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利轿车化油器DE正确使用与维护(论文文献综述)
胡迪峰[1](2008)在《宁波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机动车的迅速增加,其尾气排放引起的污染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宁波作为东南沿海发达的城市之一,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环境保护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采样EPA MOBILE5、PART5模式,对宁波市机动车行使条件下尾气污染进行了现状和未来十五年的分析和预测,获得如下结果:1、开发了实际行驶条件下机动车尾气中VOCs的监测分析方法。2、通过对控制技术、车型、行驶速度和行使里程及裂化对VOCs和苯系物排放的影响分析,得出:在实际行驶条件下机动车尾气中共检出47种VOCs,建立了尾气的源成分谱;汽油车的VOCs排放要高于柴油车,化油器车、汽油公交车和出租车是VOCs和苯系物的高排放源;机动车在0(冷启动)和0(怠速)时尾气排放VOCs和苯系物浓度要远远高于正常行驶时排放浓度,当速度在40-60km/h时,尾气中VOCs组分和苯系物含量相对较低;催化剂的失效会造成VOCs和苯系物排放浓度大大增加。3、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MOBILE5、PART5模式及燃料消耗估算方法,计算得到2006年宁波市机动车THC(总碳氢)、CO、NOx排放总量分别为4.9万吨、26.8万吨、2.3万吨,其中摩托车对THC贡献最高,达40%;对于CO,重型汽油车贡献最高,达27%;对于NOx,重型柴油车贡献最高,达35%。PM10排放总量为1300吨,重型柴油车贡献最高,达38%。4、在实测的基础上,利用模型计算出宁波市2006年机动车尾气苯系物的排放总量为229.79吨,其中甲苯排放量最高,达93.86吨,苯为41.77吨,二甲苯为47.57吨。机动车尾气是城区环境空气苯系物的重要来源。5、本文用弹性系数法在无控、低控和高控三种排放控制实施方案下对宁波市2020年机动车THC、CO、NOX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6、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如建立检查维护制度等。
李富香[2](2007)在《高原地区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对比试验研究(海拔高度2000-3500m)》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环保呼声的高涨,需要天然气这样低排放,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内燃机替代燃料,这就为天然气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除了采用单燃料汽车外,还可更经济和更快地将燃油发动机改装成天然气发动机,收到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结合青海省西宁市的高原地区特点,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天然气的主要性能参数的研究,结合在CA1091卡车和夏利TJ7101汽油机改装成的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上进行了燃用两种燃料的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高原地区两用燃料汽车在燃用汽油和燃用天然气时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性能指标,并对利用天然气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应用进行了效益分析,提出CNG汽车在高原地区全面推广综合利用的建议和设想。研究表明:1.CNG汽车经油改气改造后尾气排放中CO含量只有同类汽油机的3%;HC含量只有同类汽油机的28%;二氧化碳减少28%.2.车辆经CNG改造后基本不影响原有的使用性能,燃料消耗只有同类汽油机的50%—60%,动力性下降不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
董本云[3](2006)在《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项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了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波特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汽车消费关联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汽车消费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了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汽车消费的各种要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汽车消费趋势的影响;为了揭示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并指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赖流滨[4](2005)在《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区域竞争力比较与提升研究》文中认为汽车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附加值高,关联度大,对发展我国经济、提高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汽车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者的挑战,中国汽车制造业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竞争优势。 本文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有关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回顾;第二部分,分析了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即带来成本优势的规模经济、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先进的技术水平、产业集群以及适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五大方面,由此开发了适合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第四部分,构建了与评价模型相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第四部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主要汽车制造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六大区域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第五部分,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如何从规模经济、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技术水平、产业集群以及政府决策等五个方面提升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于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希望能够对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发展与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积极的影响。
祝爱梅[5](2005)在《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天津夏利汽车发展的个案分析》文中认为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要保持其健康有续的发展势头,首先需要产业内部针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还需要政府在市场功能不能触及的领域发挥指导性功能。本文以天津夏利汽车重点个案为研究对象,从回顾中国,特别是天津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客观记述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为今后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共四部分。第一章对我国汽车工业和轿车工业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第二章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汇总、收集,描述了天津汽车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并对天津汽车工业的成长方式进行了追踪与剖析。第三章结合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问题,系统阐述了天津市政府在天津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政府功能的得与失地剖析,论文针对天津区域经济状况和汽车产业特点,对天津市政府在未来天津市汽车工业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第四章论文借鉴国外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就针对汽车工业发展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旨在以此对全文形成总结与回溯。
刘振玉[6](1995)在《如何保持夏利轿车省油》文中认为 国产夏利轿车由于具有油耗低的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若以此车经营出租,其燃料费用低的特点则尤为突出。但是在使用中若维护不当,也会使油耗大幅度增加,大大超过其经济车速百车公里4.5升的水平,有的甚至达到百车公里8~10升。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夏利轿车的省油泥?现提供以下几点经验供驾驶夏利轿车的驾驶员参考。(一)要精确地调整点火正时:汽车能起动运行并不一定点火就正好,精确地调整点火正时应首先把飞
朱吉文[7](2005)在《山东世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山东世通公司的发展脉络以及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世通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本文对山东世通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其次,在介绍了山东世通公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经济、资金、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运用PEST模型分析了社会环境;从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行业内的竞争者等方面运用五要素模型进行了行业分析,明晰了行业现状及特征;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财务状况、现有业务状况、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体质等方面进行了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分别用IFE、EFE矩阵对内部、外部因素进行了评价;从山东世通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弱势,利用SWOT矩阵进行了战略组合,形成了备选方案,并对其利用QSPM定量战略计划矩阵模型进行了评价;最后形成了山东世通公司的战略选择和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对实施战略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了预测。
李伟[8](2002)在《典型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污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属于“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和“国家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规划研究”的一部分,对以北京为代表的典型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污染特征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主要成果包括:(1)对612辆轿车和轻型车的简易工况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确定了不同技术水平和不同厂牌在用车的平均排放浓度水平、劣化系数、平均排放因子等特征参数。研究发现ASM5015工况测试结果与ECE R15-03工况测试结果相关性较好,其中NOx的测试相关性高于HC和CO,表明ASM5015工况对NOx的测试最有效,用于I/M检测时可以有效识别NOx高排放车辆。(2)探讨了国外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并将其分析方法应用到北京市车内空气污染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市车内污染较为严重,CO浓度严重超标,研究还表明,车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周围车辆的排放,车内污染程度与道路行驶工况、车内通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3)对实际道路行驶机动车排放特征的测试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确定机动车污染物的质量排放速率的三种具体方法,提出了一套可行的车载排放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4)建立了完整的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因子和排放量清单的计算方法体系,对1999年北京市道路机动车7种主要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道路机动车分车型排放贡献率和道路机动车对交通流动源的排放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道路机动车仍然是现阶段交通流动源污染控制的重点。(5)探讨了COMMUTER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城市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的交通结构和机动车排放优化评价模式,并以修正后的模型为工具,针对北京市2008年远景交通规划,从客运交通结构和机动车排放污染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TOD)和共用小汽车两项实现交通结构和机动车排放优化的关键策略,剖析了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三项具体措施和对上下班出行方式进行调整的措施对交通结构和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及措施的可行性。
孟秋[9](2001)在《在用汽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解剖国内外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实施情况入手,通过对我国汽车生产、使用、检测、维修各环节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现状的评价,着重对我国在用车排放治理的难点、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和探讨在用汽车排放控制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并进行利弊分析。课题通过进一步论述国外汽车检查维护制度(I/M制度)实施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客观现实,坚持致力于改善和处理好环境保护与汽车使用关系的原则,达到在我国基本上实现不因汽车拥有量增加而使汽车排放污染物总量增加的目的。根据我国汽车技术状况及排放水平的现状,结合目前汽车维修检测行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对我国实施I/M制度的环境、现行的汽车检测维修制度与I/M制度的内在联系分析,及试点验证实施效果,论证了我国对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最可取、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汽车检查维护制度(I/M制度),并提出建立我国在用汽车排放控制(I/M)制度的构思及建议。
汪立亮[10](2000)在《夏利轿车化油器DE正确使用与维护》文中提出 夏利TJ3760型发动机的化油器为AISAN型双腔分动式化油器。该化油器设有启动装置、怠速装置、温控阀、快怠速装置、中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主供油装置及加速装置等。它主要由上体、中体、下体三大部分组成。上体和中体用锌合金压铸而成;下体和中体之间夹有隔热垫,三大部分用螺栓联成一体。化油器总成安装在进气歧管的进口平面上。 汽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化油器各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中的变
二、夏利轿车化油器DE正确使用与维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利轿车化油器DE正确使用与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宁波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的目的意义 |
1.2 机动车排放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影响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因素 |
1.2.2 机动车排放研究的测试方法 |
1.2.3 排放模型研究 |
1.3 宁波市机动车发展动态及尾气污染特征研究背景 |
1.3.1 自然环境 |
1.3.2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 |
1.3.3 机动车相关污染严重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宁波市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 |
2.1 方法学 |
2.1.1 典型机动车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因子计算模型 |
2.1.2 典型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因子计算模式 |
2.1.3 机动车登记分布和里程分布参数修正 |
2.1.4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
2.2 主要模型参数的确定 |
2.2.1 平均速度的确定 |
2.2.2 车龄分布 |
2.2.3 年均累积行驶里程 |
2.2.4 其他主要输入参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 |
2.3.2 机动车PM_(10)排放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实际行驶条件下机动车VOCs和苯系物排放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测试车辆 |
3.1.2 汽车尾气采集设备和方法 |
3.1.3 分析仪器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成分特征谱 |
3.2.2 行驶速度对VOCs排放和苯系物的影响 |
3.2.3 行驶里程对VOCs排放的裂化和苯系物的影响 |
3.2.4 排放控制技术对VOCs排放和苯系物的影响 |
3.2.5 车型对VOCs排放组分的影响 |
3.3 宁波市机动车主要苯系物排放量估算 |
3.3.1 方法学 |
3.3.2 宁波市机动车主要苯系物排放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未来十五年宁波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预测 |
4.1 方法学 |
4.1.1 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
4.1.2 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实施情景设计 |
4.1.3 不同排放控制情景下机动车排放量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
4.2.2 不同排放控制情景下机动车污染排放量 |
4.2.3 不同排放控制情景下机动车污染排放分车型贡献率 |
4.3 小结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新车排放控制 |
5.2 清洁燃料的推广和使用 |
5.3 加强对在用车的排放控制 |
5.4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实施城市畅通工程 |
5.4.1 优化城市土地利用 |
5.4.2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5.4.3 合理建设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
5.4.4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
5.5 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测能力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件:尾气中污染物毒性特征 |
(2)高原地区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对比试验研究(海拔高度2000-3500m)(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天然气汽车应用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汽车的类型 |
1.2.2 天然气汽车的优缺点 |
1.2.3 国内外天然气汽车应用研究现状 |
1.3 西宁地区发展天然气汽车的必要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压缩天然气汽车的性能分析 |
2.1 CNGV发动机的燃烧性能 |
2.1.1 抗爆性好 |
2.1.2 混合气着火界限宽 |
2.1.3 燃烧完全 |
2.2 CNGV的低排放性 |
2.2.1 CO排放对比分析 |
2.2.2 NOx排放对比分析 |
2.2.3 HC的排放对比分析 |
2.3 CNGV的经济性 |
2.3.1 天然气发火点高,不易点燃 |
2.3.2 天然气比空气轻、易于扩散 |
2.3.3 CNGV装置的安全性措施 |
2.4 CNGV的安全性 |
2.4.1 CNGV的经济效益分析 |
2.4.2 CNGV的经济效益计算 |
2.5 CNGV动力性能 |
第三章 天然气汽车的技术性分析 |
3.1 天然气汽车的技术要求 |
3.2 天然气汽车改装技术 |
3.2.1 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 |
3.2.2 两用燃料汽车的改装技术 |
3.2.3 压缩天然气汽车的实车改装 |
3.2.4 工作原理 |
3.3 压缩天然气储气瓶 |
3.3.1 储气瓶材料 |
3.3.2 CNG储气瓶安全性 |
3.4 天然气的储存 |
3.4.1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 |
3.4.2 压缩天然气的储存 |
3.4.3 吸附天然气的储存 |
3.5 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的使用及维护技术 |
3.5.1 驾驶员的正确使用 |
3.5.2 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的检查维护 |
第四章 高原地区两用燃料改装车试验研究 |
4.1 试验总体概况 |
4.1.1 天然气汽车的总体布置 |
4.1.2 试验路线及试验方法的选择 |
4.1.3 试验机型及试验仪器 |
4.2 夏利车、解放车匹配天然气系统的整车道路试验 |
4.2.1 动力性试验 |
4.2.2 燃料经济性试验 |
4.2.3 加速噪声试验 |
4.3 台架试验 |
4.3.1 试验用机 |
4.3.2 台架布置 |
4.3.3 试验过程 |
4.4 怠速污染物排放试验 |
4.4.1 怠速污染物排放试验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使用两种燃料的发动机在相同的负荷、相同的工作时间条件下磨损量的对比分析 |
4.5.1 试验方法 |
4.5.2 发动机汽缸检测 |
4.5.3 试验结果 |
4.6 NGV动力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
4.6.1 可燃混合气的热值降低 |
4.6.2 天然气的着火温度比汽油高 |
4.6.3 火焰传播速度比汽油低 |
4.6.4 充气效率下降 |
4.6.5 压缩比 |
4.6.6 燃烧前后分子变更系数的影响 |
第五章 建议 |
5.1 提高动力性方面的建议 |
5.1.1 提高发动机ε |
5.1.2 采用汽油机可变ε技术 |
5.1.3 提高点火能量并配以较大的火花塞间隙 |
5.1.4 优化匹配供气系统 |
5.1.5 进气增压 |
结论 |
1.动力性对比 |
2.经济性对比 |
3.环保性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1.2 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消费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1.2 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 |
2.1.3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西斯蒙弟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克拉克的理论 |
2.3.2 马歇尔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3.3 钱纳里的结构经济学 |
2.3.4 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 |
2.3.5 创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消费的关联性研究 |
3.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 |
3.1.1 前向关联 |
3.1.2 后向关联 |
3.2 关联效应理论 |
3.2.1 投入产出理论 |
3.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3.2.3 产业集群理论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
4.1.1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2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4.2 汽车消费的国际比较 |
4.3 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世界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2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3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
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
5.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
5.1.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1.3 城市化水平 |
5.1.4 业内竞争 |
5.2 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
5.2.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5.2.2 居民收入差距 |
5.3 汽车价格 |
5.3.1 原材料供应 |
5.3.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程度 |
5.3.3 产业内重组情况 |
5.3.4 汽车进出口及加入WTO 的影响 |
5.4 消费政策 |
5.4.1 汽车消费政策 |
5.4.2 汽车消费的附加成本 |
5.4.3 汽车金融服务 |
5.4.4 消费观念 |
5.5 消费环境 |
5.5.1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 |
5.5.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
5.5.3 相关服务业没有统一标准 |
5.6 能源供应 |
5.6.1 能源储备 |
5.6.2 能源价格 |
5.7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 |
5.7.1 城市规划 |
5.7.2 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6.1.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 |
6.1.2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拉动 |
6.2 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1 我国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2 我国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3 我国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6.2.4 我国汽车消费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
6.3 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1 我国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2 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4 我国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6.4.1 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6.4.2 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6.5 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描述 |
6.5.1 我国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
6.5.2 我国汽车消费的消极作用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7.1.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1.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7.2.4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 |
7.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1 吉林省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2 吉林省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4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7.4.1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7.4.2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
8.1 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汽车消费 |
8.1.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8.1.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
8.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
8.2 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汽车价格 |
8.2.1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
8.2.2 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
8.2.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
8.3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
8.3.1 整顿汽车收费,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 |
8.3.2 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
8.3.3 尽快推出燃油税 |
8.3.4 优化消费环境 |
8.4 政策安排 |
8.4.1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8.4.2 加快开发新型汽车原材料,促进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
8.4.3 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
8.4.4 推广使用柴油汽车 |
8.4.5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 |
8.4.6 科学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一:全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附录二: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摘要 Abstract |
(4)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区域竞争力比较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1.1.2 后 WTO时代中国汽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
1.1.3 我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区域 |
1.1.4 研究目的 |
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主要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的主要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竞争力理论 |
2.1.1 产业竞争力及其形成机理 |
2.1.2 核心竞争力及其特征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2.2.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2.2.4 产业集群的作用 |
2.3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
2.3.1 规模经济 |
2.3.2 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
2.3.3 技术进步 |
2.3.4 产业集群 |
2.3.5 制度创新 |
第三章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方法研究 |
3.1 国内产业竞争力主要评价指标体系 |
3.1.1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3.1.2 华中科技大学朱春奎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2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3.3.1 系统评价理论的简单回顾 |
3.3.2 评价指标的赋权方法 |
3.3.3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
4.1 主要汽车制造区域竞争力分项比较分析 |
4.1.1 经济规模 |
4.1.2 产品竞争力 |
4.1.3 服务 |
4.1.4 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
4.1.5 产业集群 |
4.1.6 政府决策水平 |
4.2 主要汽车制造区域竞争力综合比较分析 |
4.2.1 求相关系数矩阵和旋转矩阵,选择主成分 |
4.2.2 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
4.2.3 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第五章 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
5.1 实现产业规模经济的战略 |
5.1.1 产业内紧密联系,分工协作 |
5.1.2 国内大汽车企业间的战略联合 |
5.1.3 引入外资、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
5.2 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战略 |
5.2.1 大力发展经济型和新型能源汽车 |
5.2.2 完善市场信息服务 |
5.2.3 健全营销渠道 |
5.2.4 完善专业服务和售后服务 |
5.3 加大技术进步的战略 |
5.3.1 物化技术创新战略 |
5.3.2 管理技术创新战略 |
5.4 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
5.4.1 通过汽车企业的地域集中,提高聚集效应 |
5.4.2 促进汽车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强化联动效应 |
5.4.3 制定特定政策,提升集群的制度效应 |
5.5 深化企业改革,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
5.5.1 深化产权制度创新,加快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
5.5.2 放松产业管制,转变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能 |
5.5.3 调整汽车消费政策,破除消费的制度壁垒 |
5.5.4 实施积极的援助政策 |
全文总结 |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天津夏利汽车发展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我国汽车工业及轿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
1.1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
1.2 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
第二章 天津汽车工业的成长与发展 |
2.1 天津夏利汽车发展概况 |
2.2 天津汽车工业的成长轨迹 |
第三章 天津市政府在天津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
3.1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
3.2 地方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的三个阶段 |
3.3 天津市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
3.4 存在的问题 |
3.5 对策及建议 |
第四章 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对策及建议 |
4.1 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暴露的问题 |
4.2 国外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 |
4.3 政策与启示 |
4.4 对策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东世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山东世通公司状况 |
2.1 组织结构图 |
2.2 企业基本情况 |
2.3 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
第三章 企业外部条件分析 |
3.1 社会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四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
4.1 人力资源分析分析 |
4.2 财务分析 |
4.3 业务分析 |
4.4 组织结构分析 |
4.5 企业体质分析 |
第五章 企业要素评价 |
5.1 外部因素评价 |
5.2 内部因素评价 |
第六章 山东世通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和选择 |
6.1 各种类型战略概述 |
6.2 经营战略备选方案 |
6.3 经营战略评价 |
第七章 战略措施 |
7.1 多产品经营组合战略及实施措施 |
7.2 市场开发战略及实施措施 |
7.3 剥离经营战略及实施措施 |
7.4 合作经营战略及实施措施 |
第八章 战略实施预期效益 |
8.1 2000 年-2004 年各业务完成情况 |
8.2 各项业务经营效益预测 |
8.3 世通公司整体效益预测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典型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机动车排放特征影响因素 |
1.2.2 机动车排放特征的实验分析方法 |
1.2.3 机动车排放特征的模式预测方法 |
1.2.4 车内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 |
1.2.5 城市交通特征对机动车排放特征影响的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在用车排放特征测试研究 |
2.1 测试方法 |
2.2 测试样本 |
2.2.1 测试车辆的技术类型 |
2.2.2 测试样本统计 |
2.3 测试结果分析 |
2.3.1 测试车辆的平均排放水平 |
2.3.2 简易工况法与实验室工况的关联性分析 |
2.3.3 在用车平均排放因子 |
2.3.4 在用车排放劣化规律分析 |
第三章 道路机动车车内空气污染特征研究 |
3.1 研究实验参数 |
3.2 车内污染评估方法 |
3.2.1 车内污染水平计算方法 |
3.2.2 车内污染水平评价标准 |
3.3 车内污染实验数据分析 |
3.3.1 车内空气质量评价 |
3.3.2 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车内空气的污染状况 |
3.3.3 车内通风条件与车内污染的相关性 |
第四章 实际道路行驶机动车排放特征的测试方法与系统设计 |
4.1 车载排放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4.1.1 单位时间内污染物质量排放速率的确定 |
4.1.2 单位行驶里程排放因子的确定 |
4.2 车载排放测量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构架 |
4.2.2 技术难点分析 |
4.2.3 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
第五章 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与排放分担率特征研究 |
5.1 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 |
5.1.1 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5.1.2 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
5.2 道路机动车排放分担率特征 |
5.2.1 道路机动车分车型排放贡献率 |
5.2.2 道路机动车对交通流动源的排放贡献率 |
第六章 城市交通结构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特征研究 |
6.1 城市交通结构概述 |
6.1.1 北京市交通结构现状分析 |
6.1.2 世界四大都市与北京的城市交通结构比较与借鉴 |
6.2 用COMMUTER模型进行城市交通和排放优化分析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北京市交通规划目标优化分析 |
6.2.3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与机动车排放的关键策略分析 |
6.2.4 实现城市交通结构和机动车排放优化的其它具体措施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在用汽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国内外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 |
2.1 国外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 |
2.2 国内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 |
2.3 国内外燃气汽车的技术发展 |
2.4 在用汽车改装技术分析 |
2.5 我国在用车排放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2.6 在用汽车排放控制主要方案 |
第三章 控制在用车排放的I/M制度分析 |
3.1 新车排放的监督检验机制 |
3.2 在用车I/M制度 |
3.3 国外在用车排放治理的I/M制度发展过程分析 |
3.4 国外I/M制度实施现状 |
3.5 I/M制度的实施效果 |
第四章 建立我国在用车排放控制I/M制度的构思与方案设计 |
4.1 我国车辆技术状况与排放水平的关系分析 |
4.2 我国实施I/M制度的环境因素分析 |
4.3 我国汽车检测/维修制度与I/M制度的相关度分析 |
4.4 我国I/M制度方案设计 |
4.5 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夏利轿车化油器DE正确使用与维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宁波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胡迪峰. 浙江大学, 2008(09)
- [2]高原地区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对比试验研究(海拔高度2000-3500m)[D]. 李富香. 长安大学, 2007(07)
- [3]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 董本云. 吉林大学, 2006(11)
- [4]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区域竞争力比较与提升研究[D]. 赖流滨. 中南大学, 2005(05)
- [5]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天津夏利汽车发展的个案分析[D]. 祝爱梅. 天津大学, 2005(06)
- [6]如何保持夏利轿车省油[J]. 刘振玉. 中南汽车运输, 1995(08)
- [7]山东世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朱吉文. 天津大学, 2005(07)
- [8]典型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污染特征研究[D]. 李伟. 清华大学, 2002(02)
- [9]在用汽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研究[D]. 孟秋. 长安大学, 2001(01)
- [10]夏利轿车化油器DE正确使用与维护[J]. 汪立亮.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