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配电线对地电容可移式ωC测试装置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史春蕾[1](2016)在《电子系统电磁兼容中耦合路径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系统面临的电磁环境愈加复杂,“如何使系统既能抵御外部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又不会对外产生EMI”是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电子系统中EMI实际作用的对象是半导体器件和电路,EMI与实际作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到了电磁场和微电子学两个领域,是电子系统EMC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工作着眼于电子系统EMC三大基本要素中的耦合路径,选用了两种典型的后门耦合路径——屏蔽腔体上的孔缝和PCB上的微带传输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辐射耦合的方式,对这两种耦合路径的电磁耦合特性开展了研究。本文工作旨在将抽象的电磁场问题转换为具体的电路问题,以电路的形式建立电磁场和微电子学之间的联系。本文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实际电子系统的EMC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远场干扰屏蔽效能的Robinson等效电路模型,采用电偶极子为激励源,拓展并构建了新的可用来计算外界远场和近场干扰下带孔缝矩形腔体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运用电磁场理论分析得到了考虑腔体内多种波模时计算矩形腔体屏蔽效能的模型。通过使用新的等效电路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测试相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电偶极子等效电路模型,讨论了远场和近场干扰时孔缝的形状、腔体厚度、腔体内部不同位置对矩形腔体的屏蔽效能的影响,得出了可根据实际使用的电磁环境和关键电路和元器件的敏感频点来设计腔体屏蔽壳体及其上孔缝的尺寸,从而提高系统的电磁屏蔽效能,同时敏感电路和元器件在放置时应尽量远离孔缝,而且还应避免位于腔体谐振频率的波节点位置。2.基于电磁辐射的耦合机理,以互电容和互电感分别等效微带传输线对外辐射EMI时的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建立了微带传输线辐射发射的解析电路模型。使用TEM小室作为测试环境,通过使用两种极端负载情况(短路和开路)代入解析模型求得互电容和互电感,进而得到了具体的频域电路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和测试结果的比较证明了该电路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具体电路模型,讨论了负载对微带传输线辐射发射的影响,区分了其中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的贡献,得到了微带传输线通过负载的选择可抑制微带传输线辐射发射的方法。3.基于电磁耦合机理,同样采用互电容和互电感分别等效外界EMI与微带传输线的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以TEM小室为测量环境建立了微带传输线电磁敏感性的时域和频域解析模型。对于远场干扰下单根微带传输线电磁敏感性,选择具有陡峭边沿和平缓脉宽的TLP信号作为EMI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微带传输线电磁敏感性的时域特性,验证了所提出的时域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且使用该模型探讨了负载对微带传输线电磁敏感性的影响,得到了微带传输线可以通过连接高阻抗负载来降低由磁场耦合引起的干扰,通过连接低阻抗负载能够减小由电场耦合引起的干扰,可根据实际电磁环境在电路设计中对负载进行选择来提高电路抵御EMI的能力。以两根完全相同微带传输线为对象,讨论了传输线常见的近场干扰——串扰对微带传输线电磁敏感性的影响,由串扰的等效电路模型结合远场干扰的电路模型得到了微带传输线存在串扰时的电磁敏感性模型,探讨了三种常见负载(短路、开路和阻抗匹配)情况的微带传输线电磁敏感性受串扰的影响,得到了在PCB布线时降低电路敏感性的有益建议。
常媛媛[2](2011)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影响的特点和规律,给出此种影响是否超出规定限值的结论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文章分析了高速铁路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的新特点。指出,尽管高速铁路采用AT供电方式和综合接地系统有利于降低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但高速铁路大牵引回流、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近距离敷设,高架线路为主要线路型式及采用整体道床的特点会使信号电缆受到的电磁影响增大,从而,论证了本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建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多导体传输线模型。采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分析方法,得到两导体传输线等效链路网络的集总参数模型,并将其推广到多导体传输线的情况;以“F”脚型集总参数模型为基础,运用节点电压法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多导体传输线方程;同时对牵引供电系统的串联元件和并联元件进行等效建模,在相关设备参数、节点连接关系上进行了大量调研,使所建立的模型更准确模拟高速的情况。接下来,对牵引供电系统正常供电和故障条件下信号电缆所受电磁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一是采用建立的模型计算了一个供电区段内贯通地线上电流和电压值,提出信号电缆受影响计算公式,计算了牵引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信号电缆芯线上的纵向感应电动势。二是详细分析了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同槽敷设时贯通地线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危险影响。提出分流理论并导出贯通地线电流在信号电缆芯线上产生纵向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依据贯通地线与信号电缆芯线之间的互感系数计算公式、信号电缆外皮和芯线之间的互阻抗计算公式,计算了2km信号电缆(信号电缆的一般长度)、15km(信号电缆的最大长度)信号电缆芯线上纵向感应电动势的值;同时进行了信号电缆芯线受电磁危险影响现场实验,计算值和实测值较为接近。三是针对在工程应用方面人们较关心的信号电缆单、双端接地效果问题,对信号电缆单、双端接地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计算,得出:从降低芯线感应电动势的角度,信号电缆采用双端接地的效果不如单端接地。同时,采用现场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计算的结果。然后,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牵引供电系统其它参数对牵引供电系统电磁防护效果的影响,文章讨论了AT供电系统各参数的变化。包括机车位置、AT漏抗和间距、钢轨漏泄电阻,总结了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最后,总结了高速铁路降低AT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的技术措施。文中主要的创新点是:第一,在多导体传输线建模时首次依据高架线路节点连接关系将贯通地线纳入模型中并计算出贯通地线沿线的电位和电流变化情况,比较现场实测结果,两者较为接近。第二,针对困扰相关设计单位及标准规范制订过程中的信号电缆的单、双端接地问题,对信号电缆单、双端接地效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和分析。文章的理论分析结果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能更有效地为相关工程管理、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参考。
黄小文[3](2011)在《照明类产品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电的广泛使用,依靠电作为能源进行工作的电子设备也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出来,电能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子产品对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给生活品质及便捷性带来的好处,已经不言而喻了。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生活的空间已经被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电磁波完全占据了,这些看不见的电磁波会不会影响自己本身以及其它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呢?电磁兼容问题由此被提出来,其最初研究的目的其实是出于军事上的需求,对军事目标提出干扰和反干扰的目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系统的电磁兼容理论体系,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并有各自专门的电磁兼容标准规范以及研究重点;电力电子的电磁兼容研究是其中重要的分支,而其中消耗世界电能使用量12%的照明产品,绝大多数也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照明产品是最广泛使用的电气产品,几乎渗透到每个有电的地方,所以其电磁兼容问题也是最值得深入探讨和解决的。本文从照明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常见照明电子产品的电气结构和可能遇到的电磁兼容问题。并以比较复杂的HID电子镇流器为例,深入研究了电子镇流器中遇到的共模干扰问题,以及对浪涌和冲击电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对策研究,系统的总结了照明产品电磁兼容问题的现状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宋莹[4](2009)在《高压TSC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压TSC无功补偿装置是高压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无机械磨损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支撑电网电压、提高系统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因此,对高压TSC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使高压TSC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压TSC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控制方法。(1)为满足多种应用需求,电容投切策略在采用改进九区图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保证功率因数为主要补偿目标的功率因数优先控制策略和以维持系统电压为主要补偿目标的维持电压控制策略。(2)针对传统TSC补偿装置分步投切所引起的过补和欠补问题,一次性投切全部所需电容器,动态响应速度快。(3)为避免高压大容量场合电容长时间工作所引起的寿命减短或过热爆炸的问题,软件上实现了电容扫描工作方式,保证轮流投切所有相等容量的电容器组,而总体补偿容量不发生变化。(4)引入电容投切反馈机制,获取电容实际投切情况,通过投切功能闭锁对高压晶闸管阀组或触发系统引起的电容投切失败进行处理,在故障处理后,能够自动恢复该组电容的投切功能。为实现上述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高压TSC无功补偿控制器。该控制器以TMS320F2812为控制芯片,完成了主控系统、信号调理、人机交互界面等硬件平台的设计;软件方面,实现了参数计算、电容投切、故障处理、液晶显示等功能。针对高压主电路,介绍了晶闸管阀组串联技术,采用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分别检测阀组两端电压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通过放大器、触发器、门电路等构成阀组电压过零检测电路,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高压晶闸管触发电路投切电容,隔离强度高,触发同步性好。搭建低压实验平台一套,实验结果表明,装置能够准确补偿系统无功,提高系统功率因数,且实时性较好,本文采用的控制算法和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王洪涛[5](2009)在《Duffing振子在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直流系统是发电厂、变电站的重要工作电源,它为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提供可靠的不间断电源,关系到二次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运行。支路接地是直流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如何有效的检测支路接地故障是关系到直流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对直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乃至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和相关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低频注入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支路对地电容、接线方式和波纹电压的影响以及在强噪声背景下支路接地电阻难以准确测量的传统难题,依据Duffing振子所具有的良好的抗噪性能和高灵敏度的特性,提出了Duffing振子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双Hilbert变换去除故障特征量中的直流分量,再以Duffing振子系统的Lyapunov指数和相图作为综合判据,判定系统的状态;然后由系统发生相变的条件,求得特征量的幅值和相位,进而得到支路接地电阻值,判断出接地支路。通过该方法与Fourier方法、Morlet小波检测法的数值仿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由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其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漏判和误判,检测时间由判断系统相态所需的时间决定。最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Duffing振子检测系统参数(离散化步长h、演化时间T、阻尼比k和非线性恢复力项)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王丹[6](2009)在《煤矿井下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随着煤炭开采量的增加和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煤矿井下开始大量使用电力电子设备,PWM变频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已经成为很多调速驱动设备的首选,它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应用中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谐波和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本文以煤矿井下用交直交变频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井下特殊电磁环境下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谐波干扰和电磁干扰特性;介绍了井下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分析了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及谐波干扰的抑制方法;当PWM变频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采用长线电缆传输时,对电压反射现象及电机终端产生的过电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机端和变频器端输出过电压抑制滤波器的结构特点和参数设计方法,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几种输出滤波器的抑制效果进行了验证。
梁淑芬[7](2002)在《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国际上对电磁兼容的研究十分重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电磁兼容纳入到国家法制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范围。电磁兼容在经济上形成了贸易技术壁垒。 课题根据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其中约有一半左右是家电类产品,由于EMC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许多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迫切要求帮助他们解决EMC问题,因此研究“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共性技术问题,并形成一个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专家系统,对开展EMC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家用电器产品EMC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家用电器产品出口有着重大意义。 此外本文结合了某典型的带有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变频空调器,研究带有微处理器控制的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特别是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和采取的对策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掌握一定数量的测试数据和理论知识,形成专家经验知识,为建立“典型的带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的专家系统提供了专家经验知识,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去研究电磁兼容问题,为带有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设计阶段的电磁兼容做出设计指导,并指导生产厂家的电磁兼容设计、生产和认证。
车俊禄[8](2000)在《测量配电线对地电容可移式ωC测试装置的开发》文中提出 配电系统是非接地系统,各相对地电容随线路系统工程变更及新接高压线路而变化。因此,正确分析计算配电线单相接地故障比较困难,为了整定接地保护继电器,必须进行人工接地试验来确定其动作正确性。以前,每进行一次配电线路结构变更,就必须进行人工接地试验,而这种试验方法除
二、测量配电线对地电容可移式ωC测试装置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配电线对地电容可移式ωC测试装置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系统电磁兼容中耦合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基本概念 |
1.1.3 课题意义 |
1.2 EMC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
1.2.1 EMC发展历史 |
1.2.2 EMC研究的现状 |
1.2.3 电子系统EMC的研究内容 |
1.3 论文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耦合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电磁场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近场与远场 |
2.1.3 电磁波 |
2.2 电路理论 |
2.2.1 基本定律与定理 |
2.2.2 电路元件 |
2.2.3 集总模型和分布模型 |
2.3 传输线理论 |
2.3.1 传输线方程 |
2.3.2 反射系数和阻抗匹配 |
2.3.3 二端口网络 |
2.4 区别与联系 |
2.4.1 传输线理论与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的区别 |
2.4.2 传输线理论与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的联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孔缝的电磁耦合特性研究 |
3.1 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的理论研究 |
3.1.1 屏蔽效能 |
3.1.2 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 |
3.1.3 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3.2 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的模型建立 |
3.2.1 Robinson模型 |
3.2.2 近场干扰 |
3.2.3 腔体模式 |
3.3 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的模型验证 |
3.4 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因素 |
3.4.1 近场电磁屏蔽效能 |
3.4.2 孔缝形状 |
3.4.3 腔体厚度 |
3.4.4 腔体内不同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带传输线的辐射发射特性研究 |
4.1 微带传输线辐射发射的理论研究 |
4.1.1 微带传输线 |
4.1.2 辐射发射机理 |
4.1.3 微带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 |
4.2 微带传输线辐射发射的电路模型 |
4.2.1 测试环境 |
4.2.2 测试建模 |
4.2.3 模型验证 |
4.3 负载效应对微带传输线辐射发射的影响 |
4.3.1 负载对辐射发射的影响 |
4.3.2 负载与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带传输线的电磁敏感性研究 |
5.1 远场干扰下微带传输线的电磁敏感性 |
5.1.1 理论研究 |
5.1.2 电路模型 |
5.1.3 模型验证 |
5.1.4 负载的影响 |
5.2 近场干扰下微带传输线的电磁敏感性 |
5.2.1 串扰模型 |
5.2.2 负载对串扰的影响 |
5.2.3 电磁敏感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铁发展现状 |
1.2 高速铁路电磁环境的特点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技术思路及重点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本文各章内容简述 |
第二章 高速铁路对信号电缆影响的新特点 |
2.1 接地方式的变化 |
2.1.1 综合接地系统概述 |
2.1.2 综合接地系统的优点 |
2.1.3 综合接地系统的缺点 |
2.2 AT 供电方式的普遍采用 |
2.2.1 AT 供电方式简介 |
2.2.2 AT 供电方式的优点 |
2.2.3 AT 供电的不足 |
2.3 高铁其它技术带来的变化 |
2.3.1 以高架线路为主 |
2.3.2 采用整体道床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 |
3.1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
3.1.1 从麦克斯韦方程积分形式的推导 |
3.1.2 从单位长度等效电路的推导 |
3.1.3 单位长度参数矩阵L、C、G 的性质 |
3.2 正弦稳态激励的MTL 方程 |
3.2.1 正弦稳态激励的MTL 方程 |
3.2.2 双导体传输线的链路参数表示 |
3.2.3 多导体传输线的频域解 |
3.3 终端条件 |
3.3.1 戴维南等效 |
3.3.2 诺顿等效 |
3.3.3 混合表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牵引供电系统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分析 |
4.1 高速铁路复线 AT 系统等效链路网络 |
4.2 节点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 |
4.2.1 并联元件的节点导纳矩阵 |
4.2.2 串联元件的节点阻抗矩阵 |
4.2.3 关于牵引网端部的处理 |
4.3 小结 |
第五章 信号电缆受电磁影响分析 |
5.1 牵引供电系统正常情况下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1.1 计算公式 |
5.1.2 模型参数及计算条件 |
5.1.3 牵引供电系统正常情况下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2 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危险影响分析 |
5.3 地电位升对信号电缆的影响分析 |
5.4 信号电缆单、双端接地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复线AT 系统参数对防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6.1 机车位置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
6.2 AT 漏抗和间距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
6.3 钢轨对地漏泄电阻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降低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影响的技术措施 |
7.1 信号专业应采取的措施 |
7.2 牵引供电专业应采取的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主要科研项目 |
详细摘要 |
(3)照明类产品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问题的提出 |
1.2 电磁兼容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1.3 电磁兼容问题相关技术 |
1.3.1 电磁兼容的分析与仿真技术 |
1.3.2 电磁兼容的测试技术 |
1.3.3 电磁兼容的屏蔽与接地技术 |
1.3.4 电磁兼容滤波技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照明类产品的电磁兼容问题 |
2.1 照明产品的分类 |
2.2 照明产品常见电磁兼容问题 |
2.2.1 灯具电磁兼容问题 |
2.2.2 常见光源驱动器拓扑与电磁兼容 |
2.3 照明产品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 |
2.3.1 电磁兼容标准介绍 |
2.3.2 照明产品电磁兼容标准解读 |
第3章 HID电子镇流器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 |
3.1 HID电子镇流器电磁干扰(EMI)问题分析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
3.1.1 差模干扰抑制 |
3.1.2 共模干扰抑制 |
3.2 HID电子镇流器电磁抗扰度(EMS)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
3.2.1 防浪涌(雷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
3.2.2 开机冲击电流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高压TSC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
1.2 高压TSC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压TSC工作原理 |
2.1 TSC组成及结构 |
2.2 电容投入时刻的选择 |
2.3 电容分组方式 |
2.4 电容投切控制策略 |
2.4.1 九区图控制策略 |
2.4.2 改进九区图控制策略 |
2.4.3 十五区图控制策略 |
2.4.4 模糊边界的控制策略 |
2.4.5 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控制策略 |
2.5 晶闸管阀组串联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1 高压TSC装置组成 |
3.2 主控系统硬件设计 |
3.2.1 控制芯片选择 |
3.2.2 外围器件选择 |
3.2.3 控制器GPIO分配 |
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 继电器输出电路设计 |
3.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6 高压触发系统设计 |
3.6.1 晶闸管阀组电压过零检测电路 |
3.6.2 高压晶闸管阀触发电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软件组成 |
4.2 电容投切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4.2.1 电网参数算法分析与选择 |
4.2.2 控制策略的选择和实现 |
4.2.3 电容分组的选择方法 |
4.2.4 电容扫描工作方式 |
4.3 投切故障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4.4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软件设计 |
4.5 外设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4.5.1 日历时钟芯片PCF8563 软件设计 |
4.5.2 SD卡存取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装置搭建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低压实验装置搭建 |
5.1.1 电阻器柜组成及参数计算 |
5.1.2 电容器柜组成及参数计算 |
5.1.3 电抗器柜组成及参数计算 |
5.1.4 可控整流桥 |
5.2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5.2.1 电抗器无功负载特性分析 |
5.2.2 电容投切指令振荡的产生与解决 |
5.2.3 TSC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Duffing振子在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混沌——DUFFING 振子理论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原理 |
2.1 低频注入法的检测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
2.2 双频检测法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2.3 幅值、相位的联合检测 |
第3章 混沌——DUFFING 振子模型 |
3.1 混沌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
3.2 混沌——DUFFING 振子的数学模型分析 |
3.3 混沌判据——相图和LYAPUNOV 特性指数 |
第4章 DUFFING 振子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 |
4.1 待测信号的幅值、相位检测 |
4.2 DUFFING 振子系统的抗噪特性研究 |
4.3 数值仿真 |
4.3.1 小波滤波+Fourier 算法仿真 |
4.3.2 Morlet 小波检测法的仿真 |
4.3.3 Duffing 振子检测法的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DUFFING 振子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仿真 |
5.1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步骤 |
5.2 DUFFING 振子提取低频分量幅值、相位的算法框图 |
5.3 数值仿真 |
5.4 讨论DUFFING 振子检测系统参数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
5.4.1 离散化步长h 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5.4.2 Duffing 振子演化时间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5.4.3 阻尼比k 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5.4.4 非线性恢复力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煤矿井下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概述 |
1.1.1 电磁兼容定义 |
1.1.2 电磁兼容标准 |
1.2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 |
1.3 煤矿井下特殊的电磁环境 |
1.3.1 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
1.3.2 电磁环境的特殊性 |
1.4 煤矿井下电磁干扰问题及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
2.1 屏蔽技术 |
2.1.1 电场屏蔽 |
2.1.2 磁场屏蔽 |
2.1.3 电磁屏蔽 |
2.1.4 屏蔽的完整性 |
2.2 接地技术 |
2.2.1 接地分类 |
2.2.2 地环路干扰 |
2.3 滤波技术 |
2.3.1 EMI 滤波器的特点 |
2.3.2 滤波器的特性参数 |
第三章 变频器的电磁干扰特性分析 |
3.1 变频器 |
3.2 谐波干扰源 |
3.2.1 谐波分析 |
3.2.2 变频器输入侧干扰源 |
3.2.3 变频器输出侧干扰源 |
3.3 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 |
3.3.1 电磁干扰的电路耦合模型 |
3.3.2 辐射干扰 |
3.3.3 其他传播方式 |
3.4 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
3.4.1 谐波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3.4.2 dv/dt 对电机绝缘系统的影响 |
3.5 变频器的谐波干扰抑制 |
3.5.1 多相多脉整流 |
3.5.2 PWM 整流技术 |
3.5.3 无源滤波器 |
3.5.4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四章 长线电缆驱动系统中过电压抑制滤波器的研究 |
4.1 长线电缆电机驱动系统 |
4.1.1 系统简介 |
4.1.2 电缆对电机绝缘的影响 |
4.2 电机终端过电压 |
4.2.1 电缆分布参数等效电路 |
4.2.2 电压反射过程分析 |
4.3 输出滤波器设计 |
4.3.1 EMI 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
4.3.2 电动机端滤波器 |
4.3.3 逆变器输出滤波器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7)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兼容(EMC)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电磁兼容的法律制度 |
1-2-2 电磁兼容(EMC)国际和国内标准 |
§1-3 电磁兼容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2 “典型家用电器”专家系统的专家知识的组织 |
第三章 典型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EMC)共性问题研究 |
§3-1 典型家用电器产品及其电磁兼容标准 |
3-1-1 典型家用电器 |
3-1-2 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 |
3-1-2-1 家用电器的干扰特性 |
3-1-2-2 家用电器电磁干扰(EMI)测试 |
3-1-2-3 家用电器的抗扰特性 |
3-1-2-4 家用电磁敏感性(EMS)测试 |
3-1-3 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骚扰源 |
§3-2 带有微处理器家用电器电路的EMC共性问题 |
第四章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干扰的对策研究 |
§4-1 家用电器电磁干扰产生及其抑制 |
§4-2 静电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3 电快速瞬变群脉冲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4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波动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5 家用电器浪涌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 |
四、测量配电线对地电容可移式ωC测试装置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系统电磁兼容中耦合路径的研究[D]. 史春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2]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D]. 常媛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1(04)
- [3]照明类产品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方法研究[D]. 黄小文. 浙江大学, 2011(07)
- [4]高压TSC控制技术研究[D]. 宋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5]Duffing振子在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洪涛. 东北电力大学, 2009(08)
- [6]煤矿井下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研究[D]. 王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5)
- [7]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D]. 梁淑芬. 河北工业大学, 2002(02)
- [8]测量配电线对地电容可移式ωC测试装置的开发[J]. 车俊禄. 宁夏电力,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