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验液和载体中的锶(论文文献综述)
姚慧,杨惠玲[1](2021)在《车用陶瓷催化剂酸溶后残渣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酸溶法消解车用陶瓷催化剂后都会残留残渣,对残渣的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贵金属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半定量分析发现,残渣成分是氟化铝。将残渣用碱熔融法进行溶解,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残渣中贵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定量下限,可忽略不计。结果表明:采用酸溶法对车用陶瓷催化剂溶解后有残渣不能表明贵金属不完全溶出。
姚慧,王阳,杨惠玲[2](2021)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车用金属催化剂中铂、钯、铑》文中提出建立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车用金属载体催化剂中铂、钯、铑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酸配比、称样量、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参数,确定了最佳消解方法:0.1 g样品中加入1 mL盐酸、3 mL硝酸,在消解温度280 ℃下保持45 min,经赶酸碲沉淀富集后溶解上机分析。铂、钯、铑在20~1 0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00 0,检出限为铂0.024 5 μg/L,钯0.020 7 μg/L,铑0.046 9μg/L,7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2.2%,加标回收率为93%~100%,测定结果与标准碱熔融方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该方法满足日常检验要求,且较标准碱熔融法更为方便快捷、绿色环保。
周梦芸[3](2021)在《刺激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是威胁全球人类生命的最大杀手之一,也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纳米医学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传统药物剂型相比,纳米药物可利用载体的屏蔽作用实现对药物的保护、继承载体的被动靶向性(如EPR效应)以及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因而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等。其中,刺激响应型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利用肿瘤微环境的特性以及外场源的信号(如光,磁场,超声等),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更高的效率,特异性和生物安全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在本文中,我们制备了几种对肿瘤微环境或外部刺激具有响应性的二氧化硅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包括:(1)具有肿瘤弱酸性微环境响应性电荷反转性能的多空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可响应癌细胞内高浓度谷胱甘肽(GSH)以降解和释放药物的有机二氧化硅纳米胶囊;(3)可响应近红外光,用于肿瘤的化学、基因和光热三联治疗的多孔空心碳纳米胶囊;(4)以及近红外光驱动的、用于增强乳腺癌的化疗和光热协同治疗的半卵黄-尖刺壳结构仿生二氧化硅纳米马达。主要内容如下:1.pH响应性电荷反转特性的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4S-HMSNs-PEI-HHPA)用于增强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的递送。我们通过在二氧化硅骨架中引入二硫键和选择刻蚀的方法,合成了多空腔中空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球(4S-HMSNs)。通过表面功能化修饰了带正电荷的短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和带负电荷的六氢邻苯二甲酸酐(HHPA),在粒子表面形成了一层具有肿瘤弱酸响应性的电荷反转外壳层。该壳层中PEI和HHPA之间形成的酰胺键在正常生理(pH 7.4)环境下很稳定,粒子表面呈负电,而在肿瘤弱酸性(pH 6.0)环境下,酰胺键水解再生PEI的胺基,使粒子表面由负电荷反转为正电荷。电荷反转增强了粒子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之间的静电作用,提高粒子的细胞摄取效率,增加药物在细胞内的积累。该杂化纳米颗粒的表面功能化为基于有机二氧化硅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2.氧化还原触发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二氧化硅纳米胶囊(HSNs-4S)用于肿瘤药物递送。我们采用一锅法合成了骨架中含有二硫键的有机二氧化硅纳米胶囊,并通过共缩聚策略将荧光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整合到含硫醚键的骨架中,便于粒子的荧光示踪。利用肿瘤细胞内较高浓度的谷胱甘肽(GSH)作为一种还原剂,触发粒子HSNs-4S-FITC/PEG@DOX的生物降解性能,加快药物释放的同时加速载体自身的降解清除。该药物递送系统进入肿瘤细胞后具有pH和GSH双重响应性药物释放性能,有效的增加了 DOX在癌细胞内的积累,显着地抑制了 A549细胞的生长。调控有机-无机复合纳米胶囊的结构和进行表面功能化研究为开发基于有机二氧化硅的可降解的纳米药物载体提供了新的机会,有望用于药物递送。3.基于树枝状二氧化硅的多孔中空碳纳米球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集多种肿瘤治疗模式于一身的多功能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利用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作为模板,经RF包覆、二氧化硅刻蚀和碳化后形成了多孔中空碳纳米球(PHCNs)。经功能化修饰后的PHCNs-PEI-PEG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DOX(482 μg/mg)和BAG3-siRNA(44μg/mg)的共负载能力,同时载体对药物和基因都有保护作用,可以将它们高效的递送至细胞内发挥作用。PHCNs-PEI-PEG@DOX@BAG3-siRNA粒子在实现pH和NIR双重响应性药物控制释放的同时,可以干扰细胞内BAG3蛋白的表达,增强粒子的光热治疗(PTT)效果,实现肿瘤的化疗,光热和基因三联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4.癌细胞膜伪装的半卵黄碳核@尖刺二氧化硅壳结构(semi-yolk@spiky-shell mC@SiO2)纳米马达可增强细胞粘附和肿瘤的光热/化疗协同治疗。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半卵黄-尖刺壳结构且包裹了癌细胞膜的仿生纳米马达mC@SiO2@DOX。该粒子内部碳核的不对称空间分布,可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形成热梯度,从而通过自热力驱动纳米马达。这种马达相较于通过不对称的金沉积或粒子负载制备的光驱马达,具有合成简单和药物负载效率高等特性。此外,粒子外层的MCF-7癌细胞膜壳层可以显着降低其在生物介质中的生物粘附性,并表现出对同源细胞系的高度特异性识别能力。粒子高效的光驱运动和同源靶向性能使粒子的细胞粘附效率由26.2%大大提高到了67.5%,增加了粒子在细胞内的积累。同时,粒子优异的光热性能和高效的药物负载能力实现了肿瘤的光热和化疗协同治疗,成功抑制了超过91%的MCF-7细胞的生长。这种近红外光驱动的仿生纳米马达的设计是自驱动纳米马达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前瞻性探索。
李纯民[4](2020)在《硅基无机复合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环境有害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次采用Mg-Al水滑石(Mg-Al-LDH)、水合氧化铈(HCO)、层状磷酸钛锆(-Ti-O-P-Zr-O-)等无机材料对多孔硅基颗粒进行改性修饰制备出不同功能的复合吸附剂,分别将其应用于不同离子的去除,并对吸附性能以及吸附机理进行评价。此外,针对吸附材料吸附有害离子后的处理问题,本文重点进行了钛酸钠吸附锶离子后的固化研究,并对固化效果以及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碘离子(I-)是一种典型的有毒阴离子污染物,会导致甲状腺癌、白血病和代谢紊乱,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层状氢氧化物(LDHs)及其改性形式是一种阴离子粘土矿具有与水镁石类似的层状结构,可以去除水溶液中的大量离子污染物。美铝金属复合氧化物(Mg-Al-LDO)是在450℃下Mg-Al-LDH的煅烧产物,硅基美铝金属复合氧化物(Mg-Al-LDO/Si O2)是本研究中吸收碘离子的主要吸收剂。本文采用各种表征手段对复合吸附剂内部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水滑石在硅基体通道中生长良好。本文详细研究了复合吸附剂用量、水溶液p H值、初始碘离子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静态实验结果表明,Mg-Al-LDO/Si O2吸附剂对碘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用量为0.05 g/100 m L的吸附剂从30 mg/L的碘离子溶液中5 min去除效率达到99.81%。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柱实验数据表明,Mg-Al-LDO/Si O2能够在柱子中连续处理碘离子流出物,并能够通过调节床层高度得到最佳的穿透曲线。实验穿透曲线数据采用Thomas、Adams-Bohart、Yoon-Nelson模型进行拟合。磷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物,水体生态系统中磷的过度排放导致传统处理技术不能处理过多的磷元素,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对磷排放的要求。氧化铈(Ce O2)是储量丰富的稀有金属氧化物,它具有孔结构丰富、洗脱度低、阴离子的亲和性高等优点是处理有害阴离子的有效吸附剂。本文通过浸渍-煅烧-活化法将高价Ce元素固定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上制备出硅基复合氧化铈吸附剂,以有效地去除磷酸根。硅基复合吸附剂通过以下步骤合成:(1)将Ce3+吸附在二氧化硅球表面;(2)通过热分解过程将六水硝酸铈转化为二氧化铈;(3)通过酸活化过程将无水二氧化铈转化为无水氧化铈(HCO-Si O2)。结果表明,在90.5℃和218.0℃,升温速率为2℃/min时,氧化铈纳米颗粒在氧化硅球表面均匀生长。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Ce3+原子可以被氧化成Ce4+原子产生大量的还原性离子交换位点。静态吸附实验表明,硅基水合氧化铈具有良好的除磷性能,最大吸附量为85.5 mg/g。动力学和等温研究表明,实验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机理分析表明,磷酸盐离子通过还原和离子交换反应(Ce O2与Ce PO4发生还原以及离子交换反应)被分离。镍是一种可致癌的重金属元素,如果含镍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不但会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还会造成贵金属资源浪费。对于低浓度镍离子的去除,本研究采用逐层沉积法制备了硅基磷酸钛锆复合吸附剂(-Si-Ti-O-P-Zr-O-),通过静态实验对其在镍离子稀溶液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FESEM结果表明,原始吸附剂呈现光滑整齐的形态,而吸附离子后的吸附剂呈现粗糙的形态。元素分析结果证实了金属元素(Si、O、Ti、P、Zr)的存在和吸附的镍元素的存在。FT-IR结果发现了-Si-Ti-O-、-Si-Ti-O-P-、-Si-Ti-O-P-Zr-O-的新条带形成,从而保证了磷酸锆钛矿对硅基载体的成功改性。在静态实验中,吸附镍离子的最佳p H值为8,室温平衡时间为30 mins,最大吸附量为50.1 mg/g。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与Redlich-Peterson模型吻合较好。核事故和日常核电站是锶释放的主要来源,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吸附后的吸附剂进行合理的固化处理能够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本论文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钠(Na2TinO2n+1)粉体并用其对锶离子进行吸附和原位固化。XRD结果表明Na2TinO2n+1在400℃煅烧10 h后转变为锐钛矿结构,合成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65.01 m2/g。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a2TinO2n+1能够有效地去除Sr2+,最大吸附量达49.6 mg/g。吸附剂在共存离子Ba2+、Ca2+、Mg2+、Cs+、K+中对Sr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吸附顺序为Sr2+>Ba2+>Ca2+>Mg2+>Cs+>K+。在固化阶段,钛酸盐陶瓷在不同介质中的浸出实验表明,其对吸附的Sr2+具有良好的固化性能,能够有效阻止吸附锶离子的泄露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郭凯[5](2020)在《吉林某油田油井结垢机理及缓释阻垢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某油田已进入油田开采的中后期,随着注水、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技术的应用,油井、采油管线和集输管线的结垢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降低油田开采过程中因结垢问题造成的损失,本文以吉林某油田油井采出液水质分析及垢样组成分析为基础,采用结垢理论预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油井结垢机理进行分析,并针对垢样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缓释阻垢剂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通过化学分析及XRD分析等手段,对油井垢样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某油田油井垢样组成主要为碳酸钙、不溶于盐酸的无定型硅铝酸盐混合物、有机物及四氧化三铁。(2)对吉林某油田油井采出水水质进行分析,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测得采出水中的离子组成与含量,并根据组成对结垢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出液水样都呈弱碱性,p H值在8.75-8.99之间,采出液中Na+、Cl-离子含量较高,容易引起电化学腐蚀,导致铁锈的生成。采出水中虽然钙镁离子浓度不高(Ca2+<60 mg/L,Mg2+<2 mg/L),但是由于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较高(HCO3->1000 mg/L),油井Ca CO3结垢的趋势总体较大。同时,采出液中含有大量微米级的硅铝酸盐悬浮物。根据结垢模型和软件进行结垢趋势和结果预测,结合实验分析结果推测了油井的结垢机理,其中碳酸钙的形成是吉林油田油井结垢的主控因素。(3)根据对吉林某油田油井采出水的水质分析结果配制模拟结垢溶液,从10种常见的阻垢剂单体中优选出对碳酸钙垢抑制效果好的阻垢剂单体,作为固体阻垢剂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PASP)、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己二胺四甲叉膦酸(HDTMPA)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在模拟结垢溶液中,阻垢剂浓度为4 ppm时,阻垢率均达到90%以上,且耐温性能良好。(4)进行缓释阻垢剂载体的优选实验,同时通过考察阻垢剂单体与载体之间的相容性最后确定固体缓释阻垢剂的组成,并通过缓释实验及阻垢实验对固体阻垢剂合成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聚天冬氨酸为有效成分,透明皂基为载体的固体阻垢剂,在质量比为1:3时阻垢效果最好,制得的固体缓释阻垢剂19 g释放5h时,可以使模拟结垢溶液的阻垢率达到90.24%。
董净[6](2020)在《两株土壤菌对Cd、Sr的矿化-活化调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众多土壤污染类别中尤为突出,不仅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绿色治理迫在眉睫。近年来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技术以其低廉、高效等性能,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针对土壤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应急修复,通过合理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实现原位高效无污染修复的目标。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两株碳酸盐矿化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作为实验菌株。通过对其生长特性、菌液Cd2+浓度变化及矿化产物特性分析,探究菌株对Cd2+的钝化行为及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株菌株的去除效果随Cd2+浓度增大而降低。通过SEM-EDS和XRD表征确定碳酸盐矿化菌作用Cd2+后矿化产物为碳酸镉,SRB作用Cd2+后矿化产物为硫化镉。通过对两株菌串联矿化Cd2+特性分析发现,Cd2+在碳酸盐矿化菌产CO32-作用下矿化固结生成CdCO3,但结晶度较差,易分解转化。利用SRB可实现CdCO3向CdS转变(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通过SEM表征发现菌株和矿物是相互作用的,即菌株作用重金属离子产生矿物,矿物聚集包裹大量菌株,组成较大团体,使串联矿化产生的新结体更为稳固。同时针对生物矿化/化学钝化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的矿物可将其转化硫化矿物更稳定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对SRB作用SrSO4和SrCO3活化特性分析,矿物均能被活化从而溶出Sr2+,液相中存在的硫化物以S2-形式伴随着Sr2+的溶出稳定存在于液相中。对比绿萝提取Sr2+浓度对比发现,7 d SRB活化SrSO4和SrCO3的溶出Sr2+浓度分别为6.17和3.61 mg/L,与此同时绿萝在含5和10 mg/L Sr2+浓度下生长7 d后,吸收Sr2+浓度分别为4.61和8.54 mg/L。可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调控Sr的赋存状态,以便环境污染较小,且能供给植物的提取。即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调控Sr的赋存状态,以便环境污染较小,且能供给植物的提取。本研究将构建生物修复矿化-活化调控体系,即一种辅助植物提取重金属的新思路:通过微生物来调控重金属的赋存状态,从而增强植物修复效率,为高效无污染的去除重金属污染奠定基础。
王成祥[7](2020)在《石墨烯基金属化合物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虽然是天然存在的元素,但其通过天然和人为活动,直接或通过食物链积累在生物体中。在体内,金属离子可以转化为更有毒的形式,引起人体的各种紊乱和损伤。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水环境和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与传统重金属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方法因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对于电化学检测重金属而言,高性能的电极修饰材料对于提高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石墨烯基金属化合物化学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具体工作如下:(1)以抗坏血酸还原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来增大体系的导电性,以纳米花状的MoS2来提供较大体系反应比表面积以及一定的重金属反应活性位点,以壳聚糖(CS)来提高重金属富集能力以及增加体系电催化活性,建立了一种在重现性、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电化学传感器(rGO/MoS2/CS)。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SWASV)对Pb(Ⅱ)的溶出行为及传感器的应用条件进行探究,最终得出该传感器在0.005~0.05~2.0μM的范围内具有良好响应效果,其最低检出限(LOD)为1.67 nM。最后,实验对实际样品(烟叶)中Pb(Ⅱ)进行检测,得出烟叶中Pb(Ⅱ)的含量约为1.157μg·g-1。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还对样品进行了ICP-MS测试,结果为1.204±0.0542μg·g-1。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靠的检测结果。(2)通过一锅法合成ZnMn2O4/GO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了一种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新型传感器。实验结合SEM、TEM及电化学方法,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探究。采用SWASV法探究了ZnMn2O4/GO修饰电极对检测Pb(Ⅱ)和Cd(Ⅱ)的相应效果,结果显示两种离子其在0.05~0.7μ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响应效果;灵敏度分别为69.85μA·μM-1和47.32μA·μM-1;其LOD分别为3.98 nM和9.38 nM。最后,本实验对实际水样中Pb(Ⅱ)和Cd(Ⅱ)进行检测,李村河入海口处水体中未检出Cd(Ⅱ),而Pb(Ⅱ)浓度为0.2022μM/L,综合得出该水样符合国家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GB 3838-2002);而自来水中未检出两种重金属。由实际水样的空白加入实验得出,两种离子的添加回收率在96.2%-104.2%之间,,证明该方案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检测重金属的方法。(3)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硫氮共掺杂石墨烯(SNGO),再通过简单的液相反应合成了纳米复合材料MnO2/SNGO。运用SEM、XRD及电化学方法探究了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同时采用SWASV法探究了修饰电极对Pb(Ⅱ)和Cd(Ⅱ)的电化学响应,结果显示其在0.05~1.2μM和0.05~1.5μ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响应效果,灵敏度分别为58.48μA·μM-1和20.11μA·μM-1;其LOD分别为4.38 nM和12.74 nM。最后,实验对实际水样中Pb(Ⅱ)和Cd(Ⅱ)进行检测,在白沙河入海口中检测得出水体中Cd(Ⅱ)的浓度为0.0404μM/L和Pb(Ⅱ)的浓度为0.2728μM/L,符合国家Ⅴ类地表水的规定(GB 3838-2002);而自来水中未检出两种重金属。由实际水样的空白加入实验得出,两种离子的添加回收率在95.4%-103.9%之间,证明该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卢琪[8](2020)在《脱落酸代谢菌强化植物重金属修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和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当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前沿。其中,强化植物对重金属吸收效率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热点。本硕士论文以模式植株拟南芥(野生型wt、ABA信号通路“增强型”abi1/hab1/abi2、ABA信号通路“受损型”突变体snrk2.2/2.3和IRT1突变体irt1-1和irt1-2)和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根际配施代谢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微生物菌肥樊庆生红球菌(Rhodococcus qingshengii)对植物吸收重金属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有望为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1)在复合污染土壤(Cd、Zn、Ni和Cu)中,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樊庆生红球菌明显增加了wt植株中Cd、Zn和Ni的含量,增幅分别为47%、24%和30%。然而,接菌对植物体内Cu含量无显着影响。此外,与wt相比,樊庆生红球菌对abi1/hab1/abi2的Cd、Zn和Ni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而接菌对snrk 2.2/2.3体内Cd、Zn和Ni水平无显着影响。上述现象表明,樊庆生红球菌促进植物吸收重金属的过程由ABA介导。此外,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樊庆生红球菌显着上调wt根系Cd、Zn和Ni相关基因(IRT1、ZIP1、ZIP4、NRAMP1、NRAMP3、NRAMP4和HMA3)的表达,而接菌对Cu转运基因(COPT1和COPT2)的表达无影响。该结果为樊庆生红球菌促进植物Cd、Zn和Ni的吸收,而对Cu水平却没有影响的结果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可促进植物吸收Cd、Zn和Ni的现象在IRT1突变体irt1-1和irt1-2中并没有观察到,说明IRT1在ABA代谢菌促进植物吸收重金属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樊庆生红球菌可通过ABA介导的促进重金属转运蛋白表达的机制促进了植物对Cd、Zn和Ni的吸收。因此,在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配施ABA代谢菌可能是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可行措施。(2)与无菌对照相比,根际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可显着增加稻田污染土壤和林业污染土壤中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体内Cd、Zn、Pb和Ni的含量,且污染程度更高的林业土壤处理间差异更为突出。然而,就对上述金属的累积量而言,两种土壤中接菌引起的促进植物吸收的效果则较为接近。并且,在两种污染土壤中,接菌处理均增加了常见评价植物吸收效果的相关指标包括金属相关转运系数(TF)、生物富集因子(BCF)和植物提取效率(PR)系数。此外,接菌处理上调了与重金属(Cd、Zn、Pb和Ni)吸收相关的基因SaIRT1、SaZIP1、SaZIP2、SaZIP3、SaNRAMP1、SaNRAMP3、SaNRAMP6、SaHMA2和SaHMA3的表达。综上所述,樊庆生红球菌在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为提高樊庆生红球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和强化对植物修复重金属土壤的效果,本研究还对樊庆生红球菌的高效菌剂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条件如下:pH为9;料水比为1:2;载体比例为麦麸80%、锯末15%、活性炭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3 d;烘干温度40℃和最优接菌量为40%。结果表明,与菌液相比,优化后的樊庆生红球菌固体菌剂在土壤中具有更长效的定殖能力,且菌剂配施对辅助污染土壤中东南景天吸收重金属具有更优的强化效果。其中,在稻田土壤中配施菌剂后的东南景天体内Cd、Zn、Pb和Ni的含量分别比液体菌液处理增加了42%、60%、30%和35%(地上部)和41%、31%、29%和35%(根部);林业土壤中,固体菌剂也进一步提高了植物对Cd、Zn、Pb和Ni的吸收,比液体菌液处理分别增加了76%、23%、37%和39%(地上部)和48%、28%、41%和36%(根部)。以上结果说明,樊庆生红球菌高效菌剂的研发有助于该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白林[9](2019)在《具有可嵌入性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微型化构筑及其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其相应的检测诊断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传统的血糖测量手段需要频繁的指端采血,这为患者带来痛苦与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因此,开发无创连续血糖检测技术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为无创连续血糖检测的实现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识别易获体液(泪液、汗液、唾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同时借助体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糖的定量关系,可以间接反应血糖水平。所以,基于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无创连续血糖检测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而在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构建过程中,其关键核心问题是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化,在微型化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生物传感器表面酶的固定方法对人体必须无毒、无害、无刺激性。其次,设计加工的微型传感器的参比电极材质为Ag,需要进一步氧化氯化,形成Ag Cl/Ag参比电极。最后,设计加工的微型传感器需要具备一定的可嵌入性,当嵌入到适当的基材中,可以实现与人体易获体液的直接接触。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围绕具有可嵌入性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微型化构筑及其性能评价展开了以下工作。首先基于可穿戴设备构建对酶固定方法的要求,探讨了几种电极表面酶的固定化方法,并评价了相应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丝网印刷电极模拟了微电极的葡萄糖检测。最后设计加工了柔性微电极,通过恒电流氧化技术实现微电极参比电极的制备。然后将微电极嵌入到角膜接触镜,检测泪液中葡萄糖浓度。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可穿戴设备构建的GOx固定化方法的筛选本章内容中主要讨论了四种基于可穿戴设备构建的电极表面GOx的固定化方法,通过比较相应传感器的检测性能,来筛选出最佳的固定化方法。实验结果显示:(1)在溶胶-凝胶法,高分子聚合物PMEH固定化、Au纳米粒子吸附法、交联法四种方法中,高分子聚合物PMEH固定GOx构建的葡萄糖传感器响应速度最快,在25 s内能达到电流响应平衡。在0-0.6 m M浓度范围内,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达到0.05 m M;(2)高分子聚合物PMEH固定GOx构建的葡萄糖传感器有着优异的重复性与稳定性。传感器在放置了3天后,仍能保持最初的检测性能。并且能够显着排除泪液中干扰物质的影响,满足实际应用中对于传感器的性能要求。2.丝网印刷电极模拟微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在本章内容中,首先通过氧化氯化银丝模拟微电极中Ag电极的氧化,并探究了氧化后银丝作为参比电极的检测性能。考虑到宏观电极与微电极之间的差异,以及微电极的加工成本较大,我们试图以丝网印刷电极模拟微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探讨酶的固定化方法对于微电极检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氧化氯化后的银丝作为参比电极时电位稳定,与常规宏观参比电极间的开路电位差在1-1.8 m V之间。作为参比电极进行葡萄糖检测时,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2)与常规宏观电极一致,四种方法中,高分子聚合物PMEH固化酶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效果最佳,响应速度最快,在20 s内能达到响应电流平衡,最低检出限达到0.039 m M;(3)通过高分子聚合物PMEH固化法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修饰GOx得到的传感器具有优异的重复性、稳定性与抗干扰性。3.基于嵌入微电极葡萄糖检测的初步探讨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本章首先设计加工了柔性微电极,然后将微电极的准参比电极Ag氧化为Ag Cl,氧化完成后进行了嵌入前葡萄糖的检测实验。最后将微电极嵌入到角膜接触镜中,进行葡萄糖检测。初步实验结果显示:(1)微电极的参比电极经恒电流氧化处理后,与宏观参比电极间的电位差显着减小,并且电位稳定;(2)在未嵌入角膜接触镜前,微电极对0-0.6 m M浓度范围内的葡萄糖溶液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加入葡萄糖溶液后,微电极能在10 s内达到响应电流平衡,最低检出限为0.02 m M;(3)设计加工的微电极可以较好地嵌入到角膜接触镜中,嵌入后,微电极对葡萄糖的加入仍有电流响应,但检测性能有待改善。
苏正[10](2019)在《多孔聚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痕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多孔聚合微球(PPMS)是一种由不饱和单体加成聚合形成的空心球状材料,其主体是链条间的无规则交联与堆积形成的致密三维网状结构。微球孔隙分布均匀,形态结构致密,可修饰性强,而且较高的交联密度和丰富的官能团数量使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物质分离及催化领域。本文首先使用沉淀聚合形成的模板颗粒作为壳层包裹的支撑载体,然后利用溶剂刻蚀法处理核壳微球以得到空心结构,最后通过水解改性制备了两种功能化的多孔聚合微球。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氮吸附仪、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多孔聚合微球进行了技术表征,获得了直径为1.4 μm的PPMS-1和 950 nm的PPMS-2。将制备好的多孔聚合微球作为固相萃取(SPE)的填充剂用于元素的富集浓缩,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建立SPE-ICP-MS的元素富集检测方法。对固相萃取的控制条件如pH、材料用量、萃取流速、洗脱剂浓度和体积进行了最优化实验。使用填充30mg PPMS-1的固相萃取柱,在溶液pH为5.0,萃取流速为2.0 ml min-1,洗脱剂浓度和体积分别为0.75 mol L-1和2.0ml时获得了最佳萃取效果。而使用填充30mg PPMS-2的固相萃取柱,在溶液pH为6.0,萃取流速为2.5 ml min-1,洗脱剂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0 mol L-1和3.0 ml时获得了最佳萃取效果。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表明了自发的单层化学吸附是两种材料的主要吸附特征。在最优条件下,利用PPMS-1建立的方法对Pb(Ⅱ)和As(Ⅲ)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50 μg L-1,检出限分别为6.3和9.5 ng L-1。利用PPMS-2建立的方法对V(V)、Cu(Ⅱ)、Cr(Ⅲ)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15μg L-1,检出限分别为2.6、1.3、3.2 ng L-1,而对Cd(Ⅱ)、Pb(Ⅱ)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30 μg L-1,检出限分别为1.9和0.8 ng L-1。共存离子耐受性试验证明了两种材料可以在500-2000倍干扰离子存在时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而15次的重复使用实验证明了材料良好的循环使用性。使用茶叶标准参考物质GBW10052和大米标准参考物质GBW10043对两种方法进行准确性验证,实验结果和参考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使用海带,鸡肉和鱼肉作为实际样品进行固相萃取和加标回收实验,得到各目标元素回收率在84%-103%的范围内。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验液和载体中的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验液和载体中的锶(论文提纲范文)
(1)车用陶瓷催化剂酸溶后残渣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品 |
1.3 仪器工作条件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测量元素的选择 |
2.2 半定量成分分析 |
2.3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2.4 全定量贵金属分析 |
3 结论 |
(2)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车用金属催化剂中铂、钯、铑(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仪器工作条件 |
1.3 样品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元素质量数的选择 |
2.2 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 |
2.2.1 混酸配比确定 |
2.2.2 称样量确定 |
2.2.3 消解温度确定 |
2.2.4 消解时间确定 |
2.2.5 方法确定 |
2.3 线性方程、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2.4 比对试验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加标回收试验 |
3 结语 |
(3)刺激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肿瘤与肿瘤微环境 |
2.1.1 实体瘤细胞堆积与血管生成 |
2.1.2 微酸环境 |
2.1.3 还原环境 |
2.1.4 瘤内乏氧环境 |
2.1.5 组织液压增大 |
2.1.6 内皮穿孔与EPR现象 |
2.2 纳米载体 |
2.2.1 肿瘤治疗现状 |
2.2.2 纳米药物载体优势 |
2.2.3 纳米药物载体种类 |
2.2.4 介孔二氧化硅 |
2.3 刺激响应型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2.3.1 内源性刺激响应 |
2.3.2 外源性刺激响应 |
2.3.3 多重刺激响应 |
2.4 微/纳米马达 |
2.4.1 光驱动微/纳米马达 |
2.4.2 光驱动微/纳米马达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
2.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3 pH响应的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仪器 |
3.2.3 粒子制备 |
3.2.4 粒子性质测试 |
3.2.5 细胞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4S-HMSNs-PEI-HHPA@DOX的合成与表征 |
3.3.2 粒子表面电荷反转性能研究 |
3.3.3 药物负载与释放性能研究 |
3.3.4 细胞毒性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3.4 本章小结 |
4 GSH响应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二氧化硅纳米胶囊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仪器 |
4.2.3 粒子制备 |
4.2.4 粒子性质测试 |
4.2.5 细胞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无机复合空心二氧化硅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4.3.2 粒子功能化修饰 |
4.3.3 粒子降解性能研究 |
4.3.4 药物负载及释放性能研究 |
4.3.5 细胞摄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多孔中空碳纳米球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设备仪器 |
5.2.3 粒子制备 |
5.2.4 粒子性质测试 |
5.2.5 细胞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CNs的合成与表征 |
5.3.2 功能化修饰及光热性能研究 |
5.3.3 药物/基因负载及释放性能研究 |
5.3.4 生物相容性和联合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近红外光响应的半卵黄-尖刺壳结构的仿生二氧化硅纳米马达用于增强肿瘤光热和化疗协同治疗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设备仪器 |
6.2.3 粒子制备 |
6.2.4 粒子性质测试 |
6.2.5 细胞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C@SiO_2@DOX纳米马达的合成与表征 |
6.3.2 光热性能,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研究 |
6.3.3 粒子的自热驱动表征 |
6.3.4 mC@SiO_2@DOX自热驱动增强细胞黏附和同源靶向 |
6.3.5 细胞毒性和协同治疗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硅基无机复合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环境有害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无机材料改性的多孔硅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1.2.1 金属磷酸盐改性的硅基复合吸附剂 |
1.2.2 磷钼酸盐修饰的硅基复合吸附剂 |
1.2.3 钛酸盐改性的硅基复合吸附剂 |
1.3 放射性核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 |
1.4 锶离子、碘离子、磷酸根离子和镍离子简介 |
1.4.1 放射性锶离子简介 |
1.4.2 碘离子简介 |
1.4.3 磷酸根离子简介 |
1.4.4 镍离子简介 |
1.5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及材料 |
2.1 硅基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2.1.1 逐层沉积法 |
2.1.2 液相浸渍法 |
2.1.3 逐层沉积法与液相浸渍法制备硅基复合吸附剂的可行性 |
2.2 静态吸附实验和柱子吸附实验方法 |
2.2.1 静态吸附实验方法 |
2.2.2 柱子吸附实验方法 |
2.3 热力学方法模拟预测不同pH条件下离子水解种类 |
2.4 实验材料 |
2.4.1 原料及试剂 |
2.4.2 实验设备以及主要的表征仪器 |
第三章 硅基Mg-Al水滑石复合吸附剂的制备以及对碘离子的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硅基水滑石吸附剂的制备 |
3.2.2 碘离子的静态吸附实验 |
3.2.3 柱实验分析 |
3.3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3.3.1 Mg-Al-LDO的合成过程及其表征 |
3.3.2 静态实验分析 |
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5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6 Mg-Al-LDO/SiO_2 吸附剂对碘离子吸附能力与其他吸附剂的比较 |
3.7 Mg-Al-LDO/SiO_2 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碘离子的动态吸附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基氧化铈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硅基水合氧化铈的制备 |
4.2.3 磷酸根离子的静态吸附实验 |
4.3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4.3.1 HCO-SiO_2 的合成 |
4.3.2 吸附剂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分析 |
4.3.3 吸附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4 吸附剂的形貌和孔结构分析 |
4.4 磷酸根的静态吸附分析 |
4.4.1 磷酸根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比较 |
4.4.2 溶液pH值对磷酸根吸附的影响 |
4.4.3 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 |
4.4.4 磷酸根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5 磷酸根离子吸附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基磷酸锆钛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镍离子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硅基磷酸锆钛吸附剂合成过程 |
5.2.2 硅基磷酸锆钛吸附剂静态吸附镍离子实验 |
5.2.3 热力学方法模拟预测不同pH条件下镍离子种类 |
5.2.4 镍离子的亲和性测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表征分析 |
5.3.2 静态实验和离子亲和性实验分析 |
5.3.3 热力学模拟方法分析镍离子的水解种类 |
5.3.4 吸附数据的等温吸附模型模拟 |
5.3.5 镍离子浸出及吸附剂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效钛基吸附剂原位吸附烧结固化锶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钛酸钠的合成 |
6.2.2 静态吸附实验 |
6.3 锶离子的热力学模拟 |
6.4 吸附剂对Sr~(2+)的亲和性实验 |
6.5 钛酸锶的固化实验 |
6.6 浸出试验 |
6.7 结果和讨论 |
6.7.1 高效钛基吸附剂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 |
6.7.2 高效钛基吸附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6.7.3 高效钛基吸附剂静态吸附和离子选择性分析 |
6.7.4 锶离子的固化率和Sr-Na_2TinO_(2n+1) 烧结陶瓷的表征 |
6.7.5 浸出实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5)吉林某油田油井结垢机理及缓释阻垢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田结垢现状 |
1.1.1 油井结垢的危害 |
1.1.2 油田结垢类型 |
1.1.3 油田结垢原因 |
1.1.4 结垢的影响因素 |
1.2 油田阻垢研究现状 |
1.2.1 物理阻垢 |
1.2.2 化学阻垢 |
1.2.3 工艺阻垢 |
1.3 化学阻垢剂 |
1.4 缓释技术 |
1.4.1 缓释技术分类 |
1.4.2 缓释制剂成型工艺 |
1.5 油田中常见缓释材料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吉林某油田油井采出水水质分析 |
2.3 垢样分析 |
2.4 阻垢剂优选 |
2.5 缓释材料的选择 |
2.6 固体阻垢剂制备及评价 |
2.6.1 固体阻垢剂制备工艺 |
2.6.2 固体阻垢剂缓释性能测定 |
2.6.3 固体阻垢剂阻垢性能测定 |
第3章 垢样组成及结垢机理分析 |
3.1 吉林某油田现场结垢样品分析 |
3.2 吉林某油田现场采出液水质分析 |
3.3 吉林某油田现场采出液中悬浮物的表征 |
3.4 吉林某油田油井结垢机理 |
3.5 小结 |
第4章 阻垢剂优选研究 |
4.1 阻垢剂优选 |
4.1.1 环氧琥珀酸阻垢性能 |
4.1.2 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 |
4.1.3 谷氨酸二乙酸钠阻垢性能 |
4.1.4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阻垢性能 |
4.1.5 己二胺四甲叉膦酸阻垢性能 |
4.1.6 羟基乙叉二膦酸阻垢性能 |
4.1.7 水解聚马来酸酐阻垢性能 |
4.1.8 膦酰基羧酸共聚物阻垢性能 |
4.1.9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阻垢性能 |
4.1.10 马来酸-烯酸共聚物阻垢性能 |
4.2 温度对阻垢剂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固体阻垢剂制备和阻垢性能评价 |
5.1 缓释材料的选择 |
5.2 载体与阻垢剂的适配研究 |
5.3 PASP@透明皂基型固体缓释阻垢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
5.3.1 不同容纳比对固体缓释阻垢剂相容性的影响 |
5.3.2 不同容纳比对固体缓释阻垢剂缓释性的影响 |
5.3.3 不同容纳比对固体缓释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两株土壤菌对Cd、Sr的矿化-活化调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壤污染现状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来源及危害 |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现状 |
1.2 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矿化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现状 |
1.2.3 植物修复重金属研究现状 |
1.3 生物修复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技术强化 |
1.3.1 微生物串联矿化稳定化增强矿化产物稳定性 |
1.3.2 微生物矿化-活化调控增强植物提取速率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菌株的筛选及其生化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分析测试仪器 |
实验所用实验仪器如下表2-2所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碳酸盐矿化菌的分纯及生长特性分析 |
2.2.2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纯及生长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2+)的串联矿化稳定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分析测试仪器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浓度Cd~(2+)胁迫下碳酸盐矿化菌矿化特性研究 |
3.2.2 Cd~(2+)胁迫下硫酸盐还原菌矿化特性研究 |
3.2.3 串联矿化稳定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Sr矿物的活化调控行为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测试仪器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硫酸盐还原菌介导活化硫酸锶和碳酸锶 |
4.2.2 植物(绿萝)提取Sr~(2+)研究 |
4.2.3 构建活化调控体系的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对重金属矿化-活化调控行为机理探讨 |
5.1 碳酸盐矿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串联矿化重金属机理探讨 |
5.2 硫酸盐还原菌调控活化-植物提取重金属机理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石墨烯基金属化合物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1 重金属水污染现状 |
1.2.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3 重金属检测方法 |
1.3.1 光谱检测法 |
1.3.1.1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3.1.2 原子荧光光谱法 |
1.3.1.3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1.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3.3 光学传感器检测法 |
1.3.4 电化学检测法 |
1.3.4.1 电位计法 |
1.3.4.2 安培法 |
1.3.4.3 伏安法 |
1.3.4.4 恒电流技术 |
1.4 电极修饰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金属纳米材料 |
1.4.1.1 金属粒子材料 |
1.4.1.2 金属氧化物材料 |
1.4.1.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4.2 碳材料 |
1.4.2.1 碳纳米管 |
1.4.2.2 碳纳米螺纹管 |
1.4.2.3 碳微球 |
1.4.2.4 石墨烯 |
1.4.2.5 碳量子点 |
1.4.3 小有机分子及聚合物 |
1.4.3.1 小有机分子 |
1.4.3.2 聚合物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rGO/MoS_2/CS修饰电极检测烟草中Pb(Ⅱ)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MoS_2花状微球的水热合成 |
2.2.3 rGO复合MoS_2材料制备 |
2.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5 制备材料的表征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表征 |
2.3.1.1 SEM与 TEM分析 |
2.3.1.2 XRD分析 |
2.3.1.3 FTIR分析 |
2.3.2 电化学性能检测 |
2.3.2.1 循环伏安图及电化学阻抗谱 |
2.3.2.2 SWASV |
2.3.3 电化学检测条件优化 |
2.3.4 电化学检测重金属 |
2.3.5 电化学传感器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测试 |
2.3.5.1 传感器的稳定性测试 |
2.3.5.2 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测试 |
2.3.6 实际样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nMn_2O_4/GO修饰电极检测水体中Pb(Ⅱ)和Cd(Ⅱ)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ZnMn_2O_4/GO的制备 |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4 制备材料的表征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表征 |
3.3.1.1 SEM分析 |
3.3.1.2 XRD分析 |
3.3.2 电化学性能 |
3.3.2.1 CV和EIS |
3.3.2.2 SWASV |
3.3.3 传感器使用条件优化 |
3.3.4 电化学检测重金属 |
3.3.4.1 同时检测Pb(Ⅱ)和Cd(Ⅱ) |
3.3.4.2 单独检测Pb(Ⅱ)和Cd(Ⅱ) |
3.3.5 电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
3.3.5.1 传感器的稳定性 |
3.3.5.2 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 |
3.3.6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nO_2/SNGO修饰电极检测水体中Pb(Ⅱ)和Cd(Ⅱ)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MnO_2/SNGO材料的制备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材料的表征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表征 |
4.3.1.1 SEM分析 |
4.3.1.2 XRD分析 |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2.1 CV和EIS |
4.3.2.2 SWASV |
4.3.3 传感器应用条件优化 |
4.3.4 传感器检测重金属 |
4.3.4.1 同时检测Pb(Ⅱ)和Cd(Ⅱ) |
4.3.4.2 单独检测Pb(Ⅱ)和Cd(Ⅱ) |
4.3.5 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测试 |
4.3.5.1 传感器稳定性 |
4.3.5.2 传感器抗干扰能力测试 |
4.3.6 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脱落酸代谢菌强化植物重金属修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根际促生菌协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根际促生菌的种类 |
1.3 根际促生菌强化植物修复能力的机制 |
1.3.1 溶解磷酸盐 |
1.3.2 铁载体 |
1.3.3 ACC脱氨酶 |
1.3.4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3.5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 |
1.3.6 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 |
1.3.7 植物激素的合成与调控 |
1.3.7.1 植物生长素(IAA) |
1.3.7.2 细胞分裂素(CTK) |
1.3.7.3 赤霉素(GAs) |
1.3.7.4 脱落酸(ABA) |
1.5 论文立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对污染土壤中拟南芥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供试植株、供试土壤和细菌菌株 |
2.2.2 盆栽试验 |
2.2.3 拟南芥生物量和体内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2.2.4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NPQ的测定 |
2.2.5 拟南芥叶片丙二醛(MDA)的测定 |
2.2.6 菌株对ABA分解代谢能力测定 |
2.2.7 菌株产IAA、铁载体和ACC脱氨酶的测定 |
2.2.8 土壤中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测定 |
2.2.9 基因表达分析 |
2.2.10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对重金属胁迫下植物体内重金属水平的影响 |
2.3.2 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对重金属胁迫诱导的植物毒性的影响 |
2.3.3 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可通过ABA介导的机制促进植物Cd、Zn和Ni积累 |
2.3.4 樊庆生红球菌对重金属相关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樊庆生红球菌对东南景天吸收Cd、Zn、Pb和 Ni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植株、供试土壤和细菌菌株 |
3.2.2 盆栽试验 |
3.2.3 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NPQ)和金属含量测定 |
3.2.4 菌株分解代谢ABA能力测定 |
3.2.5 土壤中金属含量测定 |
3.2.6 基因表达 |
3.2.7 金属转运系数、生物富集因子和植物提取率的计算方法 |
3.2.8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樊庆生红球菌对重金属植物吸收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2 接种樊庆生红球菌促进Cd、Zn、Pb和 Ni植物吸收与ABA相关 |
3.3.3 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可上调重金属相关转运蛋白的表达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樊庆生红球菌固体菌剂的制备和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细菌菌株与培养条件 |
4.2.2 菌剂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4.2.2.1 载体比例、加入水pH值和料水比的优化 |
4.2.2.2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烘干温度的优化 |
4.2.2.3 菌种接种量的优化 |
4.2.3 土壤中樊庆生红球菌菌液与菌剂的定殖能力测定 |
4.2.4 盆栽试验 |
4.2.5 东南景天金属含量测定 |
4.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菌剂制备的优化 |
4.3.1.1 pH值、料水比和载体三因素 |
4.3.1.2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烘干温度的优化 |
4.3.1.3 菌液接种量的优化 |
4.3.2 菌剂和菌液定殖能力的比较 |
4.3.3 复合污染土壤中菌剂辅助植物修复的效果研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具有可嵌入性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微型化构筑及其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血糖检测 |
1.2.1 有创检测 |
1.2.2 微创检测 |
1.2.3 无创检测 |
1.3 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
1.3.1 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研究进展 |
1.3.2 酶的固定化方法 |
1.4 可穿戴电子设备 |
1.4.1 可穿戴电子设备研究进展 |
1.4.2 可穿戴电子设备用于无创连续血糖监测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可穿戴设备构建的GOx固定化方法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原理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
2.3.2 高分子聚合物PMEH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
2.3.3 Au纳米粒子吸附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
2.3.4 交联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
2.3.5 四种固化酶方法修饰传感器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电流响应值 |
2.3.6 高分子聚合物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网印刷电极模拟微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银丝的性能测试 |
3.3.2 丝网印刷电极的葡萄糖检测 |
3.3.3 四种固化酶方法修饰丝网印刷电极检测葡萄糖时的电流响应值 |
3.3.4 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传感器的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嵌入微电极葡萄糖检测的初步探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电极表征 |
4.3.2 微电极电化学测试 |
4.3.3 嵌入微电极的葡萄糖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本论文的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多孔聚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痕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多孔聚合微球概述 |
1.2 多孔聚合微球的合成方法 |
1.2.1 溶剂蒸发法 |
1.2.2 沉淀聚合法 |
1.2.3 种子溶胀法 |
1.3 多孔聚合微球的应用 |
1.3.1 物质装载及运输 |
1.3.2 物质分离及吸附 |
1.3.3 催化作用 |
1.4 元素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 |
1.5 样品中元素的浓缩方法 |
1.5.1 离子交换法 |
1.5.2 沉淀法 |
1.5.3 液-液萃取分离法 |
1.5.4 超滤法 |
1.5.5 浊点萃取法 |
1.5.6 固相萃取法 |
1.6 样品中元素的检测方法 |
1.6.1 光化学分析方法 |
1.6.2 电化学分析方法 |
1.6.3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
1.6.4 质谱分析方法 |
1.7 目标元素概述 |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3 实验溶液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PPMS-1的合成 |
2.2.2 PPMS-2的合成 |
2.2.3 聚合物的表征 |
2.2.4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 |
2.2.5 固相萃取过程及优化 |
2.2.6 拟合模型试验 |
2.2.7 ICP-MS实验条件 |
2.2.8 实际样品的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多孔聚合微球的合成 |
3.2 多孔聚合微球的表征 |
3.3 目标元素的选择 |
3.4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4.1 溶液pH值的优化 |
3.4.2 固相萃取装载量的优化 |
3.4.3 上样流速的优化 |
3.4.4 洗脱液浓度的优化 |
3.4.5 洗脱液体积的优化 |
3.5 拟合模型实验 |
3.5.1 等温吸附模型 |
3.5.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5.3 吸附热力学模型 |
3.6 共存离子耐受性实验 |
3.7 方法的分析性能 |
3.8 稳定性试验 |
3.9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评价 |
3.10 加标回收与实际样品的检测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验液和载体中的锶(论文参考文献)
- [1]车用陶瓷催化剂酸溶后残渣成分的研究[J]. 姚慧,杨惠玲. 汽车零部件, 2021(06)
- [2]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车用金属催化剂中铂、钯、铑[J]. 姚慧,王阳,杨惠玲. 化学分析计量, 2021(06)
- [3]刺激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周梦芸.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硅基无机复合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环境有害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D]. 李纯民. 广西大学, 2020(02)
- [5]吉林某油田油井结垢机理及缓释阻垢剂的研究[D]. 郭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两株土壤菌对Cd、Sr的矿化-活化调控行为研究[D]. 董净.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石墨烯基金属化合物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D]. 王成祥.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脱落酸代谢菌强化植物重金属修复及其机理研究[D]. 卢琪.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9]具有可嵌入性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微型化构筑及其性能评价[D]. 白林.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多孔聚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痕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D]. 苏正.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