.7-663.6℃ 和 2231.3-2303.4℃。温光要素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1)三种类型品种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生产效率均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成熟期S2-S7处理氮素积累量分别较S1处理分别减少1.10%-25.38%和1.55%-31.59%,籽粒氮素生产率分别降低0.49%-5.49%和0.18%-5.27%。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积温、日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2)稳定抽穗前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提高抽穗后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是优质粳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重要特征。(3)试验中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需求与获得相对高产对温度的需求基本一致,中熟中粳软米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9℃、20.5-22.7℃ 和 24.4-25.0℃;有效积温分别为 1506.2-1572.6℃、584.8-706.3℃和2088.9-2275.9℃,迟熟中粳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4-26.8℃、20.2-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64.5-1672.1℃、577.5-663.6℃ 和 2248.8-2303.4℃。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而变优,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提高0.13%-5.8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变劣的趋势,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分别降低0.60%-10.88%和0.58%-8.40%。(2)中熟中粳软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垩白粒率在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3)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加工品质2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2.7℃ 和 488.6-706.3℃;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 18.8-22.0℃和 498.1-663.6℃;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1.9℃和519.0-663.6℃。中熟中粳软米外观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外观品质3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0.2℃和488.6-560.8℃;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18.8-20.2℃和498.1-566.0℃;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0.7℃ 和 519.0-607.8℃。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食味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表现为外观变差、黏度下降和硬度升高,米饭食味值分别降低了 2.17%-23.92%、1.27%-17.66%和1.02%-24.32%。(2)理化指标上,三种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减少而升高,胶稠度长度呈缩短的趋势,RVA谱特征值表现为崩解值下降,消减值升高。(3)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较优食味值时,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0.4-22.7℃、20.4-22.0℃ 和 20.5-21.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582.7-706.3℃、575.4-663.6℃和 583.1-663.6℃。沿淮下游地区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点及适宜栽培期:温度是影响三种类型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主要温光因素。中熟中粳高产、优质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协同时,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适宜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1-27.0℃、20.3-23.0℃和24.4-25.0℃,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4.8-29.0℃;迟熟中粳(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2-26.6℃、20.4-22.0℃和24.4-24.7℃,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6.0-27.1℃。依据沿淮下游地区历年温光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综合各类型水稻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温光的需求。中熟中粳适宜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5/24、8/20-8/26和10/14-10/18;迟熟中粳适宜和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相同,分别为5/16-5/17、8/24-8/26和10/19-10/21。中熟中粳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17、8/20-8/22和10/14-10/16。水稻-蔬菜、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绿肥种植模式下,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实现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播种日期范围较稻麦两熟模式早1-5d。
李浩然[2](2020)在《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方式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分析》文中提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在原有产品和服务之外生产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随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1957年伊戈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并讨论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在那之后海内外众多学者就兴起了对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尽管到目前为止,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但是学术界对多元化战略的效果仍有争议。现有关于多元化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领域,而对多元化战略的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鹏起科技多元化战略这一典型案例,从微观主体角度分析理论研究存在的分歧。另外,尽管前人对多元化战略的案例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多个类型多元化战略间的对比分析,因此本文选择经历三种多元化经营的鹏起科技作为案例公司,创新性地将三种多元化经营置于同一背景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多元化经营方式选择的内在原因和其对业绩的作用,丰富了多元化战略的文献,并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参考。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多元化战略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且对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多元化战略的类型与业绩的关系和多元化战略的风险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第二部分是多元化战略的理论概述,是本文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多元化战略的概念与类型、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影响多元化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多元化战略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以鹏起科技为例,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了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背后的动因;第四部分是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过程的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对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各阶段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其多元化经营效果的评价;第五部分为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主要概括了案例研究的结论并提供关于企业合理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1)以往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多元化经营的效果,本文结合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来分析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补充了多元化战略研究的文献。(2)以往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案例研究主要是针对一种多元化经营方式的研究,缺乏多种多元化经营方式间的比较研究,本文将三种多元化战略置于同一案例下进行分析,通过对鹏起科技三个阶段多元化战略间的对比,揭露了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类型选择的要素和不同多元化经营方式对业绩影响上的差别,为其他上市公司就如何选择多元化经营方式与提高公司价值提供借鉴。
赵雪峰[3](2020)在《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机安全监理是顺应农业机械化潮流,应运而生的行业,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检查整治等方式消除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在机构改革、职能整合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新形势,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强化农业机械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H市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农机监理行业内部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 H市农机安全监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 H市农机安全监理的现状、已采取措施、工作成效,第四章总结了国内外农机安全监理的先进经验,第五章对H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多项建议,第六章结语。本文认为,农机安全监理事关农机化事业,农机监理需要为农机化发展营造领导重视、社会关注、部门参与的良好氛围。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机安全监理在做好“规定动作”即做好常规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自选动作”即监理执法和安全宣教,把工作重心向行政执法上转移。提出了要从宣传、服务、业务、人员等方面进行强化,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水平,即要开拓宣传教育渠道,利用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农机安全生产月”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夯实农机监理业务,巩固牌证物资管理成果,不断推进变型拖拉机整治,在工作过程中注意留痕;做好惠民惠农服务,包括继续深入开展免费实地检验,加快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普惠,全面推广农机“双优”加油卡;打造专业执法队伍,对现有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进行各项培训,吸引人才充实农机监理执法队伍,开展农机专项整治,以工作促进步,填补农机事故处理经验缺乏的短板。通过以上途径,力图为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提供可行性改变方案,推动H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李梦茹[4](2019)在《A公司剥离环境产业案例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分散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增加,多元经营所带来的规模效益逐渐被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分散等损失所抵消,因此资产剥离逐渐出现在资本市场,引起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资产剥离是将企业的资产(包括子公司、业务部门、固定资产等)出售给第三方公司,从中获得现金或其他资产回报,以实现战略目标的举措。随着资产剥离案例的增加,对资产剥离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进行战略选择,创造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工程机械行业的A公司剥离其环境产业公司进行绩效研究。首先结合A公司剥离背景和实施情况得出其进行资产剥离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强化核心业务,实现融资需求以及提高经营效率;接着从估值以及未来发展角度分析其选择环境产业公司作为剥离标的的原因;然后分别从市场和财务角度对A公司剥离环境产业公司前后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市场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进行短期效益CAR和长期效益BHAR分析,财务角度采用会计研究法,运用杜邦分析法和现金流指标分析,得出A公司资产剥离实现了其剥离目标:工程机械行业营收大幅增加,现金流改善,降低财务风险,提升管理效率等;但一些财务指标与行业均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引起管理层关注,采取措施以顺利的完成聚焦主业的战略。最后,针对A公司环境产业剥离案例研究,总结经验:首先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不管是扩张型战略还是专业型战略,都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宏观环境;同时资产剥离目标应和企业战略目标充分结合;其次关于资产剥离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剥离标的、受让方、以及剥离之后的资源整合等以实现剥离目标;最后在剥离之后应对其进行监管和全面评估,继续优化,使得剥离效果更佳。
刘晓永[5](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陆海涛,吕建强,金伟,张鹏,吴芝玲,陈业[6](2018)在《我国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文中提出在我国叶蔬菜生产过程中,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远远低于耕整地、播种、移栽、灌溉及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影响叶菜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提高叶类蔬菜的收获机械化水平势在必行。首先,概述了我国叶菜收获机的研制现状,阐述了当前叶菜收获机的主要设计技术,包括动力设计、行走装置设计、切割装置设计、输送装置设计及收集装置设计等。同时,总结了我国叶菜类蔬菜收获机的组成类型、特点和应用,并提出了叶菜收获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王桂民[7](2017)在《基于规模化经营的水稻生产机器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与重要口粮,水稻种植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也必然保持增长。水稻产区农业经营方式正逐步由散户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过渡,经营主体的变化带来购机能力的提升以及产品多元化的要求,同时水稻产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巨大差异也对农机化技术装备的适应性提出不同要求。针对这些新时期水稻机械化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农机工业整体实力不断攀升,农机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的状况,如何就水稻生产技术的供给与需求展开分析?如何对水稻生产机器的选型进行合理评判?如何对水稻生产机器进行优化配置?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促进农业工程与管理科学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农业经济主体购机决策、农机生产商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战略决策等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LMDI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耕地流转预测法、基于数据挖掘构建的经营规模预测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定量分析了耕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流转规模的预测,揭示了农业经营规模分布情况与经营模式,对水稻生产全程装备进行了选型,围绕对规模化经营主体水稻生产需求进行了机器优化配置。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利用LMDI因素分解法定量分析了耕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构建出可流转耕地面积预测模型以及农户经营规模分布函数,分析了不同经营模式下的规模分布情况。(2)通过对江苏省36个县级农机推广机构调研,分析不同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供给与需求情况;通过对110个家庭农场调研,比较分析得出了水稻生产各个作业环节选用的机械化技术。(3)结合文献和调研分析,确定了水稻生产机器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与权重,构建了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针对不同指标的特性,通过座谈、资料查阅和问卷调研等,获取评价指标值,计算出每款机型的隶属度,以隶属度大小定量地综合判定机器的优劣。(4)分析水稻规模经营体的收益与成本机制,构建水稻生产机器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较为合理地建立了水稻生产机器优化配置模型,然后以苏州某家庭农场为例,利用水稻生产各作业环节的机器选型结果,通过实地调研得到各拟配机器价格、效率、成本等关键参数,由此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的系数,经求解运算得到了水稻生产各环节机器优化配置结果。通过上述研究工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经济因素、农民增收因素、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其中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的正面影响最大,经营意愿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农机化效应对耕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绝大部分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10%以上。(2)水稻生产机械技术选用方案如下:机械化旋耕以及深翻-旋耕组合、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化肥机械化撒施技术、地面高效植保技术、渠灌、、联合收获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产地烘干技术。(3)模糊综合评判法能较好地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对水稻生产机器选型时,能较好地克服理论分析法、大田实验法、专家评判法等方法的局限,以隶属度大小排序得出的水稻生产各作业环节的机器选型更符合实际。(4)构建的水稻生产机器优化配置模型引入了固定合同服务收入、竞争性服务收入与投资额约束,更符合当前我国水稻经营现实情况。以苏州地区的某家庭农场为例的水稻生产机器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优化后家庭农场的利润将比现有利润提高23.08%。
于新堂[8](2016)在《亿嘉农业机械装备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山东亿嘉农业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嘉农机)是一家是以“迪敖”农业装备为主体业务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公司面向国内外进行中高端大马力拖拉机、翻转犁、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等大型配套农机具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亿嘉农机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独特的销售渠道及产品推广能力,明显的价格、质量优势,强大的后盾支撑。亿嘉农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品研发没有形成成熟有竞争力的产品序列,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不科学导致经营不聚焦,战略方向主导性不强等。本文以竞争战略基本理论为指导,对亿嘉农机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得出结论:亿嘉农机应该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产品研发差异化、产品营销差异化、售后服务差异化等措施,从而有效区别于竞争对手,获得超额利润。最后,为保证战略有效执行制定了支持性保障措施:一是理顺组织架构,实施U型架构直线形式,增设审计部门进行公司各项审计。二是塑造亿嘉农机企业文化,建设与促进战略文化体系;三是提升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搭建合理的专业化人才结构;四是健全控制系统,有效保障战略落地。
王全忠[9](2015)在《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文中提出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耕地、光、水与热力资源分布决定了该地区农户多数执行一年二熟的农业耕种模式,其中“稻+稻”复种一直以来是农户针对大田农作物而选择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老龄化、非农就业机会变化以及农作物之间相对收益变化等诸多原因,致使该地区内农户的稻作制度选择存在多种演变方向的不确定性,这其中关于农户水稻复种指数下降、双季稻面积减少及稻田改制等倾向明显的现象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持续的关注。现有研究资料从多个方面追溯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原因,其中劳动力配置和农户收入两大因素备受关注。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致了大批具备比较优势的优质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农忙时节自家“劳动力不够”、“劳动力年纪太大”或雇工困难是很多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主要考虑。同时,具有相对较高收益的水稻替代作物种植或非农就业活动,导致农户家庭的生产资源和劳动配置发生变化,引发了农户降低水稻生产上的劳动投入或者调整水稻生产决策。另外也需注意到,由于农业生产传统、非农就业机会的多寡和双季稻的稳定收益及生产风险规避等因素,提高单位耕地的产出水平仍是增加长江流域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上要素配置的巨大变化和发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大米带”的生产优势,中国各级政府一方面从保障农户种稻收益的政策入手,千方百计稳定双季稻核心产区的种植面积,而另一方面选择推进农机服务的方式,以期来释放水稻生产上的劳动力约束,也为从事其它农作物种植或者非农就业创造了条件。长江流域稻作区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差异大和人口密集,而且农户多以小农经营为主,外界经济环境的拉动力与农户自身的追求收入增长的目标相结合,共同决定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演变方向。那么,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内的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演变方向是什么?若从农户收入视角来看,影响稻作制度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立足于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湘鄂赣皖4省,使用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在中国粮食恢复性增产和农业机械化推行初期的特定环境背景中,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目标下,家庭种植结构变化、非农就业与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相关研究结论如下:观测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2004~2010年间,长江流域稻作区内湘鄂赣皖4省的水稻复种指数逐年下降后趋稳,户均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小幅度地增加趋势,水稻复种指数存在向大户集中的迹象。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存在多种变化模式,“一直单季稻”、“一直双季稻”、“双改单”与“单改双”共存,其中鄂赣皖3省中多数农户维持了稻作制度模式的相对固定,而湖南省农户水稻“双改单”趋势较为明显。在农户家庭种植结构方面,水稻种植户倾向于小麦/油菜+水稻(水田)+棉花/玉米(旱地)的一年二熟制下的灌溉与旱作农业结合的生产模式。综合比较农户不同农作物间的收入和播种面积变化,发现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关联程度最大的农作物是棉花,而非水稻的替代性农作物(如同季的夏玉米与大豆及非同季的油菜与小麦)。虽然替代作物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水稻劳动配置上的竞争性,但替代作物的收入份额在农户种植业收入结构中的相对稳定,表明决定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可能另有原因。研究内容1:收入视角下农户家庭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虽然单季稻的作物组合模式(“稻+麦”、“稻+油菜”与“稻+麦+油菜”)的每亩净收益略高于双季稻,但是受限于替代作物的耗费劳动用工和机械化程度偏低等因素制约,农户选择上述单季稻的作物组合模式比例未发生了明显增长趋势。实证模型结果显示,农户种植结构内部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一影响关系的背后,实际上取决于农户种植结构中水稻与非稻作物净收益的相对变化。农户种植业净收益中非稻作物比重的上升,将会显着地诱发水稻复种指数下降或者稻田改制倾向。研究内容2: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且由于可在务农与非农就业的劳动时间上进行错峰配置,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程度未对稻作制度选择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得益于农机服务发展将农户家庭劳动力从水稻生产中逐步替代或释放出来,增加了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活动机会,农机服务程度对农户非农收入增长和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联立方程模型显示出农机服务对农户非农就业和稻作制度选择之间相反影响,表明农机服务发展不能完全兼顾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与非农收入的双重目标。研究内容3: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农机服务对单、双季水稻种植农户劳动投入的要素替代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两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均呈"倒U型"变化,递减趋势明显,这一规律反映出未来长江流域稻作区内湘鄂赣皖4省的水稻生产中,继续追加农机服务来替代劳动投入的难度在不断增加,替代程度也趋于逐步减弱。农机服务对水稻种植农户的收入效应主要影响到家庭总收入,而对稻作净收益的影响为负。样本研究期内,由于双季稻生产的劳动力约束和村庄季节性用工短缺难以有效解决,农机服务的发展不能提高农户的水稻复种指数,单一依托发展农机服务无法有效地激励农户选择双季稻。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平衡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与收入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1)理清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双季稻发展与收入增长的优先序。(2)继续拓展和延伸水稻生产上的农机服务项目和农机市场发育,积极探索农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形式。(3)合理利用村庄的农业生产"外部性"影响。(4)探索双季稻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黄凰[10](2014)在《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75%和36.89%,是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但2012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51%,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指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机械种植水平为12.7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将近20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技术模式不清晰、组织模式不明确、产业化经营不完善、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与环境不匹配等多个问题。为了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论文在系统工程和唯物辩证方法论的基础上,运用田间试验对比分析、计量分析、GIS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构建、模式评价和优选、模式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系统框架。论文构建了以主体、客体、需求、目标、技术路线/工艺和装备配备等基本要素构成,并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农艺制度、体制/机制等环境影响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系统框架,分析了模式的特征和表达方式,总结了南方双季稻区典型的4种技术模式26条技术路线,探讨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特点。(2)基于全局最优的角度,建立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评价体系,并构建了以评价模块为核心的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论文从目标原则、指标筛选、权重设置、标准值设定、评价方法选择等几个方面研究模式评价,建立了以评价指标和分析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从系统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功能开发、软硬件配置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由基本信息查询模块、田间试验模块和模式评价模块组成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3)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分别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模式环境进行了优化,并对工程模式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提出了模式优化方案。提炼出粮食安全前提下的品质提升原则、技术适宜前提下的鼓励先进原则、经济可行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和组织配套前提下的适度规模经营原则等4项模式优化原则。在总结日本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双季稻区的特点,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工厂化育秧与拌浆育秧、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机插秧与人工抛秧、窄行距插秧、乘坐式插秧和手扶式插秧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农机与农艺融合,提出了技术模式优化的方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模式研究当中,以地势、交通、距稻田距离作为主要因素,探讨了组织分布优化的方法。采用泰森多边形分析方法,研究了能使距离成本最低的作业服务范围优化的方法。从作业服务内容、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方式、合作行为、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扶持措施、农机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农机合作社的组织运行机制优化问题。利用比较分析和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模式环境的4个要素优化进行了研究。运用GIS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南方双季稻区适宜于不同工程模式的4大类区域类型。
二、淮安地区农机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安地区农机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及水稻生产概况 |
1.2.1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 |
1.2.2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概况 |
1.3 研究沿淮下游地区粳稻优质高产生产温光适应性及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
1.4 研究进展 |
1.4.1 温光对产量的影响 |
1.4.2 温光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4.3 温光对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进程及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淮下游地区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
2.3.3 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动态 |
2.3.4 温光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4.1 生育期的差异 |
2.4.2 不同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差异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地点 |
3.2.2 供试品种 |
3.2.3 试验设计 |
3.2.4 田间管理 |
3.2.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3.2.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3.4 相对高产的温光特点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3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光生态特征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指标与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4.3.4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征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2 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生态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5.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5.3.2 温光要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5.3.3 加工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4 外观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5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5.4 讨论 |
5.4.1 水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5.4.2 形成较优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播期范围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6.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温光要素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3.2 温光要素对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6.3.3 食味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因素的相关性 |
6.3.4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6.4 讨论 |
6.4.1 不同温光条件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稻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综合评价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水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7.3.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7.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4 综合评价结果 |
7.3.5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7.3.6 获得相对较高综合评分的温光特点 |
7.3.7 根据沿淮下游常年温光与栽培制度推荐适宜栽培期 |
7.4 讨论 |
7.4.1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
7.4.2 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栽培期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不同播期下优质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 |
8.1.2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8.1.3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8.1.4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8.1.5 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8.2 讨论 |
8.2.1 影响沿淮下游优质水稻产量品质的主要温光要素 |
8.2.2 形成优质高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度特点 |
8.2.3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生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栽培期 |
8.3 创新点 |
8.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方式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多元化类型选择与业绩关系的研究 |
1.2.3 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理论概述 |
2.1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概念及类型 |
2.1.1 多元化经营的定义 |
2.1.2 多元化经营的类型 |
2.1.3 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的指标 |
2.2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
2.2.1 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
2.2.2 合理配置企业的过剩经济或管理资源 |
2.2.3 寻求“集团势力”的发展 |
2.2.4 形成内部资本市场 |
2.3 企业多元化经营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
2.3.1 企业的类型 |
2.3.2 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 |
2.3.3 企业的技术水平 |
2.3.4 企业所在的行业 |
2.3.5 外部制度环境 |
2.4 多元化经营基本理论 |
2.4.1 战略管理理论 |
2.4.2 市场势力理论 |
2.4.3 资源基础理论 |
3 鹏起科技多元化选择的过程与原因 |
3.1 鹏起科技基本情况 |
3.1.1 鹏起科技简介 |
3.1.2 鹏起科技组织结构 |
3.2 鹏起科技多元化发展历程 |
3.2.1 相关多元化时期及其程度 |
3.2.2 非相关多元化时期及其程度 |
3.2.3 混合多元化时期及其程度 |
3.3 鹏起科技前期选择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
3.3.1 提高医药核心业务竞争力 |
3.3.2 巩固医药市场地位 |
3.3.3 通过医药市场发展相关业务 |
3.3.4 产生协同效应降低成本 |
3.4 .鹏起科技中期选择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
3.4.1 通过非相关多元化分散房地产业务风险 |
3.4.2 平衡单一产业收益波动 |
3.4.3 业务结构调整的需求 |
3.5 鹏起科技后期选择混合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
3.5.1 企业规模扩大后需要培养核心竞争力 |
3.5.2 企业规模扩大后要分散主营业务风险 |
4 鹏起科技多元化方式选择的经济后果分析 |
4.1 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三阶段财务绩效变化情况 |
4.1.1 衡量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的财务指标 |
4.1.2 相关多元化经营时期业绩变化 |
4.1.3 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时期业绩变化 |
4.1.4 混合多元化经营时期业绩变化 |
4.2 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三阶段市场绩效变化情况 |
4.2.1 相关多元化经营时期市场绩效变化 |
4.2.2 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时期市场绩效变化 |
4.2.3 混合多元化经营时期市场绩效变化 |
4.3 鹏起科技不同多元化时期业绩变化的原因分析 |
4.3.1 相关多元化时期业绩先升后降的原因分析 |
4.3.2 非相关多元化时期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4.3.3 混合多元化时期业绩改善原因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鹏起科技经历了曲折的多元化经营道路 |
5.1.2 相关多元化经营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1.3 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能够分散经营风险但需要控制规模 |
5.1.4 混合多元化能够平衡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风险 |
5.1.5 鹏起科技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行业选择不当 |
5.2 案例启示 |
5.2.1 应鼓励企业走混合多元化经营道路 |
5.2.2 多元化经营程度应适应企业的发展阶段 |
5.2.3 开展多元化经营要谨慎选择新进入的行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机事故 |
2.1.3 农机安全监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事故致因理论 |
2.2.2 法治政府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现状分析 |
3.1 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目前采取的措施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措施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农机监理宣传不到位 |
3.2.2 农机事故处理经验少 |
3.2.3 农机监理安全隐患多 |
3.2.4 农机监理人员执法难 |
3.3 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
3.3.1 宣传形式固化缺乏创新 |
3.3.2 多头管理导致权责不明 |
3.3.3 农机安全监理阻力大 |
3.3.4 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农机安全监理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机安全监理概况 |
4.1.1 美国:各司其职的安全管理模式 |
4.1.2 日本:严格执行检测鉴定制度 |
4.2 国内其他地区农机安全监理概况 |
4.2.1 盐城市:重视农机监理执法 |
4.2.2 保定市:定期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演练 |
4.2.3 徐州市:重视农机安全宣教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农机安全执法 |
4.3.2 加强农机事故处理 |
4.3.3 加强监理队伍建设 |
4.3.4 推进农机规范管理 |
5 加强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的对策建议 |
5.1 拓宽宣教渠道加强农机安全宣教 |
5.1.1 借助主流媒体扩大社会影响 |
5.1.2 宣教方式搭上“互联网”列车 |
5.1.3 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
5.2 夯实基础业务突出农机规范管理 |
5.2.1 巩固农机牌证管理成果 |
5.2.2 推进变型拖拉机综合整治 |
5.2.3 全面推进痕迹化管理 |
5.3 做好为民服务打造惠民服务品牌 |
5.3.1 开展免费实地检验服务活动 |
5.3.2 加强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 |
5.3.3 推广使用农机双优加油卡 |
5.4 打造专业化农机监理执法队伍 |
5.4.1 组织执法人员培训 |
5.4.2 开展农机专项整治 |
5.4.3 提升农机事故处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A公司剥离环境产业案例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产剥离的概念研究 |
1.2.2 资产剥离的动因研究 |
1.2.3 资产剥离的绩效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结构 |
第2章 相关制度与理论基础 |
2.1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规则 |
2.2 资产剥离动因理论 |
2.2.1 归核化战略理论 |
2.2.2 融资需求理论 |
2.2.3 管理效率理论 |
2.3 资产剥离绩效的内涵 |
2.3.1 绩效的涵义 |
2.3.2 资产剥离的绩效组成 |
第3章 A公司资产剥离背景及动因分析 |
3.1 A公司资产剥离背景 |
3.1.1 A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3.1.2 行业背景介绍 |
3.1.3 A公司战略转型压力 |
3.2 A公司剥离环境产业的实施情况 |
3.2.1 A公司剥离环境产业80%股份回顾 |
3.2.2 剩余环境产业20%股权置换 |
3.3 A公司资产剥离动因 |
3.3.1 强化核心业务 |
3.3.2 实现融资需求 |
3.3.3 提高经营效率 |
3.4 A公司资产剥离方案选择 |
3.4.1 A公司资产剥离标的的方案选择 |
3.4.2 A公司资产剥离比例的方案选择 |
第4章 A公司资产剥离前后的绩效比较 |
4.1 剥离环境产业前后市场绩效分析 |
4.1.1 剥离80%股份短期价值波动不定 |
4.1.2 置换20%股权短期价值正向走势 |
4.1.3 长期股价稳中有升 |
4.2 剥离环境产业前后财务绩效分析 |
4.2.1 主业营收大幅增长 |
4.2.2 偿债能力持续改善 |
4.2.3 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
4.2.4 发展前景趋势向好 |
4.2.5 经营性现金流回暖 |
4.3 综合评价 |
4.3.1 市场绩效反应提升企业价值 |
4.3.2 财务绩效大幅增长 |
4.3.3 逐步实现战略目标 |
4.3.4 小结 |
第5章 A公司资产剥离经验启示 |
5.1 高瞻远瞩进行战略决策 |
5.1.1 结合内在因素选择战略 |
5.1.2 战略制定紧扣宏观机遇 |
5.1.3 资产剥离助力战略目标实现 |
5.2 深思熟虑选择资产剥离方案 |
5.2.1 合理选择剥离标的 |
5.2.2 与受让方实现共赢 |
5.2.3 加强剥离后资源整合 |
5.3 资产剥离监管与评价 |
5.3.1 全面增强监管力度 |
5.3.2 综合进行绩效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我国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叶菜收获机研制现状 |
2 叶菜收获机的设计技术 |
2.1 动力设计 |
2.2 行走装置设计 |
2.3 切割装置设计 |
2.4 输送装置设计 |
2.5 收集装置设计 |
2.6 其他零部件设计 |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发展对策 |
4 结束语 |
(7)基于规模化经营的水稻生产机器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需求研究综述 |
1.3.3 农机选型研究 |
1.3.4 农机优化配备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化 |
2.1.2 农业规模化经营 |
2.1.3 农业机器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耕地流转理论 |
2.2.2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理论 |
2.2.3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的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营规模预测研究 |
3.1 水稻产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
3.1.1 水稻产业发展时序特征 |
3.1.2 水稻产业的空间特征 |
3.2 耕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构建因素分解模型 |
3.2.2 数据来源 |
3.2.3 影响因素评价分析 |
3.3 稻区可流转耕地面积预测 |
3.3.1 构建耕地流转预测模型 |
3.3.2 确定模型参数 |
3.3.3 2020耕地流转预测 |
3.3.4 水稻产区耕地流转面积 |
3.4 经营规模预测 |
3.4.1 水稻产区经营规模现状 |
3.4.2 经营规模预测方法 |
3.4.3 2020年稻区耕地经营规模预测结果 |
3.4.4 不同经营模式规模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规模化经营下水稻生产技术供给与需求研究 |
4.1 水稻生产技术成熟度分析 |
4.1.1 面向农机推广机构调研 |
4.1.2 技术成熟度结果分析 |
4.2 规模化经营下水稻生产技术需求分析 |
4.2.1 面向规模经营主体调研 |
4.2.2 技术需求结果分析 |
4.3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选用结果 |
4.3.1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
4.3.2 机械化技术配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水稻生产机器选型研究 |
5.1 选型原则 |
5.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5.2.1 基本原理 |
5.2.2 评判程序 |
5.3 建立评判因素指标集 |
5.3.1 指标选择 |
5.3.2 选择评价机型 |
5.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5.4 确定指标权重 |
5.5 构建隶属函数 |
5.6 确定机器评价指标值 |
5.6.1 确定方法 |
5.6.2 机器评价指标值结果 |
5.7 隶属度计算 |
5.8 评价结果汇总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规模化经营下水稻生产机器优化配置研究 |
6.1 水稻生产机器配备原则与程序 |
6.1.1 配备原则 |
6.1.2 决策程序 |
6.2 水稻生产机器配备约束环境与目标分析 |
6.2.1 约束环境 |
6.2.2 配备目标 |
6.3 构建模型 |
6.3.1 变量选择 |
6.3.2 目标函数 |
6.3.3 约束方程 |
6.4 具体案例 |
6.4.1 水稻机械化作业工艺安排 |
6.4.2 作业机具选择 |
6.4.3 水稻机收适时性损失系数确定 |
6.4.4 机器关键参数 |
6.4.5 设变量、编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 |
6.4.6 规划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面向江苏基层农机部门调研分布 |
附录B 农机化技术需求问卷调查表 |
附录C 面向水稻规模经营主体的调研问卷 |
(8)亿嘉农业机械装备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分析工具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层次 |
2.1.1 公司战略 |
2.1.2 业务层战略 |
2.1.3 职能战略 |
2.2 基本竞争战略理论研究 |
2.3 农机行业竞争战略研究 |
第3章 亿嘉农机外部环境 |
3.1 宏观环境 |
3.1.1 社会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技术环境 |
3.1.4 人文环境 |
3.2 行业环境 |
3.2.1 农机行业发展态势 |
3.2.2 农机行业结构分布 |
3.3 竞争环境 |
3.3.1 竞争环境分析 |
3.3.2 亿嘉农机面临的机遇 |
3.3.3 亿嘉农机面临的威胁 |
3.4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EFE)矩阵 |
第4章 亿嘉农机内部环境 |
4.1 亿嘉农机公司及产品介绍 |
4.1.1 公司介绍 |
4.1.2 产品介绍 |
4.2 亿嘉农机价值链分析 |
4.2.1 设计研发 |
4.2.2 产品销售 |
4.2.3 采购管理 |
4.2.4 财务融资 |
4.2.5 质量管控 |
4.2.6 人力资源 |
4.2.7 企业管理 |
4.2.8 售后服务 |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4 内部环境因素评价(IFE)矩阵 |
第5章 亿嘉农机竞争战略制定 |
5.1 亿嘉农机的愿景与目标 |
5.1.1 销量目标 |
5.1.2 研发目标 |
5.1.3 运营目标 |
5.2 亿嘉农机SWOT分析 |
5.3 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5.3.1 总成本领先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5.3.3 集中化战略 |
5.4 亿嘉农机竞争战略制定 |
第6章 亿嘉农机竞争战略实施 |
6.1 设计研发 |
6.1.1 设计研发思路差异化 |
6.1.2 设计研发重点差异化 |
6.2 产品营销 |
6.2.1 产品市场差异化 |
6.2.2 成品价格差异化 |
6.2.3 经销商管理差异化 |
6.2.4 人员策略及市场宣传差异化 |
6.3 售后服务 |
6.3.1 服务及配件供应 |
6.3.2 三包服务及保障 |
第7章 亿嘉农机战略保障措施 |
7.1 理顺组织架构 |
7.2 打造企业文化 |
7.2.1 公司重视 |
7.2.2 全员参与 |
7.2.3 活动推动 |
7.2.4 平台宣贯 |
7.3 规范制度管理 |
7.4 保障资金供给 |
7.5 加强采购、仓储管理 |
7.6 生产过程控制 |
7.6.1 充分利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
7.6.2 加强质量管理,从提高产品质量入手 |
7.6.3 加强生产人员的综合管理 |
7.6.4 加强车间生产管理班组建设 |
7.7 加强后勤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亿嘉农机的外部机会 |
8.1.2 亿嘉农机的外部威胁 |
8.1.3 亿嘉农机的内部优势 |
8.1.4 亿嘉农机的内部劣势 |
8.1.5 亿嘉农机的竞争战略选择 |
8.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简要说明 |
1.4 研究数据的使用说明 |
1.4.1 为什么选择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
1.4.2 为什么时间起点选择2004年? |
1.4.3 为什么研究区域仅选择长江流域的湘鄂赣皖4省? |
1.4.4 2004~2010年前后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特征简介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农业种植模式介绍 |
2.2 文献综述 |
2.2.1 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的历史演变与意义 |
2.2.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因素综述:劳动力禀赋、农机服务与收入 |
2.2.3 农户家庭收入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 |
2.2.4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 |
2.2.5 农机服务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综述 |
2.2.6 简要评述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家庭劳动分工理论 |
2.3.2 劳动节约型技术诱发理论 |
第三章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 |
3.1 分析框架概述 |
3.2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关联性与机理分析 |
3.3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 |
3.3.1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 |
3.3.2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 |
3.4 农机服务对水稻生产的劳动替代程度与收入效应分析 |
3.5 关键指标的解释说明 |
3.5.1 农户单双季水稻种植模式的识别 |
3.5.2 农户及村庄层面关于种植结构变化指标的度量说明 |
3.5.3 农机服务程度的度量说明 |
3.5.4 非农收入与非农就业的指标说明 |
第四章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 |
4.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现状与演变趋势 |
4.1.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静态描述:数量分布、省际差异与特征 |
4.1.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现状的动态描述:演变方向 |
4.2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统计描述 |
4.2.1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静态描述 |
4.2.2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作物种植户数及经营面积的动态描述 |
4.2.3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动态描述 |
4.3 农户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的统计描述 |
4.3.1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成本收益比较 |
4.3.2 不同稻作制度选择变化下的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 |
4.4 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特征统计描述 |
4.5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户收入增长与来源构成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
5.1 农户种植结构中不同稻作组合的收入差异比较 |
5.2 实证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实证结果分析 |
5.3.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
5.3.3 农户生产决策独立性检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
6.1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的变化统计 |
6.2 农户家庭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情况统计 |
6.3 实证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 |
6.4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方法选择 |
6.5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6.6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6.7 小结 |
第七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
7.1 农机服务程度的统计 |
7.2 实证模型构建与说明 |
7.3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要素替代程度分析 |
7.4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收入效应分析 |
7.5 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
7.6 内生性问题的简要说明 |
7.7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后期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域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相关方法和工具 |
第三章 模式构建研究 |
3.1 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
3.2 模式构建系统框架 |
3.3 典型模式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式评价研究 |
4.1 评价目标与原则 |
4.2 指标筛选 |
4.3 权重设置 |
4.4 标准值确定 |
4.5 评价方法选择 |
4.6 软件平台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式优化研究 |
5.1 优化目标和原则 |
5.2 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模式环境优化 |
5.3 基于GIS方法的工程模式空间布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案例分析 |
6.1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概况 |
6.2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总结 |
6.3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评价 |
6.4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淮安地区农机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年兵. 扬州大学, 2021
- [2]鹏起科技多元化经营方式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分析[D]. 李浩然.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3]H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研究[D]. 赵雪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A公司剥离环境产业案例的绩效研究[D]. 李梦茹. 湖南大学, 2019(07)
- [5]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6]我国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J]. 陆海涛,吕建强,金伟,张鹏,吴芝玲,陈业. 农机化研究, 2018(06)
- [7]基于规模化经营的水稻生产机器系统优化研究[D]. 王桂民. 江苏大学, 2017(01)
- [8]亿嘉农业机械装备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于新堂. 山东大学, 2016(03)
- [9]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D]. 王全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10]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D]. 黄凰.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