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原:无法逃避的存在

古原:无法逃避的存在

一、古原: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马雅贞[2](2021)在《商人社群与地方社会的交融——从清代苏州版画看地方商业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引言Critical Introduction本文试图将焦点从"西方影响"转开,把问题导向为什么苏州的版画作坊要采用透视法来展现新的地方繁荣形象,并进一步追问这些版画所诉求的观众为何。尤其是文人所建构的秀丽城郊形象已自16世纪起主导了人们对苏州之想象,那么在18世纪,是什么样的社会脉络变化,使得当地作坊采纳西方技法,并创造出全新的苏州都会形象?通过检视这些版画图像的内容与视觉形式,我们会发现作坊给苏州版画所设定的买主是促成苏州繁荣的中层商人,从而可更深入探讨活动于苏州的中层商人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的交融及其独特的文化。

李浩然[3](2020)在《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着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着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本笔记闻名于史。通过对其生平及着述的考察,论文认为,米芾在宋前艺术着述的基础上,思考艺术着述的写作体例和艺术史论研究中的叙事对象问题,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米芾之所以关注和聚焦亲见目历的艺术作品,是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艺术着史传统发展到北宋,其一,“按史发论”的写作体例是“徒欺后人”;他一,晋唐时期的艺术论题已落后于宋代文人的理论高度和审美要求。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着眼于对所见艺术作品的形制、内容、样貌、技巧、辨伪、流传与收藏等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微观叙事,进而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叙事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目的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品鉴活动的内容转向、从文学性语言到纪实性语言的语言转向;同时,米芾承接晋唐以来艺术史论的核心论题,以个人化、微观化的叙事手法重建“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三个论题。米芾对古法的追寻,实质上是对艺术传统及其历史脉络的探究;对妙物真性的赏品,是对艺术作品美学意义的判断;对清玩之物的喜好与言说,是对艺术家个体生命精神的贯彻。米芾对晋唐艺术论题的见解阐述,赋予了各论题新的内涵和理论维度,具有继承性和开创性。米芾的微观叙事模式,不仅是唐宋艺术史论传统的一个新发展,而且在当时和后世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中成为元、明、清艺术着述家使用的主要着史方式;而他对晋唐艺术论题的探讨,成为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价值观的重要论点。

李生滨[4](2019)在《丝路塞上:宁夏文学60年综论》文中提出黄河东流,丝路西去,中华诗教传统和审美精神在宁夏这片土地上蕴藏、绵延和发展,并滋润每一颗心灵,进而助力共建文明、和谐、美好的新时代。具体而言,宁夏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学编辑和许多作家的自觉批评,也凝聚了区内外各种批评的学术力量。宁夏文学是百年中国新文学的一部分,却也离不开中华数千年文化的历史资源。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至今60余年,宁夏文学在当代文学和西部文学的大背景上显现了独特的风貌,也是新中国文学版图上极为靓丽的存在。在其萌芽、新生、发展和积累过程考察基础上,进而综论文化与历史交错而审美显现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情志,宁夏文学的当代发生发展不仅经历晚清、"五四"以来现代性思潮的多重洗礼,更是诗意情怀和传统审美精神的规约性彰显。当然,新中国文学是人民文学,在改革开放40年的现实激荡中,西部乡土文学的某些审美情感和文学观念,还是需要反思的。乡土诗意与现代性滥觞,形成了人性内在生活的直接冲突,回避和面对都是非常艰难的挣扎。批评也许无能为力,但深层的解读和反思是不可或缺的。

丹野久[5](2019)在《日本寒冷地带北海道的优良食味稻米栽培技术研究(译文)》文中提出北海道是日本最北部的水稻栽培地区,在当地气候寒冷、环境多变的条件下,为能生产优良食味的稻米,研发出一系列降低直链淀粉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技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在于水稻品种,但水稻成熟期的气温越高,其含量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可通过提前插秧、选取叶龄较大稻秧等方式来加速水稻的抽穗。关于蛋白质含量,参考氮肥施用标准,分析20个不同栽培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及5种土壤类型,在以往水稻产量基础上计算出标准产量,将蛋白质含量的目标值定为7.0%以下。可采取各类技术手段,比如:调整施肥量,分析上年秋季与当年雪融后的降水量与气温得出土壤干燥程度,并根据土壤干燥度及有机肥使用量相应减少氮肥量;避免追肥、泥炭土的客土、增加硅酸肥料也是有效措施;可通过培育壮秧,在适宜时机提前移栽、密植、浅插、侧条施肥,以及为保证移栽后水温的夜间或早晨灌水、增加强风地区的防风设备等技术,达到加快水稻早期生长的目的;为避免出现空秕谷,可在幼穗形成期到孕穗期阶段增加稻田水深;在灌浆期需要注意放水时机,始终保证水田土壤保持适宜水分状态;水稻收割后,将秸秆堆肥化处理,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蛋白,如要直接翻耕入田,也应选在秋季而非春季。

陈远[6](2019)在《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文中认为本文探讨一件由王世贞策划的山水巨构《水程图》册:描绘从王世贞宅邸小只园至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沿途地景84帧,是目前仅见的一例表现大运河全线的明代绘画作品。在以往研究中,《水程图》不是被作为明代旅游图的案例,就是被作为王世贞艺术赞助活动的案例,但很少对《水程图》的特殊性(从风格到题材)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分成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对《水程图》的介绍与解读,分析其图式特点与笔墨风格,比照相关画作与成画过程中的文献记录,确认《水程图》为一套不折不扣的古人写生画稿,完全不同于一般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实景山水画与纪游图册。然后从以往的文人视角与旅游文化转向士人视角与政治文化,试图揭示王世贞作为一位职业士人策划创作《水程图》时不可忽视的“外缘”因素,以及运河水程对于古代士人的象征意义。第二部分是因《水程图》研究而引出的对古代大运河之旅的考察,即是对明代运河行旅文化的研究,也是关于大运河视觉文化史的一次探索。一方面借助明代士人的运河行旅日记,考察了明代运河旅行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以《水程图》为线索,对比了其他描绘过运河沿岸地景的明清画作,充分说明运河水程在古代并不是一条理想的旅游路线,而运河本身也不是古人眼中的风景,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运河是现代观念的产物。可以说,《水程图》为我们认识古代运河之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觉案例;同时对明代运河之旅的考察也反过来为我们认识《水程图》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文化语境。

丁文[7](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李兰[8](2018)在《西海固作家群作品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海固作家群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多民族作家群,他们在小说创作中既展现着多元的文化特色,也关注着西海固的人文精神以及人物命运的变迁。西海固作家用他们的文字呈现着一种包容、理解与认同的大民族观,其中既包含对相邻民族文化的理解,更有对西海固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层次认同。不论是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张承志的“大民族观”,亦或是西海固作家作品中体现的大民族文化,都是一代代中国人在表达着他们对多民族中国的情感认同。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西海固大民族文化的阐释和西海固作家在民族认同中表现出来的焦虑都是他们基于“地方知识”朴素的、多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体现。本论文主要分析西海固作家群的中短篇小说,从其中的民俗文化、精神信仰、情感归属以及文化碰撞等方面入手,分三个章节论述西海固作家群的民族文化认同。首先,从地域文化、民族身份、民族习俗三个方面的独特性来探讨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将不同的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凸显民族特性,分析作家们小说所表达的基层民族情感;其次,主要讨论西海固作家群大民族文化的表现形态,它们既有作为基层民族的独特性,也有作为西海固与中华民族成员共性的文化特征。同时,从他们作品表现出来的基层民族情感出发,分析其中流露的西海固情感以及对中国文化更高层次的认同情感;最后,从当下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出发,讨论民族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的危机与机遇,以及如何抓住机遇、突破屏障,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自我文化的禁锢中重建民族文化自信。西海固文学作为西海固民族地区的文化名片,承载着西海固人的人文精神与文化记忆,作为一种多民族共创的文化现象,它在当下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西海固作家们带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当下的文学进行交流,带给读者一种质朴、苦难与坚韧的文化品质,他们的这些品质为西海固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曹渊[9](2017)在《晚唐三家研究 ——文学变革与时代变迁中的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文中研究指明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是晚唐时期三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作家。他们同处一个危机重重,前景黯淡的时代,却有着不同的身世和经历;他们的个性各异,学养和思想亦各具特色,但都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着时代精神;他们都富有文学才华,在创作中各树一帜,但若论成就,又旗鼓相当,难分上下,因而在文学上获得“小李杜”、“温李”这样的并称之荣。无论是论同,还是析异,把他们放在一起,都有许多话题可说。而将他们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置于中晚唐文化、文学的大势之下加以考察,就更可以深入细致地揭示他们的文学新变对时代的贡献,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绪论部分通过回顾杜、李、温的历史定位、评价、历代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晚唐五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强调杜、李、温在晚唐文学中的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说明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分述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的生平与交游,阐述他们人生的时代悲剧性,以及他们的个体抉择在形成他们悲剧性上的突出作用,并进而指出他们的悲剧所具有的完整意义。第二章重点论述杜、李、温在中晚唐文化、文学大势下的特殊地位与意义。首先将他们置于中国文学史的叙事转向中进行考察,从文学史意义与文学意义两个层面说明他们在特殊时代下的文学价值。其次,阐述杜、李、温在晚唐文学的格局、高峰及界线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再次,从整个唐代士人心态的序列考察杜、李、温的环节意义,着重指出自他们开始,唐代士人的离心与分化正式启动了。最后,通过具体分析小李杜的人格形象,以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形象,说明以杜、李、温为标志的晚唐士人对于他们祖辈曾衷心拥戴过的李唐政权在心态和立场上都与初、盛、中唐人有了根本的变化。第三章着力探讨杜李温的文学“新变”及其时代贡献。第一节以中唐新变为背景,旨在说明杜、李、温与韩孟诗派的内在关系,指出他们不仅发扬了这一诗派的创新精神与重内在情志的倾向,更在时代精神上与之一气贯通。第二节通过分析“晚唐异味”的形成,说明晚唐诗在文学表现的对象与内容、表现的手法以及审美的趣味上都与之前的文学迥然不同,并进而指出晚唐诗刻意为“工”的创作特点是形成其“异味”的重要原因。而这个“异味”从酝酿到散发,正是以杜、李、温,以他们在创作上全面地转入心灵世界为标志的。第三、四两节以杜牧、李商隐为个案探讨他们诗歌的当代性意义及其感伤的时代特征。第五节分析温李新声何以“绮艳”的时代原因及题材因素,并进而揭示其人物形象的原型意义。第四章从杜、李、温的家庭出身、人生遭际,个性思想,以及他们各自的才能、文学理想、艺术追求等等方面探讨他们文学成就的差异及其成因,并以温李新声中的女性题材为核心,着重论述杜李温时代的感伤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与人性史上的转折性意义。附录为杜、李、温行年事迹考释简表。

秦巴子[10](2015)在《跟踪记》文中指出第一章街道一夏末的一个下午,马丁坐在福宝阁茶楼一楼靠窗的位置,抽着烟,无聊地望着窗外。斜照的阳光从街对面楼上的窗玻璃反射过来,让他感到有些晃眼,他觉得在这样的昏沉沉的下午,应该把慵懒的身体摆平了躺在床上睡觉才好,但是街巷里到处都是急匆匆的行人和缓慢移动的车子,这让他恍惚有一种置身水边的奇异感觉,行人急切的脚步和摆动的手臂仿佛是在奋力地游泳,甚至有点像在水流中挣扎

二、古原: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原: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2)商人社群与地方社会的交融——从清代苏州版画看地方商业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Critical Introduction
1缘起
2繁荣的阊门与地方认同:苏州地标与商业文化
3拼贴的虎丘与“仙宫”:中层商人对财富的想望
4便民的万年桥与地方政府的权威:苏州经商环境与官商关系
    万年桥图像的发展依据新桥所调整的透视法
    为地方政府权威背书
    官方赞助的万年桥绘画与万年桥版画
5游赏普济堂旁的普济桥:商人与地方慈善事业
6结论

(3)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观叙事与论题学理辨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动机及撰写之源
    第一节 米芾微观叙事的历史文化境遇
        一、宋代士人游艺的社会风尚
        二、宋代公私艺术着述的文化动因
        三、宋代艺术实践的历史诉求
    第二节 米芾的家世学养及艺术着述的条件
        一、米氏家族的家风:由尚武到贵文
        二、米芾的立身:恩荫入仕途,广交天下士
        三、米芾的癖好:深嗜书、画、砚收藏
    小结
第二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及叙事转向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
        一、艺术作品类
        二、艺术家行迹及创作活动类
        三、艺术工艺类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的微观叙事转向
        一、目的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
        二、内容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品鉴
        三、语言转向:从文学化表达到纪实性语言
    小结
第三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论题及内容
    第一节 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
        一、米芾的艺术作品临摹观发微
        二、去古人之气:米芾的艺术创作理念
        三、米芾对“趣时贵书”现象的批判
    第二节 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
        一、米芾论艺术作品的“气格”表现与内涵
        二、米芾对“少年笔”、“暮年笔”的年段叙事
        三、书画作伪手段与米芾的辨伪手法
        四、倡导品鉴用语的通俗化及对品鉴主体的双重要求
    第三节 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
        一、书画用纸:选择个体自由表达的最佳载体
        二、赏鉴之印:艺术家对书画等级的标榜
        三、装褫工艺:书画流芳的重要门径
        四、悬画:对艺术作品审美属性的尊重
    小结
第四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空间与视角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特征
        一、米芾艺术着述的行文次序及其时间意识
        二、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时间顺序
        三、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节奏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空间意涵
        一、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与地志物理空间的呈现
        二、米芾艺术着述中的微观叙事对宋代社会文化空间的投射
    第三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视角
        一、视角之意义:功能与类型
        二、米芾在视角运用上的变异与突破
    小结
第五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个体经验与艺术史论研究的路向拓展
        一、“唐宋变革”历史场景中的唐宋艺术转型
        二、转型思潮下米芾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三、基于个体经验的艺术史微观叙事开始张扬
    第二节 对文人艺术创作、鉴赏、杂着风气的推动
        一、将文人艺术创作的写意精神推至新高度
        二、米芾的艺术鉴赏标准对文人画价值观形成的先导作用
        三、助推宋代笔记、随笔等杂着文体的涌现
    第三节 微观叙事模式在后世的传衍
        一、宋后艺术着述对微观叙事写作体例的继承
        二、近当代艺术史写作方法对微观叙事的充实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附表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丝路塞上:宁夏文学60年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与历史的现实交错
二、诗意情怀和审美传统的当代呈现
三、“后乡土时代”与作家的情志考量

(5)日本寒冷地带北海道的优良食味稻米栽培技术研究(译文)(论文提纲范文)

1 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技术手段
    1.1 提前抽穗期
2 降低精米蛋白质含量的技术手段
    2.1 改良土壤类型
    2.2 施用硅酸肥料
    2.3 因地制宜施用氮肥
    2.4 加快水稻早期生长速度
        2.4.1 早期生长与精米蛋白质含量
        2.4.2 育苗与移栽密度
        2.4.3 用水管理
        2.4.4 侧条施肥
        2.4.5 防风措施
    2.5 通过深水灌溉减少空秕粒现象
    2.6 灌浆期的土壤水分
    2.7 水稻秸秆运出与农田干燥处理
3 结束语
日本の寒冷地における良食味米栽培(日语原文)
    1アミロース含有率の低下技术
    2精米蛋白质含有率の低下技术

(6)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水程图》研究
    第一章、山水画还是“舆地图”?
    第二章、风格不定的画家与风格鲜明的赞助人
        一、画家钱谷与张复
        二、赞助人王世贞
        三、《水程图》风格的成因?
    第三章、《水程图》的创作时间及经过
    第四章、实景与写生
        一、实景的限度?
        二、写生的视觉证据
    第五章、《水程图》的理解与阐释
        一、作为话题的河患与海运
        二、作为象征的运河水程
        三、士人政治实践中的图像生产
第二部分 大运河之旅
    第一章、行路难
        一、闸阻
        二、险情
        三、河患
        四、盗贼
        五、丧舟
        六、现实与图像
    第二章、运河沿岸的风景VS作为风景的运河
        一、苏州至京口江南水路
        二、从苏北湖区到黄运交汇河段
        三、山东闸河与《山东纪游图》
        四、《潞河督运图》与《潞河赠别图》
        五、大运河形象
    第三章、王世贞的长途旅行
附表《水程图》册路线
图版
参考书目
    文献
    近人论着
致谢

(7)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时间的选取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1.何为乡土文明
        2.失落的乡土文明
        3.乡土文明的黄昏
    三、研究现状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3.乡土文学的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一、孤独的“剩余者”
        二、角落里的“明天”
        三、从“智者”到“负累”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三、逐权的村长
        四、乡村“能人”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一、被弱化的“史诗”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三、失落后的寓言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一、乡愁置何处
        二、“无药方”的追问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西海固作家群作品民族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西海固的历史文化与文学原因
        (二)西海固:民族文化和谐共融
        (三)个人学术训练与地域因素
    二、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西海固作家群概述
第一章 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书写
        一、西海固地域环境的描摹
        二、多种语言特色的交织
        三、贫瘠土壤上的丰饶精神
    第二节 民族身份的表达
        一、民族节日的描绘
        二、民族信仰的坚守
        三、民族记忆的传承
    第三节 民族习俗的展现
        一、一饭一羹里的饮食习俗
        二、一衣一帽间的服饰习俗
        三、一喜一悲中的人生礼仪习俗
第二章 西海固作家群大民族文化的表现
    第一节 多元审美类型的呈现
        一、民俗与宗教中的和谐之美
        二、苦难与悲剧中的冲突之美
        三、丑陋与畸形中的否定之美
    第二节 生命深处郁结着的乡土情结
        一、想象中的故乡记忆
        二、“贴近地皮”的底层立场
        三、“土里土气”的恋土情结
    第三节 优秀传统道德的延续
        一、女性美德的承袭
        二、家庭伦理道德的坚守
        三、乡土人情的维系
第三章 西海固作家群作品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和机遇
    第一节 多元文化碰撞下民族文化的焦虑
        一、城市化进程对于乡村文化的冲击
        二、“时/空压缩”后流浪中的无根感
        三、社会转型中信仰的淡化
    第二节 民族想象与认同的方式
        一、共同文化品牌的打造
        二、区域内文学创作与研究活动的相互扶持
        三、多种媒体的协同发展
    第三节 在焦虑与机遇中重建民族文化自信
        一、回归传统文化的土壤
        二、纯美世界的建造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晚唐三家研究 ——文学变革与时代变迁中的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标与策略
    第二节 晚唐三家研究状况及成果
第一章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的生平
    第一节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的生平
    第二节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人生的悲剧性
第二章 中晚唐文化、文学大势下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历史性转折
    第二节 小杜与温李:晚唐文学的格局、高峰及界线
    第三节 心灵的共相与杜李温的“环节”意义
    第四节 离心与分化:唐代士人心态史上的杜李温
    第五节 乐游原上的深情回眸:“小李杜”人格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六节 女性题材与士人立场的变化——从元白到杜李温再到晚唐后期作家
    第七节 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比兴意义
第三章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诗歌创作的时代贡献
    第一节 中唐的文学新变与杜李温——从韩孟诗派说起
    第二节 杜、李、温与“晚唐异味”
    第三节 李商隐诗歌的用事与叙事
    第四节 论杜牧诗歌的“当代性”及其感伤的时代特征
    第五节“温李新声”的叙事性及其人物形象的原型意义
第四章 晚唐三家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文学成就的差异及其成因
    第二节 晚唐三家对后世的影响——感伤传统与中国文学史的人性思索
结语
附录 杜、李、温行年事迹考释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文章
后记

(10)跟踪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街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第二章脸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三章旅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四、古原: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商人社群与地方社会的交融——从清代苏州版画看地方商业文化[J]. 马雅贞. 艺术收藏与鉴赏, 2021(02)
  • [3]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D]. 李浩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4]丝路塞上:宁夏文学60年综论[J]. 李生滨. 丝绸之路, 2019(04)
  • [5]日本寒冷地带北海道的优良食味稻米栽培技术研究(译文)[J]. 丹野久. 粮油食品科技, 2019(06)
  • [6]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D]. 陈远.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西海固作家群作品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 李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晚唐三家研究 ——文学变革与时代变迁中的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D]. 曹渊. 上海大学, 2017(02)
  • [10]跟踪记[J]. 秦巴子. 红岩, 2015(06)

标签:;  ;  ;  ;  ;  

古原:无法逃避的存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