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资本运营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鸣凤[1](2020)在《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研究:创业伦理的视角》文中认为企业衍生(spin-off/spin-out),或称“衍生创业”,泛指从一个稳定存在的母体组织中通过技术、知识、经验或能力转移等方式,创建新企业的过程,所创建的新企业即为衍生企业。创业经济时代大量高技术衍生企业不断涌现,然而,初创期的衍生企业常因与母体组织等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冲突陷入发展瓶颈,导致创业失败,亟需引入一种有利于衍生企业获取创新创业资源、稳定企业网络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长远生存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与支持,建立和提升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可帮助企业实现长远发展,为此,必须从创业之初构建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这离不开创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引入。组织资本是企业员工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协同工作,促进知识流动和价值创造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系统,固化于企业组织制度、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中,体现了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有效性。关系资本是企业与有联系的外部组织之间建立的关系网络及其带来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体现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兼容性,决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成效。因此,为解构高技术衍生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有必要深入研究创业伦理的影响及组织资本、关系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机理。本论文围绕“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综合应用创业伦理、企业衍生、组织资本、关系资本、利益相关者管理等理论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采用案例扎根理论分析和访谈研究,深入挖掘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概念维度,将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划分为沟通与谈判、战略分析与制定、先动性、资源获取与整合、利益相关者服务五维度,将此划分结果与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经典概念范式相对照,解析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概念内涵。第二,通过理论推演建立起包括创业伦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组织资本、关系资本等变量的理论研究框架,在既有研究和概念挖掘的基础上,将创业伦理划分为创业企业家伦理和创业企业伦理两个维度,前者体现创业企业家个人特质,后者反应企业组织最终决策选择、执行及效果,将组织资本划分为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两维度,将关系资本划分为社会网络和社会声誉两维度,分别构建各变量的概念模型。第三,基于各变量测量指标的构建、理论分析及实践调研,系统论证了创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组织资本的中介作用、关系资本的调节作用,建立理论模型;借助问卷调查采集数据,使用AMOS24.0对数据进行CFA检验,SPSS19.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理论模型的路径结果,并针对结果进行了影响方式与影响力大小的比较分析。本论文研究发现:创业伦理是影响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在这一影响中起到中介与调节作用。创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中,创业企业家伦理维度的影响之于创业企业伦理维度更强,且二者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均受到关系资本的显着正向调节作用,且社会声誉对于创业企业家伦理维度影响的调节效应更强,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企业伦理维度影响的调节效应更强;创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间接影响中,创业企业伦理维度的间接影响强于创业企业家伦理维度,二者均可分别通过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产生显着的间接影响,且间接效应主要通过组织资本中的创新资本发生。创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总体影响中,创业企业家伦理维度的总体影响较之创业企业伦理维度更大,且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发生。创业企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发生,但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差别较小。研究成果的理论贡献在于:通过扎根理论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概念维度;以高技术衍生企业为观察对象,以创业伦理为自变量,以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为因变量,以组织资本为中介变量,以关系资本为调节变量,建立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关系模型;基于理论研究分析了创业伦理对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力,并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影响路径。该问题的挖掘能够对企业衍生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创业伦理理论等理论研究有所贡献。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高技术衍生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特质、概念维度、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等一系列的研究,结合中国背景下高技术衍生企业特点,探索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发展机制,着眼于创业伦理、组织资本、关系资本三大变量的优化提升,分别从企业主体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主体提出对策建议,可用于指导高技术衍生企业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冯罡[2](2020)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组织资本与战略前瞻性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技术,大数据(Big Data)就是其中之一。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各种领域应用开来,特别是在舆情分析、金融预测、销售分析等等行业崭露头角正发挥举世瞩目的作用,似乎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技术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为了我们日常的一部分,企业管理也必然将会受到它的影响。关于大数据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已有的对它的研究都把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科研工具和科研模式或者仅仅把大数据技术当作一种互联网工具。尤其是从企业战略方向出发对大数据的研究较少。这无论对于管理学的发展还是在利用新技术提升企业能力、创造长期竞争优势乃至于提高企业绩效的具体实践上都是十分不利的。什么是大数据?它们是如何对企业产生影响的?而大数据与企业战略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需要充分的研究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对大数据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组织资本、企业的战略前瞻性和大数据能力的理论进行了整理和综述,然后对组织资本与战略前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并对大数据环境下新出现的概念——大数据能力对企业的组织资本与战略决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数据收集方法、实证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展开研究,根据组织资本、企业的战略前瞻性和大数据能力三者的关系,共提出13个假设,利用问卷搜集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组织资本三个维度——权力资本、规则资本和知识管理资本都与企业战略前瞻性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组织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其战略决策可能更偏向于主动开发新市场和新产品,争做行业内的领先者和开拓者。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区别,本文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原因是先前的研究时间较早,与如今企业的当下经营状况有非常大的差异性。第二,企业大数据能力对组织资本与战略前瞻性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大数据能力的三个维度——资源整合能力、深度分析能力、应用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企业组织资本与企业战略前瞻性之间的关系,这表明大数据能力的提升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本文利用最新的问卷数据验证了经过前人研究的组织资本与战略前瞻性之间的关系,并有了新的发现。随后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大数据能力概念的引入,结合组织资本与组织战略相关理论,研究了大数据能力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这些研究和结论扩展了大数据与企业战略研究的空间和视角,扩充了相关理论,同时对企业发展和提升大数据能力,从而增强企业战略决策的前瞻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部分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管理启示。除此之外企业不仅需要重视大数据资源的搜集和获取,通过各种渠道和技术手段持续不断获取实时的大数据资源,还需要扩大对内对外的技术投资,引进更先进的大数据分析软硬件基础设备,吸纳招揽高水平的大数据人才,积极开发和使用对大数据的重构、解码并进行深度分析的技术,也要认真对待大数据分析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结果,将其转化为企业组织内部可以加以吸收利用传播的知识,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和应用效率,做到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应用三层次相结合,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完成将大数据的战术角色提升到战略高度的转变。
朱峻萱[3](2020)在《员工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化学习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及商业领域的渗透,社交媒体突破单一沟通交流工具的边界,成为企业员工获取外部知识的社会化学习新手段。通过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员工的社交网络以及他们对同事、好友、合作伙伴的理解更为丰富,他们的社交关系、专业知识、心理状态也在累积或变化。引入社交媒体的工作也改进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工作工具、工作进程等,在工作思路上提供了强大的外部信息补充,因此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特征。与其他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是,社交媒体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它将为组织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企业普遍缺乏一个规范的社交媒体策略来管理社交媒体使用。于是,引发了企业管理者对员工不恰当使用社交媒体的担忧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员工社交媒体使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效果、机制和边界条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企业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研究中,已有的文献对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效果展开了探索,但研究结论不一致,这主要是现有研究对于员工社交媒体使用作用机制不统一导致的。作用机制方面,现有文献较为认可社会资本的作用,但忽视了知识资本、心理资本同样作为竞争优势链接社交媒体使用与组织绩效的关键作用。也没有考虑到企业层面的特征如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和企业创新文化在社交媒体使用与组织绩效关系中的影响作用。另外,现有研究对组织绩效的评估主要集中于员工常规工作完成情况或者员工知识质量提升可能导致的创新行为,回避了社交媒体可能对社会、道德造成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引入一个较为前沿的概念,责任式研究与创新(RRI),来评估组织的创新和社会绩效。为补充已有研究在社交媒体策略方面的不足,又同时基于社交媒体使用的双重性分析其对组织绩效在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分别作用,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企业需要实施规范的社交媒体策略合理引导社交媒体使用,而企业社交媒体策略是否成熟也将对企业使用社交媒体是否产生商业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模型,跟据企业实施社交媒体策略成熟阶段由低到高分为五个阶段:零点、启动、分散、成熟和理想阶段。本研究开发了一套评价企业社交媒体成熟度的量表和赋予权重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数据验证了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来描述社交媒体使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企业特征的作用:本研究从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使用社交媒体行为出发,探究了其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和RRI的作用过程。模型验证了两类工作特征(工作自主性和任务重要性)与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知识资本、心理资本)在社交媒体使用对组织绩效影响的链式部分中介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通过八条链式中介促进了组织绩效。模型还探究了两种企业特征在该作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首先,社交媒体策略正向调节了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工作重要性的影响。其次,创新文化正向调节了工作自主性对社会资本的正向关系。再次,创新文化正向调节了工作自主性对心理资本的正向关系。最后,创新文化负向调节了任务重要性对心理资本的正向关系。本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第一,本研究立足于多领域交叉的学术理论与概念之上,为更深入理解在工作情境中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化学习,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提供了跨学科理论基础;第二,本研究设计的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的模型,根据企业实施社交媒体策略所处的不同阶段,将企业分为不同的社交媒体成熟期,也是从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的程度视角的企业分类方式;第三,本研究关注政策与研究前沿话题,进行了企业责任式研究与创新进行探索性研究,使此概念与社交媒体链接融合。第四,模型基于社会化学习理论将员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化学习并对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分为知识消费和知识运用两阶段,揭示了工作特征和组织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并加入了企业特征条件,探索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效果。本研究从社会化学习的视角,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探索了员工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延伸了社交媒体使用的作用范围,补充了社交媒体、社会化学习、责任式研究与创新等领域的文献,弥补了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同时,本研究对于企业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首先,本研究为企业管理员工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提供了理论参考。其次,本研究提出了利用社交媒体的提升企业社会性和经济性绩效的双重目标,该目标也可供政策制定者参考。最后,本研究还指出塑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实施成熟的社交媒体策略能够支持社交媒体使用成果转化,这为企业打造利于创新的环境、培养员工社会资源、专业知识能力和积极的心态指出了改进方向。
罗雅慧[4](2020)在《差异化战略下R公司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从单纯的管理转变成追求战略目标协调一致的战略伙伴。那么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构建与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执行。R公司是中国新零售咖啡典型代表,2017年成立至今门店数已达到数千家,公司规模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跟不上企业发展扩张的步伐,迫切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在战略指导下构建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用以提高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加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本文基于差异化战略及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理论,用战略地图这一管理工具描绘企业管理目标,根据目标分解指标;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目标、指标这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出发点,使战略匹配目标,目标匹配指标,指标指导实践。本文首先就差异化战略及人力资源指标进行理论阐述,结合战略地图理论,为战略支撑指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然后以R公司为案例分析,基于公司内外部环境形成对R公司差异化战略的战略定位,本文认为差异化战略需要保证创新,因此在人力资源层面的目标是:实现技能专长、吸引保留关键人才、提高组织效能及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实现技能专长需要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技能培训课时;吸引保留关键人才需要建设关键人才梯队、完善关键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组织效能需要高效的人力资源运营能力及人力资源效能指标进行衡量;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需要提高创新培训建设、提高定性绩效考核比例。通过对指标的罗列、筛选、确定权重构建了四大目标,六大指标的人力资源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权重设定及评价;最后将人力资源指标体系运用在企业管理之中,基于目标发挥人力资源指标的作用,指导企业差异化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控效率,为企业在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基于战略地图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目标、指标这三个方面进行框架重塑,以公司整体系统化纵向管理取代局部、单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横向管理,建立人力资源指标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战略的落地和执行。在企业经营中真正为企业战略服务,通过理论研究指导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人力资源指标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控效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探索一条行之有效、有助于企业战略发展之路。
谢树强[5](2020)在《企业组织成员集合智慧结构维度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概念的提出,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了智能化时代。近年来区块链、云计算和AI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这些技术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风口和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因为处于巨变的外部环境中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想要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需要集合智慧的发挥,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是保持组织有效性以及组织成员的持续创造力,从而实现个体与组织目标的基础。过去学者们也对集合智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其在组织问题解决和创新中的成功应用,以及集合智慧与智力资本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但是学者们所使用的集合智慧的概念均是来自于对客观现象的直接概括,而非扎根于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抽象归纳,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少有学者对集合智慧的内涵及其变化做出解释和说明。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集合智慧的概念及其维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回顾了集合智慧研究现状以及智力资本、竞争优势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软件遵循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流程进行初始概念、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的提炼和归纳。一方面通过对14位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10位基层员工进行访谈调查,了解集合智慧在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等,并提取相关概念;另一方面通过检索4个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提炼相关概念。最后探讨集合智慧在管理实践中为组织成员带来的启示。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集合智慧是组织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创造性地整合各类资源,群策群力,最大化地发挥员工和组织智能,创造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2)通过扎根方法提炼发现,集合智慧包含六个维度:前瞻性思维、战略决策、正向激励、资源整合、组织认同和协作创新。(3)集合智慧作为智能化时代企业保持活力,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对企业的高层领导、管理者和员工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企业高层领导要融入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正确预判;同时还要通过主动变革、价值观引领等方式激活组织、激活文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要重视人的价值,通过个性化管理、目标管理等方式激活个体;通过资源整合来保证组织有效性。企业员工要认识到在智能化时代,效率来自于协同,通过信息交换、知识共享、协同合作等方式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庄晓滨[6](2020)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Z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也已达到了世界第二。在这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作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收益,也对其环境绩效日益重视。然而,从资源约束的角度看,环境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确存在一定的互斥性,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本文基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异质性生存特征,对企业及其环境责任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匹配,并以平衡记分卡和战略地图作为主要战略工具,进行了战略落地,形成综合绩效评价。以Z石化公司为例,企业生命周期为视角,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结合环境因素,考虑其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及经营特征,将Z公司的生命周期与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匹配,利用改进的四维平衡计分卡对Z公司不同阶段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重塑,显示了Z公司每一个生命周期下所建立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旨在为石化企业提高综合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帮助石化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完善自己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以规范性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并建立了Z公司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内容及方法和文章具体框架。第二章介绍了企业生命周期、业绩和业绩评价的概念,以及研究所需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Z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解析,对Z公司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接着对Z公司所采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介绍,在初创期采用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在发展期以及成熟期采用传统绩效评价体系与HSE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模式,得出不同生命周期这两种模式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所存问题后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Z公司不同生命阶段体系的建立,描述了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改进的四维平衡计分卡体系,结合Z公司不同生命阶段的特征及战略目标,分解战略目标并建立不同时期的战略地图,进而为Z公司初创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分别建立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是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将体系的保障分为外部保障与内部保障。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与不足,以期在未来研究中能够有所改善。
孙悦[7](2019)在《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智力资本整合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短时间内实现技术追赶对于中国企业在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后发企业试图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很多企业并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因而,有必要开展对于并购追赶实现机理的研究。论文遵循“资本整合—双元创新—并购追赶”的研究思路,试图揭开“并购—追赶”的黑箱。将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后的技术发展历程、双元创新模式演化过程及智力资本整合过程。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并购追赶中的双元创新演化路径。首先构建并购追赶路径模型;其次探讨此过程中的双元创新演化特征;最后分析双元创新演化对并购追赶瓶颈突破的作用机理。其二,智力资本整合机制。首先就并购追赶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智力资本整合行为;其次探讨智力资本三要素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各自的整合路径。其三,智力资本整合促进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首先进行了智力资本整合对于双元创新的作用研究;其次构建了基于智力资本整合的双元创新演化集成模型。研究发现,(1)后发企业的并购追赶经由“吸收模仿—集成创造—主导领先”的转变,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呈现由“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双元创新并进”的演化过程。(2)智力资本整合经历了以“人力资本整合主导—社会资本整合主导—组织资本整合主导”的演化过程。(3)智力资本整合通过发挥六大效应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演化。本文从“资源—行为—绩效”动态传导过程的角度来深入解剖中国企业并购追赶的复杂逻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化解目前“并购-追赶”现实效果与理论逻辑的背离问题,这对于技术追赶理论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尝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揭开“并购—追赶”的过程黑箱,且基于中国企业案例开展的研究可以得出更适应中国情境的研究结论,能更清晰地理解和指导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的并购追赶实践。
何丹书[8](2019)在《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科技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变化,高科技企业已经不再依靠有形资产创造价值,而是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等根源于其内部长期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为高科技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同时我们注意到科技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及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全国倡导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江西省政府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方向,以打造高效廉明的政治生态为主要手段,全面推进江西省政治,经济建设进程,建设绿色美丽的自然环境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在这个形式下,深入研究不同科技园区域政策环境与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关系,合理的配置资源,使它们共同形成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力,提高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剖析,本文认为,企业所拥有的组织资本能够提升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组织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依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毋庸置疑,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中,组织资本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分析组织资本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就需要考虑区域政策环境的影响。所以,笔者先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区域优势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将区域政策环境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组织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对区域政策环境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本文总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文章的引言,在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之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过去国内外学术界对组织资本、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主流观点进行归类阐述。第三部分详细界定组织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内涵及结构。在这一部分,首先确定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和企业创新绩效这三者概念,然后分析组织资本包含的特点,在这部分的结尾介绍本文立足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础来进行分析的。之后,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正式提出了本文的六个假设。接下来就是第五部分的实证检验,这部分的内容包括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定义变量和构建模型,整理问卷回收的数据,最后运用实证检验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第六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根据第五部分的实证检验,本文的假设全部得到验证,所以,在这一部分就是能够得出研究的结论,然后对高科技企业在提高组织资本管理效率和适应区域政策变化、政府加强人才引进和区域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对组织资本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前景提出了进一步的期盼,希望能为理论和实践带来一些思路和指导建议。实证检验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资料,正式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整理后可用问卷数达160份,有效问卷率80%。问卷收集到相关数据后,笔者主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结合信度效度、描述性统计、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成立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组织资本的测量维度: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研究开发能力、信息技术系统。区域政策环境的测量维度:区域法规政策、区域融资政策、区域人才政策。高科技企业绩效的测量维度:创新绩效。(2)组织资本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组织资本的四个维度(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研究开发能力、信息技术系统)与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正相关。(3)区域政策环境对组织资本和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企业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应重视对组织资本的开发和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区域政策环境建设,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肖欢[9](2019)在《构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基于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的整合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学者们对维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一直以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也是学术界和实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需求多样性、环境多变性、竞争激烈性的加剧,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已不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单纯的有形资产投资越来越难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之相反,作为隐性资产的知识资本和企业性格,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以一种全新的形态诠释着当今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研究旨在探讨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首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在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中国新经济背景下企业性格的本土化构成维度;然后,扩大样本,基于对377个样本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的协同作用对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且二者通过双元创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驱动企业构建和维持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为学者们探索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二元视角,同时也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启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他们应着重于知识资本和企业性格的协调和平衡,以更好地实现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完美结合,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而构建知识向价值转化的机制,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佩[10](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研究 ——基于不同行业的多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本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的作用愈发重要,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引擎,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目前中国关于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方面的强制性法律制度还尚不完善,企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呈现不充分、不集中且企业间、行业间不可比的状态,那么在自愿性披露意愿的推动下,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水平是怎样的?不同行业之间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是否存在差异?首先,本文构建了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体系,为案例企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量化分析打下基础。具体方法是先梳理了以往学者关于知识资本内涵的三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资本新内涵,再以此为标准对收集的国内外经典文献和权威机构中的知识资本指标进行筛选,海选后将其分为人力资本信息披露、结构资本信息披露和关系资本信息披露三类,对其进行频度统计删除使用频率较低的指标后得到初筛指标体系,再通过AHP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并且考虑通用性和特殊性二者的统一,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其次,本文进一步从高新技术行业、制造业和金融业中各选取一家具有典型行业特征的100强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分别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对案例企业进行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围绕分布范围、表现形式、报告内容以及可比性四个角度展开;其次使用内容分析法和Python分词技术收集三个行业共30家企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数据,应用前文的评价体系进行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指数的构建,计算出高新技术行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各自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总指数及分类指数,并将案例企业与其所在行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指数最高的企业进行对比寻找差距。最后,从三家案例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现状中概括出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现的原因和优化的建议。
二、组织资本运营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资本运营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研究:创业伦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衍生的研究 |
1.3.2 创业伦理的研究 |
1.3.3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高技术衍生企业 |
2.1.1 高技术衍生企业成立的动因 |
2.1.2 高技术衍生企业的特征 |
2.2 创业伦理 |
2.2.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2.2 企业伦理的概念与相关研究 |
2.2.3 创业伦理的定义与特征 |
2.3 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 |
2.3.1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本质 |
2.3.2 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定义与特征 |
2.4 组织资本与关系资本 |
2.4.1 组织资本 |
2.4.2 关系资本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 高技术衍生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
3.2 高技术衍生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 |
3.2.1 股东 |
3.2.2 董事会和管理层 |
3.2.3 员工 |
3.3 高技术衍生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
3.3.1 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 |
3.3.2 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 |
3.4 衍生企业与母体企业的利益关系分析 |
3.5 创新网络与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延伸 |
3.6 本章小结 |
4 创业伦理影响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分析框架 |
4.1 关键变量影响关系的理论分析 |
4.1.1 创业伦理的作用分析 |
4.1.2 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的作用分析 |
4.2 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维度分析 |
4.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维度划分 |
4.2.3 资料收集 |
4.2.4 资料分析与理论构建 |
4.2.5 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维度划分与释义 |
4.3 创业伦理维度分析 |
4.3.1 创业伦理维度划分的相关理论研究 |
4.3.2 创业伦理维度划分 |
4.4 组织资本与关系资本的维度分析 |
4.4.1 国内外相关理论 |
4.4.2 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的维度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5.1 创业伦理对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影响 |
5.1.1 创业企业家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 |
5.1.2 创业企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 |
5.2 关系资本的调节作用 |
5.2.1 社会网络的调节作用 |
5.2.2 社会声誉的调节作用 |
5.3 组织资本的中介效应 |
5.3.1 流程资本的中介效应 |
5.3.2 创新资本的中介效应 |
5.4 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检验 |
6.1 问卷设计 |
6.2 预调研 |
6.3 变量测量 |
6.3.1 自变量 |
6.3.2 因变量 |
6.3.3 调节变量 |
6.3.4 中介变量 |
6.4 正式调研 |
6.4.1 问卷收集 |
6.4.2 样本概况 |
6.4.3 研究方法的确定 |
6.5 正式调研的信效度检验 |
6.5.1 创业伦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2 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3 组织资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4 关系资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5 信度分析 |
6.5.6 待检验模型的前提假设 |
6.6 模型检验 |
6.6.1 创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的实证检验 |
6.6.2 创业伦理对组织资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
6.6.3 组织资本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6.6.4 组织资本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6.5 创业企业家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直接与间接影响的比较 |
6.6.6 创业企业伦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直接与间接影响的比较 |
6.6.7 创业伦理不同维度影响的比较 |
6.7 结果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建设高技术衍生企业的创业伦理 |
7.1.1 深刻认识妥善应对创业伦理困境 |
7.1.2 讲求竞争伦理,道义处理与母体企业的竞争关系 |
7.1.3 追求科技向善,强调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伦理价值 |
7.2 优化组织资本 |
7.2.1 外显式伦理管理 |
7.2.2 内隐式伦理管理 |
7.3 优化关系资本 |
7.3.1 构建创新网络体系 |
7.3.2 多部门协作优化企业创新网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设想 |
8.3.1 研究不足 |
8.3.2 下一步研究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评价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组织资本与战略前瞻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流程与论文框架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大数据能力 |
(二)组织资本 |
(三)战略前瞻性 |
三、研究假设 |
(一)变量关系与研究假设 |
(二)研究模型 |
四、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设计 |
(二)样本选择 |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五、实证分析 |
(一)预调研分析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四)假设检验 |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七、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员工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化学习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性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交媒体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
2.1.1 社交媒体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
2.1.2 使用及满足理论:基于不同使用动机的社交媒体使用 |
2.1.3 社交媒体使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2.2 组织绩效相关研究 |
2.2.1 组织绩效 |
2.2.2 工作绩效 |
2.2.3 责任式研究与创新 |
2.3 责任式研究与创新相关研究 |
2.3.1 RRI的治理 |
2.3.2 RRI的相关因素 |
2.3.3 社交媒体使用与RRI |
2.3.4 RRI是衡量企业创新与社会绩效的平衡准则 |
2.4 社会化学习 |
2.4.1 社会化学习理论 |
2.4.2 知识消费的过程 |
2.4.3 知识运用的过程 |
2.5 企业特征的影响作用 |
2.5.1 企业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 |
2.5.2 企业文化及企业创新文化 |
2.6 文献评述与本章小节 |
第3章 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模型研究与设计 |
3.1 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研究 |
3.1.1 社交媒体策略 |
3.1.2 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 |
3.2 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评价指标 |
3.2.1 设计思路 |
3.2.2 深度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3.2.3 关键特征提取及测量指标编制 |
3.3 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模型权重确定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构建判断矩阵及计算 |
3.3.3 模型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4.1 社交媒体使用对工作特征的影响 |
4.2 工作特征对组织资本的影响 |
4.2.1 工作自主性对组织资本的影响 |
4.2.2 任务重要性对组织资本的影响 |
4.3 组织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4.3.1 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 |
4.3.2 知识资本与组织绩效 |
4.3.3 心理资本与组织绩效 |
4.4 企业特征的调节作用 |
4.4.1 社交媒体策略成熟度 |
4.4.2 企业创新文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调查方法与流程 |
5.1.2 问卷设计偏差控制 |
5.2 变量测量 |
5.2.1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
5.2.2 工作特征 |
5.2.3 组织资本 |
5.2.4 组织绩效 |
5.2.5 企业特征 |
5.3 预调研与量表修正 |
5.3.1 预调研样本收集 |
5.3.2 量表修正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实证分析及结果讨论 |
6.1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与质量分析 |
6.1.1 研究数据的收集 |
6.1.2 数据质量分析 |
6.2 实证研究 |
6.2.1 路径分析 |
6.2.2 中介效应检验 |
6.2.3 调节效应检验 |
6.3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2.1 理论意义 |
7.2.2 现实意义 |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研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差异化战略下R公司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差异化战略 |
二、人力资源指标 |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与人力资源指标的理论概述 |
一、战略地图与差异化战略地图 |
二、差异化战略下人力资源指标体系 |
三、战略管理下构建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第二章 R公司现状及战略定位 |
第一节 R公司概况 |
一、R公司简介 |
二、R公司的组织架构 |
第二节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一、政策环境(Politics) |
二、经济环境(Economy) |
三、社会环境(Society) |
四、技术环境(Technology) |
第三节 内部环境分析 |
一、经营现状 |
二、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
第四节 R公司战略定位及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
一、R公司战略定位 |
二、差异化战略地图的具体内容 |
三、差异化战略下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
第三章 构建R公司人力资源指标体系 |
第一节 构建人力资源指标库 |
一、与技能专长相关的指标库 |
二、与保留关键人才相关的指标库 |
三、与组织效能相关的指标库 |
四、与创新型企业文化相关的指标库 |
第二节 人力资源指标的筛选及初步检视 |
一、人力资源指标的筛选 |
二、人力资源指标初步检视 |
第三节 人力资源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AHP分析法 |
二、专家打分建立评语集 |
三、数据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四章 R公司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运用 |
第一节 实现技能专长为主的三维培训模式 |
第二节 构建关键人才梯队模型 |
第三节 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 |
参考文献 |
(5)企业组织成员集合智慧结构维度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集合智慧溯源 |
2.1.1 概念的由来 |
2.1.2 概念的演化 |
2.1.3 概念内涵的拓展 |
2.2 智力资本理论 |
2.2.1 智力资本的概念 |
2.2.2 智力资本的结构维度 |
2.2.3 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的概念 |
2.3.2 竞争优势的形成理论 |
2.3.3 竞争优势的结构维度 |
3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过程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 集合智慧结构维度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 |
4.2 维度释义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5.2.1 管理启示 |
5.2.2 研究创新点 |
5.2.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Z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 |
1.3.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业绩评价研究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2 企业生命周期与业绩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生命周期 |
2.1.2 绩效的概念 |
2.1.3 绩效评价的概念 |
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1 国内外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2.3 业绩评价理论 |
2.3.1 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 |
2.3.2 业绩评价的作用 |
2.3.3 经典的业绩评价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Z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解析 |
3.1 Z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及生命周期划分 |
3.1.1 公司简介 |
3.1.2 Z公司生命周期划分 |
3.2 Z公司初创期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
3.2.1 传统绩效评价体系 |
3.2.2 初创期绩效评价体系问题分析 |
3.3 Z公司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
3.3.1 HSE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3.3.2 Z公司现绩效评价体系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Z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平衡计分卡在Z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1 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4.1.2 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2 Z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
4.2.1 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的绩效评价 |
4.2.2 改进的四维平衡计分卡 |
4.2.3 Z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流程 |
4.2.4 战略地图总体框架 |
4.2.5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初创期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
4.3.1 初创期Z公司特征及战略目标 |
4.3.2 初创期战略地图 |
4.3.3 Z公司初创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4 发展期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
4.4.1 发展期Z公司特征及战略目标 |
4.4.2 发展期战略地图 |
4.4.3 Z公司发展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5 成熟期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
4.5.1 成熟期Z公司特征及战略目标 |
4.5.2 成熟期战略地图 |
4.5.3 Z公司成熟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5.1 外部保障 |
5.1.1 政府宏观调控 |
5.1.2 社会公众的监督 |
5.2 内部保障 |
5.2.1 建立相关评价组织 |
5.2.2 规范的流程设计 |
5.2.3 加强员工参与和培训 |
5.2.4 建立反馈与激励制度 |
5.2.5 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智力资本整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技术追赶相关研究 |
2.1.1 技术追赶 |
2.1.2 并购追赶 |
2.2 双元创新相关研究 |
2.2.1 双元创新 |
2.2.3 并购与双元创新 |
2.3 跨国并购整合研究 |
2.3.1 跨国并购与资源整合 |
2.3.2 跨国并购与智力资本整合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构建 |
3.2 研究方法 |
3.2.1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2.2 研究对象 |
3.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3 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案例素描 |
3.3.1 案例背景 |
3.3.2 并购及后续技术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路径 |
4.1 并购追赶路径模型 |
4.1.1 并购追赶阶段划分 |
4.1.2 并购追赶阶段特征 |
4.1.3 并购追赶“阶段跃迁瓶颈” |
4.2 双元创新演化特征 |
4.2.1 双元创新演化模式识别 |
4.2.2 双元创新结构演化 |
4.2.3 双元创新能力演化 |
4.3 双元创新演化对并购追赶的瓶颈突破机理 |
4.3.1 “跟随引进—吸收模仿”的瓶颈突破机理 |
4.3.2 “吸收模仿—集成创造”的瓶颈突破机理 |
4.3.3 “集成创造—主导领先”的瓶颈突破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并购追赶情境下的智力资本整合机制 |
5.1 阶段性智力资本整合行为 |
5.1.1 吸收模仿阶段的整合行为 |
5.1.2 集成创造阶段的整合行为 |
5.1.3 主导领先阶段的整合行为 |
5.2 智力资本整合路径 |
5.2.1 人力资本整合路径 |
5.2.2 组织资本整合路径 |
5.2.3 社会资本整合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智力资本整合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 |
6.1 智力资本整合对双元创新的作用研究 |
6.1.1 利用式创新中的作用机理 |
6.1.2 “探索式创新”中的作用机理 |
6.1.3 双元创新并进中的作用机理 |
6.2 基于智力资本整合的双元创新演化集成模型 |
6.2.1 智力资本整合的过程规律 |
6.2.2 “智力资本—双元创新”作用机理的演化规律 |
6.2.3 “资本整合—双元创新—并购追赶”的作用路径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存在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组织资本的相关研究 |
2.1.1 组织资本的概念 |
2.1.2 组织资本的结构 |
2.2 关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有关研究 |
2.2.1 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含义 |
2.2.2 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
2.3 组织资本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1 组织资本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 |
2.3.2 组织资本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 |
2.3.3 组织资本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影响 |
2.4 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文献回顾 |
2.5 区域政策环境与组织资本关系的文献回顾 |
2.6 文献述评 |
3 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1.1 组织资本 |
3.1.2 区域政策环境 |
3.1.3 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 |
3.2 组织资本发挥效应的特点 |
3.2.1 组织资本的无形性和隐蔽性 |
3.2.2 组织资本的累积性和不可复制性 |
3.2.3 组织资本的持续增值性 |
3.3 区域政策环境的功能 |
3.4 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基础 |
3.4.1 知识管理理论 |
3.4.2 企业能力理论 |
3.4.3 区域优势理论 |
4 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 组织资本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
4.1.1 企业文化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 |
4.1.2 组织结构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 |
4.1.3 研究开发能力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 |
4.1.4 信息技术系统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 |
4.2 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
5 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检验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定义变量及模型构建 |
5.2.1 定义变量 |
5.2.2 模型的构建 |
5.3 问卷设计及数据的分析方法 |
5.3.1 问卷设计 |
5.3.2 问卷数据的分析方法 |
5.4 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3 差异性分析 |
5.4.4 相关性分析 |
5.4.5 回归分析 |
5.4.6 基于AMOS的模型验证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给企业的政策建议 |
6.2.2 给政府的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构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基于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的整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文献回顾与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竞争优势 |
2.1.1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文献回顾 |
2.1.2 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理论 |
2.2 知识资本 |
2.2.1 知识资本的文献回顾 |
2.2.2 知识资本的基础理论 |
2.3 企业性格 |
2.3.1 企业性格的文献回顾 |
2.3.2 企业性格的基础理论 |
2.4 双元创新 |
2.4.1 双元创新的文献回顾 |
2.4.2 双元创新的基础理论 |
2.5 研究评述与思维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架构 |
3.1 知识资本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
3.2 企业性格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
3.3 双元创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
3.4 知识资本、技术创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
3.5 企业性格、商业模式创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
3.6 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 |
3.7 理论模型建构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性格的内容分析 |
4.1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4.2 内容分析 |
4.3 维度内涵分析 |
4.4 文本量化 |
4.5 信效度检验 |
4.6 维度比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性驱动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分析 |
5.1 变量设计 |
5.1.1 可持续竞争优势 |
5.1.2 知识资本 |
5.1.3 企业性格 |
5.1.4 技术创新 |
5.1.5 商业模式创新 |
5.2 问卷与题项设计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题项设计 |
5.3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 表征与认知差异分析 |
5.6.1 表征差异分析 |
5.6.2 认知差异分析 |
5.7 实证分析 |
5.7.1 路径分析 |
5.7.2 中介效应检验 |
5.8 稳健性检验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讨论与研究启示 |
6.1 结果讨论 |
6.1.1 中国本土化的企业性格维度 |
6.1.2 知识资本的作用 |
6.1.3 企业性格的作用 |
6.1.4 双元创新的作用 |
6.1.5 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的整合 |
6.2 理论建构 |
6.3 理论价值 |
6.4 管理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样例 |
附录B 差异性分析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研究 ——基于不同行业的多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动因 |
2.2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模式 |
2.3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现状 |
2.4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后果 |
2.5 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 |
3.1 知识资本概述 |
3.1.1 知识资本的内涵 |
3.1.2 知识资本的分类 |
3.1.3 知识资本的理论基础 |
3.2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信号传递理论 |
3.3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 |
3.3.1 关于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 |
3.3.2 关于结构资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 |
3.3.3 关于关系资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 |
3.4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的总体概况 |
3.4.1 披露模式不尽相同 |
3.4.2 披露方式纷繁多样 |
3.4.3 披露水平不可比 |
3.4.4 披露信息含量有限 |
4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选取 |
4.1.1 选取流程 |
4.1.2 选取原则 |
4.1.3 指标海选 |
4.1.4 初步筛选 |
4.2 权重确定 |
4.2.1 AHP法确定权重 |
4.2.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4.2.3 修正后的权重 |
4.3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
5 案例企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对比分析 |
5.1 案例选择与案例简介 |
5.1.1 案例选择 |
5.1.2 案例简介 |
5.2 案例企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基本情况定性分析 |
5.2.1 知识资本信息分布范围分析 |
5.2.2 知识资本信息表现形式分析 |
5.2.3 知识资本信息报告内容分析 |
5.2.4 知识资本信息可比性分析 |
5.3 案例企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水平定量分析 |
5.3.1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应用 |
5.3.2 三类行业的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比较 |
5.3.3 案例企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水平同行比较 |
6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问题、成因及建议 |
6.1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6.1.1 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普遍不全面不规范 |
6.1.2 不同行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水平迥异 |
6.2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 |
6.2.1 降低商业秘密的泄露风险 |
6.2.2 强制性法律规章制度的缺失 |
6.2.3 管理层固有观念的老化 |
6.3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
6.3.1 规范知识资本信息披露模式 |
6.3.2 建立及时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7.2.1 研究局限性 |
7.2.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指标海选详情表 |
附录1 a:中文文献指标海选详情表 |
附录1 b:外文文献指标海选详情表 |
附录2 指标初筛详情表 |
附录2 a: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标初筛 |
附录2 b:结构资本信息披露指标初筛 |
附录2 c:关系资本信息披露指标初筛 |
附录3 权重确定详情表 |
附录4 样本企业2017 年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分详情表 |
附录4 a:高新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分详情表 |
附录4 b:金融业样本企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分详情表 |
附录4 c:制造业样本企业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分详情表 |
后记 |
四、组织资本运营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技术衍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力研究:创业伦理的视角[D]. 姜鸣凤.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组织资本与战略前瞻性关系研究[D]. 冯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员工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化学习视角[D]. 朱峻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差异化战略下R公司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罗雅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企业组织成员集合智慧结构维度模型构建研究[D]. 谢树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Z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庄晓滨.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7]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智力资本整合视角[D]. 孙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组织资本、区域政策环境与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 何丹书.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构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基于知识资本与企业性格的整合视角[D]. 肖欢. 南昌大学, 2019(02)
- [10]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信息披露评价研究 ——基于不同行业的多案例分析[D]. 李佩.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标签:组织绩效论文; 利益相关者模型论文;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