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人”的伟大与平凡(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梅[1](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任祥辉[2](2020)在《人类共同体的文学想象 ——“基地系列”与“三体系列”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亟待结成整体应对全球性危机的时代,对人类共同体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这种吁求在科幻文学里得到了郑重的回应。从科幻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优秀科幻作品不断聚焦人类的共同命运,表现出全球性的视野和整体性的价值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与刘慈欣的“三体系列”正是这样的杰作。“基地系列”叙述人类从银河帝国走向盖娅系统的统一之路,“三体系列”则承续和拓展了“基地系列”的人类共同体想象,进一步建构人类在外部危机中走向联合的“未来往事”。它们对人类共同体的文学想象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未来指向。首先,“三体系列”从多方面承续了“基地系列”的人类共同体想象。在背景上,用大尺度的时空作为舞台,消弭国家、民族界线,突出人类共同体的存在;在情节上,想象人类走向联合与统一,叙述和推演人类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在人物形象上,塑造超越民族、国家利益的“超英雄”,以此表征人类共同体的主体经验。其次,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文化,对人类共同体的想象也出现了分化,并呈现出各自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在“基地系列”中,人类共同体通过扩张与兼并达成,阿西莫夫对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抱持乐观态度,小说中的英雄是典型的美式个人主义英雄。在“三体系列”中,人类共同体则被动凸显,刘慈欣对于人类共同体的前途则是既向往又悲观,极具拓展性和反思色彩,小说中的英雄也往往出身平凡却向典型的中国圣人形象回归,显示出与西方科幻不同的中国特色。最后,这些差异的形成有其多元共生的文化根源和包容性: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战争和冲突实现征服世界或统一人类,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则追求“协和万邦”,避免冲突;阿西莫夫所立足的是第一世界帝国经验,而刘慈欣则成长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经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本位文化更加信奉个体自身的力量,崇尚个人自由,而中国文化群体至上的民族传统则高扬集体主义精神,歌颂为群体牺牲自我的英雄。这些表现上的和文化根源上的差异在为探讨人类共同体想象提供文本的同时,也为反观人类共同体建构找到一个突破口。从“三体系列”与“基地系列”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科幻文类的独特价值之一在于以人类共同体的情怀关注人类的未来。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差异和未来指向的丰富性,想象人类共同体不应只是某种文化的特权,中国科幻应该在学习西方科幻的同时,看到中西方想象和思维的差异,一方面敢于背负想象和建构全人类未来的责任,一方面为人类应对共同危机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郝培霞[3](2020)在《孟华圣贤题材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华是当代中原戏曲剧作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戏曲创作到现在,从业四十余年,用超时代的敏锐目光和细腻的笔触创作了一批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圣贤题材戏曲作品,把古圣贤形象巧妙地转化为舞台上的戏曲艺术形象,这对于戏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具有引领性意义的。其作品将圣哲思想与戏曲的传奇性相结合,意境优美、斐然哲思,蕴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孟华以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进行戏剧创作,通过对圣贤个人命运的描述,窥探出现代社会群体生存的精神面貌,从而使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上升为人生哲理的反思。因此,该文以孟华的圣贤题材戏曲剧作为研究对象,以戏曲文本,文献资料和戏曲视频为基础,对圣贤题材戏曲创作的主题意蕴、艺术表现及其创作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该文分为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孟华的圣贤题材戏曲的创作与诞生入手,对作品按照时代背景和地区的不同分为中原戏曲和浙江越剧两类,通过对戏曲作品的简要概述和分析,探讨剧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及圣人艺术形象平民化的创作观念。第二章: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孟华圣贤题材戏曲中的主题意蕴进行研究,主要从作家在作品中的人生表达、人文情怀的书写及资治通鉴式的现实关怀三个方面,论述圣贤题材戏曲作品在新时期新时代环境下的时代内涵。第三章:从微观的角度介入,分析孟华圣贤题材戏曲创作中的艺术表现,论述剧本创作圣贤人物艺术形象的平民化特征,剧本创作雅俗结合、个性化、哲理性,情趣相融的语言特色及一人一事叙事结构在圣贤题材戏曲中的重要性。第四章:论述孟华圣贤题材戏曲作品对当今戏曲实践的一些启示,主要从戏曲创作应重视外部机制所带来的影响、圣贤题材戏曲创作表现的提升以及对当下戏曲实践的启示等三个方面来总结孟华对现代戏曲发展的探索性意义。
刘慧鸿[4](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杨熔[5](2020)在《传承与立新:学缘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斗士、大众诗人,终生致力于为人民办教育,其倡导的生活教育学说是近现代中国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持续被教育界所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领域,经历挫折却从未褪色,甚至正逐步形成“陶行知学”。本文以陶行知形象研究为主题,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口述历史法,着力分析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的代表学者有关陶行知形象研究的成果,以期对华中学人的陶行知形象研究做系统的比较分析,进而阐明一个群体对人物形象研究之殊同承创。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陶行知形象研究的背景展开细致分析。自20世纪初,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学说及其教育实践活动便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广泛的争鸣探讨。时至今日,陶行知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百余年间,陶行知研究共经历了争鸣、高潮、沉寂、复兴五个时期,陶行知形象研究也伴随陶研的不同阶段而发展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在“解放思想”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陶行知研究在学术界迅速“走红”,许多研究者经过长期的学术积淀,愈来愈趋向对陶行知形象的客观公正评价,学术界对陶行知形象也逐渐形成相应的认同感与共识感,构建“陶行知学”成为许多陶研学者的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将陶行知作为大众学习的精神榜样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强化民族精神的一种有力武器。第二部分主要以改革开放后华中师范大学的陶研学者们为考察中心,梳理了该研究群体在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发展历程。华中学人们经过四十年刻苦钻研,秉持客观公正的研究原则,不仅在陶行知研究及其形象评价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还将陶研作为一种学术传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才,促使陶行知形象评价得到不断的补充、纠正与完善,成为“陶行知学”构建的重要力量之一。第三部分重点侧重于展开对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的微观分析。研究选取章开沅、唐国权、余子侠、周洪宇为研究代表,对四位学者有关陶行知形象研究的专着展开阐述,在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群体的陶研成果展开深入认识的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华中学人视野下陶行知形象的更新与变迁。第四部分立足于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四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对陶行知研究进行了相关思考。陶行知形象评价虽然曾受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一度遭到不合理的认识,但依托学者们的学术重建,被破坏的人物形象得以重新恢复重建,并趋于稳定客观。此外,扎根史实,以历史眼光展开学术研究也成为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全貌的重要手段。同时,本研究通过对华中学人陶行知形象研究的深入分析,将宏观微观相结合,进一步梳理出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的研究路径,力求为学术界研究历史人物形象提供一些可借鉴经验。
贾紫薇[6](2020)在《方东美人格超升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东美在述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时,提出儒、释、道三家相互贯通之处便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其中,他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哲学中的人格问题,据此提出了别具一格的“人格超升论”。方东美的人格超升论作为中国哲学的特征之一,首先是建立在方氏对于中国哲学的把握和吸收的基础上的。在方东美看来,宇宙是一以贯之、充量和谐的整体,所有生命都在大化流行中化育创造,生生不已。宇宙和人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人性懿美,人有天赋才能,只需修养个人品格,方能将个人提升至更高价值世界,由“实然”到“应然”,实现生命之层层超越,也就是人格的超升。同时,方东美提出了“先知、诗人、智者”的复合型人格理想,这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佛家的最高理想人格一一相应。方东美指出儒、释、道三家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化人格,有着人格超升、实现人格理想的追求,也有着各自的人格超升工夫,因而可以通过个体努力将自身由现实境界提升至理想境界。人格超升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格境界论,在人格不断超升的同时,人的生命境界也随之不断超拔。在对中国传统人格超升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前提下,方东美也进行了自身独特的发挥,构建了自己的人格超升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他的《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之中。在方东美所构建的理想蓝图中,不同的境界反映出不同的人格层次,每一境界都有与之相应的理想人格,这些理想人格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格理想息息相关。方东美将人格与境界相结合,以境界说人格,他的“两层六境界”说,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境界学说。在这里,方东美所述六种人生境界不仅是表述其六种人格的载体,同时,这六境界之间的联系和实现途径,正是其人格超升论的工夫论。可见,方东美的人格超升论思想并不只存在于他对于中国哲学共性的研究之中,而是贯穿于其整个哲学体系。方东美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框架,从宇宙真相和人生现实出发,以理想人格为目标,按照“双回向”的理路,设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构建了自己的人格超升理论。基于方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高度领会,由此形成的人格超升论完整且具体。方东美先生对于人格超升论的研究,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基,旨在为现代人开辟一条通往理想世界的光明之路。所以本文将通过对方东美人格超升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探求其在复兴传统中国哲学和复原人生价值两方面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局限,方东美的人格超升理论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这一点本文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阐述。
张文杰[7](2019)在《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与实践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直就有尊崇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楷模以教导民众进而实现“德治天下”的传统和社会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注重选树道德模范和典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表彰道德模范、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等提出明确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为提升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着眼于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遵循“理论探究—历史梳理—当下审视—实践构建”的逻辑路径。其中,“理论探究”主要是在总结概括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道德模范做基本概念的界定,并对其理论基础和社会功能进行总结归纳,为接下来的系统论述打好理论基础;“历史梳理”主要是以历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道德人物、近代革命道德模范人物及其社会功能发挥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为当下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发挥提供一个历史的对比和借鉴;“当下审视”主要是着眼于道德模范的时代性,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社会时代发展需求为背景,对我国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相关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描述,并以2007年开始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诸方面分析出影响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各种要素和存在的问题;“实践构建”是在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符号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突出问题,提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实践体系。最后的总结与展望则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起点上展望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广阔前景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
伍丹[8](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张默茉[9](2019)在《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约瑟夫·坎贝尔是美国的一位着名的神话学家,当我们重新审视约瑟夫·坎贝尔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论题以及他个人在众多领域中的影响时,我们不禁地意识到国内学界应当给予这位伟大的神话学家以高度的重视。坎贝尔的神话学着作可以称为好莱坞世界的神话学编码。从众多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幻电影:例如从《星球大战》和《黑客帝国》以及《阿凡达》等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约瑟夫·坎贝尔式的叙述结构”:除了科幻电影外,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一些动画和励志电影中也心照不宣地运用了坎贝尔英雄探险模式这一叙事结构,比如《寻梦环游记》、《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等影片。坎贝尔神话理论不仅在二十世纪后期的《星球大战1》、《异形2》、《终结者2》等影片的制作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如今的电影制作例如2016年、201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7》《星球大战8》中,坎贝尔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来自美国好莱坞、迪斯尼等影片带来的巨大冲击,尤其是约瑟夫·坎贝尔所影响的科幻、动画类型影片,已成为票房号召力的标志。尽管我们生活在约瑟夫·坎贝尔所影响下的文化场景中,我们却忽视了他的存在。约瑟夫·坎贝尔作为新时代运动先知的神话学家,他的着作对以乔治·卢卡斯为代表的导演们和以沃格勒为代表的剧本理论家们的影视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启发。于是人们不得不思索这样几个问题:作为一名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为何能够在当代影视领域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这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叙事传统?除了为好莱坞等影视制作创立新的叙事结构外,他的背后是否有着其他不为人所知的“美丽”?本文将从叙事结构、信仰表达、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对电影制作的影响。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探寻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与电影制作间的渊源关系,并对当前学者对于约瑟夫·坎贝尔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期待可以站在前人研究的高度上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坎贝尔的神话理论与电影制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部分也是正文的第一章,阐释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在叙事结构方面对当代电影制作的影响。这一部分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言说:第一节主要对坎贝尔关于神话的总观点以及对英雄神话进行了明晰;第二节对坎贝尔英雄神话的叙事模式即:一段旅程、两个世界、三幕剧进行详细阐述,在研究其理论的同时,将其与当代电影制作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探讨其神话理论对影视制作在叙事结构方面的影响。众所周知,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坎贝尔的神话理论也是如此。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众多编剧理论家在继承坎贝尔的“英雄之旅”的叙事模式的同时也不断地将其发展完善,在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和丹·哈蒙的精心改良下,坎贝尔“英雄之旅”的叙事结构成为好莱坞世界公共的语言。第三节主要阐释了现代电影与英雄神话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英雄神话对电影的的影响体现为:一、神话元素直接或间接地被引入影片文本。二、奇幻浪漫般神话经历的赋予。三、观影机制与造梦机制的模范。英雄之旅除了是一段外在的旅程外,他也经历着内心成长这一历程。所以论文第三部分主要探究了坎贝尔神话理论对当代电影制作中内心信仰的表达方面的影响,分别从内心之旅的历程、内心信仰的表达以及对个人神话书写方面进行了探究。论文第四部分则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探讨了坎贝尔神话理论对当代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影响,第一节主要梳理了神话人物原型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第二节主要探究了坎贝尔“英雄之旅”中的原型人物对当代影视制作中异形人物构建的影响;第三节主要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谈论坎贝尔神话理论中二元人物关系的设定对当代影视制作中人物关系设定的影响。通过本论文的书写,企图从理论的高度去深入地了解影视冲击人们眼球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神话学根源。
苏朋朋[10](2019)在《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哲学的核心之一是人的自我完善,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万物,传统哲学几千年的发展都以此为中心向前推进,到宋明理学僵化为专制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止,僵化的意识形态使中国面临巨大的是民族危亡,传统哲学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也使传统哲学的主体思想进入近代化讨论。冯契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在面临民族灾难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一系列问题时,在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成人之道和中国近代哲学关于培养“新人”学说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和人的本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本文以理想人格的一般理论开始,通过比较中西人格概念,界定了理想人格的基本含义,回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说明传统对人的关注在哲学上表现为理想价值的设定,具体而言是对一统天下的贤明领导者的期盼和知识阶层的崇圣活动。冯契的平民化自由人格以传统问题的核心为研究对象而展开,在吸收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和墨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思想后,借鉴近代价值革命中关于培养“新人”理论,提出了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基本内涵,即以自由的哲学含义出发,通过化理论为德性发展主体的个性自由;通过独立个性的发展和自觉与自愿原则相结合使主体的具体个性得到充足发展;培养不同于圣贤化和权威主义的多样化平等人格。以广义认识论的方法说明通过转识成智实现理想人格的哲学可能性,强调以实践和教育相结合,世界观的培养和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以及集体帮助和个人主观努力相结合来培养平民化自由人格。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平民化自由人格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虽然学界对其有不断的批评,但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在权力崇拜和金钱崇拜依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以内在自由发展培养主体的自由个性,以自由个性的本体论对抗来自权利和金钱的异化,在凝道成德、显性弘道的过程中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平民化自由人格的过程性培养中重塑普遍的人性之善,这是冯契的平民化自由人格所具有的理论力量。
二、“圣人”的伟大与平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圣人”的伟大与平凡(论文提纲范文)
(1)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良知”本体论 |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
三、“致良知”功夫论 |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
一、道德理想缺失 |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
三、德性德行短缺 |
四、生活实践缺乏 |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
一、时代性 |
二、开放性 |
三、大众化 |
四、化人育人性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人类共同体的文学想象 ——“基地系列”与“三体系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研究现状 |
0.3 刘慈欣“三体系列”研究现状 |
0.4 立足文学比较: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想象的背景:人类共同体与科幻文学 |
1.1 从人类共同体视角看科幻文学 |
1.2 从科幻文学史视角看人类共同体想象 |
第二章 :想象的承续:《基地》与《三体》的人类共同体建构 |
2.1 背景:延伸时空衬托的人类共同体 |
2.2 情节:人类联合促成的人类共同体 |
2.3 人物:“超英雄”表征的人类共同体 |
第三章 :想象的分化:《基地》与《三体》人类共同体想象辨异 |
3.1 人类共同体的形成方式:主动扩张与被动凸显 |
3.2 对人类共同体的态度:乐观的预测与悲观的向往 |
3.3 人类共同体的英雄:人性的超人与平凡的圣人 |
第四章 :分化的原因:未来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未来 |
4.1 征服世界与协和万邦 |
4.2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
4.3 个人本位文化与群体本位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孟华圣贤题材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孟华圣贤题材戏曲作品概述 |
第一节 孟华圣贤题材代表作品诞生 |
一、中原文化的魅力——豫剧《老子》《医圣传奇》《玄奘》 |
二、越剧《王阳明》《陆羽问茶》 |
第二节 孟华圣贤题材戏曲创作观 |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维度契合 |
二、“圣人形象”的平民化 |
第二章 孟华圣贤题材戏曲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坚守本身,圣贤的自我修为 |
第二节 圣贤题材戏曲中的人文情怀书写 |
第三节 资治通鉴式的现实关怀 |
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人民情怀。 |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戏曲玄奘文化精神。 |
三、阳明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孟华圣贤题材戏曲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圣贤题材戏曲的人物塑造 |
第二节 圣贤题材戏曲的语言表现 |
一、雅俗结合,韵味悠长 |
二、语言的哲理性 |
第三节 “一人一事”的叙事结构 |
第四章 孟华圣贤题材戏曲创作对当今戏曲实践的启示 |
第一节 戏曲创作应重视外部机制 |
一、时代价值的影响 |
二、剧团、剧种、演员带来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圣贤题材戏曲创作表现的启示 |
一、虚幻与现实的艺术表达 |
二、隐喻哲理的生活化表达 |
三、贴近生活的的时代表达 |
第三节 对现代戏曲创作的启示 |
一、挖掘戏曲文化,重视戏曲传统和现代理念的结合 |
二、注重情节构造的传奇性 |
三、市场观念和观众审美意识的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传承与立新:学缘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文献综述 |
(五) 研究方法 |
一、陶行知形象研究的背景剖析 |
(一) “陶行知学”构建的内在之需 |
(二) “今圣”陶行知形象的时代召唤 |
(三) 陶行知形象研究的三方话语 |
二、华中学人群体的陶行知形象研究 |
(一) 新时期陶行知形象的破冰研究 |
(二) 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多元呈现 |
(三) 陶行知形象研究的机构助力 |
三、学人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各家之言 |
(一) 平凡的神圣 |
(二) 山乡社会中走出的人民教育家 |
(三) 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巨人 |
四、陶行知形象研究的学术省思 |
(一) 华中学人陶行知形象研究的传承与立新 |
(二) 渐进中的陶行知形象研究 |
(三) 学术视野下历史人物形象的研究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方东美人格超升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方东美论人生真相──宇宙论、人性论及天人合一 |
2.1 万物有生价值视域 |
2.2 融贯主义天人合一 |
2.3 天赋至善懿美人性 |
第三章 方东美论人格超升──中国哲学中的人格超升思想 |
3.1 情理交融人格完整 |
3.2 先知、诗人、智者三位一体 |
3.2.1 道之至人超脱解放 |
3.2.2 儒之圣贤德配天地 |
3.2.3 佛之觉者上参佛性 |
3.3 儒释道之人格超升工夫 |
3.3.1 道之人格超升方式 |
3.3.2 儒之人格超升途径 |
3.3.3 佛之人格超升路径 |
第四章 方东美之人格超升蓝图──“两层六境”说 |
4.1 方东美之人格超升架构 |
4.1.1 自然人层次 |
4.1.2 形上人层次 |
4.1.3 皇矣上帝 |
4.2 方东美之人格超升路径 |
4.2.1 上回向人格超升 |
4.2.2 下回向贯注创造 |
4.3 方东美之人格超升工夫 |
第五章 方东美人格超升理论略评 |
5.1 方东美人格超升理论的现实意义 |
5.1.1 继承中国传统哲学复兴中国文化 |
5.1.2 复原人生价值走出异化困境 |
5.2 方东美人格超升理论的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与实践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1.3.2 习近平关于以德治国的重要论述 |
1.3.3 社会符号学理论 |
1.3.4 传播学理论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
1.6 研究的方法 |
2 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概述 |
2.1 道德和道德模范 |
2.1.1 道德 |
2.1.2 道德模范 |
2.2 道德模范的类型和特征 |
2.3 道德模范的主要社会功能 |
2.3.1 社会道德发展的导向功能 |
2.3.2 社会道德文化的推广功能 |
2.3.3 社会道德目标的激励功能 |
2.3.4 社会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化功能 |
2.4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实现机制 |
3 中国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及其当代启示 |
3.1.1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的社会功能 |
3.1.2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的当代启示 |
3.1.3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经典案例:孔子 |
3.2 中国近代革命道德模范人物及其价值意义 |
3.2.1 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 |
3.2.2 革命道德及其模范人物的价值意义 |
3.2.3 革命道德模范人物:张思德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选树与功能发挥的实践历程 |
3.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选树与演变 |
3.3.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 |
3.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典型案例:雷锋 |
3.4 历史对比中的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影响因素 |
4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现状 |
4.2 当前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4.2.1 道德模范选树的公开化、合理性存疑 |
4.2.2 道德模范宣传不深入、不平衡 |
4.2.3 道德模范网络媒介推广缺乏正向引导 |
4.2.4 道德模范后续保障和功能评价不到位 |
4.3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4.3.1 宏观设计层面定位不准、重点模糊 |
4.3.2 具体实施阶段缺乏针对性举措 |
4.3.3 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
4.4 案例分析: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
4.4.1 活动概述 |
4.4.2 历届活动数据统计分析 |
4.4.3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社会功能发挥情况 |
4.4.4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综合评价与改革创新路径 |
5 构建实践导向的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体系 |
5.1 打造体现国民道德素质和时代需求的道德模范价值体系 |
5.1.1 发挥道德模范的多重符号属性与多重价值作用 |
5.1.2 整合政府主导、社会构建、大众参与的合力 |
5.2 营造个人有为、全民参与、社会保障的道德模范养成体系 |
5.2.1 调动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5.2.2 创建全民关注、广泛参与的生动场景 |
5.2.3 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的社会保障和回报机制 |
5.2.4 加强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薄弱环节建设 |
5.3 构建全面覆盖、典型突出、高度融合的道德模范传播体系 |
5.3.1 研究现代传播态势下的道德模范传播特征 |
5.3.2 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道德模范传播体系 |
5.3.3 “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形象构建与传播 |
5.4 完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道德模范示范体系 |
5.4.1 党员干部要争当道德模范 |
5.4.2 实现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示范体系的内在要求 |
5.4.3 完善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示范体系的重要意义 |
5.5 培育青年学生向模范看齐的道德模范引领体系 |
5.5.1 当代青年学生对于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的基本认知 |
5.5.2 以道德模范引领青年学生需注意的问题 |
5.5.3 尊崇核心价值,培育青年学生道德模范引领体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北京高校大学生榜样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8)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路径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
一、中和之美 |
二、回归“真实” |
三、理性忧思 |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
一、焦虑与沉沦 |
二、苍凉与迷惘 |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对电影制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约瑟夫·坎贝尔与其神话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坎贝尔研究现状 |
二、国内坎贝尔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 |
第一章 英雄的外在旅程与电影制作 |
第一节 神话起源与英雄神话 |
一、神话之界定 |
二、何为英雄 |
三、英雄神话的诉说 |
第二节 英雄神话的叙事模式 |
一、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叙事 |
二、沃格勒与他的《作家之旅》 |
三、丹·哈蒙与“故事圈理论” |
第三节 现代电影与英雄神话 |
一、神话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 |
二、奇幻浪漫般神话经历的赋予 |
三、观影机制与造梦机制的模范 |
第二章 英雄的内在旅程与电影制作 |
第一节 内心冒险之旅 |
一、内心之旅——“蜕变” |
二、内心之旅——“起舞” |
三、内心之旅——“超越” |
第二节 内心信仰的表达 |
一、认识信仰与信仰观念在电影中的表达 |
二、信仰的追寻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第三节 个人神话的书写 |
一、叙事治疗与英雄的内在旅程 |
二、“宇宙意象”与《星球大战》 |
三、“遵循内心直觉的喜悦” |
第三章 英雄的形象塑造与电影制作 |
第一节 人物原型与影视角色的设置 |
第二节 异形形象的构建 |
第三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一、二元人物对立关系——导师与孤儿 |
二、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超级英雄与超级反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中所涉及的影片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哲学基础 |
一、人格与理想人格 |
二、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内容 |
一、平民化自由人格是德性自由的人格 |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是具体个性发展的人格 |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是平等的多样化人格 |
第三章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实现 |
一、平民化自由人格何以可能 |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培养方法 |
第四章 对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反思 |
一、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理论质疑 |
二、现实基础上“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合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圣人”的伟大与平凡(论文参考文献)
- [1]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2]人类共同体的文学想象 ——“基地系列”与“三体系列”比较研究[D]. 任祥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孟华圣贤题材戏曲研究[D]. 郝培霞. 河南大学, 2020(02)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传承与立新:学缘群体中陶行知形象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陶研群体为考察中心[D]. 杨熔.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方东美人格超升论研究[D]. 贾紫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7]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与实践体系研究[D]. 张文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8]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对电影制作的影响[D]. 张默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研究[D]. 苏朋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