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的影响

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的影响

一、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婕[1](2021)在《基于《乾隆南巡图》的清朝苏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急剧破坏并面临消亡的危险,城市历史景观的延续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近郊群山林立,气候温和湿润,京杭运河横亘南北,经济发达,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城的建置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苏州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明清时期也是苏州历史景观风貌演变的重要时期。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曾先后六次南巡,每次南巡皆驻跸苏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画师徐扬绘制《乾隆南巡图》十二卷,记录了乾隆南巡这一盛事。其中《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为十二卷中最长的一卷,图卷纵68.6cm,横2171.9cm。全图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清朝苏州的山川名胜、乡野肆市、城池河道、民居建筑、风土人情等内容,真实地再现了该时期苏州的景观风貌,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从景观要素入手,对《驻跸姑苏》卷中展现的清朝苏州景观风貌进行解读与分析。本论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梳理了苏州城市各时期的历史演进,探究其自春秋时期以来的建置沿革、城市变迁、山川河流等方面内容。第三章对《乾隆南巡图》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根据图像内容确定了《驻跸姑苏》卷所绘的起止路线,并分图像段对各段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分析。第四章基于城垣、街巷空间、建筑群空间、构筑物、河流、园林名胜六个景观要素,对画卷内容进行要素解读和分析。第五章探讨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关联性分析,总结归纳景观风貌特征。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出展望。图像分析对拓展风景园林历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驻跸姑苏》一图的解读,可以提炼清朝苏州历史景观风貌特征,弥补了史料文献的不足。本论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在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方面,有助于通过历史图像分析,深入挖掘古代地域景观脉络特征,为我国古典园林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实践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挖掘苏州城市历史景观特征,为苏州古城景观风貌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龚滢[2](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陈颖[3](2020)在《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文中提出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定型于隋时期,元朝繁华昌盛,通过明清进一步修凿开创了大运河的整体面貌。历时2500多年,作为大运河沿线因运河而繁荣兴盛的苏州段,以其丰富的自然风貌、历史元素和人文景观呈现出独具苏州特色的运河风情,苏州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江南水乡的吴侬细语,戏曲评弹的悠扬婉转,灿烂辉煌的诗文小说,意蕴隽永的苏式园林,商铺林立的米市码头等,无一不展现出苏州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在相互交织中所碰撞出的灿烂火花。本课题以京杭大运河苏州枫桥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价值的视角,尝试从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角度展现城市运河沿岸的景观。首先在京杭大运河申遗背景下,运河滨水景观的改造成为重点,提升城市运河景观空间形象;其次,从文化价值视角结合苏州文化、运河文化与滨河景观,对文化价值、文化遗产及滨水景观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将文化融于景观设计;再者通过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运河景观中的体现,为本次设计提供新思路,并挖掘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沿线京都、燕赵、齐鲁、吴越段的文化形态,通过分析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及遗产价值,找到运河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点,为本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最后对枫桥段运河沿岸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明确场地不足和需解决的问题,以枫桥段沿岸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大运河文化与苏州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具体实践,以期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地域性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结合,形成具有空间辨识度的运河景观,同时也为运河沿岸景观研究新思路提供借鉴作用。

李秋婷[4](2020)在《苏州古城墙及其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平门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古城墙经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变化,是苏州历史的标志与象征。现代城市发展,物质文明进步,苏州古城墙在失去了最初的抵御功能之后被破坏与拆毁,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逐步减少。近年来苏州开始意识到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本文将以以下三个方面,对苏州古城墙与“新”古城墙及其环境保护与更新进行具体研究。第一方面,苏州古城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前期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参考文献的整理,梳理苏州城墙及其环境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肯定苏州城墙及其环境在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作用、价值。第二方面:通过实地调研与国内外案例分析,总结城墙及其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方法;结合苏州特有的文化特色,分析苏州古城墙不同形态下城墙及其环境如何保护更新。经过实地考察分析:保存完整的砖石古城墙、遭到破坏的古城墙、只剩下夯土的城墙遗址和已经修复的新城墙这四类城墙,以加固维修、保留现状、日常保养等方法对城墙本体进行保护,以环境加减法对城墙环境进行更新保护。第三方面:以平门段古城墙为例,分析平门段古城墙及其环境情况,按照苏州平门段古城墙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探索除了城墙自身修复保护以外,对环境的保护与更新,推动苏州古城墙文化保护与景观利用,再现苏州的历史文化景观。本文最终基于苏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及其环境的保护更新,坚持保护为主,更新为辅,以古城墙周边环境更新为先导,结合生态设计理念,运用垂直绿化、生态绿化等方法手段,对城墙及其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与更新。

赵琼[5](2020)在《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困境。这就提醒我们,城市形象尤其是视觉形象设计应受到地域文化的规约。苏州的水文化在城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苏州水网塑造了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象,对建筑、人居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水乡风貌。同时,这条水文化的文脉,对于今天苏州的城市建设、城市视觉形象建构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水文化的视角研究苏州的城市视觉形象,这两者的联系也能更好地凸显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的特色。论文从古代到现代进行梳理,论析了苏州水文化的赓续、嬗变,及其在文学、绘画、传统与现代设计作品中的表现,总结出苏州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特征,并对苏州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及其类型进行分析。文中还将苏州与威尼斯两座城市进行了比较。随后分析了当代城市视觉形式设计中对水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生活景观、城市生态、旅游视觉三个向度,并提出了水文化元素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识别方便、个性明确、内涵丰富、认同广泛。最后提出了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形象的设计创新问题,在创新前要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资源,学习其他优秀城市的经验,并使创新回归人与生活。在设计创新中要注重不同类型设计的碰撞,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还要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

崔浩[6](2020)在《吴文化视野下的苏锡常书院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是吴地中心,面湖背海,航运发达,交通方便,吴地处在南北交通的要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吴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吴地的农业、手工业水平自唐以后逐渐领先,发达的经济和充足的物质基础为吴地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吴文化内涵丰富,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更新和演变,其中刚与柔贯穿了吴文化整个发展过程。吴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多次人口变迁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吴地并存。吴地人民重文崇儒,在明清时期状元、进士人数一度达到高峰。苏锡常工匠技艺高超,建筑处理精巧细腻,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美誉,蒯祥、计成、姚承祖皆出于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吴地灿烂的建筑文化,在传统建筑中,书院建筑作为文人建筑拥有地域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双重属性,成为反映地区文化的重要建筑类型。苏锡常地区书院建筑众多,分布广泛,文化特征明显,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苏锡常书院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书院建筑与吴文化具体关联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苏锡常书院建筑的发展与遗存状况、吴文化的发展与特征、吴文化对书院建筑的影响。本论文以遗存较好的书院建筑为线索,基于文献史料整理、实地调研,梳理并总结吴文化特征。以吴“形”、吴“意”、吴“匠”为契入点,深入挖掘吴文化对书院建筑的影响,并以正谊书院、东林书院、二泉书院为例,分析其对书院建筑选址、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建筑单体的影响。最后,与其他文化区书院横向对比,分析并凸显书院建筑所呈现的吴文化特征。根据研究的内容,全文共五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从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做全面的阐述。第二章书院的兴起及在苏锡常地区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对苏锡常书院产生的教育背景、历史沿革、分布状况做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案例做实地调研。第三章吴文化的发展与特征。对吴文化的发展过程梳理,分析其形成、发展与变异、定型三个阶段的发展背景与特点,从吴“形”、吴“意”、吴“匠”三个点出发总结出吴文化刚柔相济、志趣高远、礼俗并存、重文崇儒、技艺高超、精巧细腻六个特点,并对这六个特点的含义、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展开分析。第四章吴文化对书院的影响探索。以正谊书院、二泉书院、东林书院三个在选址、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建筑单体有典型特征的书院作为案例,分析吴文化的六个特点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影响方式。第五章吴文化与其他文化区书院建筑比较。将湖湘文化的代表性书院岳麓书院和中州文化的代表性书院嵩阳书院,与吴文化区书院建筑特征横向比较,分析并凸显出苏锡常书院区别于其他文化区书院的特征。

张晨茜[7](2020)在《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色彩是城市“自然的、人工的、社会的”物质形态与精神意象色彩的总和。城市色彩承载历史记忆,传达地方文化,象征民族精神,昭示城市风貌,不但在城市物质形态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代表着城市不同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所以城市色彩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演化过程。在我国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建设中,由于城市建设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的城市也在东西方文化对冲、融合中,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了传统风貌与色彩特征,城镇“形象迷失、色彩变异、风貌雷同、千城一面”,已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城市病”,建筑色彩一度被“同化、错位、滥用”而乱象纷呈。虽然近年来这种现象正在得到遏制,但是传统城市文化色彩的延续与传承却在全球化语境下逐渐消陨。城市色彩“失色”,引起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也向着专业化、社会化、民族化以及审美地域化的广度与深度推进。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世界城市群中重要的节点中心城市,其城市建设特色与发展方向引世人瞩目:姑苏古城不曾迁移,枕河街巷肌理依旧,古旧民居保存完整,原住民众安居乐业,市井商贾活力十足,城市色彩形貌相对完好,是弥足珍贵的中国古代城市活态样本。本课题研究选取苏州范例,首先通过色彩地理学视角,“审视、梳理、完善、延续”苏州历史城市的地理色彩特征,基于“保护与发展”的国内外色彩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以提升城市风貌色彩品质为目的,整合了当代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的内容;其次,从时间、空间维度出发,纵向梳理不同历史时期苏州民居色彩流变特征,横向剖析苏州民居色彩的主要特征,复合研究民居色彩在空间结构中的色彩构成特征,以综合把握苏州城市色彩的演变节奏与未来发展趋势,延续传承苏州传统地域文化;其三,立足新时代,从建设“科文双馨、富强美高”的现代化苏州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梳理城市色彩脉络,归纳色彩环境特征,构建苏州色彩体系,并在解析苏州色彩构成的基础上,整合苏州建筑、景观、装饰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色谱,创建苏州城市色彩概念总谱,提出分区色彩推荐色谱。最后对需要进行色彩控制的城市重点地段进行点、线、面、空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示,统一各区域色彩关系,统筹新旧区域色彩和谐过渡,促进新旧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付聪[8](2020)在《基于城市肌理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苏州古城作为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厚重载体,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时代的更迭和发展是无可避免的,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必然带来空间形态的变化。因此古城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历史城市个案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特色历史城市肌理的总体特征和演化规律,探索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平衡城市肌理的延续和时代发展这二者关系的可行之策。同时本研究也具有在古城保护背景下完善城市肌理研究理论体系、揭示苏州古城区肌理特征和突显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等多重意义。本文首先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护城河以内的古城区,然后,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基础上对古城肌理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苏州古城肌理特征和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归纳分析得出协调传承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演进关系的对策。本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对论文课题研究的综述。通过完成国内外与古城保护、城市更新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以“城市肌理”作为古城保护更新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依据的可行性。第二章是对城市肌理和古城保护更新的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为下文整体分析古城肌理特征提供思路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线性肌理(水系、街巷)和建筑肌理(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园林建筑)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典型特征。第四章是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前提下探究影响古城肌理在近现代发生改变的包括经济发展、交通方式改变和营造技术的提升等因素。随之总结出水网肌理、街巷肌理和建筑肌理的主要演变规律。第五章是在对古城肌理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中归纳出的肌理近现代演化原因及规律的基础之上,针对古城线性肌理(水系、街巷)和建筑肌理(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园林建筑)提出相适应的保护更新策略。第六章最后对本研究做出系统性总结,反思行文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美好展望。

徐恺[9](2020)在《清末至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及相关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太湖流域现存的传统民居中,有一部分传统民居在清末民国期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西式改建、增建,是近代民居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此类民居,对其空间布局、改建单体的形制特征进行总结,探究其与传统民居的异同。对于近代西式民居样式的出现给传统营造技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作一定的探究。对于传统民居西式改建所发生的颜色上及形制上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古城的色彩及空间形态的,作一定的探究。论文研究主体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通过对国内外理论及实践研究,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清末至民国太湖流域居住文化背景演变,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传统经济形态及其生活网络出现明显的偏心化趋势。同时,对太湖流域的居住文化进行分期,对太湖流域居住建筑的西化进行分类。第三章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的形制特征,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分析了太湖流域发生西式改建的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介绍了清末、民国两个时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前后的空间布局变化。同时,对西式改建单体形制特征进行剖析,探究其建筑风格来源。并从水作、木作、装饰等工艺层面分析清末民国时期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变化。第四章清末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出清末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发生西式改建的影响因素,并按照关键与否,将其分为首要因素与修正因素。第五章民居西式改建的关联域及外围影响,分析了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后对于生活方式的反向影响及其与其他西式建筑类型之间的关联。同时,分析了民居改建对于太湖流域古城风貌的影响。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符娅[10](2020)在《区域文化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建设 ——以苏锡常吴文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被吴地的人民所认同并辐射到周边地区。苏锡常地区的人们对吴文化的认同是非常坚定的,因此会积极探索吴文化遗址,博物馆内也多方面展示吴文化因素。本文通过整理苏锡常地区吴文化遗址的概况以及博物馆对吴文化信息展示的情况,分析区域文化认同对考古或博物馆的影响,同时探析区域文化认同对区域的影响。苏州、无锡、常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域,这三个城市都与吴文化有密切联系,并且他们的吴文化核心也略有不同。苏州以吴国中后期的历史以及历代的影响为重点,无锡以吴国创始者太伯和梅里为当地吴文化的中心,常州则崇尚季札的品质。围绕着各个城市的吴文化重心,苏锡常地区当下还保存着许多吴文化记忆,如历史文献、民间故事、纪念地点或纪念活动、吴语吴歌等。吴文化作为苏锡常地区最重要的区域文化,在考古遗址的发掘和博物馆的建设中,都努力去发掘吴文化,并结合到社会生活中。苏锡常地区增强吴文化的认同,对于发展当地经济、传承吴文化、塑造文明城市等都有重要意义。不止吴文化,任何一个受到当今人们认同的古代区域文化,都会为当代人们构建特殊的古今身份,对于族群性格转变至关重要。

二、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乾隆南巡图》的清朝苏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苏州古城景观风貌研究
        1.2.2 乾隆南巡图像及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苏州城市历史演进
    2.1 先秦时期
    2.2 秦汉至隋唐时期
    2.3 五代宋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民国时期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三章 《乾隆南巡图》的创作背景与图像内容
    3.1 乾隆南巡的历史背景
        3.1.1 乾隆南巡的目的、意义
        3.1.2 乾隆南巡的影响
        3.1.3 乾隆南巡路线
        3.1.4 乾隆南巡苏州路线
    3.2 《乾隆南巡图》的创作背景
        3.2.1 清代画院
        3.2.2 苏州籍宫廷画师徐扬
    3.3 《乾隆南巡图》的图像内容分析
        3.3.1 《乾隆南巡图》的图像内容
        3.3.2 《乾隆南巡图》的图像段内容分析
第四章 《乾隆南巡图》中苏州景观要素分析
    4.1 城垣要素分析
        4.1.1 阊门景观
        4.1.2 胥门景观
        4.1.3 盘门景观
    4.2 街巷空间要素分析
        4.2.1 街巷的产生
        4.2.2 街巷空间分析
    4.3 建筑群空间要素分析
        4.3.1 民居与商铺建筑
        4.3.2 衙署建筑
        4.3.3 行宫建筑
    4.4 构筑物要素分析
        4.4.1 桥梁
        4.4.2 牌坊
        4.4.3 戏台
    4.5 河流要素分析
        4.5.1 江南运河段
        4.5.2 山塘河与外城河段
        4.5.3 城内河流段
    4.6 园林名胜要素分析
        4.6.1 虎丘
        4.6.2 沧浪亭
第五章 《乾隆南巡图》中苏州景观风貌特征
    5.1 城垣要素特征
    5.2 街巷空间要素特征
    5.3 建筑群空间要素特征
    5.4 构筑物要素特征
    5.5 河流要素特征
    5.6 园林名胜要素特征
    5.7 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创新点
        6.2.2 研究不足
        6.2.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3)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京杭大运河申遗背景
        1.1.2 严峻的形势及文化遗产的破坏
        1.1.3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
        1.3.3 运河城市滨水景观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理论研究进展
        1.4.2 国外运河景观案例分析
        1.4.3 国内理论研究进展
        1.4.4 国内运河景观案例分析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挖掘
    2.1 京杭大运河历史沿革
        2.1.1 京杭大运河的概念与起源
        2.1.2 京杭大运河的疏凿与整治
        2.1.3 京杭运河与苏州吴江运河
    2.2 京杭大运河沿线各段的文化形态特征及运河变迁
        2.2.1 京都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2.2.2 燕赵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2.2.3 齐鲁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2.2.4 吴越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2.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综合价值分析
        2.3.1 历史文化价值
        2.3.2 艺术审美价值
        2.3.3 水利技术价值
        2.3.4 线性文化价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概况
    3.1 苏州市基本概况
    3.2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历史文化挖掘
        3.2.1 运河苏州段的历史概述
        3.2.2 运河苏州段的文化概述
    3.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资源分析
        3.3.1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3.3.3 遗产资源利用的优势
        3.3.4 遗产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4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现状分析
        3.4.1 场地情况简介
        3.4.2 自然条件分析
        3.4.3 周边环境分析
        3.4.4 场地优劣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杭大运河苏州枫桥段地域文化滨水景观设计
    4.1 设计背景
        4.1.1 苏州高新区段上位规划
        4.1.2 苏州枫桥遗产背景
    4.2 大运河枫桥段景观设计原则
        4.2.1 以人为本的参与性原则
        4.2.2 文化价值的普遍性原则
        4.2.3 人文景观的生态性原则
        4.2.4 运河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原则
    4.3 设计构思
        4.3.1 设计理念
        4.3.2 设计方法
        4.3.3 总体布局分析
    4.4 大运河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
        4.4.1 具体方案
        4.4.2 文化元素的提取
        4.4.3 地域文化的可识别性
        4.4.4 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4)苏州古城墙及其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平门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5. 研究方法
    6. 研究框架
第一章 苏州古城墙及其环境的历史概况与价值研究
    第一节 苏州古城墙文化历史变迁
        一、民国之前苏州古城墙概况
        二、民国之前苏州古城墙环境概况
        三、民国及以后苏州城墙及其环境的概况
    第二节 苏州古城墙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二、城市发展价值
        三、情感依存价值
    第三节 苏州古城墙及周边环境在城市中的作用
        一、城市景观作用
        二、城市功能作用
        三、重现历史风貌的作用
    第四节 苏州古城墙及环境的现状与困境
        一、苏州古城墙及环境的现状
        二、苏州古城墙及周边环境所面临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城墙保护更新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外案例分析
        一、法国巴黎城墙保护与更新
        二、英国约克城墙保护与更新
    第二节 国内案例分析
        一、平遥古城墙及其环境的保护
        二、西安城墙及其环境的保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城墙及其环境保护与更新方法
    第一节 现存城墙概况与修复策略
        一、城墙的原真性策略
        二、城墙的整体性策略
        三、加强人文景观设计策略
        四、和谐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二节 苏州不同类型古城墙及其环境保护方法
        一、夯土城墙及其环境保护
        二、幸存砖石城墙及其环境保护
        三、城墙遗址及其环境保护
        四、修复后城墙及其环境保护
    第三节 城墙及其环境保护更新与设计的方法
        一、保护城墙本体
        二、保护城墙环境
        三、更新城墙环境绿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平门古城墙及其环境设计与实践应用
    第一节 场地概况
        一、平门城墙历史概况
        二、平门城墙环境概况
        三、平门城墙区域概况
    第二节 平门段城墙及其环境现状优势与问题
        一、优势
        二、问题
    第三节 平门古城墙及其环境设计目标及理念
        一、设计目标
        二、设计理念
    第四节 平门古城墙及其环境景观设计要素
        一、周边环境
        二、空间关系
        三、总体设计
        四、广场设计
        五、建筑小品及植物绿化设计
        六、铺装设计
        七、苏州文化元素表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文脉和艺术表现
    第一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一、赓续和嬗变
        二、现实状况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艺术表现
        一、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类型
        二、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特征
第二章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与类型
    第一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
        一、小桥流水
        二、湖山风月
        三、荷柳亭榭
        四、鱼蟹莼菱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类型
        一、流与游:动态符号
        二、立与观:静态符号
        三、变动与交织:综合符号
        四、特色的呈现:符号的组合
第三章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水元素应用与苏州的比较
    第一节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与水元素
        一、水与威尼斯的城市形象
        二、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水元素应用与传播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与威尼斯比较和案例分析
        一、相同点察看
        二、不同点辨析
    第三节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水元素应用对苏州的启示
第四章 水文化元素在苏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节 运用向度和案例分析
        一、生活景观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二、城市生态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三、旅游视觉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第二节 运用原则和案例分析
        一、视觉原则: 识别方便
        二、艺术原则: 个性明确
        三、文化原则: 内涵丰富
        四、接受原则: 认同广泛
第五章 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创新
    第一节 对创新前提的认知
        一、源头自有活水来
        二、借镜它山之石
        三、回归人与生活
    第二节 对创新路径的理解
        一、集萃: 不同时空的结合
        二、生发: 不同类型的碰撞
        三、跨越: 审美、科技的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吴文化视野下的苏锡常书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及概念
    1.3 既往研究概述
        1.3.1 国内研究概述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书院的兴起及在苏锡常地区的发展
    2.1 书院产生的教育背景
        2.1.1 中国传统教育机制的发展
        2.1.2 传统书院的源起与演变
    2.2 苏锡常书院的历史沿革
        2.2.1 苏锡常书院的发展
        2.2.2 苏锡常书院的分布
        2.2.3 苏锡常书院的类型
    2.3 苏锡常书院存续现状
        2.3.1 苏锡常书院存续现状调查
        2.3.2 基于存续现状筛选调研案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吴文化的发展与特征
    3.1 吴文化的发展
        3.1.1 唐之前-吴文化的形成
        3.1.2 唐宋-吴文化的发展与变异
        3.1.3 明清-吴文化的定型
    3.2 吴文化特征
        3.2.1 吴“意”:刚柔相济,志趣高远
        3.2.2 吴“形”:礼俗并存,重文崇儒
        3.2.3 吴“匠”:技艺高超,精巧细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吴文化对书院的影响探索
    4.1 吴“意”对书院建筑的选址影响
        4.1.1 “水”文化-二泉书院
        4.1.2 “园”文化-可园(正谊书院)
        4.1.3 “官”文化-东林书院
        4.1.4 其他影响因素
    4.2 吴“形”对书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影响
        4.2.1 礼制-东林书院
        4.2.2 个性-可园(正谊书院)
        4.2.3 隐仕-二泉书院
    4.3 吴“匠”对书院建筑单体的影响
        4.3.1 技艺高超的大木作
        4.3.2 精巧细腻的小木作
        4.3.3 匠心独特的营造技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吴文化与其他文化区书院建筑比较
    5.1 湖湘文化-岳麓书院
        5.1.1 选址-苏锡常书院类型多元
        5.1.2 功能与布局-苏锡常书院崇礼重文
        5.1.3 建筑单体-苏锡常书院朴素含蓄
    5.2 中州文化-嵩阳书院
        5.2.1 选址-苏锡常书院个性、自由
        5.2.2 功能与布局-苏锡常书院的园林化
        5.2.3 建筑单体-苏锡常书院精致细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过程与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7)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色彩
        2.1.2 苏州古城概述
    2.2 色彩学的基本理论
        2.2.1 色彩
        2.2.2 色度学
        2.2.3 色彩的多学科视角
    2.3 色彩地理学
        2.3.1 色彩地理学的地域差异
        2.3.2 色彩地理学的情感表达
        2.3.3 色彩地理学的调研与控制
    2.4 现代城市色彩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
        2.4.1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
        2.4.2 国内城市色彩理论与实践探索
        2.4.3 当代城市色彩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色彩地理学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色彩
    3.1 影响因素与作用模式
        3.1.1 自然影响因素
        3.1.2 人文影响因素
        3.1.3 因素作用模式
    3.2 影响苏州民居色彩的自然地理因素
        3.2.1 地形地貌与苏州民居色彩
        3.2.2 地理气候与苏州民居色彩
        3.2.3 地方材料与苏州民居色彩
    3.3 影响苏州城市色彩的社会人文因素
        3.3.1 社会经济与苏州城市色彩
        3.3.2 大众审美与苏州城市色彩
        3.3.3 民族文化与苏州城市色彩
第四章 苏州城市色彩现状特征与演变趋势
    4.1 苏州色彩问题与识别
        4.1.1 苏州色彩现状问题
        4.1.2 苏州色彩问题原因
        4.1.3 苏州色彩量化识别
    4.2 苏州民居色彩时代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4.2.1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发展阶段
        4.2.2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演进分析
        4.2.3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演进特点总结
    4.3 苏州城市色彩区域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4.3.1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空间分布
        4.3.2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格局构成分析
        4.3.3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格局特点总结
    4.4 全球化语境下苏州城市色彩发展趋势
第五章 苏州城市的“地域性”色彩控制
    5.1 .苏州城市色彩设计理念
        5.1.1 色彩形象构想
        5.1.2 色彩形象定位
        5.1.3 色彩设计原则
    5.2 苏州城市色彩规划内容与方法
        5.2.1 色彩规划的内容
        5.2.2 色彩规划的方法
    5.3 苏州城市色彩体系的色谱表达
        5.3.1 苏州城市色彩总谱及其使用
        5.3.2 城市色彩分区色谱及其使用
    5.4 苏州色彩控制的分区规划示例
        5.4.1 点——小微介入,新旧协同的古旧民居色彩调整
        5.4.2 线——序列整治,收放自如的运河沿岸色彩设计
        5.4.3 面——形色重塑,区坊突出的中心形象色彩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苏州古城明清时期民居建筑文保名单
附录2 :苏州古城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文保名单
附录3 :调研表格选例
附录4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城市肌理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背景
        1.1.2 古城保护更新瓶颈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研究的范围
        1.2.4 研究的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肌理及古城保护更新基础研究
    2.1 城市肌理基础研究
        2.1.1 城市肌理的定义
        2.1.2 城市肌理的形成
        2.1.3 城市肌理的演化
    2.2 古城保护更新基础研究
        2.2.1 古城保护更新基本概念
        2.2.2 古城保护更新理论基础
        2.2.3 古城保护更新发展现状
    2.3 城市肌理的研究方法——图底关系
第三章 苏州古城肌理的历史特征
    3.1 苏州古城肌理的文化探源
        3.1.1 地理环境——水网密布、山丘为屏
        3.1.2 历史沿革——吴王始建、千年延续
        3.1.3 经济社会——鱼米之乡、繁华之都
    3.2 古城双棋盘组合的线性肌理
        3.2.1 古城水网肌理——三横四直、经纬百计
        3.2.2 古城街巷肌理——格网格局、纵少横多
    3.3 古城多样性组合的建筑肌理
        3.3.1 公共建筑肌理——少而不均、区域核心
        3.3.2 居住建筑肌理——纵向多进、宅园相连
        3.3.3 园林建筑肌理——私家园林、写意山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城肌理的近现代演化
    4.1 古城肌理近现代演化的成因
        4.1.1 经济发展——从地区繁华到区域腾飞
        4.1.2 交通方式——从轻舟摇曳到车水马龙
        4.1.3 营造技术——从梁柱木构到钢筋水泥
    4.2 古城线性肌理的结构式演化
        4.2.1 古城水网肌理——从网络到渐无
        4.2.2 古城街巷肌理——从宜人到失衡
    4.3 古城建筑肌理的片段式演化
        4.3.1 公共建筑肌理——从纵向院落到集中式建筑
        4.3.2 居住建筑肌理——从天井院落到行列式建筑
        4.3.3 园林建筑肌理——从宅园组合到旅游式开放
    4.4 古城肌理演化所出现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古城肌理保护更新策略
    5.1 线性肌理保护更新策略
        5.1.1 水网——依托运河复兴,活化古城水系
        5.1.2 街巷——维系传统符号、重塑街巷特色
    5.2 建筑肌理保护更新策略
        5.2.1 公共建筑——化整为零、巧用苏式元素
        5.2.2 居住建筑——“新技术”造“旧房子”、回归居住本质
        5.2.3 园林建筑——以点带面,精化整体保护原则
    5.3 实施策略
        5.3.1 在古城双棋盘格局的基础上整体提升古城功能
        5.3.2 在古城街巷肌理的基础上系统优化古城交通
        5.3.3 在古城建筑肌理的基础上全面复兴古城文化
        5.3.4 在古城园林肌理的基础上提升古城空间景观品质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的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清末至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及相关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清末至民国太湖流域居住文化演变背景
    2.1 太湖流域经济形态与沿海区位特征
        2.1.1 内河水运支撑下的明清传统经济形态
        2.1.2 沿海特征与近代工商业的兴起
    2.2 环太湖生活网络的偏心化趋势
        2.2.1 传统太湖生活网络的均质稳定性
        2.2.2 西风东渐对聚落层级结构的影响
        2.2.3 西风东渐在生活方式上的表现
    2.3 太湖流域居住文化演变分期与类型
        2.3.1 清末民国太湖流域居住文化演变分期
        2.3.2 清末民国太湖流域居住建筑西化类型
        2.3.3 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在太湖流域的分布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的形制特征
    3.1 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空间布局特征
        3.1.1 清末改建民居空间秩序转换案例解析
        3.1.2 民国改建民居空间秩序转换案例解析
        3.1.3 清末民国改建民居空间布局特征综述
    3.2 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建筑单体特征
        3.2.1 清末民居改建单体形制特征
        3.2.2 民国民居改建单体形制特征
        3.2.3 清末民国改建洋房单体特征及风格来源综述
    3.3 传统民居西式改建混合工艺特征
        3.3.1 水作
        3.3.2 木作
        3.3.3 装饰
    3.4 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的影响因素
    4.1 影响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的首要因素
        4.1.1 绅商合一
        4.1.2 经济形态转变
        4.1.3 中西合璧式的生活方式
        4.1.4 流域内便捷的交通网络
        4.1.5 人口迁移和职业分化
        4.1.6 家庭结构小型化
        4.1.7 女性地位的变化
    4.2 影响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的修正因素
        4.2.1 营建体系
        4.2.2 技术手段
        4.2.3 建筑材料
    4.3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太湖流域民居西式改建的关联域及外围影响
    5.1 民居西式改建对生活方式的反影响
        5.1.1 洋式生活方式的涵化
        5.1.2 传统生活方式的濡化
    5.2 民居西式改建与其他西化居住类型的关联
        5.2.1 户主阶层异同的影响
        5.2.2 设计者异同的影响
        5.2.3 工艺与匠帮异同的影响
    5.3 民居西式改建对太湖流域古城风貌的影响
        5.3.1 街巷界面与尺度
        5.3.2 城市色彩、城市肌理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区域文化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建设 ——以苏锡常吴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一)本文关于“苏锡常”概念的界定
        (二)何为“吴文化”
        (三)“区域文化”的定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吴文化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锡常与吴文化
    第一节 吴文化概况
        一、古吴国的创立与发展
        二、吴文化的形成
        三、吴文化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 苏锡常与吴文化的联系
        一、苏州与吴文化的联系
        二、无锡与吴文化的联系
        三、常州与吴文化的联系
        四、苏锡常对吴文化认同的表现
第二章 苏锡常商周遗址和吴文化博物馆的展示及现象阐释
    第一节 苏锡常商周遗址和吴文化博物馆概况
        一、遗址
        (一)木渎古城遗址
        (二)春秋淹城遗址
        (三)阖闾城遗址
        (四)梅里商周遗址
        二、墓葬
        (一)真山大墓
        (二)馒首山土墩墓
        三、博物馆
        (一)中国吴文化博物馆
        (二)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第二节 苏锡常吴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的展示情况
    第三节 现象阐释
第三章 苏锡常吴文化探索的相关问题探讨与意义
    第一节 苏锡常在吴文化探索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一、梅里的具体位置
        二、阖闾城与苏州、无锡的关系
        三、鸿山遗址博物馆三点现象
    第二节 苏锡常积极探索吴文化的意义
        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建立社会道德体系
        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四、塑造特色旅游区域
第四章 苏锡常吴文化认同对构建古今身份的启示
    第一节 吴文化与苏锡常地区的古今身份构建
    第二节 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对构建族群古今身份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乾隆南巡图》的清朝苏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D]. 张宇婕.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3]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D]. 陈颖. 苏州大学, 2020(02)
  • [4]苏州古城墙及其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平门段为例[D]. 李秋婷. 苏州大学, 2020(03)
  • [5]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D]. 赵琼. 苏州大学, 2020(03)
  • [6]吴文化视野下的苏锡常书院建筑研究[D]. 崔浩.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D]. 张晨茜.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8]基于城市肌理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 付聪.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9]清末至民国太湖流域传统民居西式改建及相关影响研究[D]. 徐恺.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10]区域文化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建设 ——以苏锡常吴文化为例[D]. 符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建设与繁荣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