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刘守珍[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文中认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地方大学的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计算机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信息素养为主线,建立"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环节"等融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提高能力和优化素质,实施"平台+模块"的教学改革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充分就业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奠定基础。在立德育人的宗旨下,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大的意义。
唐日成,孙子惠,严竞雄,杨雨薇,朱阳燕,胡兆鹏[2](2021)在《基于MOOC+SPOC的移动端题库的计算机基础语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过去的板书加PPT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已经有些"过时"。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语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使用移动技术辅助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MOOC+SPOC的移动端题库的计算机基础语言课程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黄克立[3](2021)在《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总课时偏少、教师授课模式及方法相对落后、仍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不相符的现状,提出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进思路:分基础模块及拓展模块进行教学;各专业基础模块考核保持一致,拓展模块的考核各有侧重;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赵微巍,任芳[4](2021)在《基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岗位需要具有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人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作为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证明,社会认同度不断加强。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标准,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大力提升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也为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蔡艳[5](2021)在《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我国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实操素养,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很有必要对当前大学校园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课堂上树立正确的授课理念,着重突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能力"的教学特点。此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进行还必须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多方面融合的教学,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水平。
郑伟俊[6](2021)在《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2020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通知,提出了课程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对深化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融合了慕课(MOOC)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和实体课堂的优势,在高校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将SPOC应用于中职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因此,本文将SPOC信息化教学理念与中职《信息技术》新课标教学目标相结合,设计了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过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三点:(1)通过调查中等职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了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情特点。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计算思维”三者融合为一体作为教学培养目标,依据建构主义、ADDIE等相关学习理论和设计原则,设计适用于新课标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过程。(2)将SPOC混合式教学过程应用于广州某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线上导学、课中线下实践、课后线上巩固和教学评价四个阶段,并整合开发了课程的相关微视频、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实践中,采用雨课堂小程序进行线上学习,嵌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中国慕课精品资源、网络视频资源、课件和习题,形成混合式教学,建立多元评价、多通道互动的教学环境。(3)探讨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采用SPSS对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后,进行教学前和学期末的问卷调查,访谈。同时采用T检验定量分析等方式对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并针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计算思维核心素养等能力有明显提升。实现了本文所提以“知识、技能、计算思维”为一体的培养目标,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为后续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杜小玉[7](2021)在《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整合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而混合式教学作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公共课程,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存问题以及混合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策略,以期对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程建林[8](2021)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采用合理编排计算机课程内容,丰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手段,加强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闫斐,王金策,邓越萍,史明[9](2021)在《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普遍存在计算机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导致事倍功半。计算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模仿计算机专业教学。此外,教学方法手段简单老套,上课照"片"宣科,计算机作为当下信息技术载体,在教学方法中应将此特性无缝嵌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文章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做了认真研究,采用开放式教学、专业自主式学习、实战测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索针对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以高效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为后续专业学习服务。
王政锋,王新政[10](2021)在《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指出2018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到,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构建多元协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考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d的问题,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智能化改革思路,强调发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层次不齐 |
(二)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
(三)考核方式单一 |
二、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
(一)优化设置课程,结合专业改革教学方式 |
1. 按专业特点分类: |
2.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
(二)利用互联网+,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手段 |
1. 教材与题库建设 |
2. 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 |
3. 改革实践教学 |
(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元化弹性学分管理 |
三、结语 |
(2)基于MOOC+SPOC的移动端题库的计算机基础语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
2 理论意义 |
3 实践价值 |
4 MOOC平台 |
(1)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
(2)拥有简洁直观的管理界面 |
(3)在线作业与测试 |
5 最终效果 |
6 总结 |
(3)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情况 |
1.1 总课时偏少 |
1.2 教师授课模式及方法相对落后 |
1.3 仍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不相符 |
2 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
2.1 将基础模块及拓展模块的有机展开来教学 |
2.2 采用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 |
2.3 积极鼓励各专业学生踊跃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接受国家级的检验评估 |
2.4 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3 结束语 |
(4)基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 |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 |
1.对公共基础课程重视不够。 |
2.学情复杂。 |
3.实践能力和思维培养有待加强。 |
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四、教学设计和开展思路 |
1.教学安排与考试时间同步。 |
2.教学目标相对统一。 |
3.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内容有效衔接。 |
4.引入国家等级考试评测标准开展教学评价。 |
五、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展实践 |
1.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同时上课。 |
2.小班教学模式改革。 |
3.依据等级考试要求,使学生掌握最佳操作方法。 |
六、总结 |
(5)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 |
二、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 |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
1.基于导学的新教学方法。 |
2.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
3.教考分离的“第三方”课程考核方式。 |
(三)“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
1.纸质教材。 |
2.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活动。 |
3.学习辅助光盘。 |
4.实验实践系统。 |
(四)多元化信息资源与学习平台的建设。 |
三、结语 |
(6)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4.2 SPOC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验研究法 |
1.5.4 访谈法 |
1.6 本章总结 |
2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2.1 教育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人本主义理论 |
2.1.3 深度学习理论 |
2.1.4 ADDIE模型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SPOC |
2.2.2 混合式教学 |
2.2.3 计算思维 |
2.3 本章总结 |
3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需求分析 |
3.1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3.2 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
3.2.1 前测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2 学生基于SPOC教学模式下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3 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调查分析 |
3.2.4 学生基础能力调查分析 |
3.3 本章总结 |
4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
4.1 教学前端分析 |
4.1.1 教学目标分析 |
4.1.2 教学内容分析 |
4.1.3 教学环境分析 |
4.2 SPOC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
4.2.1 课前线上导学 |
4.2.2 课中线下实践 |
4.2.3 课后线下巩固 |
4.3 学习活动的效果评价 |
4.4 教学资源整合开发 |
4.5 本章总结 |
5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实施与评价 |
5.1 理论课教学实施 |
5.1.1 课前准备阶段 |
5.1.2 课中实践阶段 |
5.1.3 课后巩固阶段 |
5.1.4 教学反思 |
5.2 实践课教学实施 |
5.2.1 课前准备阶段 |
5.2.2 课中实践阶段 |
5.2.3 课后巩固阶段 |
5.2.4 教学反思 |
5.3 效果分析 |
5.3.1 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
5.3.2 教学成绩效果分析 |
5.4 原因分析和对策 |
5.4.1 学校因素 |
5.4.2 教师因素 |
5.4.3 学生因素 |
5.4.4 教学平台因素 |
5.5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信息技术》课程学前情况调查 |
附录2 《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效果调查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存问题分析 |
(一)学生生源复杂,应用能力水平差异较大 |
(二)教学中缺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
(三)评价方式单一化,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
三、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
(二)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2.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四、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
(一)应用思路 |
(二)具体应用策略 |
1.基于微信端的课前自主在线学习阶段 |
2.基于课堂的课中小组合作探究阶段 |
3.基于竞赛的课下实践拓展阶段 |
4.多元评价贯穿始终 |
五、总结与反思 |
(8)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
1. 计算机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过快 |
2. 计算机教师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
3. 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紧密联系 |
4. 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融合 |
5. 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 |
6.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性 |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对策略 |
1. 合理编排计算机课程内容 |
2. 丰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手段 |
3. 加强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 |
4.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 |
三、结语 |
(9)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模式 |
(一)开放教学 |
(二)自主学习 |
(三)实战测评 |
二、改革成果 |
(一)改革教学成果 |
(二)改革前后对比 |
三、结论 |
(10)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 |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
3 新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
4 结束语 |
四、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 刘守珍. 今古文创, 2021(48)
- [2]基于MOOC+SPOC的移动端题库的计算机基础语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 唐日成,孙子惠,严竞雄,杨雨薇,朱阳燕,胡兆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26)
- [3]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 黄克立. 装备制造技术, 2021(08)
- [4]基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J]. 赵微巍,任芳.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7)
- [5]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蔡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3)
- [6]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D]. 郑伟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7]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探索[J]. 杜小玉.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06)
- [8]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 程建林. 现代交际, 2021(11)
- [9]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 闫斐,王金策,邓越萍,史明.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03)
- [10]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 王政锋,王新政.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