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娇[1](2021)在《高中地理迷思概念诊断及转变策略探究 ——以人教版必修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掌握其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念是呈现基础知识最普遍的形式,它是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前提。地理概念教学的实质是在帮助学生建构地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质量将会影响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本论文以认知主义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地理教学论为指导,采用访谈法、测验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查和诊断贵州省六盘水市某中学高一学生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地理迷思概念情况,可以发现学生们广泛存在地理迷思概念,整体将存在地理迷思概念的学生分为以下2种:(1)错误地坚信自己对于某类地理概念的理解;(2)缺乏对某类地理概念认知。进一步分析学生地理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发现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地理概念特性等原因,导致实际地理课堂上的概念教学往往达不到有效性,以至于学生在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存在地理迷思概念。这些存在的迷思概念会阻碍学生学习新的地理概念,不利于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形成,进而影响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理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并将其应用于转变学生地理迷思概念的课堂教学案例设计者。最后,对其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得出地理教师在了解学生对地理概念掌握情况的前提下,依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不同特性的地理概念,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概念转变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地理迷思概念的转变。
吴琼[2](2021)在《闪电活动对不同时间尺度宇宙线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活动驱动地球天气和气候系统的变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太阳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主要有三类,包括太阳总辐射机制、太阳紫外辐射机制和空间天气机制。其中,空间天气机制认为太阳活动通过调制宇宙线通量影响地球大气电化学过程,最终驱动全球天气/气候变化。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宇宙线对大气电场、电导率等大气电学参数,或云量、气溶胶等大气化学参数有调制作用,但具体的影响程度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闪电活动是表征大气电化学环境变化的气象要素之一;同时,闪电活动也是地球上重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危害性。目前,有关宇宙线和闪电活动的直接关系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论文拟从个例、统计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入手,研究闪电活动对不同时间尺度下宇宙线变化的响应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宇宙线地面增强(Ground Level Enhancement,GLE)事件是量级可达若干Ge V的强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该事件期间,地面宇宙线中子计数率会在几分钟至一小时内迅速增大,在几小时后恢复至初始水平。本论文分析了2005-2012年期间的3个GLE事件,发现全球闪电活动的计数在GLE事件发生后20分钟内显着增加,其增幅与GLE事件的强度成正比。进一步研究表明,闪电计数的响应幅度还与纬度相关。相比于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闪电计数的变化幅度更为显着。此外,蒙特卡洛检验结果表明,闪电活动对GLE事件的响应具有统计意义,且置信水平与GLE事件强度正相关。二、宇宙线福布斯(Forbush Decrease,FD)事件是太阳活动调制下的银河宇宙线短期变化事件。该事件期间,地面宇宙线中子计数率会在几小时至一天内迅速下降,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恢复至初始水平。本论文统计分析了1998-2014年期间28个典型的FD事件,发现全球闪电日计数与宇宙线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闪电计数在FD事件发生不久后开始下降,在2~3天达到最低水平,并随着FD事件的结束而恢复至原有水平。蒙特卡洛检验结果表明,闪电活动对FD事件的响应具有统计意义。此外,我们还讨论了FD事件期间区域性闪电活动的响应特征,如东南亚、非洲及南美洲三大闪电活动高发区以及中国地区,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三、宇宙线受太阳自转周期和太阳活动周期的调制,具有27天和11年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本论文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太阳活动相对平静期的宇宙线日中子计数率和闪电日计数率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分析,发现闪电发生率存在与宇宙线强度27天周期信号相近的、22~24天的周期性波动,但二者相关性在不同时段有所不同。对1998-2014年17年的年平均中子计数率和闪电年计数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闪电与宇宙线无明显相关。
胡建会[3](202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文化自信受到重视,国家课程标准、媒体综艺、传统节日中,都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央视频道的《经典咏流传》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用不同方式对诗词进行解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诗词,一方面有利于落实地理新课标,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起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理解诗词,同时也可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挖掘地理知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方面:笔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对中学地理教材进行分析,筛选适合用诗词进行教学的中学地理内容,根据地理知识对诗词进行分类整合,其次,查阅、研读学生所熟悉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将其中诗词按照地理背景进行整理分类,最终呈现诗词与地理知识相对应的表格;另一方面,以“案例”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路径是“研究问题-案例搜集-案例筛选-案例分析-案例启示-案例设计-案例实施”。首先,明确研究问题后,在研究现状部分搜集大量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的案例;其次,依据相关标准筛选典型的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的案例;进而有目的的对筛选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到案例启示;再次在案例分析启示的基础上,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最后,为了检验研究得到的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笔者设计了四个大案例和四个不同环节的小案例。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等进行阅读,分析并归纳出适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诗词地理课程资源,然后还对学生所熟悉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按照地理背景进行了整理分类;第二,笔者提出了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研究中的诗词应用方法,即诗词在应用的过程中,如何选取应注意的问题和如何应用的问题,诗词选取的方法主要涉及四个因素,包括诗词的来源、学情、教学内容和乡土地理,第二个方面是诗词如何用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包括创造情境、文字资料和教学环节;第三,研究得到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4条,以教学内容和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侧重点,以实现课标要求为根本点。
侯嵘[4](2020)在《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具体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即用什么方法学习。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发现,强调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即对教学方法的讨论较多,有关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的相对较少;论述“地理学习方法”理论研究文献偏多,而应用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研究较少;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较多,而学习方法培养策略方面的文献较少,且已有的学习策略更偏宏观,与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结合较少。本文以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褚绍唐先生的《地理学习法》、夏志芳先生的《地理学习论》和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等6个国家的课程标准以及国际宪章,提炼出了10种地理学习方法。其次,根据学科特性将10种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地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如地图学习法、地理实践学习法、综合分析法),另一类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信息收集加工学习法、举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记笔记法、总结法、练习学习法和自主学习法)。结合褚绍唐先生的《地理学习法》和夏志芳先生的《地理学习论》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和主要分类,并结合文献案例进行了说明。第三,基于23个文献教学案例,分析了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所渗透的地理学习方法,解决了10种地理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和方法培养策略问题,并得出4个启示,即学习目标决定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学生特点决定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决定学习方法。第四,基于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2个实际教学案例,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渗透的学习方法注意事项、适用范围及方法培养策略说明了渗透10种地理学习方法的实施过程和原则,并且得到4个启示:培养策略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志趣,激发学生“爱学”、培养策略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培养策略要给予明确的学习路径,指导学生“会学”、培养策略要关注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巧学”。第五,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适合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策略:激发运用学习方法的动机、教会学习方法的运用、创造机会运用学习方法开展学习。
杨敏[5](2020)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地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立德树人的落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在地理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中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还蕴含其他方面的价值观元素,例如:家国情怀、全球意识、环境责任、社会准则、审美情趣和科学态度等。从学生对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认可度、学生角度了解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教师对地理课程中蕴含价值观元素的理解、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提纲,对高中生和一线地理教师关于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目前的地理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忽视价值观教育;二、教师对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不明确,教师认为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是人地协调观、环境观、人口观等较为笼统;三、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方法单一,主要以案例研究法为主。因此,探究地理课程中蕴含哪些价值观元素,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内容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在“一师一优课”平台中选择32节优课,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提取价值观目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分析,提取每节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以及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过观察课例并分析,提取出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主要以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观为主,其次是审美情趣、环境责任、人地协调观。从课例中提取出主要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是案例研究法、实践活动法、陶冶教育法,其次是言语说服法、榜样示范法、情境教学法。观察课例中价值观教育后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价值观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以知识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只呈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而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展示;在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目标不明确,有些教师即使在教学设计中有价值观目标是设计,在课堂上并未体现,教学设计中的价值观目标流于形式。二、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不明确,需要学生自己体会。教师在课堂上选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知识教学为主,在知识学习表面后的价值观教育,教师没有明确讲出来,而价值观本身就很抽象,学生自己体会,往往达成效果不明显。根据现状调查和观察课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建议:一、地理教学中创造实践行动的机会。二、用地理知识解读生活,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塑造价值观。三、学科间融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四、选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五、地理课堂中尽可能进行显性的价值观教育。最后,根据价值观教育方法及建议,选择两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体现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根据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不足与展望。
郑宇[6](2020)在《基于地基观测的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光学及其辐射效应的变化特征,本论文利用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大气环境监测、气象观测和再分析等资料,开展多源信息综合分析,通过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外场观测、环境气象数据分析与大气气溶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途经,分析了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光学及辐射特性的气候学分布特征,获得了大气污染事件中这些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关键参数的典型变化特性及潜在影响因子与其的相互联系,探讨了这些关键参数在垂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评估了气溶胶辐射强迫对大气边界层变化的反馈效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一)华北地区气溶胶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的气候学分布特征通过2012至2018年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焦作、南郊、固城、上甸子地区所开展的长期地基观测分析表明,华北地区细膜态粒子有效半径的年均水平约为0.15 μm,粗膜态粒子变化幅度较大,各个地区的均值水平约在2.20到2.33 μm之间。气溶胶粒子体积浓度年均水平变化范围在约0.13到0.23 μm3/μm2之间,呈现出城市、郊区、乡村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AOD440年均水平变化范围约在0.43到0.86之间,其中石家庄最高,上甸子最低。AE和FMF的年均水平变化范围分别在约1.10到1.15和0.83到0.88之内,表明细粒子对华北地区有着更强的影响,对气溶胶消光有着极大的贡献。SSA440年际均值变化范围为0.89到0.93,体现出中等强度到较弱的吸收特性。AAOD440基本上冬季较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处于最低,且城市站点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郊区和乡村站点。AAE的分析显示,华北地区大气中主要的吸收性物质为生物质燃烧或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有机物与混合型黑炭。针对气溶胶粒子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参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潜在关系研究可知,AOD440基本上随RH增大而增大,且有着粒子尺度变小,散射性增强的趋势。对气溶胶粒子所进行分类分析表明,华北地区气溶胶粒子大多集中在第Ⅰ到第Ⅵ类型中,占比高达约92%到96%,基本上呈现出粒子散射能力随RH增大而增强的趋势。其中,细膜态吸收/散射型粒子(第Ⅰ到第Ⅳ类)和混合型气溶胶粒子(第Ⅴ和Ⅵ类)的占比分别约为37%到63%和20%到49%。较强散射能力的气溶胶粒子(第Ⅳ和第Ⅵ类,SSA440≥0.95)占比约10%到32%,沙尘气溶胶(第Ⅶ类,AE<0.60,SSA440<0.95)占比约为 4%到 8%。二)重度霾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为了深入认识霾污染形成机制,为防霾治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针对2016年12月华北平原一次重度霾污染事件在北京、石家庄、焦作开展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石家庄、焦作地区的粒子谱分布基本呈现双峰分布。但北京地区霾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粒子谱呈现三峰分布,其在粒子半径0.40到0.50 μm的细膜态峰与云过程的云滴消散和雾滴残留作用有关。霾污染最严重时期,细膜态与粗膜态粒子峰值浓度在分别比清洁时期高出0.05到0.21 μm3/μm2和2.50到3.50 μm3/μm2。北京、石家庄、焦作地区的在霾污染过程中的AOD440日均值变化范围分别约为0.14到1.98,0.18到1.42和0.24到3.51。AE在霾污染过程中皆大于0.80,说明细膜态粒子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主控粒子。SSA440变化范围分别约为0.86到0.95,0.82到0.88和0.90到0.97。基本上呈现出随霾污染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大的趋势。AAOD440日均值变化范围约为0.02到0.21、0.10到0.22和0.05到0.08,分别提高了约9.5、1.2和0.6倍。通过对AAE的分析发现石家庄、焦作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性物质主要以有机类为主。而对于北京地区来说,霾污染前以混合型黑炭为主,在霾污染爆发后转变为有机类。北京、石家庄、焦作的气溶胶对地面和对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日均值水平分别约在-23到-227 W/m2和-4到-143 W/m2之间变化,说明气溶胶对地面和整个地-气系统有着冷却效应。对大气的加热效应日均值分别在15到128 W/m2、25到148 W/m2和9到147 W/m2之间,基本表现出随污染加剧,气溶胶对大气的加热作用逐渐增强。三)人为活动对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角度,揭示了春节假期中人为活动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在2016年1月至3月的春节假期内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气科院、香河、上甸子站点开展了观测分析,将其分别作为城区、郊区和乡村的代表,重点研究在排放量大幅下降的条件下,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活动对气溶胶光学特性关键参数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北京城区、郊区、乡村地区春节假期间气溶胶粒子都呈现出双峰分布的特征。细膜态粒子的峰值浓度显着增加,在这三个地区的极大值分别约为0.21,0.17和0.10 μm3/μm2,分别比背景水平高出了约5.8,4.7和8.9倍。北京城区、郊区、乡村地区的AOD440峰值浓度极大值分别约为1.62,1.73和0.74,分别较背景水平高出了约2.6,2.9和2.1倍。AE基本上随光学厚度而增加,受到燃放烟花爆竹、大气污染物不断累积等条件等影响,三个地区的主控粒子皆表现为细粒子,且粒子平均半径不断减小,在假期内均值分别约为1.21,1.17和0.90,分别比背景水平高出了约34%,10%和13%。SSA440平均水平分别约为0.89,0.87和0.86,粒子的散射性有所增强,且体现出不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对其的影响。AAOD440日均值都存在着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值分别由约0.01,0.03和0.01上升至约0.13,0.14和0.09,比背景水平高出了约1.6,1.3和2.0倍。针对AAE的分析显示,说明在受工业、交通等其他排放影响较小的乡村,其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性物质为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黑炭。随污染加剧,北京城区、郊区、乡村地区的气溶胶对地面和对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分别比背景水平增大了约1.01到1.72倍和0.33到4.60倍。大气加热效应有所增强,比背景水平增大了约0.88到1.75倍。四)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及其对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的综合观测分析基于2012年至2018年在北京地区开展的长期基地观测,对北京地区整层边界层和其中上层的气溶胶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气候学分析,探究了气溶胶对大气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结果表明,边界层中上层粒子的细膜态粒子峰值浓度极大值比整层边界层粒子低约1.3到3.2倍,粗膜态粒子低1.5到6.9倍。边界层中上层气溶胶粒子在7月份呈现出三峰分布的特点,出现在粒子半径约为0.34 μm范围的峰值,很可能是受云雾转化过程的影响。边界层中上层的AOD440月均值为春季最高,夏季稍次之,秋季较低,冬季最低,其值分别为0.31±0.34,0.30±0.37,0.17±0.30和0.14±0.09,分别比整层边界层气溶胶光学厚度低0.42,0.52,0.65和0.62倍。边界层中上层AE月际均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大(0.69到1.44),最低水平出现在春季(0.71),最高水平出现在夏季(1.22),体现了远距离沙尘输送和垂直对流输送的影响。SSA440月际水平在0.91到0.96之间,体现了轻微强度到极弱的吸收性。具体水平为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其均值分别为0.94±0.03,0.92±0.05,0.92±0.04和0.91±0.05,展现出与整层边界层大致相反的季节变化特征。AAOD440月际变化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均值水平分别为0.06±0.03,0.05±0.03,0.05±0.03和0.03±0.02。边界层中上层的DARF-BOA和DARF-TOA月均水平约在-40±7到-105±25W/m2和-18±4到-49±17W/m2范围内变化。对大气的加热效应为夏季最强,春季和秋季稍低,冬季最弱,其均值水平分别约为66±12,57±3,53±15和30±58 W/m2。在沙尘事件中,沙尘气溶胶层在低层边界层表现为强吸收性(ΔSSA440约-0.09),在边界层中上层表现为散射性(SSA440约0.94),对低层边界层的加热效应大大增加(248.78W/m2),增加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促进了大气边界层的发展。在霾污染过程中,整层边界层粒子表现出极强的散射性(SSA440约0.95),边界层中上层粒子吸收性增强(SSA440约0.89)。这导致了气溶胶粒子对边界层中上层的加热效应极大增强(56.3 W/m2),而对低层边界层的加热效应不断减小(9.24W/m2),从而产生了对后者的“相对冷却效应”。这种辐射反馈促进了大气层结稳定,抑制了边界层的发展。
索琳[7](2019)在《青藏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EEMD和功率谱分析F10.7和AOI的多周期特征及F10.7与AO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讨论高原积雪和经REOF分型后的高原积雪与太阳活动间的年代际相关关系及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由以上研究内容得到如下结论:(1)在第18-24个太阳活动周,太阳活动有减弱趋势,AO有增强趋势。F10.7和AOI均具有多尺度周期特征,7.8年的年际尺度和11.0年的年代际尺度是太阳活动的主要周期特征,AO的主要周期具有2.7年、4.7年和8.3年的年际尺度特征。太阳活动不仅可以调控同尺度的AO分量,也可以调控更低尺度的AO分量,是多尺度上AO变化的外因之一。此外,EEMD分解法有效地提取出了多个潜在的周期特征,但时间序列的长度对提取的周期分量有一定影响,相较较长时间尺度的周期信息,较短的时间尺度信息更为可信,讨论与气候要素间关系时,有效且可信的太阳活动周期为7.8年和11.0年的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信息。(2)高原积雪与太阳活动的高相关区与山脉走向一致,正相关集中在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一线,高原积雪的大值区对太阳活动响应更为敏感,但太阳活动的气候效应时间尺度是有限的,7年以下呈明显正相关。相关场在滞后2年起发生明显变化,逐渐向“北正南负”的格局发展,以32°N为界,高原北部积雪呈正相关,以85°E为界,高原西部积雪呈正相关。(3)高原积雪异常变化的敏感区多处于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尼玛卿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与昆仑山以北、祁连山脉等的高原边缘地区的积雪变化大致相反。21世纪之后各模态中的高原西部积雪均表现为偏少,表明21世纪以后的高原西部的变化相对稳定偏少。在80年代第二、三模态均表现为偏多,第四模态表现为弱的负趋势,各模态在1998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模态所反映的高原积雪的分布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各有差异,表明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在年际变化上具有复杂性。(4)不同模态的时间系数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关系不同,PC1和PC2对太阳活动响应最为敏感,基于PC1和PC2回归分析发现相应的大气遥相关呈AO的负位相,PC2与AO指数间呈显着反相关,表明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响应的过程中,具有AO的调制作用,形成太阳活动-AO-高原积雪这一过程链。(5)AO影响高原积雪年代际分布的可能机制是:AO负相位时,极地冷空气弱,乌拉尔山高压脊阻挡欧洲东部的大槽和冷空气东移,东亚大槽强劲,冬季风明显,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顺着西北气流或偏西气流入侵高原,地形抬升作用下高原北部边缘地区积雪偏多,中东部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不利于降雪。暖湿空气由东南或偏南气流的作用下影响高原南部,造成高原南部局地性的积雪偏多,高原气温较高不利于积雪的维持。AO正相位时情况则相反,极地冷空气强劲,乌拉尔山脉的高压脊东移至贝加尔湖附近,东亚大槽偏弱,偏南气流将暖湿气流输送至高原上空,高原西部和东部自下而上地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运动,冷暖空气交汇,在高原造成大范围的降雪天气,气温偏低,形成积雪偏多的环流背景。
孙萌萌[8](2018)在《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文中研究指明1960-1970年代,人们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经历了从冰期到全球变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中,也体现在相应的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趋势判断的转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议程变化。本研究以“1960-1970年代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预测的转变”为中心,尝试回答“气候议程在这一时段如何转变”的问题,以推进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研究何以获得气候研究的优势与权威地位”问题的认识。为此,本研究分五个步骤完成。第一,从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出发,以媒体报道为中心,通过与科学文本对比,确认了冰期预测的科学家信源、主要争议和相关社会议程,从而发现冰期预测是随着1970年代初粮食危机的政治议程而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为了回答粮食危机的相关问题,气候科学家从全球变冷和冰期预测转向全球气候模式改变。随着粮食政治从“寻找原因”到“寻求解决”的议程转变,粮食技术替代气候变化成为粮食问题中更重要的科学议题,而全球变冷所依据的理论由于预测能力的不足而在1970年代末衰落,并被全球变暖预测的新闻报道所取代。第二,从科学内部寻找冰期预测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冰期预测最核心的科学来源是米兰科维奇假说,对其在1960-1970年代所获进展的分析表明:首先,米兰科维奇假说的精确验证发生于1976年,在作出冰期预测时的70年代初,在科学界的接受度有限;其次,米兰科维奇假说作为气候预测存在从数据分析到理论自身的双重不确定性,且无法提供短期预测所需的精确度。第三,冰期预测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气候的天文理论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更新了人们对冰期图景的认识。最后,冰期预测所受到的外来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气候变化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随着外界对短期气候预测实用性的确认,冰期预测随之衰落,并让位于全球变暖预测。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古气候学家接受了二氧化碳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将冰期预测限定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第三,从“物理气候学”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兴起,看二氧化碳气候学的提升。用于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的气候数值模式起源于以卑尔根学派气象思想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产生的数值天气预报。在美国“科学外交”政策下诞生的全球大气研究项目的最初目标,是拓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但由于洛伦兹“蝴蝶效应”的提出,这一原始目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随着第一阶段目标的结束,全球大气研究项目开始转向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气候预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气候预测与气候控制。仍然出于洛伦兹的混沌理论,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直到70年代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对物理机制的了解不够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争议与不确定性使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被界定在虚拟实验的范畴,而不具备预测的含义。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在1979年末的一份以“二氧化碳的数值模式研究是否可靠”为核心问题的报告中,最终确认了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作为气候预测的可靠性。第四,从世界气象组织内部气候学议程的变化,看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从1953-1980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议程经历了以下变化过程:·1953-1961:从气候学到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1969-1972:从气候波动到气候与环境;·1973-1976:从气候与环境到人类影响气候;·1977-1979:从人类影响气候到二氧化碳气候作用。从1969年开始的议程变化,是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之后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基金来主导的。由对大型气象和气候学项目的资助,联合国实现了对气候学科学的议程设置。对由外部压力导致的科学议程优先级别的变化,一些科学家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但这些反对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议程转变的形势。第五,对气候变化观念在中国同一时段情形的研究。70年代初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发表,时当气候异常与冰期预测传播至中国。竺可桢的研究遂成为反对冰期预测的依据。“历史气候是波动的,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曾在60年代作为竺可桢反驳国外有关全球变暖讨论的思想依据。而对“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曾经与气候决定论关系密切、容易在意识形态管控严格的环境中引发争议的问题,竺可桢选择了回避。尽管他本人是国内环境保护的先驱,但他的气候变迁研究也同时撇开了环境议题。70年代的冰期预测中,竺可桢认识到这种宣传有其政治经济背景而未给予过多重视。竺可桢去世之后,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开始更加紧密地追随联合国的科学议程,开始向一个全球气候风险框架靠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科学进展无法单独回答气候科学议程何以在1960-1970年代发生转变的问题;而这种转变的外部原因,也是一种政治动因,即国际环境政治对气候科学的议程设置。环境项目对大型科学项目的资助是实现议程转变的主要机制。国内的议程变化是国际环境政治全球影响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表明,政治能够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气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马鹤翟[9](2018)在《太阳活动对欧亚冬季大气环流和极端气温的影响》文中指出太阳活动是气候系统最重要的外强迫因子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准11年周期太阳活动在北半球冬季年代际尺度气候变率中的作用仍不确定,亟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本文采用多源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了准11年周期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尤其是北大西洋-欧亚地区冬季大气环流和地表气候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本文还利用7个CMIP5模式历史实验的结果,评估了模式对观测资料所揭示的冬季地表气候中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的模拟能力。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1959-2012年的冬季(12-2月),太阳活动的增强倾向于使欧亚中高纬地表气温显着升高。相应地,北半球海平面气压(SLP)的响应空间型类似于北大西洋涛动(NAO)的正位相。但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的环流中心比NAO的活动中心偏东,因此该环流异常对欧亚地表气温产生了重要影响。滞后响应分析表明,类似的环流和温度异常同样出现在太阳活动峰值之后1-3年,其中在滞后太阳活动约1-2年时达到最强。地表太阳活动影响信号主要来自于平流层环流异常的下传。秋末冬初由太阳UV辐射增强引起的平流层经向非均匀增暖导致了副热带平流层顶纬向平均纬向风的显着加强。纬向风异常进而通过波流相互作用逐渐向下传播到对流层,最终导致冬季出现类似NAO型的环流异常。此外,太阳活动所引起的环流异常对地表气温的影响是非均匀的,它改变了欧亚陆地与周边海域之间的热力差异,而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对环流异常起到了正反馈作用,进而增强了大气环流中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2)太阳活动同样对欧亚冬季极端气温的变率具有重要影响,但极端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的响应在空间型和机理上存在差异。太阳活动的增强使东欧-西伯利亚地区极端低温(高温)频率的显着减少(增加),这主要是由平均气温升高所引起的温度概率密度分布整体移动造成的。尽管东亚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对太阳活动响应很弱,但太阳活动的增强可导致东亚冬季极端高低温频率之和显着减少。东亚极端气温的响应主要是由温度季节内均方差的减弱所引起的冬季温度概率密度分布形态的变化造成的。一方面,太阳活动所导致的欧亚非均匀增暖使得东亚经向温度梯度下降;另一方面,太阳活动的增强也引起了东亚地区大气瞬变波活动减弱。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东亚冬季气温的季节内变率显着减小,不利于极端气温事件的发生。(3)分析了北大西洋-欧洲地区太阳活动与冬季大气环流之间联系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较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揭示出了与近几十年截然不同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类似NAO型的显着环流响应并未出现在太阳活动峰值年,而是出现在太阳活动峰值之后约3年,显着信号主要存在于亚速尔高压区(NAO的南部中心)。44年滑动的超前/滞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冬季亚速尔高压对太阳活动的滞后响应较为稳定,在绝大多数时间段内均有体现,但显着信号倾向于出现在太阳活动周期幅度较大的时间段。分月份分析表明冬季亚速尔高压的稳定滞后响应主要体现在初冬月份(即12月和1月),它反应的是上一个冬季存储在海洋中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对大气的反馈。而2月份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随时间变化较大,表现为同期和滞后响应的交替出现,其中近几十年太阳活动与冬季NAO的显着同期相关主要是受2月份环流的同期响应所主导。进一步分析表明,2月份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的变化可能受到NAO多年代际尺度背景的调制。(4)7个CMIP5模式的集合平均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亚速尔高压的滞后响应特征,尽管强度弱于观测。然而,观测中SLP响应的季节内变化未能被再现。模式的集合平均较好地重现了近几十年来(1959-2005年)太阳活动峰值年时类似于NAO正位相的环流异常,以及欧亚中高纬的显着增暖;这种环流和温度响应在太阳活动峰值年后仍然存在,且在滞后太阳活动约2年时达到最强。但模式未能再现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的不稳定特征。此外,模式中的臭氧强迫方式对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的模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采用观测臭氧变化强迫的模式未能模拟出类-NAO型的滞后响应;而耦合了化学模块的模式(臭氧自由演算)则较好地重现了类-NAO型的滞后响应。
谢超[10](2018)在《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事实下,气候变化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共同关心的议题。“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文学对认识和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危机究竟有何作用正成为文学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文学对气候的呈现由来已久,并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愈加明显,针对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也呈兴起之势。本文以英国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批评的视角,重点考察18世纪至当代英国诗歌对气候现象的呈现。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解读这些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时往往将重心放在诗歌文本所呈现的气候的象征意义上,而忽略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本文参考英国环境史材料,结合英国各时期的文学文化思潮,以时间为线索,从单个诗人及其重点作品入手,对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展开深入分析。18世纪英国诗歌凸显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气候不再是单纯的象征性背景,诗人们在作品中重点呈现了天气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气候中的规律、以及气候对农业和身体产生的直接作用。19世纪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工业革命纵深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渗透着科学成分。同时,空气污染以及与此相关的对英国社会的批判、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身份问题也成为诗人们重点表现的主题。20世纪时,诗歌中的气候书写主要集中在现代主义作品中,该阶段的气候书写有意拆解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边界。诗人们在彰显气候物质属性的同时,还表达了对西方现代文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当代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流露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焦虑及反思,诗人们探讨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末世主题,思考地方与全球的关系,并提出构建气候伦理的设想。基于对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本文提出,诗歌中气候的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割性显示出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关系,而意识到这一层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从而寻找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出路。
二、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迷思概念诊断及转变策略探究 ——以人教版必修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地理素养的关键是地理概念 |
2.地理概念教学存在问题 |
3.地理迷思概念需要诊断及转变 |
(二)研究意义 |
1.扩充迷思概念的相关研究 |
2.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
3.完善学生地理认知结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访谈法 |
2.测验法 |
3.统计分析法 |
(五)研究过程 |
(六)研究内容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概念 |
2.地理概念 |
3.地理迷思概念 |
4.概念转变 |
(二)理论基础 |
1.认知主义发展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地理迷思概念情况调查与原因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研究工具的编制 |
1.访谈提纲的编制 |
2.四段式测量试卷的编制 |
3.四段式测量试卷标准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1.存在地理迷思概念的情况统计 |
2.存在地理迷思概念的平均信心指数统计 |
3.存在地理迷思概念的整体分析 |
(四)地理迷思概念形成原因 |
1.基于教师教学的原因 |
2.基于学生学习的原因 |
3.基于地理概念特性的原因 |
四、地理迷思概念转变的条件与策略 |
(一)迷思概念转变的条件 |
(二)一般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
(三)迷思概念转变教学建议 |
1.重视地理概念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
2.灵活运用概念转变策略 |
3.突破课堂界限式的概念转变教学 |
五、地理迷思概念转变的课堂教学实例 |
(一)课前准备阶段 |
1.课程标准分析 |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内容分析 |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教学安排 |
(二)课堂实施阶段 |
(三)概念转变结果统计分析 |
六、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理概念图 |
附录2 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理迷思概念诊断卷(半开放式测试卷) |
附录3 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理迷思概念诊断卷(预测卷) |
附录4 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理迷思概念诊断卷(正式卷) |
致谢 |
(2)闪电活动对不同时间尺度宇宙线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宇宙线 |
1.1.1 宇宙线的基本特性 |
1.1.2 不同时间尺度的宇宙线变化特征 |
1.2 闪电 |
1.2.1 闪电的基本特征 |
1.2.2 闪电的全球时空分布特征 |
1.2.3 全球大气电流环路 |
1.3 宇宙线变化对闪电以及大气电环境参量的影响 |
1.4 本文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1 宇宙线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
2.1.1 宇宙线的探测及数据来源 |
2.1.2 宇宙线地面增强(GLE)事件的筛选 |
2.1.3 宇宙线福布斯(FD)事件的筛选 |
2.2 闪电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
2.2.1 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数据 |
2.2.2 TRMM卫星LIS闪电数据及其预处理 |
2.2.3 中国国家雷电监测网数据 |
第三章 宇宙线地面增强事件期间闪电活动的响应 |
3.1 个例分析 |
3.2 蒙特卡洛检验 |
3.3 纬度效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宇宙线福布斯下降事件期间闪电活动的响应 |
4.1 福布斯下降(FD)事件期间全球闪电活动的响应特征 |
4.1.1 个例及统计分析 |
4.1.2 统计检验 |
4.1.3 讨论 |
4.2 福布斯下降(FD)事件期间区域性闪电活动的响应特征 |
4.2.1 全球三大闪电活动高发区的响应特征 |
4.2.2 中国地区闪电活动的响应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闪电活动对更长时间尺度宇宙线变化的响应 |
5.1 27天太阳自转周期尺度 |
5.2 11年太阳活动周期尺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1.学习迁移理论 |
2.地理科学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概念界定 |
1.诗词 |
2.教学策略 |
二、诗词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一)诗词作为地理课程资源的优势 |
1.对于课堂的作用 |
2.对于学生的作用 |
(二)诗词的应用策略 |
1.诗词选取应注意的因素 |
2.诗词应用的方法 |
(三)诗词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1.地理知识分类 |
2.诗词内容分类 |
3.诗词与地理对应 |
三、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案例分析 |
(一)课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
1.案例筛选情况 |
2.案例分析目的 |
(二)课例分析视角(内容)与方法 |
1.案例分析内容 |
2.课例分析方法 |
(三)案例分析汇总 |
(四)案例分析呈示 |
四、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应用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策略 |
1.以教学内容和教材为出发点 |
2.以配合教学环节为切入点 |
3.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侧重点 |
4.以实现课标要求为根本点 |
(二)案例设计组成 |
1.案例选择 |
2.案例呈示 |
五、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案例应用 |
(一)《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案例实施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三)诗词应用策略 |
1.充分准备,聚焦地理知识 |
2.精准解读,注意语言转换 |
3.注重反馈,反思教学过程 |
4.注意形式,呈现诗词多样化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4)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概念界定 |
一、高中生主要地理学习方法分析 |
(一)学者们关于地理学习方法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学习要求 |
(三)主要地理学习方法 |
二、地理教学案例体现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分析 |
(一)案例分析 |
(二)案例分析启示 |
三、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 |
(二)案例分析启示 |
四、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 |
(一)激发运用方法开展学习的动机 |
(二)教会学习方法的运用 |
(三)创造机会运用学习方法开展学习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自然、人文、区域三大学习领域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2: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3:附录2中案例13的学案 |
(5)“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 |
1.1.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理论基础 |
1.4.1 价值澄清理论 |
1.4.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1.4.3 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 “立德树人”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 |
2.2 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
2.2.1 实践类的方法 |
2.2.2 探究类的方法 |
2.2.3 陶冶类的方法 |
2.2.4 讲授类的方法 |
2.2.5 小结 |
2.3 地理学科中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 |
2.3.1 地理学科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研究 |
2.3.2 地理课程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研究 |
2.3.3 地理学科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法调查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现状 |
3.1.1 调查问卷的研制 |
3.1.2 调查问卷中题项的设计 |
3.1.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1.4 调查问卷(学生卷)数据分析 |
3.1.5 调查问卷(教师卷)数据分析 |
3.2 访谈法调查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现状 |
3.2.1 访谈提纲的研制 |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3 访谈结果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地理课程中提取价值观元素及方法的研究设计 |
4.1 课堂观察工具的制定 |
4.1.1 量表制定 |
4.1.2 观察点选点说明 |
4.2 观察分析的课例 |
5 地理课程中价值观元素、价值观教育方法提取与分析 |
5.1 第一章“行星地球”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1.1 宇宙中的地球 |
5.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5.1.3 地球的运动 |
5.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
5.2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5.2.2 气压带和风带 |
5.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
5.2.4 全球气候变化 |
5.3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
5.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5.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5.4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5.4.2 山地的形成 |
5.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
5.5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5.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5.6 本章小结 |
5.6.1 提取出价值观元素的分析总结 |
5.6.2 提取出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分析总结 |
5.6.3 地理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6 地理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策略建议 |
6.1 地理教学中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
6.2 用地理知识解读生活,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塑造价值观 |
6.3 学科间融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
6.4 选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
6.5 地理课堂中尽可能进行显性的价值观教育 |
7 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设计示例 |
7.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
7.1.1 课题选择 |
7.1.2 教学设计目的 |
7.1.3 教学设计思路 |
7.1.4 教学设计 |
7.2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
7.2.1 课题选择 |
7.2.2 教学设计目的 |
7.2.3 教学设计思路 |
7.2.4 教学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8 反思与展望 |
8.1 反思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地基观测的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大气气溶胶微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
1.2.2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3 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
1.2.4 大气气溶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
1.2.5 大气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的地基网络化观测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气气溶胶观测方法,资料和数值模式 |
2.1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外场观测 |
2.2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关键参数的反演方法 |
2.2.1 太阳光度计的标定方法 |
2.2.2 太阳光度计的产品反演方法 |
2.2.3 激光雷达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资料 |
2.3 环境与气象数据 |
2.3.1 常规气象数据 |
2.3.2 无线电探空数据 |
2.3.3 环境空气质量数据 |
2.3.4 卫星遥感数据 |
2.4 大气气溶胶数值模式 |
2.4.1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分析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第三章 华北地区气溶胶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的气候学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3.3 华北地区气溶胶微物理特性的气候特征分析 |
3.3.1 气溶胶粒子有效半径 |
3.3.2 气溶胶粒子体积浓度 |
3.3.3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3.3.4 气溶胶粒子复折射指数 |
3.4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3.4.1 气溶胶光学厚度 |
3.4.2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相对湿度、粒子体积谱分布的关系 |
3.4.3 (?)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与细膜态比例 |
3.4.4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3.4.5 气溶胶吸收性光学厚度 |
3.4.6 气溶胶吸收性波长指数 |
3.5 气溶胶的分类研究 |
3.5.1 气溶胶分类方法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度霾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4.3 气象与环境特征分析 |
4.3.1 常规气象要素与颗粒物浓度数据分析 |
4.3.2 气象探空资料分析 |
4.4 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4.4.1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4.5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4.5.1 气溶胶光学厚度,(?)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与水汽含量 |
4.5.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4.5.3 气溶胶吸收性光学厚度与吸收性波长指数 |
4.5.4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4.6 卫星资料对霾污染过程的遥感分析 |
4.6.1 霾污染发展过程的遥感分析 |
4.6.2 霾污染层的垂直结构与气溶胶类型 |
4.7 霾污染的大气污染物源区解析 |
4.7.1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分析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为活动及对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5.1 引言 |
5.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5.3 气象与环境特征分析 |
5.3.1 常规气象要素与颗粒物浓度数据分析 |
5.4 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5.4.1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5.5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5.5.1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 |
5.5.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5.5.3 吸收性光学厚度与吸收性波长指数 |
5.5.4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5.6 大气污染的源区解析 |
5.6.1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分析 |
5.6.2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及其对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的综合观测分析 |
6.1 引言 |
6.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6.3 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6.3.1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6.4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6.4.1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 |
6.4.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6.4.3 气溶胶吸收性光学厚度与吸收性波长指数 |
6.4.4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6.5 气溶胶对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 |
6.5.1 沙尘事件的气溶胶辐射反馈效应 |
6.5.2 霾污染的气溶胶辐射反馈效应 |
6.5.3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特色和创新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青藏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太阳活动信号周期特征 |
1.2.2 高原积雪时空演变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
1.2.3 高原积雪与大气环流间的联系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本文使用的资料 |
2.1.1 长时间序列数据 |
2.1.2 再分析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功率谱分析 |
2.2.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 |
2.2.3 相关分析 |
2.2.4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方法 |
2.2.5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6 合成分析 |
2.2.7 显着性检验 |
第三章 太阳活动和AO的多尺度周期分析 |
3.1 太阳活动的多周期分析 |
3.1.1 F10.7cm射电通量时间序列及其全局功率谱分析结果 |
3.1.2 F10.7cm射电通量年均值时间序列的多尺度特征 |
3.1.3 对11年显着周期的分析 |
3.2 AO的多周期分析 |
3.2.1 AOI冬季平均时间序列及其功率谱分析结果 |
3.2.2 AOI冬季平均时间序列的多尺度特征 |
3.2.3 太阳活动与AO的联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积雪与太阳活动的年代际相关分析 |
4.1 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同期、滞后相关关系 |
4.2 不同模态下高原积雪与太阳活动的同期、滞后相关 |
4.2.1 高原积雪的REOF分析 |
4.2.2 不同模态下的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同期、滞后相关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与高原积雪分布相关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
5.1 对太阳活动敏感的高原积雪年际变化主模态的大气遥相关型 |
5.2 对太阳活动敏感的高原积雪年际变化相关的大尺度环流指数 |
5.3 大尺度环流异常影响对太阳活动敏感的高原积雪分布的可能机制 |
5.3.1 位势高度场的合成分析 |
5.3.2 u、v风场合成分析 |
5.3.3 垂直风场合成分析 |
5.3.4 地表温度场和降雪场的合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回顾 |
1.1.1 气候学的历史书写 |
1.1.2 核心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1.3 材料与方法 |
第2章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之涌现 |
2.1 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 |
2.1.1 “媒体塑造”说的来源 |
2.1.2 冰期预测在媒体中的呈现 |
2.2 粮食危机议程中的气候变化科学 |
2.2.1 从“全球变冷”到“气候模式改变” |
2.2.2 技术乐观主义与变冷预测的衰落 |
2.3 小结 |
第3章 冰期预测: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复兴 |
3.1 70年代初的接受情况 |
3.1.1 寻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
3.1.2 冰期预测面临的两种不确定性 |
3.2 冰期忧虑的来源 |
3.3 冰期预测的转变 |
3.4 小结 |
第4章 全球变暖预测:气候数值模式的兴起 |
4.1 源流:从卑尔根学派到二氧化碳气候模式 |
4.1.1 大气数值模式的起源:卑尔根学派与电子计算机项目 |
4.1.2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
4.1.3 从天气可预测性到气候可预测性 |
4.2 气候数值模式从“实验”到“预测”的转变 |
4.2.1 物理机制的未知领域 |
4.2.2 探索性的二氧化碳敏感性实验 |
4.2.3 预测“可靠性”的确立 |
4.3 小结 |
第5章 议程设置:联合国在气候科学议程变化中的作用 |
5.1 “异常天气”观念的提出 |
5.1.1 异常(unusual)、特殊(exceptional)和重要(significant)天气 |
5.1.2 “异常天气”的科学背景:统计气候学 |
5.2 环境政治的裹挟:1969- |
5.2.1 背景:气候学的实用化转向 |
5.2.2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议程设置 |
5.2.3 科学家对议程设置的异议 |
5.3 小结 |
第6章 气候议题进入中国(1961-1979) |
6.1 竺可桢与冰期预测 |
6.1.1 早期气候观念及其外来影响 |
6.1.2 《初步研究》中气候观念形成的外来影响 |
6.1.3 竺可桢对冰期预测的态度 |
6.2 议题转变:从关注变冷到关注变暖 |
6.2.1 议题转变的过程 |
6.2.2 议题转变的原因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7.1 内史解释及其局限性:议程转变的技术及理论背景 |
7.2 外史解释:议题兴衰的外部影响 |
7.2.1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的兴衰 |
7.2.2 “政府报告”与气候数值模式预测目标的改变 |
7.3 联合国议程设置: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冰期预测报道(报纸,1970-197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9)太阳活动对欧亚冬季大气环流和极端气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太阳活动的气候效应研究 |
1.3 存在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太阳活动对欧亚冬季大气环流和平均气温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资料方法简介 |
3.3 欧亚冬季地表太阳活动影响信号 |
3.4 对流层中上层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 |
3.5 可能机制 |
3.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太阳活动对欧亚冬季极端气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资料方法简介 |
4.3 太阳活动对欧亚冬季极端气温的影响 |
4.4 均值和概率密度分布形态对极端气温响应的贡献 |
4.5 太阳活动影响东亚冬季温度均方差的可能物理机制 |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太阳活动与大西洋-欧亚地区大气环流联系的不稳定特征及其成因 |
5.1 引言 |
5.2 资料方法简介 |
5.3 1851-2016年冬季北大西洋-欧洲地区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 |
5.4 太阳活动影响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
5.5 近几十年冬季同期环流响应可能成因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MIP5模式对欧亚冬季大气环流中太阳活动影响信号的模拟能力评估 |
6.1 引言 |
6.2 资料方法 |
6.3 多模式集合平均的太阳活动影响信号 |
6.4 耦合化学模块对地表太阳活动影响信号模拟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1. 发表论文情况 |
2. 参加项目和会议情况 |
致谢 |
(10)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的两大类型 |
第二节 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物质气候与城乡秩序:18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城市中的气候:《城市大雨纪实》和《特里维亚》 |
第二节 气候中的秩序:《四季》 |
第三节 农事诗里的反田园:《打谷者的劳作》与《女人的劳作》 |
第二章 科学话语与空气污染:19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浪漫主义的乌托邦:《麦布女王》 |
第二节 科学与浪漫的交织:《北极探险》 |
第三节 空气污染与城市自然:《唐璜》与《威斯敏斯特桥上》 |
第四节 空气污染与身份焦虑:《异教徒之地》 |
第三章 现代性思索与自我身份:20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生态破坏与现代文明的衰败:《荒原》 |
第二节 自我身份的探寻:《勃力格低地》 |
第四章 焦虑与反思:21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末日启示录:《-273.15》 |
第二节 地方与全球:阿格贝比、莫辛和希尼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三节 构建气候伦理:《地球上的生命》 |
余论诗歌触碰现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迷思概念诊断及转变策略探究 ——以人教版必修Ⅰ为例[D]. 李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闪电活动对不同时间尺度宇宙线变化的响应研究[D]. 吴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3]中学地理教学中诗词的应用研究[D]. 胡建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D]. 侯嵘.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D]. 杨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地基观测的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D]. 郑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7]青藏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响应[D]. 索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D].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太阳活动对欧亚冬季大气环流和极端气温的影响[D]. 马鹤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10]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D]. 谢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