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改造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薛清午[2](2021)在《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对于校园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核心,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从动荡到平稳,从封闭到开放,从繁杂到便捷,它的多样性随着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得到体现。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离不开图书馆的建设,它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学风校训、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高校,承担着地方教育、民族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多重责任,然而图书馆室内环境却存在旧环境难以满足新需求的问题,现有图书馆室内环境理应展现出更加完备的功能规划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基于此问题,本文从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入手,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地情况,运用定量研究中的调查法、相关法,结合定性研究中实地观察法与内容分析法,分别对高校图书馆与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出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功能规划不尽完善、材料利用不尽合理、人文关怀不够深入三大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得出,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需要兼顾能源效率、材料效用、人文效益三个方面。功能规划的问题基于能源效率解决,包含图书馆室内的光环境、声环境、温度环境和空气质量;材料利用的问题基于材料效用解决,包含图书馆室内环境所用材料的数量、环保性、质量与特性;人文关怀的问题从人文效益入手,围绕尊重“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含文化、心理和精神。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解决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问题的可持续方法。设计实践将图书馆室内环境的问题用可持续设计方法解决,根据两者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形成适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实际应用。具体的设计实践将可持续生态循环与高校图书馆育德育人的理念相结合,提出校园温室的设计概念,意在将图书馆打造成校园中同时满足环境和人两者需求的循环温室。在室内环境的规划中将图书馆按照需求分为封闭式自习空间、半开放式办公空间和开放式公共空间,根据馆藏内容定位,突出不同藏阅室的室内环境特征,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现有条件进行设计。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方法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室内环境的空间利用率与在校师生的使用体验。在改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使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为类似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寸夕冉[3](2021)在《基于FM的昆明某高校办公楼空间/环境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办公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类别,其体量十分巨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的增大,办公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和使用者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办公建筑空间的概念与空间功能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特别是事业单位性质或机关办公建筑由于不像其他有盈利性质的建筑类型对其空间的管理导向受到经济效益以及众多评价指标的影响。加之人们工作与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空间环境舒适程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设施管理(FM,Facility Management)是起源于美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通过集成人员、空间、流程与技术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实现提高建筑效度的目的。目前办公建筑对设施空间运维管理的认识还很局限,大部分空间管理理念和方法相对传统、粗放,其管理功能主要集中于日常维护管理,较少覆盖到能源、空间以及环境等广义的设施管理上来。这样传统的运维管理是无法适应办公建筑运维管理的发展,因而亟待进行变革。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设施管理发展理路及空间管理等发展现状,通过对FM、设备/设施管理、空间及空间管理内涵、特点的阐述,进一步明确设施空间管理的三个层级:设备设施、结构空间、空间环境。分析办公建筑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其设施管理水平较低,提出FM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分析说明了办公建筑在运维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管理潜力。其次,采用模拟分析法和实际测试的方法,对昆明某高校办公楼3个典型房间以及建筑场地噪声值进行实际测量,通过利用采光模拟软件Dali和声环境模拟软件SEDU以该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采光和场地声环境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分析该办公楼的声光环境特征现状,得到以下结论:(1)以昆明某高校办公楼M28、G17、P&G29三个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朝向的房间在使用时都呈现白昼期间关闭窗帘打开人工照明以及白昼长时间打开照明的光环境特征。并且三个房间的照度均匀度整体比较低。(2)模拟计算分析结果发现:总共模拟分析了224个包含各功能房间和走道等空间区域的采光系数分布,有53个房间未满足标准要求,有38间存在采光过亮问题,该办公楼的采光未达标率为33.33%。实验室、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和专用教室几类不同功能类型房间的动态平均光照时数未达标的房间类型是办公室,为3.9h/d;(3)不同朝向、楼层房间采光特征是,西北朝向房间的平均采光系数未达到采光标准要求,1F整体采光效果较其他楼层较差,4F的平均采光系数最高整体采光较好。(4)建筑场地的声环境基本满足要求,但部分区域超过的限值。场地1.5米处声压级范围昼间在50~65d B,夜间在42.4~55d B左右。其中东南面、西南面、西北面不同程度受到交通马路噪声源和人员活动的影响。最后针对办公建筑空间环境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别针对设备设施、结构空间、空间环境三个层级提出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空间布局以及空间环境调控的建议。本文基于FM对办公建筑空间管理进行研究,旨解决空间管理现存的问题,延伸“空间环境的管理”视角,挖掘设施空间管理的管理潜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空间运维管理水平。
唐婷[4](2021)在《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就业形态等新形势对高职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提出必然要求,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就业和能力发展乃至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调研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状况,为高职院校开展数字教育和高职学生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数字素养以及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复杂性理论为依托,探索和剖析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和内在逻辑,本文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界定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是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通用型技能与专用型技能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其高效地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且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的能力特质群。此外,为了确定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本研究还结合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结果和国内外数字素养参考框架,通过20名专家开展的问卷咨询,最终确定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6个一级构成要素和27个二级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之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构成要素的权重值,形成具有重要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本研究依据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及其描述编制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珠三角543名高职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整体来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不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年级的增加,其数字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发展数字素养需从大一新生开始;再次,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与其专业类别有关,财经商贸类和电子信息类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高于土木建筑类、装备制造类和医药卫生类的高职学生;最后,家庭常住地在地级市或省会/直辖市、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和父亲计算机能力较好的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发展基础,其数字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综上,根据专家调查与问卷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环境;第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第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第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栾庆玲[5](2021)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文中指出
吴斯佳[6](2021)在《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向前发展的永恒动力,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始终是图书馆的核心目标,也是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图书馆经历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再到智慧图书馆的转变。与之相应图书馆“智慧服务”经过数年的建设,在行业内部也积累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和高校图书馆智慧化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图书馆智慧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更是需要依托智慧服务,充分发掘智慧服务的新内涵,运用新的综合解决方案,建立起用户需求与智慧服务的良性互动,使智慧服务走深向实、协调发展。本文以大连市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智慧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实践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相关人员访谈以及实际走访等方式分析目前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梳理国内外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脉络。(2)通过理论研究对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找出智慧服务建设要素;进而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为主要参考对象,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其已经开展的智慧服务形式进行调研并分析归纳,以此理论要素和实践形式作为参考项,为下文设计调查问卷奠定基础。(3)通过向大连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发放调查问卷、对馆领导进行访谈以及对部分图书馆进行实地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大连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4)基于前文调查结果,分析大连地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吴雅威[7](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张明远[8](2021)在《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选型分析》文中认为当下传统的图书馆集成系统缺乏对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有效管理,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校图书馆不断变化的需求。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图书馆界推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一是对传统集成系统进行改进升级,二是引进新一代集成系统,三是开发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在采用传统的以纸质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部分高校引进了新一代集成系统,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则处于研发阶段。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新系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做了选型分析的工作,希望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选型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概念,回顾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开发理念。其次,对国内外集成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传统集成系统和新一代集成系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主要从系统架构、统一资源管理、服务模式、开放接口、知识库和发现系统等方面对新一代集成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运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多个角度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引入集成系统的特点、原因。通过对集成系统的比较分析和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发现国内高校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此之上提出高校图书馆进行集成系统选型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即技术先进性原则、功能适用性原则、系统开放性原则、经济可行性原则。同时,提出以下选型策略:加强系统选型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定位明确,基于学校类型选择;调研市场现状,避免盲目选择;基于本馆实际情况选择商业产品或开源产品;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强调用户参与。最后本文作出如下结论: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馆的系统;传统图书馆集成系统通过改进升级能够满足一部分高校的管理需求;应优先选择能够全面有效地管理所有图书馆馆藏资源,能够更好的向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系统发展的方向。
潘星[9](2021)在《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各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技术研究所及社会其他机构多层级、跨系统的联盟组织。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图书馆联盟开始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低、服务对象有限等问题。2008年,“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理念相继提出,伴随着信息爆炸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信息环境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加强新型信息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图书馆紧随智慧化浪潮,探索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形态向智慧图书馆形态转变。目前,RFID、传感器、无线网络等技术已在图书馆各项服务上有所实践,如读者电子借阅证、自助借还系统、智能书架、AR互动绘本、座位预约等。这也为解决上述图书馆联盟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即在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联盟之间寻找一种融合之道,帮助图书馆联盟实现从协作建设到智慧协同服务,最终以最小的投入、最大化的收益将图书馆智慧化成果扩散。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内涵、构建要素和形式,再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定义与特点。同时对智慧图书馆联盟进行调查分析,从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构建智慧图书馆联盟提出打造“核心+扩展”的联盟成员发展结构,聚合优势资源;以新型技术支撑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打造品牌效应;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共同实现智慧服务;制定人才战略,加强联盟人力资源共享;建立跨机构联盟,寻求广泛的合作关系五条相关策略。最后则通过对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的简单介绍、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翟丽丽[10](2021)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智慧服务的时代。同时,高校图书馆也与先进的服务理念及高新技术不断融合,推动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及实现。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探索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方向,对于了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不足之处并推动其智慧服务的完善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定义,选取、整理了部分评价指标,并与清华大学Lib QUAL+TM相结合,初步构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之后,为了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权威性,采用专家打分法征询专家意见,修正了评价体系。该体系第一层次包含四个层面,分别是服务情感/服务效果、信息/资源的获取、设施/环境条件、用户个人控制。第二层次包含“图书馆可以实现馆内精准导航及图书定位”、“能够基于读者数据,分析挖掘其需求并实现个性化服务”、“组织专家咨询、培训、讲座等活动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空间资源,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体验空间(创客空间、学习空间、研讨室等)”、“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APP随时随地获取电子资源或所需信息”等18个指标。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XX大学图书馆用户对各项评价指标的可接受最低值、实际感受值和理想期望值,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得出该大学图书馆各项智慧服务的质量,验证了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二、试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改造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改造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六)创新点 |
一、高校图书馆环境分析 |
(一)高校图书馆环境概述 |
1.高校图书馆的过往与现状 |
2.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
3.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的职能与基本要求 |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概述 |
1.环境现状 |
2.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二、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分析 |
(一)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概述 |
1.绿色设计阶段 |
2.生命周期阶段 |
3.产品服务系统设计阶段 |
4.社会创新设计阶段 |
(二)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原则 |
(三)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特征 |
1.有机整体性 |
2.可再生弹性 |
3.微观近人性 |
4.生态审美性 |
5.文化传承性 |
6.开放促进性 |
本章小结 |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方法 |
(一)基于能源效率解决空间功能规划的设计方法 |
1.光环境:自然光与高效率光优先 |
2.声环境:隔声与吸声并进 |
3.温度环境:热舒适环境维护 |
4.空气质量:有效通风强化 |
(二)基于材料效用解决空间材料利用问题的方法 |
1.消耗最小化 |
2.无毒害优先 |
3.有机循环 |
4.生物相容 |
(三)基于人文效益解决人文关怀问题的方法 |
1.尊重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
2.尊重师生的心理因素 |
3.尊重师生的精神需要 |
本章小结 |
四、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实践 |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可持续设计分析 |
1.环境分析 |
2.受众调查 |
3.目标定位 |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模式构建 |
1.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因地布局、因需分类 |
2.可持续的材质利用——旧材新用、新材再用 |
3.可持续的人文关怀——尊重多元、文化再造 |
4.效果表现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绪论相关表格 |
附录2 正文相关表格 |
附录3 毕业设计实践展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FM的昆明某高校办公楼空间/环境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办公建筑特点 |
1.1.2 建筑环境管理 |
1.1.3 建筑运维阶段特点 |
1.1.4 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FM) |
1.1.5 空间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
1.2 研究动态 |
1.2.1 设备管理研究现状 |
1.2.2 设施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空间(环境)管理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
2.1 设施管理(FM)理论 |
2.1.1 FM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2 FM的价值 |
2.2 资产设备管理概述 |
2.2.1 设施设备管理概念 |
2.2.2 设施设备管理组织架构 |
2.2.3 设施设备管理的发展 |
2.3 空间及空间管理概述 |
2.3.1 空间管理、FM与企业管理三者的关系 |
2.3.2 基于FM的空间管理理念 |
2.3.3 办公建筑空间管理概念的延伸 |
2.3.4 办公建筑空间管理精益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办公楼空间管理实例分析 |
3.1 建筑概况 |
3.2 设施设备管理现状 |
3.3 结构空间管理现状 |
3.4 空间环境管理现状 |
3.5 空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环境特征现状——光环境 |
4.1 光环境相关指标概念 |
4.1.1 评价标准 |
4.2 室内光环境实测及方法 |
4.2.1 对象选取 |
4.2.2 测试方案 |
4.2.3 工况路线 |
4.3 室内光环境实测结果与分析 |
4.3.1 M28 房间光环境特征 |
4.3.2 G17 房间光环境特征 |
4.3.3 P&G29 房间光环境特征: |
4.3.4 采光均匀度特征 |
4.4 模拟分析 |
4.4.1 模拟软件 |
4.4.2 模拟计算方法 |
4.4.3 模型分析 |
4.5 采光效果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1 静态采光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2 动态采光模拟结果与分析 |
4.6 实测与模拟的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环境特征现状——声环境 |
5.1 声环境相关指标概念 |
5.2 声环境实测及方法 |
5.2.1 对象选取 |
5.2.2 测试方案 |
5.2.3 实测目的与结果 |
5.3 声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模拟软件 |
5.3.2 模型分析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办公建筑设施与空间环境管理建议与优化 |
6.1 设施设备管理 |
6.2 空间管理 |
6.2.1 提升空间管理理念 |
6.2.2 完善空间管理制度 |
6.2.3 优化空间布局 |
6.3 营造舒适良好空间环境 |
6.3.1 采光环境调控策略 |
6.3.2 声环境降噪策略 |
6.3.3 光环境、健康采光照明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各房间采光系数汇总表 |
附录 C:各空间动态指标模拟 |
附录 D:门窗参数 |
(4)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数字素养内涵研究 |
二、关于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关系研究 |
三、关于数字素养教育与实践研究 |
四、关于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界定 |
一、数字素养概念的梳理 |
二、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的本质差异 |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内涵的界定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多维审视 |
一、技术哲学:“人-技”共生融合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视角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三、人才培养观:面向就业与未来发展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理论基础 |
一、胜任特征模型理论 |
二、复杂性理论 |
第三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和框架参考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需求分析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参考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初步凝练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凝练原则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专家验证 |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
四、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与模型构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构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权重确定与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确定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ANP建模过程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完善与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修订完善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优点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实证应用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验 |
一、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整体特征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具体特征 |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年级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二、不同专业类别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三、不同家庭背景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生态 |
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 |
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 |
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工具及数据来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基础 |
2.1 理论研究基础 |
2.1.1 智慧图书馆 |
2.1.2 智慧服务 |
2.2 调查基础 |
3 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案设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内容 |
3.2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2 智慧服务认知层面 |
3.3.3 智慧服务总体规划层面 |
3.3.4 智慧服务基础支撑层面 |
3.3.5 智慧服务具体开展层面 |
4 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 智慧服务观念情况 |
4.1.1 认知程度分析 |
4.1.2 智慧服务观念缺乏全面认知 |
4.2 智慧服务总体规划情况 |
4.2.1 制度与规划现状分析 |
4.2.2 智慧服务缺乏宏观规划和制度保障 |
4.3 智慧服务保障情况 |
4.3.1 经费投入及设备利用情况分析 |
4.3.2 智慧服务基础保障力度不够 |
4.4 智慧服务开展情况 |
4.4.1 服务开展范围及深度分析 |
4.4.2 智慧服务缺乏深层次实践形式 |
4.5 智慧服务馆员队伍建设情况 |
4.5.1 馆员数量及知识储备分析 |
4.5.2 馆员智慧服务能力欠缺 |
4.6 智慧服务数据应用情况 |
4.6.1 数据收集与使用情况分析 |
4.6.2 智慧服务缺乏数据网络技术支撑 |
5 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策略 |
5.1 行业发展层面 |
5.1.1 建立大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促进行业交流合作 |
5.1.2 加强馆际合作,提高地区智慧服务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 |
5.2 图书馆个体发展层面 |
5.2.1 编制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战略发展规划 |
5.2.2 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制定与经费相适应的多层次发展策略 |
5.2.3 丰富创新体验,建设多元化服务形式 |
5.2.4 关注用户需求,架设智慧服务推荐系统 |
5.2.5 盘活人力资源,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5.2.6 重视数据利用,构建图书馆物联网动态数据流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附录一 4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大连市本科层次高校名单 |
附录二 4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智慧服务形式汇总 |
附录三 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大连市高校图书馆馆长访谈提纲 |
(7)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8)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选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字时代与图书馆集成系统概述 |
2.1 数字时代概述 |
2.1.1 数字时代定义 |
2.1.2 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特征 |
2.1.3 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 |
2.2 图书馆集成系统概述 |
2.2.1 图书馆集成系统定义 |
2.2.2 图书馆集成系统发展历程 |
2.3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开发理念 |
2.3.1 云端化 |
2.3.2 开源和社区化 |
2.3.3 模块化和可扩展 |
第三章 图书馆集成系统比较分析 |
3.1 传统图书馆集成系统 |
3.1.1 传统图书馆集成系统简介 |
3.1.2 传统图书馆集成系统比较分析 |
3.2 新一代图书馆集成系统 |
3.2.1 新一代图书馆集成系统简介 |
3.2.2 新一代图书馆集成系统比较分析 |
3.3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
3.4 图书馆系统综合比较与评价分析 |
3.4.1 图书馆系统综合比较分析 |
3.4.2 图书馆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样本 |
4.1.2 调查内容 |
4.2 我国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应用现状 |
4.2.1 传统图书馆集成系统应用现状 |
4.2.2 新一代图书馆集成系统应用现状 |
4.2.3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应用现状 |
4.3 应用现状分析 |
4.3.1 按系统类型分析 |
4.3.2 按地域分布分析 |
4.3.3 按开发机构分析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选型原则和选型策略 |
5.1 选型原则 |
5.1.1 技术先进性原则 |
5.1.2 功能适用性原则 |
5.1.3 系统开放性原则 |
5.1.4 经济可行性原则 |
5.2 选型策略 |
5.2.1 加强系统选型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
5.2.2 定位明确,基于学校类型选择 |
5.2.3 调研市场现状,避免盲目选择 |
5.2.4 基于本馆实际情况选择商业产品或开源产品 |
5.2.5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强调用户参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3.1 论文内容 |
3.2 论文结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调查与归纳法 |
4.2 调查分析法 |
4.3 实证研究法 |
第1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概述 |
1.1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内涵界定 |
1.2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构建要素 |
1.3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特点 |
第2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调查分析 |
2.1 现状分析 |
2.1.1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类型 |
2.1.2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为联盟发展提供契机 |
2.1.3 深化用户服务理念,提升智慧服务质量 |
2.2 问题分析 |
2.2.1 标准问题 |
2.2.2 管理制度问题 |
2.2.3 安全问题 |
2.2.4 人才队伍问题 |
2.3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3.1 联盟建设标准化 |
2.3.2 联盟制度规范化 |
2.3.3 智慧馆员专业化 |
2.3.4 联盟合作网络化 |
第3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策略 |
3.1 打造“核心+扩展”的联盟成员发展结构,聚合优势资源 |
3.2 以新型技术支撑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打造品牌效应 |
3.3 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共同实现智慧服务 |
3.4 制定人才战略,加强联盟人力资源共享 |
3.5 建立跨机构联盟,寻求广泛的合作关系 |
第4章 国内智慧图书馆联盟案例分析——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为例 |
4.1 选取理由及联盟简介 |
4.2 发展成效 |
4.3 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与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智慧服务 |
2.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 |
2.2.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概念 |
2.2.2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点 |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2.3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2.3.1 SERVQUAL模型 |
2.3.2 LibQUAL+~(TM)模型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
3.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3.1.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3.1.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方法 |
3.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梳理 |
3.2.1 智慧服务指标选取 |
3.2.2 根据服务理念及技术发展新增指标 |
3.2.3 基于清华大学LibQUAL+~(TM)的体系化 |
3.3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出 |
3.3.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归纳总结 |
3.3.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增删调整 |
3.3.3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确立 |
3.4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 |
3.4.1 专家打分结果 |
3.4.2 专家意见及处理 |
3.4.3 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 |
4.1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选取 |
4.1.3 调查内容 |
4.2 预调查 |
4.3 正式调查 |
4.3.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4 指标测评结果及分析 |
4.4 智慧服务质量提升建议 |
4.4.1 打造优秀馆员队伍 |
4.4.2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
4.4.3 应用人性化设计 |
4.4.4 优化远程资源获取方式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2:XX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调查(预调查) |
附录3:XX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调查(正式问卷) |
致谢 |
四、试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改造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D]. 薛清午.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FM的昆明某高校办公楼空间/环境管理优化研究[D]. 寸夕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唐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D]. 栾庆玲. 南昌大学, 2021
- [6]大连市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吴斯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7]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8]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选型分析[D]. 张明远. 河北大学, 2021
- [9]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D]. 潘星. 扬州大学, 2021(09)
- [10]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翟丽丽. 河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